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老一代歌手频惹争议,杨坤郑钧各种不服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4月20日 0点42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q
qqdouzhuan
大约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人们总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各个行业总是在不断的进步当中的,但是对于一些行业而言,这种进步却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还有了后退的趋势,这就是如今很多人常常提起的华语乐坛。其实从古至今,对音乐的审美是不断改变的,很难说哪个时代的音乐就是最好听的,只能说音乐是一个时代人所表达出的产物。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的华语乐坛是难以跟之前港台的黄金时代相媲美的,就算是周杰伦等人的零几年也是多有不如,因为这各种原因,这些年人们对乐坛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而在最近作为老一代音乐人,杨坤是闹出了不少的争议,成为了观众焦点的存在。
最开始杨坤就直言如今走红的歌曲《惊雷》简直算不上是一首歌,更表示歌曲让人有些恶心,也谈到了如今的乐坛,认为《惊雷》根本无法代表这个时代。看得出杨坤对于如今走红歌曲的不屑,而且这些天杨坤也没少在直播间点评如今的乐坛和一些知名的音乐人,甚至还直言刘德华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歌手。
看得出杨坤对于如今的乐坛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也表示如今的一些歌曲会把我们的大众审美带偏,看来对于如今的音乐,杨坤还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当然很多人也知道杨坤的性格,向来就是自己有啥就说啥,但屡屡引争议自然会成为网友的焦点。
最近还有一位老音乐人同样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就是老摇滚人郑钧,最近郑钧登上《我是唱作人》第二季,让人想起了之前他曾直言现代音乐让人恶心的话,很多人也觉得或许郑钧就是想上综艺上证明自己老牌音乐人就算是老了也要比现在的音乐人强百倍。
结果郑钧虽然第一轮输给了陈粒,但是自身孤傲喜欢点评却并没有改变,在张艺兴表演完后,郑钧只说了句舞跳的不错就没有了下文,作为一个唱歌类节目,这样的点评无疑有些驴唇不对马嘴的意思。其对音乐的高门槛,让不少人不禁想问如今的郑钧达得到自己内心的门槛吗?
而在他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导演车澈谈到了很多歌曲可能大众并不欣赏的问题,确实这是如今乐坛常常被提及的一个问题,也不知道如今是音乐人的进步太快还是观众都停留在原地,总能听到一些人表达音乐人的歌曲并不适用传唱这种观念。诚然,音乐人在专业上的理念肯定是更加超前的,大家思想不一样,自然很难理解观众到底喜欢什么。
不过正当大家在讨论自己在音乐上是如何难以受到大众共鸣时,隔壁老樊表示自己就猜的中观众喜欢听什么,这就好像大家都在讨论这题好难的时候,有个人站出来表示这简直“so easy”。
这似乎就引发了郑钧的不满,直接表示:“所以你不是音乐人”,一口就把隔壁老樊从音乐人行列给踢了出去,只因为他能读懂观众。有些莫名,为何不懂观众的就是音乐人,而懂观众的就不是呢?难道音乐人就跟观众们格格不入,非要做一些观众听不懂的才算是音乐吗?郑钧的所言不知道是看不起如今观众的审美还是看不起隔壁老樊。
这话一出也是让隔壁老樊有点尴尬,呆在当场不知道说些什么,所幸车澈赶忙打圆场才让这个话题揭了过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事方式,音乐人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在郑钧的眼里,懂观众的音乐人似乎就不是好的音乐人。
当然也能明白郑钧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觉得音乐人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而应该走自己的路线,哪怕这个路无人能懂。而这也不是郑钧第一次点评其他歌手,每一次大胆点评也能引发不小的争议,如杨坤一样,郑钧的性格也是直来直去,常常是闹得场面尴尬下不了场。
作为老一代音乐人,不管是杨坤还是郑钧都比很多人要更有资格来点评如今的乐坛,但从他们的嘴中听到的更多的都是对现代音乐和乐坛的不满意。而他们老一辈的身份,也让不少人觉得他们说的自然是对的,乐坛如今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一般,那么如今乐坛就真的这么不堪吗?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音乐,不同时代放在一起也难以分出高下,只能说一个时代更适合自己这个时代罢了,就像我们喜欢周杰伦,而老一辈喜欢邓丽君,年轻人喜欢蔡徐坤一样,我们会为自己这个时代争个脸红脖子粗,但最后也依旧改不了老辈听老歌,小辈听新歌的问题。
如此想想杨坤和郑钧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俩人虽然对着如今的音乐各种不服,但如今却也没能作出一首在现在这个时代打出名头的作品,如果真如郑钧所说自己已经吃过好吃的,吃难吃的已经吃不下了,为何郑钧不让观众们尝尝这好吃的到底什么滋味呢?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好吃的,观众并不喜欢吃?
当然有人会说如今观众审美的改变,导致如今乐坛的音乐质量越来越低,但在我看来观众的审美自然是被引导到现在的,对于音乐的感悟虽然天生就在,但是审美的差别确实在后天培养的。如果不想要迎合观众,那么为何不改变如今的观众审美,带他们见识下自己的音乐,也好过自怨自艾般的表示“观众不懂我”,将音乐变成小众甚至自己玩自己的作品又有何意义呢?
之前看到的一句鸡汤,如果你对什么感到不满,就试着去改变它,显然作为音乐人,郑钧和杨坤都比普通人更有能力帮助乐坛走出困境。观众只是听歌的受众,或许如今的音乐市场是在不断的减少,但我相信观众对于好歌的辨识度还是存在的,如果很多人将问题归结于观众不懂,我觉得这个问题更应该出在如今这些音乐人本身。都说音乐无国界,好的音乐又怎么会被埋没,不被观众理解呢?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人们总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各个行业总是在不断的进步当中的,但是对于一些行业而言,这种进步却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还有了后退的趋势,这就是如今很多人常常提起的华语乐坛。其实从古至今,对音乐的审美是不断改变的,很难说哪个时代的音乐就是最好听的,只能说音乐是一个时代人所表达出的产物。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的华语乐坛是难以跟之前港台的黄金时代相媲美的,就算是周杰伦等人的零几年也是多有不如,因为这各种原因,这些年人们对乐坛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而在最近作为老一代音乐人,杨坤是闹出了不少的争议,成为了观众焦点的存在。
最开始杨坤就直言如今走红的歌曲《惊雷》简直算不上是一首歌,更表示歌曲让人有些恶心,也谈到了如今的乐坛,认为《惊雷》根本无法代表这个时代。看得出杨坤对于如今走红歌曲的不屑,而且这些天杨坤也没少在直播间点评如今的乐坛和一些知名的音乐人,甚至还直言刘德华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歌手。
看得出杨坤对于如今的乐坛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也表示如今的一些歌曲会把我们的大众审美带偏,看来对于如今的音乐,杨坤还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当然很多人也知道杨坤的性格,向来就是自己有啥就说啥,但屡屡引争议自然会成为网友的焦点。
最近还有一位老音乐人同样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就是老摇滚人郑钧,最近郑钧登上《我是唱作人》第二季,让人想起了之前他曾直言现代音乐让人恶心的话,很多人也觉得或许郑钧就是想上综艺上证明自己老牌音乐人就算是老了也要比现在的音乐人强百倍。
结果郑钧虽然第一轮输给了陈粒,但是自身孤傲喜欢点评却并没有改变,在张艺兴表演完后,郑钧只说了句舞跳的不错就没有了下文,作为一个唱歌类节目,这样的点评无疑有些驴唇不对马嘴的意思。其对音乐的高门槛,让不少人不禁想问如今的郑钧达得到自己内心的门槛吗?
而在他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导演车澈谈到了很多歌曲可能大众并不欣赏的问题,确实这是如今乐坛常常被提及的一个问题,也不知道如今是音乐人的进步太快还是观众都停留在原地,总能听到一些人表达音乐人的歌曲并不适用传唱这种观念。诚然,音乐人在专业上的理念肯定是更加超前的,大家思想不一样,自然很难理解观众到底喜欢什么。
不过正当大家在讨论自己在音乐上是如何难以受到大众共鸣时,隔壁老樊表示自己就猜的中观众喜欢听什么,这就好像大家都在讨论这题好难的时候,有个人站出来表示这简直“so easy”。
这似乎就引发了郑钧的不满,直接表示:“所以你不是音乐人”,一口就把隔壁老樊从音乐人行列给踢了出去,只因为他能读懂观众。有些莫名,为何不懂观众的就是音乐人,而懂观众的就不是呢?难道音乐人就跟观众们格格不入,非要做一些观众听不懂的才算是音乐吗?郑钧的所言不知道是看不起如今观众的审美还是看不起隔壁老樊。
这话一出也是让隔壁老樊有点尴尬,呆在当场不知道说些什么,所幸车澈赶忙打圆场才让这个话题揭了过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事方式,音乐人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在郑钧的眼里,懂观众的音乐人似乎就不是好的音乐人。
当然也能明白郑钧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觉得音乐人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而应该走自己的路线,哪怕这个路无人能懂。而这也不是郑钧第一次点评其他歌手,每一次大胆点评也能引发不小的争议,如杨坤一样,郑钧的性格也是直来直去,常常是闹得场面尴尬下不了场。
作为老一代音乐人,不管是杨坤还是郑钧都比很多人要更有资格来点评如今的乐坛,但从他们的嘴中听到的更多的都是对现代音乐和乐坛的不满意。而他们老一辈的身份,也让不少人觉得他们说的自然是对的,乐坛如今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一般,那么如今乐坛就真的这么不堪吗?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音乐,不同时代放在一起也难以分出高下,只能说一个时代更适合自己这个时代罢了,就像我们喜欢周杰伦,而老一辈喜欢邓丽君,年轻人喜欢蔡徐坤一样,我们会为自己这个时代争个脸红脖子粗,但最后也依旧改不了老辈听老歌,小辈听新歌的问题。
如此想想杨坤和郑钧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俩人虽然对着如今的音乐各种不服,但如今却也没能作出一首在现在这个时代打出名头的作品,如果真如郑钧所说自己已经吃过好吃的,吃难吃的已经吃不下了,为何郑钧不让观众们尝尝这好吃的到底什么滋味呢?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好吃的,观众并不喜欢吃?
当然有人会说如今观众审美的改变,导致如今乐坛的音乐质量越来越低,但在我看来观众的审美自然是被引导到现在的,对于音乐的感悟虽然天生就在,但是审美的差别确实在后天培养的。如果不想要迎合观众,那么为何不改变如今的观众审美,带他们见识下自己的音乐,也好过自怨自艾般的表示“观众不懂我”,将音乐变成小众甚至自己玩自己的作品又有何意义呢?
之前看到的一句鸡汤,如果你对什么感到不满,就试着去改变它,显然作为音乐人,郑钧和杨坤都比普通人更有能力帮助乐坛走出困境。观众只是听歌的受众,或许如今的音乐市场是在不断的减少,但我相信观众对于好歌的辨识度还是存在的,如果很多人将问题归结于观众不懂,我觉得这个问题更应该出在如今这些音乐人本身。都说音乐无国界,好的音乐又怎么会被埋没,不被观众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