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综艺一讲原理收视率就掉(评论)

i
iDemocracy
楼主 (未名空间)

这句话深有同感,“科学家眼中的科学不是结论,而是论证的过程和科学思维。”

对工程来说,得到结果比理解原理更重要;对科学来说,如果原理不清楚,结果再好看也约等于零。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804/c40606-28609195.html

与满屏花里胡哨的“战斗”、“奔跑”与“加速”综艺对垒,“科学”节目还是颇感落寞。制片人王宁拿到的动态收视率曲线图清清楚楚地显示:一旦从实验环节进入到原理解释,收视率马上下降,掉得非常快。

观众喜欢看科学实验呈现的惊奇效果,却并不关心造成现象的理论解释,这不难理解。科学节目,没有一个国家做出过成功样板,科学家认同、电视人满意和观众爱看这三个维度从某种角度说甚至是相互排斥的。

科学家眼中的科学不是结论,而是论证的过程和科学思维。就像瘦驼和陈征博士,可以接受因篇幅精练而损失严谨的原理解释,但科学方法不容被挑战被他们视之为“科学的底线”。
i
iDemocracy

有一段时间想过,如果一个民族太理性了,是不是好事?可能也不一定。例如下面这个场景,每个人都很理智,每个人都很坚持,必然会发生一件事,人们因为输入信息不同得出非常不同的行动方案,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正确,接下来可能就是一出出惨剧。在茫茫人海中,一个理性者找到另一个理性者是一种福气,但如果这茫茫人海个个都理性,十有八九是灾难。所以,一个民族需要有相当大比例不求甚解的人来充当理性者之间的缓冲隔膜。不求甚解的人当然不这样看自己,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聪明正确,但这也是这套系统之所以work的关键。
C
Caravel

科学家要适当降低身段,把话说的简单一点,让普通人也听得懂一点。 一个人拿到多
少资源跟他能忽悠多少韭菜有关,像佩鲁尔曼那样把门一关不出来,最后只能做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