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宣布豪赌造车,央视阴阳怪气“嘲讽”

o
onews
楼主 (未名空间)


雷军宣布豪赌造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市场的热捧,销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景象,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一跃成为世界首富就是最好的证明。

或许是国内手机厂商真的有实力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华为、中兴、小米纷纷入局,雷军更是亮出1080亿现金余额的家底,放出“只要小米敢造,米粉就敢买”的豪言壮语。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从开始调研造车到决定造车仅用了75天的时间,并且已经申请了汽车方向的专利834件,以全资的形式成立电动智能汽车子公司,计划10年内投入100亿美金,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小鹏、理想的从成立到造出第一台车,累计投融资总额分别是835亿元、458亿元、362亿元。

3月31日,央视发表的一篇名为《跨行业造车谨防一哄而上》的文章,评论国内企业跨行业造车的现象,瞬间将小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小米能否造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还是任正非头脑清醒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必然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不但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能激活国内传统车企,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国内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

但是,为何掌握先进智能汽车技术的华为却坚持不造车,而是选择为传统车企赋能呢?因为任正非的头脑很清醒!


跨行业造车,不但会分散自己的精力,还有可能让自己失去通讯、手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地产、手机、空调、互联网等巨头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难道真的只要砸钱就能造出好车吗?答案真的很不好说。

这种跨行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巨额的资金,还需要雄厚的技术基础,毕竟造车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它需要技术的沉淀,特斯拉不是很好的例子吗?虽然占据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的宝座,但是由于技术沉淀不够,经常发生事故,车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难道国内这些跨行的巨头也要学习特斯拉,出现问题后各种甩锅?


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互联网跨行造车的模式有三种:自主造车、自主设计,汽车厂代工、与传统车企合作,而最好的模式就是与传统汽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软件上不但可以实现智能效果,硬件上而且更加的有安全保障。

希望国内这些跨行业造车的巨头们,能够拥有“匠工精神”,而不是为了营销引流、“抢风口”而打得“嘴炮”。


我国经济发展的很快,但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封锁,企图遏制我国科技崛起的速度。如果此时我们还为了积累自己的财富,制造营销噱头,我们何以实现“科技强国梦”?希望国内这些掌握大量现金流的企业,能够从大局出发,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