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未名空间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真正的人工智能是基于脑科学的
查看未名空间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5月16日 22点12分 PT
共 (4)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q
quests
大约 5 年
楼主 (未名空间)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人工智能的历史,会发现AI起起落落了3-4次,每次都是因为专家们
盲目得相信某种技术,对“智能”没有深刻的认识,每次都是以高预期的失望告终,从而导致一次次的寒冬。即使现在的深度学习也没有触及“智能”本质。当然深度学习有它的用处,在数据挖掘,统计方面可以做得很好,但是要将它等同于“智能”,那是将希望放错地方了。
以现在的深度学习,即使与各种产业结合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它并不是智能的,需要大量数据,另外容易被干扰,稍微复杂点的环境就会让系统出现错误,这些所谓的人工智能告诉你的答案是没有任何缘由的,你无法判断这个答案是对是错。在某些关键环节,寄希望于这种方法是危险的。现有的人工智能,投入再多的钱,得到的回报只有越来越少。
真正的AI是在基于大脑工作原理基础上搭建出来的系统。“智能”的本质是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化出来的处理环境的信息输入并做出反应的系统。随着处理信息能力的增强,系统能够处理的信息也逐渐从简单到复杂发生演变。当信息变得复杂时,“智能”就产生了。
如何从脑科学到人工智能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9673481
c
cellcycle
大约 5 年
2 楼
听着好像除了clone,基于计算的人工智能就不行??
【在 quests(Arluha)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人工智能的历史,会发现AI起起落落了3-4次,每次都是因为专家们
q
quests
大约 5 年
3 楼
其实不一定是clone,只要我们掌握了大脑运作的规则,在规则不变的情况下,是可以有多种形态的。如果连规则都不知道,那就是瞎弄了。
【 在 cellcycle (vacou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着好像除了clone,基于计算的人工智能就不行??
: :
: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人工智能的历史,会发现AI起起落落了3-4次,每次都是因为专
家们
p
petersam
大约 5 年
4 楼
得把脑神经信号如何传递的本质搞清楚才能真正实现,现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太粗糙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人工智能的历史,会发现AI起起落落了3-4次,每次都是因为专家们
盲目得相信某种技术,对“智能”没有深刻的认识,每次都是以高预期的失望告终,从而导致一次次的寒冬。即使现在的深度学习也没有触及“智能”本质。当然深度学习有它的用处,在数据挖掘,统计方面可以做得很好,但是要将它等同于“智能”,那是将希望放错地方了。
以现在的深度学习,即使与各种产业结合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它并不是智能的,需要大量数据,另外容易被干扰,稍微复杂点的环境就会让系统出现错误,这些所谓的人工智能告诉你的答案是没有任何缘由的,你无法判断这个答案是对是错。在某些关键环节,寄希望于这种方法是危险的。现有的人工智能,投入再多的钱,得到的回报只有越来越少。
真正的AI是在基于大脑工作原理基础上搭建出来的系统。“智能”的本质是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化出来的处理环境的信息输入并做出反应的系统。随着处理信息能力的增强,系统能够处理的信息也逐渐从简单到复杂发生演变。当信息变得复杂时,“智能”就产生了。
如何从脑科学到人工智能可以参考这篇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129673481
听着好像除了clone,基于计算的人工智能就不行??
【在 quests(Arluha)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人工智能的历史,会发现AI起起落落了3-4次,每次都是因为专家们
其实不一定是clone,只要我们掌握了大脑运作的规则,在规则不变的情况下,是可以有多种形态的。如果连规则都不知道,那就是瞎弄了。
【 在 cellcycle (vacou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着好像除了clone,基于计算的人工智能就不行??
: :
: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人工智能的历史,会发现AI起起落落了3-4次,每次都是因为专
家们
得把脑神经信号如何传递的本质搞清楚才能真正实现,现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太粗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