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书】《安阳孤儿》

w
wh
楼主 (未名空间)


六零后的南京人王超,八十年代当工人、写诗、爱电影,九十年代考上北影,毕业后给陈凯歌当助手,曾任《荆轲刺秦王》的副导演。同时写小说。他的第二个中篇《安阳婴儿》发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杂志《小说界》2001年1月号。同时他找朋友投资,
自己编导,同年拍成同名电影,获得戛纳纽约芝加哥法国挪威比利时等十几个国际奖。我在乐视网上看的这个片子,片头片尾的字幕都是法语,片名是“L'Orphelin D
'Anyang” (The Orphan of Anyang)。我第一次听说的片名也是《安阳孤儿》,觉得比中文本名《安阳婴儿》好。

片子拍的不是安阳,安阳没有城墙,没有黄河,没有大相国寺市场——那些在开封。片子里的人说的也是开封话。除了这些区别之外,安阳、开封乃至中国任何一个老城都有这样破旧、脏乱、灰败的街道,都有下岗工人、妓女、地痞流氓这些底层人物,卑微又坚忍地活着。

影片里的长镜头太有味道了,像吸水纸把大街上的声色气味吸饱,然后慢慢地释放,把你包围得如临其境。片头肖大全下岗,在街头闲逛,踢空酒瓶,慢吞吞之字形穿过空地和厂房,足足花了五分多钟。在夜市上捡个婴儿,和妓女母亲冯艳丽在面馆约见,两人埋头吃面又吃了两分半钟。这两分半钟让艳丽看出大全的老实,放心地给他两百抚养费。随后艳丽去邮局给黑龙江大岭县冯沟子村的老爸汇款六百,留言让弟弟上学。有的评论批评这个留言的镜头刻意渲染,可我觉得挺真实心酸。这也是个长镜头,伴随着不知从哪里发出的单调沉闷无休止的木头敲击声,简直让人抓狂。新锐导演似乎都喜欢拍这种
现实主义长镜头,但比起贾樟柯或陈果,王超的镜头语言不杂乱,细节安排和关联清晰,感觉很干净。

尤其,配合这些缓慢长镜头的却是迅雷不及掩耳的剪接,节奏把握十分绝妙。黑社会老大走到车边突然晕倒,还未着地镜头已切换到下一个医院场景。大全和艳丽第二次见面,艳丽胸喂婴儿(这个情节恐怕不合常理,生完就弃婴的艳丽月余后哪有奶喂孩子;艳丽弃婴还留电话也编得不圆;这是本片两大缺陷),大全看得发呆,说想把孩子还给她。接着的镜头就是两人睡到一起了,中间的对话过程全省了。看电影时一边觉得每个长镜头吃得很透,一边情节又迅速推进,步步意外,看得不闷。

人物塑造也很到位。肖大全一脸平板,面无表情。当嫖客跟着艳丽走进屋子,他不由握紧手中的锥子,走上前去往嫖客的自行车胎上扎一刀,又平静地走回他的修车摊。黑社会来骚扰艳丽时他警觉地脱下修车的围裙,抱着小孩进屋,站在黑老大旁边不走也不吭声,一股子犟劲。大全大有行动美。艳丽有东北姑娘的美,皮肤白,眼睛大,一股凌厉劲。无怪乎公车上怒斥揩油的流氓,面对黑社会老大也毫无惧色一把推倒。可惜心高命贱如晴雯。她高挑个子和矮平的大全走在一起时又如武大与金莲,每天接完客便换上一身洁白的衣服画上娇艳的口红并换好床单等大全回来。如此婉转的贤良心思最后被扫黄警察一把揪住头发、一拳打得粉碎——那个便衣身手矫捷,下手狠辣,凶悍如同纪实片。黑社会老大倒不凶悍,对娘孝顺,还悲催地患上绝症。老大出院时说要看看黄河,在黄河边上凝神远眺时两个手下却在背景里撒尿——这个和扎车胎是我最喜欢的镜头了,导演不搞得沉重,用细小的生活谐趣消解庞大的苦涩艰难。http://image2.sina.com.cn/ent//r/2002-06-19/2_28-3-329-88009_2002061917048.JPG
再贴一张艳丽、大全和安阳(或开封)孤儿的全家福:

结尾很开放,艳丽在逃跑途中把孩子交给一个面目酷似大全的路人,这究竟是她
后来的幻觉,还是暗示芸芸众生处处有大全那样的好人,就任由观众发挥了。

看完又找小说来读,男主怜惜小孩、黑社会老大之死及结尾都写得好;艳丽公车受辱有点过度渲染,电影处理得更好。总体感觉不错,有点像剧本;王超的电影功夫胜过文字功夫。关于安阳的电影我还看过顾长卫导演的《孔雀》(那的确是安阳,演员说的是安阳郊县方言);《安阳孤儿》还被人与同为第六代导演作品的《十七岁的单车》(王小帅导演)、《苏州河》与《颐和园》(娄烨导演)等片相提并论。我觉得这几部都不如《安阳孤儿》自然。期待王超更多的好片。

附在线观看链接,片长84分钟:http://www.letv.com/ptv/vplay/642227.html
小说链接,其实是个短篇的篇幅:http://www.my285.com/ddwx/ayye/index.htm
m
megguan
2 楼
你总是能找到两个方面然后兼顾论述。早就说过,你比较中正。
虚和实,如果能抛开马列毛哲学的影响,如果能抛开当下中文语境里意识形态带来的潜意识下的褒贬(务实/务虚,脚踏实地 etc. ),其实本来也是传统艺术讲究的东西。
”精神效应和物质效应比较虚“, 这里的虚,如果说是要立杆见影5年以内提高gdp 5
%,10年飞个探测器到火星, 每个农村的孩子都能用上一个高质量的黑板,那么的确,艺术达不到这个效应。可是为什么学校里要搞美育,要学音乐美术,要念语文,要念数学,这些都是虚的东西。中国这么多年讲实的太多,什么都是要立马能见成效的,现在谁都明白,那只是一个方面。况且,这个版讲的就是虚的东西,大家扪心自问,为啥要读书听歌看电影?
从内在上讲,艺术本来就没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这个是现代艺术入门课时就会讲的概念;既然没有这个功能,为啥我国会出现强调艺术这个功能的怪现象?
物质基础这语境我不熟,用来讲艺术更是雾里看花的感觉。你说的对,不管什么艺术,即使是最抽象的音乐,文字,都是建立在对工具的理解应用和对对象的解析和表现上的。有些对象显得虚,那是因为它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能触摸能听见能看见的东西(当然如果你说的“物质”一定是要由原子分子组成的,那我只好投降)。接近艺术需要打开“眼界”,看到日常以外的东西。练耳,透视,解剖结构,这些是音乐美术舞蹈的基础。这些都是实在的不能再实在的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世界难以理解的东西太多,难以被理解的原因也太多,并不是只有艺术。艺术不(能)被理解,并不是艺术的错。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我说你是从创作者本身而言,创作、训练是实打实的实践过程。从艺术效应来看,
精神效应比起物质效应算虚吧。我的着眼点是人不能总是物质,需要一点精神,无论创
作还是接受。太精神而失去物质基础也不好,但不少搞艺术的不由自主会这样,那也无
可奈何各凭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