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八十万御姐总教头 发表的: 蜀国最多只是党派之争,前中期有诸葛亮压着,后面权利分散成了制衡。吴国的争斗就有意思了,大部分是由最上面的发起的🐶
引用 @暴走小黑 发表的: 这就体现独生子的政策好了,阿斗再废柴依然稳坐皇位。
引用 @打死888 发表的:司马师当了景皇帝
引用 @风夜狂舞 发表的: 他又不止孙权一个弟弟
引用 @尼哥窟 发表的:大魏吴王
引用 @換襪喪誌 发表的: 这是高洋他们念亲情,遇到那些比较狠的,他们父亲是名义的皇帝,法理上他们也是皇子,对自己的后代继承有威胁的。名份尊卑定好,对大家都好。
引用 @戒指戒指 发表的:赵光义:把哥哥的儿子都弄死不就行了嘛。
引用 @董你的心 发表的: 司马师要是有儿子还轮得到司马炎吗?
引用 @大汉丞相诸葛孔明 发表的: 孙吴后期已经有两晋十六国那种乱象了…好家伙,这家族翔残的那叫一个过瘾
引用 @狼王冉閔 发表的: 孫策之死就是孫權派人干的
引用 @游荡的眼睛 发表的: 你是想说士族吧。。。
引用 @殇月之寒 发表的: 孙权的孙子连孙权的孙子都杀,何况孙策的孙子呢。 吴国内斗可比街上成天挂嘴边的蜀国内斗猛太多了。。。。
引用 @红焙浅瓯 发表的:孙权也不是啥好鸟,明明继承哥哥的家业,却只追封自己爹为皇帝,哥哥只给封王。 哥哥的儿子连王都没有,只能封侯。 反而是孙皓这个没啥奇怪,他杀了多少人了,还差这一个两个么
引用 @kewangzhenjie 发表的:其实我幻想过我要是渣权的话,先把嫂子收了再说。
引用 @換襪喪誌 发表的: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如果孙策也追封为帝,那孙策的后代也有法理上的皇位继承权,自己的后代为了放心肯定会迫害孙策的后代,理论上这么搞对大家都好
引用 @972014269 发表的: 如果孙策封皇帝,孙策的后代就有继承帝位的权利,不利于国家稳定。
引用 @苏艾比 发表的: 孙权技能是什么不知道吗?
引用 @阿里爸爸4567 发表的: 哈哈,在日本很多三国类游戏动漫里一直标榜东吴孙家的亲情力量
引用 @奥黛丽雷德 发表的: 比他爹低很正常啊,降了一级而已
引用 @榜样四 发表的: 你在说什么,孙策的后代也是孙坚的后代啊,按你这么解释,一样有法理啊,所以不可能是这个理由
引用 @永远的湖人球迷 发表的:但是孙权还是过于刻薄寡恩了,本性问题,刘秀萧衍都比他好多了,更何况孙策就一个儿子,王爵都不继承
引用 @oz 发表的: 阴阳人🐶,后期和陆逊两个人互相阴阳怪气
引用 @金州ak汤普森 发表的: 然而这么搞还是迫害了
引用 @換襪喪誌 发表的: 孙权的确刻薄,看他怎么对鲁迅就知道了,但他不追封孙策为帝我觉得对两方的子孙都好
引用 @罗斯夺冠 发表的:你所说的情义恰恰是官场上最忌讳的
引用 @Oooooos 发表的: 好像孙权是老二,也不过十来岁。后面的弟弟年级太小了
引用 @大号变黑户 发表的: 江苏传统🐶
引用 @派派喜欢胡说八道 发表的: 袁绍进京杀光了宦官和外戚,给中国留下了唯一一股强大势力,就是氏族,氏族没有了宦官和外戚的制衡,在这几十年里发展壮大,吴国有江东氏族和流亡北士的矛盾,蜀国有川蜀氏族作梗,曹丕采纳九品中正制,到天下尽归司马氏,然而晋朝却是皇族与氏族共治天下,到永嘉衣冠南渡后,从王与马共天下,到桓温开府,皇族演变成氏族权力的代理人,氏族对中国开始了几百年的掌控,所以研究三国氏族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引用 @鼻shi拌饭再加俩蛋 发表的: 嘿,这相残可真地道
引用 @省老干菊 发表的: 魏国更狠,江山都给司马家摘桃了
引用 @斜月无声 发表的: 司马炎表示你在说啥?
引用 @漂流的猫咪 发表的:那司马炎追封司马师为景帝怎么说?
引用 @悔入15年股市 发表的: 曹丕一样的啊,天下都还没平,就要卸磨杀驴,非要逼死献帝,自己登基。
引用 @榜样四 发表的: 不是,孙策的后代难道不是孙坚的后代吗?封了孙坚,孙策儿子不是一样有法理了吗
引用 @虎扑JR1035983606 发表的: 光武兄刘演也只是王爵。他孙家一个家世可考的寒门,自己此前王爵都是魏朝廷给的。要不是魏屡攻不下,他们家都不敢称帝。
引用 @漠漠鱼 发表的: 伯仲叔季。伯符,仲谋,后面还有三个。只怪孙策死得太早了。如果儿子成年也没孙权啥事了。同理,如果司马师有成年儿子也没司马昭司马炎啥事了。
引用 @虎扑JR0875693106 发表的: 还有两个弟弟,是刘备入川后娶的大将吴懿姐妹(刘盾前妻)生的
引用 @发呆的老鼠 发表的:盖了冒了没?
引用 @Oooooos 发表的: 我记得司马师是不是一辈子没儿子?就这还追认了景皇帝啊
引用 @最熊的神 发表的:那同样是兄弟治国,司马师怎么最后就能混到皇帝?司马昭的后代就不担心不利于国家稳定么?
孙权技能是什么不知道吗?
还有两个弟弟,是刘备入川后娶的大将吴懿姐妹(刘盾前妻)生的
司马师没儿子
司马师没儿子
孙权可是孙策一直带在身边打仗的,还差点死战场上。
曹丕刘备先后称帝,孙权直接当了小十年的吴王真的牛批
但是孙权还是过于刻薄寡恩了,本性问题,刘秀萧衍都比他好多了,更何况孙策就一个儿子,王爵都不继承
赵光义:哥哥我都弄死了还差个儿子?
司马师的儿子斗不过司马昭 五个女儿是天意
嘿,这相残可真地道
是曹操还有可能,孙权没那么大本事 。
郭嘉曾预言过孙策必然早死,许褚又训练过一批剑士 [ 此帖被六道化亂來在2020-06-01 13:17:30修改 ]
魏国更狠,江山都给司马家摘桃了
对,拼音输入法第一个给我推的氏族,没注意检查
孙家老江苏人啊
看看司马师 生前生了5个全是女儿 死后自然就可以追封帝号了
渣权:老子有步步,嫂不嫂子的无所谓
你在说什么,孙策的后代也是孙坚的后代啊,按你这么解释,一样有法理啊,所以不可能是这个理由
不是,孙策的后代难道不是孙坚的后代吗?封了孙坚,孙策儿子不是一样有法理了吗
容我三思?
那同样是兄弟治国,司马师怎么最后就能混到皇帝?司马昭的后代就不担心不利于国家稳定么?
三国无双里的孙吴一直搞家主题,真是尬得不行😂
世袭罔替搞个王不过分的
孙策的儿子没有继承权,孙坚的孙子只有在孙权的儿子都死光的前提下才有继承权,孙权这么做最主要是保障自己后代优先顺序,其次降低孙策后代的威胁性,也是一定程度保障他们的安全。
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
孙权的确刻薄,看他怎么对鲁迅就知道了,但他不追封孙策为帝我觉得对两方的子孙都好
阴阳人烂屁股🐶
庶出也是人啊🐶
归根结底还是孙策的身份敏感,孙浩残暴不仁,孙奉素有贤名,有谣言传出直接下令杀掉一了百了
孙策儿子连个王位都没有……吴大帝这种做法忒不痛快了,真是做人太烂
😏666
伯仲叔季。伯符,仲谋,后面还有三个。只怪孙策死得太早了。如果儿子成年也没孙权啥事了。同理,如果司马师有成年儿子也没司马昭司马炎啥事了。
一下把这个帖子的味道提升了~~~
九锡黄龙
那司马炎追封司马师为景帝怎么说?
士族真的误国,和俄国的寡头差不多。
制衡?制衡不代表要杀人吧,天下都还没平,就开始削弱自己了,还是内斗严重了。
盖了冒了没?
曹丕一样的啊,天下都还没平,就要卸磨杀驴,非要逼死献帝,自己登基。
司马师无后,过继的弟弟都让朝廷半数大臣支持接班,司马炎防这一手还早早立了傻儿子,等儿子长大发现是个傻子,都不敢换。
司马师又没有后代
蜀国还是稳定,刘备诸葛亮的品德都好,人心稳定。就是实力太弱,还碰到了阿斗这个没志气的
曹丕死的比刘协早
这事你还真不能怪孙权,如果尊孙策为帝,那孙策这一系的人就有法理上继承皇位的可能,就算他们不想,也难免有些野心家会利用孙策一系来搞事情,不利于国家稳定。
孙权就是没良心
刘演给光武兄也没留下什么资本啊 孙策留给孙权的可不少吧
蜀国是三国里党派之争最少的。也不知道街上看了什么地摊,逢蜀必谈东洲派益州派。 是否结党,且成规模,要说清楚很容易。领袖是谁?组织目标、目的是什么?干过哪些事? 三问都说得出,自然结党。 就益州出身的人在蜀国的官位,别说刘备在了,诸葛亮死了也没几个益州高官。 当然不是说蜀国完全没有党争,只能说远没有街上吹得那么夸张。 相反魏国内部的党争激烈多了。地盘大,势力多,利益纠葛。
老孙家可不是江苏人🐶
我记得司马师是不是一辈子没儿子?就这还追认了景皇帝啊
吴苋没记载有子嗣吧
我的老北鼻
是的,我记得看过一个小说就是讲内斗,很真实,政治比战争有时候更残酷
孙权的皇帝位置也是自己一个赤壁一个夷陵打出来的 给孙策封个王差不多了
全是女儿。司马昭过继了个儿子到司马师下面。一般这种兄终弟及哥哥没做过皇帝的不敢乱追封。怕以后对自己子孙的继承权受影响。无后的那追封个皇帝无所谓。
你没儿子我也追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