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新旧版本 发表的:唉,每次看到这新闻就感觉咱们是美国高端人才输送基地,这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变。
引用 @于吴声处 发表的: 只能说这个新闻跟中国关系不大,美国人让美国去管吧
引用 @UBCSF 发表的: 这跟中国关系不大?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的人才都往美国跑,难道不是资源的损失? 难道不应该把国内的科研环境变好给科研人员提供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留住人才?
引用 @小小白胡子 发表的:15考大学不正常,海子也不正常
引用 @lll卖报的小行家 发表的: 我以前学校出了个猛人 听老师说在美国是某个方面最顶尖的存在 只记得是医学上的 学校百年校庆联系他什么的完全不鸟。。。
引用 @脸型像乌龟的头 发表的: 我们也可以印,谁怕谁
引用 @我刺不败人品 发表的: 我一个学渣,普通二本,16就上的。如果他学习能力强,还自律15岁一点也不奇怪
引用 @阊阖星球 发表的: 老哥为啥不多读两年
引用 @小小白胡子 发表的:你也知道你才考的二本?你也知道你是现在考的?现在大学都扩招成这样了,你才考个二本,你说海子15岁考北大还普通?
引用 @我刺不败人品 发表的: 同龄比我优秀的千千万,人家学习能力强15岁上大学我不认为没可能
引用 @zc_melody 发表的:被抓被整英年去世的比例在美国远高于其他族裔教授,疫情到现在,都多少华裔教授不明不白地被抓去世了
引用 @Jessica的唯一老公 发表的: 美国教育环境确实非常好 资产都是自己的 要是放在我国试试 死了直接变公产
引用 @HITMANC 发表的:中国给这种人的票子比美国多,但是美国学术环境好。
引用 @鲁鲁修爱西西 发表的: 最近十年很难扭转 不过我相信会慢慢好的。
引用 @暮色之下梦剧场 发表的: 全世界就东亚热衷于买房,所以整个世界都活在梦里。年轻人的压力属实是在为传统思想买单
引用 @破坏之神比鲁斯 发表的: 王擎,1965年出生,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云田镇人。 1984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1991年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两年后赴美学习,在康乃尔大学获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 其后在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从助理教授做到正教授,2001年任克利夫兰临床医院心血管遗传中心主任。 据公开资料,王擎在美游学近20年,发表科研论文等143篇,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科研成果被临床应用,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 百度百科显示,王擎在世界人类遗传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是长QT综合征和心律失常遗传学的奠基人,共发现8个人类疾病基因。发现3个长QT综合征基因和Brugada综合征的第一个基因。
引用 @米力克先生 发表的: 日本,只是另一个美国区而已,如果美国想搞它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引用 @zxxxxy 发表的: 主要得靠论文质量和数量评职称啥的,新老师进来几年内发的文章达不到要求直接人没了,可太难了
引用 @大毛毛dog 发表的: 看看特朗普,德裔美国人,对德国也很不友好吧
引用 @山茆 发表的:一所高中,可能人家在这求学不愉快?
引用 @加藤小鹰 发表的:都华裔了,关心美国人的死活干嘛,自己选的路自己走下去呗
引用 @米兰的小飞侠 发表的: 等什么时候向欧美那样崩一回就行了,但是那样代价太……大了
引用 @哈登的等 发表的: 愉快也不会来,高中来一趟还不够折腾的
引用 @奔腾如虎风烟举 发表的: 现在想移民的更多了
搞得要死的科研成果不如人家娘炮明星的一条微博。怎么选择呢
这跟中国关系不大?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的人才都往美国跑,难道不是资源的损失? 难道不应该把国内的科研环境变好给科研人员提供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留住人才?
人才没变华人才与我们有关,疫情期间外国人禁乏不就和外国人一样挡在国门之外,以后只会更甚
我一个学渣,普通二本,16就上的。如果他学习能力强,还自律15岁一点也不奇怪
吕志民 泰安医学院?
高端人才待遇不好,也没有让他们发光发热的土壤,环境
多读书,少上网
老哥为啥不多读两年
不好学,特别不喜欢读书。自制力差,想着能上本科就赶紧走了,偏科严重
你也知道你才考的二本?你也知道你是现在考的?现在大学都扩招成这样了,你才考个二本,你说海子15岁考北大还普通?
同龄比我优秀的千千万,人家学习能力强15岁上大学我不认为没可能
海子79年上的北大,当时全国大学招生28万人,你自己琢磨下这数字去吧
美国人抓美国人 不太关心
你家财产充公了?
单单看新闻感觉是卧底的节奏啊
这个只能老美能干,你以为他靠什么,全世界的羊毛都他一个人薅…第二个国家这么搞,经济分分钟崩溃
环境要是好,那哥们就不会被带走了……但是资源好是一定的
笑死人10年
等什么时候向欧美那样崩一回就行了,但是那样代价太……大了
所以他是在什么时候担任的华中科技大学生科院长呢?
感觉三十年起步吧
实际上不止我们是这样,像隔壁的印度也是如此,培养的很多高端人才都往美国跑
日本的野心是不会死的
毕竟文章还是相对公平的,起码有个标准,不然取消文章那就纯靠关系了。
董佳宁说过,心理学上这叫皈依者狂热
愉快也不会来,高中来一趟还不够折腾的
说不定里面有咱们卧底呢
绝症拖着不治才会真的要命,讳疾忌医并不会对病症有任何好处
那不一定,有时候一个好老师能改变你的人生。
该移的还是会移,任何一个国家总有一部分群体是投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