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140精品经验贴

灰太狼才是真男人


d
dajadk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前期看教材那会我花时间在数学上比较多所以看的快点吧,后期基本除了卷子和错题我就把数学给放了。

啊?一个月看完还算时间多吗?这是直接做吗?就是全天都学数学吗?一个月做完三本我感觉太强了,18讲我感觉我都得做一个月

I
IG_theshy他爹
马🐴

牧瀬Christina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不一样的操作吧,你的进度已经非常快了😆 不过我身边做宇哥1000题和老汤1800的最后普遍分数不高,特别是下半年开学后任务加重顾此失彼。本来考试而已,中心点就是围绕着试卷🐶

老哥想问一哈你没有强化阶段直接开始做卷子的吗😂我现在把高数1800刷完了1000还在做,线代还在做1800,概率论还没开始。因为一直做的基础题直接做卷子会不会好多题都不会做啊

空接之城LAC给力芬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第一段 首先提一下我整个数学复习的过程,我大概开始是在5月后、6月初开始的,期间断断续续玩了一段时间再直到12月考研,所以时间是来得及的,大家现在进展不好其实也不用慌。 前期首先我花了非常短的时间看了张宇讲高数的一个非常基础的视频,基本看的不深老师也讲的不深,时间很短带一下就过掉了。线代就是永乐大帝的正常班的视频,概率论看的是王式安,这里三科视频我基本整天从早看到晚,边看边做笔记就相当于回顾了,没花几天时间吧。视频看一遍和看一千遍效果一样,都不如把概念弄懂后上手做题,就算开始时只能做简单的习题都行 之后我就没看视频了,看视频确实很轻松,但也浪费时间,你花3个小时做一套卷子和花3个小时看视频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楼主我请教个问题,我也尝试了下B站汤家凤老师的视频,但是个人原因不喜欢看视频学知识,感觉效率不高就看不下去,所以我就自己生啃课本,一个多月把高数上下课本看完了,包括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都做了,然后还有买了本参考书有点配套的考研真题,感觉还行。我想问下这些视频里面干货多吗?也就是解题思路以及重难点等吻合度高吗?毕竟看书做题只有自己慢慢摸索,我想的是自己一直刷题不看视频这路子靠谱不。

陪老詹度过漫长岁月丶
帮顶一下,楼主真优秀,我也数三选手,以后有机会想向楼主请教一下复习问题

文字深深深几许
dd

浮生物语Earl
牛的

虎扑用户063049


牧瀬Christina
引用 @Zizizi123 发表的:
刚刚考完研,千万不要做1800 很垃圾

为啥啊老哥,上个月就把1800高数部分刷完了

S
SztBenby
引用 @不会游泳的刺猬 发表的:
老哥本科是双一流吗

不会看id吗,pku…

元少侠
好活儿!

p
pkubeib
引用 @牧瀬Christina 发表的:
老哥想问一哈你没有强化阶段直接开始做卷子的吗😂我现在把高数1800刷完了1000还在做,线代还在做1800,概率论还没开始。因为一直做的基础题直接做卷子会不会好多题都不会做啊

我的强化阶段和大家一样也做习题,但我选的习题是试卷,而不是大家都做的1800,仅此而已

虎扑用户068834
引用 @不喜欢晒太阳 发表的:
100套卷子一天一套也要3个月,刷着刷着就会把以前的忘了,感觉不太适合一般人啊

楼主要么基础好,要么在胡说,概率论和线代都只用一周就过掉了。暑假就开始大量刷真题,一般人刷不动
p
pkubeib
引用 @空接之城LAC给力芬 发表的:
楼主我请教个问题,我也尝试了下B站汤家凤老师的视频,但是个人原因不喜欢看视频学知识,感觉效率不高就看不下去,所以我就自己生啃课本,一个多月把高数上下课本看完了,包括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都做了,然后还有买了本参考书有点配套的考研真题,感觉还行。我想问下这些视频里面干货多吗?也就是解题思路以及重难点等吻合度高吗?毕竟看书做题只有自己慢慢摸索,我想的是自己一直刷题不看视频这路子靠谱不。

我也没怎么看视频,我看的视频主要是把我拉到考研这么一个状态,具体视频里面知识掌握如何我不好说

虎扑用户079400
顶lz

F
FPXcurse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就这么沉了吗

bd老哥牛逼

三木兮
引用 @南京审计大学刘瑞迪 发表的:
楼主要么基础好,要么在胡说,概率论和线代都只用一周就过掉了。暑假就开始大量刷真题,一般人刷不动

考研140的不太可能是一般人😂

改变了我的人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教材 高数:毛纲源——《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中的高数分册,大家可能听到这本书不多,(他不是好不好用的问题,他真的是那种,那种很少见的那种#狗头)。这本书特色鲜明,完全按照题型分布编写,并且题型分布相当全面,对于基础知识的架构是属于神器的类型,如果说把这本书看完,很多试卷中出现的高数概念选择题应该属于手到拈来。书中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导函数的间断点只能是第二类间断点(这里我原来打错了,手抽打的是可导函数,本来应该是导函数),绝大多数的书是不会提的或者只是一笔带过,学生也很少会特意总结和思考为什么,而这个概念却在历年考研真题里面出现好几次,实打实是个大坑,非常容易选择题丢分,但这本书上会就类似的东西指明。看完上面说的视频后我就开始着手这本书了,需要做好计划每天大概看多少,我大概花了至少3周左右看完,每天强迫自己看多少页啃下来的,确实不好完全看明白。这本书看完后对我整个高数观的建立帮助很大。不过需要指明的是这本书需要基础,直接看还是比较吃力的,最好边看边做笔记。 张宇——《高数十八讲》,高数十八讲的知识点我没具体看,重点看了除了毛纲源的书外需要补充的部分。对于这本书重点做了里面的例题,这些例题都是五星级别的。第一遍做错也不要紧,宇哥特点都知道,看视频开心,做题糟心,错之后弄懂过一段时间就继续做。等整本书例题过完掌握之后会感觉非常带感。 线代:李永乐的线代,经典之最,没啥好说。 概率论:概率论其实书都差不多,我看的是张宇的《概率论9讲》,主要还是看习题。话说身边也有同学看的是王式安的书,我大概扫了一下感觉也还行。大家自己选择。     上面教材这些书大概看下来得至少一个来月,其中线代和概率论我都是1周多2周不到就过掉了,但是并不是说就完全看懂了,后期还需要不断的翻看回顾和看书上的一些例题。

可导函数间断点只能是第二类间断点 是不是说的不对啊。函数可导怎么能有间断点...求解

虎扑用户902042
🐴

S
Samurai3
谢老哥指点

虎扑用户476230
引用 @南京审计大学刘瑞迪 发表的:
楼主要么基础好,要么在胡说,概率论和线代都只用一周就过掉了。暑假就开始大量刷真题,一般人刷不动

概率论线代看书还不如直接做题总结得快

珞珈山王子
请问错题本有必要吗

虎扑用户421112
🐴

虎扑用户090833
毛纲源书到底怎么样啊,在群里看到好多人在刷,说想考高分必刷题

p
pkubeib
引用 @改变了我的人 发表的:
可导函数间断点只能是第二类间断点 是不是说的不对啊。函数可导怎么能有间断点...求解

刚发现这里我打错了😣是导函数不是可导函数,抱歉

了不起的世界
楼主如果目前1800题都做的磕磕绊绊的直接做真题是不是纯粹浪费时间呢…感觉之前听的课都有些忘了

虎扑用户144294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第一段 首先提一下我整个数学复习的过程,我大概开始是在5月后、6月初开始的,期间断断续续玩了一段时间再直到12月考研,所以时间是来得及的,大家现在进展不好其实也不用慌。 前期首先我花了非常短的时间看了张宇讲高数的一个非常基础的视频,基本看的不深老师也讲的不深,时间很短带一下就过掉了。线代就是永乐大帝的正常班的视频,概率论看的是王式安,这里三科视频我基本整天从早看到晚,边看边做笔记就相当于回顾了,没花几天时间吧。视频看一遍和看一千遍效果一样,都不如把概念弄懂后上手做题,就算开始时只能做简单的习题都行 之后我就没看视频了,看视频确实很轻松,但也浪费时间,你花3个小时做一套卷子和花3个小时看视频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学长,听了你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呐。之前用1800,感觉重复的题太多了,刷到现在进度太慢了。请问一下,我按照你的说法买了下图的书,请问是这本书吗?还有啊,现在我可以转向吗,因为我之前一直跟汤家凤的,现在可以在使用汤家凤的辅导讲义的同时使用毛纲源的书吗?然后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完全转向做试卷吗?望学长解答,谢谢啦!!


兰兰小宝贝520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超越+真题+森哥5套卷,做了他这2年的共10套,这人就是原来超越团队的,题目不错+超越135的卷子,近3年的都做了,概率论和线代有难度+张宇8套卷,也做了19和20两年的,没什么意思。 补充一下全称和看法: 超越:合工大超越5套卷,有难度,暑期和下半年开学后拔高用 森哥:余炳森的五套卷,森哥五套卷,他微博全套包括答案 ,是免费的,原来合工大团队跳出来单干的,风格和合工大差不多 超越135:李正元的超越135,也是五套卷子,正式出的话比较晚,可以买往年的,比较难,后期做 张宇8套卷:题目质量和超越相比不高,也就图一乐,考前几天出的,没时间的话就不需要做了

老哥刷这些试卷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样的?先刷的超越还是共创?刷了近多少年的呢?还有超越安排在几月份刷?感谢老哥回复🙏

a
aa威少狂砍82分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把教材看完了重点就是习题了,数学里面做题非常重要,而习题的话我觉得在通过规定的时间利用卷子来进行的模拟效果应该最好,根据自己模拟的效果有的放矢的进行查漏补缺。模拟的话尽早开始更好,我整个备考期间最起码做了100套卷子,其中数学有30年真题,留下大概5套考前做,其余就可以用来模拟。要拖到下半年开学那时候再进行真题的模拟本身就隐患很大,那时候压力会比较大,再加上上午可能需要开始背诵政治了,会对模拟考试数学的时间造成挤压,而数学和政治最后反应在总分上面孰轻孰重大家都清楚。建议你尽早,后期还有时间二刷三刷数学的错题。 除去真题以外,超越每年有5套,自2012年开始到现在有40套,如果你想拿数学高分,超越的卷子和真题是最值得一做的。再加上考前各种4套卷、8套卷如果说想做都是可以做的,我个人建议在复习到位后就可以每天在8:30-11:30固定开始做卷子了,前期错误率高、花的时间长是正常现象,但最开始数学真题都是非常简单的,会加深你对自己知识程度的掌握,后期题目变难,但你的能力也提升了,做多了之后多反思进步的效果会非常显著。 我在暑假时别人在做1000题和1800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每天做试卷,10月份别人刚开始刷真题的时候我已经做完很多套超越了,在考前别人做模拟试题的时候我做一套大多数数学试卷只需要1个半小时,算上自己改卷子和纠错2个多小时就能结束,并且错误率极低。

老哥为什么只提到了超越卷,共创卷你做了吗?

改变了我的人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刚发现这里我打错了😣是导函数不是可导函数,抱歉

嘿嘿 我还想了半天 也帮我巩固了概念🐶

虎扑用户966517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就这么沉了吗

我就是五月才开始准备的😂 看了楼主的经验很有启发

U
Uzi妈妈爱你
插眼

飞翔小胖机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刚发现这里我打错了😣是导函数不是可导函数,抱歉

老哥你知道你这一下让我多抽了一根烟吗,想了半天哈哈

宇智波流卡哇
🐴

a
aa威少狂砍82分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超越+真题+森哥5套卷,做了他这2年的共10套,这人就是原来超越团队的,题目不错+超越135的卷子,近3年的都做了,概率论和线代有难度+张宇8套卷,也做了19和20两年的,没什么意思。 补充一下全称和看法: 超越:合工大超越5套卷,有难度,暑期和下半年开学后拔高用 森哥:余炳森的五套卷,森哥五套卷,他微博全套包括答案 ,是免费的,原来合工大团队跳出来单干的,风格和合工大差不多 超越135:李正元的超越135,也是五套卷子,正式出的话比较晚,可以买往年的,比较难,后期做 张宇8套卷:题目质量和超越相比不高,也就图一乐,考前几天出的,没时间的话就不需要做了

森哥五套卷是啥?

虎扑用户697490
插眼

虎扑用户685182
顶顶顺便插个眼

p
pkubeib
引用 @aa威少狂砍82分 发表的:
老哥为什么只提到了超越卷,共创卷你做了吗?



瓜皮暉
楼主你好,我现在是大二的,想问一下数学的备考的话,因为我们专业是没有学概率论和线代的,我现在前期应该先进行哪部分呢 谢谢了

p
pkubeib
引用 @兰兰小宝贝520 发表的:
老哥刷这些试卷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样的?先刷的超越还是共创?刷了近多少年的呢?还有超越安排在几月份刷?感谢老哥回复🙏

只有超越,没做共创,先前些年真题,留了几年真题考前做,做完前些年真题后就咬咬牙上超越了,期间一直边做边总结错题

我有一个朋友问
dddd

p
pkubeib
引用 @raywoo 发表的:
学长,听了你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呐。之前用1800,感觉重复的题太多了,刷到现在进度太慢了。请问一下,我按照你的说法买了下图的书,请问是这本书吗?还有啊,现在我可以转向吗,因为我之前一直跟汤家凤的,现在可以在使用汤家凤的辅导讲义的同时使用毛纲源的书吗?然后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完全转向做试卷吗?望学长解答,谢谢啦!!


是这本书,你想换书的话也可以,最好根据自己节奏来。这本书也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人,适合自己才最好,还有这本书会更难点

l
llohsh
收藏了,2年之后再看看🐶

卡利纳星
老哥刷李永乐团队的复习全书了吗,还有高数线代的辅导讲义

p
pkubeib
有人私聊我就发张图吧,微信里手动编辑好几次这个红码,图都糊了🙉,数学14几后面这个红点点的我手颤 [ 此帖被pkubeib在2020-05-16 20:05:08修改 ]

p
pkubeib
引用 @瓜皮暉 发表的:
楼主你好,我现在是大二的,想问一下数学的备考的话,因为我们专业是没有学概率论和线代的,我现在前期应该先进行哪部分呢 谢谢了

大二还早,先进行高数就好,线代概率论很高就能赶上

p
pkubeib
引用 @aa威少狂砍82分 发表的:
森哥五套卷是啥?

好像叫余炳森

虎扑用户383568


L
Ljamesw


虎扑用户189944
睡四个小时吗?

兰兰小宝贝520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只有超越,没做共创,先前些年真题,留了几年真题考前做,做完前些年真题后就咬咬牙上超越了,期间一直边做边总结错题

哦哦好的,那老哥做超越的时候感觉如何?

虎扑用户443588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教材 高数:毛纲源——《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中的高数分册,大家可能听到这本书不多,(他不是好不好用的问题,他真的是那种,那种很少见的那种#狗头)。这本书特色鲜明,完全按照题型分布编写,并且题型分布相当全面,对于基础知识的架构是属于神器的类型,如果说把这本书看完,很多试卷中出现的高数概念选择题应该属于手到拈来。书中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导函数的间断点只能是第二类间断点(这里我原来打错了,手抽打的是可导函数,本来应该是导函数),绝大多数的书是不会提的或者只是一笔带过,学生也很少会特意总结和思考为什么,而这个概念却在历年考研真题里面出现好几次,实打实是个大坑,非常容易选择题丢分,但这本书上会就类似的东西指明。看完上面说的视频后我就开始着手这本书了,需要做好计划每天大概看多少,我大概花了至少3周左右看完,每天强迫自己看多少页啃下来的,确实不好完全看明白。这本书看完后对我整个高数观的建立帮助很大。不过需要指明的是这本书需要基础,直接看还是比较吃力的,最好边看边做笔记。 张宇——《高数十八讲》,高数十八讲的知识点我没具体看,重点看了除了毛纲源的书外需要补充的部分。对于这本书重点做了里面的例题,这些例题都是五星级别的。第一遍做错也不要紧,宇哥特点都知道,看视频开心,做题糟心,错之后弄懂过一段时间就继续做。等整本书例题过完掌握之后会感觉非常带感。 线代:李永乐的线代,经典之最,没啥好说。 概率论:概率论其实书都差不多,我看的是张宇的《概率论9讲》,主要还是看习题。话说身边也有同学看的是王式安的书,我大概扫了一下感觉也还行。大家自己选择。     上面教材这些书大概看下来得至少一个来月,其中线代和概率论我都是1周多2周不到就过掉了,但是并不是说就完全看懂了,后期还需要不断的翻看回顾和看书上的一些例题。

这个基础三十讲里讲的有,感觉今年基础三十讲非常全面

中国福安
引用 @丫丫的丈夫 发表的:
老哥我这都刷完了……有点害怕

刷完了也不耽误啥,就当是多做题了呗,又没害处,

虎扑用户443588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把教材看完了重点就是习题了,数学里面做题非常重要,而习题的话我觉得在通过规定的时间利用卷子来进行的模拟效果应该最好,根据自己模拟的效果有的放矢的进行查漏补缺。模拟的话尽早开始更好,我整个备考期间最起码做了100套卷子,其中数学有30年真题,留下大概5套考前做,其余就可以用来模拟。要拖到下半年开学那时候再进行真题的模拟本身就隐患很大,那时候压力会比较大,再加上上午可能需要开始背诵政治了,会对模拟考试数学的时间造成挤压,而数学和政治最后反应在总分上面孰轻孰重大家都清楚。建议你尽早,后期还有时间二刷三刷数学的错题。 除去真题以外,超越每年有5套,自2012年开始到现在有40套,如果你想拿数学高分,超越的卷子和真题是最值得一做的。再加上考前各种4套卷、8套卷如果说想做都是可以做的,我个人建议在复习到位后就可以每天在8:30-11:30固定开始做卷子了,前期错误率高、花的时间长是正常现象,但最开始数学真题都是非常简单的,会加深你对自己知识程度的掌握,后期题目变难,但你的能力也提升了,做多了之后多反思进步的效果会非常显著。 我在暑假时别人在做1000题和1800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每天做试卷,10月份别人刚开始刷真题的时候我已经做完很多套超越了,在考前别人做模拟试题的时候我做一套大多数数学试卷只需要1个半小时,算上自己改卷子和纠错2个多小时就能结束,并且错误率极低。

有道理,强

T
T_小手好冰凉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把教材看完了重点就是习题了,数学里面做题非常重要,而习题的话我觉得在通过规定的时间利用卷子来进行的模拟效果应该最好,根据自己模拟的效果有的放矢的进行查漏补缺。模拟的话尽早开始更好,我整个备考期间最起码做了100套卷子,其中数学有30年真题,留下大概5套考前做,其余就可以用来模拟。要拖到下半年开学那时候再进行真题的模拟本身就隐患很大,那时候压力会比较大,再加上上午可能需要开始背诵政治了,会对模拟考试数学的时间造成挤压,而数学和政治最后反应在总分上面孰轻孰重大家都清楚。建议你尽早,后期还有时间二刷三刷数学的错题。 除去真题以外,超越每年有5套,自2012年开始到现在有40套,如果你想拿数学高分,超越的卷子和真题是最值得一做的。再加上考前各种4套卷、8套卷如果说想做都是可以做的,我个人建议在复习到位后就可以每天在8:30-11:30固定开始做卷子了,前期错误率高、花的时间长是正常现象,但最开始数学真题都是非常简单的,会加深你对自己知识程度的掌握,后期题目变难,但你的能力也提升了,做多了之后多反思进步的效果会非常显著。 我在暑假时别人在做1000题和1800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每天做试卷,10月份别人刚开始刷真题的时候我已经做完很多套超越了,在考前别人做模拟试题的时候我做一套大多数数学试卷只需要1个半小时,算上自己改卷子和纠错2个多小时就能结束,并且错误率极低。

超越卷是什么啊楼主

a
aa威少狂砍82分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好像叫余炳森

我刚才在淘宝搜了一下余丙森五套卷找不到,你是自己打印的吗?

耶未央
数学真题要做多少年的啊?我听说今年风格变了,以前的不太适用了

虎扑用户701174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题库的话我个人做过的推荐以下几本 1.武忠祥《历年真题分类解析》,这本书其实仍然是真题,真题说白了是值得多刷的,一遍通过试卷来做,一遍通过这个每个章节分类来做。我推荐先第一遍试卷,等发现在哪个具体的章节自己仍然没有掌握再通过这本书具体来刷,市场上这种类型书挺多的,但这本武忠祥的书不同的点是如果你考数三,它不仅仅包括数三的试卷上的试题,它还包括历年数一数二试卷上属于数三范围但并没有在数三试卷上出现的题目,相当于做完后数一数二数三自己考试内全做过,第二点是他的答案相当详细,特别是概率论,看了才知道。 2.杨超100题,这个出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可以拿前一年的做,变化不大。题目量很少但非常经典(说白了就是非常难),每一次都觉得像做新题,值得多次做。 3.李林的880,这本书我没有完全做完,我同学在做,我大概翻了一些重点章节发现好多题目很眼熟,都是超越和共创试卷上面的题目,甚至说百度一下还发现一部分来自于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的题目(反正这些题册都是题目抄袭大杂烩),这些题目质量都还行,学有余力是值得做的。

lz请问杨超100是这个样子的吗,我淘宝搜了下都不太能找到

p
pkubeib
引用 @aa威少狂砍82分 发表的:
我刚才在淘宝搜了一下余丙森五套卷找不到,你是自己打印的吗?

得网上找资源打印

p
pkubeib
引用 @手贱把老号注销了 发表的:
lz请问杨超100是这个样子的吗,我淘宝搜了下都不太能找到

是这个

虎扑用户701174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是这个

多谢!

p
pkubeib
引用 @耶未央 发表的:
数学真题要做多少年的啊?我听说今年风格变了,以前的不太适用了

以前年份简单但不代表不值得一做,风格只是变难了

虎扑用户423804
插眼

陈陈陈思成
引用 @南京审计大学刘瑞迪 发表的:
楼主要么基础好,要么在胡说,概率论和线代都只用一周就过掉了。暑假就开始大量刷真题,一般人刷不动

所以这个是给140的人看的,如果是目标110 120这种,老老实实刷660或者1800之类的差不多,优等生有优等生的学习方法,中等生有中等生的学习方法,明确自身实际情况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真理。问我为什么没有差等生的学习方法?如果觉得自己是差生,你就不要考研!

宏胡毛儿
顶顶顶

虎扑用户742571
cy

我永远喜欢C罗
感谢楼主 希望自己今年有一个好的结果

不缺改名卡
谢谢兄弟,辛苦了💦

哦哦哦曾彘伟保罗加油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第一段 首先提一下我整个数学复习的过程,我大概开始是在5月后、6月初开始的,期间断断续续玩了一段时间再直到12月考研,所以时间是来得及的,大家现在进展不好其实也不用慌。 前期首先我花了非常短的时间看了张宇讲高数的一个非常基础的视频,基本看的不深老师也讲的不深,时间很短带一下就过掉了。线代就是永乐大帝的正常班的视频,概率论看的是王式安,这里三科视频我基本整天从早看到晚,边看边做笔记就相当于回顾了,没花几天时间吧。视频看一遍和看一千遍效果一样,都不如把概念弄懂后上手做题,就算开始时只能做简单的习题都行 之后我就没看视频了,看视频确实很轻松,但也浪费时间,你花3个小时做一套卷子和花3个小时看视频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不说了 安排

虎扑用户840338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其实大家可以这么来算,同样别人是做题册1000题,题目质量自然有高有低,有重点有非重点,并且对于很多人的常态是做到线代的正交就忘了积分级数的难点和特殊解法、做到随机变量数字特征就对向量的特征值的计算就有些手生了。 而如今对于考研真题卷和超越以及其余试卷来说,每一套每一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质题目,每套试卷选择、填空和大题数量都给定明确。把重点和难点盯紧了使劲来回练就得了,来个没见过的或者不会的自然那就是查漏补缺的机会了,并且每套卷子8+6+9共23道题目,几十套刷过来做题量不比题册中数量少。试卷每天将当天刷题任务量都量化好了,而不是那种为了题目量+1+1而刷题,试问真正把1000题或者1800做完的又有多少呢。     可以说大部分暑假和下半学年开学以后直到考研基本你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就是一套数学试卷和部分纠错反思的时间,而省去的时间暑假可以放在专业课,后期开学可以放在政治和英语作文上,数学每天花的时间也就这么点,不至于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数学。

老哥,数学书上后面的习题是不是都做了一遍呢?

虎扑用户278370
引用 @我库6666668 发表的:
我觉得那个李正元的题很好

李正元不是就一本教材 题目不多啊

j
jinghongtianxia
幸苦,感谢分享。
我感冒了K
有离散的经验吗老哥

虎扑用户389738
dd

曼巴精神犹在


V
Vi_ca
考研数学最好从大一准备🐶

上上下下拳
顶一个

虎扑用户937100
插眼

虎扑用户199899
收藏了,谢谢楼主码这么多字,辛苦了

欲翅蛋大
顶,老哥用心了

虎扑用户536451
可以的

番茄汤天下第一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教材 高数:毛纲源——《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中的高数分册,大家可能听到这本书不多,(他不是好不好用的问题,他真的是那种,那种很少见的那种#狗头)。这本书特色鲜明,完全按照题型分布编写,并且题型分布相当全面,对于基础知识的架构是属于神器的类型,如果说把这本书看完,很多试卷中出现的高数概念选择题应该属于手到拈来。书中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导函数的间断点只能是第二类间断点(这里我原来打错了,手抽打的是可导函数,本来应该是导函数),绝大多数的书是不会提的或者只是一笔带过,学生也很少会特意总结和思考为什么,而这个概念却在历年考研真题里面出现好几次,实打实是个大坑,非常容易选择题丢分,但这本书上会就类似的东西指明。看完上面说的视频后我就开始着手这本书了,需要做好计划每天大概看多少,我大概花了至少3周左右看完,每天强迫自己看多少页啃下来的,确实不好完全看明白。这本书看完后对我整个高数观的建立帮助很大。不过需要指明的是这本书需要基础,直接看还是比较吃力的,最好边看边做笔记。 张宇——《高数十八讲》,高数十八讲的知识点我没具体看,重点看了除了毛纲源的书外需要补充的部分。对于这本书重点做了里面的例题,这些例题都是五星级别的。第一遍做错也不要紧,宇哥特点都知道,看视频开心,做题糟心,错之后弄懂过一段时间就继续做。等整本书例题过完掌握之后会感觉非常带感。 线代:李永乐的线代,经典之最,没啥好说。 概率论:概率论其实书都差不多,我看的是张宇的《概率论9讲》,主要还是看习题。话说身边也有同学看的是王式安的书,我大概扫了一下感觉也还行。大家自己选择。     上面教材这些书大概看下来得至少一个来月,其中线代和概率论我都是1周多2周不到就过掉了,但是并不是说就完全看懂了,后期还需要不断的翻看回顾和看书上的一些例题。

一周看完线性代数确实可以 要消化那些定理说实话难度太大了百分之90的人肯定做不到 要是上过线性代数课另说

虎扑用户722537
大佬稳

虎扑用户068834
引用 @陈陈陈思成 发表的:
所以这个是给140的人看的,如果是目标110 120这种,老老实实刷660或者1800之类的差不多,优等生有优等生的学习方法,中等生有中等生的学习方法,明确自身实际情况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真理。问我为什么没有差等生的学习方法?如果觉得自己是差生,你就不要考研!

差等生也要努努力上进啊,努力考过国家线,330、320左右还可以调剂
虎扑用户011445
引用 @浙江卷 发表的:
李正元不是就一本教材 题目不多啊

还有题目,应该现在还没出吧!

虎扑用户562645
引用 @Zizizi123 发表的:
刚刚考完研,千万不要做1800 很垃圾

前段时间刷完1800 感觉他有好多题都是重复的套路 题量大的没必要

虎扑用户560830
dd

虎扑用户960308
专升本数学怎么学呀

虎扑用户250868
楼主是数一么?

虎扑用户315842
我想考研,不知道现在开始来得及不

勒布朗小迷弟at6


工大易烊千玺
好帖

一杯西瓜汁
感谢楼主,用心了

虎扑用户751230
引用 @只为天使拔刀 发表的:
前段时间刷完1800 感觉他有好多题都是重复的套路 题量大的没必要

推荐李林880和跟着杨超微博打卡练3大计算

虎扑用户751230
引用 @丫丫的丈夫 发表的:
老哥我这都刷完了……有点害怕

推荐做880 然后跟杨超打卡练3大计算 老老实实一直算

塞林木是一种木
好帖

谁没想好名字
引用 @pkubeib 发表的:
其实大家可以这么来算,同样别人是做题册1000题,题目质量自然有高有低,有重点有非重点,并且对于很多人的常态是做到线代的正交就忘了积分级数的难点和特殊解法、做到随机变量数字特征就对向量的特征值的计算就有些手生了。 而如今对于考研真题卷和超越以及其余试卷来说,每一套每一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质题目,每套试卷选择、填空和大题数量都给定明确。把重点和难点盯紧了使劲来回练就得了,来个没见过的或者不会的自然那就是查漏补缺的机会了,并且每套卷子8+6+9共23道题目,几十套刷过来做题量不比题册中数量少。试卷每天将当天刷题任务量都量化好了,而不是那种为了题目量+1+1而刷题,试问真正把1000题或者1800做完的又有多少呢。     可以说大部分暑假和下半学年开学以后直到考研基本你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就是一套数学试卷和部分纠错反思的时间,而省去的时间暑假可以放在专业课,后期开学可以放在政治和英语作文上,数学每天花的时间也就这么点,不至于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数学。

这个我赞同,我就是想刷完题量,但是太多了就只是单纯写题,后来考的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