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吊大老哥有没有感觉2012之后时间变快了很多

虎扑用户000220
楼主是12年后毕业进入社会工作的吧

帅的无法显示
有些小学初中同学的名字已经忘了,或许这就是长大吧

A
Allentrue
引用 @没有昵啊啊啊啊 发表的:
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詹研究表明: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因为我们的心理观照发生了变化。所有活跃流动系统(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联结在一起的“时钟时间”是可测量的。在所有的手表、挂钟和钟楼上,一天一夜的时长都是24小时。然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时间。你所感知的时间与另一个人感知的时间并不一样。 心理时间的流逝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眼”中。它跟大脑接收和整理的心理图像数量,以及我们随年纪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大脑状态存在关联。当年纪增长时,由于一些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包括视觉、大脑复杂度,以及晚年时期传输信息的神经通路出现退化),我们感知心理图像变化的速率会降低,而心理图像处理的这种转变会导致我们感觉时间在加速流逝。

我这边有个教授的理论类似,就是说心理时间跟生命长度是反比,比如同样的都是一年,对十岁小孩来说这就是他生命十分之一的长度,但对四十岁的人来说只占生命的四十分之一,所以人活的越久,会感觉时间一年年的过的越快

红旗插玉山
引用 @ma119 发表的:
不是时间变快,而是你长大了

这不就是边际效应吗?两岁到三岁,你感觉读过的这一年是生命1/2的长度。二十岁到二十一岁,这一年只是1/20的长度。

虎扑用户986197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加油,二十几岁能有这种认识已经领先很多同龄人了。但我怕的是过了一周,哪怕是一天,更甚至是关掉虎扑app之后,你就忘了此时的感悟。

派翠克SZHK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真实 打王者后发现时间那一个飞快 2-3个小时一下就不见了

黑暗浮士德2
特别是结婚生子之后。

黒岛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小时候疯玩一天,会觉得那一天实打实的非常漫长。如今游玩一天,感觉没怎玩,一天就过去了

那你年纪比较小,我只有在08年以前觉得一天比较漫长

虎扑用户120601
cy

三家村灵魂迪奥
是你变老了

东海岸第一捡球后卫
引用 @MVP詹姆斯哈登MVP 发表的:
碎片化浏览还严重影响阅读能力,手机短信息接受多了再看书就没什么耐心

是的,现在甚至看手机上的一些专业类的东西或是行业解读都看不下去

钱德乐怕甚事
现代社会的发展让生命更失去原本的意义。没有人味了。我指的是电子产品。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引用 @風見鶏9527 发表的:

我就知道!

艾韦库伴我成长
外星人:居然有人发现了我调快了宇宙时间,这人赶紧灭口

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觉得。

却在不经意中成就传奇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小时候真的挺好的,只是人确实长大了,需要把小时候藏在心里,面对一些大人的事

勒布朗詹姆斯的搓澡工
引用 @MVP詹姆斯哈登MVP 发表的:
碎片化浏览还严重影响阅读能力,手机短信息接受多了再看书就没什么耐心

对的对的 我现在看书也就短篇或者是短文能看下去

虎扑用户609349
引用 @没有昵啊啊啊啊 发表的:
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詹研究表明: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因为我们的心理观照发生了变化。所有活跃流动系统(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联结在一起的“时钟时间”是可测量的。在所有的手表、挂钟和钟楼上,一天一夜的时长都是24小时。然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时间。你所感知的时间与另一个人感知的时间并不一样。 心理时间的流逝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眼”中。它跟大脑接收和整理的心理图像数量,以及我们随年纪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大脑状态存在关联。当年纪增长时,由于一些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包括视觉、大脑复杂度,以及晚年时期传输信息的神经通路出现退化),我们感知心理图像变化的速率会降低,而心理图像处理的这种转变会导致我们感觉时间在加速流逝。

我证明这是真的

我叫詹眉
现在每天都到晚上12点多睡 也感觉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时间不够用

q
qazzaq916
引用 @勒布朗詹姆斯的搓澡工 发表的:
对的对的 我现在看书也就短篇或者是短文能看下去

何止看书,以前我睡前都是看书催眠,现在看美剧还要挑9分以上的,还得开个倍速😂

z
z社长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除了手机互联网之外,我感觉是不是地球自转也加快了导致时间变得快了,或许是我自己的错觉吧
虞姬花信风
一个5岁的小孩,一年是他生命的1/5,他觉得是个超漫长的时间段,生命的每一天都很漫长,可以一整天听鸟鸣虫唱,看梧桐叶落。 一个10岁的学生,一年只是他生命的1/10,他觉得时间没那么漫长,只是熬着等寒暑假到来有点辛苦。 一个20岁的青年,一年变成他生命的1/20,他觉得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甚至一门课都没上几次就要考试。 一个40岁的中年,一年才是他生命的1/40,他甚至怀疑某个工作周、某个季度是眨眼一样度过,没完没了的业绩考核周期,转瞬即逝的过年七天。 一个80岁的老人,一年仅仅是他生命的1/80,每天似乎吃饭睡觉看看戏就没了,他回忆上次生日吹蜡烛好像在昨天,儿女们上次来看望他又似乎很久远
虎扑用户677252
引用 @MVP詹姆斯哈登MVP 发表的:
碎片化浏览还严重影响阅读能力,手机短信息接受多了再看书就没什么耐心

高反馈低密度

日了关羽
移动互联网带来方便同事害人不浅🐶

上来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经典相对论,老爱因斯坦了
欧小力
引用 @没有昵啊啊啊啊 发表的:
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詹研究表明: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因为我们的心理观照发生了变化。所有活跃流动系统(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联结在一起的“时钟时间”是可测量的。在所有的手表、挂钟和钟楼上,一天一夜的时长都是24小时。然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时间。你所感知的时间与另一个人感知的时间并不一样。 心理时间的流逝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眼”中。它跟大脑接收和整理的心理图像数量,以及我们随年纪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大脑状态存在关联。当年纪增长时,由于一些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包括视觉、大脑复杂度,以及晚年时期传输信息的神经通路出现退化),我们感知心理图像变化的速率会降低,而心理图像处理的这种转变会导致我们感觉时间在加速流逝。

光速不变时物体移动越快,时间就越慢。所以说宇宙中的时间概念并不存在,时间只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并非客观存在。

游荡在HP
错,是从99年开始,经历过那场战役的都明白 🐶🐶🐶🐶🐶
一堆废铁
59s
瓜瓜爸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村里的鸡都被吃光了
总是被小黑屋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确实,如果玩一个小时手机或者打游戏,可以说没啥感觉。但是如果去跑步,打球,农田里劳动,一个小时下来还是很累的

是勒布朗阿
引用 @晚上八点球场打铁 发表的:

有些都快反过来了

花生桂圆的前男友
引用 @Java之父高斯林 发表的:
进号子里让楼主度日如年🐶

楼主:我的时间真多啊🐶

虎扑用户514368
社会

老衲爱司机
引用 @托平 发表的:
三通 哪三通🐶

电网路

虎扑用户557093
吃点药补补吧,快这方面客观原因太多了

虎扑用户321234
2020年已经过去1/3了🐶

烧完了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真不是手机的问题,学习才是最耗时间的。一坐下学习,看书做题听课,一上午一下午就过去了。我觉得玩手机很充实呀,可能了解很多知识,很多纪录片都免费了。甚至可以hupu和人对线。时间真的漫长且有意思。

虎扑用户599652
我觉得自打1999年之后过的就飞快
北石口小明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感觉时间快的都没学好时间管理
顶级男模
2007年后快了很多很多

身高一米五绰号摸着天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真是,别说学习了,以前打游戏的时间贼多,现在都在那刷虎扑,抖音了。连个玩游戏的时间都没了。

j
jason-james
如果不是有了女儿,多希望日子可以停在2012

猎命师风清扬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当你发出这段话的时候,你又拿着手机过了好几分钟~

虎扑用户443859
新纪元开始了,世界线震动频率快了

i
iPear
引用 @没有昵啊啊啊啊 发表的:
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詹研究表明: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因为我们的心理观照发生了变化。所有活跃流动系统(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联结在一起的“时钟时间”是可测量的。在所有的手表、挂钟和钟楼上,一天一夜的时长都是24小时。然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时间。你所感知的时间与另一个人感知的时间并不一样。 心理时间的流逝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眼”中。它跟大脑接收和整理的心理图像数量,以及我们随年纪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大脑状态存在关联。当年纪增长时,由于一些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包括视觉、大脑复杂度,以及晚年时期传输信息的神经通路出现退化),我们感知心理图像变化的速率会降低,而心理图像处理的这种转变会导致我们感觉时间在加速流逝。

真是这样感觉,特别是20岁以后,感觉飞快,也许到30岁,心态又会变化吧,不知道会不会更快

辉1988
我记得很清楚,2012说世界末日那天,我静静的等了一天,现在还是历历在目

P
Pizzaaaaaaa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小时候疯玩一天,会觉得那一天实打实的非常漫长。如今游玩一天,感觉没怎玩,一天就过去了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记得看过一篇科学报道说小时候因为你经历的总时间短 所以感觉一天的时间很长 但等你长大以后经历的总时间长了 一天的时间在你经历过的总时间中就变短了 所以老人常说的一天一眨眼就过去了也是他们对时间的真实心理感受

迪迦嶴特曼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小时候疯玩一天,会觉得那一天实打实的非常漫长。如今游玩一天,感觉没怎玩,一天就过去了

不知道你说的小时候疯玩一天觉得时间漫长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我这03 04年的时候黑网吧很多,进去花两块钱上一个小时转眼儿就到时间了。

蹲着看热闹
引用 @ma119 发表的:
不是时间变快,而是你长大了

不是时间变快,而是你吊不够大🐶🐶🐶,我们吊大的不觉得时间快

老lbj
说不定就是时间变快了你不知道呢

刘老师来了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8
88235763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小时候疯玩一天,会觉得那一天实打实的非常漫长。如今游玩一天,感觉没怎玩,一天就过去了

你把手机丢掉,你看一天时间长不长
啦啦啦KT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小时候疯玩一天,会觉得那一天实打实的非常漫长。如今游玩一天,感觉没怎玩,一天就过去了

简单说就是你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所有事情都没有新鲜感了,所以会觉得过的快 小时候有太多不懂的和第一次接触的新鲜事物了

虎扑用户224567
年龄的问题吧
虎扑用户904559
说明奶嘴战略真的开始施行而且见效了

虎扑用户124027
太惊讶了,第一个选项居然超过了lzsb,看来的确很多人有这个感觉

禾斗萧萧
是的,我们早在2012那场世界末日中消失了,现在处于另外一个世界,这个时间比原来的那个时间过得快。

水哥233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我靠,这解释太牛掰了

异世李风行
高中以后时间快

狗肉Hamburger
主要是智能手机普及了,电脑普及了,每天在玩手机玩电脑中度过,当然感觉时间过得快,以前智能手机不普及,电脑也不普及,娱乐休闲就是打球逛街吃东西,当然觉得时间过得没那么快

不要再做舔狗了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家人,工作,女朋友或老婆,三两个知心朋友,一两个执着的爱好,这就是奋斗的目标和充实的内容。

全全全忘了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非也!2012年谁⬆️台了?谁是蜥蜴人,谁在掌控时间就8需要我多了

R
ROSEZUIDIAO
手机呗,你一天不玩手机看时间够不够长

虎扑用户709799
这不就是六级考试那篇阅读吗,电子屏幕是怎么降低我们的幸福感的

虎扑用户680446
我感觉06年就开始变快了
永恒的科比布莱恩特24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确实🐶周末打两把大乱斗下两把棋就没了

勇士也相信过程
引用 @不笨的羊羊 发表的:
确实,玩手机一下子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最近压力有点大,下午想刷会搞笑视频,眨眼间就到了现在,刷到了你这句评论

我给你九分阿Z
没觉得,只是觉得18年以后时间变快了

火箭队蜜的头号敌人
都说因为智能手机跟以后的4g网络普及,别再来问了

我爱tracy1437
我的感觉也是这样,感觉这几年过的特别快,就是手机刷多了。

虎扑用户988910
插眼

洒脱的人生不寂寞
引用 @没有昵啊啊啊啊 发表的:
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詹研究表明: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因为我们的心理观照发生了变化。所有活跃流动系统(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联结在一起的“时钟时间”是可测量的。在所有的手表、挂钟和钟楼上,一天一夜的时长都是24小时。然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时间。你所感知的时间与另一个人感知的时间并不一样。 心理时间的流逝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眼”中。它跟大脑接收和整理的心理图像数量,以及我们随年纪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大脑状态存在关联。当年纪增长时,由于一些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包括视觉、大脑复杂度,以及晚年时期传输信息的神经通路出现退化),我们感知心理图像变化的速率会降低,而心理图像处理的这种转变会导致我们感觉时间在加速流逝。

不错

虎扑用户037244
引用 @MVP詹姆斯哈登MVP 发表的:
碎片化浏览还严重影响阅读能力,手机短信息接受多了再看书就没什么耐心

手机上长一些的内容就看不进去了,但是纸质书还是能看进去。看纸质书不容易分心。

小颈子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加油

小颈子
引用 @Pizzaaaaaaa 发表的: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记得看过一篇科学报道说小时候因为你经历的总时间短 所以感觉一天的时间很长 但等你长大以后经历的总时间长了 一天的时间在你经历过的总时间中就变短了 所以老人常说的一天一眨眼就过去了也是他们对时间的真实心理感受

想想很可怕

虎扑用户838987
丧失场景记忆能力

璐夕法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有理有剧

虎扑用户987771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讲得很好,加油

无解火箭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小时候疯玩一天,会觉得那一天实打实的非常漫长。如今游玩一天,感觉没怎玩,一天就过去了

是啊,我心理学老师的解释是,生物体积越小,感觉到时间过得越慢,我们小时候太小了,所以觉得时间很慢。苍蝇能精准的躲避我们的攻击,是因为它感受到的时间很慢,我们用手飞速去拍它,在它看来就和慢动作似的。

用户0397104106
引用 @没有昵啊啊啊啊 发表的:
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詹研究表明: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因为我们的心理观照发生了变化。所有活跃流动系统(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联结在一起的“时钟时间”是可测量的。在所有的手表、挂钟和钟楼上,一天一夜的时长都是24小时。然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时间。你所感知的时间与另一个人感知的时间并不一样。 心理时间的流逝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眼”中。它跟大脑接收和整理的心理图像数量,以及我们随年纪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大脑状态存在关联。当年纪增长时,由于一些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包括视觉、大脑复杂度,以及晚年时期传输信息的神经通路出现退化),我们感知心理图像变化的速率会降低,而心理图像处理的这种转变会导致我们感觉时间在加速流逝。

是因为生活很难有变化了,大多不会再认识新的人去新的地方体验新的事情,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工作

虎扑用户730895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小时候疯玩一天,会觉得那一天实打实的非常漫长。如今游玩一天,感觉没怎玩,一天就过去了

因为,你越来越快

丶千军万马避白袍丶
引用 @蒙娜丽呆的微笑 发表的:
这就是我逛虎扑的目的,还真不是为了看基地

同上

丶千军万马避白袍丶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俺也一样

L
LukaMania
引用 @泰瑞克埃文斯绝不飞行 发表的:
说的太好了,打开手机设置,看看屏幕时间管理,就会大吃一惊

10年以前上班看看报纸消磨时间感觉也很慢,现在上班刷一会儿APP就到点打卡了

虎扑用户191592
2013 2之后你长大了

虎扑用户429093
引用 @托平 发表的:
三通 哪三通🐶

老色批了

S
S.1.Y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确实,手机一方面丰富了生活,但自己也因此懈怠了不少

虎扑用户904061
只不过你长大了,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特别漫长的

我晕故我投
引用 @iPear 发表的:
真是这样感觉,特别是20岁以后,感觉飞快,也许到30岁,心态又会变化吧,不知道会不会更快

我快四十了,感觉一年年的就是一眨眼就过去了。

科比潇洒扣篮
引用 @MVP詹姆斯哈登MVP 发表的:
碎片化浏览还严重影响阅读能力,手机短信息接受多了再看书就没什么耐心

看电子书现在都静不下心来看了。看一会儿就想上网看新闻。

h
hikatuma
引用 @泰瑞克埃文斯绝不飞行 发表的:
说的太好了,打开手机设置,看看屏幕时间管理,就会大吃一惊

不准咋办,p30,早上起床就6小时了,我尼玛鬼夜里看的?

R
Road8to24Glory
引用 @没有昵啊啊啊啊 发表的:
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詹研究表明: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因为我们的心理观照发生了变化。所有活跃流动系统(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联结在一起的“时钟时间”是可测量的。在所有的手表、挂钟和钟楼上,一天一夜的时长都是24小时。然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时间。你所感知的时间与另一个人感知的时间并不一样。 心理时间的流逝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眼”中。它跟大脑接收和整理的心理图像数量,以及我们随年纪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大脑状态存在关联。当年纪增长时,由于一些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包括视觉、大脑复杂度,以及晚年时期传输信息的神经通路出现退化),我们感知心理图像变化的速率会降低,而心理图像处理的这种转变会导致我们感觉时间在加速流逝。

可以,感觉在做言语理解

R
Road8to24Glory
引用 @没有昵啊啊啊啊 发表的:
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贝詹研究表明:年纪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因为我们的心理观照发生了变化。所有活跃流动系统(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联结在一起的“时钟时间”是可测量的。在所有的手表、挂钟和钟楼上,一天一夜的时长都是24小时。然而,物理时间不是心理时间。你所感知的时间与另一个人感知的时间并不一样。 心理时间的流逝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之眼”中。它跟大脑接收和整理的心理图像数量,以及我们随年纪增长而发生变化的大脑状态存在关联。当年纪增长时,由于一些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包括视觉、大脑复杂度,以及晚年时期传输信息的神经通路出现退化),我们感知心理图像变化的速率会降低,而心理图像处理的这种转变会导致我们感觉时间在加速流逝。

根据上述文段,下列最符合“心理观照”现象的选项是()

虎扑用户455918
引用 @MVP詹姆斯哈登MVP 发表的:
碎片化浏览还严重影响阅读能力,手机短信息接受多了再看书就没什么耐心

这倒是,这几年买了挺多书,没有一本能静下心来完整看完的,中学大概是我课外阅读量最大的时期

山洞中的云芝
2012之前好多手机都是打电话小灵通那种

太上姥爷
引用 @骑着蜗牛追月亮 发表的:
看了各位老哥回复,心里五味杂陈。讲道理发帖时候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不实际。但那时候想找一种认同感,来为自己虚度光阴找一个借口,把自己主观的虚度时光解释为客观的原因。 但看到很多回复后,自己慢慢清醒了过来。我长大了,这句话其实是有重量的。我二十好几了,父母还觉得自己是小孩,而自身也不经世事。朋友总说你太单纯了。其实我一直在抗拒成熟时候那种责任感,总是封锁自己不去接触新事物,所以才显得单纯。换句话说就当傻,无疑了。 疫情在家的好几个月,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提升自己。成天刷着手机看着电视,总是觉得今天打发一下时光,明天好好做人。然而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种机械无意义的活动。 要问自己在这期间收获过什么?其实一个都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自己睡前会拿本课外书看,去厕所无论如何都要带本杂志去打发时间,能够熬夜看完一本小说还意犹未尽,甚至红楼梦三国这样的原著拿来,小时候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每次有零食吃的时候,总要找一本消遣的闲书,边吃边看。 小时候的自己是真的爱阅读。可如今从早上起来到彻底睡觉前几乎离不开手机。并不怪电子产品的出现,只怪自己不懂得克制欲望,泛滥着懒惰。 成长是有重量的,毕业后找工作就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如果还是让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才是对成长的最大轻视。 我想至少先从从减少玩手机开始,把那些丢失的时间慢慢弥补回来。没有所谓的一劳永逸,人总是要不断在奋斗成长吧。时间不会变少,但是自己可以让它变丰富起来吧。

加油老哥,我先睡了,戒掉手机,明天还要上班!!

R
Ruseel
引用 @全全全忘了 发表的:
非也!2012年谁⬆️台了?谁是蜥蜴人,谁在掌控时间就8需要我多了

老阴谋家了

虎扑用户856623
引用 @灌爷 发表的:
2012之后国内普及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开始大行其道,你的碎片时间就被一部手机给吞吃了。本来每天除了睡觉外你有十六七个小时,再除去工作、上课、吃饭外起码还有五六个小时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正常情况下,手机会吃掉你三四个小时,相当于一天少了1/8,时间过得能不快吗? 不信你去没有实现三通的乡下过上一个月,你就体会到时间的漫长滋味了。

还有一个是你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