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想骑古力娜扎 发表的: 可支配收入没这么多 这是年薪吧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 @虎扑JR1218439748 发表的: 最近这种美吹越来越多,我寻思是不是背后又有人发力了。吹一吹欧洲多好啊,特别北欧,实力差一些但生活是真舒服,咋就逮着老美吹呢?
引用 @justinbibo 发表的: 纽约哪要22w,20w税前税后就不止12w了
引用 @壮哉我LAcp 发表的: 国内十二万还算常见?你不考虑国内有多求职者和中底层工作人员吗?什么叫十二万还算常见啊,我觉得这一点有些不太稳妥
引用 @野生的Joshua 发表的: 你说国内还是美国。。。国内收入我不知道 美国的教授这个收入 每个音乐系的教授都有第二工作
引用 @城南幼儿园前MVP 发表的: 4-5万除了几个大城市已经算很不错的收入了
引用 @浮生若梦痴几许 发表的:常见吗?老美普通人也就一年4-5万美元。
引用 @时差代表 发表的:不是税后是到手,还有保险和401K,20W到手是11.6W,NYC
引用 @哥的寂寞 发表的: 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6万多,平均数约8万。 中国家庭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约8万,平均数约9万 美国是税前,中国是税后。
引用 @年轻挺好的 发表的: 嗨,普通人不就是想过点好日子么,美帝做个码农,湾区年入12万刀的工作可期,生活质量真的不错,不用996,可支配收入高。就是精神生活可能空虚点,但是这也比996没生活的日子强多了
引用 @野生的Joshua 发表的: 常见个毛线 大学普通的教授一年才7-8万左右
引用 @姚麦詹韦 发表的: 不是吧,我讲师一年都有十万啊,工资是不高,靠年终几个奖撑。
引用 @justinbibo 发表的: 国内应该只有人均的数据吧,19年是3万出头
引用 @圣子道 发表的: 人家说的是比美国常见...
引用 @大大哒哒头 发表的: 建议你了解一下什么是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肯定是要大于年薪的。可支配收入一般包括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收入(主要包租金收入)+转移收入(主要是养老金收入)。你不会以为可支配收入是你拿到手的工资再减去你花掉的钱吧?你花掉的钱不就是你自己自由自配的嘛。
引用 @项老师真是我女神 发表的: 你这数据是错的
引用 @虎扑JR1349808296 发表的: 12万刀还是别说可支配收入高了,北上深不买房可支配收入也高。另外你可以不选择996,国内又不是只有996,你想多赚钱选择996,反过来抱怨就没意思了。
引用 @哥的寂寞 发表的: 错在哪了?中国人均可支配3万,中位数2.6万。 中国的户均人口3.02人(2018数据) 你自己算算我有没有错?
引用 @Law小黑 发表的: 不符合NHI薪资标准的博士后😂😂
引用 @坐看云起云书 发表的: 你说国内还是美国,现在国内一年12万也没交多少税了啊
引用 @苏格兰皇家银行 发表的: 挣12万和税前12万区别很大的...
引用 @用户1613837065 发表的:比美国年薪12万常见
引用 @狼行天下食肉 发表的:19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就30000多点,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0多,比美国常见?
引用 @绿光喺边度 发表的: 魔幻的是楼主上来假定国内背房贷。意思是你在美国开局一套房吗,不买房我寻思 我国内10万纯花也开开心心
引用 @虎扑JR1218439748 发表的: 所以吹的目标是为了移民,怪不得。
引用 @wxystudio1 发表的: 你这对错先不论,看了几个相关帖子,人家都是拿自身举例子,虽然偏颇但是好歹摆事实,你上来扯一大堆有点幻想的感觉。如果你也在美帝,建议你也拿自己举例子,别张口就来
引用 @年轻挺好的 发表的: 每周40小时和72小时工作时间的生活质量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然后生活成本这块,如果你在美帝生活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更好的体会。日常开销比如衣服,电子产品,食物和油价的价格优势不要太明显。整体生活难度真的比国内低不止一档
引用 @无冠超贝马一点成英雄 发表的: 没去过美国yy美国好是不是挺困难的?给个群呗我也想赚钱
引用 @用户1505685329 发表的: 你不会以为美国真的水深火热吧?就一个八小时工作制就是天大的优势了
引用 @时差代表 发表的:你肯定没看原贴的回帖,首先我不否认12W刀收入是还不错,但是年薪12W刀和到手12W刀两个概念,甚至是两个阶层,在美帝到手12W刀是可以豪车别墅搞起来无压力,但是仅仅package12W的话也就小康水平,原贴是因为原作者家里帮衬着才车房齐全的
引用 @用户1505685329 发表的: 你在美国待过吗?后面几个帖子 一直 大放厥词
引用 @大达要慎独 发表的:对于第一点的补充和质疑:年入12w和24w的人,在生活必须消费上花的钱能一样?一个去Costco,另一个去Wholefoods很合理吧?一个房租1800刀,一个月供3000刀没问题吧 ———————————————— 第2点和第3点没问题,But your point being?
引用 @用户1505685329 发表的: 舒服个屁 北欧 才是人少好无聊 比北美还无聊 而且又不是移民社会 华人就是异族 再者绝对收入也很难匹配美国
引用 @虎扑JR1218439748 发表的: 我看你们台湾岛的美吹放p头都疼,还好意思问我有没有待过。
引用 @年轻挺好的 发表的: 那你给一个与湾区码农工作强度大致相同的,可支配收入更高更有生活质量的国内工作吧,我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努力
引用 @虎扑JR1218439748 发表的: 72?你确定你了解国内工作么?除了个别变态60顶天了还72。 再有,生活成本你要怎么比。电子产品,除了苹果系列和游戏机,其它有啥优势。我小米华为就用的挺好,一年一换还省不少,电脑更别说了。 衣服几百块挺好,想穿点体面的衣服海淘代购那么多无非就是贵点,又不是必需品。 食品美国更便宜你确定?除了辣鸡食品美国还有比国内更便宜的物价?以国内的菜场物价都算欺负老美了,好歹盒马生鲜之类的也去看看再发表意见吧。更别说隔三差五跟同事,朋友出去下馆子,嗨一嗨,在美国你敢想? 油价,我在国内也就休息的时候开个车,一月省那百十块钱的油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两包烟钱? 现在不比从前,出去的人太多。没出去的上上网两边情况都了解的差不多了。你们这工作,难做。
引用 @虎扑JR1349808296 发表的: 是不是一定更高不好说,毕竟这玩意个人需求不一样评判标准也就不一样。但是差不多总有的,你来外企啊,ms,eBay最近招人都挺多。还是那句话不考虑买房,国内一线也很爽啊,你12万刀能在湾区过的爽别告诉我你算了房子哦。
引用 @年轻挺好的 发表的: 嗨,要算你得一起算啊,你不能要求湾区买房压力和北上不买房压力比啊。都考虑买房的情况下,北上难度更高,生活状态更苦,这总还是相对正确的吧
引用 @ecantona 发表的: 美国12万的比例高还是国内12万的比例高
引用 @虎扑JR1349808296 发表的: 我是一起算的啊,就是因为你说12万刀湾区爽我就能明显判断出这个爽是不考虑在湾区买房的情况下,而国内一线城市最大的负担就是买房,一线不考虑买房你也很爽啊。至于说考虑买房压力更大,国内确实,不过考虑到房产税以及国外实际房龄和各种保险维护这块,你就很难说国内外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引用 @虎扑JR1218439748 发表的: 真没觉得生活质量好在哪。湾区年入12万刀,国内20+rmb随便找。加班这块确实,但生活质量也不觉得差在哪。 你要说买房,国内外一线都差不多,但该买不起都买不起。国外一线能上,国内凑一凑差不多也够了。 国内最头疼的可能就是买房,只要能凑够首付上车后面就是一片坦途。毕竟消费水平在那,刚上车那会除去每月房贷,该吃吃该喝喝。除了奢侈品类的少买甚至不买,省下还房贷,其它也没觉得啥。 看刚有个老铁年入12w刀还扣扣搜搜过日子。真觉得还不如国内,反正我觉得我挺舒服的。
引用 @夏姬八秀 发表的: 你如果把食品衣服什么的usd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就没意思了,要做比较也是和本地的收入结合起来比。拿着rmb去美国买东西换算完了之后觉得啊一点都不便宜啊你这不是纯杠?
引用 @你要去哪1 发表的: 20+rmb扣掉房贷能剩多少啊,压力这么大还一片坦途,12w美金绝对舒服,都够度假出海钓鱼滑雪各种嗨皮了,还能玩玩小车玩玩电子产品。
引用 @野生的Joshua 发表的: 我们音乐系教授工资都这样啊 6万多-9万这个区间浮动 系主任才一年14万 我说的是税前 这些网上都能直接给你查出来
引用 @虎扑JR1218439748 发表的: 怎么?难道1刀还要跟1rmb比购买力?你不是纯杠?
引用 @中国队不进世界杯不谈恋爱 发表的: 吹美帝也还好了,起码是唯一超级大国。 比吹韩国印度的好多了🐶
引用 @年轻挺好的 发表的: 嗨朋友,我只和你讲我体会到的,优势的地方就是优势,你需要或者不需要,它都是优势。你可以不需要大牌衣服,高科技产品,便宜的车和油价。国内年收入三十万的群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你目前表达出来的,还是挺不一样的。另外,关于食物物价,假设湾区12万对标街薪,你可以比较下国内外肉蛋奶价格,按比例算一下看看谁的购买力更强。你也不必抱着国内一定比国外强的态度和角度去吹毛求疵解读我的话。也许国外生活的优势你完全看不上,但是有的是人追求这些,用脚投票的现状足够说明问题了。
引用 @蒙特利尔见 发表的: 我老婆渣渣职业学校老师,三线城市,讲师都还不是,都有这个数。 你那也太次了吧。
引用 @野生的Joshua 发表的: 我说的是美国教授的收入。。不是国内的
引用 @想骑古力娜扎 发表的: 交税
引用 @我28大我先说 发表的: 你说美国就标出来啊
引用 @DPWAYNE 发表的: 我没搞明白你想说啥,我感觉美国人一年12w美金肯定是高的,但也没你说的那么夸张。比如,你要考虑,这个人有没有各种贷款,保险,等等等等。
引用 @真席梦丝 发表的:主要是很多国人不知道12万美元交了税也就7万多。 这一来一去差了个宝马5系。
引用 @旭公子 发表的: 不要吵了,毕竟我们是超级经济大国,为个人年收入吵太丢人了。要有大局观,毕竟我和马云平均下来,年收入都不知道多少亿了。
引用 @刀疤弟弟嘀嘀 发表的: 能不吹牛吗?又不是NBA明星,都是累进税率,这都多高了
引用 @虎扑JR0483710016 发表的: 韩国日本都是发达国家,有很多方面是可以吹的;越南印度硬吹我是没想到的,比人均gdp都比不过中国
引用 @虎扑JR1218439748 发表的: 我前几年上车的,经过小换大,大换小,房租+公积金基本把贷款对冲的差不多了。我还只是把刚上车那会还算苦b的日子拿来一说。 你说的那些东西确实便宜,中产所需要的高科技,奢侈品等追求,对于我们这种确实用不着。 衣食住行,吃的好住的好就行,服饰出行那点追求都是后来可有可无的事情。 医疗有医保,小孩教育上重点幼儿园和市重点也可以,费用也还行。反正我觉得在国内压力不至于那么大,享受不至于,但也凑合。
引用 @中国队不进世界杯不谈恋爱 发表的: 是啊,吹美帝,那就吹吧,毕竟强是吧。 吹英法德意,也正常,老牌强国嘛。 吹日韩,也能理解,好歹发达国家。 吹港台,吹新加坡,也忍了,毕竟亚洲四小龙 吹印度越南?哥是真憋不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过印吹越吹还是挺少的
引用 @年轻挺好的 发表的: 没办法,只能考虑买房,这个点中国人躲不开啊。何况,假设都是租房,房租占工资的比例,也一定是北上更高,且居住状况还更差。再考虑到工作强度啥的,我实在觉得湾区生活更轻松这个说法没啥问题
引用 @蒂亿奥DIAW 发表的: 确实常见,只是对很多身边开着电动车来回穿梭的底层劳动人民选择视而不见,然后盯着马路上的奔驰宝马,说有钱人真多啊
引用 @908002881 发表的:不管买还是租,房子绝对不是个能绕得开的问题,你总得有房子住吧。在美国你花1/10的工资就能住独立单元房了,工作几年买个房子也很正常,在国内1200rmb能租个啥?工作10年够买个厕所不?我同学住的一间六人的隔离小黑房都要1500。 如果父母给你提供房子,那属于资产的兹息,而不属于自己的收入。
引用 @真话说不得 发表的: 国内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地方公职人员除了市直单位,其他地方有12万一年?你怕不是在逗我
建议你了解一下什么是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肯定是要大于年薪的。可支配收入一般包括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收入(主要包租金收入)+转移收入(主要是养老金收入)。你不会以为可支配收入是你拿到手的工资再减去你花掉的钱吧?你花掉的钱不就是你自己自由自配的嘛。
现在国内年轻人自己能在一二线城市买个房子自己首付还贷,是真的有本事,很佩服他们。
你真的是键盘侠,你去北欧生活几年就知道了,另外北欧不是移民国家
不是税后是到手,还有保险和401K,20W到手是11.6W,NYC
咱基数大嘛,数量肯定更多,估计比例可能差不太多?有没有懂的老哥上个数据
他说的是国内
湾区年入12万刀,你跟我说房和bba没压力?你当湾区10万刀贫困线只是开玩笑?这还是几年前。让别人多出去走走前自己能不能不要只在网上YY真出去走走?
大实话啊,感觉一波没毕业的学生准备敲“没20w年薪活不下去”来轰你
哥们看反了。。。。
你要是把401k拉满,那肯定不止,算你一年保险加401k交1万5,18万5税前收入按邮编10005算出来税后也有11万9了
步行街毕竟连学生都算上人均30万
你这数据是错的
12万刀还是别说可支配收入高了,北上深不买房可支配收入也高。另外你可以不选择996,国内又不是只有996,你想多赚钱选择996,反过来抱怨就没意思了。
不是吧,我讲师一年都有十万啊,工资是不高,靠年终几个奖撑。
中国可支配人均收入30000,户均3人。户均可支配评论就是9万(可支配平均收入把无收入人群算作基数的)
我之前没审题 我说的是美国大学教授的工资
国内有中位数统计。去年人均3000出头,中位数2.6万多。户均3人
服了这些人的语文水平了
考虑人口基数,国内十二万人民币绝对比美帝十二万美元要常见得多
因为美元在美国购买力远大于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
[ 此帖被沙克爱生活在2020-05-14 09:12:23修改 ]
交税
错在哪了?中国人均可支配3万,中位数2.6万。 中国的户均人口3.02人(2018数据) 你自己算算我有没有错?
他说的是家庭,你这个是人均
那你给一个与湾区码农工作强度大致相同的,可支配收入更高更有生活质量的国内工作吧,我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努力
看错了不好意思
年入12w刀房和bba完全没压力?你也是在克利夫兰拿的12w刀?每月一万多房贷你知道首付是多少贷款是多少么?穷学生就会键盘敲的叮咣响,敲键盘拿工资你也好好做下功课。
博士后我感觉不能算工资,算成生活补助更合理?
的确,我一年差不多15万,税也就两三千。
也不至于你说的这么大
19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就30000多点,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0多,比美国常见?
美国2016年家庭收入中位数5.4万刀 美国家庭人均2.6人,按你这说法,美国家庭平均收入都13万了
不管买还是租,房子绝对不是个能绕得开的问题,你总得有房子住吧。在美国你花1/10的工资就能住独立单元房了,工作几年买个房子也很正常,在国内1200rmb能租个啥?工作10年够买个厕所不?我同学住的一间六人的隔离小黑房都要1500。 如果父母给你提供房子,那属于资产的兹息,而不属于自己的收入。
看在哪儿了 湾区房价高的一批 12万刀在德州 宾州 都幸福
有区别,但是不大,都是有钱人
你在美国待过吗?后面几个帖子 一直 大放厥词
舒服个屁 北欧 才是人少好无聊 比北美还无聊 而且又不是移民社会 华人就是异族 再者绝对收入也很难匹配美国
主要是很多国人不知道12万美元交了税也就7万多。 这一来一去差了个宝马5系。
72?你确定你了解国内工作么?除了个别变态60顶天了还72。 再有,生活成本你要怎么比。电子产品,除了苹果系列和游戏机,其它有啥优势。我小米华为就用的挺好,一年一换还省不少,电脑更别说了。 衣服几百块挺好,想穿点体面的衣服海淘代购那么多无非就是贵点,又不是必需品。 食品美国更便宜你确定?除了辣鸡食品美国还有比国内更便宜的物价?以国内的菜场物价都算欺负老美了,好歹盒马生鲜之类的也去看看再发表意见吧。更别说隔三差五跟同事,朋友出去下馆子,嗨一嗨,在美国你敢想? 油价,我在国内也就休息的时候开个车,一月省那百十块钱的油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两包烟钱? 现在不比从前,出去的人太多。没出去的上上网两边情况都了解的差不多了。你们这工作,难做。
你不会以为美国真的水深火热吧?就一个八小时工作制就是天大的优势了
没觉得水深火热也没觉得是天堂
我刚入职的时侯11w 那时候要办O1 要claim高收入 我记得我收入好像是比当地同行业 90%的人高。。。。 我的个人收入 对标别人的家庭收入 比85%的人高。。。。
我看你们台湾岛的美吹放p头都疼,还好意思问我有没有待过。
我这里的生活必需品引用的理论是马克思说的那个生存必需品(“资本家只会给劳工提供维持生存所必要的工资”这一段),你多花的钱属于附加花费,把小房子升级成大房子,算作动用自由支配收入所做的选择,附加那部分不算在必需品内的。
那是,北欧没有城市,福利都是假的。还是美国好,城市大,好移民,不歧视。移民ju估计又在发美刀了。
旅游也叫待过了?上点干货?
是不是一定更高不好说,毕竟这玩意个人需求不一样评判标准也就不一样。但是差不多总有的,你来外企啊,ms,eBay最近招人都挺多。还是那句话不考虑买房,国内一线也很爽啊,你12万刀能在湾区过的爽别告诉我你算了房子哦。
人一年4、5万刀的工作强度跟我们是不一样的
嗨朋友,我只和你讲我体会到的,优势的地方就是优势,你需要或者不需要,它都是优势。你可以不需要大牌衣服,高科技产品,便宜的车和油价。国内年收入三十万的群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你目前表达出来的,还是挺不一样的。另外,关于食物物价,假设湾区12万对标街薪,你可以比较下国内外肉蛋奶价格,按比例算一下看看谁的购买力更强。你也不必抱着国内一定比国外强的态度和角度去吹毛求疵解读我的话。也许国外生活的优势你完全看不上,但是有的是人追求这些,用脚投票的现状足够说明问题了。
嗨,要算你得一起算啊,你不能要求湾区买房压力和北上不买房压力比啊。都考虑买房的情况下,北上难度更高,生活状态更苦,这总还是相对正确的吧
因为疫情把老美的遮羞布撕掉一半,某些人脸上挂不住肯定觉得不爽了,不过老是拿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跟世界头号强国比本身就没什么意义,发展中国家把发达国家比下去那还算个屁的发达国家
你如果把食品衣服什么的usd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就没意思了,要做比较也是和本地的收入结合起来比。拿着rmb去美国买东西换算完了之后觉得啊一点都不便宜啊你这不是纯杠?
我是一起算的啊,就是因为你说12万刀湾区爽我就能明显判断出这个爽是不考虑在湾区买房的情况下,而国内一线城市最大的负担就是买房,一线不考虑买房你也很爽啊。至于说考虑买房压力更大,国内确实,不过考虑到房产税以及国外实际房龄和各种保险维护这块,你就很难说国内外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了。
这个不用怀疑,铁定国内挣12万容易得多。 美国12万刀,跟国内20万-30万人民币,倒是可以对比哪个比例高了
吹美帝也还好了,起码是唯一超级大国。 比吹韩国印度的好多了🐶
没办法,只能考虑买房,这个点中国人躲不开啊。何况,假设都是租房,房租占工资的比例,也一定是北上更高,且居住状况还更差。再考虑到工作强度啥的,我实在觉得湾区生活更轻松这个说法没啥问题
20+rmb扣掉房贷能剩多少啊,压力这么大还一片坦途,12w美金绝对舒服,都够度假出海钓鱼滑雪各种嗨皮了,还能玩玩小车玩玩电子产品。
怎么?难道1刀还要跟1rmb比购买力?你不是纯杠?
搞笑呢吧你,你肯定没工作,慢慢幻想吧
就这种语文水平建议不要发言了
国内高,没悬念的
你这人均5w多认真的?没在搞笑?
我老婆渣渣职业学校老师,三线城市,讲师都还不是,都有这个数。 你那也太次了吧。
你最好先搞清楚你自己的逻辑,usd的购买力实实在在比rmb高这是事实你非要硬杠你开心就好啰。
你忘了一个越吹🐶
我前几年上车的,经过小换大,大换小,房租+公积金基本把贷款对冲的差不多了。我还只是把刚上车那会还算苦b的日子拿来一说。 你说的那些东西确实便宜,中产所需要的高科技,奢侈品等追求,对于我们这种确实用不着。 衣食住行,吃的好住的好就行,服饰出行那点追求都是后来可有可无的事情。 医疗有医保,小孩教育上重点幼儿园和市重点也可以,费用也还行。反正我觉得在国内压力不至于那么大,享受不至于,但也凑合。
很大说不上,到手10万零一点还是有的。
我说的是美国教授的收入。。不是国内的
哦哦,那看错了
你工资一年12w个税能交多少?
你说美国就标出来啊
说的是相对,相对懂吗
不要吵了,毕竟我们是超级经济大国,为个人年收入吵太丢人了。要有大局观,毕竟我和马云平均下来,年收入都不知道多少亿了。
我第一个回复的人那里就说了我理解错了他的意思
算贷款,保险国内12万一点也不多,绝对过的紧紧巴巴的!国内大部分人都没有保险,一场大病很多家庭都要倾家荡产。
当然是国内12万比例高...
韩国日本都是发达国家,有很多方面是可以吹的;越南印度硬吹我是没想到的,比人均gdp都比不过中国
能不吹牛吗?又不是NBA明星,都是累进税率,这都多高了
不知所谓
楼主主贴里,不是说了吗
是啊,吹美帝,那就吹吧,毕竟强是吧。 吹英法德意,也正常,老牌强国嘛。 吹日韩,也能理解,好歹发达国家。 吹港台,吹新加坡,也忍了,毕竟亚洲四小龙 吹印度越南?哥是真憋不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过印吹越吹还是挺少的
是呐,各有各的活法,都挺好的,我现在在魔都混,感觉也挺美的,不少同学在湾区和西雅图,也都不错
我们其实无所谓嘛,毕竟全世界发达国家就二三十个,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中国和外国两个国家
对比国内35万年薪差不多。都是很少部分人才能挣到。
不买房不一定,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了,湾区大部分华人说实话比较无聊的。买房确实,国内压力还是更大。
国内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地方公职人员除了市直单位,其他地方有12万一年?你怕不是在逗我
哈楼主你认真吗。拿加州来说,12w刀税后月大概6k+ 独立单元 700刀能租到吗?
华人去哪都是异族吧。除了大陆,港澳台,新加坡。另外在日韩可能算半个异族,走在大街上没有违和感。
税后也就9W多的
???你举个例子东部地区哪个城市稍有点年限的gwy一年到手没有12w 纯工资肯定有很多不到的 但是加上各种绩效工资精神文明奖之类的几乎没有 更何况在有的地方区直甚至比市直单位拿的还要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