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我毕业年头多了,同学孩子都上学了。有一个把孩子送到了英国哈罗公学,心里有些忐忑,如果他孩子留在国外工作,他又不愿意去海外,会很麻烦。其它的几个同学觉得国内挺好的,不打算让孩子留学,在国内读个985挺好的。我一个同学,北美都入籍了,父母不愿意出去,这哥们没办法让公司派到亚太区,这样方便照顾父母,而且他觉得北美挺没劲的,周末就是野营,陪孩子打球之类的,很枯燥。
引用 @冯根根 发表的:大家都是搞教育的,海外大学怎么样基本都清楚。那种上门来和我们国内大学合作,招生去国外野鸡的机构,我们也不敢送啊。要是本科能上清北,肯定本科也国内读了。一般就是娃儿读书上不了top名校,托福考得还可以,和国内读个普通一本比,肯定国外读个牌子货强啊,毕竟我们辛苦上课科研挣钱,也就一个孩子花,她不用,谁还用啊。
引用 @我只盼高中功名 发表的:无意冒犯…同学?是指大家都还没有孩子吗。感觉有了孩子的想法可能会不一样。
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比较稳定,清华一直是27%左右
引用 @有风吹过吧 发表的:有能力的真没见几个人回来了,就跟各类社交网站上,吐槽国外咋咋不好的那群人一样,都是说一套做一套,魔幻的在于还有很多人信了
引用 @愤怒的FIJI 发表的: 周末出去看看风景陪陪家人不很好吗,国内的周末也没见得丰富到哪去啊
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我在上海,不会考虑让孩子出国留学,长三角挺好的,苏杭都不比国外差,让孩子在国内读个名校是正道。我在美国的同学疯狂的想要回来。
引用 @沙漠小花 发表的: 国内普通人的周末无外乎就是逛商场公园爬个山啥的,想野营还不好找地方,国内只有富人才有更丰富的业余生生活
引用 @ESPN科比 发表的: 人家愿意,由得你在这里口嗨人家“失独”?
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同学在美国的,疯狂的想回来工作,疫情之前就这样了。出国留学没多大意思,在国内读个985挺好的
引用 @一只庞大的 发表的:是挺好。留在国外也不少。独生子就算是失独家庭了。
引用 @一只庞大的 发表的:苏大强大儿子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真的如这么美好么?你和你老婆语言不通,去外国能呆半年?苏大强好歹有3个儿子。独生子家庭就只有一个。每个月打点钱。老人要的是那点钱么?
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没有外卖,商场周末不开,如果喜欢安静的没问题,喜欢聚会的就是煎熬
引用 @Rudymancuso 发表的:个人选择而已,没有必要强加引导
引用 @唐古拉07 发表的:一直有这打算,从前也一直有这方面的安排。但是真到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跟女儿认真商量后,放弃了留学。原因: 1,在国内985能保研。 2,专业趋势热度国内就业挺不错。 3,绩点不足以申请常春藤之类学校,履历不够突出。 4,经济上能负担,但不算宽裕。 5,看不上学校一般的水硕,感觉前景不会好。 要真有去MIT之类读博的能力,砸锅卖铁也让她去啊。
引用 @姑苏丶人家 发表的: 这周围一水的华五清北的本科是怎么回事?但凡想要更进一步而且家庭条件允许的,大部分都会出国深造一下,毕竟国内外的研究条件以及水平还是有差距的
引用 @梵高的耳朵ooo 发表的: 所以并不是说能在国内上好学校就不会出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引用 @一只庞大的 发表的:我酸啥?现实中确实有这种?我大舅女儿英国留学,我外公去世了,也不回来。理由机票太贵了。我爸同事也有很多去美国定居的,刚开始父母确实高兴。可是近几年。和我爸聚会总是吐槽。给外国生了儿子和女儿。
引用 @虫子飘逸 发表的:第一次听说要吃外卖才能叫生活,外面大都独栋,买足够的食材在家不一样聚会。国内难道聚会玩很的很高级,不就是打牌居多,或者去个户外,饭店聚餐?
引用 @夕州 发表的: 平时也不加班,下班了就去拉超市一车货回家。周末就是陪伴家人朋友,野营也是一种聚会啊。能自己下厨房需要什么外卖呢?又健康又营养。
引用 @狂风233 发表的: 有回来的吗
引用 @冯根根 发表的:身边(大学)在编同事,双职工独生子女家庭的话,基本子女本科就出国了。少数硕博出国。出国好处多多吧,锤炼语言,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开拓人际资源,对娃儿终身发展我觉得还是挺好。
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国外你能随便吃到各种菜系吗?在国外吃过豆腐没有,那还叫豆腐吗?
引用 @一只庞大的 发表的:愿意当然可以,在国外定居,照顾不了原生父母也是事实。我认识的确实有这种的。
引用 @Tinsanity7 发表的: 哈哈哈哈,好想笑
引用 @冯根根 发表的:等他毕业了,在国外找到工作了,绿卡搞定了,肯定还要给他存国外安家的钱撒,正好我们那时退休,到时候国内半年,国外半年,冬天冷时就在国外过,夏天就回来。和老伴一起各安天命,孩子过得好,我们也骄傲。
引用 @国足不入世世界杯我不结婚 发表的: 酸,接着酸,我儿我女如果有能力在国外不花家里一分钱,我感到高兴
引用 @VinZonas 发表的: 我觉得等中国强大了,出不出国留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然,国外顶级名校能上还是得上,一般般的学校真没必要
引用 @虫子飘逸 发表的:你用本地特色的东西要求外面????去了外地定居下来就要适应当地的口味,你在国内就不要适应本地菜了???
引用 @呼哧呼哧呼哧呼哧 发表的: 说句冒犯的话 我身边出国的同学都是去混日子的 美国呆了6年英语都不会说 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宿舍里打dota....
引用 @贝壳焊铁 发表的: 实际上我澳洲几个有孩子的朋友,在疫情之前就都想把孩子送回国内读书,而且已经有实施的了,他们觉得澳洲那种散养的教育太糟糕,难题是自己无法照顾孩子,也需要自己父母在国内帮忙照顾孩子......
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我同事转到瑞士工作,出差回来各种聚餐,去按摩,KTV,逛商场,玩疯了,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在瑞士周末就是带着孩子出去野营,或者在家割草。你对国外生活的理解还是太少。
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你要看到趋势,你们没有意识到这次疫情对欧美的打击会有多大。欧美的优势会大幅度削弱。清华有些出国的去的学校一般般,回来反而没有清华认可度高
引用 @岛市 发表的:你真以为留学的都能留在那?
引用 @鲈鱼鱼 发表的: 国外名校和国内名校比起来差远了吧……
引用 @南屏晚钟是你的风 发表的:成年后,人的肠胃系统定型了,好吃不好吃成年之前基本定了。当然欧洲有些牛肉汤做的确实挺好吃
引用 @麻达奥萨嘛 发表的: 你是想把孩子送到阿根廷留学吧?
引用 @疯一半的男纸 发表的: 。。。。电视剧看魔障了?
引用 @东于117 发表的: 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全球观的视野人在国内大多数只能按国人思维理解问题,但出了国会发现很多人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洋人其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回来以后你就会发现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是多有优势
引用 @lanlan052 发表的: 是的,就是嘴巴说说,身体却老实得很。
引用 @一手煎蛋的小秦哥 发表的: 保证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用啊,有条件多犒劳犒劳自己
引用 @冯根根 发表的:那时因为国内服务业便宜,国外服务业消费太贵,并不是国外没有。说白了,开车三四个小时去巴黎,什么国内的娱乐玩不到呢?
引用 @第五个号了 发表的:想笑的原因是自己还没毕业见识短吗?
引用 @你不要烦我 发表的:那你就直接好好说呗,yygq来一句当大家都看不出来你想说什么?正常留学生看到失独家庭会高兴?
引用 @冯根根 发表的:我两口子都是那个年代的研究生,我们做sci都要用英语。我评职时曾公派出国学习交流半年。我有不少亲戚在国外定居,我们退休金够用。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情况,适合我不一定适合你。
引用 @Zetayoung 发表的:我觉得要看你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啊,你孩子要是以后准备搞科研,那砸锅卖铁也希望能送出国去,但要是没这个打算,好好用功读书,去个好的大学读本科读研究生比出国真的强多了,当然能去mit这样的top10的学校另说
周末出去看看风景陪陪家人不很好吗,国内的周末也没见得丰富到哪去啊
我觉得能考上国内普通一本的一般不会选在国外牌子货。特别是教育机构那种几乎出了钱就能去的,考上一本的大部分出国也都是读研
我觉得留学欧洲比美国好
我觉得要看你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啊,你孩子要是以后准备搞科研,那砸锅卖铁也希望能送出国去,但要是没这个打算,好好用功读书,去个好的大学读本科读研究生比出国真的强多了,当然能去mit这样的top10的学校另说
所以并不是说能在国内上好学校就不会出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看发展,中国继续这样下去,留国外未必好,就现在20年前留国外的大多数没有他们留在国内同学发展的好(当时收入比国内高,但国外天花板太低了)
国内普通人的周末无外乎就是逛商场公园爬个山啥的,想野营还不好找地方,国内只有富人才有更丰富的业余生生活
国内名校说上就上吗。。。国外学校相对来说好上一点。。。同级别的来说。。
我同事转到瑞士工作,出差回来各种聚餐,去按摩,KTV,逛商场,玩疯了,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在瑞士周末就是带着孩子出去野营,或者在家割草。
你对国外生活的理解还是太少。
愿意当然可以,在国外定居,照顾不了原生父母也是事实。
我认识的确实有这种的。
考985肯定比出国留学难啊,当自己经济充裕的情况下,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送出国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了,一个是跟国内相比,能读好一点的学校,另一个是锻炼语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这两点还是挺重要的。
酸,接着酸,我儿我女如果有能力在国外不花家里一分钱,我感到高兴
我两口子都是那个年代的研究生,我们做sci都要用英语。我评职时曾公派出国学习交流半年。我有不少亲戚在国外定居,我们退休金够用。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情况,适合我不一定适合你。
考虑上海纽约大学不?
平时也不加班,下班了就去拉超市一车货回家。周末就是陪伴家人朋友,野营也是一种聚会啊。能自己下厨房需要什么外卖呢?又健康又营养。
就说下个人的感受。但能给绿卡就不一样了。中部的学校我也去。什么玉米地,什么开车2小时才有超市,无所谓。
国内985能保研确实顶,我成绩不上不下,保研可能差一点,考研怕失误浪费一年,感觉出国也算一个还不错的选择了。
华五清北不是在国内读的名校吗😓我们还在讨论高考,你都到研究生了……
第一次听说要吃外卖才能叫生活,外面大都独栋,买足够的食材在家不一样聚会。国内难道聚会玩很的很高级,不就是打牌居多,或者去个户外,饭店聚餐?
你要看到趋势,你们没有意识到这次疫情对欧美的打击会有多大。
欧美的优势会大幅度削弱。
清华有些出国的去的学校一般般,回来反而没有清华认可度高
那你就直接好好说呗,yygq来一句当大家都看不出来你想说什么?正常留学生看到失独家庭会高兴?
国外你能随便吃到各种菜系吗?在国外吃过豆腐没有,那还叫豆腐吗?
国内现在的工作外生活,打牌,外卖,夜宵,酒吧蹦迪,饭店聚餐。国外是很难享受到,但是没几个靠谱的生活方式。待在国外真正的问题是国人根本不能融入当地,没什么朋友。周末当然无聊了。
你真以为留学的都能留在那?
说句冒犯的话 我身边出国的同学都是去混日子的 美国呆了6年英语都不会说 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宿舍里打dota....
你拿电视剧当参考???????
我同事,一个儿子交大的,另一个的女儿复旦的,这种以后大概率出国,而且基本是美帝,其他的吗,国内呆呆就好
你在国内也吃不到正宗外国菜啊,这有啥奇怪的
那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说了,但是这是他们父母与子女共同的选择,自己选的路,但别说失独太过于夸张了
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全球观的视野
人在国内大多数只能按国人思维理解问题,但出了国会发现很多人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洋人其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回来以后你就会发现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是多有优势
你用本地特色的东西要求外面????去了外地定居下来就要适应当地的口味,你在国内就不要适应本地菜了???
安稳日子过久了吧,2国打起来,首先干的就是你们。
唉,自豪是自豪,但是适应不了外面生活,只能回老家住怎么办。身边一大堆这种情况,不早说国外了,国内一个样。太有本事的儿子不是啥好事。
肯定能啊,民工英语绝对够了。待段时间口语自然可以了
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事。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无可厚非。
但是你们家里有留学定居外国的亲戚么?你有没有切实的和人家父母聊过。
自己唯一的孩子在国外定居。真的好么?
我认识,我家里亲戚有,我爸同事也有很多。
是的确实有接父母去美国,住一段时间的。
但是都回来了。不适应。
还有脑梗住院只能求着亲戚照顾,一时半会回不来,请不来假,等回来。又出院了。这难道不是现实问题么?
定居国外,如何给父母养老不就是难题么?
国外名校和国内名校比起来差远了吧……
实际上我澳洲几个有孩子的朋友,在疫情之前就都想把孩子送回国内读书,而且已经有实施的了,他们觉得澳洲那种散养的教育太糟糕,难题是自己无法照顾孩子,也需要自己父母在国内帮忙照顾孩子......
普通人就是逛公园,在家打牌的最多,都不知道那些人吹什么日子枯燥业余生活国内好。在国外融入不了当地生活,当然枯燥了。现在年轻人还大都宅家里玩游戏点外卖呢,可能这叫业余生活好吧。
人各有志,我觉得这种生活挺好,而且正常人到哪也不会缺朋友的。我特别向往新西兰的生活状态,到点下班,回家陪家人,生活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感觉现在国内好多年轻人中年人的生活已经跑偏了,家庭也照顾不到,工作也不开心,像我,忙还不赚钱,哎…不忙的时候下了班跟对象在家一块做个饭看个电视,周末开车出去玩玩,多惬意
是的,就是嘴巴说说,身体却老实得很。
成年后,人的肠胃系统定型了,好吃不好吃成年之前基本定了。
当然欧洲有些牛肉汤做的确实挺好吃
无意冒犯,你身边的同学都真是奇葩。这么多年朋友朋友家孩子我自己学生出国的,见过水的,但是清一色这么水的,还真没见过。
国内上个211出去还是不错的
也确实,所以人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我感觉我蛮恋家的,所以感觉念个书,工作肯定就得回来了。
保证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用啊,有条件多犒劳犒劳自己
那时因为国内服务业便宜,国外服务业消费太贵,并不是国外没有。说白了,开车三四个小时去巴黎,什么国内的娱乐玩不到呢?
你是没睡醒吧,中是这次事件最大的受害者,你被媒体宣传洗傻了??暂且不提为了欧美联合起诉赔偿,单单未来人群信用度,产业链转移,二十年都缓不过来。
你是想把孩子送到阿根廷留学吧?
我觉得等中国篮球强大了,出不出国打NBA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然,美国顶级球队能上还是得上,一般般的球队真没必要
。。。。电视剧看魔障了?
基本上都是混不下去的才回来
国外名校应该是指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吗?你搞笑呢
你有什么理论依据说定型???只听说重口味损伤味觉系统,吃个蛋白质碳水还定型,你那个叫固步自封不能接受新鲜事物。
澳大利亚不行吗?
国外大学本科教育水平还是比中国高的,尤其思考能力培养是国内大学欠缺的,年轻人有条件去学习是好事,只是性价比不高,花钱不少回来的话薪水上没有太大提升。
现实生活确实有,我大舅女儿英国留学,我爸同事儿女也很多定居外国。
养老不就是问题么?
尤其是独生子。
你在搞笑🐎?咱自信也不能这么自负吧……
说实话国内能考上985211的,想去美国的话基本上都是美国top10起步,之前我表姐,人大差三分没考上,2个月多托福113老sat2100多,多少我忘了,杜克去了,我人都傻了。不吹不黑,你国内能力强能考出来,托福sat这种对比国内高考就不是事儿。
我不知道这是钓鱼贴还是楼主实在是太膨胀
在孩子价值观没有形成的时候盲目的把他送出去
不会让他形成多角度的思考方式
只会让他否定之前接受的教育
然后崇洋媚外,自信心自尊心被全部打碎
然后成了众人口中的软骨头,精致利己
什么时候把孩子送出去,取决于这个孩子本身的价值观是否成型
而价值观成型的基本判断是他有自信思考别人的价值观是否是正确的,而非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是否正确
太早的把孩子送出去,没有任何意义
同意
在财产人身生活品质恐惧面前,生活习惯算个屁。很多国内赚钱的人,来钱的途径有原罪,就更恐惧害怕的,正常的都想把钱转走,最起码也要去香港。
每天忙啊,上班和周末都只有吃食堂工作餐,免费的。年纪大了,只能买点打折便宜的衣服,住房有学院职工人才房,车子买两个普通车,也不能比领导开得好,也没一分贷款,剩下都留给孩子。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父母亲情。
而且我们大学的教育,实话实说,从综合水平看,比国外差距不小(不是说生源,而是说大学的水平),这块我们欠缺的很大。
现在爸妈在二三线 孩子一线工作 过个年才回家 平时忙到电话都没一个 和失独有什么区别
其实我更建议,孩子们在国内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去国外读研或读博。
一个人的价值观养成,不仅仅从学校读书得到的,一定要经历过社会的洗礼。
其实还是成本的问题,国外消费太贵,中国人很多人又不喜欢自己动手聚会。当然我是觉得国内那些,饭店聚餐,烧烤,夜宵,打牌谈不上什么好的生活品质。
你是认真的吗
想笑的原因是自己还没毕业见识短吗?
是因为料到会有你这种不懂装懂的,义务教育都没把你教育好 [ 此帖被Tinsanity7在2020-03-22 11:38修改 ]
这人讲话算温和的。独生子女还送出国工作的,确实跟死了儿女的没什么两样的。这是一位儿子在英国上班的家长酒后的原话。
养老和钱真没啥关系,我爸同事一匹都是高级教师。每个月拿8000加上年终都十几万。
养老真不是给点钱就行了。
送出国那以后见面难了。现在的中年人应该没那么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