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N6681 发表的: 最近街上的某些JR生活所在的地区有些地方已经解禁了....自以为完事大吉了...这批人已经开始得意忘形了....根本没有危机意识....以为可以放心看戏.....还在街上和其他人说戴口罩难受...不想戴口罩之类的话...反正国内安全不带口罩也可以之类的话...嘴上说得爽快....戴口罩是个人选择和自由...全然不顾其他地区还没有解禁很多人还需要带上口罩的实际情况.....误导他人不讲安全不戴口罩...纯属害人行为....浙江卫视最近就因为误导大众戴口罩方式被点名严厉批评....现在境外是什么情形大家都清楚....国家那么大每天都有境外输入....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在抗疫的路上,我们还是要好好遵守,现在来之不易的胜利,在这最后关头,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走..本着对自己对自己、家人和社会负责的心态戴个口罩又如何?自己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别到时候出了事跑出来怪别人怪国家...
引用 @ccsaysnono 发表的: 推广一下就是国内现在戴的必要也不大了,现在每天国内发病率比德国低得多
引用 @野米泾村草 发表的: 这些其实是假的,张文宏根本没说过这话,这是篇文章作者自己加到张文宏的话里去的。你可以去看杜塞领馆原文。
引用 @鬼魅魍魉亻 发表的: 你要是他,在这种体制内你都不一定有胆量发出去。
引用 @鸡母皮喳喳叫 发表的:我跟小孩楼下小区玩,还被一堆人说,我寻思着方圆100米没有人,四面与遮挡。我不带口罩和小孩玩有啥问题!
引用 @被永久过的人 发表的:我觉得,这批知识分子还是高估了德国美国,我坚信德国上5万, 美国上10万就马上扛不住了!
引用 @胖大山 发表的: 理性客观,张教授是这次疫情中发现的一个宝
引用 @白巧克力摩卡 发表的: 是啊,这批知识分子都不如你眼光独到
引用 @还是那个难得不高兴 发表的: 德国应该没事 包括美国 动员潜力大 技术 药品比较先进 要看政府是不是正视
引用 @马尔基西奥利奥 发表的: 观点确实和普通人的不同
引用 @独行侠总会冠军的 发表的:我觉得最宝贵的那个去世了
引用 @anky_end 发表的:德国破5w美国破10w恐怕真的挺有可能,看数据新增的图形。 感染多少其实不是最关键问题,最关键问题是医疗能否支持
引用 @MartinScorsese 发表的: 人家说话有理论事实依据,请问你做出这样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 @白巧克力摩卡 发表的: 美国破20万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说德国总要有点依据的吧。我们且不论到底张医生的判断对不对,起码他是拿出了论据的。网友一张嘴5万,没拿出证据来啊
引用 @白巧克力摩卡 发表的: 你说话有逻辑吗……
引用 @苕泡干 发表的:说句不好听的话,钟老以百年后估计就是他有影响力了。
引用 @被永久过的人 发表的:我逻辑不逻辑,我会综合考虑很多专家,各大媒体,个人见到周边情况等,得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照单全收单单一个专家的话!!你这样很容易在投资渠道吃亏的!
引用 @河东吕轻侯 发表的: 记得2月上旬,张教授受采访时说最坏结果全球感染,当时我还觉得怎么可能,一语成箴!
引用 @月的守护MOND 发表的:他说话都只跟你说一半而已,你别照单全收。说了德国新定1万台呼吸机,何时能交付使用?有没有足够的医护人员?说了几万张床位,多少床位是空的没在使用的?而且他说的一个例子,杜塞尔多夫封了城而柏林不封,那么麻烦就大了。现在德国就是这样,巴伐利亚禁足令了,其他州基本没有。有些话他没法有倾向性的说,如果连现在明面上抗抗疫最好的德国都不被看好了,你猜我们的输入病例会爆成什么样?全世界华人华侨都会想方设法回来的。
引用 @一叶知秋裤 发表的:德国医疗资源是真的牛逼啊
引用 @叁肆虎 发表的:口罩问题说的很有趣。
引用 @electr0n1c 发表的:这就是为什么民粹恶心人的地方,即大多数民众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贡献者,却把自己寸光所见的最具戏剧性和煽情的人物或事件称为“大英雄”。毕竟,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实打实的贡献说了他们又听不懂也不想听,这种煽情的故事和悲情人物最容易点燃他们的情绪。
引用 @多喝沸水烫水开水 发表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些国家都没有中国这么强的铁路网公路网以及这么巨大的人流。我们政府如果放任不管,病毒会借铁路网公路网,人口的迁移迅速传播,不强行隔离,强行戴口罩,根本就是止不住的。在口罩这点上面阴阳怪气的人,真的是该死。
引用 @anky_end 发表的:对,呼吸机生产需要时间,就看德国所谓拖延策略有没有效果了。 其实即使不停止经济活动,我的看法是,也应该吸取中国的做法,集中隔离轻症病人开始切断社区感染。不过德国能不能这么做就不好说了。 因为居家隔离的很大一个可能就是连续感染其他人,只是r0减小了些罢了。
引用 @anky_end 发表的:谈不上没事,我觉得,如果按照张文宏教授的说法,其实德国轻症无影响的应该也不会给测试,那么增长还这么快,迟早要击穿医疗系统的 事实,德国拦截医疗用品,高价欧洲挖护士的新闻已经有了 但是德国疾控机构在世界上地位极高,张教授很可能不想对他们的工作做额外评价。 总体来说,你看上下文吧,张教授都说很明白了,他不会直接建议你回不回国,因为德国目前的风险还不好判断的。他只能建议如何更好保护自己。
引用 @虎扑JR1779594209 发表的:其实懂的都得懂,不说出来只是怕被喷而已。。。而且国家发的公告也很有意思,反正对疫情贡献不大的不会应为人民情绪给与太多褒奖就是了,但是还是被影响了
引用 @ZMJ1288ZMJ 发表的: 说实在的,他很伟大。但是客观的讲还没到那个程度。
引用 @你个批人脚真臭 发表的: 他说了一个医生该说的,不可否认他很伟大也很宝贵但是用不得那个最。
引用 @LionelHuang 发表的: 德国保持这个增量不下降的话两个星期内就会炸裂
引用 @jackyjc21 发表的: 他只是这次变网红走到了台前,在华山,他本身就是男神级人物
引用 @zx一帆风顺 发表的: 说的政治家是默克尔,商人是不是就是川建国同志啊?
引用 @独行侠总会冠军的 发表的:哎
(注:以下关于张文宏教授的谈话,纪要者对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提炼,并不确保是张教授原话, 因此信息传递可能存在误差。) 张文宏教授:想要把日子过好,就不能纠结于互联网(的各种新闻消息)。目前(留学生们)是围城:在 外面待着(觉得)危险,回国(觉得)没劲。所以,还是要对疫情有一个科学的预判,才是最重要的。我大概不会回答大家,是买张机票回国,还是继续在德国待着。但下面我会和大家分享,基于哪些事实,可以帮助你们自己做出科学的判断。(对于过去几周欧洲的疫情而言),德、英德防疫措施相对是浅薄的。但让人比较欣慰的是, 虽然每个国家应对的策略不同,但都在采取越来越积极的措施。
首先我谈一下新冠病毒到底是什么,我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新冠是一种和 SARS 非常接近的病毒,但是没有 SARS 厉害。可是正因为它没有 SARS 厉害,所以早期你识别不了,还到处跑,所以传播的就很快。有些患者的低烧,可能连体温计都测不太出。而 SARS 一生病就是重症,你想跑也跑不出来了。所以,不太厉害的病毒,传播性反而很厉害。如果给予最好的治疗,SARS 的病死率是 10%,而新冠的病死率呢,在德国是小于 1%的,在中国也是。
冯总领事,我想问您还记得吗,2009 年的大流感,也波及到了欧洲。(冯答几乎没有印象) 没有印象,为什么?因为它病死率低。所以说新冠就是这样一种病毒。但这个病的特殊性是,如果你管控不好,那么后期是要很麻烦的。比如武汉,重症病人达到 20%。如果病人很多,几万人同时生病,城市是对付不了的。到时重症病人住不进去了,那么病死率就会变得很高。
我这里有确切的数据,德国新采购了 10000 台呼吸机。假如 5%的病人需要呼吸机。(此处是张教授以上海的情况类推的:上海有 350 个重症,25 人使用了呼吸机。)那么,我不考虑德国存量的呼吸机,就说这 10000 台,对应的就是 100000 个重症病人了。而你看现在德国的病死率,是不到1%的。(此处表达了对德国的乐观态度,关于医疗资源冗余,后面还会提到。)
所以差异就在于态度,在于对疾病的管理。谈到对疾病的管理,德国有Robert-Koch,这个研究所是地球上最好的疾病研究室之一---当然中国的现在也很好,但毕竟人家已经好了 100 多年了。上海几个礼拜闷下来就真的没有(新增)了,但德国要不要也采取上海的策略呢?可是,德国一是没有到中国(发病扩散)的程度,二是你也没有赶上春节啊(春节假期对我国封城效果起到作用)。我认为目前德国的策略还是正确的,也就是出来一个(确诊),就治一个, 而不是封城。能不能封城呢?---杜塞尔多夫关掉了,而柏林没关掉,那你问题就大了。所以说,想短期见效,就必须采用激烈的手段---但这个激烈的手段必须统一。你德国封了,那欧盟都得封,你欧盟封了,还得看美国封不封。
中国做的好在两方面,一是输入人口的管控---这个全球都能做的到;二是社区的管控--这个可是除了中国全球都做不到的。所以我提出的策略是两个,一是 lock down,二是 slow down。德国现在做的就是 slow down。( slow down 是基于冯总领事介绍的,德国目前关闭了娱乐场所, 学校,非必要的集会等。)这个疫情总体的态势是,过一段时间到了夏天,就比较少发,或是散发(零散发病),那么南半球就是冬天,再给我们输入一点;再到冬天,我们又多了起来,就再给南半球输入一点,所以搞个一两年也正常。
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别生病(别感染之意)。你肯定会问,那怎么样才能别生病?记住,这个病毒只有唯一一个感染风险,它只出现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现在有人说,你避免不了不必要的 Social,那你还谈想回国干嘛呢?你回国了不就是主动断掉所有和德国的 Social 了吗?所以,你们吃饭自己吃自己的,不聚会或小范围聚会,华人戴上口罩,减少接触,勤洗手,通风,分餐。对于那些中资企业,可以要求华人戴上口罩,德国员工自愿。
🙋冯:对于那些症状很轻的人,要不要去急诊呢? 👀张:不要。去了也不给你按新冠处理。这里对于症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有没有呼吸困难。怎样知道有没有呼吸困难,很简单,你走两层楼梯,一试便知。 🙋冯:默克尔总理在日前发表的讲话说,会有 60-70%的人感染,您怎么看? 👀张:默克尔很高明,她不讲这句话,德国的娱乐场所到现在也关不掉。而且,传染病理上讲,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这个疫情到最后最坏的结果,就是会达到 60-70%。比如,我和你冯总之间隔着10个人,而我是感染的,我就会传给第1个人,接着第1个人传染给第2个人,以此类推……但是传染到第6个人时,也许就传染不动了,因为他有抵抗力。(注:因此,感染率达到 60-70%,传染会进入一种非常缓慢的状态)。所以,默克尔把最坏的结果告诉给你了,只不过她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政治家很厉害,将来如果德国只有 10%,那你看这就是她的政绩。所以政治家比经商的厉害,经商的比我们做医生的厉害。
🙋冯:您能不能预估一下疫情的走势。 👀张:我无法预测疫情的走势。(和每个国家的防控措施有关)。但最坏的结局是可预测的,我们叫做免疫屏障,那就是60-70%。(相对最坏结局而言,)德国到目前的成果还是比较理想。 🙋冯:这个疫情是否会如此新增下去,还是会突然爆发? 👀张:爆发是要有爆发点的,而在现有的措施下,我看不到有爆发点的存在。但是仍会增加感染率,原因很简单,病毒的转播就是1传2,2传4,4传8,8传16……最近2周很关键,14天后如果效果不好,那么德国的应对等级要加大,因为到那时重症会加多,资源配置(呼吸机等) 也会出问题。所以华裔自己也要提高应对等级。
🙋冯:德国的医疗水平(条件)能够应付疫情吗?会出现超载吗? 👀张:这个就得看重症数量与床位数之间的相关性。80%的确诊是不需要住院的,住院主要考虑的是重症。我这里有数据说,德国是 30000 张床位应对500个重症,所以德国的冗余度比较大。以目前的态势而言,我认为德国可以应付。 🙋冯:关于检测,在德国不是你想测就给你测,我们的同胞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德国要这样对待呢? 👀张:我要说明,中国也不是都给你测。在中国也是只测来自疫区的人口,只测疑似。人人都给测,会产生巨大的医疗浪费,会带来医疗资源的挤兑,那么到时重症病人怎么办?北威州 1000 多万人口,而只对应 2700 名确诊的人,试想人人都去测,那是很昂贵的,那医保系统是会崩溃的。所以我认为不要去挑战它(德国的关于检测的规定)。 🙋冯:在德国一旦确诊,就被要求居家隔离,这是否反而会推波助澜? 👀张:如果不是居家隔离,那实际上就是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了。如果是轻症,治疗意义是不大的,80%的人最终还是自己痊愈的。居家隔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看国情),中国居家隔离是不好,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小。而且,中国政府的决心是,2-4 个月内就控制住疫情。(每个国家的决心和措施都不同)。 🙋冯:在德国许多留学生都是合租,这怎么防?如果出现疑似怎么办? 👀张:这个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更好的办法。多读书,少社交。共用厨房不会感染,共用卫生间也不会感染,只有密切接触才会感染。在杜塞尔多夫,感染率是万分之一。你只要自己降低接触,你在 10000 个人里只会遇到一个感染者,而且你非要和他密切接触吗?
🙋冯:大家都在关心的一件事:疫苗什么什么时候出? 👀张:1-3 年。从历史上看,等到疫苗出来的时候一般传染病都已经过去了。所以我们对疫苗的研制,实际上是为了下一次爆发做准备。疫苗在实验室里的成功,不代表临床的成功,不代表你可以使用到它。或许我们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更好。 🙋冯:德国是限制中药的进口的。而最近听说一些中药是有疗效的,如连花清瘟等等。那么中药到底管不管用?为什么德国不能特事特办,在非常时期允许我们进口中药? 👀张:这个大家要考虑一下对等原则---德国的药在中国的使用,也不是想用就用的,都是要经过临床研究的阶段。(举了瑞德西韦的例子)。同理的,你无法要求德国政府放开对中药的限制。如果你无法改变这些现状,那你就不能通过私人途径带一点过来用吗? 🙋冯:为什么就连最权威的Robert-Koch也只提倡医护人员戴口罩,而不倡议普通人戴口罩? 👀张:首先我们说,戴口罩有没有效?肯定有,没有效医生们干嘛要戴?但这里有一个国家对风险评估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这件事好处足够大(而代价足够小)时才会要求你去戴。而德国为了万分之一的感染率,要求全体人民戴口罩,一是德国人精神崩溃了,二是哪里有那么多口罩给你戴。(初期时捐给我国很多)。那你问为什么中国接受的了,一是东亚的习惯问题, 二是效率高---中国政府就是要求2-4 月内高效的控住疫情。 🙋冯:不戴,有感染风险;戴,会遭遇很多尴尬,左右两难,有什么解决办法? 👀张:在一个疫情不高的地方戴口罩是效率低的,而且德国也没有那么多口罩。德国认为, 等发病率高的时候,生病的人戴不上才是最麻烦的。所以,不要试图去改变德国人的思维,你能做的还是保持社交距离。口罩的确是有效,但不要高估了。我在视频中见过的,一群华裔聚会,一边离得很近一起吃饭,一边还骂着德国不给戴口罩,所以这就很不像话了。你改变不了德国,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 THE END —
🔥 最新回帖
以卫健委公开发布的口罩指引为准,卫健委说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地方建议不带口罩,那就可以不带,就这么简单
最近街上的某些JR生活所在的地区有些地方已经解禁了....自以为完事大吉了...
这批人已经开始得意忘形了....根本没有危机意识....以为可以放心看戏.....
还在街上和其他人说戴口罩难受...不想戴口罩之类的话...反正国内安全不带口罩也可以之类的话...
嘴上说得爽快....戴口罩是个人选择和自由...全然不顾其他地区还没有解禁很多人还需要带上口罩的实际情况.....
误导他人不讲安全不戴口罩...纯属害人行为....浙江卫视最近就因为误导大众戴口罩方式被点名严厉批评....
现在境外是什么情形大家都清楚....国家那么大每天都有境外输入....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在抗疫的路上,我们还是要好好遵守,现在来之不易的胜利,在这最后关头,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走..
本着对自己对自己、家人和社会负责的心态戴个口罩又如何?
自己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别到时候出了事跑出来怪别人怪国家...
真说了领事馆也不敢写啊,普通人可以评论外国元首,外交人员不行。
甭管张教授说没说,但目前看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他是发给自己师弟师妹带
是这样的,也没啥可说的,就是人多的地方自己当心完事了
🛋️ 沙发板凳
我坚信德国上5万, 美国上10万就马上扛不住了!
人家说话有理论事实依据,请问你做出这样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是啊,这批知识分子都不如你眼光独到
说句不好听的话,钟老以百年后估计就是他有影响力了。
支持口罩可带可不带的人,先去把自己亲爹亲妈的口罩扒下来。不然就闭嘴。全国为了防疫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就是不允许在口罩上面有不同的声音,不会为了这万分之一的概率去冒险。
是的,而且这个时间点也就他们这些专家敢说客观的话了…别人说了马上就一个帽子扣上了
我觉得美国,德法英意西这就几个国家放开测试都会上10万的
张文宏教授的话实际上已经很克制了!
事实上新冠的传染性是SARS的10倍都不止,再加上欧美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简直就是新冠传染的最爱!
谈不上没事,我觉得,如果按照张文宏教授的说法,其实德国轻症无影响的应该也不会给测试,那么增长还这么快,迟早要击穿医疗系统的
事实,德国拦截医疗用品,高价欧洲挖护士的新闻已经有了
但是德国疾控机构在世界上地位极高,张教授很可能不想对他们的工作做额外评价。
总体来说,你看上下文吧,张教授都说很明白了,他不会直接建议你回不回国,因为德国目前的风险还不好判断的。他只能建议如何更好保护自己。
德国破5w美国破10w恐怕真的挺有可能,看数据新增的图形。
感染多少其实不是最关键问题,最关键问题是医疗能否支持
我觉得最宝贵的那个去世了
张教授其实原因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国外是做不到中国的社区控制能力的
这个是他们的国情
说实在的,他很伟大。但是客观的讲还没到那个程度。
美国破20万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说德国总要有点依据的吧。我们且不论到底张医生的判断对不对,起码他是拿出了论据的。网友一张嘴5万,没拿出证据来啊
他说话都只跟你说一半而已,你别照单全收。说了德国新定1万台呼吸机,何时能交付使用?有没有足够的医护人员?说了几万张床位,多少床位是空的没在使用的?
而且他说的一个例子,杜塞尔多夫封了城而柏林不封,那么麻烦就大了。现在德国就是这样,巴伐利亚禁足令了,其他州基本没有。
有些话他没法有倾向性的说,如果连现在明面上抗抗疫最好的德国都不被看好了,你猜我们的输入病例会爆成什么样?全世界华人华侨都会想方设法回来的。
你说话有逻辑吗……
目前的数据德国已经破2w了。而且每天2k以上的增加。德国又没有中国这样强有力的社区控制
他只是这次变网红走到了台前,在华山,他本身就是男神级人物
我逻辑不逻辑,
我会综合考虑很多专家,各大媒体,个人见到周边情况等,得出自己的想法,
而不是照单全收单单一个专家的话!!
你这样很容易在投资渠道吃亏的!
谁最宝贵?
德国美国还真抗的住。这两国家每10万人的床位数和icu数量是远远多于其他国家的。
有回国隔离的决心,不如在国外老实呆家里不出门,感染几率就很小,现在输入病例这么多,保不齐就和你坐一趟飞机回来的
记得2月上旬,张教授受采访时说最坏结果全球感染,当时我还觉得怎么可能,一语成箴!
夸张了,就年龄,地位和这次的表现来说,我觉得王辰院士才是定海神针,方舱是实打实的转折点之一,张医生只是更接地气而已,轮贡献比不上几位院士大佬
……谢谢你的指点了那就
其实我也没想到会全球感染...外国你把签证一关,谁也过不去,怎么会变成全球感染。谁知道还真就爆了
对,呼吸机生产需要时间,就看德国所谓拖延策略有没有效果了。
其实即使不停止经济活动,我的看法是,也应该吸取中国的做法,集中隔离轻症病人开始切断社区感染。不过德国能不能这么做就不好说了。
因为居家隔离的很大一个可能就是连续感染其他人,只是r0减小了些罢了。
老哥看得很透,张是站在国内的角度上考虑给予海外留学生尽可能的讲解,里面是有画外音的,大家不要盲目的乐观需要自己去判断,这个病毒目前大家对他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刻需要进一步研究
钟的血必净会继续统治的
这就是为什么民粹恶心人的地方,即大多数民众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贡献者,却把自己寸光所见的最具戏剧性和煽情的人物或事件称为“大英雄”。毕竟,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实打实的贡献说了他们又听不懂也不想听,这种煽情的故事和悲情人物最容易点燃他们的情绪。
德国:不够我再去拦飞机😎
你改变不了德国,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说的太好了。接地气。
哎
春节是一大关
德国没有时间去检测他们的延缓有没有用,这病毒指数增长,长潜伏期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的策略有没有效都要14天才能确定,张文宏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对于指数增长的病毒,等两个星期的时间………一周前的德国才刚破一两千。
对这病毒只有俩方法,要么一刀切学中国,直接切断一切传播可能性,然后等14天看效果。要么学韩国,全民配合大量检测自觉隔离减少不必要外出,当检测速度大于传播速度的时候,就控制住了。不过德国现在什么也学不了,韩国那个要求地方够小容易追踪,中国的………还是让他们保经济吧!
其实懂的都得懂,不说出来只是怕被喷而已。。。而且国家发的公告也很有意思,反正对疫情贡献不大的不会应为人民情绪给与太多褒奖就是了,但是还是被影响了
笑死哈哈
我忘了加🐶了
键盘
留学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能否回国,他不敢直接给出答案。
他说了一个医生该说的,不可否认他很伟大也很宝贵但是用不得那个最。
德国保持这个增量不下降的话两个星期内就会炸裂
他连院士都还不是啊,离领军人差的还有点远。钟老后面还有王辰李兰娟等院士排队呢
推广一下就是国内现在戴的必要也不大了,现在每天国内发病率比德国低得多
尸骨未寒还被那些物种拿来当枪,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气愤
精彩评论!!!
只是自己对恐惧 对未知的一个发泄口而已 另外 这个他们看得懂
哪一个?不让外传消息的那个?
同感,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就是以为这个病毒是由国内流行的。现在看,必然不是了。
我记得他只是一个主任而已吧。。。。。
我说的是我觉得最宝贵
我说的是主观上的
王辰
德国的患者大多是由前段时间去意大利北部滑雪度假回来的和嘉年华期间被这些人感染的群众,年轻人居多,抵抗力相对较强,重症比例很低。德国的医疗条件一直是顶尖的那一档,2w8的 icu病房还被卫生部长要求加倍,呼吸机 ecomo有自给自足的能力,检测能力目前1w2一天
看伟大的定义了,每个人可能对伟大都有自己的定义。比如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父母很伟大。但要真按更多数人都认同的伟大,李并不伟大,实话实说。
现在是全国的男神了
其实广东这边很早就有说在通风空旷的地方不需要一直戴口罩,但是商业街或是超市之类密闭区域戴上还是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
理性分析,确实一般,他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关照了一下,并没有振臂高呼吧
我还是觉得中药比较有意思哈哈哈,回避了中药到底有没有作用这个点,从用药合法性上分析了一波
川普也挺厉害的……
最伟大的不是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