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小替补科 发表的:物价也高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看问题
引用 @hsiuqnav 发表的:不排除德国本土护士重点照顾新冠患者,招募的外国护士去照顾其他疾病,毕竟有语言关、技术关
引用 @丶丶詹姆斯哈登丶 发表的: 赚欧元花的也是欧元啊,在国内300一天,一个月9000,已经能过上很不错的日子了
引用 @MinezzZ 发表的: 恨不是医护人员,不然我就去了。这点钱面前,我不怕死。
引用 @禅语2008 发表的:原文里写的是200欧每小时,Stunde是小时的意思,不是班的意思,轮班的班应该是Schicht
引用 @Hinderer 发表的: 哈哈,国内300一天的补助还扯皮
引用 @学会规矩 发表的:你正好理解反了,危重的才不需要语言关啊。。。。。
引用 @焱阳冲击 发表的:现在学医护来的及吗
引用 @西门大官人1022 发表的: 不晓得。。。
引用 @爱女憨爸 发表的: 日尔曼人强势的本质在生死存亡关头表露无遗。
引用 @Lins呀 发表的: 一班4个小时,我一天起码能上4个班
引用 @叨客特_朱 发表的: 哈哈,正月初二开始值发热门诊的班,值了3周,别说补助了,2月工资还没发呢。
引用 @金顶门二师兄 发表的: 毕竟是祖宗当年干挺罗马的人。
引用 @禅语2008 发表的:图片里的文件写的200欧一个小时,每班工作4小时。扣税就算40%也能一上午净赚480欧。
引用 @leomy219 发表的: 那是一班不是一小时吧……
引用 @烂怂大雁塔 发表的:医学是平均学历最高的行业。现在的医生没有个博士学历,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引用 @等我睡个觉先 发表的: 要是能干一年,rmb好几百万。。这可比当雇佣兵划算啊
引用 @Lancelot24 发表的: 说句实话,国外还是有国外的好处,我在欧洲很多年了,之前也谈过当地女朋友,但是从没想过入籍,因为我在中国长大,父母在中国,根就在中国,很自豪的说我们发展正在越来越好,尽管会非常坎坷。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自信,也要认清祖国的好。
引用 @先点菜8 发表的:我先落泪了
引用 @程序喵 发表的:前几天还看见吹德国ICU床位多的,医护不够了吧
引用 @15岁的小孩子 发表的: 有老哥说60%的税
引用 @hsiuqnav 发表的:肯定全包啊,不然传开了谁还去。。。。
引用 @爱生活爱善怡 发表的:你们那管1600左右叫1000多?
引用 @学会规矩 发表的:给这么多,估计都是去伺候危重的吧。。。。
引用 @hsiuqnav 发表的:你看成招敢死队就好理解了
引用 @Sakura刹那 发表的:年入百万不是梦
引用 @微型鼓风机 发表的: 我不懂德文,上面那个人说是200欧一小时,注意是一小时,我们是300一天。
引用 @哈桑怀特塞德的大帽 发表的:这工资。。国内的一线留下了泪水。。
引用 @xglry 发表的:能发到300一天也算好了,可实际
引用 @微型鼓风机 发表的: 实际上也是300,别把人都当傻子。
引用 @禅语2008 发表的:仔细看了一下,文件里写的是一班4小时,一小时200欧。
引用 @王了 发表的: 国外真的太缺人,国内不缺人,所以才显得工资不平等,这是市场经济
引用 @JustAClass 发表的:咱们的医生不会跟着去吧。。。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 @金顶门二师兄 发表的: 罗马正统在红中,落啥泪啊,建设新罗马!
引用 @语无伦次评论家 发表的: 国内不缺人?高端领域人才还不如西方的
引用 @xxue23 发表的:人招聘医护人员没毛病吧?
引用 @华北工学院 发表的:我国要不要输出一波,挣挣外汇
引用 @阿坤234 发表的:挤压其他地方医护资源
引用 @哈桑怀特塞德的大帽 发表的:额,假如一天只上一班,就是至少6000人民币一天(往少里算),国内的补助就算1500一天吧(我也没见过能到这个数的。。),欧洲的物价能有咱的4倍嘛,这么猛的?
引用 @葛瑞 发表的: 可以了,这个价格中国护士可以出征了。一个月50个班10000欧元,不交税就更好了。
引用 @禅语2008 发表的: 到不了60%那么高的,40多的税已经是按高收入的比例交税了。
引用 @倾国倾城2508 发表的: 就德国这对专业人员的重视和薪资,值得我们学习,而不是让所谓的明星赚大钱,科研的一线的钱很少,本末倒置的事情应该颠覆过来才对。
引用 @深夜煮粥 发表的: 没事,咱德国ICU多,不怕
引用 @hsiuqnav 发表的:这个价码,一些东欧巴尔干穷国的医护抢着去
引用 @学会规矩 发表的:缴税不,缴税没人去,不够车票钱。。。。
引用 @丶丶詹姆斯哈登丶 发表的: 200欧一小时,一天八小时1600欧,一个月48000欧,约40w人民币,每个医护人员都这么发钱,发达国家也顶不住啊。。
引用 @账号已注销滴 发表的: 月入1w都不到 你跟我说很不错?
额,假如一天只上一班,就是至少6000人民币一天(往少里算),国内的补助就算1500一天吧(我也没见过能到这个数的。。),欧洲的物价能有咱的4倍嘛,这么猛的?
你正好理解反了,危重的才不需要语言关啊。。。。。
和付出成正比?你知道成为一个医生要付出多少吗,300一天不就是侮辱人
一班4个小时,我一天起码能上4个班
现在学医护来的及吗
国内补助也应该参考这种,4小时一班,每个班补助多少,连续工作8小时的算3个班,连续工作12小时的算5个班。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到病房里这样值班的也这样算,不在病房的就另外设立值班费标准。
跟医生沟通呢。。。。
哈哈,正月初二开始值发热门诊的班,值了3周,别说补助了,2月工资还没发呢。
医学是平均学历最高的行业。现在的医生没有个博士学历,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医的。
你不看文章了吗,翻译一下
毕竟是祖宗当年干挺罗马的人。
那么缺人,估计只要会点德语能简单交流,国内的医护毕业证一样承认,毕竟对付新冠,我们可是师傅。
扯淡,这样你一星期就歇菜了。
合理安排是一天2班,打持久战,做到不能做为止。
人招聘医护人员没毛病吧?
200欧这价钱可够高了的。一个月能赚几万欧元,还是挺吸引人的
德国粮食不自给,法国才是粮食出口大国。
到时候惹急了其他国家不对你出口粮食了。
得了肺炎,哪怕是重症,也未必死,不吃粮食肯定死。
一样
我先落泪了
哈哈,肯定发不了,医院防护费用大大增加,住院以及门诊病人大大缩减,财政不给钱,医院也变不出来。还有人觉得疫情医院挣钱,不赔钱就不错啦
那是一班不是一小时吧……
看错了 不懂德语真不行
看来我得把执业医师证藏好了
雇佣兵还有全副武装后勤管饱,德国医护防备都捉襟见肘了
200欧一小时 这招雇佣军敢死队估计都能招到
国外真的太缺人,国内不缺人,所以才显得工资不平等,这是市场经济
国内有些临时工转正的 这些还可以
一说到雇佣兵,我就想到那个图
罗马正统在红中,落啥泪啊,建设新罗马!
事实就是床位多,医护人员缺,你管这叫吹
高薪是的,德国个税也是阶梯的
难说,看上面老铁说还要自备口罩,我估计防护服、防护镜那就更不可能发了,别一天赚那1000块还不够买防护服的。
你们那管1600叫几千块?
看了全中国有八九成的医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医生了。
不给口罩没有防护服,拿命去天坑的
敢死队有点过了,雇佣兵吧
问题是德国现在防护物资存量,别说一年了,一个礼拜能活下来酸命大了
怕是有钱没命享
能发到300一天也算好了,可实际
咱们的医生不会跟着去吧。。。
实际上也是300,别把人都当傻子。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我们除夕初一值班两天发了一百,惊呆了。
那你给我发吗,不求300,200就行,初二到现在就算你10000好了
可以说吗…我能上得他们破产…
可以了,这个价格中国护士可以出征了。一个月50个班10000欧元,不交税就更好了。
国内不缺人?高端领域人才还不如西方的
临时去干,干完回国花,哈哈哈
发达国家的高级护士也没这个收入,估计是照顾危重,拿命挣钱。
emm太远,有危险,国内医生日常待遇还没差到这点钱就跑了的地步,应该不会,而且德国也是在欧洲范围内找医护人员呀
这种临时的,税期之前离开就行
第四罗马帝国?🐶🐶
同样都是300,购买力一样吗?
这种金字塔顶尖的人才哪里都缺
做好防护措施应该还好吧,去支援武汉的基本没出事的,唯一一个出事的,还是被酒驾的撞了
挤压其他地方医护资源
用命去挣这种钱?完事还可能被嘲笑见钱眼开。
你相信吗?上层人怎么看待掏粪工环卫工,美国人怎么看待当年修铁路的华工,德国人就会怎么看待挣这种钱的人。
我寻思现在各国都在招聘吧?人又没抢没毛病吧
头一句说国外有国外的好处,你倒是列举呀
国内一天补助不高,所以中国的医护人员是真的天使。
50个班40000欧,一个月能赚个街薪
懂了,感谢老哥科普
去赚钱的时候感染了,反手收你一波医疗费用🐶
明星赚大钱是“让”的吗?是哪个部门决定或者拨款的吗?科研一线确实急需提高待遇,但这和明星赚不赚大钱有什么关系?
国内蛋糕不够大
这个是一小时200欧,国内也远没有一小时200元啊,如果德国真是这个费用的确差远了。但是国内这个是300补贴是工资之外另外算的。疫情期间爆发正是春节的时候只能说辛苦钱吧,偏少。
到上ICU时,这人救回来也废了。
知道为啥扯皮不,因为很多机关领导或者职员出去宣传或者科室巡视抽查也想拿这笔钱。然后导致矛盾产生,如何给,给谁,怎么给。最后只有一个输家,就是一线工作人员。
一三五震怒,今天应该震怒
招聘汉语保安不?🐶
体验过牙签拌水缸么?
这么多医护人员,发钱都有记录,多少人盯着,谁敢在这个上做手脚,分分钟爆出来。
古巴兄弟可以去赚一波外汇了。
没编制不去
这我就不知道了。
我除夕夜开始值班的,一样是发热门诊,反正防疫补贴这个东西我也没见过
人均985肯定知道300>200🐶
表达有问题
事业单位管你出入境的
月入1w都不到 你跟我说很不错?
人家人少,而且国家穷的只剩钱了
一线城市除外吧
你相信嘛,物价比我们便宜很多。
国内的人他们应该不怎么看得起,估计给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