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黒丝 发表的:最优秀的已经去美国了
引用 @绝世帅比杜兰特 发表的:牛人不都往国内跑?毕竟中国机会多,现在连硅谷职位最高的几个华人高管都回国了
引用 @遥隔_云端 发表的:最优秀的都在美国呢,你看看中科大少年班的去向就知道了。出不了国的缺钱的就转计算机金融了,不缺钱的就跟着兴趣爱好学了
引用 @多喝肉水 发表的: 牛人不可能往国内跑,那是在硅谷赚的没国内多的你想想可能是牛人吗
引用 @背刺小黑屋 发表的:搞互联网和金融并没什么问题,但是体制内很多工科博士有些被浪费了,见过好多工科博士在做中专小姑娘都能做的活,唉……
引用 @绝世帅比杜兰特 发表的:我寻思在美华人靠自身能力收入能超过陆奇沈向洋这种硅谷高管的也没几个吧
引用 @我是蔡徐坤他爸 发表的:这你就不懂了,牛人在哪都有人要,但是国内发展更好,美国有华裔天然天花板,有脑子的都攒完经验回国高就了
引用 @ypy58897 发表的:没错的。本科也许生化环材,那是不懂事。有能力的最优秀的那群人,读研都转去金融计算机了。就算读研为了更好的大学没转,工作后也一样转了。化工博士也一样可以去券商行业研究。
引用 @知足侠999 发表的:在美国,你有天花板,国内,天空是极限,为啥不回国?
引用 @政和煦风 发表的:博士好像不用考直接能做公务员,我堂弟犹豫了很久才去大学做老师的
引用 @多弗朗明哥多明戈弗朗哥 发表的:人各有志吧。。可能家里正好也有矿觉得轻松点好
引用 @3凯文5杜3兰5特 发表的: 4倍工资就问你怎么选,硅谷140w,国内35w。国内工作时间还是2.5倍以上,国内996,一星期按60小时算;硅谷一天6小时,5天,一星期30小时,傻子都知道怎么选。还没说年假这种,差太远太远了
引用 @勇士必胜啦 发表的:那很优秀没关系,社会是社会
引用 @12346zzz 发表的:最优秀的人才都走仕途了毕竟搞互联网金融的这些人还停留在钱这个范围内,而最优秀的人才是不会缺这些的
引用 @眉间雪烟影画 发表的:人家一年挣得够这边三年。且安排美国户籍,生的儿子考清北轻轻松松,还能操大把的中国廉价妹。一天工作8小时到死。有条件谁不往美国跑啊。
引用 @杜兰特之爷 发表的: 35w在北上广并不算很牛啊
引用 @I一I一I一I一I一I一I 发表的:良禽择木而栖,这很正常,所以说在常规状态下,我们是永远不可能超过美国的。所以只能在保证自己不出错的情况下,等他出错。
引用 @logweihan 发表的:国内拿35w的算不上什么牛人吧,一般水平
引用 @徐少109 发表的: 同问,化工博士怎么转券商,请老哥指条明路。
引用 @不知道改啥但这名字一定很拉风 发表的: 是的,副处…我大学的老师就是,清华博士…他说他想了很久,觉得自己不是那种料,就回家做老师了
引用 @三号枪 发表的:互联网另说,搞金融也有问题。现在老美主流舆论一直在质疑老美发展降速就是因为最尖端人才都去搞金融了,对国家一点帮助没有。
引用 @不进球的托雷斯 发表的: 我在美国工作,公司里面做到大位置的都是国内清北复交读完研究生博士来的,不可否认聪明的人回国更好,但是大多数高学历的人都在美国挣更多的钱,因为来这里出错的概率太低了,相信他们不是笨蛋。
引用 @CatSandDog 发表的: 为什么不是钱赚够了事业有成了回国养老?
引用 @3凯文5杜3兰5特 发表的: 刚进bba,税后到手35w正常水平吧,我说的140w也是我同学刚进去一年多,税后到手的钱
引用 @我经常不在 发表的:看怎样定义最优秀的人才吧.
牛人不都往国内跑?毕竟中国机会多,现在连硅谷职位最高的几个华人高管都回国了
本科也许生化环材,那是不懂事。
有能力的最优秀的那群人,读研都转去金融计算机了。就算读研为了更好的大学没转,工作后也一样转了。化工博士也一样可以去券商行业研究。
毕竟搞互联网金融的这些人还停留在钱这个范围内,而最优秀的人才是不会缺这些的
牛人不可能往国内跑,那是在硅谷赚的没国内多的你想想可能是牛人吗
良禽择木而栖,这很正常,所以说在常规状态下,我们是永远不可能超过美国的。
所以只能在保证自己不出错的情况下,等他出错。
我寻思在美华人靠自身能力收入能超过陆奇沈向洋这种硅谷高管的也没几个吧
那很优秀没关系,社会是社会
这你就不懂了,牛人在哪都有人要,但是国内发展更好,美国有华裔天然天花板,有脑子的都攒完经验回国高就了
博士好像不用考直接能做公务员,我堂弟犹豫了很久才去大学做老师的
这两年情况确实不一样了
这是已经碰到了华人天花板了,还有更多没有碰到天花板的留在了美国。
哈哈哈强国梦
人才利用角度来说确实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当然现在体制内也缺乏专业人才管专业事,我觉得既然可以对博士这类免试入体制,是不是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学术型岗位,后期如果各方面适合管理再培养进入管理类领导比较好。
公务员待遇好,稳定啊,除非公务员只比社会大多数人多拿一点点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贾回国:我同意🐶
在美国,你有天花板,国内,天空是极限,为啥不回国?
为什么不是钱赚够了事业有成了回国养老?
个人选择,没啥浪费的,对当事人来说可能觉得工作生活平衡得正好~
大哥能不能指条路,现在药学硕士在读想做医药行研,应该怎么归化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 而不是按照你的意志去活 你在这里唉来唉去 怎么?你就置身事外?你怎么不去成为一个人才呢??
在中国各行业你做到最顶级算人上人了,在美国在牛逼都很难上去高层,肤色问题
人家也许更本不在意这个
人各有志吧。。可能家里正好也有矿觉得轻松点好
是,C9都给老美培养人才了?
可以选调
4倍工资就问你怎么选,硅谷140w,国内35w。国内工作时间还是2.5倍以上,国内996,一星期按60小时算;硅谷一天6小时,5天,一星期30小时,傻子都知道怎么选。还没说年假这种,差太远太远了
家里有矿读什么工科博士啊。。。
国内拿35w的算不上什么牛人吧,一般水平
其实就是人才的浪费
所有的志向在钱面前都不值一提,哎
人家一年挣得够这边三年。且安排美国户籍,生的儿子考清北轻轻松松,还能操大把的中国廉价妹。一天工作8小时到死。有条件谁不往美国跑啊。
透彻,他们最不缺资本
是的,副处…
我大学的老师就是,清华博士…他说他想了很久,觉得自己不是那种料,就回家做老师了
35w在北上广并不算很牛啊
互联网另说,搞金融也有问题。
现在老美主流舆论一直在质疑老美发展降速就是因为最尖端人才都去搞金融了,对国家一点帮助没有。
牛逼的普遍还是在北美…回来的还是很少,20%不知道有没有
秀
我在美国工作,公司里面做到大位置的都是国内清北复交读完研究生博士来的,不可否认聪明的人回国更好,但是大多数高学历的人都在美国挣更多的钱,因为来这里出错的概率太低了,相信他们不是笨蛋。
同问,化工博士怎么转券商,请老哥指条明路。
去美国不还是金融互联网……
金融还主要是后台岗
人生的不同阶段
因为别人只想安稳过日子,不想摸天花板
刚进去bba,税后到手35w是正常水平吧,是到手35w哦
大多数人关心的不是天花板而是地板,北美起点高太多。
另外关于天花板也有争议,大企业高管来看现在华人越来越多了,天花板的言论正在被打破,创业来看中国人在美国天然有文化隔阂,但是创业的大环境比国内好
兄弟,你说的太对了,我在美国工作,看到的都是这样
刚进bba,税后到手35w正常水平吧,我说的140w也是我同学刚进去一年多,税后到手的钱
国内要是天花板这么好摸那不都回来了?
最优秀的还是会回国,在美国做不到最优秀,特别是创业的。
去实习啊,券商的研究组都是分板块的
你去化工组申请实习,肯定是没问题的
转行金融的关键,是你要有履历,不可能你一无所知想去就去的
基本的财务知识,金融分析知识,都要在实习中积累
你有比较不错的专业素养,把财务和金融知识补齐,写出漂亮的研究报告来
转行金融真的不难的,就是前期工作的确要做足
电网博士一样下基层吧?记得上海供电局有这个新闻。
育人成才更伟大
这是大实话,行业上限实在太高,人才极为密集
想多了,大部分人都没那么多追求,在美国既轻松又有钱赚。
看到能挣三年已经很欣慰了,原来可是30年的呢
我看观视频大佬也说,金融只是资本的转移,不能给社会创造价值
一般学界套路就是北美phd毕业任教几年然后走青千回国,这几年见了有几个学长是这样了。。。最优秀的在美国90%以上还是会回来的
清北被称为留美预备班,有实力有条件的大部分都出去了,回来的也就那么几个被高价请回来
我觉得你和很多人对优秀的人才都有个误区,要有所成就才能叫优秀的人才,光考试读个好学校毕业,距离人才差远了。要想成为人才必然要在本领域深耕才有机会。各行各业都有大量人才出现。只是现在互联网金融赚钱多,想跑过去的人多而已,我都认识多个牛人就是因为去了互联网被埋没了。
不知道硅谷那边怎么样,反正我这一年有一个月的年假,30天,不休送钱,一个半月的工资
这就没办法了,人家乐意😂
在美国,貌似想要做到公司ceo很难吧?硅谷ceo很多印度裔?
这些博士回国创业的话,是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资本家的,比如张康阳等等很多国内互联网大佬都有海外经历。
养老?陆奇先去百度干了一年ceo,然后自己开创业公司,养个锤子老。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头
是你自己菜啊
能力,智商
现在有的岗位好像也要考了,但是博士学位绝对会优先考虑
在美国,你有五成概率达到天花板,在中国,千分之一的机会突破极限。你选哪个?对个人来说,特例没有意义,概率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