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马炎到司马睿,一统三国的司马家族是如何沦为士族傀儡的。

n
ni3
楼主 (虎扑)
晋朝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历经数十年,呕心沥血建立基业,最终由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起来的朝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历血与火淬炼的王朝,从建立伊始便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命运多舛的王朝之一。 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三国,然而仅仅37年后,西晋便在八王之乱和胡人叛乱中迅速陨落。永嘉南渡,琅琊王司马睿重拾晋室,建立东晋,却只能偏南江南,难成伟业,更被王氏家族把持朝政,开国皇帝轮为士族门阀的傀儡,忧郁而终。 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为何走到这般光景?又如问题所提,司马睿为何被权臣气死?究其主要原因可总结为皇室衰落,士族崛起两方面。 司马炎与八王之乱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成功灭亡了东吴,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动荡局面,死后得谥号晋武帝,还是颇有能力的,但也犯下三个致命错误,引发八王之乱,成为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 o 错误一:分封宗室 三国中最强的曹魏到了曹睿时期,随着曹仁、曹真、曹休等一二代曹魏宗室先后逝世,宗室人才不济,又受中央弹压,力量开始衰弱。等曹睿死后,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逐渐走向权利中央,司马懿在高平陵事变后,将曹魏政权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鸠占鹊巢,司马篡魏由此开始。 司马炎建立西晋之时,吸取了曹魏宗室羸弱的教训,开始分封宗室亲王,并赋予藩王很大的权力,以期望在国家危难之际,宗室可以成为国家依仗。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藩王在封国内的军事、财政、人事的权力还有限制,因此多数藩王都不愿意去封国就任,反而留在京城,争夺朝廷中枢大权。 司马炎毕竟称晋武帝,还没有藩王敢挑战皇帝的权威,可司马炎死后,历史上著名的“智障皇帝”司马哀即位,大封诸侯的危害开始显现。失去皇权压制的藩王,权力迅速膨胀,一个藩国甚至可以拉出一二十万的军队,为争夺无上权力,藩王之间互相攻伐,掀起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o 错误二:选错皇位继承人 前面说过,司马炎死后,由他的傻儿子司马哀即位,司马炎难道不知道他儿子是傻子吗,为什么还把皇位传给司马衷? 事实上,司马炎也知道司马衷“非比寻常”,可司马衷生的早,占了嫡长子的位置,嫡长子继承制可是从周朝开始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制度,当然更重要是的下面这四个人,成为司马炎钦定司马衷的关键。 第一个人物是司马衷生母,皇后杨芷。杨芷出生于弘农杨氏,是当时最强的几个氏族之一,无论在士人阶级,还是朝堂之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如果司马哀将来继承大统,弘农杨氏的权势将更进一步,因此皇后杨芷是司马位坚定支持者。、 第二个人物是****,贾充的二女儿贾南风。贾充何许人也,西晋的开国功臣之一。贾充不仅帮助司马家族平定了淮南两次叛乱,更是在篡魏过程中,亲自指导杀害魏帝曹髦,立下大功,贾充也因此位列西晋三公之一。身为****的贾南风,以及背后的贾充也不会允许皇位从自己手上溜走。 第三个人物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yù)。司马衷虽然智力不足,但却生了个聪明的儿子,深受司马炎喜爱。司马炎正式看中了司马遹,死亡皇位能从司马哀平稳过渡到司马遹手上,这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好方法。   最后一个人物是司马攸。当年司马懿将创立的基业传给了长子司马师,但司马师没有儿子,因此司马昭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从血缘上说,司马攸和司马炎还算是亲兄弟。司马师掌权没几年便死了,司马昭趁机夺得权势,并最终由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建立西晋。   当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司马衷是傻子的时候,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立马被抬到风口浪尖之上,成为太子的热门人选,得到众多大臣的支持。然而,司马炎更希望皇位在能留在自己的儿子的手中,因此将司马攸排挤出朝廷,打发他回齐国就封,司马攸抑郁成疾,回齐国途中,吐血身亡。 o 第三个错误,选错辅政大臣 前面说到,司马衷存在智力问题,因此在辅政大臣的选择上格外重要。司马炎考虑再三,选择了杨芷的父亲杨俊和四叔司马亮作为辅政大臣,一个宗亲一个外戚似乎是不错的搭配。但司马炎死后,因为司马亮胆小怕事,被杨俊解了权,杨俊成为唯一的辅政大臣,权倾朝野。   八王之乱 从****升为皇后的贾南风也是一个狠角色,眼看着杨俊耀武扬威,贾南风联合皇宫禁军和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将杨俊诛杀,灭门三族,八王之乱由此拉开。 八王之乱(公元291-306年)持续了16年,参与皇位争夺的八王中,除东海王司马越外全部殒命。这场****不仅使刚一统天下的西晋迅速崩溃,司马家族权威尽失,更直接导致了长期被压制的胡人趁乱崛起,引发五胡乱华大混乱局面。   司马睿与东晋 司马睿承袭琅琊王,在八王之乱中,站在了东海王司马越一方,免于被清算。司马越掌权后,将司马睿派往江南扬州,成为后来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的契机。 公元307年,司马衷死后,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年号永嘉。八王之乱虽然平定,但实力大损的西晋再也抵挡不住胡人的南下,北方局势一片糜烂。永嘉五年,匈奴人攻破西晋都城洛阳,俘虏晋怀帝,屠杀城中士民三万多人,被后世称为“永嘉之乱”。 永嘉七年,晋怀帝死后,司马邺在长安即位,即晋愍(mǐn)帝。公元317年,匈奴人再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 而此时远在江南的司马睿,获悉晋愍帝投降后,在士族大臣的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晋王,建立东晋。次年,晋愍帝身亡的消息传到建康,司马睿正式称帝,史称晋元帝。 东汉末年,孙吴经营江东之时,为取得地方士族的支持,孙吴做了很多妥协,与江南士族结成利益共同体。西晋灭东吴后,江南士族失去了割据一方的超然地位,对待西晋政权颇为冷淡,八王之乱开始后,因主要战争都在中原地区,江南士族力量进一步壮大,甚至可以依靠自己建立的武装平定三次地方叛乱,足见江南士族势力之强大。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的双重打击下,司马势微,本就对西晋不感冒的江南士族更是不把初到南方的司马睿放在眼里,司马睿虽然在名义上的江南最高领导,但却是一个光杆司令。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候,司马睿的少年好友王导,成了打开局面的重要人物。 王导出生于琅琊王氏,琅琊王氏是一个实打实的豪门,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了92位宰相,包括王羲之在内600多位文人名士,尤其在魏晋士族门阀政治背景下,有很强影响力。八王之乱结束后,王导建议留守扬州的司马睿,南迁至建康,并通过自己的士族身份,帮助司马睿获得江南士族支持。 公元317年,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以王导为首的士族支持下,成功建立东晋,保住了晋朝半壁江山。 然而,司马睿建立东晋,既没有自己的武装,也没有出人的谋略,完全依靠琅琊王氏的倾力相助,王家也因此控制东晋从上到下几乎所有权势,可以说除了皇帝是你司马睿的,其他所有的是王家的,因此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独特现象。 大权傍落的司马睿在政权稳定后,开始有意弹压王家,与王导一起辅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的王敦立马就不干了,直接起兵从武昌沿江而下,攻打建康。司马睿立马就蔫了,对王敦说道:“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如其不然,朕当归于琅邪,以避贤路。”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你王敦还对东晋有点感情,就退兵吧,免得天下大乱,如果不行,我就回去当我的琅琊王,皇帝给你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敦也就心满意足的回去继续当自己的大将军。 这次事件后,司马睿明白自己无法撼动王家的权势,自己作为皇帝,政令别说是出建康城,就连宫门都出不去,忧郁成疾。公元323年,司马睿忧愤离世,在位仅六年。至始至终晋朝一直没有解决门阀势力。  
马丁4号
好文 支持!

虎扑用户561629
不错!

虎扑用户156114
好文支持。推荐大家看下中国通史的门阀政治和魏晋风度两集,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小白,真的有很大收获。

f
flc007
皇帝是傀儡就对了,天下本来就不是皇帝一家的,皇帝只是名义的首领,一个代表而已。

如果天下只是司马一家的,那好,保卫西晋的责任也得司马家自己去背。

G
Garne21
好文章,期待后续

洛杉矶王大炮
这个呕心沥血建立基业可还行

k
kobe24823
好文顶一个,以前不大了解晋朝。上学也是带过。都是后来慢慢查资料了解的。
魏晋风度确实很好的承接了大汉文化,如果司马家没有骚操作也不至于让我华夏文明出现第一次重大翻车!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安静的灵狐
额,错别字更定一下会更好

锦三波
可以可以,梳理得很好,晋真的乱成一锅粥了

听我说手牵手
引用 @flc007 发表的:
皇帝是傀儡就对了,天下本来就不是皇帝一家的,皇帝只是名义的首领,一个代表而已。

如果天下只是司马一家的,那好,保卫西晋的责任也得司马家自己去背。

其实早这么发展,君主立宪也好啊,然后统一内部,欧洲殖民……

济济多士
文章写的很认真。但分析问题有些不足。

自东汉甚至西汉以来甚至春秋战国以来,权力的趋势是不断下移的。鲁国等国基本都是亲亲尊尊,都是公族为政,而齐国就不是。齐国自姜尚时就开始重用异性为卿,大夫等,所以齐有高子等等这些非公族之人。后面将其彻底发扬光大的是晋文公了,立六卿全是非公族之人,而后所有人都知道晋国大兴。

济济多士
西汉刘邦为何战胜项羽?刘邦刑白马与天下盟誓,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大批的工程进入权力体系。但后期外戚渐渐辅政成为常态,这是逆流。包括东汉,外戚宗室辅政这是逆流。这是权力回收,这对皇家来说很自然,但对天下人呢?

豆宝的爸爸
没了??继续啊!没看够!

豆宝的爸爸
引用 @贝贝和昆吾剑 发表的:
好文支持。推荐大家看下中国通史的门阀政治和魏晋风度两集,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小白,真的有很大收获。

在哪看?是书吗?还是纪录片?

济济多士
后面司马炎禅让后就开始背离了司马家一开始的政策,大封同姓。所以看似学周朝,可时代变了。他说到底还是要加强皇室权力,想从士人手上收权。所以你看王戎他们天天在洛水旁清谈。
大家都不是傻子,你要干什么谁不清楚?
也就贾充是支持司马炎的,是这一路线的。

钱家二少
为什么司马炎的儿子几乎都是白痴?

济济多士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司马睿一开始王导把他这个光杆司令扶上位,江东大族为何要支持他?要知江东原本是孙吴家的,才归晋有多少年。
还不是司马睿天天摆出一副王与马共天下的姿态?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是你司马睿翅膀硬了后想破坏这个规矩,想要中央集权,想要加强皇室权力。
是谁倒行逆施?

济济多士
王敦该不该收拾他?

的胜战可不是DGL们我
被河蟹的字是公。主吗…

O
OnlysuperOne
引用 @flc007 发表的:
皇帝是傀儡就对了,天下本来就不是皇帝一家的,皇帝只是名义的首领,一个代表而已。

如果天下只是司马一家的,那好,保卫西晋的责任也得司马家自己去背。

你用现在的思想去衡量古代的制度,本身就不合理

n
ni3
引用 @安静的灵狐 发表的:
额,错别字更定一下会更好

好哒👌

n
ni3
引用 @豆宝的爸爸 发表的:
没了??继续啊!没看够!

明天的,我也得准备下呢🤣

虎扑用户705491
好文,再多点就好了

h
halalakers
支持,停止排名吧,多科普

虎扑用户975833
好文!

虎扑用户594581
引用 @豆宝的爸爸 发表的:
在哪看?是书吗?还是纪录片?

易中天老师的中国史系列丛书

长安小野马
可惜了司马炎,还算不错的皇帝。有司马衷这样的儿子,贾南风这样的儿媳,杨芷这样的老婆,还能咋整呢?
虎扑用户852316
楼主,能不能从这篇文章开始,一直写到隋朝?顺便分析一下两晋外其他几个政权。

A
AcottocA
司马家和赵家,最垃圾正统王朝皇族。

胥孟熙223
补充两点。第一曹魏削弱宗室是从曹植不下司马门开始,曹操严格控制宗室力量。因为曹操名义上忠于王室。但曹丕傻叉到自己做了皇帝还继续坚持,就已经买下祸根。削弱宗室可以看看曹植的传记就知道,宗室跟县大队的力量差不多。曹睿也没有改革,这祸根一直没重视。曹魏宗室曹囧有一篇《六代论》可以看一看,直接针对这一问题,可惜没重视。司马家夺权肯定会改正,一是大权在握,二是大封宗室。第二点,西晋灭亡直接原因是五胡乱华,深度原因是宗室力量过大,中央政权不稳定,产生的八王之乱。祸根源于司马炎骄奢淫逸。关于五胡乱华,江统的《徙戎论》非常有深度,建议一看。

豆宝的爸爸
引用 @莫辞花下 发表的:
易中天老师的中国史系列丛书

OK多谢

a
anferneehu
魏晋南北朝,纷乱后的隋唐盛世。

f
flc007
引用 @OnlysuperOne 发表的:
你用现在的思想去衡量古代的制度,本身就不合理

我们在这里讨论历史,都是带着现代的观点。

三分射手洗剪吹
引用 @贝贝和昆吾剑 发表的:
好文支持。推荐大家看下中国通史的门阀政治和魏晋风度两集,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小白,真的有很大收获。

提示《易中天中华史》,很不错,还有对比同时期欧洲的情况

R
RW0OKC
可惜司马骏死得早了些,不然应该能镇住司马炎死后宗室混乱的局面。

爆蛋侠
可能是能力守恒定律,祖辈连续出了逆天人才把这个家族血脉中的智慧和能力全掏空了。🐶🐶

怨屋uramiya
我一个理工科宅男最近在虎扑爱上历史了。。。。。。。

早睡早起多喝热水
知识啊,帮顶

安静DE路人
引用 @钱家二少 发表的:
为什么司马炎的儿子几乎都是白痴?

近亲结婚太多啦

虎扑用户332535
引用 @洛杉矶王大炮 发表的:
这个呕心沥血建立基业可还行

我看完第一段 直接拉下来找你这个评论 哈哈哈

虎扑用户146625
圣天子垂拱而治,不掌权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y
ytmissing
东汉末年到宋成立前这千年时间主流还是打打打,地方军事力量大于中央,晋并不是特例。期间稍微稳定的唐没多久也是藩镇力量大于中央。这也是宋一改旧例重文轻武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可惜宋用力过猛,对内有效,对外失效。
化为疾风
小学初中读那么多遍三国 到了高中学【陈情表】看到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上课时我一下就笑喷了~

元始天尊孟小奇
引用 @洛杉矶王大炮 发表的:
这个呕心沥血建立基业可还行

我就说看完感觉哪儿不太对劲儿

莉香与完治
其实司马炎让亲族发家是被曹魏影响了,结果被影响过头了,还有就是司马炎30岁登位,面对的权臣全是老一辈,他只能大加封赏权臣,然后扶植自己宗族,再就是司马家真的能生。。

怼一怼其乐无穷
引用 @济济多士 发表的:
文章写的很认真。但分析问题有些不足。

自东汉甚至西汉以来甚至春秋战国以来,权力的趋势是不断下移的。鲁国等国基本都是亲亲尊尊,都是公族为政,而齐国就不是。齐国自姜尚时就开始重用异性为卿,大夫等,所以齐有高子等等这些非公族之人。后面将其彻底发扬光大的是晋文公了,立六卿全是非公族之人,而后所有人都知道晋国大兴。

所以田氏伐齐和三家分晋这两国都没好下场

和谐D3D
引用 @ni3 发表的:
明天的,我也得准备下呢🤣

马克

济济多士
引用 @怼一怼其乐无穷 发表的:
所以田氏伐齐和三家分晋这两国都没好下场

偷换概念了。
是对姜氏和姬氏一家一姓不好罢了。国是谁的国?人是谁的人?

怼一怼其乐无穷
引用 @济济多士 发表的:
偷换概念了。
是对姜氏和姬氏一家一姓不好罢了。国是谁的国?人是谁的人?

当时是家天下国是国君的国

O
OnlysuperOne
引用 @flc007 发表的:
我们在这里讨论历史,都是带着现代的观点。

讨论历史要基于当时的社会人文思想和生产力发展程度,你用马列唯物主义去剖析历史,得到的都是最表面的东西,由分析变为批判,反而离历史真相越来越远

济济多士
引用 @怼一怼其乐无穷 发表的:
当时是家天下国是国君的国

所以它该不该亡?

怼一怼其乐无穷
引用 @济济多士 发表的:
所以它该不该亡?

该亡啊活该他们乱用异姓。那些不用异姓的大国都是外力灭亡的。他们要不用异姓也不会早早亡国。

微辣帝2号
还是应该结合整个南北朝的历史,才能更好的解读司马炎,你这些观点过于浅显

虎扑用户78543
错别字要注意哈,兄弟

游荡的眼睛
引用 @济济多士 发表的:
文章写的很认真。但分析问题有些不足。

自东汉甚至西汉以来甚至春秋战国以来,权力的趋势是不断下移的。鲁国等国基本都是亲亲尊尊,都是公族为政,而齐国就不是。齐国自姜尚时就开始重用异性为卿,大夫等,所以齐有高子等等这些非公族之人。后面将其彻底发扬光大的是晋文公了,立六卿全是非公族之人,而后所有人都知道晋国大兴。

所以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啊,国家是强大了,王族衰弱了,对皇帝来说没有意义。
从晋来说,当时的皇帝看到的是,在王朝危难的时刻,汉就是因为宗室广播续了一次,刘备还差点续,而魏剪除宗室导致无人站出来。但是缺点是刘秀刘备出身太低,续的难度太高,那好,我们把宗室都封为地方实权王。。。

宗南海首席谋士
引用 @听我说手牵手 发表的:
其实早这么发展,君主立宪也好啊,然后统一内部,欧洲殖民……

早这样发展那我们现在就牛B了.

虎扑用户282029
引用 @钱家二少 发表的:
为什么司马炎的儿子几乎都是白痴?

魏晋时代酗酒炼丹玩儿大了。。。

瞧得起阳虚上处境
这些个******到底写个啥,哪位彦祖来解释下

胡途大帝
司马炎分封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当时士族力量膨胀,分封藩王是为了抑制士族的力量,参考曹魏打压宗室,结果轻松被篡位。
而且司马炎分封的藩国并不比汉初的封国,西晋诸王权力很小,封国面积也小,卫队才几百至几千人不等,而且藩国的财政、行政权也只有一部分,大部分的藩王都不喜欢到藩国,而是喜欢赖在京师不走。真正让藩王掌握实力的是宗王出镇制度。为了抑制士族在地方势力,司马炎规定罢州郡兵,地方只保留50-100的军队,全国各郡加起来才几万地方军,同时在洛阳北部邺城、西部关中、南部的许昌三大军区部署重兵拱卫皇室,为了保持司马家族统治地位,这几个军镇都是宗室坐镇。八王之乱势力最强的三个王成都王、齐王、河间王就是这三个军镇的主帅,他们靠的不是成都国、河间国、齐国的兵力,而是他出镇的军镇兵力。
八王之间开始后,先是禁军与禁军交战,然后是各王带军镇军队进入京师交战。打到最后,京师的禁军完蛋、地方方镇军队也垮了,这时候成都王司马颖等人不得不引进胡人军队。其实这群胡人早已汉化,八王之乱实际上是晋朝的胡人****,而不是异族入侵。司马炎先是罢州郡兵,使地方失去了对胡人的优势,但中央禁军和方镇军队还是很有威慑力,八王之乱后,西晋再也没有能力压制这群人,叛乱就开始了。

胡途大帝
引用 @怼一怼其乐无穷 发表的:
该亡啊活该他们乱用异姓。那些不用异姓的大国都是外力灭亡的。他们要不用异姓也不会早早亡国。

胡人从东汉时候就开始内迁,也不能全怪晋。

恬静怡和
引用 @济济多士 发表的:
文章写的很认真。但分析问题有些不足。

自东汉甚至西汉以来甚至春秋战国以来,权力的趋势是不断下移的。鲁国等国基本都是亲亲尊尊,都是公族为政,而齐国就不是。齐国自姜尚时就开始重用异性为卿,大夫等,所以齐有高子等等这些非公族之人。后面将其彻底发扬光大的是晋文公了,立六卿全是非公族之人,而后所有人都知道晋国大兴。

高氏也是姜姓,春秋时期重用异姓的只有晋国。从晋献公开始,就杀尽了公族,自己的儿子又一个接一个完蛋,只剩重耳,旁边跟随辅佐的都是异姓,才造就了晋国完全不同的风向。

用户1476054221
引用 @宗南海首席谋士 发表的:
早这样发展那我们现在就牛B了.

想的真美好,中国古代皇帝没有权利只会引发无休无止的战乱和分裂,想让中国一些有权利的人共同决议政令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内斗,只会想着怎么让自己的权利越来越大

牛栏山的小牛
晋就安生了十年,从此成了战国

济济多士
引用 @恬静怡和 发表的:
高氏也是姜姓,春秋时期重用异姓的只有晋国。从晋献公开始,就杀尽了公族,自己的儿子又一个接一个完蛋,只剩重耳,旁边跟随辅佐的都是异姓,才造就了晋国完全不同的风向。

无论主观还是客观,正因为权力下移,让晋国人才辈出。后面秦国也是如此。科举更是顺应了这个趋势。

虎扑用户975799
引用 @用户1476054221 发表的:
想的真美好,中国古代皇帝没有权利只会引发无休无止的战乱和分裂,想让中国一些有权利的人共同决议政令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会内斗,只会想着怎么让自己的权利越来越大

确实。中国历史上只要权利一分散,必定互相厮杀,争权夺利

教兽林
嫡长子继承制是个弊端,无论生得是好是坏,只要不犯大的错,先帝立昭都是长子继位。

你快别笑了
引用 @OnlysuperOne 发表的:
讨论历史要基于当时的社会人文思想和生产力发展程度,你用马列唯物主义去剖析历史,得到的都是最表面的东西,由分析变为批判,反而离历史真相越来越远

我觉得所有的历史都是要客观看待的,当时的情况以及制度包括历史人物的性格都是要参考的。拿现在的眼光以及那些带有主观色彩的史书去分析都是不准确的。

虎扑用户200918
司马家本来就是士族门阀,维护的就是士族利益,沦为士族傀儡也正常

达拉然的夏天
引用 @贝贝和昆吾剑 发表的:
好文支持。推荐大家看下中国通史的门阀政治和魏晋风度两集,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小白,真的有很大收获。

《东晋门阀制度》《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利与家族网络》

圣西罗的光芒
士不克己复礼

圣西罗的光芒
引用 @爆蛋侠 发表的:
可能是能力守恒定律,祖辈连续出了逆天人才把这个家族血脉中的智慧和能力全掏空了。🐶🐶

没什么逆天的。司马懿得历来评价一般,当世也难跟诸葛亮相提并论。为什么中国历史独汉以强亡?因为汉朝在封建时代属于中央集权做到最高境界的朝代,即使曹操称魏王,自有一番朝野,仍旧要以汉之名与孙权交涉。士族被孙权和曹丕两个君主放大以后,司马家又搞了一出外戚乱政,加上自然条件急剧恶化,形成了外部侵略者,晋怎么能不亡呢?历史还是要客观对待的。

圣西罗的光芒
引用 @迷失在风中 发表的:
确实。中国历史上只要权利一分散,必定互相厮杀,争权夺利

封建政权在生产力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哪个中央集权玩的溜哪个声音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