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冉】祖国生日快乐 聊聊当初我为啥一定要选择从美国回来?

段冉在线
楼主 (虎扑)
今儿趁着伟大祖国70岁生日,跟大伙聊聊当初我为啥一定要义无反顾的选择回国!  我拍摄的好莱坞山

其实在之前那篇:为什么我在美国已经安家之后又决定搬回来,已经说了一些,今天这篇等于其实算是上一篇一个续集。毕竟因为篇幅有限,很难真正把方方面面都写到,今天继续延展一下,主要侧重咱们的同胞出国以后,在美国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以及给想要移民或者去到美国工作的朋友们的建议。   之前我在比赛里一直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所有事情都是辩证的,没有说绝对的好和不好。更何况每个人自身的情况也都不一样,所以我只是以我的视角结合个人的经历给大伙分享下。   大家知道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咱们中国的同胞,但是一般来说相对小一点城市,除了上学也基本不会有太多人去,所以在美国聚集中国人最多的无非就是纽约、洛杉矶、旧金山、休斯顿这些个大一点的城市。问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这些城市基本也都去过、生活过。  

湖人快船主场斯坦普斯中心的夜景
其实大致可以根据去美国的时间把这些人分为两个时代。首先是比较老一辈的朋友们,当年可能是因为个人原因或者说历史原因也好,他们可能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在那边扎根生活了,这一代的朋友,多数人因为当时年代比较早的原因,可能没有太高的学历,想要真正融入到美国社会,进到美国的正统企业当中其实是非常难的,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多人当时选择做了自己的小生意,开了自己的小买卖,或者说做一些对语言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工作。那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积攒了不错的财富,可以说过上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大致是这么一个情况。   另外就是再年轻一点儿的朋友,80、90后这一代,他们去到美国其实更多的是通过留学的方式,我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个。这一代的留学生以理工科的居多,因为这里面有这样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不是一个擅长数理化的民族,他们真正擅长的是文科,接受的教育也是这样,不管什么理论都能跟你说出他的道理,并且让你觉得有道理,其实可能完全是个谬论。就是说从小接受的锻炼和学习理念其实都是偏文科的,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特别欢迎全球的这些数理化工科的人才,门槛也相对比较低。   比如说当年我在克里夫兰认识的一个朋友,在那边搞科研,在实验室里跟着导师一天到晚的做科学实验,尽管最后在美国,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就,找了非常好的工作,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当教授回国当老师,这是后话。   还一个朋友当时在印第安纳,在中国的时候是一名牙医,到美国读学的却不是牙医专业,毕业之后也在实验室工作,每天就是杀小白鼠。但是过了几年,他觉得这个工作发展比较慢,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他就又重新读了牙医的专业,现在已经获得了开牙所的资质。   之所以介绍这两个朋友呢,是因为他们是我那一代留学生中学理工科的朋友的一个代表,或者说一个缩影。  

我的大学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但是再往后,你比如说90后的朋友,也有很大一部分在美国读商科和文科,这个咱们说竞争起来就比较吃亏,这也是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比方说我在那儿读硕士的时候,学的是体育管理。那你说这个其实是一个没有明确标准的学科,当时我们老师也说:只要能把自己的观点说通、能够说服别人,那就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呢在那个环境下大家都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我作为我们班里唯一的一个中国人,即便我英语再好,也是拿我的第二语言去跟人家交流,本身这就是天然的劣势。所以说,那会儿我就意识到,这些学理工的同学是多么占便宜,因为工作起来只要你数学好或者编程好,那么即便不用跟人交流,也能很好的拿出成绩,往往这种人在美国也是特别吃香,年薪特别高。     简单的说完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在美国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接下来说说生活方面,这也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很多从没有去过美国的朋友,可能有这样一个感觉,觉得在异国他乡可能会有很多生活上的不便利,我记得当时有很多中国的朋友就跟我说:”你们那儿天天吃西餐,要不要给你们寄点儿方便面或者老干妈什么的?” 这个咱们以洛杉矶为例,因为我在这儿待得最久。大致可以这么说,你在北京的商场里能买到的东西,洛杉矶的商场里也基本都能买到。举个例子比如说北京的商场,你能买到八种老干妈酱,那么在洛杉矶的超市里也有这八种,而不会一种,这到了这个份儿。当然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几个相对较大的城市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上学那会儿,我们老师是一个白人,他就说当年哪个哪个区都是我们白人,后来过了20年以后都被你们中国人民占领了。而且美国的物价相对于全世界的其他发达国家其实是比较低的,生活压力也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的。   很多朋友知道我是吃货而且只吃中餐,但其实美国这几个中国人比较多的城市中餐都是非常地道的。你可以在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找到几乎中国90%以上的美食,纽约华人区法拉盛(Flushing)那街头就有卖羊肉串的(现在连北京都不让马路上明火烤串了,纽约却还有),洛杉矶也是烤鸭水煮鱼卤煮火烧随便挑。所以如果只为中餐,住在洛杉矶的我没必要搬回北京。当然了,外国有那么几样食物并不正宗,比如蒜黄,小白菜,卤水豆腐丝和茴香。如果您像我一样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这几样,我建议您还是别出国了,国外吃不着正宗的。   现在开始说说我的经历,刚去的时候,我和我爱人跟人合租了一个三居室,每户每月摊800多块钱,就跟现在好多刚毕业在北京工作的朋友们是一样的状态,后来慢慢的陆续换了些更好的房子,换句话说刚去的那几年净搬家了!   后来当年NBA停摆的时候,我去当了一段时间导游,毕竟那个时候需要养家糊口,也没别的可干的。因为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游客过来,所以在这个做导游的过程中我接触到的这些游客,他们的确都觉得美国这儿好、那儿好。但是咱们说毕竟那是旅游嘛,您去到任何一个城市您都会觉得新鲜,这跟长期的生活还是不一样的。   后来到了2012年,因为工作慢慢就有了一个原始的积累,攒了那么几万美元吧。开始想着去买房,虽然最后还是靠着贷款买在了最便宜的区,但也算终于在美国有了自己的家,然后就开始过上了每月还贷款的日子,等于说生活才算是步入正轨了。     相信到这儿大家对于生活经济和工作领域方面会有一大致的了解,那么工作之外的娱乐和文化生活呢?在美国生活最大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我有什么说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生活最大的感受就俩字:无聊,实在是太无聊,太空虚了,对我来说完全没什么业余生活,那会我工作之外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家装一个类似小米盒子的东西,看咱们中国的电视台。因为即便你英语很好,但是很少有不是美国土生土长,从其他国家真正移民过来的,基本上没有天天回家看美剧看美国新闻的。除了电视再就是去超市买盘,我出国之前也不谁跟我说的美国从来没盗版,那都是瞎掰,十块钱三张要多少有多少。那会只要是没有NBA的时候,我就在家看这个,《乡村爱情》从第一部都看到第八部了。

这个您说能理解为我们是因为有一颗爱国心才这样的吗?其实上升不到那个高度上,就很简单,更形象的说就是一种你从中国移民过去,进入到了一个文化沙漠。   这点我在上学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了,那会儿我语言交流已经没问题,但是即便他们说的我都能听懂,因为文化差异和生长环境的不同,我还是搭不上茬。可能人家说的都是:”咱们初中的时候棒球队,那个橄榄球队后来怎么着了?”这个我完全不懂,名字我也没听过,除了说篮球的时候,我能以一个中国球迷的身份跟人家聊聊,其他的基本上就是听着。   所以甭管你是哪个行业的人,多数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就是无聊。那大家可能会说:”我们看新闻里,那些球星什么的老去夜店,这不也是娱乐的地方吗?”其实,那些个地方都是集中在你比如好莱坞大道这种地方,其他的地儿恨不得八点以后马路上灯都关了。说到夜店当年我也去过,那会班里为了让大家增进感情有每周的课外聚会,有一次跟同学一起去了趟夜店,感受还是两个字:无聊。美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每个人拿瓶啤酒,然后手里攥着聊三小时,再就是人家会跳舞会蹦迪的在中间玩命蹦,那个我更不行了,所以打那之后,我就再也没去过,太没劲了。                  

          洛杉矶的夜景再美,也留不住我的心   除了这些,我真不知道在美国的中国人还有什么其他的业余生活,除了在家看看中国电视剧之后,最多也就是周末休息的时候跟一些中国朋友组织定期的打打球打打牌。但是那个状态跟在中国不能比。因为随着你生活和人生的阅历增多,岁数增大,慢慢能体会到,我们人作为一种群居的动物到底活的是什么呢?其实活着就是这个人气。你不可能像老虎一样独来独往,说到底你还是需要有这种包括亲友、朋友、同事的这种联系,让你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交带来的满足感,但是咱们这些移民到美国的中国朋友真的很难享受到。   举个我家人的例子,我奶奶在上世纪70年代就随着我姑姑移民去了澳洲。后来我姑姑要买房时本来想在悉尼郊区的地方买一栋别墅,但我奶奶坚持让她闹市区的公寓,因为她说要每天打开窗帘就能看到人。后来我姑姑买了悉尼闹市区的一个在十字路口的公寓,每天一开窗帘就看到下面车来人往,我奶奶就开心了。   我当年还在北京时,有时会觉得周围人太多了,环境太乱了。后来在美国住了快十年,每次回到北京看到****攘往的人潮,反而觉得特踏实。这种前后180度的转变可能与我的年龄有关,也可能与我的生活经历有关,毕竟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相信年龄和生活经历相仿的朋友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     真的,按说我的英语在移民的群体里绝对是上属的,就像刚说的上学时候,美国人跟我聊天我的确听到百分之百,但是我仍然无法让我融入他们的圈子里。最后慢慢变成了这样,在美国就是早上起来上班,然后下班回家带孩子上兴趣班,晚上洗澡、睡觉,第二天起来再上班。周六的时候,看看电视剧,打打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很多朋友会说其实我们在中国也差不多,也就是上班、休息、带带孩子。   而且往深刻一点说,虽然步入社会之后人都会交到很多朋友其中也不乏可以交心的朋友,但是与幼年时代青年时代学生时代交的朋友在一起时,那种放松感自如感和随意感才是最高的。这种感觉,在美国的中国人是很少有的,因为大家的朋友多数都是来到美国之后才认识的,而不是所谓的“发小”。实话实说,我在美国的这些年,除了亲人之外,最想念的就是这帮发小,这帮可以在一起时说话完全不过脑子的发小。   我还是那句话:感受真的完全不一样,最起码我个人是这样的。这就好比说您是一条金鱼,您在美国就等于给你扔一个环境特别好鱼缸里,但是在中国是给您放到河里,那您说感受能一样吗?如果量化的来说,我在中国固定走动的,混在一起的朋友大概有25-30个左右,在美国这些年里固定走动的朋友当中:中国人在5个左右,美国人0个。   所以说我最后决定回来,这也是占了一个很大的原因,在那边虽谈不上缺少归属感,因为说归属感显得太大。就是直白的说:感觉太无聊了,实在是太无聊了。没错,就是我反复说的这句话。多少个夜晚,我站在家门口,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空旷的街道,虽然面如平湖,内心却在大喊:真无聊!   回到中国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你会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场合,认识不同的人。那我个人来说,可能我从17年回来的这两年时间,微信好友的数量是我在美国生活那些年的好几倍。虽然可能如果您用这个功利的眼光来看,认识这么多人可能对自己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帮助。但就是我刚刚说的咱们是群居的动物,我们都渴望在跟别人的交往当中,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和自我的价值实现,而恰恰这种感觉是在美国的中国人没有的,我不知道如果现在有在美国居住的朋友,您能看这里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   现在回到国内之后我还经常回想起,当时在美国时每个晚上吃完饭我就问我太太:“咱们去沃尔玛吗?”其实没啥可买的,但因为实在没得干,晚上只能带着孩子逛超市来解闷。现在想想还后怕,好在我痛定思痛搬回祖国,否则此生岂不荒废矣!   虽然说我之前最早的理念也是跟现在可能想要去美国的朋友一样:就是如果我要做一普通的老百姓,那我就去美国做,他们那边福利好、环境好、尊重****,但是当我真的在那儿做了十年的老百姓之后,我发现这不适合我,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当然我还是得说这只是我自身的经历,可能不能代表大多数人。你比如我刚才说的那个牙所的朋友,人家现在可能也在那边生活的好好的。   但是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不少移民外国的中国朋友要面对的——父母怎么办?很多人都在自己扎根之后把父母接到了外国探亲也好移民也好,但是我发现多数的老人待了一阵子就待不下去了,就是想回国,想自己的老房子,老环境,老伙伴。这就给年轻一代的移民朋友制造了一个天大的难题:父母逐渐老去需要我们照顾,但我们已经扎根外国,父母又不适应外国的生活天天思乡,他们不能来,我们不能回,如何是好?这事当然只能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我对此的看法是:多少年之后回头看,你会为没在父母需要时给予足够的陪伴而懊悔终生,却不一定会为放弃美国回归故土而感到遗憾。   最后还有一个深刻的话题只能下次探讨,就是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很多朋友说出国就是为了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我觉得这个话题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所以我准备下一期再主要聊中外教育的差异。   带着胖头骑车溜马路 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快乐   总结来说,我的观点是:   如果您还没有去过美国的话,建议您有机会有条件一定要去旅游一趟,确实开阔眼界。   如果说您现在是上学阶段,想出去留学不知道选择哪个国家,那我建议您首选还是美国。因为以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的观点来说,澳洲、英国包括别的国家的留学生,在他们眼里都不入流。这就是他们的观点,这里我也只是平铺直叙的说一下,没有冒犯的意思哈。   但是,如果现在您说,我想搬到美国去,那您就是当年的我,我的建议就是千万别去。去了一年不后悔两年不后悔,十年之后——基本都后悔,但那是美国已扎根中国已没根,很多人就回不来了。   最后可能还有一部分朋友,您现在在美国,可能您现在有回来的想法,但是还在犹豫,那么我给您的建议是:如果您在中国已经拔根儿了,就说所以的一切都没有了,回来得先找工作,先找房子,给孩子先找学校,未来都是未知的话,那您要非得回来,也没必要,毕竟在美国安安稳稳的生活没问题。但是如果现在中国还有根儿,你回来不管是保险也好、事业也好、工作也好可以续上,那我给您的建议是:赶紧马上回来。

美国开敞篷,回中国骑自行车,仍然爽!   不管您觉得有没有道理,这就是我的肺腑之言,不管对您有没有帮助,我这人不说实话就难受。就像我之前再那篇为什么回国的文章里写的:虽然在美国地方大房子也大,车也便宜。我儿子胖头不懂这些,他不明白为什么在北京京住的房子比他在美国的家少了一层又小了五倍,也不明白美国的七座大吉普为什么变成了俩人坐都嫌小的雪铁龙C2,更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买了四台空气净化器和两个雾霾监测表。这些他都不明白,我也不指望他明白,只要他能像一个中国人,一个北京人那样,一天天长大,以后见了我能张嘴就叫“爸”而不是“Dad”,我就心满意足了。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够给想要去美国或者正在犹豫要不要去、要不要回来的的朋友们带来一个新的启发,不管怎么选择,祝福您一切都好,有其他想说的,咱们可以在留言里去,一起去探讨。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段冉在线 跟您一起聊生活 聊篮球
追风ly少年
2 楼
此生无悔入华夏

段冉在线
3 楼
引用 @追风ly少年 发表的:
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世还做中国人
枕草飞鸟川
4 楼
这像一个高仿的号

L
LovebugsJr
5 楼
挺好的。

H
H丶M丶
6 楼
冉哥👍🏻 go spurs go!

R
ReadyPler1
7 楼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单手冒哈登
8 楼
咋了嘛🐶

追风ly少年
9 楼
引用 @枕草飞鸟川 发表的:
这像一个高仿的号

人家虎扑认证的 到你这变成高仿了😂

枕草飞鸟川
10 楼
引用 @追风ly少年 发表的:
人家虎扑认证的 到你这变成高仿了😂

这么久没有人回复,可不是像高仿的嘛。手动狗头

殷琪炜
11 楼
引用 @段冉在线 发表的:
来世还做中国人

🆙

虎扑用户143831
12 楼
有机会出去走一走,会对这个世界有不一样的认知

追风ly少年
13 楼
引用 @枕草飞鸟川 发表的:
这么久没有人回复,可不是像高仿的嘛。手动狗头

啥也不说了 火箭总冠军

枕草飞鸟川
14 楼
引用 @追风ly少年 发表的:
啥也不说了 火箭总冠军

别的不说,只要说🚀总冠军,你就是我兄弟

啦啦啦大鸟
15 楼
冉哥 晚上好😊

J
JR丶boom
16 楼
给冉哥顶个贴,说的真的很用心!

凱裡歐文丿
17 楼
可以

紫衫军fly
18 楼
我怎么记得您之前好像在虎扑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的
i
incasei
19 楼
您这篇跟上一篇没多大区别啊?

费城状元西蒙斯
20 楼
段冉老师牛逼哈哈,唯一一个回复过我的名人不知道您还有印象不(*°∀°)=3

虎扑用户108127
21 楼
欢迎回家!

烈性雪碧
22 楼


北京八成天有雾霾
23 楼
火箭总冠军

N
NealCaff
24 楼
说的很朴实啊!作为一个留美学生觉得都是大实话!

吞风吻雨何人在
25 楼
归属感是第一

田爷爷叶爷爷
26 楼
引用 @烈性雪碧 发表的:

不要和陌生人讲话。

牛蜜已硬文2
27 楼
引用 @烈性雪碧 发表的:

安家和,你要打人吗?

队史第二SF英格拉姆
28 楼
家人在哪,人在哪

深陷在人间
29 楼
支持一波冉哥

摩登卓木强巴
30 楼
引用 @段冉在线 发表的:
来世还做中国人

儒雅随和段老师

就爱敲空格
31 楼
段哥是不是之前发过类似的文章了 看着标题眼熟

d
dizhiiac
32 楼
一代彷徨二代就忘本了,比如深圳南边那个城市的很多人的父辈看霍元甲看金庸学中国功夫,但到了他们接受了更多的好莱坞,听多了更多的西洋乐,他们认为那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抛弃起来毫无负担。
您眷恋过去的回忆,如果坚持下去,您儿子也就痛苦一阵子,到了下下代就完全不会了。

郑秋冬
33 楼
引用 @追风ly少年 发表的:
此生无悔入华夏

中国人的家观念很强的,不论是大家还是小家

虎扑用户890752
34 楼
这是不很久之前发过一遍了

詹姆斯欧文穆迪埃
35 楼
帮顶啊

纷繁天下
36 楼
前排围观。师夷长技以制夷
虎扑用户630338
37 楼
引用 @烈性雪碧 发表的:

我建国啊

大莱莱90
38 楼
在英国生活也好几年了,非常认同你说的无聊两个字。同事业余时间一般就是酒吧夜店,酒吧还行,夜店真的玩不来啊……唉

虎扑用户147867
39 楼
顶顶顶

飞翔的自由
40 楼
确实真实!!尤其是金鱼在鱼缸跟河里的比喻,国外实在是太他妈无聊了…

九十度后仰
41 楼
哈哈,冉哥,期待新赛季和你的见面

z
zlmxiaomi
42 楼
引用 @段冉在线 发表的:
来世还做中国人

那句每天逛超市解闷,深有体会
沃尔玛,大华,奥莱,都逛烂了 在家又无聊

快乐的他
43 楼
段老师确实是个真实的人,文章写得很好,支持希望多发一些!

d
dongwei8451057
44 楼
乡村爱情都能看八部,好吧,我信你是真无聊了

杰森兰博
45 楼
半城兄 您来啦

铁口直断舒半仙
46 楼
同在加州,周末我跟我的律师老哥(也是一代华人)没事就去跳伞骑车抓龙虾钓鱼出海潜水。其实文化荒漠的说法我绝对理解,既然没办法逃离,我们就在荒漠中开辟一个绿洲。

m
maweidb23
47 楼
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读完了。段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想听听你的感受,就选取生活的一个小方面:开车。
在美国开车体会到了畅快感,国内的开车环境感觉憋屈,不守规矩的没有正确开车意识的太多,没办法好好开车,不知道段老师对此感受如何?祝节日快乐!

我弯了你随意
48 楼
美食博主,你来了?

虎扑用户959599
49 楼
果然有点平铺直叙啊😂😂😂写的简单,但情感真挚!给你点个赞👍🏻👍🏻👍🏻

陌路抉择
50 楼
这么好的帖子怎么没人顶啊

跳伞塔派出所
51 楼
真实。而且美食国外真的不行 哪怕有中餐馆 味道没法挑选

老师我要喝牛奶
52 楼
冉哥,好文

骑毛驴上篮
53 楼
别说出国了,我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我都特别想吃老家的饭菜
吉兔比利
54 楼
太真实了,虽说没出国过但还是能理解您,有几个朋友在国外留学,有时候打电话确实能体会到他们那种感受,尽管国外灯红酒绿繁华无限,但那些都不属于咱,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我的父母兄弟朋友,我的一切都在这里,离开祖国真的就像没有了根一样。

j
jd我高兴
55 楼
我有个同学在美国上学,回来也是说无聊,叫我们出来聊一晚上

j
jd我高兴
56 楼
引用 @dizhiiac 发表的:
一代彷徨二代就忘本了,比如深圳南边那个城市的很多人的父辈看霍元甲看金庸学中国功夫,但到了他们接受了更多的好莱坞,听多了更多的西洋乐,他们认为那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抛弃起来毫无负担。
您眷恋过去的回忆,如果坚持下去,您儿子也就痛苦一阵子,到了下下代就完全不会了。

是,就跟林书豪那样

束缚i
57 楼
引用 @段冉在线 发表的:
来世还做中国人

段老师怎么感觉您这篇文章看过捏

詹姆斯13号哈登
58 楼
支持一下段冉老师

路人夔
59 楼
引用 @段冉在线 发表的:
来世还做中国人

我前天刚回来,去出差了4个月,真的是无聊到爆。想想还是国内好

史蒂芬库里灬
60 楼
太长了,没看完。
我有一朋友家里条件不错,好不容易去了加拿大又回来了。
深圳也不呆了,直接回老家四线城市。
结婚,开个店,他爹分了他三套房,偶尔出国旅游。

豆浆入侵
61 楼
段冉老师,好像这篇和之前一样,是不是发过啊

虎扑用户040298
62 楼
引用 @段冉在线 发表的:
来世还做中国人

走在祖国的土地上每一步都很踏实 心安理得的踏实

9
97到如今最爱阿根廷
63 楼
其实就是三个字,归属感,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喜欢落叶归根的

高先生不爱吃糖
64 楼
段老师,很喜欢您的解说,特别逗哈哈,另外感觉您分享的东西挺真实的

猫猫闹闹
65 楼
写得很不错,支持一下

弗兰奇人马
66 楼
引用 @束缚i 发表的:
段老师怎么感觉您这篇文章看过捏

我也看过,好像几个月前看过,不知道为什么又在虎扑出现了一次

D
Doc李
67 楼
引用 @烈性雪碧 发表的:

不要和外国人说话

M
MagicXJ
68 楼
段异国他乡没那么容易,落叶还得归根

如今怎么弄
69 楼
大人扛不住这个寂寞 孩子出生成长在那里的话应该没什么不习惯的

B
BlueSleaze
70 楼
回国确实心里踏实!!!段老师,迫不及待要听你说新赛季了😂

老球迷无脑黑你勇
71 楼
很实在 希望自己好好努力 能去美国看一看

l
lu80374087
72 楼
小米盒子给了多少赞助,天猫魔盒给双倍🐶

k
k14560477
73 楼
分人吧。。。我更喜欢安静的生活

S
SamGao01
74 楼
引用 @zlmxiaomi 发表的:
那句每天逛超市解闷,深有体会
沃尔玛,大华,奥莱,都逛烂了 在家又无聊

真的,在美国我把能看的所有综艺都看了一遍

虎扑用户718974
75 楼
引用 @追风ly少年 发表的:
人家虎扑认证的 到你这变成高仿了😂

没认证的连高仿都不是/狗头

z
zxraul
76 楼
很多人想要的其实不是美国,而是干净的空气和便宜的车价
再续一瓶营养快线
77 楼
晚上空荡荡的大街,走着我也害怕啊,不懂什么时候跳出一个人拿枪出来打劫,还是中国好,走夜路不慌。

华晨拖拉机
78 楼
美国科技这么发达
基础理工科全靠外国人?有点怀疑呢

虎扑用户133769
79 楼
老哥 稳

虎扑用户096085
80 楼
深有体会,说得好

飞天小猪哥
81 楼
引用 @段冉在线 发表的:
来世还做中国人

哈哈,在美国4年,澳洲快两年了,确实和段老师想法完全一样,只有我爸一直想让我住在美国,也不知道怎么和他说,无法改变他美国什么都很好,车便宜,房便宜的想法.很难和他说我很想念在老家的,在北京的一群小伙伴们. 不想再呆在国外了.

D
D.Alpha
82 楼
兄弟上次不是聊过这个话题了吗?

虎扑用户296501
83 楼
之前看过,很早的文章

b
bigbangtyt
84 楼
同在洛杉矶,毕业了也已经工作生活了2年了,现在每天最怕的就是剧荒...
虎扑用户776064
85 楼
只要他能像一个中国人,一个北京人那样,一天天长大,以后见了我能张嘴就叫“爸”而不是“Dad”,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句太感人了

虎扑用户765692
86 楼
引用 @maweidb23 发表的:
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读完了。段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想听听你的感受,就选取生活的一个小方面:开车。
在美国开车体会到了畅快感,国内的开车环境感觉憋屈,不守规矩的没有正确开车意识的太多,没办法好好开车,不知道段老师对此感受如何?祝节日快乐!

你要是在曼哈顿开过车你就知道了,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开车的畅快感是来自于高速多车少,换到了拥挤的大城市其实一样的,曼哈顿各种加塞,抢道一样一样的

虎扑用户765692
87 楼
感同身受,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快了,出国留学生活品质也好了,不像第一代那么艰苦,可是文化上的不认同,无法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才是在那边生活最大的困扰,美国月亮再圆,还是家乡的更为亲切啊

胖编辑
88 楼
引用 @段冉在线 发表的:
来世还做中国人

来世不是要做中****吗?宁做华夏狗,不当美国人

虎扑用户268762
89 楼
很多地方有同样的感触,但是因为行业原因我在这边并不无聊,周围都是中国程序员,回国其实圈子也一样。
楼主发在这边其实引起的共鸣不会太大,这里很多人对出国的人还是抱有很大莫名的偏见和仇恨。虽然很讽刺,周围其实大部分北上广深的朋友回国的意愿更强烈,男生回国的意愿也大挺多。研究生阶段再过来读书的同学回国意愿也很低。
我也一直都很想回国,对我来说国内生活其实更好更舒服,资源可以利用的更多发展也没有限制,我女朋友就一点都不想回去,因为这件事我苦恼了很久了。sigh……

张指导的嘿嘿笑
90 楼
请问一下怎么练英语才能做到外国人说话百分之百听懂额?

i
itopia
91 楼
这大哥发了这么多贴是干啥的???明星么?

被迫注册小号
92 楼
美国都无聊么 我去旅游过 感觉到了周末就去自驾游呗 美国至少地界儿还是大的 华人也多 约着一起出去也行啊 另外美国还能玩射击 在新加坡才是真的无聊 我现在都不知道该带孩子去哪儿玩了 因为都差不多转遍了就这么点地方。。。

水水的老猫
93 楼
引用 @被迫注册小号 发表的:
美国都无聊么 我去旅游过 感觉到了周末就去自驾游呗 美国至少地界儿还是大的 华人也多 约着一起出去也行啊 另外美国还能玩射击 在新加坡才是真的无聊 我现在都不知道该带孩子去哪儿玩了 因为都差不多转遍了就这么点地方。。。

太多了啊,飞泰国甲米普吉之类一个半小时,自驾游去新山麻坡也没多远,坐船还能选Batam之类,时间也跟你从国内一线城市周末自驾去周边玩玩差不多吧。。。

被迫注册小号
94 楼
引用 @水水的老猫 发表的:
太多了啊,飞泰国甲米普吉之类一个半小时,自驾游去新山麻坡也没多远,坐船还能选Batam之类,时间也跟你从国内一线城市周末自驾去周边玩玩差不多吧。。。

哈哈 "出国"确实是个选择 你也在坡县吗

亚心
95 楼
我觉得这种“无聊”正是造就美国的强大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战国七雄的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人们只知耕战,不适浮华。
无名者乎
96 楼
引用 @牛蜜已硬文2 发表的:
安家和,你要打人吗?

是的



t
tmac传奇
97 楼
写得太长。 有没有哪个兄弟总结一下

h
hjt1994
98 楼
那句每天逛超市解闷,深有体会
通县小霸王
99 楼
确实没意思,好山好水好无聊🐶

f
fuel
100 楼
作为一个差不多十年没回国的人,最有同感的就是父母养老这个点,几乎是无解的点。

饮食,娱乐,事业发展,语言,文化隔阂,从易到难差不多是这个顺序,只要你想,总是有办法解决。
你可以改听英文歌,追美剧,语言过关了欣赏起来都不是问题。
你可以忘了综艺改追talk show,你可以不听相声改听stand-up,你可以B站换Netflix。
你可以训练你的中国胃,你可以试试欣赏football,Nascar,试试远足,打靶,露营,都挺不错。

国内的朋友,同学,甚至于亲戚,有意无意地逐渐都走远了,微信联系人一删再删最后只剩下那么几十个。
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只要你想,你可以连根拔起,在彼岸把自己当作一粒种子重新种下。
但始终有一个线你切不断:父母。

绝大部分决心留美的人,等到父母老去,都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至少十年。
如果你很不巧还是独生子女,那么你基本找不到一个两全的办法,有钱也没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