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fanni_10 发表的:我的硕士恩师 就是精通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程序开发(出了书。。。) 还有个例子前些天有个想要读博的jr发了帖子 关于上交的博导们 你可以看看都交叉到了什么程度。 --------------------------------------------------------------------------------------------------------------------- 末流958本硕,机械专业。硕士做水下探测器建模设计分析,算法只懂皮毛。联系了上交博士,三个老师给回复,也面谈了一下,老师也都很满意 ,现在需要确定导师准备笔试。 1 船舶学院,导师偏行政(科研能力一般)做汽车混合动力系统,谈的方向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极限工况下的混合动力系统研究,属于算法领域最前沿研究,但导师只有计划,技术只能靠自己。优势,老师很愿意收,项目支撑,经费充足,提供密歇根大学一年交流机会。缺点:本人算法基础薄弱,实验室算法研究也很少,属于开荒第一批。 2 船舶学院 ,做心血管压力和上臂压力测试研究(主要是流体方向),属于领域最前沿领域导师小牛。有名额,优势,项目支撑,也不缺经费,有顶级医疗企业合作开发。劣势:跨领域,日后发展偏科研(目前想毕业工作,不清楚医疗行业就业形势)。由于跨专业,申请时可能会因为专业背景直接被学院刷掉 3 电气学院,团队很大,大老板长江学者。导师智能算法,分布式,水下潜器。博士方向做auv开发,偏控制设计。优势:团队基础很好,110人团队,导师对硕士工作非常认可。劣势,今年名额已满,得等12月份,可能学院有新的名额(导师是说8成把握拿到名额,只要拿到一定给我)选择这个需要承担风险。 ——————————————————————————————————————— 学科交叉的科研方向就容易各个方向都比较了解 像土木、 材料这两个专业相关性本来就很大 做程序开发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说道学科交叉我就多说点 我本科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硕士2年半做的是混凝土抗震 其实已经跨一级学科了 博士阶段做的是金属材料腐蚀疲劳其实是材料层面的 目前很多人都有学科交叉的问题 所以怼人家一会儿土木一会儿材料一会儿程序员本就是没什么的道理的 如果那样说 上交那个大佬 一会儿流体力学 一会儿心血管方向。。。该怎么评价。。 我们做腐蚀疲劳的也有人做到跟医学关节置换有关的内容 关于这两个方向不精通怎么完成论文呢。。。
引用 @574782543 发表的: 不懂就问,为什么高端人才都留不住或者不留住啊
引用 @请叫我铁哥 发表的:翠纽碧大学理工学院理工系🐶
引用 @昵称不长怎么体现个性 发表的:老品牌双飞燕键鼠套装
引用 @半年就面试 发表的:我不想后代1陪三,当那个三。让后代当那个1有错吗
引用 @一只老风铃 发表的:你是没学过编译原理吧?语法分析里面LL1 LR1怕你都摸不出来
引用 @luo_zr 发表的:自己写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就算了,还是有大神能写出来的,可自己写个CPU出来是什么鬼? 这种无中生有的人才应该介绍到华为去,给那些花了不知道多少钱和多少时间才做出麒麟芯片的程序员上上课
引用 @王朝突袭者 发表的: 层主才是大佬,清华这个学校真的是太浮夸,别人不屑于浪费时间做的东西他们也好意思拿出来晒~来,大佬,展示你的水平,随便拿出点儿作品秒杀这些学生不成问题吧?再不济你让大家看看你的键盘是什么牌子的也行~ ------------------------------ 感谢各位jrs厚亮,多说两句,有些jrs,麻烦看完我所有的字再回复我,最后发现是友军再给我换衣服就晚了,哈哈。 emmm,其实从之前的某些研究成果来说,着实有一些是经费骗到手,然后成果瞎搞,甚至之前有把人家国外的东西拿回来把标识打磨了换成自己的标识就说是自己做的这种现象,所以,有些jrs对这种文章抱着一种很抵触的心里我是非常非常理解的,但是,某些BXJ的“大佬”们,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是一件比敲键盘还要简单的事,而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比敲键盘有价值多了
引用 @躺神丶 发表的: 确实牛,不过说实话大多数大学都有这个课,按照现有的算法堆代码,正常智商天天一年写也是能写到他的这种程度,我最服的还是搞算法和图形学的,没有天赋是真学不懂,我大学也写过简陋的,大二的课设mips32的cpu,大三的编译原理课设,实现lex和yacc,大四的课设,写编译器后端,electron写了ide,最后实现用.seu的语言在ide上写代码,通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汇编,烧到板子上,在板子上输出hello world,没有用到操作系统,不过大三实现过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lru,银行家这些
引用 @詹姆斯拉登111 发表的: 一般计算机组成+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大作业就是这样,大概率是玩具,离生产的质量差的比较远不过简历上已经比大作业要求高了很多很多了,所以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中也是百里挑一了
引用 @sun_set 发表的: 别怕是这种结果 身份都变成了华人了
引用 @跑不快跳不高投不准 发表的:找个开源,加个外壳,换一个logo,估计就出来了。前2年,高调nb的那个国产浏览器,叫啥来着,红什么?_?
引用 @匿名JJJR 发表的:不知道为啥有人灭你,说的确实对啊,不过一般学校没有这样的大作业。。。学这三门课,让你掌握的就是这。
引用 @我湖崛起666 发表的: 知乎上面这个帖子是前几天热榜第一,当事人和他们面试的老师都回答了那个问题,这个东西其实整套四个同学一起做的,这个同学相当于是组长他每一块都懂。我觉得看那个回答虽然不懂里面的内容,但可以感受到那些人的天才和谦逊,那种态度。我觉得问题和里面一些当事人的回答真的值得去看看
引用 @Azanda 发表的:这种敲键盘的理他干嘛,口嗨大佬,他这学土木的大佬能几天能写个简单点的语法分析器都算他🐮🍺了
引用 @矿泉水苏打水 发表的:现在学机械的毕了业都能去互联网公司
引用 @人类学杰青 发表的:你说得对。没进入研究状态的学生不知道专业跨度可以有多大。现在很多研究是问题导向的,而不是专业导向的,跨专业是必须的。我跨哲学,法学,认知,通信,计算机,目前做法律行为建模仿真计算。
引用 @Maycry 发表的:太常见了,对这种顶尖人才,美国生活和工作环境都优于国内,就算将来要回来创业或者拿教职,有国外的经历,也容易些。 这几年网上各种“超美”,却忘了国内大部分劳动者还在经历生么样的生存环境。 扪心自问,有条件去国外住house,不用996,下一代起点高,有几个经得住诱惑。
引用 @风样步伐 发表的: 三分线外转身720度扣篮难吗?东方翔都会,我只是不屑于去做而已。
引用 @望月桥一霸 发表的:在清华直博了,毕业去国外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引用 @虎扑JR1823609495 发表的:没事的,国外的许多华人教授收的几乎全是中国学生,相当于用顶级平台为中国培养了不少人才。
引用 @怒射跟风黑 发表的:也得看到回国的人啊,去阿里的贾扬清(Caffe的创始人,原来Facebook AI的leader),还有直接来我系任教的黄高(CVPR2017最佳论文)
引用 @我是众神之王 发表的:这个人一会985材料,一会985土木,现在又是程序员,有点迷
引用 @生个胖娃娃呀 发表的:那都是功成名就了。说不定办公还在美国。
引用 @生个胖娃娃呀 发表的:这些人一样留在美国。
引用 @我今天吃了早茶 发表的:本科我几乎在金字塔顶端,读研到了新环境我反而成了小虾米。所以我也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承认他们比我强大并且虚心向他们求教,虽然姿态很低,但是收获很多。做自己,一步一步往好处发展,人生就很快乐。
引用 @斐进小黑屋 发表的:也有可能是外国的未来
👍
国外科研资源好是一方面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引进人才的标准之一是要有国外的科研经历
卧槽,尝青疼
怎么也得顶级电竞达尔优啊
你又不是他
科研资源更好,学术氛围更自由,咱们这很多初出茅庐的人连自己的研究成果都留不住,给导师拿走。再往上走就不用说了,其实学术界水很深的。
这种无中生有的人才应该介绍到华为去,给那些花了不知道多少钱和多少时间才做出麒麟芯片的程序员上上课
没学过啊,怎么了?
没有任何一个字眼说这学生搞的CPU,编译器接近现在的商业水平.
不讲究性能的话,做CPU不难,难的是性能.
当然这个人本科还没毕业,这个就很厉害了
👍
编译器……那得看是啥层次的编译器了,普通的c语言编译器我们编译原理课人人都得写出来啊……
图像学也是算法的一部分.只是是一个大类所以专门列出.
搞算法的都是数学家.所有的技术行业,到底就是靠数学家.
不知道为啥有人灭你,说的确实对啊,不过一般学校没有这样的大作业。。。学这三门课,让你掌握的就是这。
今天看了某位老哥的一句话深有感触:沉浸在垃圾文化里而不自知。看完老哥你的这番话,感慨颇深……当继续努力才是。
太常见了,对这种顶尖人才,美国生活和工作环境都优于国内,就算将来要回来创业或者拿教职,有国外的经历,也容易些。
这几年网上各种“超美”,却忘了国内大部分劳动者还在经历生么样的生存环境。
扪心自问,有条件去国外住house,不用996,下一代起点高,有几个经得住诱惑。
别笑,我们公司(一个已上市的集成电路公司)车间的分选机用的也还是这鼠标
你连看都不看就下定论,如果你是技术人员,我只能说羞与你为伍,现在做技术的都这么没务实精神吗,别人到底是不是换了个皮肤也得研究过了才知道啊,全中国搞技术的要都像你这样只能等待灭亡。
没事的,国外的许多华人教授收的几乎全是中国学生,相当于用顶级平台为中国培养了不少人才。
我这里当年除了操作系统外都这样的(操作系统只有教改班自己写os在fpga跑,其他还是改改内核的) 更不用说清华了,那边遍地大佬(反正我菜比瑟瑟发抖)
对的 即使组队也很厉害了
现在想想自己的大作业做的真的是水的一批....
你说得对。没进入研究状态的学生不知道专业跨度可以有多大。现在很多研究是问题导向的,而不是专业导向的,跨专业是必须的。我跨哲学,法学,认知,通信,计算机,目前做法律行为建模仿真计算。
你这也太狭隘了
中国的学术圈真的有问题
美国科研实力全球第一,科研环境是国内不能比的,给的待遇也比中国好。
现在学机械的毕了业都能去互联网公司
哈登口嗨了?
也得看到回国的人啊,去阿里的贾扬清(Caffe的创始人,原来Facebook AI的leader),还有直接来我系任教的黄高(CVPR2017最佳论文)
所以二位cpu也是cpu啊.fpga上弄个二位cpu没想象中那么难的
深度学习、大数据这个应用于各个领域 自然可以推一反三
很多人怼的都不在理上 还要站在制高点上挂人、怼人 实际上这个制高点本身是悬在空中的
真正做科研的至少不会妄下断言就说一个人一会儿一会儿土木一会儿材料一会儿程序员
因为确实是有这方面的人才的
哎,这“诱惑”也是咱自己作出来的
龙书,牛逼。
你们一起上吧,我无极尊何惧!
红芯
难度可能没有这么大,主要就是这份精神。我看还是出国吧。国内也没有好的学术环境。
不太可能直播。我估计还是会出去的
这些人一样留在美国。
那都是功成名就了。说不定办公还在美国。
他可能连编译原理是什么都不知道
迷什么,他就是个初中都没读毕业的。
主要是工程上的东西不需要创新,所以没有太多思考的难度,但是要看很多文档和代码,只是麻烦而已
贾扬清虽然在阿里,但还是在美国。。
美国office。。
就是在美国办公。。
寻思去看看这个键盘侠到底是什么出身,结果,一会是985土木,一会是985材料,或者985化学,这里又他娘的变成了计算机大佬!难道是步行街百变小樱?
这才是个本科生,太厉害了。他选好方向读个研究生,再找个好的平台开始,以后就是当CTO的料。
本科我几乎在金字塔顶端,读研到了新环境我反而成了小虾米。所以我也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承认他们比我强大并且虚心向他们求教,虽然姿态很低,但是收获很多。做自己,一步一步往好处发展,人生就很快乐。
很多人回国了
像你这样的人虽然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成小虾米,但是就你这个态度早晚还是会到达金字塔的顶端
什么是一赔三?
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选美国还是中国
读这段文字,我觉得有点吃力,但我坚持读完表示尊重
不知道,别乱发言。找华人教授的就是自己找罪受,毕业能拖你个一两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