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华语地区电影综合影响力就是第一!

虎扑用户135447
101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乱世啊 东汉末年太乱了 不然刘备还在编草鞋 关羽还在逃亡 张飞还是小地主

慕容恪行不
102 楼
引用 @OMG就是有牌面 发表的:
屠城不会不记载的,真正记载屠的只有徐州,那还是因为他爹被陶谦杀了。

屠柳城呢,后汉书说曹老板还屠邺城呢,坏的地方就是坏的地方,天天给历史人物造神干嘛。三国志王修传侧面反应了在邺城抢劫的过程。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审配死事袁家,侄子开门投降就这还抢。孙权也屠城,刘备没屠过城,但有一次不似抢劫和抢劫差不多,打下成都把府库全分出去了。更别说孙权和曹老板还是盗墓头子。 [ 此帖被慕容恪行不在2019-06-25 10:57修改 ]
虎扑用户969970
103 楼
引用 @当代盖茨比 发表的:
这个意思是双标狗?

最早最出名的双标🐶?

虎扑用户752194
104 楼
引用 @亲去小黑屋 发表的:
乱世啊 东汉末年太乱了 不然刘备还在编草鞋 关羽还在逃亡 张飞还是小地主

这话说的,春秋战国,秦末,隋末,元末哪个不是乱世。要比乱还有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呢……

b
blueblade
105 楼
引用 @亚心 发表的:
曹老板能写出来,只能证明他真的见过。至于“念之断人肠”,这个“人”到底是他自己?还是别人?是同情怜悯?还是欣喜?就只能靠后人意会了。毕竟普通人是很难理解屠过城的枭雄的心境的。

屠城一般都是在遇到激烈抵抗后,因为伤亡过大引起的报复。曹老板估计也是这种情况,但看到屠城惨状,作为人肯定要发一番感慨。只不过下次攻城遇到激烈抵抗,还是会再屠一遍。
虎扑用户135447
106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这话说的,春秋战国,秦末,隋末,元末哪个不是乱世。要比乱还有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呢……

那个乱得练基本礼仪都没了 整一个动物世界

虎扑用户020532
107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人的多面性,五胡十六国个个都是杀人的禽兽,但拿出一两个小故事来你会错认为某只禽兽蛮可爱的,哪里象把人头堆成京观的屠夫
虎扑用户842843
108 楼
人都拼没了,人才自然就少了

虎扑用户560930
109 楼
引用 @GLJ 发表的:
三国前期天下大乱,物竞天择,能生存下来的都是狠角色;后期魏蜀吴政权都比较稳定了,主要靠搞政治权谋了,自然能打的人才少。

一将功成万骨枯,三国后期战争频率低了,名将名臣就算有能力也没有了舞台,没地方操作。

虎扑用户007871
110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想想还真是这样,不看小说只从历史课本上了解的话,也就知道几个杰出政治家和几个优秀文人。其他连荀彧、郭嘉都可能不被普通大众知道,更别说什么田丰、审配、韩当、周泰了。

虎扑用户020532
111 楼
引用 @饿了的龙 发表的:
噱头也不小 流传度不太够

不不不,去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个个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随便选一两个人都能拍出史诗巨片来,比三国要精彩
虎扑用户019806
112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完全同意,都是罗贯中的功劳而已。
其实想想也明白,诸侯混战打了那么多年,三个国家鼎立。怎么也比不上大一统王朝的时候啦
虎扑用户265341
113 楼
系统刷不出新人了,和FM一样的
虎扑用户562417
114 楼
引用 @纪学仕 发表的:
不不不,去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个个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随便选一两个人都能拍出史诗巨片来,比三国要精彩

所以不是说流传度不够么
虎扑用户932614
115 楼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人口减少了五千万? 我是不信的
虎扑用户204323
116 楼
引用 @亚心 发表的:
曹老板能写出来,只能证明他真的见过。至于“念之断人肠”,这个“人”到底是他自己?还是别人?是同情怜悯?还是欣喜?就只能靠后人意会了。毕竟普通人是很难理解屠过城的枭雄的心境的。

不但见过,他还亲自干了不少。被挖坟一点不冤。
虎扑用户152861
117 楼
我能说是因为关羽死了,然后张飞刘备开始死了,然后曹操又死了,眼瞅着诸葛亮也死了。。。后面三国没人看了,所以看起来人才就少了吗
科少爷的剑
118 楼
因为司马氏得国不正,史书对他和他的臣子评价不高罢了。傅嘏、王肃、桓范皆当时智谋之士,王基、石苞、邓艾起于寒家,终凭其才身居高位,尤其是邓艾,有灭国之功,要不是被司马氏含冤诛杀,足可载入史册,名扬千古。羊祜、杜预、王濬、王浑世之名将,因为晋朝以强击弱,大家觉得不过如此。这些人比现在大家广为流传的曹仁,赵云不知道强了多少。

至于孙吴,二宫之争时,青年才俊几乎难以幸免,更多是因为政治因素导致人才凋零罢了。
B
Blackdvil
119 楼
引用 @再见樱之枫 发表的:
想想还真是这样,不看小说只从历史课本上了解的话,也就知道几个杰出政治家和几个优秀文人。其他连荀彧、郭嘉都可能不被普通大众知道,更别说什么田丰、审配、韩当、周泰了。

都不用说具体的将领,那些一地之长马腾韩遂 刘璋张鲁 刘表陶谦之流的放在历史长河里算什么人物,能被人知名道姓还不是一本三国衬托。

缺粥亦胖肚
120 楼
引用 @我干过会计 发表的:
曹操统一北方,荀彧居功至伟,他连第一功臣都能逼死,做出这种事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荀彧支持曹操裂土,却不支持他封王
虎扑用户686346
121 楼
东汉后期(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其中,263年灭蜀前夕魏国443万,蜀国灭亡前夕94万,吴国230万(280年数据),这只是民户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263年,蜀国带甲将士10万2千人,吏4万人,280年,吴国带甲将士23万人,吏3万2千人,即使加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人。263年的魏国,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有三四十万人,也就是说,三国时期民户人口总共大约767万,加上三个国家的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总人口有820-830万人。

慕容恪行不
122 楼
引用 @纪学仕 发表的:
人的多面性,五胡十六国个个都是杀人的禽兽,但拿出一两个小故事来你会错认为某只禽兽蛮可爱的,哪里象把人头堆成京观的屠夫

五胡十六国没屠过城的君主也没几个,慕容家入主河北,在关外也没少干。苻坚也没,不过打川中貌似屠过一回。
库里比詹姆斯厉害
123 楼
引用 @一个用户在评论 发表的: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期诸侯多,冲突多,能活下来的自然都是经过残酷的淘汰的,后期三家吴蜀偏安一隅,进攻方向就一个,统帅大将就那么几个自然能打的少。其实你看看后期那几个军队的统帅也是能打的。就像男篮分红蓝,上的人多了自然就涌现出阿不都这样能打的新人了。如果是以前的话就那么几个老将新人也没机会上

后期总人口也少了,各家都在繁衍生息

Z
ZawlietDS
124 楼
后期故事精彩程度和传颂度一半了,就文鸯那个表现,好好吹吹可以和吕布一战,邓艾之才也不下于张辽,更别提羊祜、陆抗等名将,只是缺乏故事
回我者必被绿
125 楼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又来了,
屠城=攻城~~~ 屠者,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高帝纪解释下
岂止我cc,沙克尔也干了~~~
那坑杀袁绍数万降卒也解释下~~~~~

你说的这句话不是原文,是汉书里面颜师古的注释,颜师古是唐人,屠字在唐朝时期的意思已经和秦汉有很大差别了。而且联系原文看看。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当着沛县父老的面发书信要求沛县父老与他一起“屠沛”,这是什么脑回路?实际上这里就是破城的意思,意思是要沛县父老和他一起攻破沛县县城。至于后面袁绍降卒的事,虽然我也不信曹操的说辞,但是还是想说史书上记载袁绍降卒是“伪降”。

B
Blackdvil
126 楼
引用 @亲去小黑屋 发表的:
那个乱得练基本礼仪都没了 整一个动物世界

对,因为三国乱的有故事性,传奇性,有命运纠缠交错的主角和各自精彩的配角,而不是因为这个年代人材有多厉害,像那位兄弟说的那样历史独一份。这就好像两个nba非强队打的焦灼,紧咬比分,相互绝杀你觉的好看。真出一个李世民那样的横扫八荒六合,碾压夺冠你就觉得没意思了,因为没得吹。而窦建德刘黑闼比刘备孙权差吗?不见得。

亲去小黑屋
127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对,因为三国乱的有故事性,传奇性,有命运纠缠交错的主角和各自精彩的配角,而不是因为这个年代人材有多厉害,像那位兄弟说的那样历史独一份。这就好像两个nba非强队打的焦灼,紧咬比分,相互绝杀你觉的好看。真出一个李世民那样的横扫八荒六合,碾压夺冠你就觉得没意思了,因为没得吹。而窦建德刘黑闼比刘备孙权差吗?不见得。

老铁说得好 但我还是要说一下 有差距 刘皇叔不简单啊

斗殴能手
128 楼
因为人才都是中原来的,曹魏不用说,所以后期还是可以涌现出来郭淮,邓艾,钟会,文鸯这样的。 蜀国你说的那些人五虎加龙凤甚至魏延都不是益州本地人,甚至法正都是外地的。吴国英雄也有很多是淮泗将领集团和中原渡河过来的,印象中只有陆逊是本地大户。吴蜀后期人才凋零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和当地大族无法融合,益州扬州远离中原所致。

步六孤大将军
129 楼
引用 @拉乔罗多 发表的:
三方政府控制的户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匠户、杂户和屯田户等。 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用的文献中,可知蜀汉和吴国的兵、吏是单列于民籍之外的。

人口不是这样算的,已经有论文研究了,1000多万算的只是民户,实际有4600W人口,而且各政权法令不一,黑户恐怕只多不少

什么无差别屠杀,曹魏方面有确切记录的只有徐州一例,屠杀一般会有惨状记载,其余屠城恐怕就是攻破敌城。

而对于反叛的叛军,包括汉政府在内(皇甫嵩造京观),都是屠杀为主。

其实,古典时期,真要大屠杀,从技术手段上来讲,也狠不到哪里去。刀砍箭射的,真的挺费事的。
像三国时候人口的消减,更多是因为此前的大瘟疫,以及黄巾时战乱对耕田的破坏,再以及相当多的人口跟了黄巾成为流民,对原有农村公社的稳定结构的破坏,导致耕田减少,产生饥荒,饿死的更多。
慕容恪行不
130 楼
引用 @回我者必被绿 发表的:
你说的这句话不是原文,是汉书里面颜师古的注释,颜师古是唐人,屠字在唐朝时期的意思已经和秦汉有很大差别了。而且联系原文看看。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当着沛县父老的面发书信要求沛县父老与他一起“屠沛”,这是什么脑回路?实际上这里就是破城的意思,意思是要沛县父老和他一起攻破沛县县城。至于后面袁绍降卒的事,虽然我也不信曹操的说辞,但是还是想说史书上记载袁绍降卒是“伪降”。

你怎么说反了呢,屠在唐朝才有了破城的记录,李世民黑天天拿屠十几城那条按头说李世民屠城。
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这里的屠不还是屠城,别乱断句大哥。 [ 此帖被慕容恪行不在2019-06-25 11:18修改 ]
小5白白
131 楼
因为三国演义后面不写了。鲜为人知不等于不厉害

卡卡西殿下
132 楼
因为真的没人了呗,前期英雄辈出,各领风骚,经过连年征战,老的老,死的死,就司马家有实力,魏国家大业大,出来一波收割

玉琮祥
133 楼
原来的人才是汉朝遗留下来的,都打光了,魏国人口基数高,取士政策也完善一些(自汉朝延续下来的),自然人才会多一些
沙克爱生活
134 楼
其实人才一直是有的,只不过演义小说里没有着重强调他们,导致我们现在觉得是没人了,尤其是魏国
q
q3333
135 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毕竟输了就得死,练级成本太高

子弟KD
136 楼
引用 @clavichord99 发表的:
诸葛废队友

诸葛尽力了,队友CBA🐶

s
steelywing
137 楼
引用 @回我者必被绿 发表的:
你说的这句话不是原文,是汉书里面颜师古的注释,颜师古是唐人,屠字在唐朝时期的意思已经和秦汉有很大差别了。而且联系原文看看。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当着沛县父老的面发书信要求沛县父老与他一起“屠沛”,这是什么脑回路?实际上这里就是破城的意思,意思是要沛县父老和他一起攻破沛县县城。至于后面袁绍降卒的事,虽然我也不信曹操的说辞,但是还是想说史书上记载袁绍降卒是“伪降”。

你这水平真是。。。。

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现在(沛城)父老为沛城县令守城,(但是)天下诸侯都已经起事,很快就会来攻打屠戮沛城。我们现在一起杀掉县令,选个有能力的族人立为(县令),来响应诸侯(起事),这样就可以保全我们的家室。不然,(等诸候攻来),大家都会被杀光,再没有办法了。
s
sailinghippo
138 楼
大家普遍也不会觉得现在的将军比开国十大元帅牛逼
虎扑用户358312
139 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你要考研啊

春哥黑又硬
140 楼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不读书吗?连屠字当时啥意思都不知道?
请研究一下史记高祖“屠咸阳”和后汉书耿翕“屠城三百”再来装内行
子弟KD
141 楼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不到一千万?拿出史料证据来

慕容恪行不
142 楼
引用 @步六孤大将军 发表的:
其实,古典时期,真要大屠杀,从技术手段上来讲,也狠不到哪里去。刀砍箭射的,真的挺费事的。
像三国时候人口的消减,更多是因为此前的大瘟疫,以及黄巾时战乱对耕田的破坏,再以及相当多的人口跟了黄巾成为流民,对原有农村公社的稳定结构的破坏,导致耕田减少,产生饥荒,饿死的更多。

京观文字记载出现于春秋楚庄王时期,至少证明西周时期就这么干了,多是拿战死的士兵堆得。屠城很简单,集合民众逼着跳河自杀记载很多,或者挖个大坑把人埋了也不少。
x
xff哈哈4啊
143 楼
引用 @黄金双枪之甜瓜 发表的:
能列出几个吗?我只想到上将潘凤。

我邢道荣不值一提吗

光明顶鸭
144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三国迷再怎么吹也不会把三国时期将领和历史级大神比吧,就像刘备谁敢说比刘邦强,诸葛亮也没人说比张良萧何厉害

T
Tzcurry
145 楼
引用 @你别说了先动脑子 发表的:
巅峰报团,新人打不出来

归降的名将代表全明星转会?(非黑)

飛光飛光
146 楼
引用 @清秀之年 发表的:
三国英雄辈出,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不是后期太弱,是前中期太强

盖世之才?这个词这么廉价的吗?还这么多~

B
Blackdvil
147 楼
引用 @光明顶鸭 发表的:
三国迷再怎么吹也不会把三国时期将领和历史级大神比吧,就像刘备谁敢说比刘邦强,诸葛亮也没人说比张良萧何厉害

那哥们原话是"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这吹得还不脸红吗。

总决赛MVP唐斯
148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只能说三国鼎立这段历史吸引人罢了,论水平真的一般,就说大家比较公认的三国第一武将关羽,两次被生擒,连一个荆州的守不住,放在我国历史数不胜数的名将里面恐怕连弟弟都算不上,但是就是被匪夷所思地挂上武圣的名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卡卡西殿下
149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三国名气太大,民间流传的故事多,是有些夸大嫌疑,但乱世出英雄啊

k
karl9529
150 楼
引用 @拉乔罗多 发表的:
三方政府控制的户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匠户、杂户和屯田户等。 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用的文献中,可知蜀汉和吴国的兵、吏是单列于民籍之外的。

人口不是这样算的,已经有论文研究了,1000多万算的只是民户,实际有4600W人口,而且各政权法令不一,黑户恐怕只多不少

什么无差别屠杀,曹魏方面有确切记录的只有徐州一例,屠杀一般会有惨状记载,其余屠城恐怕就是攻破敌城。

而对于反叛的叛军,包括汉政府在内(皇甫嵩造京观),都是屠杀为主。

官渡之后也杀战俘的

j
jskf003
151 楼
你是作者写到刘关张挂了,诸葛挂了,你也没兴趣继续写下去了啊

还有说水平靠吹的,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说唐等等书照样一大把,但是凭啥人家三国稳坐名著,就知道瞎J8黑
卡卡西殿下
152 楼
引用 @总决赛MVP唐斯 发表的:
只能说三国鼎立这段历史吸引人罢了,论水平真的一般,就说大家比较公认的三国第一武将关羽,两次被生擒,连一个荆州的守不住,放在我国历史数不胜数的名将里面恐怕连弟弟都算不上,但是就是被匪夷所思地挂上武圣的名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武圣说的是关二爷的忠义吧

虎扑用户927292
153 楼
这就和现在的企业一样,你看成熟的企业哪会有人才,但是初期创业的企业才能突现各种人才啊。
百年湖人
154 楼
时势和英雄互相造就,前期诸侯逐鹿中原,后期三分天下后,大环境不需要这么多英雄了。

K
Karlbully
155 楼
引用 @xff哈哈4啊 发表的:
我邢道荣不值一提吗

我部悍将刘三刀如何?

莉娜魔法师
156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对的,所以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四大美女未必比佟丽娅美。戴宗肯定跑的没苏炳添快

闲小云
157 楼
引用 @拉乔罗多 发表的:
三方政府控制的户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匠户、杂户和屯田户等。 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用的文献中,可知蜀汉和吴国的兵、吏是单列于民籍之外的。

人口不是这样算的,已经有论文研究了,1000多万算的只是民户,实际有4600W人口,而且各政权法令不一,黑户恐怕只多不少

什么无差别屠杀,曹魏方面有确切记录的只有徐州一例,屠杀一般会有惨状记载,其余屠城恐怕就是攻破敌城。

而对于反叛的叛军,包括汉政府在内(皇甫嵩造京观),都是屠杀为主。

4600w我觉得有点水,我也支持三国人口多于一千万,4600万除以2,2300w差不多
K
Karlbully
158 楼
单说曹魏围绕司马家建队是因为那些士族大家们基本上都联合起来了,二代们都也依附了司马家,比如钟会、陈泰、羊祜…

鲁小胖23
159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做决定的人不能偶尔感性一下?
况且,大多数野心家都忠告自己,杀人是为了救人。。。

C
C小冰
160 楼
引用 @撤步后倒跳投 发表的:
三国末期人口应该在2700-3300万之间,所谓700-800万人口统计不实。
三国时期兵户吏户等等是不计入人口统计范畴的,而且战乱造成大量流民、以及被大户隐匿起来的劳动人口也难以统计,才有了所谓三国时期人口锐减不足千万的“谣言”。

没有那么多,三国加起来郡县编制不到800万,没户口的谁知道有多少人,而且就算是东汉全盛时期也有很多人口不算在内,这个人口数量还是按官方统计比较好。
叶凉城
161 楼
引用 @wzzm 发表的:
政权稳定后阶级固化,人才上升通道变窄,越后面越严重,北方还能吃下人口基数的红利,南方青黄不接是正常情况

富强明主文明和谐

g
g7706
162 楼
引用 @闲小云 发表的:
4600w我觉得有点水,我也支持三国人口多于一千万,4600万除以2,2300w差不多

5觉得8,可能有4000w

耶律不花
163 楼
看标题就感觉有会,果不其然。。。
一只雪白的鹭鸶
164 楼
作者写累了,不想好好写了

广
广岛上空的小男孩
165 楼
引用 @亚心 发表的:
曹老板能写出来,只能证明他真的见过。至于“念之断人肠”,这个“人”到底是他自己?还是别人?是同情怜悯?还是欣喜?就只能靠后人意会了。毕竟普通人是很难理解屠过城的枭雄的心境的。

进入圣贤模式了,真有需要的时候,屠城还是真香

物理竞赛
166 楼
引用 @清秀之年 发表的:
三国英雄辈出,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不是后期太弱,是前中期太强

要不是罗贯中小说写得好,吕布这种级别的早就埋没在历史堆里了,李存孝这么强有几个人知道

m
mengtuo7
167 楼
魏国什么制度,吴蜀什么制度?魏国多少人口,吴蜀多少人口?魏国内部竞争多激烈,吴蜀内部啥竞争?

虎扑用户146034
168 楼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你这水平真是。。。。

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现在(沛城)父老为沛城县令守城,(但是)天下诸侯都已经起事,很快就会来攻打屠戮沛城。我们现在一起杀掉县令,选个有能力的族人立为(县令),来响应诸侯(起事),这样就可以保全我们的家室。不然,(等诸候攻来),大家都会被杀光,再没有办法了。

我都懒得和那些故意把屠城洗为破城的人计较了。

他们只会以为这是粉圈,无论你怎么说他们都会硬撑着想着法子维护自己的偶像,却根本想不起史书里那些被轻描淡写带过跟猪羊一样被宰杀的才是和他们一样的曾经活生生的平民,以为自己是姓曹姓夏侯呢。

他们永远解释不了或者故意无视两个事,
一、那些屠xx后面还带有陌路无人烟,鸡犬不呜,水为之不流之类的字眼。
二、在三国志里,为什么那些屠xx的字眼大部分出现在曹魏方的历史里,屠城就是破城?是说除了曹魏之外其它势力很少破城吗?就算有这个平行时空,为什么就那些地方用屠xx,曹魏破过的城可远远不止那些。 [ 此帖被三米天涯在2019-06-25 13:27修改 ]
我的个果子
169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对的,事实上都不用那么远,就往后的100年东晋十六国时期,也是英雄辈出,将星云集。
开疆拓土如苻坚刘裕慕容垂拓跋珪,出将入相如王猛慕容恪(慕容恪堪比诸葛丞相),辅国谋士如张宾崔浩张衮郗超,将星闪耀如陶侃桓温谢玄吕光刘牢之王镇恶沈田子檀道济。
还有石勒石虎冉闵赫连勃勃这种战斗力爆表的杀人魔都不提了。
茜萌妮
170 楼
乱世出英雄,因为以前够乱,一个城池甚至一个寨一个坞堡就是一个军团,后期大军团作战多了,也少了很多个人英雄主义表现
顶风嘘嘘哈
171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三国的将领放历史长河中真的排不上
就是有话题性而已
泥竞药丸
172 楼
引用 @哥就乐意欺负你 发表的:
黑户问题
现在也有
只是经济水平高了
要享受教育,医疗,工作等等就必须要身份证
以前是巴不得黑户
毕竟不用缴税服劳役

对啊 但是要躲着官府才行 不然给捉到就完了

泥竞药丸
173 楼
引用 @慕容恪行不 发表的:
京观文字记载出现于春秋楚庄王时期,至少证明西周时期就这么干了,多是拿战死的士兵堆得。屠城很简单,集合民众逼着跳河自杀记载很多,或者挖个大坑把人埋了也不少。

挖大坑最著名的就是杀神啦

虎扑用户514829
174 楼
引用 @一个用户在评论 发表的: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期诸侯多,冲突多,能活下来的自然都是经过残酷的淘汰的,后期三家吴蜀偏安一隅,进攻方向就一个,统帅大将就那么几个自然能打的少。其实你看看后期那几个军队的统帅也是能打的。就像男篮分红蓝,上的人多了自然就涌现出阿不都这样能打的新人了。如果是以前的话就那么几个老将新人也没机会上

像卧虎一样交易了未来几年的选秀权,老詹一老,老眉一走,只能享受溜冰到谷底的快感

海龙卷风
175 楼
引用 @清秀之年 发表的:
三国英雄辈出,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不是后期太弱,是前中期太强

这个就吹大的,英雄辈出的时代多了,仅就乱世也有春秋战国,楚汉战争,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无论人才的全面性还是对后世的影响,春秋战国都是最顶级的,不提军政权谋方面,仅诸子百家都是后世难以再现的。三国看似一大堆名将名臣除了少数真的牛逼以外,绝大多数出了这段历史就提不出来
虎扑用户671153
176 楼
引用 @莉娜魔法师 发表的:
对的,所以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四大美女未必比佟丽娅美。戴宗肯定跑的没苏炳添快

戴宗绝对没有苏炳添快。

胖玉面狐狸
177 楼
打仗少了,自然没机会表现

我是潘长江
178 楼
有人有作品宣传真的不一样,三国大部分普通将领你都知道名字,其他朝代这种水平的将领难道没有吗,肯定也多如牛毛,但是我们就无从听说了。
像水浒传里面,108将什么蟹珍蟹宝,孔明孔亮你都知道。
方腊那边其实折腾的动静比梁山还大,圣公之名比呼保义宋江还响,他这边的王寅,石宝,邓元觉这些比梁山绝大部分人都厉害,也没几个认识的

弥赛亚9
179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春秋战国应该是人才最多的时候吧。。

B
Blackdvil
180 楼
引用 @弥赛亚9 发表的:
春秋战国应该是人才最多的时候吧。。

是啊,开创之际。

h
hufrankhp
181 楼
引用 @慕容恪行不 发表的:
京观文字记载出现于春秋楚庄王时期,至少证明西周时期就这么干了,多是拿战死的士兵堆得。屠城很简单,集合民众逼着跳河自杀记载很多,或者挖个大坑把人埋了也不少。

挖坑都太麻烦,找个山谷把人赶进去,两头一封就完事儿了

景舌甘
182 楼
引用 @弥赛亚9 发表的:
春秋战国应该是人才最多的时候吧。。

时间长,都几百年

慕容恪行不
183 楼
引用 @hufrankhp 发表的:
挖坑都太麻烦,找个山谷把人赶进去,两头一封就完事儿了

石勒这b够狠。
弥赛亚9
184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是啊,开创之际。

起翦颇牧,我觉得三国没有一个人可以匹配。。。国力是一方面,能力也是一方面。。

t
tttt85119
185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杀异教徒不算杀戮,那是通往天国的道路🐶🐶🐶

合作路
186 楼
引用 @茜萌妮 发表的:
乱世出英雄,因为以前够乱,一个城池甚至一个寨一个坞堡就是一个军团,后期大军团作战多了,也少了很多个人英雄主义表现

主要还是表现机会的多少问题,前期那么多诸侯,群雄逐鹿,互相火拼会催生很多英雄的机会,当阳长坂坡,千里走单骑,三英战吕布。。。。。后期国家领土就集中在三家,好岗位也被前面有资历的人占住了。到了后期,张飞只能继续卖猪,投军也只能当个步弓手。刘备只能卖一辈子草席。诸葛亮只能当一辈子农民(大领主不需要他这种带领草根发家的能力)

B
Blackdvil
187 楼
引用 @我的个果子 发表的:
对的,事实上都不用那么远,就往后的100年东晋十六国时期,也是英雄辈出,将星云集。
开疆拓土如苻坚刘裕慕容垂拓跋珪,出将入相如王猛慕容恪(慕容恪堪比诸葛丞相),辅国谋士如张宾崔浩张衮郗超,将星闪耀如陶侃桓温谢玄吕光刘牢之王镇恶沈田子檀道济。
还有石勒石虎冉闵赫连勃勃这种战斗力爆表的杀人魔都不提了。

这段历史之所以不怎么吸引大众,首先因为晋自身来路不正,再其次杰出人物大部分是胡人,不被汉人视作正统,缺乏认同感。自然就没人传播。

小心书虫
188 楼
引用 @一个用户在评论 发表的: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期诸侯多,冲突多,能活下来的自然都是经过残酷的淘汰的,后期三家吴蜀偏安一隅,进攻方向就一个,统帅大将就那么几个自然能打的少。其实你看看后期那几个军队的统帅也是能打的。就像男篮分红蓝,上的人多了自然就涌现出阿不都这样能打的新人了。如果是以前的话就那么几个老将新人也没机会上

早期杀猪,买菜的都能出头,三国后期哪个不是官2代,官3代,汉朝就是给官二代坑死的
我的个果子
189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这段历史之所以不怎么吸引大众,首先因为晋自身来路不正,再其次杰出人物大部分是胡人,不被汉人视作正统,缺乏认同感。自然就没人传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段历史实在太乱了,南方还好点,北方十六国那是天天打仗,出场人物如走马观花,史料记载琐碎且矛盾,很难有人用通俗的语言把这段历史屡清楚并传播给大众。

事实上这段时期正是价值观重建,南北文化冲击,民族融合的大时代,英雄人物辈出。不理解有些自认的汉族正统为什么瞧不起胡人政权:
苻坚大帝是出了名的宽仁之君,高度认同汉人文化,汉人王猛把一生的盖世之才献给了他;
鲜卑慕容氏高度汉化,在汉人正统八王之乱战火连天的时候采取怀民政策,吸纳了大量民众,才有了入主中原的资本;
鲜卑拓跋氏基本都完全汉化了,建国重臣崔浩也是汉人,完成北方一统。

所谓五胡乱华,实则华乱五胡,司马氏立国不正,自己作死,激化民族矛盾,八王之乱不仅使百姓水深火热,把自己人都砍光了,差点断送汉族文明。有时候感叹,幸好那个时代我们还有刘琨、邵续、祖狄、桓温、刘裕。。。。。
再见樱之枫
190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不用说具体的将领,那些一地之长马腾韩遂 刘璋张鲁 刘表陶谦之流的放在历史长河里算什么人物,能被人知名道姓还不是一本三国衬托。

是啊,像刘表这种打拼下那么大地盘并且统治几十年的人,跟普通人比绝对人杰了,在历史上却也只能算平庸。

e
emonwang
191 楼
引用 @西四环高晓松 发表的:
烂尾了,罗贯中不想写了。

看了半天就这条理由中我的意。。。
如影at随形
192 楼
乱世出英雄,前期属于比较乱,各自起家早饭。后期天下相对基本稳定。
还有常年打仗,人死的太多,屠城多,造成人少。
就像你会感叹民国为啥出这么多有名将军,建国后都没有出名的了。

世事未变初心
193 楼
引用 @缺粥亦胖肚 发表的:
荀彧支持曹操裂土,却不支持他封王

曹臣汉臣的问题

哥就乐意欺负你
194 楼
引用 @泥竞药丸 发表的:
对啊 但是要躲着官府才行 不然给捉到就完了

很多依附豪族大户
还有在山区的
查无可查

坚持住
195 楼
引用 @一个用户在评论 发表的: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期诸侯多,冲突多,能活下来的自然都是经过残酷的淘汰的,后期三家吴蜀偏安一隅,进攻方向就一个,统帅大将就那么几个自然能打的少。其实你看看后期那几个军队的统帅也是能打的。就像男篮分红蓝,上的人多了自然就涌现出阿不都这样能打的新人了。如果是以前的话就那么几个老将新人也没机会上

打仗次数少了 自然机会少

虎扑用户492015
196 楼
引用 @jskf003 发表的:
你是作者写到刘关张挂了,诸葛挂了,你也没兴趣继续写下去了啊

还有说水平靠吹的,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说唐等等书照样一大把,但是凭啥人家三国稳坐名著,就知道瞎J8黑

文学名著比的是文学质量,难道三国演义优于说唐意味着刘备孙权超过了李世民?

清溪月叶舟
197 楼
引用 @我干过会计 发表的:
曹操统一北方,荀彧居功至伟,他连第一功臣都能逼死,做出这种事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很正常啊,往小了说是政治理念不合,往大了说就是你有可能反对我了

我的个果子
198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这段历史之所以不怎么吸引大众,首先因为晋自身来路不正,再其次杰出人物大部分是胡人,不被汉人视作正统,缺乏认同感。自然就没人传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段历史实在是太乱了,南方还好点,北方简直天天打架,出场人物走马观花,加上史料记载琐碎且矛盾,很难有人用通俗的语言把这段历史捋顺了再传递给大众。

事实上这段时期正是价值观重建,南北文化冲突,民族融合的大时代,英雄辈出,单纯认为胡人政权踢翻华夏正统其实是片面的。初期确实胡人政权破坏性大于建设性,但是后来政权建立者汉化程度是越来越高的:
氐人苻坚是出了名的宽仁之君,极度推崇汉人文明,也使得王猛将一生的盖世才华献给了前秦;
鲜卑慕容氏,自八王之乱时就一直推行汉化,实行宽民政策吸纳百姓,才有了入主中原的资本;
鲜卑拓跋氏,几乎完全汉化,立国最大功臣崔浩亦是汉人,最终一统北方。
还有前凉政权,华夏文明和典籍得以延续下来几乎全靠人家(东晋惭不惭愧。。。)
所谓wu hu luan hua,实则hua luan wu hu,司马氏立国不正,自己还作大死,不仅不断刺激民族矛盾,还搞出八王之乱,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时,把自己人也打了个精光,差点断送华夏文明。
有时候想想真是感叹,每当华夏文明遭遇劫难的时候,总会有人挺身而出,那个时代还好我们有刘琨,邵续、祖狄、桓温、刘裕。。。 [ 此帖被我的个果子在2019-06-25 18:02修改 ]
苏诺的血玫瑰
199 楼
引用 @黄金双枪之甜瓜 发表的:
能列出几个吗?我只想到上将潘凤。

典型就是演义里的五虎上将啊。
《三国志》魏书十四:“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我干过会计
200 楼
引用 @清溪月叶舟 发表的:
很正常啊,往小了说是政治理念不合,往大了说就是你有可能反对我了

我也是这意思啊,频繁屠城,人肉做军粮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