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华语地区电影综合影响力就是第一!

懊恼的麻雀儿
楼主 (虎扑)
大家如果熟悉三国历史会发现,前期魏蜀吴的人才数量非常多。魏有五子良将 夏侯兄弟曹仁曹洪,板凳上还有曹休 曹真 贾逵 司马等潜力新秀,谋士有荀彧叔侄 郭嘉 程昱等等。蜀有卧龙凤雏的外线组合内线有五虎将 加上最佳第六人魏延。吴则有四大都督,手下也有甘宁 太史慈等板凳匪徒可以上场得分。而到了中后期,魏国只能围绕司马家建队,蜀依靠诸葛单核输出后期诸葛退役后则是姜维带队。 吴虽有陆抗 诸葛恪和老将丁奉,但是和蜀一样缺少了板凳深度,丁奉即使在吴巅峰时期也只是一个普通首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后期魏蜀吴的人才均大幅凋零,新老交替迟缓呢~


你别说了先动脑子
2 楼
巅峰报团,新人打不出来

清秀之年
3 楼
三国英雄辈出,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不是后期太弱,是前中期太强

我怀念的是污话不说
4 楼
后期新秀质量不行🐶

尼古拉斯4赵四
5 楼
魏国有二士,吴国有陆抗,蜀国惨了点,,,

不死神凰
6 楼
引用 @我怀念的是污话不说 发表的:
后期新秀质量不行🐶

iy但是可以拿来交易

虎扑用户304778
7 楼
因为前期罗本写得多,后期不想写了

后会v无期
8 楼
引用 @你别说了先动脑子 发表的:
巅峰报团,新人打不出来

大早上就开会了。

c
caiyangyi
9 楼
正常,曹刘孙三国建立之前都是求贤若渴。三人走后后期了稳定了难免不思进取,导致新秀质量下降。

z
zpz1989
10 楼
人口基数啊3000万和800万比

G
GLJ
11 楼
三国前期天下大乱,物竞天择,能生存下来的都是狠角色;后期魏蜀吴政权都比较稳定了,主要靠搞政治权谋了,自然能打的人才少。
一个用户在评论
12 楼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期诸侯多,冲突多,能活下来的自然都是经过残酷的淘汰的,后期三家吴蜀偏安一隅,进攻方向就一个,统帅大将就那么几个自然能打的少。其实你看看后期那几个军队的统帅也是能打的。就像男篮分红蓝,上的人多了自然就涌现出阿不都这样能打的新人了。如果是以前的话就那么几个老将新人也没机会上

w
wzzm
13 楼
政权稳定后阶级固化,人才上升通道变窄,越后面越严重,北方还能吃下人口基数的红利,南方青黄不接是正常情况

虎扑用户146034
14 楼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x
xu懒羊羊
15 楼
因为后面的罗贯中懒得写那么详细了。

虎扑用户492015
16 楼
前期有文学作品加成,显得热闹。而且后期战线稳定,不容易打出运动战。

蜀国的话就是因为荆州没了,荆州集团这些人没法补充而已。

r
rkIQD
17 楼
打没了

虎扑用户409623
18 楼
烂尾了,罗贯中不想写了。

B
Blackdvil
19 楼
引用 @清秀之年 发表的:
三国英雄辈出,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不是后期太弱,是前中期太强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什么昵称拉风呢
20 楼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萌库科比接班人
21 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前期选秀大年,类似84/96/03这种合在一年来选秀,后期就是类似13/01这种合在一起选秀

K
K收起你那挡拆B
22 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后来是还是吃太饱了

c
claudiotian
23 楼
大汉养士四百年,才凑出这么个阵容。持续战乱之后,人口大幅下降,基数不同出现人才的概率也就下降;战争环境不稳定,讲经求学的风气褪去;战乱时生死不安的环境,令很多人看不到明天,催生玄学,上层嗑五石散逃避现实,下层佛教开始流行,大汉务实做事的传统丢失;持续的战乱令普通人生存更加艰难,只能逃到世家大户为奴或者为部曲求得庇护,个人的独立性和自尊精神都有退步;持续的军事高压,令先前平稳时期的游侠失去生存土壤,要么成为士族大家的死士,要么被绞杀,夏侯惇关公徐庶乐进的故事在三国后期再不可得。

w
weiyuchao1993
24 楼
乱世出英雄,后期三分天下比以前太平多了。。。

放开那箩莉
25 楼
三分之后,魏国占的就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地区。
局势相对稳定后人才流动就没有那么频繁了。
c
clannair
26 楼
创业阶段全天下的礼贤下士广纳贤才,政权稳固后掌兵当权的都是创业阶段那些贤才的后代没什么位置留给其他人,但你不让他们后代掌兵当权人家凭什么和你出生入死打天下?当然没法比了
渡边未来
27 楼
比拼的从武力到谋略到经济碾压,后期靠个人实在没有办法对抗国家实力,也就显得弱了

不平凡的希伯特
28 楼
引用 @清秀之年 发表的:
三国英雄辈出,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不是后期太弱,是前中期太强

黄巾起,群雄出,每逢乱世必出英杰,都是历史大背景与命运的选择。

拉乔罗多
29 楼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三方政府控制的户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匠户、杂户和屯田户等。 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用的文献中,可知蜀汉和吴国的兵、吏是单列于民籍之外的。

人口不是这样算的,已经有论文研究了,1000多万算的只是民户,实际有4600W人口,而且各政权法令不一,黑户恐怕只多不少

什么无差别屠杀,曹魏方面有确切记录的只有徐州一例,屠杀一般会有惨状记载,其余屠城恐怕就是攻破敌城。

而对于反叛的叛军,包括汉政府在内(皇甫嵩造京观),都是屠杀为主。

漫步人生路ss
30 楼
引用 @claudiotian 发表的:
大汉养士四百年,才凑出这么个阵容。持续战乱之后,人口大幅下降,基数不同出现人才的概率也就下降;战争环境不稳定,讲经求学的风气褪去;战乱时生死不安的环境,令很多人看不到明天,催生玄学,上层嗑五石散逃避现实,下层佛教开始流行,大汉务实做事的传统丢失;持续的战乱令普通人生存更加艰难,只能逃到世家大户为奴或者为部曲求得庇护,个人的独立性和自尊精神都有退步;持续的军事高压,令先前平稳时期的游侠失去生存土壤,要么成为士族大家的死士,要么被绞杀,夏侯惇关公徐庶乐进的故事在三国后期再不可得。

虽能自圆其说,但经不起推敲

撤步后倒跳投
31 楼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三国末期人口应该在2700-3300万之间,所谓700-800万人口统计不实。
三国时期兵户吏户等等是不计入人口统计范畴的,而且战乱造成大量流民、以及被大户隐匿起来的劳动人口也难以统计,才有了所谓三国时期人口锐减不足千万的“谣言”。

丁子淳的昵称6666
32 楼
引用 @燃烧的心宿二 发表的:
因为前期罗本写得多,后期不想写了

没事,罗本不写了里贝里接着写🐶

虎扑用户492015
33 楼
引用 @claudiotian 发表的:
大汉养士四百年,才凑出这么个阵容。持续战乱之后,人口大幅下降,基数不同出现人才的概率也就下降;战争环境不稳定,讲经求学的风气褪去;战乱时生死不安的环境,令很多人看不到明天,催生玄学,上层嗑五石散逃避现实,下层佛教开始流行,大汉务实做事的传统丢失;持续的战乱令普通人生存更加艰难,只能逃到世家大户为奴或者为部曲求得庇护,个人的独立性和自尊精神都有退步;持续的军事高压,令先前平稳时期的游侠失去生存土壤,要么成为士族大家的死士,要么被绞杀,夏侯惇关公徐庶乐进的故事在三国后期再不可得。

经学那套玩意儿本来就是和东汉王朝一起陷入绝境陷入危机的。你不会真的以为经学是灵丹妙药吧?何况谁都知道东汉的经学早就和谶纬也就是巫术结合起来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本来就是),并不值得欣赏,不值得追求。玄学恰恰是摆脱谶纬巫术的初步尝试。多读正规研究。

他是我火
34 楼
引用 @西四环高晓松 发表的:
烂尾了,罗贯中不想写了。

还是你最秀

成电帅锅
35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对的。我也是这么认为。 每个年代只要总人口够,厉害的人绝对不会少

虎扑用户130450
36 楼
后期懒得查资料编了

北冥尤鱼
37 楼
引用 @清秀之年 发表的:
三国英雄辈出,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不是后期太弱,是前中期太强

应该说是时势造英雄

永远的普队
38 楼
English

奥尼尔不会输
39 楼
作者想早点收尾,最后烂尾了吧

C
CrisVergil
40 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我一进步行街就看到你们在开会

7
7rmb
41 楼
到后期 三个国家实力悬殊太大了
要一统了 能打的就不容易冒出来了
能治国的慢慢就出来了
虎扑用户492015
42 楼
引用 @成电帅锅 发表的:
对的。我也是这么认为。 每个年代只要总人口够,厉害的人绝对不会少

不仅是总人口。中国古代也是缓慢发展,不是绝对停滞的。后期人物在各个方面总是会比前期有进步。退步史观和循环论要不得。

夜里的男人
43 楼
打着打着就没人了啊!

拉乔罗多
44 楼
引用 @azambuja 发表的:
不仅是总人口。中国古代也是缓慢发展,不是绝对停滞的。后期人物在各个方面总是会比前期有进步。退步史观和循环论要不得。

对,后期全面人才很多,不像前期拓土,就靠那几个有名先锋。后期板块稳定了,没那么多先登的机会。

弋戈戈
45 楼
小说写出来的 读者先入为主才觉得印象深刻

我干过会计
46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曹操统一北方,荀彧居功至伟,他连第一功臣都能逼死,做出这种事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饿
饿了的龙
47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噱头也不小 流传度不太够
B
Blackdvil
48 楼
只要生逢乱世,有战争和出人头地的机会,就能筛选人才,有名留青史的机会。每一次大战都是如此,其中最杰出的还是春秋战国,没有前人轨迹可循,每个人都在独立思考社会变革,造就了各种大家。

7
7____24
49 楼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你这是扯淡,大多数流民和地主保护的人是上不了户口的,实际上人数有3kw

御殿将军息衍
50 楼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
东汉末期有六千万人。
三国末期加起来不到一千万人。
人都没了,哪来的人才。

别以为三国志里的一堆一语带过屠这屠那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
像张角曹操这样军 阀杀人杀太狠了,动不动就是屠xx,无人烟,鸡犬不鸣的。

..除了战乱 还有可怕的大瘟疫
建安七子 在瘟疫里死了好几个
亚心
51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曹老板能写出来,只能证明他真的见过。至于“念之断人肠”,这个“人”到底是他自己?还是别人?是同情怜悯?还是欣喜?就只能靠后人意会了。毕竟普通人是很难理解屠过城的枭雄的心境的。

御殿将军息衍
52 楼
引用 @7____24 发表的:
你这是扯淡,大多数流民和地主保护的人是上不了户口的,实际上人数有3kw

顶天2000W 看看晋朝人口统计就行了
虎扑用户243761
53 楼
引用 @拉乔罗多 发表的:
三方政府控制的户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匠户、杂户和屯田户等。 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用的文献中,可知蜀汉和吴国的兵、吏是单列于民籍之外的。

人口不是这样算的,已经有论文研究了,1000多万算的只是民户,实际有4600W人口,而且各政权法令不一,黑户恐怕只多不少

什么无差别屠杀,曹魏方面有确切记录的只有徐州一例,屠杀一般会有惨状记载,其余屠城恐怕就是攻破敌城。

而对于反叛的叛军,包括汉政府在内(皇甫嵩造京观),都是屠杀为主。

明白人,很多人只看到文献记载的数字,但是东汉末年黑户肯定不少,不说别的,荆州益州就得有很多北方来避难的

拜仁卡卡
54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同感,前期有些人水平很一般,甚至有的完全是猪头,但是名气还挺大,更多还是小说电视剧游戏的功劳
球大求小
55 楼
练级的机会少了

虎扑用户492118
56 楼
主要还是因为220至222年襄阳的那场大瘟疫,多少名将都是那两年死的l

C
Chris罗
57 楼
蜀国这边,一个波波维奇,一个超巨(关羽),两个只能得分且不稳定的超级球星(张飞赵云),一个伤病多几乎长期坐板凳的超级球星(马超),一个即将退役的全明星射手老将(黄忠)魏国这边卡莱尔(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个带队能力顶级的超巨(张辽)一个能够带动内线防守的全明星大闸(曹仁),更有双夏侯于禁徐晃张合这些常年攻防俱佳的全明星,选秀大会又是选中了双司马,邓艾,钟会,文鸯等年轻才干,蜀国那边关兴张苞早早因伤退役,就剩个探花秀姜维,又因和总经理关系不好而得不到重用所以,人才差距实在太大

O
OMG就是有牌面
58 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远离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少不是很正常嘛?三国时的益州跟现在云贵新疆西藏差不了多少,能出什么人才?基本盘太差。
b
baidht
59 楼
总觉得三国那帮人就靠互抬,前期曹操还有点看头,中后期大家都是不痛不痒打几下靠国力耗死对手,百分之八十的所谓名将单单从战绩来看也就路人甲水平。 [ 此帖被baidht在2019-06-25 09:43修改 ]
7
7____24
60 楼
引用 @御殿将军息衍 发表的:
顶天2000W 看看晋朝人口统计就行了

太康时刚统一就有2kw了,不可能所有流民,佃客马上能统计上吧?肯定不止2kw


哥就乐意欺负你
61 楼
引用 @我与乔丹五五开 发表的:
明白人,很多人只看到文献记载的数字,但是东汉末年黑户肯定不少,不说别的,荆州益州就得有很多北方来避难的

黑户问题
现在也有
只是经济水平高了
要享受教育,医疗,工作等等就必须要身份证
以前是巴不得黑户
毕竟不用缴税服劳役

虎扑用户159094
62 楼
选秀小年,青黄不接。不是所有选秀都是84,96,03
虎扑用户324294
63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他是尼采那种超我型人格,军阀屠城愤恨的咬牙切齿,我曹操屠城出于大义,你们不理解真实蠢牛木马
P
PanYL
64 楼
前期很多人被吹太狠了,前期的那些人有几个比得上邓艾姜维他们

那就如她所愿
65 楼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司马昭贾充这种狼行之徒都敢弑君了,一个黄鹤把姜维逼的远走,太悲剧了

c
claudiotian
66 楼
引用 @azambuja 发表的:
经学那套玩意儿本来就是和东汉王朝一起陷入绝境陷入危机的。你不会真的以为经学是灵丹妙药吧?何况谁都知道东汉的经学早就和谶纬也就是巫术结合起来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本来就是),并不值得欣赏,不值得追求。玄学恰恰是摆脱谶纬巫术的初步尝试。多读正规研究。

经学当然和和天人感应之类早期自然崇拜有一定关联,但谶玮本来就是玮学,与经学不想干。总体来说经学务实避虚的,直到清代常州学派,也还说实事求是。要说有毛病也是家法森严,或者寻章摘句太过反而失去大义。东汉的衰落当然与经学世家的坐大和经学内部的陈腐有关联。但到东汉末年已经出现调和今古,扎实求稳的学风,郑玄卢植都有踏实做事的能力。从学术内在理路来说,玄学与佛学提供了经学所薄弱的逻辑演绎,对彼岸的理解也更深入,当然有其内在规律和价值,但从民族的开拓性精神来说,还是经学更有价值。

扬天
67 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这位代表,这里的会场格局太小,已经容不下你的大才了,请另谋高就🐶

R
Ripper_CHK
68 楼
后期士族门阀垄断上升渠道,人才凋谢也是正常

M
Mazarin
69 楼
虽然有点牵强

但三国志九还是几来着,其中一个结局有一句话,我当时还是很感慨的

“天下英才死亡殆尽”

a
auphauecs
70 楼
184-195年是选秀大年,200年以后开始逐渐变小年……220年开始高中生都不能参选了……
御殿将军息衍
71 楼
引用 @7____24 发表的:
太康时刚统一就有2kw了,不可能所有流民,佃客马上能统计上吧?肯定不止2kw

那都是休养生息多少年了
刘禅在位都四十多年了...
几代人都出来了
虎扑用户429323
72 楼
因为关注度吧

一起见证十八冠
73 楼
乱世久了,人口减少,兵荒马乱也没办法安稳培养人才。

老尼尔森的实验室
74 楼
个人觉得就是仗打的少了。

z
zuzudddd
75 楼
你说的人才大多数是军事人才
三国前期仗打得多,人才有大把的机会磨练,成长快。
而且乱局之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也多,不用熬工龄磨资历,逮着个机会说不定就一飞冲天了
后期三国鼎立,虽然也打仗,但局势相对稳定了,各国的阶层也相对固化,没有太多机会让军事人才冒头了

建议看一下《最寒冷的冬天》这本书,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美军在不到10年时间内,从二战的胜利之师,变成了几乎没有战斗力的状态。和平对于军队来说可不是好事。
s
skywell
76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型之前,三国故事就已经流传甚广,各种故事基本定型,有相当的接受度,你很难说是小说成就了三国还是三国成就了小说
虎扑用户389488
77 楼
选秀小年???

B
Blackdvil
78 楼
引用 @拜仁卡卡 发表的:
同感,前期有些人水平很一般,甚至有的完全是猪头,但是名气还挺大,更多还是小说电视剧游戏的功劳

三国和日本村长大战就是两个芝麻大小的事儿都能吹上天的典型。网红效应罢了,越红越有人吹,越吹越红,再加上游戏电视电影强化印象,很多放在历史上不堪一提的人物都有虚名。

B
Blackdvil
79 楼
引用 @skywell 发表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型之前,三国故事就已经流传甚广,各种故事基本定型,有相当的接受度,你很难说是小说成就了三国还是三国成就了小说

先后互相成就,网红和斗鱼的关系。

虎扑用户492015
80 楼
引用 @claudiotian 发表的:
经学当然和和天人感应之类早期自然崇拜有一定关联,但谶玮本来就是玮学,与经学不想干。总体来说经学务实避虚的,直到清代常州学派,也还说实事求是。要说有毛病也是家法森严,或者寻章摘句太过反而失去大义。东汉的衰落当然与经学世家的坐大和经学内部的陈腐有关联。但到东汉末年已经出现调和今古,扎实求稳的学风,郑玄卢植都有踏实做事的能力。从学术内在理路来说,玄学与佛学提供了经学所薄弱的逻辑演绎,对彼岸的理解也更深入,当然有其内在规律和价值,但从民族的开拓性精神来说,还是经学更有价值。

谁说的经学和纬学无关?今文经学微言大义,一开始就,呵呵。古文经学也很快,呵呵。比如贾逵直接把经学典籍当成纬书,在经学典籍里找刘秀称帝的依据,史有明文。郑玄这些人也没有,当然也不可能摆脱。这些早有无数研究。

清代务实搞经世致用的也不是常州学派。经学的“务实你也知道是寻章摘句。

另外你也别往“民族”上乱扯了。近代民族主义打的就是儒家这套内部等级制,打的就是家天下。当然如果你要结合两者,那就是日本的皇国史观了,很好玩吗?很光荣吗?凯申在20年代开始,呵呵,下场如何有目共睹。1930年代kmt里很有一些人用这个玩fascism(见maggie clinton:revolutionary nativism)。很光荣吗?

吉阳布莱恩特
81 楼
引用 @千万不要熬夜 发表的:
他是尼采那种超我型人格,军阀屠城愤恨的咬牙切齿,我曹操屠城出于大义,你们不理解真实蠢牛木马



s
steelywing
82 楼
引用 @拉乔罗多 发表的:
三方政府控制的户口,不仅有民户,还有兵户、吏户、匠户、杂户和屯田户等。 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用的文献中,可知蜀汉和吴国的兵、吏是单列于民籍之外的。

人口不是这样算的,已经有论文研究了,1000多万算的只是民户,实际有4600W人口,而且各政权法令不一,黑户恐怕只多不少

什么无差别屠杀,曹魏方面有确切记录的只有徐州一例,屠杀一般会有惨状记载,其余屠城恐怕就是攻破敌城。

而对于反叛的叛军,包括汉政府在内(皇甫嵩造京观),都是屠杀为主。

又来了,
屠城=攻城~~~ 屠者,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高帝纪解释下
岂止我cc,沙克尔也干了~~~
那坑杀袁绍数万降卒也解释下~~~~~
黄金双枪之甜瓜
83 楼
引用 @拜仁卡卡 发表的:
同感,前期有些人水平很一般,甚至有的完全是猪头,但是名气还挺大,更多还是小说电视剧游戏的功劳

能列出几个吗?我只想到上将潘凤。

风夜狂舞
84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他有点人格分裂

昵称取得不拉风
85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三国和日本村长大战就是两个芝麻大小的事儿都能吹上天的典型。网红效应罢了,越红越有人吹,越吹越红,再加上游戏电视电影强化印象,很多放在历史上不堪一提的人物都有虚名。

三国是芝麻大点事,真敢说,我支持你得说法!

s
skywell
86 楼
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
先后互相成就,网红和斗鱼的关系。

说实话没有那么简单,中国历史那么长,分和乱世数不胜数,为什么只有三国故事能脍炙人口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不是简单的吹就解释的了的,或者说要吹也得有能吹的本钱
漫游KD
87 楼
引用 @西四环高晓松 发表的:
烂尾了,罗贯中不想写了。

不仅有湿乎乎会议,还有ACG会议?

虎扑用户750284
88 楼
小说烂尾了呗

r
right0713
89 楼
如果没有三国演义,你根本不会知道什么五子良将,五虎上将 ,四大都督 这14个人,可能就周瑜陆逊张辽的战绩能在历史上排上点名
剩下的那些的中国历史上多不盛数 [ 此帖被right0713在2019-06-25 10:15修改 ]
事了扶伊去13
90 楼
引用 @wzzm 发表的:
政权稳定后阶级固化,人才上升通道变窄,越后面越严重,北方还能吃下人口基数的红利,南方青黄不接是正常情况

到了各国二代上位后,基本世家以及新世家重新掌握了权力,唯才是举的口号都不见了,只有换汤不换药的九品中正
c
clavichord99
91 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诸葛废队友

白晝飛行
92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曹老板经常屠城,怎么好意思写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的?

鳄鱼的眼泪
R
RajonRondo
93 楼
引用 @清秀之年 发表的:
三国英雄辈出,历史上只有这一个时期同时出了这么多盖世之才。不是后期太弱,是前中期太强

你真的很善良
B
Blackdvil
94 楼
引用 @skywell 发表的:
说实话没有那么简单,中国历史那么长,分和乱世数不胜数,为什么只有三国故事能脍炙人口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不是简单的吹就解释的了的,或者说要吹也得有能吹的本钱

三国肯定有其独特的魅力,小说之前,诗词戏曲民间传说已经不少了,三国演义也是总结而成。大概主要是因为三国乱中有序,主角命运相互交织,体现三种乃至更多阶级立场,比楚汉那种两国交锋三年分胜负你死我活的更有看点,比春秋战国那种杂乱无章更清晰,比隋唐那种李世民无双更有趣。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很多二三流人物都被吹捧起来还是很受不了的。

p
persus
95 楼
一是人少了;二是仗少了。
当代盖茨比
96 楼
引用 @千万不要熬夜 发表的:
他是尼采那种超我型人格,军阀屠城愤恨的咬牙切齿,我曹操屠城出于大义,你们不理解真实蠢牛木马

这个意思是双标狗?
O
OMG就是有牌面
97 楼
引用 @我干过会计 发表的:
曹操统一北方,荀彧居功至伟,他连第一功臣都能逼死,做出这种事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屠城不会不记载的,真正记载屠的只有徐州,那还是因为他爹被陶谦杀了。
o
odi
98 楼
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一个寒假没干死
99 楼
西蜀死大将,东吴死都督,再多人才也顶不住啊23333

l
linkleely
100 楼
中国好声音后边都没什么人了,小才艺尚且如此,何况是经天纬地之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