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Blackdvil 发表的:都是小说吹出来的,捧红了太多无名无实之辈。春秋战国,楚汉争霸,隋末唐初绝不比三国人才少,只是噱头少罢了。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又来了, 屠城=攻城~~~ 屠者,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高帝纪解释下岂止我cc,沙克尔也干了~~~ 那坑杀袁绍数万降卒也解释下~~~~~
引用 @三米天涯 发表的:我都懒得和那些故意把屠城洗为破城的人计较了。 他们只会以为这是粉圈,无论你怎么说他们都会硬撑着想着法子维护自己的偶像,却根本想不起史书里那些被轻描淡写带过跟猪羊一样被宰杀的才是和他们一样的曾经活生生的平民,以为自己是姓曹姓夏侯呢。 他们永远解释不了或者故意无视两个事, 一、那些屠xx后面还带有陌路无人烟,鸡犬不呜,水为之不流之类的字眼。 二、在三国志里,为什么那些屠xx的字眼大部分出现在曹魏方的历史里,屠城就是破城?是说除了曹魏之外其它势力很少破城吗?就算有这个平行时空,为什么就那些地方用屠xx,曹魏破过的城可远远不止那些。
引用 @亚心 发表的:曹老板能写出来,只能证明他真的见过。至于“念之断人肠”,这个“人”到底是他自己?还是别人?是同情怜悯?还是欣喜?就只能靠后人意会了。毕竟普通人是很难理解屠过城的枭雄的心境的。
引用 @C小冰 发表的:没有那么多,三国加起来郡县编制不到800万,没户口的谁知道有多少人,而且就算是东汉全盛时期也有很多人口不算在内,这个人口数量还是按官方统计比较好。
引用 @我干过会计 发表的:我也是这意思啊,频繁屠城,人肉做军粮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
引用 @tinwall 发表的: 战乱之后官方统计最好别信,隋朝接近800万户到唐初200万户,你信不?
引用 @广岛上空的小男孩 发表的: 进入圣贤模式了,真有需要的时候,屠城还是真香
引用 @jingyayi4188 发表的: 隋唐就别说了,小说更夸张
引用 @拉乔罗多 发表的: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可降暨汉祖屠咸阳,丞相萧何尽收秦图籍燕昭王用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请解释下这些话中,屠的意思
引用 @光明顶鸭 发表的:三国迷再怎么吹也不会把三国时期将领和历史级大神比吧,就像刘备谁敢说比刘邦强,诸葛亮也没人说比张良萧何厉害
引用 @一个用户在评论 发表的: 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期诸侯多,冲突多,能活下来的自然都是经过残酷的淘汰的,后期三家吴蜀偏安一隅,进攻方向就一个,统帅大将就那么几个自然能打的少。其实你看看后期那几个军队的统帅也是能打的。就像男篮分红蓝,上的人多了自然就涌现出阿不都这样能打的新人了。如果是以前的话就那么几个老将新人也没机会上
引用 @拉乔罗多 发表的:首先,屠这个字本身含义随朝代变迁不一样,还有高祖屠咸阳的记录的,并不能按无差别屠杀对待接着,刘备在广陵也不是没吃过人肉,就不要嘲笑程昱了
隋唐就别说了,小说更夸张
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可降
暨汉祖屠咸阳,丞相萧何尽收秦图籍
燕昭王用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
请解释下这些话中,屠的意思
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可降
暨汉祖屠咸阳,丞相萧何尽收秦图籍
燕昭王用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
请解释下这些话中,屠的意思
知道这么做不对,利益面前还是这么做了,标准抢劫犯心态
战乱之后官方统计最好别信,隋朝接近800万户到唐初200万户,你信不?
首先,屠这个字本身含义随朝代变迁不一样,还有高祖屠咸阳的记录的,并不能按无差别屠杀对待
接着,刘备在广陵也不是没吃过人肉,就不要嘲笑程昱了
除了官方统计其他的更加没得信,你觉得非要选一个你信哪个?我当然知道有很多无户的,流民等等,官方统计只是一个基本数字,也可以说是个底限,上限是多少人真没人清楚。
和你的ID一样,屠城未必不是减少己方伤亡的最优解。至于敌人,二战美军有句话“只有一个死德国鬼子,才是一个好德国鬼子”
这里说的是小说捧红了历史。隋唐小说夸张不入流,反而拉低了历史的格局。
凡屠城之气,或赤如飞鸟,或赤气如败车,或有赤黑气如狸皮斑,或城中气聚如楼,出见于外;营上有云如众人头,赤色,其城营皆可屠。气如雄雉临城,其下必有降者。《晋书》
杀破的意思应该写得清清楚楚了。
你自己举的《太公》的例子里屠和克的区别明明白白
刘备没人说比刘邦厉害,可诸葛是真有人说的呀
老哥说话在理。👍
看来曹老板只能白璧无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