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amamiao04 发表的:这是为什么?我来回答你,因为这是科幻,科学+幻想…… WINDOWS系统能够链接外星电脑,爱能用来穿越黑洞,怎么到流浪地球就什么都不能接受了呢……
引用 @轻舞飛扬 发表的:这影评怎么在豆瓣看过
引用 @巧克力雷公 发表的:《星球大战》发明了一个秒天秒地、彻头彻尾神秘主义的“原力”,他们一追追几十年,每次上新都喜极而泣; 《复仇者联盟》让反派打个响指就能搞死半个宇宙的人口,他们看得津津有味,调侃成各种段子乐此不疲; 《星际穿越》把男主角丢进黑洞还毫发无损地出来了,他们奉为神明,豆瓣打出9.2的高分迄今无人能敌。 一不留神自己拍了个《流浪地球》,他们的科学精神就突然全部复苏,改考证起里面的科学“错误”了! 纯引,并不针对楼主。
引用 @史蒂芬汤普森克莱库里 发表的: 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国产科幻大片挺震撼的,表示支持,对于里面的一些科幻也表示理解,唯一觉得不理解的就是北京山东方向去杭州,为什么绕一下浦东
引用 @NO别开枪自己人 发表的:非常优秀谈不上 我心目中的理想评分是7.5-8之间 甚至7以上都行 胜在格局、构思、场面 输在细节、情节、BUG 老实说如果他们能在现有特效下 好好打磨细节别幼稚煽情 将会是一个8分以上的优秀作品
引用 @mymyue 发表的:我还想用独立日的例子帮你补充补充,一回忆独立日里几乎全是槽点,都说不过来。还有星球大战里主角永远要靠光剑决斗,这样大的槽点就然成了电影特色
引用 @amamiao04 发表的:电影里说是板块位移,上海的位置北移了,很隐蔽的一句话,不注意就漏了,我在影院看的时候也错过了,回家听人说起下了盗版才找到……
引用 @yishuihan1986 发表的:人推人使劲去抵住一个东西,这是七十年代武侠片内力传输的设定吧?用在科幻片真的可以吗? 回答你这一点吧,剧中防护服有个设定,机械臂
引用 @yuangagaga 发表的: 是不是还有金钟罩和铁布衫
引用 @skeptic 发表的: 有没人想过影片中地球的全球通讯是什么状态。是不是像我们现在满天民用导航卫星。在一个必须集中全球资源,牺牲一半人口的,住在地下城吃蚯蚓干的时代。有必要弄自动驾驶这种为人类偷懒而存在的技术么?何况是地形地貌发生了重大改变地表环境极其恶劣复杂的情况下。
引用 @联想开机小助手 发表的:第一,木星引力突然增大,这个作为科学家的你不知道能不能给个解释,不然你提出的这条疑问就不成立。第二,工业技术的发展不代表人类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资源,在末日背景下,人工可以省去智能机器的很多资源第三,反叛军的存在需要火石集中管理,不然被分散盗窃或者毁坏就不好了第四,你这是硬挑刺第五,大刘说过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剧情能够顺利发展下去,不然给吴京一个十分钟的拆芯片毁程序的戏你又要吐槽了第六,你看电影没?那叫外骨骼。你可能在你美电影里看过。最后,你TM可能是个弱智。
引用 @我是主力3 发表的:补充一下第二点,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而人类掌握重聚变技术制造行星发动机的时间更早,说明人类用几十年的极其有限的时间将全球资源和技能点全部投入到发动机技术研发中,所以其他技术没有太大进步也很好理解,从地下城的民众生活就可见一般。PS:不然2075年还有人能忍受手搓麻将?
引用 @yuangagaga 发表的: 还有日本的机器猫,插上竹蜻蜓就能飞,裤裆里能一个劲儿掏东西,还有人把它奉为经典
引用 @晚安花菜 发表的:哥你真敢说,就等着膝盖生根吧。
引用 @两只老绵羊 发表的: 不是,问题是星球大战和复仇者联盟也不是科幻啊…星际穿越是科幻,也有硬伤,很多人也一直在考证,讨论啊。更别说流浪地球里的硬伤和缺点相比星际穿越只多不少。而星际穿越的特效,配乐和制作都比流浪地球的完成度高得多,也优秀的多啊
引用 @真真真真科密 发表的:但是他们对穿越的硬伤宽容度可比对地球大多了
引用 @两只老绵羊 发表的: 我虽然不爱看星际穿越,但是他的特效尤其是配乐肯定能让我加点宽容度。当然考虑到流浪地球是国产,这也会增加流浪地球的宽容度呀
引用 @出门砍黑蛇 发表的:地壳变动是一方面,主要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已经冻在了沿海地区城市上成了大冰山,我自己觉得要在这个条件下从北京去更加靠近大海的杭州,最好还是从北京上“山”,延山东-江苏-浙江这个方向从现在的海边过,因为现在的大海附近位置,在海水上涨并冻住之后至少是平路
引用 @踢球太独席尔瓦 发表的:《星球大战》发明了一个秒天秒地、彻头彻尾神秘主义的“原力”,他们一追追几十年,每次上新都喜极而泣; 《复仇者联盟》让反派打个响指就能搞死半个宇宙的人口,他们看得津津有味,调侃成各种段子乐此不疲; 《星际穿越》把男主角丢进黑洞还毫发无损地出来了,他们奉为神明,豆瓣打出9.2的高分迄今无人能敌。 一不留神自己拍了个《流浪地球》,他们的科学精神就突然全部复苏,改考证起《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星际穿越》里面的科学“错误”了!
以下豆瓣最高亮的长篇评论完全说出了我的心声和逻辑上的疑问,但是他打一星也绝对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发泄了吧:
全片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利用木星弹弓效应时,发动机受木星引力影响停止工作。这是对整个地球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的无情藐视。如果连木星引力将会引起的各种结果都没有计算,没有考虑,还流浪个毛。对已知的问题没有预案,这是不可接受的。出现危机,只能是因为意外。
在热核聚变已经轻松搞定的设定之下,甚至已经可以随便挖石头搞热核聚变,开卡车居然是非常了不得的技能,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都没有,这没法接受。
在发动机的附近没有建设备品备件库,非得千里迢迢用卡车运输,没法接受。
理应组织严密的地下城,随便找黑市弄个身份牌就能出去。这个设定糊弄外国观众或许还行,在中国,坐个高铁都要刷身份证,在线联网人脸识别。中国观众完全没法接受。
人工智能居然可以点火烧掉,没有联网没有数据备份,烧掉摄像头就可以干掉人工智能,诸如此类设定完全没法接受。
冲击波能够用1000马赫的速度推开地球,这个地球还能保持基本结构,没法接受。
人推人使劲去抵住一个东西,这是七十年代武侠片内力传输的设定吧?用在科幻片真的可以吗?
……
诸如此类科学设定上的问题实在太多,我没法一一记录。这非常影响观影效果。看到一个不靠谱的设定,我就会想,这TM是为什么?然后我说服自己:算了,为了剧情需要。接下来是另一个不靠谱的设定。然后我又一次地想,这TM是为什么?
WINDOWS系统能够链接外星电脑,爱能用来穿越黑洞,怎么到流浪地球就什么都不能接受了呢……
纯引,并不针对楼主。
回答你这一点吧,剧中防护服有个设定,机械臂
因为是国产的呀
就是豆瓣过来的
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国产科幻大片挺震撼的,表示支持,对于里面的一些科幻也表示理解,唯一觉得不理解的就是北京山东方向去杭州,为什么绕一下浦东
我心目中的理想评分是7.5-8之间 甚至7以上都行
胜在格局、构思、场面
输在细节、情节、BUG
老实说如果他们能在现有特效下
好好打磨细节别幼稚煽情
将会是一个8分以上的优秀作品
因为地壳变动吧。
电影里说是板块位移,上海的位置北移了,很隐蔽的一句话,不注意就漏了,我在影院看的时候也错过了,回家听人说起下了盗版才找到……
我还想用独立日的例子帮你补充补充,一回忆独立日里几乎全是槽点,都说不过来。还有星球大战里主角永远要靠光剑决斗,这样大的槽点就然成了电影特色
因为地壳变动呀
就电影内容说一下
是木星引力激增发动机才停止工作,激增两个字看得懂吗??
火石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运送,因为地面还有没进地下城的难民,这也是为什么救援队会带枪,是防人的。只是这些被删减了。
下一个问题也很容易说明,因为难民和地下城黑市有交易渠道,还有不止身份牌,出入系统的照片也被换了。身份牌和照片都有了。
等等,黑也要黑的有理有据。电影不认真看就尬黑,看着像个zz
至少《流浪地球》里的“引力”是真实存在的啊。。
输在细节,这话非常在理。就我自己的主观来说,带上粉丝滤镜这就是一部神片,去掉粉丝滤镜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部一流的电影。细节上确实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这个剪辑.....虽然知道是删减过的,但还是觉得节奏有点乱
要不然 你告诉我那部科幻片是真的? 我可以科学的制高点,什么终结者,什么火星救援,统统都是不符合实际的垃圾片。
靠光剑决斗这个属于那些武士的文化吧,不属于科学硬伤,原力才叫震惊…
秒变科学家
写的特别有鲁迅的风范
还有日本的机器猫,插上竹蜻蜓就能飞,裤裆里能一个劲儿掏东西,还有人把它奉为经典
借楼一吹
这(类)片子骚就骚在埋了一堆设定。你要是不太仔细,那就傻开心就成;你要是想吹毛求疵挑bug,就有丰富的设定背景细节彩蛋告诉你,那怪你看的不仔细,黑不到点子上。你说这么多细节有什么用?那你刚才干啥来着?
是不是还有金钟罩和铁布衫
纠正一下,外骨骼。
有时候,国产是原罪
恨万亮
量子通讯和中微子通讯都可以实现,卫星不是必须的
不是,问题是星球大战和复仇者联盟也不是科幻啊…星际穿越是科幻,也有硬伤,很多人也一直在考证,讨论啊。更别说流浪地球里的硬伤和缺点相比星际穿越只多不少。而星际穿越的特效,配乐和制作都比流浪地球的完成度高得多,也优秀的多啊
《星球大战》发明了一个秒天秒地、彻头彻尾神秘主义的“原力”,他们一追追几十年,每次上新都喜极而泣; 《复仇者联盟》让反派打个响指就能搞死半个宇宙的人口,他们看得津津有味,调侃成各种段子乐此不疲; 《星际穿越》把男主角丢进黑洞还毫发无损地出来了,他们奉为神明,豆瓣打出9.2的高分迄今无人能敌。 一不留神自己拍了个《流浪地球》,他们的科学精神就突然全部复苏,改考证起《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星际穿越》里面的科学“错误”了!
二、电影背景是人类用了三十年(约2030-2060)重点突破了发动机技术、能源技术和推进技术,倾全球之力建造了行星发动机。在这样资源集中科研集中的情况下哪还有余力研究和应用其它的东西?
同时在地球地表地貌巨变且一直在不断变化的前提下怎么自动驾驶自动导航?
三、没有备件存储是因为地表叛军的存在,这一情节在剪辑的时候删掉了。与此同时,在发生地震通讯阻断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饱和式救援确保万无一失呢?
四、理由同三,地下城并非一块铁板,一些人和叛军有秘密往来,叛军的主张在地下城并非完全没有市场。
五、人工智能moss本身就是云处理器和云储存器,吴京烧毁的就是整个ai的中心硬件部分。你告诉我它的海量数据和谁去联网备份去?地球吗?地球都分分钟要嗝屁了好吗?
六、冲击波问题在目前的科学理论上确实不可能,这个也是主创团队承认的。但是科幻作品终究属于艺术而非科学,应该允许部分艺术处理空间。
七、人推人问题,电影多次交待了机械臂问题,这个可以看做是多个机械臂合力完成。
综上,上述问题大部分是由于您观影未注意细节或者导演后期剪辑导致的,真正无法解释的设定硬伤只有第六点。
太有才了。
第二,工业技术的发展不代表人类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资源,在末日背景下,人工可以省去智能机器的很多资源
第三,反叛军的存在需要火石集中管理,不然被分散盗窃或者毁坏就不好了
第四,你这是硬挑刺
第五,大刘说过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剧情能够顺利发展下去,不然给吴京一个十分钟的拆芯片毁程序的戏你又要吐槽了
第六,你看电影没?那叫外骨骼。你可能在你美电影里看过。
最后,你TM可能是个弱智。
别说 说就是中国没有科幻
少了一条,第5.5,这个是原创内容,硬要解释的话,既然大陆架能够支撑住行星发动机的推力,那么来自几万千米外的冲击波也能撑一撑吧
补充一下第二点,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而人类掌握重聚变技术制造行星发动机的时间更早,说明人类用几十年的极其有限的时间将全球资源和技能点全部投入到发动机技术研发中,所以其他技术没有太大进步也很好理解,从地下城的民众生活就可见一般。PS:不然2075年还有人能忍受手搓麻将?
哈哈哈,其实手搓更有感觉
科幻科幻,有科有幻,幻比科更吸引人,看看你说的,什么叫糊弄国外观众或许还行?
你一件一件去较真,这科幻片子咋看?
看笑了朋友
流浪诚然没有尽善尽美,但是楼主你也得拿星际穿越这种好莱坞大作来对比不是?就像虎扑很多人黑詹姆斯也得把乔丹搬出来,这本身不也是对詹姆斯的一种肯定?
我也喜欢星际穿越和诺兰,星穿看了不下四五遍,但是星穿抄袭和逻辑问题少吗?但是这不影响我对星穿的喜欢
流浪确实有问题,喜欢流浪的人也不回避这些问题,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客观评价对不?
哈哈,这种套路看了不下10次了,批评不拿出点真材实料,你要说台词剪辑演员不到位这还说得过去,在地球面前就谈科学和理性?中国怕是不能拍科幻只能拍科学纪录片?然后另外一个人就跳出来说,“你完了,等着被喷不爱国吧”你们这双簧唱的好啊
这贴子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这楼主这贴一小时之前发的,上个回帖是八小时之前了,散了吧
最可怕的是 木星引力影响预估肯定是有的,但是木星离这么远,所有的预估有办法验证吗? 实践过吗?说到底所有的理论就只是理论。送你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 如果你读了大学 希望你能多动手做一些实验。当然能读高数的话 把概率论读一下是最好的。
我觉得非常棒了这部,国产科幻电影本来就没有特别突出的代表作,今年出了这么一部,虽然还有很多剧情逻辑瑕疵与台词问题,但是作为国产科幻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
诺兰粉的德行算是领略到了
星球大战和复仇者联盟都属于广义的科幻。科幻的框架足够大到包容他们的存在。 至于你想象中的科幻电影,我想说: 火星救援里也有一个最大的bug就是火星根本不会有那么大的风暴,所以站在严格的科学角度上来说,火星救援的背景根本不成立。
同理2012全世界的水汽和冰全融化了也不会使海平面上升超过100米,根本不需要啥方舟。
全球再变暖也不会出现后天那种瞬间进入冰河期的情况。
但是科幻电影,首先是电影,然后是幻想,最后是科学。 没有人会抓着这点黑火星救援是垃圾。
我觉得星球大战和流浪地球根本不是一个类型吧,星球大战那种好像叫宇宙歌剧?
但是他们对穿越的硬伤宽容度可比对地球大多了
地壳变动是一方面,主要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已经冻在了沿海地区城市上成了大冰山,我自己觉得要在这个条件下从北京去更加靠近大海的杭州,最好还是从北京上“山”,延山东-江苏-浙江这个方向从现在的海边过,因为现在的大海附近位置,在海水上涨并冻住之后至少是平路
我虽然不爱看星际穿越,但是他的特效尤其是配乐肯定能让我加点宽容度。当然考虑到流浪地球是国产,这也会增加流浪地球的宽容度呀
不觉得流浪地球逻辑上面有什么明显问题,就凭这点在科幻电影就已经至少及格了
好羡慕你啊,其实这就是我想说的可就是总结不出来
比如现在卫星满天飞,区区台风走向也预计不出来?何况是破坏力,更难了
星际聪明的地方是它的知识太理论了,大部分人没能力去细究各种细节,所以很多硬伤,观众会觉得是自己知识不够。地球这种很多知识是一般理科生都能算一算的,挑出别人能听懂的硬伤要容易得多
大海冻住可不见得是平的,搞不好还会有横跨千里的断层
机械臂能保证人和人的手臂连接是刚体?
纠正下,那个叫外骨骼,比机械臂复杂多了
先撩者贱,先有对流浪地球的吹毛求疵,才有反击者说那是混蛋逻辑
整部电影的观感还是不错的,但是远没达到那些吹爆粉丝的吹出来的高度。
几个天体特效比较惊艳,但是地球上的特效就比较5毛了,尤其是车辆特效,CG感太重,没有任何质感。
演技方面,主演当中只有吴京和大叔还有王队长不算出戏。年轻演员集体扑街。
这部电影目前豆瓣7.9,个人认为还是过高。我个人评分3星半,7分-7.5之间都合理。
作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灾难片,值得鼓励。但客观来讲,电影质量属于中等偏上,如果电影整体不变,主演换成美国人,由好莱坞制作完成,这种完成度,并不能说有多好。没有鼓励分不说,还要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