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我看了后想了很多)

L
Lorelei.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英国某小镇。这儿,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儿打工。
   
    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于是他们屡屡相遇。
   
    时间长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有一日,我们的女同胞,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 “不要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 在那儿,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伙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
   
    我喜欢这个职业,它给我,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有什么不好?我何必要远渡重洋, 抛弃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
   
    邻桌的英国人,无论老人孩子,也都为之愕然。他们不明白,仅仅为了多挣几张钞票,抛弃家人,远离幸福,有什么可以值得羡慕的。在他们的眼中,家人团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它与财富的多少,地位的贵贱无关。于是,小镇上的人,开始可怜我们的女同胞了。
   
    中国山东,有这样一对夫妇。
   
    刚刚结婚时,妻子在济宁,丈夫在枣庄;过了若干年,妻子调到了枣庄,丈夫却一纸调令到了菏泽。若干年后,妻子又费尽周折,调到了菏泽,但不久,丈夫又被提拔到了省城济南。妻子又托关系找熟人,好不容易调到了济南。

    可是不到一年,丈夫又被国家电业总公司调到重庆。

    于是,她所有的朋友,就给她开玩笑——你们俩呀,天生就是牛郎织女的命。要我们说呀,你也别追了,干脆辞职,跟着你们家老张算了。

    但是,她以及公婆、父母,都一致反对。“干了这么多年,马上就退休了,再说,你的单位效益这么好,辞职多可惜。要丢掉多少钱呀!再干几年吧,也给孩子多挣一些。”

    其实,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非常优越。早已是中层阶级,但是他们仍然惦念着那 一 点退休金。于是,夫妻两个至今依然是牛郎织女。

    我们,是一个尚义轻利的民族。中国人一直是为了某种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主义而 活着。

    于是,中国人,不能在没有目标的生活中活着。

    而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理想,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孩子,可以是老人… … ,唯一不可能是的,就是自己。

    中国人,可以很委屈的活着。

    可以是工作上的极不顺心,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强维持,可以是人际关系上的强作笑 颜, 可以是所有欲望的极端压制,可以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户口…… 哪怕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中国人,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中国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中国人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中国人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 就是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

    于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把爱国、崇高、献身、成功、立业的情结推向了极致——

    他们要么在大公无私,其实是舍本逐末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要么在肩负重任,其实是徒有其名的怪圈里受尽折磨……唯一遗漏的就是自由和自我。

    于是,在外国,妇孺皆知的道理;在中国,没人能整治明白。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么?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回答。但我们应该知道成功有很多种定义,有些人终生都在追逐名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也许),有些人毕生都在灯红酒绿,他们生活得也很幸福(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实、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或许,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南开阿飞
2 楼
 bullshit....
L
Lorelei.d
3 楼
以下是引用南开阿飞在7/24/2010 11:56:00 AM的发言:
 bullshit....
why??
其实每篇文章都有有道理的地方和狭隘的地方,转上来让大家瞧瞧,能有一点点的触动、能在忙忙碌碌中停下来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LZ俺转这篇文的目的就达到了(当然还有个目的是赚魅力哈~~~)。
俺的观点和回复里有些朋友的一致:幸福和快乐来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拍这篇文的朋友(除了那些没有主见随大流拍的),若觉得自己活得很值,当然可以无视这篇‘bullshit’,其实也没必要那么民族仇恨,甚至拿英国当初侵华说事啦,俺不知道写这篇文的人是不是“觉得外国月亮都比中国圆”,俺看事情比较简单,俺就是觉得写文的人想好心提醒大伙儿别活那么累,仅此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6 5:55:47编辑过]
猜不出我是谁
4 楼
 外国妇孺皆知,中国没人搞明白

这句是老鼠屎,本来挺有哲理的事,本身就是个人选择,不要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层次
a
abd_ren_ren
5 楼
既然是英国? 那么我只能说 这个就是
bollocks..
s
shuangningmou
6 楼
 楼上的同学很搞呀
l
lilinda655
7 楼
还好啦  要看怎么诠释自由和自我
自由+自我 不一定适合我们现在的国情。。。。。。。。。。。。。。。。
m
magicflute
8 楼
以下是引用南开阿飞在7/24/2010 11:56:00 AM的发言:

    
     bullshit....
    


same feeling
L
Lorelei.d
9 楼
呵呵,LS消气,也可以理解为中国人知道上进,外国人贪念眼前小日子,怎么理解还不看自己。我认识的人还真都挺映这帖子的,很能忍,很多事都说“咬咬牙不就过去了”,一辈子几个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放弃了很多,最终也许得到了想要的也许后悔了
南开阿飞
10 楼
 why not eat ground meat?
I
IvyGreen
11 楼
如果从中国的国情看,我只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年轻时做街头艺人潇洒,年老了没有养老金……佩服一下自己,我想的真长远
s
sharry
12 楼
昨天听广播,在说中国人现在宗教自由了一些,但非常好笑的是,这个美国人说中国人在教堂PRAY钱,中国人的GOD是钱。虽然我也不认同这就是中国那些紧紧跟着西方宗教而传教的人真的教义,可我想如果我是中国教徒,我要改一个不一样的名字。跟着人屁股扮孙子,结果人家说你其实不懂什么是GOD。
a
angeliali
13 楼
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明白中国金字塔的社会阶级结构。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社会里,安贫乐道基本上只是想象中的生活。就算以现在中国的繁荣程度,还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保障,在底层的人注定要被狠狠剥削,除了没有财富支配权,在社会中也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自由的思想,除了你自己全方位被压制,还有你的后代。就算自己可以安贫乐道,能看着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社会底层么?还好中国的金字塔,不像印度得那样是基本固定的,底层的永远在底层,上层的永远在上层,是流动的。这就给了中国人向上爬的动力,只要你付出的劳动,智能,和艰辛比别人多,爬上去的机会还是不小的。向上爬,就个人而言,是艰辛的,残忍的,痛苦的,但也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源泉,至少给了每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许也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持续力所在。也许这是为什么,当那些懂得安贫乐道的民族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还可以屹立东方。
L
Lorelei.d
14 楼
以下是引用IvyGreen在7/24/2010 12:39:00 PM的发言:
如果从中国的国情看,我只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年轻时做街头艺人潇洒,年老了没有养老金……佩服一下自己,我想的真长远
恩,第一个故事我觉得只是个比较极端的寓言,也不能鼓励大伙儿都去做街头艺人。第二个故事我倒真见过不少类似的,活得挺累。
南开阿飞
15 楼
以下是引用Lorelei.d在7/24/2010 12:46:00 PM的发言:

    
    
     恩,第一个故事我觉得只是个比较极端的寓言,也不能鼓励大伙儿都去做街头艺人。第二个故事我倒真见过不少类似的,活得挺累。
    

life is not easy...
J
Joyuan
16 楼
中国不是自古就是“忠”“孝”来治国么?所以以前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就是为了侍奉父母。但是“忠”又凌驾在“孝”之上,所以为了所谓忠于国家也好,经营仕途也好,还是可以别离家人的。只是中国自古就把男女之情放在比较低的地位,因为这个大概属于“人欲”,是需要抑制的。那个为了退休金分局两地的例子,我只是觉得这是现在中国人没有安全感,养老,医疗,教育,没有什么东西是牢固的,今天变,明天变,说不定那天就没了,所以大家都只好能抓就拼命抓。
s
smile99
17 楼
哪能让那一对夫妇代表了全中国人民啊
m
magicflute
18 楼
类似的故事还有,比如一个人在树下乘凉,然后旁边一个人很发奋努力,前一个人就问, 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啊,后一个人就说啦, 为了取得功名,过好日子啊。前一个人就说,那样你就可以享受乘凉了对吧?我现在不就是在享受了吗?

这个逻辑,良田万群,衣食无忧 的乘凉,和有上顿没下顿的乘凉是一回事么?
w
wbljbw
19 楼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自由,不要用自己认为对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E
EarthOcean
20 楼
“或许,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
既然如此,还说那么多废话。外国人认可的成功就是成功, 中国人认可的就不是成功拉? 各人有各人的认可,然后按自己的认可活着就得了。
L
Lorelei.d
21 楼
以下是引用EarthOcean在7/24/2010 3:15:00 PM的发言:
“或许,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
既然如此,还说那么多废话。外国人认可的成功就是成功, 中国人认可的就不是成功拉? 各人有各人的认可,然后按自己的认可活着就得了。

可能因为故事里的人并不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吧,那对夫妻并不喜欢分居和漂移不定,那个中国女人并不喜欢流落他乡
衣不如新
22 楼
其实不必拿中国人说事,任何国家都有自由随性的人,也都有勤勤勉勉的人,只不过自由随性有可能是因为懒惰,勤勉有可能是为了追逐名利。
另外中国资源少人口多,生存压力大,所以大家也都功利了些,比不得粥多僧少的欧洲,躺在强盗老祖宗创下的家业上,日子当然过的逍遥。。。
今夜酷寒不宜裸奔
23 楼
 那为啥现在在亚洲国家外教那么多?
若干年前,欧洲很多人移民美国?
评股论金
24 楼
以下是引用angeliali在7/24/2010 12:45:00 PM的发言:
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明白中国金字塔的社会阶级结构。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社会里,安贫乐道基本上只是想象中的生活。就算以现在中国的繁荣程度,还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保障,在底层的人注定要被狠狠剥削,除了没有财富支配权,在社会中也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自由的思想,除了你自己全方位被压制,还有你的后代。就算自己可以安贫乐道,能看着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社会底层么?还好中国的金字塔,不像印度得那样是基本固定的,底层的永远在底层,上层的永远在上层,是流动的。这就给了中国人向上爬的动力,只要你付出的劳动,智能,和艰辛比别人多,爬上去的机会还是不小的。向上爬,就个人而言,是艰辛的,残忍的,痛苦的,但也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源泉,至少给了每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许也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持续力所在。也许这是为什么,当那些懂得安贫乐道的民族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还可以屹立东方。
 
顶这个!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g
gm
25 楼
站着说话不腰疼,有钱人跟穷人想法怎么能一样啊。有钱国家的人跟发展中国家的人想法又怎么能相同。吃饱撑着了的英国人放在中国环境里,一样想移民。
m
miyuga
26 楼
国情不同,人的价值观也就不同。中国毕竟是发展中的国家,所以普通百姓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为了生存,只能忍忍就过去了。因为家庭团聚、生活幸福在没有物质基础,连生活都没保障的时候,这些都是奢侈品。
b
bottle
27 楼
呵呵,风格很象8、90年代国内的读者杂志,外国人都淡泊名利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东西,甚至不惜穷困潦倒不名一文,咔咔,所以中国人都应该学习。
k
kittypeny
28 楼
怎么这么多人砸啊。。。。抛弃题目里面关于中国的部分,其实满有道理的哇。

认真的区分自己想要什么,不要因为别人在追求目标A就也去追求目标A。(A=金钱,权利,父母,子女,blablabla)
p
pengpopo
29 楼
这些人英国人真好笑,说的这么有人情味,早些年你别往中国运鸦片啊。原始资本累积完了,你们开开心心全家团圆了,就算那卖艺的,再不济还有政府救济吧,可中国人没这福气,只好拼命用钱买安全感。其实我也不赞成为了点钱弄得夫妻两地,有家不回,但我可以理解做这种选择的人。
v
vanvan1
30 楼
以下是引用magicflute在7/24/2010 2:49:00 PM的发言:

    
    类似的故事还有,比如一个人在树下乘凉,然后旁边一个人很发奋努力,前一个人就问, 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啊,后一个人就说啦, 为了取得功名,过好日子啊。前一个人就说,那样你就可以享受乘凉了对吧?我现在不就是在享受了吗?

这个逻辑,良田万群,衣食无忧 的乘凉,和有上顿没下顿的乘凉是一回事么?
    

re!!!
打酱油的小花猫
31 楼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翠珠美我心
32 楼
以下是引用南开阿飞在7/24/2010 11:56:00 AM的发言:

    
     bullshit....
    

你是男人, 你不懂. 夫妻生活要在一起才是夫妻, 才甜蜜. 有時生活簡單就是快樂, 可惜很多人不懂. 以為金錢就是一切. 兩地分居, 那種煎熬不是一般人能受的. 身心煎熬的苦悶不是錢可以治療的.
翠珠美我心
33 楼
以下是引用smile99在7/24/2010 1:17:00 PM的发言:

    
    哪能让那一对夫妇代表了全中国人民啊

    

中國兩地分居的夫妻很多的.
w
waterlilyinfebruary
34 楼
以下是引用南开阿飞在7/24/2010 11:56:00 AM的发言:
 bullshit....
You shit!
b
bigbread
35 楼
以下是引用Lorelei.d在7/24/2010 11:54:00 AM的发言:

 

   


    中国人,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中国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中国人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中国人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 就是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

   
放p呢啊......
南开阿飞
36 楼
以下是引用waterlilyinfebruary2在7/24/2010 7:19:00 PM的发言:

    
    
     You shit!
    

you think i m bull?
c
creme_brulee
37 楼
看过800次辽
j
jenny6
38 楼
传统价值观念不同。。。。。。
h
hhmouse
39 楼
以下是引用南开阿飞在7/24/2010 11:56:00 AM的发言:

    
     bullshit....
    
aglee
h
hhmouse
40 楼
以下是引用南开阿飞在7/24/2010 7:27:00 PM的发言:

    
    
you think i m bull?

    
z
zhuzhuxia
41 楼
我们中国人比较不能同意/认同个人的价值观, 即使你觉得家庭和睦是重要的, 我们有志老中青年们也要觉得你没有志气, 没有抛家舍业地去成就一番“大” 事业。
 
 
s
sindylee
42 楼
很扯。。。。。。
S
SubDivision2006
43 楼
 特读者文摘
h
hhmouse
44 楼
以下是引用pengpopo在7/24/2010 5:06:00 PM的发言:

    
    这些人英国人真好笑,说的这么有人情味,早些年你别往中国运鸦片啊。原始资本累积完了,你们开开心心全家团圆了,就算那卖艺的,再不济还有政府救济吧,可中国人没这福气,只好拼命用钱买安全感。其实我也不赞成为了点钱弄得夫妻两地,有家不回,但我可以理解做这种选择的人。
    
RE
D
Davidmonkey
45 楼
知音体
s
sancy
46 楼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不能说谁对谁错吧
z
zhou_iap
47 楼
写这个帖子的,确实白痴的很。
R
Ruiyangma
48 楼
以下是引用Lorelei.d在7/24/2010 11:54:00 AM的发言:
    英国某小镇。这儿,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儿打工。
   
    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于是他们屡屡相遇。
   
    时间长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有一日,我们的女同胞,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 “不要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 在那儿,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伙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
   
    我喜欢这个职业,它给我,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有什么不好?我何必要远渡重洋, 抛弃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
   
    邻桌的英国人,无论老人孩子,也都为之愕然。他们不明白,仅仅为了多挣几张钞票,抛弃家人,远离幸福,有什么可以值得羡慕的。在他们的眼中,家人团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它与财富的多少,地位的贵贱无关。于是,小镇上的人,开始可怜我们的女同胞了。
   
    中国山东,有这样一对夫妇。
   
    刚刚结婚时,妻子在济宁,丈夫在枣庄;过了若干年,妻子调到了枣庄,丈夫却一纸调令到了菏泽。若干年后,妻子又费尽周折,调到了菏泽,但不久,丈夫又被提拔到了省城济南。妻子又托关系找熟人,好不容易调到了济南。

    可是不到一年,丈夫又被国家电业总公司调到重庆。

    于是,她所有的朋友,就给她开玩笑——你们俩呀,天生就是牛郎织女的命。要我们说呀,你也别追了,干脆辞职,跟着你们家老张算了。

    但是,她以及公婆、父母,都一致反对。“干了这么多年,马上就退休了,再说,你的单位效益这么好,辞职多可惜。要丢掉多少钱呀!再干几年吧,也给孩子多挣一些。”

    其实,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非常优越。早已是中层阶级,但是他们仍然惦念着那 一 点退休金。于是,夫妻两个至今依然是牛郎织女。

    我们,是一个尚义轻利的民族。中国人一直是为了某种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主义而 活着。

    于是,中国人,不能在没有目标的生活中活着。

    而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理想,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孩子,可以是老人… … ,唯一不可能是的,就是自己。

    中国人,可以很委屈的活着。

    可以是工作上的极不顺心,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强维持,可以是人际关系上的强作笑 颜, 可以是所有欲望的极端压制,可以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户口…… 哪怕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中国人,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中国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中国人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中国人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 就是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

    于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把爱国、崇高、献身、成功、立业的情结推向了极致——

    他们要么在大公无私,其实是舍本逐末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要么在肩负重任,其实是徒有其名的怪圈里受尽折磨……唯一遗漏的就是自由和自我。

    于是,在外国,妇孺皆知的道理;在中国,没人能整治明白。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么?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回答。但我们应该知道成功有很多种定义,有些人终生都在追逐名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也许),有些人毕生都在灯红酒绿,他们生活得也很幸福(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实、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或许,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求仁得仁,是为幸福。
s
skycloudia
49 楼
以下是引用angeliali在7/24/2010 12:45:00 PM的发言:

    
    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明白中国金字塔的社会阶级结构。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社会里,安贫乐道基本上只是想象中的生活。就算以现在中国的繁荣程度,还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保障,在底层的人注定要被狠狠剥削,除了没有财富支配权,在社会中也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自由的思想,除了你自己全方位被压制,还有你的后代。就算自己可以安贫乐道,能看着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社会底层么?还好中国的金字塔,不像印度得那样是基本固定的,底层的永远在底层,上层的永远在上层,是流动的。这就给了中国人向上爬的动力,只要你付出的劳动,智能,和艰辛比别人多,爬上去的机会还是不小的。向上爬,就个人而言,是艰辛的,残忍的,痛苦的,但也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源泉,至少给了每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许也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持续力所在。也许这是为什么,当那些懂得安贫乐道的民族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还可以屹立东方。
    
strong re!!!!!! very well said!!!!!!
a
aeolous
50 楼
以下是引用衣不如新在7/24/2010 3:25:00 PM的发言:
其实不必拿中国人说事,任何国家都有自由随性的人,也都有勤勤勉勉的人,只不过自由随性有可能是因为懒惰,勤勉有可能是为了追逐名利。
另外中国资源少人口多,生存压力大,所以大家也都功利了些,比不得粥多僧少的欧洲,躺在强盗老祖宗创下的家业上,日子当然过的逍遥。。。

re,想要舒服过日子谁不会呀,勤勤勉勉工作确实不容易的事情
小雀斑
51 楼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p
pangpangmum
52 楼
没觉得很有深度。。。。只觉得退休金的确非常非常重要。
n
ninea
53 楼
 只要自己过着高兴就行了,中国人没必要追求外国人的价值观,外国人也没必要否定中国人的价值观。
y
yqhh
54 楼
《读者文摘》还是那个调调,几十年都没变啊
a
aeolous
55 楼
以下是引用angeliali在7/24/2010 12:45:00 PM的发言:

    
    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明白中国金字塔的社会阶级结构。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社会里,安贫乐道基本上只是想象中的生活。就算以现在中国的繁荣程度,还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保障,在底层的人注定要被狠狠剥削,除了没有财富支配权,在社会中也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自由的思想,除了你自己全方位被压制,还有你的后代。就算自己可以安贫乐道,能看着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社会底层么?还好中国的金字塔,不像印度得那样是基本固定的,底层的永远在底层,上层的永远在上层,是流动的。这就给了中国人向上爬的动力,只要你付出的劳动,智能,和艰辛比别人多,爬上去的机会还是不小的。向上爬,就个人而言,是艰辛的,残忍的,痛苦的,但也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源泉,至少给了每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许也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持续力所在。也许这是为什么,当那些懂得安贫乐道的民族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还可以屹立东方。
    


re
f
freeasy
56 楼
这么说是不公平的, 人对于金钱的态度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小时候比较穷的, 往往比较渴望金钱.

小时候一直在相对富裕, 不用担心吃穿用度的家庭长大的, 对于精神上的最求更加强烈.

不用说别人, 就说说现在 90 后 00 后, 和以前 70 后 60 后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的高中老师就说, 现在的小孩和你们不一样了, 他们就想每天高高兴兴的, 不需要将来做什么做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也说, 不用小孩出人头地, 小孩子开心就好. 虽然还是有部分父母对孩子要求很好, 但是这部分的父母比例已经降低了. 这在10年前, 是不可想象的.

我还是比较相信在教育行业从事了 20 年+ 的老教师的评价的.
v
vera0309
57 楼
 难道不对马 我觉得说的挺对的
中国人就是这样 今天我妈还跟我说  我的孩子以后一定要上哈佛耶鲁
我说我只要他品格正直生活幸福就好  我妈完全忽略我

起因是我有个表舅最近的了很大一笔政府奖金 因为科技创新
然后我们全家人都严重心理不平衡 我说你管人家干嘛 你也不替人家高兴吗 我妈就开始念叨耶鲁和哈佛

但是我理解咱们的国情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你是不进则退 不成功便成仁 而且就算你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愁温饱了 你又要为社会舆论所左右 家里住什么房子 开什么车子 孩子做什么都会被比较 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淡泊呢

还是资源缺乏 人太多
f
fiercehhll
58 楼
 ..........................
r
rainfall1988
59 楼
以下是引用评股论金在7/24/2010 3:40:00 PM的发言:

 
顶这个!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恩 强烈同意
说白了西方现在就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多 吃不完
S
SUPERSUPER
60 楼
以下是引用EarthOcean在7/24/2010 3:15:00 PM的发言:
“或许,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
既然如此,还说那么多废话。外国人认可的成功就是成功, 中国人认可的就不是成功拉? 各人有各人的认可,然后按自己的认可活着就得了。

就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也即算了,月亮是同一个,没准真的在外国圆些呢?
 
个人认可的成功可纯粹是个人的事,扯什么扯 啊!
s
shiyun630
61 楼
甘于平淡的其实也有很多。
c
cjlmxbt
62 楼
so old
 
 
 
m
mountain_snow
63 楼
别扯了吧,西方人认为他们之所以成功,而少数族裔不成功,是因为白人有need for achievement (N-Ach),而少数族裔没有这种向上的习惯,过一天算一天,只贪图眼前享受,所以一直贫穷,当然此处的少数族裔指的是黑人和南美裔。现在因为这种话政治不正确,很少有白人公开说了。其实美国的白人很多非常努力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4 23:33:54编辑过]
s
srilw
64 楼
说的好。
b
buttercup
65 楼
我也想了很多:
第一,幸福和成功是两回事。
第二,谁不知道家人团聚,平平安安是最大的幸福啊,问题是,谁能保证这一辈子都平平安安呢?我们中国人讲的是居安思危。象那个以沿街为大家卖唱的人的生活方式,万一出个什么事,没有医疗保险,该怎么办呢?卖唱能挣多少钱?够用吗?以后成家的话,够养家养孩子的吗?
第三,长大以后,谁还跟父母住一起啊?!都是逢年过节回去团聚一下的。
最后,每个人对生活的期望是不同的。比如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呆在一个地方,是很无聊的。如果能到处走走,看看这个世界,体验一下各地的风情,这辈子才没白活。
。。。
。。。
。。。
恋恋泡
66 楼
              无言
f
flypeter
67 楼
是啊,中国人不珍惜家庭的和睦,中国的老人至少还有四代同堂的机会,可以子孙绕膝,独生子女会忧虑父母的养老,努力赚钱;美国人珍惜家庭的和睦,老人们都孤独地死在敬老院里,进了那种地方活着的时候也就是等死。切!
k
ktan
68 楼
 BS                                      
c
cherryshawn
69 楼
以下是引用南开阿飞在7/24/2010 11:56:00 AM的发言:

    
     bullshit....
    
b
begonia
70 楼
得, 您回国看看,满大街的老百姓,过平常生活,安于您老说的幸福生活。
每个社会都有不安定的分子,这种人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精英。 
w
wwr315
71 楼
或许每个人的幸福定义不同。。
I
IronH
72 楼
以下是引用猜不出我是谁在7/24/2010 12:05:00 PM的发言:
 外国妇孺皆知,中国没人搞明白

这句是老鼠屎,本来挺有哲理的事,本身就是个人选择,不要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层次

 
有道理.
翠珠美我心
73 楼
生涯规划要做好是有智之举. 但我觉得人家街头艺人有他自己的生活理念, 跟楼上各位有自己的生活理念一样. 他也许就是觉得他离乡背井, 去一个他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不会快乐, 对家庭也不好. 钱赚的多用的多. 你赚的钱比你需要的多, 你就富有. 想要的太多, 需要的不多. 我看很多高官达贵日常生活也不见的比平常百姓快乐. 人若以为有金钱就有了快乐, 那我没话可多说. 未雨绸缪, 很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6:06:11编辑过]
t
tamarind
74 楼
受小学毒害太深,写个作文一定要把高度提升一下:本来是个人的选择,现在就变成了国家的价值观真受不了这种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6:53:05编辑过]
r
rainfall1988
75 楼
以下是引用yqhh在7/24/2010 9:39:00 PM的发言:
《读者文摘》还是那个调调,几十年都没变啊
读者体啊
I
Inferno
76 楼
以下是引用猜不出我是谁在7/24/2010 12:05:00 PM的发言:

    
     外国妇孺皆知,中国没人搞明白

这句是老鼠屎,本来挺有哲理的事,本身就是个人选择,不要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层次

    
LZ拔的层次太高了。其实不是国家或者哪个国家的人有多不同,而是不同的生存环境造成的。
美国人也有LD的,不过大部分在学术界。中国大城市里也有很多做个一般的工作守着家混一混自得其乐,也不愿意到其他城市找个好工作挣大钱的。一些大城市的学生考大学宁愿上二类不愿去别的城市的一类学校。懂礼貌讲谦让的美国人,面临公车总也挤不上的情况下也自然的会挤了。
曲洁
77 楼
读者调调现在很快和知音调调靠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5 8:09:18编辑过]
曲洁
78 楼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7/25/2010 7:34:00 AM的发言:

LZ拔的层次太高了。其实不是国家或者哪个国家的人有多不同,而是不同的生存环境造成的。
美国人也有LD的,不过大部分在学术界。中国大城市里也有很多做个一般的工作守着家混一混自得其乐,也不愿意到其他城市找个好工作挣大钱的。一些大城市的学生考大学宁愿上二类不愿去别的城市的一类学校。懂礼貌讲谦让的美国人,面临公车总也挤不上的情况下也自然的会挤了。

如果LZ文章摘取 读者这本书也不说什么了,多少年了,它怎么还没变呢。
水下的珊瑚
79 楼
以下是引用begonia在7/25/2010 3:41:00 AM的发言:
得, 您回国看看,满大街的老百姓,过平常生活,安于您老说的幸福生活。
每个社会都有不安定的分子,这种人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精英。 

笑喷
四叶幸运草
80 楼
 
 
其实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幸福的定义也不同。不能说中国女同胞就是不幸的。
如果中国女同胞远渡重洋,为了多攒几张钞票,或者就因为这多攒的几张钞票,她觉得人生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而感到幸福也说不定。又或者有她为了多攒几张钞票或者为之努力在重洋坚持下去的人。为了这些人,她觉得辛苦也值得。那是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不同的幸福。这位女同胞做错的事情只不过把自己所认为的幸福加之于别人身上而已。
 
c
canop
81 楼
以下是引用angeliali在7/24/2010 12:45:00 PM的发言:

    
    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明白中国金字塔的社会阶级结构。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社会里,安贫乐道基本上只是想象中的生活。就算以现在中国的繁荣程度,还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保障,在底层的人注定要被狠狠剥削,除了没有财富支配权,在社会中也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自由的思想,除了你自己全方位被压制,还有你的后代。就算自己可以安贫乐道,能看着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社会底层么?还好中国的金字塔,不像印度得那样是基本固定的,底层的永远在底层,上层的永远在上层,是流动的。这就给了中国人向上爬的动力,只要你付出的劳动,智能,和艰辛比别人多,爬上去的机会还是不小的。向上爬,就个人而言,是艰辛的,残忍的,痛苦的,但也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源泉,至少给了每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许也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持续力所在。也许这是为什么,当那些懂得安贫乐道的民族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还可以屹立东方。
    
re
r
rosesavels
82 楼
 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句话第一次是从《明朝那些事儿》的后记里读到的,我很受感动。支持楼主。
r
rocklake
83 楼
same here.
以下是引用南开阿飞在7/24/2010 11:56:00 AM的发言:

    
     bullshit....
    
i
icecream87
84 楼
以下是引用EarthOcean在7/24/2010 3:15:00 PM的发言:
“或许,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
既然如此,还说那么多废话。外国人认可的成功就是成功, 中国人认可的就不是成功拉? 各人有各人的认可,然后按自己的认可活着就得了。

RE
c
cogy
85 楼
只能说英国人做完强盗以后做圣人真是很理直气壮。这个东西太读者了,说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实际上屁都不是。
m
malina
86 楼
没劲……                         
蓝色月光
87 楼
除了中国外国,道理还是很明白的。我很支持这个帖子啊
L
Lorelei.d
88 楼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7/25/2010 7:34:00 AM的发言:

LZ拔的层次太高了。其实不是国家或者哪个国家的人有多不同,而是不同的生存环境造成的。
美国人也有LD的,不过大部分在学术界。中国大城市里也有很多做个一般的工作守着家混一混自得其乐,也不愿意到其他城市找个好工作挣大钱的。一些大城市的学生考大学宁愿上二类不愿去别的城市的一类学校。懂礼貌讲谦让的美国人,面临公车总也挤不上的情况下也自然的会挤了。

LZ俺也是转的,俺木有那个水平拔层次的。。。其实每篇文章都有有道理的地方和狭隘的地方,转上来让大家瞧瞧,能有一点点的触动、能在忙忙碌碌中停下来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LZ俺转这篇文的目的就达到了(当然还有个目的是赚魅力哈~~~)。
俺的观点和回复里有些朋友的一致:幸福和快乐来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拍这篇文的朋友(除了那些没有主见随大流拍的),若觉得自己活得很值,当然可以无视这篇‘bullshit’,其实也没必要那么民族仇恨,甚至拿英国当初侵华说事啦,俺不知道写这篇文的人是不是“觉得外国月亮都比中国圆”,俺看事情比较简单,俺就是觉得写文的人想好心提醒大伙儿别活那么累,仅此而已。
暮光钢琴曲
89 楼
   我们,是一个尚义轻利的民族。中国人一直是为了某种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主义而 活着。

    于是,中国人,不能在没有目标的生活中活着。

    而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理想,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孩子,可以是老人… … ,唯一不可能是的,就是自己。

    中国人,可以很委屈的活着。
 
————————————————不是很认同。中国人活得没自我是普遍现象,尤其是七O后之前的人们,而今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这一点开始爱自己。LZ所郁闷的中国人的态度其实是一种责任,七O及之前的人们拼命赚钱,自己却生活得很简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那种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为下一代为家人为长辈赚取物质的保障,希望他们能生活得更好而牺牲掉自己的梦想,很悲哀!也很值得尊敬!这种态度是西人所不能理解的。
j
jessicaday
90 楼
以前看过,挺有感触的。
w
waterL
91 楼
 有一天中国的福利和英国一样好了,中国人心理有经济安全感了,中国人也“安贫乐道”了
w
waterL
92 楼
以下是引用buttercup在7/25/2010 12:05:00 AM的发言:

    
    我也想了很多:
第一,幸福和成功是两回事。
第二,谁不知道家人团聚,平平安安是最大的幸福啊,问题是,谁能保证这一辈子都平平安安呢?我们中国人讲的是居安思危。象那个以沿街为大家卖唱的人的生活方式,万一出个什么事,没有医疗保险,该怎么办呢?卖唱能挣多少钱?够用吗?以后成家的话,够养家养孩子的吗?
第三,长大以后,谁还跟父母住一起啊?!都是逢年过节回去团聚一下的。
最后,每个人对生活的期望是不同的。比如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呆在一个地方,是很无聊的。如果能到处走走,看看这个世界,体验一下各地的风情,这辈子才没白活。
。。。
。。。
。。。

    
这是关键了,英国的福利和保险那么好,够吃饭就行了,不像咱中国人要攒钱以防万一
灵小溪
93 楼
以下是引用vera0309在7/24/2010 10:21:00 PM的发言:

    
     难道不对马 我觉得说的挺对的
中国人就是这样 今天我妈还跟我说  我的孩子以后一定要上哈佛耶鲁
我说我只要他品格正直生活幸福就好  我妈完全忽略我

起因是我有个表舅最近的了很大一笔政府奖金 因为科技创新
然后我们全家人都严重心理不平衡 我说你管人家干嘛 你也不替人家高兴吗 我妈就开始念叨耶鲁和哈佛

但是我理解咱们的国情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你是不进则退 不成功便成仁 而且就算你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愁温饱了 你又要为社会舆论所左右 家里住什么房子 开什么车子 孩子做什么都会被比较 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淡泊呢

还是资源缺乏 人太多

    
re
i
icylavender
94 楼
以下是引用angeliali在7/24/2010 12:45:00 PM的发言:

    
    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明白中国金字塔的社会阶级结构。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社会里,安贫乐道基本上只是想象中的生活。就算以现在中国的繁荣程度,还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保障,在底层的人注定要被狠狠剥削,除了没有财富支配权,在社会中也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自由的思想,除了你自己全方位被压制,还有你的后代。就算自己可以安贫乐道,能看着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社会底层么?还好中国的金字塔,不像印度得那样是基本固定的,底层的永远在底层,上层的永远在上层,是流动的。这就给了中国人向上爬的动力,只要你付出的劳动,智能,和艰辛比别人多,爬上去的机会还是不小的。向上爬,就个人而言,是艰辛的,残忍的,痛苦的,但也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源泉,至少给了每一个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许也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持续力所在。也许这是为什么,当那些懂得安贫乐道的民族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还可以屹立东方。
    
i
icylavender
95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7/24/2010 4:03:00 PM的发言:

    
    怎么这么多人砸啊。。。。抛弃题目里面关于中国的部分,其实满有道理的哇。

认真的区分自己想要什么,不要因为别人在追求目标A就也去追求目标A。(A=金钱,权利,父母,子女,blablabla)

    
知己啊!!
i
icylavender
96 楼
以下是引用zhuzhuxia在7/24/2010 7:50:00 PM的发言:

    
     我们中国人比较不能同意/认同个人的价值观, 即使你觉得家庭和睦是重要的, 我们有志老中青年们也要觉得你没有志气, 没有抛家舍业地去成就一番“大” 事业。
      
      
    
i
icylavender
97 楼
以下是引用aeolous在7/24/2010 8:56:00 PM的发言:

    
    
     re,想要舒服过日子谁不会呀,勤勤勉勉工作确实不容易的事情
    
i
icylavender
98 楼
以下是引用shiyun630在7/24/2010 11:02:00 PM的发言:

    
     甘于平淡的其实也有很多。
    
re

因为他们甘于平淡所以我们听不到他们的故事
i
icylavender
99 楼
以下是引用begonia在7/25/2010 3:41:00 AM的发言:

    
    得, 您回国看看,满大街的老百姓,过平常生活,安于您老说的幸福生活。
每个社会都有不安定的分子,这种人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精英。 

    
i
icylavender
100 楼
以下是引用buttercup在7/25/2010 12:05:00 AM的发言:

    
    我也想了很多:
第一,幸福和成功是两回事。
第二,谁不知道家人团聚,平平安安是最大的幸福啊,问题是,谁能保证这一辈子都平平安安呢?我们中国人讲的是居安思危。象那个以沿街为大家卖唱的人的生活方式,万一出个什么事,没有医疗保险,该怎么办呢?卖唱能挣多少钱?够用吗?以后成家的话,够养家养孩子的吗?
第三,长大以后,谁还跟父母住一起啊?!都是逢年过节回去团聚一下的。
最后,每个人对生活的期望是不同的。比如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呆在一个地方,是很无聊的。如果能到处走走,看看这个世界,体验一下各地的风情,这辈子才没白活。
。。。
。。。
。。。

    
是啊。其实这是个好传统。只要不变成焦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