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 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do nothing还蛮累的,我常觉得是娃在遛我,不是我在遛娃,而且他喜欢干的或多或少都有些危险性,不过跟他一起瞎晃的时候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放松,completely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我想起来了,以前生孩子之前看过一本母乳喂养的书 就说奶粉公司通过ob,ped office给准妈妈,妈妈发sample,垄断奶粉市场 启示和这个玩具是一个道理!
说得太好了,太崇拜了。
性格品性的培养,最重要,也最难啊。
我个人认为性格天生因素大
我看了大半本书了,再来总结一段。
书里花了很大篇幅来讲电视对于小娃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基本的结论是,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 2岁以下的小朋友能够从电视中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这个是和2岁以下小朋友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相关的。这么小的小朋友,所具有的思维能力都是具体思维能力,而没有抽象思维能力。比如说,电视里如果放一个人从一个房间走出来,然后下一个镜头是,这个人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那么大人就知道,中间发生的事情是这个人走出一个房间进了另外那个房间,但是2岁以下的小朋友就没有能力理解中间这个断层。这个也解释了separation anxiety的存在。在8个月大的娃娃的脑子里,妈妈走开了就是永久的走开了,他们没有暂时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电视更多的只是让他们熟悉了那些人物啊场景啥的,而不是知识。甚至没有证据表明2岁以下孩子看电视对他们的词汇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任何帮助。另外,研究还表明,学习词汇最好的方式就是大人教,最差的方式就是电视节目里的动画人物。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妈妈认为看电视不好,但是看录像就没关系,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实际上是一样的。
然后书里还提到有人做研究,到底不同的节目对娃有什么样不同的教育意义,结论是这样的:
Sesame street对词汇量没影响,对表达语言能力有负面影响;
Teletubbies对两个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Barney and Friends对表达语言能力有正面影响,对词汇量有负面影响;
Arthur and Friends, Clifford the Big Red Dog, Dora the explorer, blue’s clues对两者都有正面影响。
但是他们不能证明是不是因为本来就先进的娃本身就倾向于看最后那组里的那些比较复杂微妙的录像。anyway,妈妈们如果要给娃看动画片,就给他们看最后那一组的好了。哈哈。
还有,有研究显示,学习同样一种技能,看录像比看真人示范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比如说,教小朋友带手套,真人示范六次小朋友就学会了,看录像就要放12遍。所以,如果要用录像代替真人教的话,就要不断重复,而且场景越简单越好。baby Einstein问题就是,画面太乱太跳跃了,小娃接受不了。没有足够强化重复的简单内容让娃真的从录像里学习到什么。有一个办法可以增加娃从电视录像中学习的机会,就是家长要积极的参与到看录像这个过程中去,把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解释给娃听,引导娃看电视。这里说的都是三四岁以下的小娃。
码字太累了,比看书累多了。今天先码到这里吧。
灰常感谢仙女的辛苦总结
你姐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现在更大了,我不是已结婚几年了么,我姐比我也大挺多
现在更大了,我不是已结婚几年了么,我姐比我也大挺多
豆爸哥哥才比他大4岁 儿子都要上中学了 差距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9:48:42编辑过]
我个人认为性格天生因素大
都有影响啦 天生的叫秉性temperament,后天personality还是有可塑性的
我看了大半本书了,再来总结一段。
书里花了很大篇幅来讲电视对于小娃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基本的结论是,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 2岁以下的小朋友能够从电视中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这个是和2岁以下小朋友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相关的。这么小的小朋友,所具有的思维能力都是具体思维能力,而没有抽象思维能力。比如说,电视里如果放一个人从一个房间走出来,然后下一个镜头是,这个人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那么大人就知道,中间发生的事情是这个人走出一个房间进了另外那个房间,但是2岁以下的小朋友就没有能力理解中间这个断层。这个也解释了separation anxiety的存在。在8个月大的娃娃的脑子里,妈妈走开了就是永久的走开了,他们没有暂时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电视更多的只是让他们熟悉了那些人物啊场景啥的,而不是知识。甚至没有证据表明2岁以下孩子看电视对他们的词汇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任何帮助。另外,研究还表明,学习词汇最好的方式就是大人教,最差的方式就是电视节目里的动画人物。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妈妈认为看电视不好,但是看录像就没关系,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实际上是一样的。
然后书里还提到有人做研究,到底不同的节目对娃有什么样不同的教育意义,结论是这样的:
Sesame street对词汇量没影响,对表达语言能力有负面影响;
Teletubbies对两个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Barney and Friends对表达语言能力有正面影响,对词汇量有负面影响;
Arthur and Friends, Clifford the Big Red Dog, Dora the explorer, blue’s clues对两者都有正面影响。
但是他们不能证明是不是因为本来就先进的娃本身就倾向于看最后那组里的那些比较复杂微妙的录像。anyway,妈妈们如果要给娃看动画片,就给他们看最后那一组的好了。哈哈。
还有,有研究显示,学习同样一种技能,看录像比看真人示范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比如说,教小朋友带手套,真人示范六次小朋友就学会了,看录像就要放12遍。所以,如果要用录像代替真人教的话,就要不断重复,而且场景越简单越好。baby Einstein问题就是,画面太乱太跳跃了,小娃接受不了。没有足够强化重复的简单内容让娃真的从录像里学习到什么。有一个办法可以增加娃从电视录像中学习的机会,就是家长要积极的参与到看录像这个过程中去,把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解释给娃听,引导娃看电视。这里说的都是三四岁以下的小娃。
码字太累了,比看书累多了。今天先码到这里吧。
我的一句话心得是: use tv wisely
我的一句话心得是: use tv wisely
是的。关键就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以及强调家长参与的重要性。而不是把电视当做代替大人看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替代品。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花这么长篇幅写电视的影响,还是因为后面写到,现在很多很多的玩具从动画人物得到licensing,以强化其marketing,都是要建立在电视对这些动画人物的推广之上的。前面提到过,小娃从看电视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这些不断重复出现的动画人物的熟悉。这些动画人物催生了很多玩具,甚至书籍。里面提到,有人提出,给娃看书也是要有选择的,现在连书都成了玩具公司marketing的手段。很多跟动画人物相关的书,都是出版社随便约个作家写的,有个经常写这种书的freelance作家就说,这对她来说是easy money,花不了多少时间,不用动什么脑子,给的钱也不错。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种书的质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0:56:59编辑过]
豆爸哥哥才比他大4岁 儿子都要上中学了 差距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9:48:42编辑过]
你别哭,人家豆爸不是为了等你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0:43:36编辑过]
是的。关键就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以及强调家长参与的重要性。而不是把电视当做代替大人看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替代品。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花这么长篇幅写电视的影响,还是因为后面写到,现在很多很多的玩具从动画人物得到licensing,以强化其marketing,都是要建立在电视对这些动画人物的推广之上的。前面提到过,小娃从看电视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这些不断重复出现的动画人物的熟悉。这些动画人物催生了很多玩具,甚至书籍。里面提到,有人提出,给娃看书也是要有选择的,现在连书都成了玩具公司的手段。很多跟动画人物相关的书,都是出版社随便约个作家写的,有个经常写这种书的freelance作家就说,这对她来说是,花不了多少时间,不用动什么脑子,给的钱也不错。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种书的质量。
最近大家讨论的育儿经还真是跟着学习了很多。我昨天看到了一本书觉得还挺好的,介绍各个时期必读的书。每一个都给出了背后的故事,这本书是再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写的,如何写成的之类的。作为娃的基本读物,我觉得可以参考着她列的数目。等我回家把书名找出来
不是不想更新,是不会加图片啦。魅力都设置不了,裸奔。。
月初参加婚礼的装扮,可是新郎不是我。
带上大墨镜耍酷
谄媚的鬼脸
最后招待大家的是我们周末钓的螃蟹。盘满锅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3:37:04编辑过]
战士娘,我没看到关于lego的内容。书里花了一些篇幅讲了leapfrog,主要是他家明星产品leappad。这个产品的出发点就是要创造亲子阅读那种interactive reading的环境。比如说,我们在给娃念书的时候,就会很注意观察娃的反应,如果娃表现出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我们就会转移到那个方向,提问题,解释,发挥,等等,加强娃的印象,娃如果跟着念,我们会鼓励,赞扬,如果念错了,我们可以一边鼓励赞扬一边重复正确的念法,这个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作为leappad一种电子产品,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依靠孩子自己用那根电子笔来进行,而且他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要suppose孩子会对书上的任何一个点都感兴趣,他们就要绞尽脑汁把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聚集在小小的一页书上。所以,leappad的研发经费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怎么把最大量的信息zip在最有限的空间里。leappad之所以那么成功,就是因为在此之前,玩具都是developmental toy,而不是learning toy。leapfrog的所有产品都是强调这个learning性的。因为leappad这么成功,他们又把手伸向了更小的消费群体,6个月以上的小小娃。不过书里没有具体讲这个小小娃的产品。书里也没有judge leappad的好坏,实际上我看到现在为止,书里对提到的产品都没有judge好坏,但是你可以看出倾向性。她把产品的来龙去脉一讲,读者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了。我的理解是,亲子阅读还是最好的,因为可以创造真实的interactive环境。前面也提到过教小娃语言最好的手段是大人亲自重复教。leappad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不应该完全替代亲子阅读。可乐前面提到的,先亲自教妞妞,然后用玩具强化,就是很好的方式。
谢谢谢谢,仙女讲得很清楚。
最近大家讨论的育儿经还真是跟着学习了很多。我昨天看到了一本书觉得还挺好的,介绍各个时期必读的书。每一个都给出了背后的故事,这本书是再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写的,如何写成的之类的。作为娃的基本读物,我觉得可以参考着她列的数目。等我回家把书名找出来
等书名
是的。关键就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以及强调家长参与的重要性。而不是把电视当做代替大人看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替代品。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花这么长篇幅写电视的影响,还是因为后面写到,现在很多很多的玩具从动画人物得到licensing,以强化其marketing,都是要建立在电视对这些动画人物的推广之上的。前面提到过,小娃从看电视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这些不断重复出现的动画人物的熟悉。这些动画人物催生了很多玩具,甚至书籍。里面提到,有人提出,给娃看书也是要有选择的,现在连书都成了玩具公司marketing的手段。很多跟动画人物相关的书,都是出版社随便约个作家写的,有个经常写这种书的freelance作家就说,这对她来说是easy money,花不了多少时间,不用动什么脑子,给的钱也不错。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种书的质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0:56:59编辑过]
妈呀,书也不能乱买
我估计我买的elmo得书就是你说的这种
苍天啊!
最近的水真的很有营养啊,尤其感谢仙女花这么多时间总结和打字,还耐心回答我的问题。
我好象应该也贡献点什么,就推荐一个我觉得对战士学说话很有帮助的东西吧,奏是程淮版的三字儿歌。很长一段时间战士都对三个字的短句很敏感,我研究了不同版本的三字儿歌、三字经、弟子规等,发现程版的是最适合她现在这个年龄段的。TAOBAO上有卖CD的,每首儿歌都由不同的人(男、女、小孩)读三遍并配有音乐,效果还不错
就是儿歌,不是三字经?
就是有点被忽悠的感觉吧。。
而且如果是在boston,万一要long distance,也还好,每周飞飞都没什么;现在就远啦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是众望所归的一个选择,所以才有被耗着的感觉。要是一个不是很在意的地方,也就无所谓了。其实这种情况挺正常的,那个老板不想多拿到funding,从而可以招到喜欢的人。可乐想开点吧。
猴妈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我觉得那是她们家和谐 不和谐的家庭老二对老大没有崇拜,只有挑战和叛逆,豆爸家就这样,哈哈
是不是豆爸是老二?“挑战和叛逆”的结果也不错嘛,哈哈
好吧,我承认我那天真人比照片要好看些的。照片上还真是有点,阿哈哈
带娃去party嘛,跟graduation dinner的确不能比,嘿嘿
唉,看吧,美女时时刻刻都是有压力的。像俺就不care,呵呵
那个啥,我看了那本buy buy baby以后,就想,你可以去玩具公司投简历啊。他们找很多学发展认知心理学的人呢。leapfrog在三藩。哈哈。
哇,赞妈的思维角度就是广,真是好建议
战士娘,我没看到关于lego的内容。书里花了一些篇幅讲了leapfrog,主要是他家明星产品leappad。这个产品的出发点就是要创造亲子阅读那种interactive reading的环境。比如说,我们在给娃念书的时候,就会很注意观察娃的反应,如果娃表现出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我们就会转移到那个方向,提问题,解释,发挥,等等,加强娃的印象,娃如果跟着念,我们会鼓励,赞扬,如果念错了,我们可以一边鼓励赞扬一边重复正确的念法,这个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作为leappad一种电子产品,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依靠孩子自己用那根电子笔来进行,而且他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要suppose孩子会对书上的任何一个点都感兴趣,他们就要绞尽脑汁把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聚集在小小的一页书上。所以,leappad的研发经费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怎么把最大量的信息zip在最有限的空间里。leappad之所以那么成功,就是因为在此之前,玩具都是developmental toy,而不是learning toy。leapfrog的所有产品都是强调这个learning性的。因为leappad这么成功,他们又把手伸向了更小的消费群体,6个月以上的小小娃。不过书里没有具体讲这个小小娃的产品。书里也没有judge leappad的好坏,实际上我看到现在为止,书里对提到的产品都没有judge好坏,但是你可以看出倾向性。她把产品的来龙去脉一讲,读者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了。我的理解是,亲子阅读还是最好的,因为可以创造真实的interactive环境。前面也提到过教小娃语言最好的手段是大人亲自重复教。leappad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不应该完全替代亲子阅读。可乐前面提到的,先亲自教妞妞,然后用玩具强化,就是很好的方式。
仙女你真是太赞了!!敲了这么多字,总结的非常好啊
谢谢谢谢
我看了大半本书了,再来总结一段。
书里花了很大篇幅来讲电视对于小娃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基本的结论是,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2岁以下的小朋友能够从电视中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这个是和2岁以下小朋友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相关的。这么小的小朋友,所具有的思维能力都是具体思维能力,而没有抽象思维能力。比如说,电视里如果放一个人从一个房间走出来,然后下一个镜头是,这个人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那么大人就知道,中间发生的事情是这个人走出一个房间进了另外那个房间,但是2岁以下的小朋友就没有能力理解中间这个断层。这个也解释了separation anxiety的存在。在8个月大的娃娃的脑子里,妈妈走开了就是永久的走开了,他们没有暂时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电视更多的只是让他们熟悉了那些人物啊场景啥的,而不是知识。甚至没有证据表明2岁以下孩子看电视对他们的词汇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任何帮助。另外,研究还表明,学习词汇最好的方式就是大人教,最差的方式就是电视节目里的动画人物。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妈妈认为看电视不好,但是看录像就没关系,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实际上是一样的。
然后书里还提到有人做研究,到底不同的节目对娃有什么样不同的教育意义,结论是这样的:
Sesame street对词汇量没影响,对表达语言能力有负面影响;
Teletubbies对两个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Barney and Friends对表达语言能力有正面影响,对词汇量有负面影响;
Arthur and Friends, Clifford the Big Red Dog, Dora the explorer, blue’s clues对两者都有正面影响。
但是他们不能证明是不是因为本来就先进的娃本身就倾向于看最后那组里的那些比较复杂微妙的录像。anyway,妈妈们如果要给娃看动画片,就给他们看最后那一组的好了。哈哈。
还有,有研究显示,学习同样一种技能,看录像比看真人示范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比如说,教小朋友带手套,真人示范六次小朋友就学会了,看录像就要放12遍。所以,如果要用录像代替真人教的话,就要不断重复,而且场景越简单越好。baby Einstein问题就是,画面太乱太跳跃了,小娃接受不了。没有足够强化重复的简单内容让娃真的从录像里学习到什么。有一个办法可以增加娃从电视录像中学习的机会,就是家长要积极的参与到看录像这个过程中去,把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解释给娃听,引导娃看电视。这里说的都是三四岁以下的小娃。
码字太累了,比看书累多了。今天先码到这里吧。
学习了学习了,谢谢赞妈。我在想要不要现在就把最后这一组屯上,要不然等元宵会看了,我准定都忘了。就是现在记在哪里,到时候也把那个“哪里”给忘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3:06:42编辑过]
最近的水真的很有营养啊,尤其感谢仙女花这么多时间总结和打字,还耐心回答我的问题。
我好象应该也贡献点什么,就推荐一个我觉得对战士学说话很有帮助的东西吧,就是是程淮版的三字儿歌。
很长一段时间战士都对三个字的短句很敏感,我研究了不同版本的三字儿歌、三字经、弟子规等,发现程版的是最适合她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内容比较贴近小娃的生活,容易理解,大部分容易发音,而且学以致用的机会也比较多。
还有卖配套的CD,每首儿歌都由不同的人(男、女、小孩)读三遍并配有音乐,效果还不错,推荐下。
一共有19首
谢谢小战士娘。我打算把你说的这些背下来,看看什么时候能让威威开口说话
啊,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手段。后来才知道我是他们第二想雇的银,一边用各种借口稳住我,一边去说服他们第一想雇的银接受他们的OFFER。
这种太可恶!
蚂蚁一如既往的美,真的,真人更好看!
我友情出演头发凌乱,满面油光的大妈。嫩还是记着我的美好形象吧
你在我眼中的形象永远是美好滴~~~
战士娘,我没看到关于lego的内容。书里花了一些篇幅讲了leapfrog,主要是他家明星产品leappad。这个产品的出发点就是要创造亲子阅读那种interactive reading的环境。比如说,我们在给娃念书的时候,就会很注意观察娃的反应,如果娃表现出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我们就会转移到那个方向,提问题,解释,发挥,等等,加强娃的印象,娃如果跟着念,我们会鼓励,赞扬,如果念错了,我们可以一边鼓励赞扬一边重复正确的念法,这个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作为leappad一种电子产品,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依靠孩子自己用那根电子笔来进行,而且他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要suppose孩子会对书上的任何一个点都感兴趣,他们就要绞尽脑汁把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聚集在小小的一页书上。所以,leappad的研发经费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怎么把最大量的信息zip在最有限的空间里。leappad之所以那么成功,就是因为在此之前,玩具都是developmental toy,而不是learning toy。leapfrog的所有产品都是强调这个learning性的。因为leappad这么成功,他们又把手伸向了更小的消费群体,6个月以上的小小娃。不过书里没有具体讲这个小小娃的产品。书里也没有judge leappad的好坏,实际上我看到现在为止,书里对提到的产品都没有judge好坏,但是你可以看出倾向性。她把产品的来龙去脉一讲,读者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了。我的理解是,亲子阅读还是最好的,因为可以创造真实的interactive环境。前面也提到过教小娃语言最好的手段是大人亲自重复教。leappad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不应该完全替代亲子阅读。可乐前面提到的,先亲自教妞妞,然后用玩具强化,就是很好的方式。
赞赞赞娘。
其实她需要你的attention的时候,真的是什么也做不了的,还不如专心好好陪她,然后大家都有一段free time.
这个发音的想法是我看妞妞玩那个坛狗来的。她理解那些单词之前,玩的时候纯粹就是听那些声音,所以很快就腻了;后来我陪着她玩,她慢慢知道那些发音是有意思的,自己玩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模仿什么的了。
我想字母这个道理也是相通的,等她建立了那些字母和字母发音的联系,再给她买机械重复的tools,才真的是有学习的作用
娃先进,带得妈妈也先进!
我很郁闷
妞爸是个牛爸!
有选择才有痛苦。
我也觉得不要去Harvard了,那个蛮玄的.
我老公当初也是这样, Harvard的老板就说在等一个funding.还好这里的老板人巨nice,说没关系,可以等他. 后来Harvard这边老板说钱没下来, 他就直接来这里了.
我觉得Harvard那边这样,可能经费也蛮紧的. 或者其实经费不少,但是很可能喜欢用到极致(尽量的多招人), 我就不太喜欢这种组, 组内资源竞争太激烈. 去B吧.天气好,华人多, 自在.
Boston我一般.冬天太冷.
主要是可乐怕地震
最近大家讨论的育儿经还真是跟着学习了很多。我昨天看到了一本书觉得还挺好的,介绍各个时期必读的书。每一个都给出了背后的故事,这本书是再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写的,如何写成的之类的。作为娃的基本读物,我觉得可以参考着她列的数目。等我回家把书名找出来
嫩的威威奔了吗?这个也别忘了,嘿嘿
最近的水真的很有营养啊,尤其感谢仙女花这么多时间总结和打字,还耐心回答我的问题。
我好象应该也贡献点什么,就推荐一个我觉得对战士学说话很有帮助的东西吧,就是是程淮版的三字儿歌。
很长一段时间战士都对三个字的短句很敏感,我研究了不同版本的三字儿歌、三字经、弟子规等,发现程版的是最适合她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内容比较贴近小娃的生活,容易理解,大部分容易发音,而且学以致用的机会也比较多。
还有卖配套的CD,每首儿歌都由不同的人(男、女、小孩)读三遍并配有音乐,效果还不错,推荐下。
一共有19首
以下内容需要魅力达到200才可以浏览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多谢战士娘的分享!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习惯了自己的世界,是没法想象分享的世界的,我说我呢哈
我家也是两个娃,说实在的我也没觉得有多好,
不过现在长大了,不在父母身边,想着我弟有时候还能代替我照顾一下爸妈,还不错。
但是我不觉得这个理由足以让我要老二。
一个人带娃真是挺累的,如果家里没有猴爸那种24孝好老爸,难上加难。
赞赞赞娘。
赞赞这一回国,我们倒受益匪浅哪,哈哈
我家也是两个娃,说实在的我也没觉得有多好,
不过现在长大了,不在父母身边,想着我弟有时候还能代替我照顾一下爸妈,还不错。
但是我不觉得这个理由足以让我要老二。
一个人带娃真是挺累的,如果家里没有猴爸那种24孝好老爸,难上加难。
你是不是快回去腐败了?
赞赞赞娘。
re,仙女总结的太好了,又省下了我好多看书的时间。
娃先进,带得妈妈也先进!
明明是先进的妈教出的先进娃!
你是不是快回去腐败了?
恩,计划9月底回。
嫩的威威奔了吗?这个也别忘了,嘿嘿
奔啦奔啦,还是裸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4:01:35编辑过]
恩,计划9月底回。
你又要回国腐败啦,太羡慕了!!!
奔啦奔啦,还是裸奔。。
link~~~你这个欠得太久了,我都忘了雷埋哪儿了
这最后一句解释真是让我学习了。另外想象着你家俩猴相互的这种崇拜和满足进行时,我好想笑咧
是很好笑,小猴现在哥哥干啥他跟着干啥
我们这次出去玩儿,朋友家有一个10岁的大哥哥,小猴整体追人家PG后面找人家玩儿
就是有点被忽悠的感觉吧。。
而且如果是在boston,万一要long distance,也还好,每周飞飞都没什么;现在就远啦
妞爸定下来了,你找工作也努力在那儿找吧,CA机会还是挺多的
我看了大半本书了,再来总结一段。
书里花了很大篇幅来讲电视对于小娃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基本的结论是,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 2岁以下的小朋友能够从电视中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这个是和2岁以下小朋友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相关的。这么小的小朋友,所具有的思维能力都是具体思维能力,而没有抽象思维能力。比如说,电视里如果放一个人从一个房间走出来,然后下一个镜头是,这个人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那么大人就知道,中间发生的事情是这个人走出一个房间进了另外那个房间,但是2岁以下的小朋友就没有能力理解中间这个断层。这个也解释了separation anxiety的存在。在8个月大的娃娃的脑子里,妈妈走开了就是永久的走开了,他们没有暂时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电视更多的只是让他们熟悉了那些人物啊场景啥的,而不是知识。甚至没有证据表明2岁以下孩子看电视对他们的词汇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任何帮助。另外,研究还表明,学习词汇最好的方式就是大人教,最差的方式就是电视节目里的动画人物。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妈妈认为看电视不好,但是看录像就没关系,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实际上是一样的。
然后书里还提到有人做研究,到底不同的节目对娃有什么样不同的教育意义,结论是这样的:
Sesame street对词汇量没影响,对表达语言能力有负面影响;
Teletubbies对两个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Barney and Friends对表达语言能力有正面影响,对词汇量有负面影响;
Arthur and Friends, Clifford the Big Red Dog, Dora the explorer, blue’s clues对两者都有正面影响。
但是他们不能证明是不是因为本来就先进的娃本身就倾向于看最后那组里的那些比较复杂微妙的录像。anyway,妈妈们如果要给娃看动画片,就给他们看最后那一组的好了。哈哈。
还有,有研究显示,学习同样一种技能,看录像比看真人示范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比如说,教小朋友带手套,真人示范六次小朋友就学会了,看录像就要放12遍。所以,如果要用录像代替真人教的话,就要不断重复,而且场景越简单越好。baby Einstein问题就是,画面太乱太跳跃了,小娃接受不了。没有足够强化重复的简单内容让娃真的从录像里学习到什么。有一个办法可以增加娃从电视录像中学习的机会,就是家长要积极的参与到看录像这个过程中去,把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解释给娃听,引导娃看电视。这里说的都是三四岁以下的小娃。
码字太累了,比看书累多了。今天先码到这里吧。
非常感谢仙女 你太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3:51:16编辑过]
猴妈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我觉得那是她们家和谐 不和谐的家庭老二对老大没有崇拜,只有挑战和叛逆,豆爸家就这样,哈哈
养2个娃,对父母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又是一个挑战,处理的不好,很容易引起孩子之间的矛盾的
战士娘,我没看到关于lego的内容。书里花了一些篇幅讲了leapfrog,主要是他家明星产品leappad。这个产品的出发点就是要创造亲子阅读那种interactive reading的环境。比如说,我们在给娃念书的时候,就会很注意观察娃的反应,如果娃表现出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我们就会转移到那个方向,提问题,解释,发挥,等等,加强娃的印象,娃如果跟着念,我们会鼓励,赞扬,如果念错了,我们可以一边鼓励赞扬一边重复正确的念法,这个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作为leappad一种电子产品,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依靠孩子自己用那根电子笔来进行,而且他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要suppose孩子会对书上的任何一个点都感兴趣,他们就要绞尽脑汁把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聚集在小小的一页书上。所以,leappad的研发经费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怎么把最大量的信息zip在最有限的空间里。leappad之所以那么成功,就是因为在此之前,玩具都是developmental toy,而不是learning toy。leapfrog的所有产品都是强调这个learning性的。因为leappad这么成功,他们又把手伸向了更小的消费群体,6个月以上的小小娃。不过书里没有具体讲这个小小娃的产品。书里也没有judge leappad的好坏,实际上我看到现在为止,书里对提到的产品都没有judge好坏,但是你可以看出倾向性。她把产品的来龙去脉一讲,读者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了。我的理解是,亲子阅读还是最好的,因为可以创造真实的interactive环境。前面也提到过教小娃语言最好的手段是大人亲自重复教。leappad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不应该完全替代亲子阅读。可乐前面提到的,先亲自教妞妞,然后用玩具强化,就是很好的方式。
谢谢赞赞妈,我正愁不知道怎么教小爱看书呢,她超级不喜欢看书,每次看书还非要倒着看
我看了大半本书了,再来总结一段。
书里花了很大篇幅来讲电视对于小娃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基本的结论是,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 2岁以下的小朋友能够从电视中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这个是和2岁以下小朋友的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相关的。这么小的小朋友,所具有的思维能力都是具体思维能力,而没有抽象思维能力。比如说,电视里如果放一个人从一个房间走出来,然后下一个镜头是,这个人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那么大人就知道,中间发生的事情是这个人走出一个房间进了另外那个房间,但是2岁以下的小朋友就没有能力理解中间这个断层。这个也解释了separation anxiety的存在。在8个月大的娃娃的脑子里,妈妈走开了就是永久的走开了,他们没有暂时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电视更多的只是让他们熟悉了那些人物啊场景啥的,而不是知识。甚至没有证据表明2岁以下孩子看电视对他们的词汇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任何帮助。另外,研究还表明,学习词汇最好的方式就是大人教,最差的方式就是电视节目里的动画人物。
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妈妈认为看电视不好,但是看录像就没关系,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实际上是一样的。
然后书里还提到有人做研究,到底不同的节目对娃有什么样不同的教育意义,结论是这样的:
Sesame street对词汇量没影响,对表达语言能力有负面影响;
Teletubbies对两个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Barney and Friends对表达语言能力有正面影响,对词汇量有负面影响;
Arthur and Friends, Clifford the Big Red Dog, Dora the explorer, blue’s clues对两者都有正面影响。
但是他们不能证明是不是因为本来就先进的娃本身就倾向于看最后那组里的那些比较复杂微妙的录像。anyway,妈妈们如果要给娃看动画片,就给他们看最后那一组的好了。哈哈。
还有,有研究显示,学习同样一种技能,看录像比看真人示范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比如说,教小朋友带手套,真人示范六次小朋友就学会了,看录像就要放12遍。所以,如果要用录像代替真人教的话,就要不断重复,而且场景越简单越好。baby Einstein问题就是,画面太乱太跳跃了,小娃接受不了。没有足够强化重复的简单内容让娃真的从录像里学习到什么。有一个办法可以增加娃从电视录像中学习的机会,就是家长要积极的参与到看录像这个过程中去,把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解释给娃听,引导娃看电视。这里说的都是三四岁以下的小娃。
码字太累了,比看书累多了。今天先码到这里吧。
多谢仙女的总结
最近的水真的很有营养啊,尤其感谢仙女花这么多时间总结和打字,还耐心回答我的问题。
我好象应该也贡献点什么,就推荐一个我觉得对战士学说话很有帮助的东西吧,就是是程淮版的三字儿歌。
很长一段时间战士都对三个字的短句很敏感,我研究了不同版本的三字儿歌、三字经、弟子规等,发现程版的是最适合她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内容比较贴近小娃的生活,容易理解,大部分容易发音,而且学以致用的机会也比较多。
还有卖配套的CD,每首儿歌都由不同的人(男、女、小孩)读三遍并配有音乐,效果还不错,推荐下。
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1:50:03编辑过]
谢谢战士妈,你上次推荐的DORA喝水的杯子,小爱特别喜欢,每次喝水都要那个杯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3:56:47编辑过]
赞赞这一回国,我们倒受益匪浅哪,哈哈
RE~~~~
link~~~你这个欠得太久了,我都忘了雷埋哪儿了
我不是故意的。 http://www.huaren.us/dispbbs.asp?boardid=380&id=697480&page=1&star=86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4:02:27编辑过]
最近大家讨论的育儿经还真是跟着学习了很多。我昨天看到了一本书觉得还挺好的,介绍各个时期必读的书。每一个都给出了背后的故事,这本书是再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写的,如何写成的之类的。作为娃的基本读物,我觉得可以参考着她列的数目。等我回家把书名找出来 不是不想更新,是不会加图片啦。魅力都设置不了,裸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3:37:04编辑过]
威威小帅哥戴墨镜真酷,马亚那个那个螃蟹馋死我了
这一层我的确没有体会。源爸家里倒是兄弟俩,但是我不知道在他身上哥哥的影响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多。有时候我觉得父母要balance对2个孩子的爱和attention也是有挑战的一件事。猴妈的说法让我对自己养两个娃有了一定的信心。
这一点可能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人做的都有欠缺,但是我们应该可以做的更好,因为我们有比他们那时丰富的多的资源
威威小帅哥戴墨镜真酷,马亚那个那个螃蟹馋死我了
谢谢爱妈的夸奖,这螃蟹很吵吃的说。。
这一点可能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人做的都有欠缺,但是我们应该可以做的更好,因为我们有比他们那时丰富的多的资源
猴妈你要多给我们讲讲如何养22还不忽略老大。
我个人认为性格天生因素大
是天生因素最重要,但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完全忽视
谢谢爱妈的夸奖,这螃蟹很吵吃的说。。
我喜欢吃螃蟹阿,我还没有钓过呢
最近大家讨论的育儿经还真是跟着学习了很多。我昨天看到了一本书觉得还挺好的,介绍各个时期必读的书。每一个都给出了背后的故事,这本书是再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写的,如何写成的之类的。作为娃的基本读物,我觉得可以参考着她列的数目。等我回家把书名找出来
不是不想更新,是不会加图片啦。魅力都设置不了,裸奔。。
月初参加婚礼的装扮,可是新郎不是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3:37:04编辑过]
威威太帅了,太帅了,简直就是个小绅士
大螃蟹也太馋人了吧
最近的水真的很有营养啊,尤其感谢仙女花这么多时间总结和打字,还耐心回答我的问题。
我好象应该也贡献点什么,就推荐一个我觉得对战士学说话很有帮助的东西吧,就是是程淮版的三字儿歌。
很长一段时间战士都对三个字的短句很敏感,我研究了不同版本的三字儿歌、三字经、弟子规等,发现程版的是最适合她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内容比较贴近小娃的生活,容易理解,大部分容易发音,而且学以致用的机会也比较多。
还有卖配套的CD,每首儿歌都由不同的人(男、女、小孩)读三遍并配有音乐,效果还不错,推荐下。
一共有19首
以下内容需要魅力达到200才可以浏览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1:50:03编辑过]
多谢战士娘,我把这个和仙女关于buy buy baby的评论加到首页去了
学习了学习了,谢谢赞妈。我在想要不要现在就把最后这一组屯上,要不然等元宵会看了,我准定都忘了。就是现在记在哪里,到时候也把那个“哪里”给忘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3:06:42编辑过]
我加到首页去了,就是为像你我这样的懒人
赞赞这一回国,我们倒受益匪浅哪,哈哈
啊哈哈哈
恩,计划9月底回。
这么快,这次回去多久?
我不是故意的。 http://www.huaren.us/dispbbs.asp?boardid=380&id=697480&page=1&star=86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4:02:27编辑过]
敲威威这身,帅的!小皮鞋都穿上了
那个谄媚的表情太到位了,啊哈哈
还有啊,你这么一上螃蟹,哎,我的馋虫又被勾起来了
敲威威这身,帅的!小皮鞋都穿上了
那个谄媚的表情太到位了,啊哈哈
还有啊,你这么一上螃蟹,哎,我的馋虫又被勾起来了
看来喜欢吃螃蟹的同道中人很多呀
看来喜欢吃螃蟹的同道中人很多呀
是的是的,我怀着妞妞的时候都没忌口。仗着自己从小吃到大
威威妈也是吧,你们那儿海货多啊!
最近大家讨论的育儿经还真是跟着学习了很多。我昨天看到了一本书觉得还挺好的,介绍各个时期必读的书。每一个都给出了背后的故事,这本书是再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写的,如何写成的之类的。作为娃的基本读物,我觉得可以参考着她列的数目。等我回家把书名找出来
不是不想更新,是不会加图片啦。魅力都设置不了,裸奔。。
带上大墨镜耍酷
谄媚的鬼脸
最后招待大家的是我们周末钓的螃蟹。盘满锅满
wow, 威威好酷啊!!!!!
是的是的,我怀着妞妞的时候都没忌口。仗着自己从小吃到大
威威妈也是吧,你们那儿海货多啊!
我怀我儿子的时候忍住了,怀小爱的时候忍不住吃了好多 55555~~~
是的是的,我怀着妞妞的时候都没忌口。仗着自己从小吃到大
威威妈也是吧,你们那儿海货多啊!
还真是从来没忌口,不过我怀着威威那时候,自动的最海鲜不感冒了。后来生完之后又开始大肆的吃,喂奶都没忌口。好在威威没啥反应。
最近大家讨论的育儿经还真是跟着学习了很多。我昨天看到了一本书觉得还挺好的,介绍各个时期必读的书。每一个都给出了背后的故事,这本书是再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写的,如何写成的之类的。作为娃的基本读物,我觉得可以参考着她列的数目。等我回家把书名找出来
不是不想更新,是不会加图片啦。魅力都设置不了,裸奔。。
威威太帅了,活脱一位小绅士,哈哈,未满1岁半的绅士。另外,赶紧研究一下这个魅力威望咋设的,上张你自己的照片嘛,标题可以是——“婆婆不是我“
黑酷黑酷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4:57:54编辑过]
威威太帅了,活脱一位小绅士,哈哈,未满1岁半的绅士。另外,赶紧研究一下这个魅力威望咋设的,上张你自己的照片嘛,标题可以是——“婆婆不是我“
我倒,俺还没想到当婆婆那么远哪
威威谄媚的样子太好笑了
是很好笑,小猴现在哥哥干啥他跟着干啥
我们这次出去玩儿,朋友家有一个10岁的大哥哥,小猴整体追人家PG后面找人家玩儿
我也发现了 我们今天下午daycare几个小朋友回家以后都在一个playground聚上了,豆豆平时都是瞎玩一气,今天看到人家玩啥就一定要上去玩一样的,干什么都扎堆
我家也是两个娃,说实在的我也没觉得有多好,
不过现在长大了,不在父母身边,想着我弟有时候还能代替我照顾一下爸妈,还不错。
但是我不觉得这个理由足以让我要老二。
一个人带娃真是挺累的,如果家里没有猴爸那种24孝好老爸,难上加难。
怎么没有人像我这么想的呢 累还是其次 这娃真是太可爱太好玩太让人有幸福感了 当然前提不能让我一天12个小时都陪着他
是不是豆爸是老二?“挑战和叛逆”的结果也不错嘛,哈哈
是啊 号称birth order对性格影响还挺大的 还有书专门讲老二的性格特点
怎么没有人像我这么想的呢 累还是其次 这娃真是太可爱太好玩太让人有幸福感了 当然前提不能让我一天12个小时都陪着他
我就是这样想的啊。问题是我也是一天12个小时都陪着啊
多谢战士娘的分享!
re这个,很朗朗上口,今晚就背了好几条给壮壮
黑酷黑酷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4:57:54编辑过]
haha, 男生不是流行黑一点的吗.人家古天乐还要死要活去晒黑.
黑酷黑酷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3 14:57:54编辑过]
这个叫做小麦色吧
多谢战士娘,我把这个和仙女关于buy buy baby的评论加到首页去了
mua一个,嫩真好
这么快,这次回去多久?
应该和去年时间差不多
我倒,俺还没想到当婆婆那么远哪
哈哈,瞧瞧,就是因为当妈的懒,所以人家星星有人家了,威威还没有
怎么没有人像我这么想的呢 累还是其次 这娃真是太可爱太好玩太让人有幸福感了 当然前提不能让我一天12个小时都陪着他
可爱的时候,是挺可爱挺好玩挺让人有幸福感的,
但是我觉得老二不能让我这个幸福感加倍。
我是进来观摩学习滴。
嘿嘿,把斑斑也给招进来了。
美国社会商业化对于小孩子的影响相当大。小孩子越来越早熟。书里举了个例子,现在 daycare就出现了很多queen bee,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成为一群人的视线中心,贬低一群人,拉拢一群人。三岁的小姑娘,已经知道搞小团体,在团体里玩disney princess的游戏。这个queen bee就当组织者,今天只有穿了Cinderella blue衣服的小姑娘才能参加游戏,明天又有新的规则。这就逼的很多本来对disney princess没兴趣的小姑娘只好发展对disney princess的兴趣,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娃不被排斥在这个小社交圈之外,也只好向disney princess投降。所以很多时候,从众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Daycare 其实现在已经成了厂家们marketing 的重要场所。有专门的marketing公司,制作免费的给父母阅读的小杂志,有些养娃小tip,然后杂志里附了广告,通过daycare发放给父母。这些marketing公司还会给daycare提供一些免费的sample,这样,这些sample很多时候会因为小朋友喜欢而成为daycare经常买的垃圾零食。这些marketing公司还因为经常给daycare免费sample这种小恩小惠,所以可以很容易的从daycare那里拿到父母们的信息,年龄职业收入等等,从而成为他们targeting 的工具。daycare提供这种信息的时候都不会跟家长打招呼。这样做相当可恶啊。不知道送娃去daycare的时候可不可以跟daycare预先签好协议,不能把个人信息透露给这些marketing公司。
另外,disney的很多电视节目,在正式发放之前一两年就开始在各个daycare里播放,测试娃的反应,并且让娃娃们开始熟悉这些动画人物了。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可爱的时候,是挺可爱挺好玩挺让人有幸福感的,
但是我觉得老二不能让我这个幸福感加倍。
等老二出来了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我还是坚定要老二的。hehe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 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do nothing还蛮累的,我常觉得是娃在遛我,不是我在遛娃,而且他喜欢干的或多或少都有些危险性,不过跟他一起瞎晃的时候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放松,completely
看完书了,再总结一点吧。
美国社会商业化对于小孩子的影响相当大。小孩子越来越早熟。书里举了个例子,现在 daycare就出现了很多queen bee,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成为一群人的视线中心,贬低一群人,拉拢一群人。三岁的小姑娘,已经知道搞小团体,在团体里玩disney princess的游戏。这个queen bee就当组织者,今天只有穿了Cinderella blue衣服的小姑娘才能参加游戏,明天又有新的规则。这就逼的很多本来对disney princess没兴趣的小姑娘只好发展对disney princess的兴趣,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娃不被排斥在这个小社交圈之外,也只好向disney princess投降。所以很多时候,从众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Daycare 其实现在已经成了厂家们marketing 的重要场所。有专门的marketing公司,制作免费的给父母阅读的小杂志,有些养娃小tip,然后杂志里附了广告,通过daycare发放给父母。这些marketing公司还会给daycare提供一些免费的sample,这样,这些sample很多时候会因为小朋友喜欢而成为daycare经常买的垃圾零食。这些marketing公司还因为经常给daycare免费sample这种小恩小惠,所以可以很容易的从daycare那里拿到父母们的信息,年龄职业收入等等,从而成为他们targeting 的工具。daycare提供这种信息的时候都不会跟家长打招呼。这样做相当可恶啊。不知道送娃去daycare的时候可不可以跟daycare预先签好协议,不能把个人信息透露给这些marketing公司。
另外,disney的很多电视节目,在正式发放之前一两年就开始在各个daycare里播放,测试娃的反应,并且让娃娃们开始熟悉这些动画人物了。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我家目前完全处于这种状态
看完书了,再总结一点吧。
美国社会商业化对于小孩子的影响相当大。小孩子越来越早熟。书里举了个例子,现在daycare就出现了很多queen bee,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成为一群人的视线中心,贬低一群人,拉拢一群人。三岁的小姑娘,已经知道搞小团体,在团体里玩disney princess的游戏。这个queen bee就当组织者,今天只有穿了Cinderella blue衣服的小姑娘才能参加游戏,明天又有新的规则。这就逼的很多本来对disney princess没兴趣的小姑娘只好发展对disney princess的兴趣,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娃不被排斥在这个小社交圈之外,也只好向disney princess投降。所以很多时候,从众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Daycare其实现在已经成了厂家们marketing 的重要场所。有专门的marketing公司,制作免费的给父母阅读的小杂志,有些养娃小tip,然后杂志里附了广告,通过daycare发放给父母。这些marketing公司还会给daycare提供一些免费的sample,这样,这些sample很多时候会因为小朋友喜欢而成为daycare经常买的垃圾零食。这些marketing公司还因为经常给daycare免费sample这种小恩小惠,所以可以很容易的从daycare那里拿到父母们的信息,年龄职业收入等等,从而成为他们targeting 的工具。daycare提供这种信息的时候都不会跟家长打招呼。这样做相当可恶啊。不知道送娃去daycare的时候可不可以跟daycare预先签好协议,不能把个人信息透露给这些marketing公司。
另外,disney的很多电视节目,在正式发放之前一两年就开始在各个daycare里播放,测试娃的反应,并且让娃娃们开始熟悉这些动画人物了。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我们家带着娃在店里吓逛的结果就是她见什么拿什么,拿了就往车里放.
各种玩具就别说了,最爱的是花,另外各种化妆品也是最爱.
看完书了,再总结一点吧。
美国社会商业化对于小孩子的影响相当大。小孩子越来越早熟。书里举了个例子,现在 daycare就出现了很多queen bee,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成为一群人的视线中心,贬低一群人,拉拢一群人。三岁的小姑娘,已经知道搞小团体,在团体里玩disney princess的游戏。这个queen bee就当组织者,今天只有穿了Cinderella blue衣服的小姑娘才能参加游戏,明天又有新的规则。这就逼的很多本来对disney princess没兴趣的小姑娘只好发展对disney princess的兴趣,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娃不被排斥在这个小社交圈之外,也只好向disney princess投降。所以很多时候,从众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Daycare 其实现在已经成了厂家们marketing 的重要场所。有专门的marketing公司,制作免费的给父母阅读的小杂志,有些养娃小tip,然后杂志里附了广告,通过daycare发放给父母。这些marketing公司还会给daycare提供一些免费的sample,这样,这些sample很多时候会因为小朋友喜欢而成为daycare经常买的垃圾零食。这些marketing公司还因为经常给daycare免费sample这种小恩小惠,所以可以很容易的从daycare那里拿到父母们的信息,年龄职业收入等等,从而成为他们targeting 的工具。daycare提供这种信息的时候都不会跟家长打招呼。这样做相当可恶啊。不知道送娃去daycare的时候可不可以跟daycare预先签好协议,不能把个人信息透露给这些marketing公司。
另外,disney的很多电视节目,在正式发放之前一两年就开始在各个daycare里播放,测试娃的反应,并且让娃娃们开始熟悉这些动画人物了。
书里提到的很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的干预,commerical marketing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可避免的。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书里提到的观点是,Do NOTHING,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oing nothing. 就是说,我们可以每天抽点时间,完全follow娃娃的意志意愿,看他想玩什么,不要设定那么多的学习目标,没有电视电脑和教育性玩具,观察娃到底在干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用我们的思维去设定他们应该干什么,应该会这个会那个。可以是带着娃逛逛超市,在外面瞎转悠转悠,随便干点啥都行,不要带什么目的性。这种自由时光,其实对娃的发展相当重要。
我想起来了,以前生孩子之前看过一本母乳喂养的书
就说奶粉公司通过ob,ped office给准妈妈,妈妈发sample,垄断奶粉市场
启示和这个玩具是一个道理!
我家目前完全处于这种状态
壮壮too
可爱的时候,是挺可爱挺好玩挺让人有幸福感的,
但是我觉得老二不能让我这个幸福感加倍。
For me,想起怀孕生产给小baby喂奶晚上不能睡觉,幸福感会降到0,大家拍我吧
可爱的时候,是挺可爱挺好玩挺让人有幸福感的,
但是我觉得老二不能让我这个幸福感加倍。
唉,我要老二纯粹是为了元宵有个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