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kittycy在2009-10-15 11:30:00的发言: Is there anyone going back just for taking care of parent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1:30:40编辑过] 回去照顾父母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越是这样,回去越要收入多一点,才能照顾父母。有些人说3000-5000也不care,回去不是照顾父母,是啃老。
回去照顾父母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越是这样,回去越要收入多一点,才能照顾父母。有些人说3000-5000也不care,回去不是照顾父母,是啃老。 If your parents want you go back with them, just tell them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make enough money living in China? Is that a good excuse?
If your parents want you go back with them, just tell them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make enough money living in China? Is that a good excuse? I don't have that problem, as my parents would be happy to stay with me no matter where i am.
They won't allow me go back if i can only make 3000-5000 RMB/month anyway. If i go back, I will make sure that i earn enough money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m. Otherwise, i would rather stay here, and have them come and live her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2:02:12编辑过]
If your parents want you go back with them, just tell them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make enough money living in China? Is that a good excuse? 如果父母身体不好, 或者就特别希望你回去, 当然立刻回去了 我和LD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美国也没什么兴趣,我们刚刚毕业,过2,3年肯定是要回去的。父母也说过2,3年回去,因为他们现在身体都很好,还都在上班,过个3,5年他们退休了我们也就回去了
yes, when I worked in china. our division had 小金库 and hided it in a company. We signed a contract with an investment company to invest part of the money for us.
讨论几十页还不是各活各得,哎。。。
说句不好听的,最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农村的没选择也都活了,现在选择多了都不知道怎么弄了
爱咋活咋活贝
哈哈,就是这个道理~没的选择一条路清净了,选择多了反而要纠结了
15万的收入没有40%的税的。。。
但是如果扣掉401k,然后放满ESPP,到手只有50%左右。。。
不过401k和ESPP都是你自己的钱,特别是ESPP,利润是很高的。。。
其实在美国,如果两个人都工作,在湾区达到20万以上的household income是不难的,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收入会变多,湾区的房价就是这么起来的,不管多贵,总是有人有能力买房的,sigh。。。
我觉得如果在美国,两个人轻轻松松25万朝上,回国的话,女的没法工作(反正肯定比美国辛苦钱少,要不就轻松但是基本没什么收入),就靠男的话,没有高薪就回国真的很不值。 我是觉得真要回国,一定要有足够的积蓄,房子要有能力一次性付清(当然你也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但是要有付清的能力,完全不会构成负担),小孩未来上学的钱要存够(回美国读大学的钱),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大笔风险基金(比如可以做一些境外的股票投资,给父母养老看病之类的)。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满足了,那么如果国内有个不错的职位,回国才是可以考虑的,不然基本不太可能将来能在国内挣到那么多钱。
那些国内的传奇故事我是从来不信的,什么网上的表哥表弟同学同事之类,我身边真正接触的老百姓才是我对国内现实的了解。我本人从小到大,抽奖就没中过,最小的奖都没有,所以我不信我有那么好的运气会怎么怎么回国就发大财。 最现实的就是在美国老老实实做好现在的工作,多挣钱,好好过日子,为将来多一个海归的选择而努力。
因为我们未来是打算回国的(双独子女么),但是困难看的很清楚,所以现在更要好好努力,好好攒钱。
15wan is for single a , not a single income for a family, the tax rate is lower than 40%?
哈哈,就是这个道理~没的选择一条路清净了,选择多了反而要纠结了
奏是这个理~~~
加州的公立学校很烂,上那个听证会你以后就能改变情况啦?sigh, 娃以后肯定要上私立的,每年几万的房产税也是要交的。。。
一下子改变话题了?你前面不是关注property tax的使用问题吗?我回答说,想知道property tax怎么用的,听证会是一个渠道。我说了参加听证会就一定能改变教育质量了吗?
说到加州公立学校平均水平不好,有多方面原因,一大原因是学生结构,拉美裔太多,一下子将平均水平拉下来。还有一个原因跟当地的消费水平特别是房价有关,公立学校老师工资有限,不大容易找到安心带下来的好老师。数学和maths的尤其难找到好老师,有点能力的都想方设法跑到周围IT公司去了。
再说,你说的是平均水平。亚洲人基本都在好学区买房子,孩子将来上的也是好学校,拉美裔太多拉整个州的平均水平,不影响亚裔上好学校,也不影响亚裔取得出色的成绩啊。
其它方面,硅谷的santa clara county library是全美同类公共图书馆最好的,治安也挺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18:29:30编辑过]
15万的收入没有40%的税的。。。
但是如果扣掉401k,然后放满ESPP,到手只有50%左右。。。
不过401k和ESPP都是你自己的钱,特别是ESPP,利润是很高的。。。
其实在美国,如果两个人都工作,在湾区达到20万以上的household income是不难的,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收入会变多,湾区的房价就是这么起来的,不管多贵,总是有人有能力买房的,sigh。。。
我觉得如果在美国,两个人轻轻松松25万朝上,回国的话,女的没法工作(反正肯定比美国辛苦钱少,要不就轻松但是基本没什么收入),就靠男的话,没有高薪就回国真的很不值。 我是觉得真要回国,一定要有足够的积蓄,房子要有能力一次性付清(当然你也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但是要有付清的能力,完全不会构成负担),小孩未来上学的钱要存够(回美国读大学的钱),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大笔风险基金(比如可以做一些境外的股票投资,给父母养老看病之类的)。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满足了,那么如果国内有个不错的职位,回国才是可以考虑的,不然基本不太可能将来能在国内挣到那么多钱。
那些国内的传奇故事我是从来不信的,什么网上的表哥表弟同学同事之类,我身边真正接触的老百姓才是我对国内现实的了解。我本人从小到大,抽奖就没中过,最小的奖都没有,所以我不信我有那么好的运气会怎么怎么回国就发大财。 最现实的就是在美国老老实实做好现在的工作,多挣钱,好好过日子,为将来多一个海归的选择而努力。
因为我们未来是打算回国的(双独子女么),但是困难看的很清楚,所以现在更要好好努力,好好攒钱。
瞻仰牛人。。。穷人飘过~~~
一下子改变话题了?你前面不是关注property tax的使用问题吗?我回答说,想知道property tax怎么用的,听证会是一个渠道。我说了参加听证会就一定能改变教育质量了吗?
说到加州公立学校平均水平不好,有多方面原因,一大原因是学生结构,拉美裔太多,将平均水平拉下来。还有一个原因消费特别是房价有关,那就是,公立学校老师工资有限,不大容易找到安心带下来的好老师。数学和maths的尤其难找到好老师,有点能力的都想方设法跑到周围IT公司去了。
再说,你说的是平均水平。亚洲人中国人总归会将孩子送到好学校的。
我早就知道property tax用在哪儿啦,我抱怨它是因为用得不好,我没有benefit.
我早就知道property tax用在哪儿啦,我抱怨它是因为用得不好,我没有benefit.
我在上面的回复加了关于图书馆和治安的内容啦。如果你是指平均教育质量的话,property tax只是若干因素之一了,在加州尤其如此。
你说你没有benefit, 不知你是觉得光交税,一点benefit都没有,还是觉得得到的benefit比你应得的少?要是后者,税收本来就是用来均贫富的,亚裔的收入在上面的tier里,没办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18:38:26编辑过]
灌水的为了证明自己正确,开始比人生阅历,比自己的收入,比逻辑了。
还没爬完,先mark一下,预感有俩ID正在称为大ID的路上奋斗着。
灌水的为了证明自己正确,开始比人生阅历,比自己的收入,比逻辑了。
hahahaha
大id的预感就是准确呀~
15wan is for single a , not a single income for a family, the tax rate is lower than 40%?
我只知道2个人加起来15万的话是没有40%的税率的。。。
我估计1个人single收入,和 2 income 应该差不太多吧。。。
瞻仰牛人。。。穷人飘过~~~
我说的不是普遍现象,而是指如果专业不错的话,工作个5-8年应该能达到吧,不会太难的。。。
一般专业,2个人工作的话,在美国20万也是几年后能达到的。。。
还没爬完,先mark一下,预感有俩ID正在称为大ID的路上奋斗着。
灌水的为了证明自己正确,开始比人生阅历,比自己的收入,比逻辑了。
赞总结。以后大id的区分不是魅力,不是威望,不是粉丝多少更不是斑竹啥啥的,而是人生阅历、收入和逻辑的大比拼。。口说为凭,请大家尽兴,欧也~~~
真的假的?
听说过有这样的,但是不会这么嚣张吧?杀人放火都能豁免吗?还只是小事情,如speeding之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11:55:02编辑过]
好像大富翁里的卡片哦,我也想要,呵呵。
这个我自己没有经历,但是同事朋友,都是一边给捐款,一边抱怨的。。也都舍不得。
而且, 过节, 也要给老师GIFT CARD。数目到不多,25刀就可以了。但是也是抱怨的。
不给, 不知道会怎么样。 但是给了,抱怨的却很厉害。。。相必还是不敢不给吧。
25刀,还抱怨。
中国给的,都是钻戒水平。
给preschool,day care老师gc的, 一年也就Thanksgiving/Christmas附近给一次。preschool,day care老师工资低,还很辛苦。
我家老大preschool班上两老师,每人$25而已。一年就给老师$50,还抱怨?
一旦上了小学就没老师GIFT CARD这风俗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12:17:28编辑过]
小学老师算政府雇员,不能收多少面值以上的,一般给卡片就可以了。
在大城市,有钱的直接上私校,根本不上公立。就算是upper middle class, 最多也就让小孩上到公立小学毕业,初中开始就送私校了。
好学区往往是好的居民区,有钱人住的地方总不会是差学区,但是不少住在好学区的家长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直接送私校了。
正解。
同问
没保险急诊可以。
有保险就可以弄个还款计划,可以继续治疗。
你好象认为凡是不愿意回国的都是比较贫困的地方出来的,可惜我身边不回去的,包括我自己都是一线大城市出来,而且有好多套房子的。我才卖了国内两套房,其中一套给海龟,拿出首期来美国买房。
一般是新来的更加年轻的,不太愿意留下来,因为生长的条件比较好,而且在美国没什么根基,落差很大。
其实觉得不回到父母的城市,和在美国差别就不大。
国内机会适合海归的就那么几个城市,所以不是那几个城市出来的,真没什么动力回去。
父母医疗都跟户口跟单位,也不可能把父母长期接在一起,即使回去,从医疗看,还不如给父母办绿卡,一年在一起时间长。
其实觉得不回到父母的城市,和在美国差别就不大。
国内机会适合海归的就那么几个城市,所以不是那几个城市出来的,真没什么动力回去。
父母医疗都跟户口跟单位,也不可能把父母长期接在一起,即使回去,从医疗看,还不如给父母办绿卡,一年在一起时间长。 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其实北京上海香港对于我来说,跟三番,洛杉矶,纽约没啥区别。。。都是外地。可能北京上海还不如我住了比较久的三番弯曲。。。
property tax到政府那儿后,政府再转投到公立教育、治安、公共图书馆等公共领域,买房的时候,一大堆文件中有一张,列着你的房产税都投到哪些公共领域,各项比例是多。中国这些公共服务也是老百姓口袋里掏出的钱,有的大家知道,有的大家不知道而已。
恩。比如给图书馆多少比例的钱也都在里面。
没保险急诊可以。
有保险就可以弄个还款计划,可以继续治疗。
这个不太明白。
很消耗的那种慢性病,维持性的治疗, 譬如渗析, 化疗之类的。每次去急诊也给作吗?
这个不太明白。
很消耗的那种慢性病,维持性的治疗, 譬如渗析, 化疗之类的。每次去急诊也给作吗?
公立医院给治疗的
哈哈,就是这个道理~没的选择一条路清净了,选择多了反而要纠结了
同意,连很多夫妻都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事,在网上讨论也就是图个嘴溜。
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其实北京上海香港对于我来说,跟三番,洛杉矶,纽约没啥区别。。。都是外地。可能北京上海还不如我住了比较久的三番弯曲。。。
不过北京上海的可能看其他地方都是“穷地方”,这个想法也不陌生,所以那个同学说的也没错。
我知道有的家里境况不好的,反而真的要回去,因为在美国只能给家里钱,自己人际关系强的,回国找个稍好点的位置,一个家族都指望他的关系上学治病呢。在美国帮不上忙,也没有衣锦还乡的荣耀。
以下是引用Charlesriver1在2009-10-14 16:45:00的发言:
湾区15万收入,就算没有买房子单身,都不必40%税率。
如果是买了房子的话,那就要看房子利息多少。
更何况,湾区买的是有永久产权的SFH,70年后可以拆了再盖,盖了再拆,你在中国买的是有70年租用期的公寓房(二手的话可能连70年都没有)。大部分湾区的房价都在于地皮,不在于房子本身。
绝对不可能。家庭收入这么多也许。
而且湾区也不是那么容易挣15万年薪的(base salary, bonus股票什么的不算。)我周围的几个朋友,工作好几年了,除了一个在google 上班的,base salary上15万的一个都没有--都是phd。
不是人人都读CS, 也不是人人都在google之类的公司上班。
以下是引用宜浓易淡在2009-10-14 17:46:00的发言:
15万的收入没有40%的税的。。。
但是如果扣掉401k,然后放满ESPP,到手只有50%左右。。。
不过401k和ESPP都是你自己的钱,特别是ESPP,利润是很高的。。。
其实在美国,如果两个人都工作,在湾区达到20万以上的household income是不难的,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收入会变多,湾区的房价就是这么起来的,不管多贵,总是有人有能力买房的,sigh。。。
我觉得如果在美国,两个人轻轻松松25万朝上,回国的话,女的没法工作(反正肯定比美国辛苦钱少,要不就轻松但是基本没什么收入),就靠男的话,没有高薪就回国真的很不值。 我是觉得真要回国,一定要有足够的积蓄,房子要有能力一次性付清(当然你也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但是要有付清的能力,完全不会构成负担),小孩未来上学的钱要存够(回美国读大学的钱),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大笔风险基金(比如可以做一些境外的股票投资,给父母养老看病之类的)。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满足了,那么如果国内有个不错的职位,回国才是可以考虑的,不然基本不太可能将来能在国内挣到那么多钱。
那些国内的传奇故事我是从来不信的,什么网上的表哥表弟同学同事之类,我身边真正接触的老百姓才是我对国内现实的了解。我本人从小到大,抽奖就没中过,最小的奖都没有,所以我不信我有那么好的运气会怎么怎么回国就发大财。 最现实的就是在美国老老实实做好现在的工作,多挣钱,好好过日子,为将来多一个海归的选择而努力。
因为我们未来是打算回国的(双独子女么),但是困难看的很清楚,所以现在更要好好努力,好好攒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23:17:59编辑过]
美国的好处,不在于公平,透明什么的。
真正的好处在于美国处于科技、军事领先的地位,能够掠夺全球资源回来分给属于美国的人,我们托赖这样的架构都成为帝国的子民,所以美国抢其他国家的资源多了,虽然贫富跟国内悬殊可能差不多,但是盖不住他资源多,就算分点残羹剩饭给底层,也能过得去,还能时不时向国外转嫁国内的矛盾。所以能做帝国子民都是很幸福的。国内的问题除了各种历史遗留外,最主要是综合能力不行,人均资源太少,更加没有能力向外转嫁矛盾,反而成为美国转嫁矛盾的对象。但是中国这样的国家的上层是非常幸福的,因为贫富悬殊的问题,国内的上层生活一定不比国外上层逊色,就是在茫茫十几亿人口里面,太难成为金字塔最顶尖的那部分。要是不能成为那部分,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当然美国这个帝国能够维持多久,是一个问题。
很有道理,但即使美帝倒了,中国肯定也成不了下一个帝国。
出来已经10年的人,很多最近都在国内挣大钱...
ps,学建筑设计的在美国基本不用当监工哈,大部分是在办公室想idea,画草图,工作十分轻松
对的, 建筑设计是Architect, 当监工头的一般是读建筑工程的, Civil Engineer, 两者很不同的。
绝对不可能。家庭收入这么多也许。
不是人人都读CS, 也不是人人都在google之类的公司上班。
15万的收入没有40%的税的。。。
但是如果扣掉401k,然后放满ESPP,到手只有50%左右。。。
不过401k和ESPP都是你自己的钱,特别是ESPP,利润是很高的。。。
其实在美国,如果两个人都工作,在湾区达到20万以上的household income是不难的,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收入会变多,湾区的房价就是这么起来的,不管多贵,总是有人有能力买房的,sigh。。。
我觉得如果在美国,两个人轻轻松松25万朝上,回国的话,女的没法工作(反正肯定比美国辛苦钱少,要不就轻松但是基本没什么收入),就靠男的话,没有高薪就回国真的很不值。 我是觉得真要回国,一定要有足够的积蓄,房子要有能力一次性付清(当然你也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但是要有付清的能力,完全不会构成负担),小孩未来上学的钱要存够(回美国读大学的钱),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大笔风险基金(比如可以做一些境外的股票投资,给父母养老看病之类的)。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满足了,那么如果国内有个不错的职位,回国才是可以考虑的,不然基本不太可能将来能在国内挣到那么多钱。
那些国内的传奇故事我是从来不信的,什么网上的表哥表弟同学同事之类,我身边真正接触的老百姓才是我对国内现实的了解。我本人从小到大,抽奖就没中过,最小的奖都没有,所以我不信我有那么好的运气会怎么怎么回国就发大财。 最现实的就是在美国老老实实做好现在的工作,多挣钱,好好过日子,为将来多一个海归的选择而努力。
因为我们未来是打算回国的(双独子女么),但是困难看的很清楚,所以现在更要好好努力,好好攒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4 23:17:59编辑过]
其实我也不知道单身15万的税后是多少,离挣到那么多钱还很早很早呢。。。。
***** 该内容需浏览者魅力高于1500 才可浏览 *****
其实我是不知道的,就是穷人YY的,说错了不要怪我。。。
我纸上谈兵啊,算了一下,如果起薪是11万左右(base),每年以5%的比例加薪,那么5年底薪能升到14万左右。如果考虑经济变化的情况,可能加薪速
度没那么快,但是也有可能5年中有跳槽,或者升职的机会。我这么算的话,理论上来说5-8年达到15万左右还是有希望的。当然没有实际了解,都是瞎说
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9:53:43编辑过]
你说的就是国内的现实情况. 我的朋友年薪在100万以上, 今年海归, 不得以在北京买了300多万的房, 很一般就是大点, 雇个阿姨近2千, 司机2千多, 税率很高, 没有任何的DEDUCTION, 她一个人有个孩子, 妈妈同住. 100万多, 还总跟我哭穷.
现在的国内生存情况就这么严峻. 很多这里的年轻小姑娘可以住个STUDIO 吃苦, 到了一定年龄, 如果有其他OPTIONS, 不想那么苦自己了.
我同学两口子年薪都是60万的,加起来120万,而且都是国企,不是外企,所以交的税不多(不是实打实的交),也是一天到晚哭穷,每次在前一阵子还非要找我一起开淘宝代购店。还跟我说,要是回国找不到年薪千万以上能财务自由的工作就别回去受气了。妈妈呀,我要是海龟能找到年薪千万的工作,在美国肯定也是大牛人一个了,还用纠结归不归?听的我都害怕,国内的人什么时候心都变的这么高了。象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回去,还不被人家鄙视死?所以其实楼主要顾忌周围人言语的考虑真是太正常了。
我同学两口子年薪都是60万的,加起来120万,而且都是国企,不是外企,所以交的税不多(不是实打实的交),也是一天到晚哭穷,每次在前一阵子还非要找我一起开淘宝代购店。还跟我说,要是回国找不到年薪千万以上能财务自由的工作就别回去受气了。妈妈呀,我要是海龟能找到年薪千万的工作,在美国肯定也是大牛人一个了,还用纠结归不归?听的我都害怕,国内的人什么时候心都变的这么高了。象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回去,还不被人家鄙视死?所以其实楼主要顾忌周围人言语的考虑真是太正常了。
我觉得啊, 有些有钱人, 就是喜欢哭穷, 大概是怕别人借钱(?)
哭啊哭, 就习惯了, 见谁都哭。。
120万的家庭收入,折算成美金17.6万,税又非常少,别说国内, 在美国也不算穷了。如果在国内还真过的穷。那世界上99%的人都活不下去了。 。。
反正我认识的国内家庭收入有40万的,即使在一线城市,过的都非常非常的爽了。也没挺抱怨工作压力有多大。
我觉得啊, 有些有钱人, 就是喜欢哭穷, 大概是怕别人借钱(?)
哭啊哭, 就习惯了, 见谁都哭。。
120万的家庭收入,折算成美金17.6万,税又非常少,别说国内, 在美国也不算穷了。如果在国内还真过的穷。那世界上99%的人都活不下去了。 。。
反正我认识的国内家庭收入有40万的,即使在一线城市,过的都非常非常的爽了。也没挺抱怨工作压力有多大。
其实这个收入,在美国也会哭穷的,收入多,对生活的期望也高。你不能指望收入120万的家庭还象收入12万的家庭那样过日子不是?
现在国内不能光看挣的钱,白领都已经沦落成穷人了,10万不少,100万部多。但有一群工资单上钱不多的人,才是真的有钱人,因为工资从来都不用花。
回国千万不能去外企做白领,外企白领是正在漠落的阶层。
国内的资本正在迅速的转移到权利阶层,外企,绝对是一个远离中国主权阶层的地方。
权利就等于金钱,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没有多少剩余价值的时候,这个还看不出来,经过这些年的累计,财富已经相当可观了,所以有权的,会拥有相当的财富,外企白领就会象当年的个体户一样,漠落到社会的中下层。
若是要海归,国家机关绝对是上上选,离这类人近些,说不定还能分到些什么,离得远了,再努力又有什么用,一年30万?60万?一套房子就可以剥夺你数年的辛苦劳作。
其实这个收入,在美国也会哭穷的,收入多,对生活的期望也高。你不能指望收入120万的家庭还象收入12万的家庭那样过日子不是?
17.6万美金, 税低。算正常税收的20万美金吧(胡算的)。在美国的确不高。。一般一般的生活吧。NYC,加州,还过的紧巴巴。。。可是他们不是在国内呀。还哭穷就有点装穷了啊 当然, 就算一年100万美金的人,也会哭穷,和bill gates的生活还是没法比。买个私人飞机啥的也买不起。。
我想说的是, 哭穷不能说明他们真的穷,真的过的穷。。这个收入, 国内生活, 买房,出国旅游,平时购物,一般的奢侈品牌, 都应该算是可以的了。。这种人哭穷, 也就是随便哭哭而已。。不能得出国内120万都过着穷日子的结论。。
算了, 俺不是有钱人, 不理解有钱人的心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0:54:25编辑过]
回国千万不能去外企做白领,外企白领是正在漠落的阶层。
国内的资本正在迅速的转移到权利阶层,外企,绝对是一个远离中国主权阶层的地方。
权利就等于金钱,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没有多少剩余价值的时候,这个还看不出来,经过这些年的累计,财富已经相当可观了,所以有权的,会拥有相当的财富,外企白领就会象当年的个体户一样,漠落到社会的中下层。
若是要海归,国家机关绝对是上上选,离这类人近些,说不定还能分到些什么,离得远了,再努力又有什么用,一年30万?60万?一套房子就可以剥夺你数年的辛苦劳作。
这个在哪里不是呢?
17.6万美金, 税低。算正常税收的20万美金吧(胡算的)。在美国的确不高。。一般一般的生活吧。可是他们不是在国内呀。还哭穷就有点装穷了啊 当然, 就算一年100万美金的人,也会哭穷,和bill gates的生活还是没法比。买个私人飞机啥的也买不起。。
我想说的是, 哭穷不能说明他们真的穷,真的过的穷。。这个收入, 国内生活, 买房,出国旅游,平时购物,一般的奢侈品牌, 都应该算是可以的了。。这种人哭穷, 也就是随便哭哭而已。。
算了, 俺不是有钱人, 不理解有钱人的心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0:49:29编辑过]
当然他们也是不穷了,不过说老实话,现在在国内一线大城市,生活消费我觉得跟美国没什么区别的。而且这个收入,要消费比较高档的产品,比美国还贵得多。从电器到奢侈品,到汽车,都是这样。除了在外面吃饭也许便宜一点。不过人家这个收入,也不会上一般馆子,国内好馆子可不是几百人民币能够打发的。还有人情往来。我觉得搞不好,还不如17。6万,在美国的生活。
17.6万美金, 税低。算正常税收的20万美金吧(胡算的)。在美国的确不高。。一般一般的生活吧。可是他们不是在国内呀。还哭穷就有点装穷了啊 当然, 就算一年100万美金的人,也会哭穷,和bill gates的生活还是没法比。买个私人飞机啥的也买不起。。
我想说的是, 哭穷不能说明他们真的穷。。这个收入, 国内生活, 买房,出国旅游,平时购物,一般的奢侈品牌, 都应该算是可以的了。。这种人哭穷, 也就是随便哭哭而已。。
算了, 俺不是有钱人, 不理解有钱人的心态。。。
您们还真以为他们是在哭穷啊,是变相的BSO吧。意思是说,我土鳖年薪120万,我还觉得自己穷,你们这些海归的,不赚到千万就是LOSER一个,
国内现在流行的,通过对自己巨大财富的不满,来显示自己的潜能和你的无能。
您们还真以为他们是在哭穷啊,是变相的BSO吧。意思是说,我土鳖年薪120万,我还觉得自己穷,你们这些海归的,不赚到千万就是LOSER一个,
国内现在流行的,通过对自己巨大财富的不满,来显示自己的潜能和你的无能。
哭穷兴许是真的,不过这个穷可不是一般人说的穷。。。anyway,谁跟bill gates比都要哭穷。
17.6万美金, 税低。算正常税收的20万美金吧(胡算的)。在美国的确不高。。一般一般的生活吧。可是他们不是在国内呀。还哭穷就有点装穷了啊 当然, 就算一年100万美金的人,也会哭穷,和bill gates的生活还是没法比。买个私人飞机啥的也买不起。。
我想说的是, 哭穷不能说明他们真的穷,真的过的穷。。这个收入, 国内生活, 买房,出国旅游,平时购物,一般的奢侈品牌, 都应该算是可以的了。。这种人哭穷, 也就是随便哭哭而已。。不能得出国内120万都过着穷日子的结论。。
算了, 俺不是有钱人, 不理解有钱人的心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0:53:02编辑过]
没错,年收入1000万但是想过2000万的生活,那还是很穷很穷,我们当然也没假设他们过年入100万人的生活。所以归根到底,挣多少都可以说远远不够,挣多少的人都可以哭穷,这和他是不是真的穷没必然关系。
这个在哪里不是呢?
国内年薪60万和美国年薪10万,所付出的辛苦程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您们还真以为他们是在哭穷啊,是变相的BSO吧。意思是说,我土鳖年薪120万,我还觉得自己穷,你们这些海归的,不赚到千万就是LOSER一个,
国内现在流行的,通过对自己巨大财富的不满,来显示自己的潜能和你的无能。
别人这么看也就巴了。嘴长在别人身上, 日子可是自己过。
就怕海归自己也这么想: 我是堂堂海龟,我如果不比别人(土鳖)更有钱, 一线城市大别墅一次付款,孩子要上双语私校。 那我就是LOSER一个。。 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 我就打死也不归。。归了就要做人上人。。不做普通人。。
呵呵。
我同学两口子年薪都是60万的,加起来120万,而且都是国企,不是外企,所以交的税不多(不是实打实的交),也是一天到晚哭穷,每次在前一阵子还非要找我一起开淘宝代购店。还跟我说,要是回国找不到年薪千万以上能财务自由的工作就别回去受气了。妈妈呀,我要是海龟能找到年薪千万的工作,在美国肯定也是大牛人一个了,还用纠结归不归?听的我都害怕,国内的人什么时候心都变的这么高了。象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回去,还不被人家鄙视死?所以其实楼主要顾忌周围人言语的考虑真是太正常了。
有的时候是缺乏安全感吧。有一个做business的朋友,外人看来已经做得很大,绝对能负担自己、老婆和孩子的一辈子,可还是经常说没有安全感,就怕生意上出个岔子,一下子一无所有,甚至经常梦见生产线的工人突然集体罢工不干了,在梦里急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1:06:40编辑过]
别人这么看也就巴了。嘴长在别人身上, 日子可是自己过。
就怕海归自己也这么想: 我是堂堂海龟,我如果不比别人(土鳖)更有钱, 一线城市大别墅一次付款,孩子要上双语私校。 那我就是LOSER一个。。 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 我就打死也不归。。归了就要做人上人。。不做普通人。。
呵呵。
国内那1千万的别墅,我在美国花50万就能住到,我干吗归啊?
归了就得给我和美国相等的甚至更高的水平。
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留,留着美国的别墅不住,我干吗回中国加班加点住公寓呀。
国内那1千万的别墅,我在美国花50万就能住到,我干吗归啊?
归了就得给我和美国相等的甚至更高的水平。
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留,留着美国的别墅不住,我干吗回中国加班加点住公寓呀。
咳。 这个不早就讨论过, 有结论了吗?
如果觉得别墅高于一切,公寓没法住人的,回国去也要住别墅的, 肯定是留在美国最好。。这种人选择不归, 很可以理解, 而且选择很正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1:12:44编辑过]
有的时候是缺乏安全感吧。有一个做business的朋友,外人看来已经做得很大,绝对能负担自己、老婆和孩子的一辈子,可还是经常说没有安全感,就怕生意上出个岔子,一下子一无所有,甚至经常梦见生产线的工人突然集体罢工不干了,在梦里那叫一个急
缺乏安全感确实是个问题,因为许多人的高工资都不能保障年年有的。我堂妹做猎头的,她就中专毕业而已,最好的前几年据她爸吹有20-30万一年吧。但是经济不好了,做不到业绩,马上只能另找工作了,现在估计也就10万左右。而且太辛苦了,她常常说这种生活顶多过到40岁,就不可能再过下去。她老公薪水比较高,可能现在有50万了吧,做销售的,但也是经常要换工作。也是一做不到业绩就要换工作。也是超级辛苦。按说他们这收入,是很不低了,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维持在很低的水平。钱都拿去买房子了,买了一个又一个,为啥,因为对未来太没有安全感了,过几年就干不动了,要靠出租房子来过日子了。
咳。 这个不早就讨论过, 有结论了吗?
如果觉得别墅高于一切,公寓没法住人的,回国去也要住别墅的, 肯定是留在美国最好。。这种人选择不归, 很可以理解, 而且选择很正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1:12:44编辑过]
问题是国内的人辛苦赚钱,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别墅,名车,奢侈品,好的教育和医疗。。。。你可以说你不是啊,但是人们改善生活,最根本要的还是这些东西。
问题是国内的人辛苦赚钱,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别墅,名车,奢侈品,好的教育和医疗。。。。你可以说你不是啊,但是人们改善生活,最根本要的还是这些东西。
嗯, 那就再加一点。
如果觉得别墅,名车, 奢侈品,美国的教育和医疗,是生活得一切,是全球所有人都该具有的,也正在为之努力的,终极的奋斗目标。公寓没法住人的,不开好车生活差,孩子一定要来美国受教育。国内医疗不能忍受。
回国去也要住别墅的,开名车, 要孩子读英文学校,病了希望能来美国看的。 肯定是留在美国最好。。这种人选择不归, 很可以理解, 而且选择很正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1:26:3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1:30:40编辑过]
Is there anyone going back just for taking care of parent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1:30:40编辑过]
回去照顾父母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越是这样,回去越要收入多一点,才能照顾父母。有些人说3000-5000也不care,回去不是照顾父母,是啃老。
回去照顾父母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越是这样,回去越要收入多一点,才能照顾父母。有些人说3000-5000也不care,回去不是照顾父母,是啃老。
If your parents want you go back with them, just tell them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make enough money living in China? Is that a good excuse?
If your parents want you go back with them, just tell them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make enough money living in China? Is that a good excuse?
I don't have that problem, as my parents would be happy to stay with me no matter where i am.
They won't allow me go back if i can only make 3000-5000 RMB/month anyway. If i go back, I will make sure that i earn enough money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m. Otherwise, i would rather stay here, and have them come and live her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12:02:12编辑过]
If your parents want you go back with them, just tell them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make enough money living in China? Is that a good excuse?
如果父母身体不好, 或者就特别希望你回去, 当然立刻回去了
我和LD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美国也没什么兴趣,我们刚刚毕业,过2,3年肯定是要回去的。父母也说过2,3年回去,因为他们现在身体都很好,还都在上班,过个3,5年他们退休了我们也就回去了
有可能目前还不是公务员编制,只是可能
你如果google一下,会发现很多单位的公务员位置在贴广告聘任海归博士的,那个确实好像不需要考试的
这个情况是很多的。招聘的过程和一般公司差不多的,面试就好了。不光对海归了,国内的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的。先招进去,不是公务员编制,有的人就是看那个系统整体待遇福利好,先进去,然后慢慢发展关系,比较好的是下一步能找到具体的自己喜欢的部门,和人家领导沟通好,人家觉得你不错了,再参加公务员考试,就很容易了。也有些这样进去的人,后来觉得自己不喜欢公务员的工作,就选择离开。如果以前所在部门和外面打交道比较多的话,工作也还比较好找,因为别人看重你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那种参加全国考试,直接考很热门的系统的,面试的风险比较大,因为很多职位,之前都已经内定的差不多了。
爱咋咋地吧。。觉得在哪里过得好就在哪呆着呗
没必要非要别人跟自己的观点一样
每个人要的不一样
现在国内不能光看挣的钱,白领都已经沦落成穷人了,10万不少,100万部多。但有一群工资单上钱不多的人,才是真的有钱人,因为工资从来都不用花。
Well Said.
我同学央行的,工资单上基本工资3000出头,但是他跟我说他实际工资超过20w/年,去年全年只交了3000多块钱的税,听的我很无语。他说这些国家级部位,都有自己的小金库,就是以前的预算节留,每年的预算外奖金、补助都是从那里出的。因为这两年风声紧了,国家开始审查小金库,所以前两年他们就抓紧时间拼命发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7 21:57:24编辑过]
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归。。。毫不犹豫的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7 21:57:24编辑过]
re我就是~准备读完书就计划归
Well Said.
我同学央行的,工资单上基本工资3000出头,但是他跟我说他实际工资超过20w/年,去年全年只交了3000多块钱的税,听的我很无语。他说这些国家级部位,都有自己的小金库,就是以前的预算节留,每年的预算外奖金、补助都是从那里出的。因为这两年风声紧了,国家开始审查小金库,所以前两年他们就抓紧时间拼命发钱。
yes, when I worked in china. our division had 小金库 and hided it in a company. We signed a contract with an investment company to invest part of the money for us.
=_= 我宁肯要一家团聚,再说刚入职就30多万年薪我觉得相当不错了吧~我同学硕士毕业去上海工作,年薪10万我们都直羡慕她款婆了^o^
当然我可能没到lz的年龄,心态上不一样,但我觉得在美国工作也很有压力啊~而且如果是在美国的一线城市像nyc之类的各方面消费更贵了。。
有些事情到了一定年龄就不得不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