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路上,先是护士小周,后是斯家小娘,张爱玲不是不能容忍这两个女子的存在,要不,她也不会一直寄钱给身边总有女人的胡兰成。她是不能容忍胡兰成竟用同一颗心去爱。她是一个多么骄傲而不合流俗的人,她不能容忍这样的没有区别。千里寻夫,只为要胡兰成做出选择,但胡兰成竟不肯,只是说,“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注:恕我愚钝,I just can't get the logic here!) 这才有了胡张的倾城之恋变成情天恨海。 张爱玲走后终于来信,胡兰成展开信时,如同青天白日起了一声响亮,信上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先介绍一下主要演员。
寇振海饰演张志沂(张爱玲爸爸)
电视作品:
「少帥傳奇」 飾 張學良
「情深深雨朦朦」 飾 陸建華
「金粉世家」 飾 金 銓
「格格要出嫁」 飾 多爾袞
「無敵縣令」 飾 皇 上
「飛刀又見飛刀 飾 李漫青
「少年四大名捕鬥將軍」 飾 淩落石
想有空看看这部。
先介绍一下主要演员。
王琳饰演孙用番(张爱玲继母)
電視作品:[情滿珠江」、「男人沒煩惱」、「簽約季節」、「情深深雨濛濛」「找不著北」、 「上海滄桑」、「某年、某月、某一天」、「泣血誓言」「一網情深」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1。父母和出生
本名張煐 一九二○年九月三十日於上海出生,天秤座。十岁时,母親黃逸梵為其改名為「張愛玲」。
黃逸梵(素瓊)是湘軍提督黃翼升的孫女,黃半生戎馬,遲至四十七歲才得一子黃宗炎,宗炎婚後也無子嗣,一八九四年黃翼升去世,宗炎妻知道老人無後為憾,立即為宗炎去長沙鄉下買了一個姨太太,未料宗炎隔年就在廣西鹽法道任上因急病逝世,當時姨太太已有身孕,黃家在悲喜交集中迎接新生到來,姨太太承受傳宗接代壓力可以想見。一八九六年姨太太奇蹟般,產下一對雙胞胎,先落地的便是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緊跟隨一名男嬰是張愛玲的舅舅黃定柱,這一家終於有了可作為黃氏樑柱的一脈香火。
親母早喪,黃逸梵和弟弟是由嫡母帶大,早年男女不平等,黃逸梵眼見弟弟可以接受教育,而自己卻要受纏足之苦,同生同養,命運竟是天壤之別,這裡埋下了種子,註定黃逸梵要反骨,叛逆,要堅持走出封建,另闢一條崎嶇卻多采的人生道路。這顆種子更孕育了張愛玲,造就了中國文壇上一顆劃破天際的彗星,她的光芒不是剎那,卻是劃時代的耀眼,並每沈寂一段時日便要週而復始的再返。
張愛玲身後的另一脈血液更要來得響亮。儘管清末國是病入膏肓。滿朝盡是敗戰將軍,賠款大臣,但是寫歷史的沒有人能略去李鴻章,張佩綸這一對翁婿,李鴻章願意把最疼愛的女兒李菊藕嫁給馬尾之役敗戰發配邊關的張佩綸為填房,在當時亦傳為佳話,說明李識人自有其洞見。而這一段姻緣冥冥是為中國現代文學史結的,他們生下了兩個子女,兒子張志沂(廷眾)便是張愛玲的父親,女兒張茂淵是張愛玲的姑姑——另一個母親。
一九一五年張志沂和黃逸梵在上海結婚,一九二○年九月張愛玲出生。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1。父母和出生
照片1:祖父张佩纶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1。父母和出生
照片2:祖母和儿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23:01:07编辑过]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1。父母和出生
照片3:张爱玲家祖宅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1。父母和出生
照片4:四岁的张爱玲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2。11-19岁
十一歲
進入上海聖瑪利亞女校,陸續於【國光】上發表作品
十四歲 張愛玲父親再娶 母親黃逸梵視個留洋的時代新女性,在夫妻不斷爭吵後,父親張志沂在一九三四年決定再娶,娶進門的後母孫用蕃也是名門之後,也和張志沂匹配。
私語裡,張愛玲清楚描述她對父親再婚的恐懼和那一次站在姑姑陽台上聽見這件事的眼淚。張愛玲有一種為生存妥協的本能,從小見八姨娘,便懂得說討好的話,現在面對後母她還是努力應付著,甚至寫了一篇短文【後母心】放在桌上,讓後母看見還驚喜許久逢人便說。張愛玲並不與後母發生衝突,但她眼看著這個家,弟弟還有自己都漸漸活在她的陰影下。
她穿後母的舊衣上學,她可以看見同學眼中同情的眼光,「她身上只是一點解釋也沒有的寒酸」,她的身體正在快速長高,但她卻恨不得自己縮小乃至隱形消失。她沒有零用錢,十六七歲沒有上商店單獨買過東西,自然也無法和同學結伴相約,中學時代唯一的一個好朋友叫張瑾如,可惜聖瑪麗亞沒畢業就嫁人了,難怪張愛玲在中學時曾寫到最恨的事情是一個有才華的女子突然跑去結婚。
十九歲 進入香港大學就讀。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2。11-19岁
照片5: 入读港大报名表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3。21岁
21 岁这年,爆發太平洋戰爭,张爱玲因而輟學,但開始大量創作文學作品。
張愛玲受戰事影響無法去倫敦就讀,便轉往香港去投考港大,隨即錄取,夏天赴港,由李開第(姑姑早年的朋友,晚年的伴侶)做她的監護人。這一段時期張愛玲苦讀英文,三年不用中文書寫,使她英文程度精進。這一段時期,她力拼學業拿下兩個獎學金,為了省出生活費擺脫物質困頓的窘境,讓自己有餘錢可用。她默默吸收香港獨特的殖民文化背景,和她同班的多數是來自個地的華僑同學,這一切豐富了她的世界和她的眼界。這一段時間她交到一個這輩子最要好的朋友——炎櫻(Fatima)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號,所有港大的學生都在忙著準備第一天的期末考,突然香港發出空襲警報,一時片刻大家還無法反應發生了什麼事。幾乎在此數小時前,日本人發動了大規模行動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在夏威夷的海軍基地,同此時,南太平洋各軍區收到【花開矣】的祕密電文,表示珍珠港奇襲成功,日本立刻發動太平洋戰爭,二十三軍三十八團負責進攻香港,上午啟德機場就被轟炸,英日兩軍開戰。九龍香港間的渡輪停駛,人困兩地無法疏散,商店電車全部停擺,空襲警報相續不斷,香港陷入戰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23:15:04编辑过]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4。23岁, 结识胡兰成。
三十八歲的胡蘭成自許經歷生死關,但情關不算闖過,使他伏氣的人單手數還有餘,他沒有想到會遇見張愛玲,一個初見竟是不甚喜歡,只覺得對方個子長大還一臉幼稚可憐相的女子,他自許懂得驚艷,竟不知驚不是那種驚法,艷也不是那中艷法。張愛玲,超出了胡蘭成的驚艷,也超出了胡蘭成的經驗,張愛玲超出了胡蘭成思想所能及的一切。緊接著下來,他除了想放歌,走到哪都想放歌之外,便沒有更多能描述一個男人落入愛情的心境。他從南京一到上海便直奔張愛玲閨閣,一句「我回來了」應是怎樣的心情?
你來了?你這個人是真的嗎?你和我這樣在一起是真的嗎?
人生不曾實有任何親密情感的張愛玲,保持自身與一切事物適當觀察距離的張愛玲,這一次所有的聰明都派不上用場,她只能一再發出驚疑和喟嘆,嘆愛情到來是和戰爭一樣說打就打將起來的,兩個通靈的心遇到了,是要這樣直見性命的。
於是她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於是她說「你這人呀!我恨不得把你包包起,像個香袋兒,祕密的針線把你縫縫好,放在衣箱裡藏藏好!」她還悄悄寫下「他一人坐在沙發上,房裡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寧靜,外面風雨淋瑯,滿山遍野都是今天」
一代才女寫盡了世間男女,卻未曾為自己留下一句情話,胡蘭成的【民國女子】裡留下了他們的私語。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4。23岁, 结识胡兰成。
照片6: 张爱玲和胡兰成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4。23岁, 结识胡兰成。
照片7: 年轻时候的胡兰成, 长得似乎有点像歌星王杰。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5。24-35岁。
二十四歲 與胡蘭成結婚
二十五歲 其作品【傾城之戀】於上海公演
二十七歲 與胡蘭成離婚
二十八歲 【半生緣】(十八春)在上海發表連載
二十九歲 上海淪陷
三十二歲 移居香港
三十四歲 【秧歌】(英文)、【赤地之戀】於香港連載
三十五歲 前往美國
因为这部电视剧是张爱玲的传奇,所以现在来回顾一下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夹杂真实的张爱玲的照片,非剧照。
5。24-35岁。
照片8:时尚的张爱玲, 这种穿法在当时是很大胆特别的吧。 不知道上我们华人时尚版,会得到怎样的评价?
5。24-35岁。
照片9:张爱玲和李香兰的合影。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女,生于满洲(即今辽宁),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现已并入武雄市)。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
后曾以日本名山口淑子(やまぐち
よしこ)成为日本参议院议员、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等。
确实奶茶没有张爱玲的那种遗世独立,赵帅哥的胡兰成却真真就是那个胡兰成了
5。24-35岁。
照片10:张爱玲很年轻时候的照片。
5。24-35岁。
下面插播一段视频, 是日本籍的中国演员李香兰演唱的《天涯歌女》。
(1944年唱) 取材自蘇州民歌「大九連環」選曲及改編: 賀綠汀 詞: 田漢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哎呀 哎呀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 淚呀淚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哎呀 哎呀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两国交战,这么复杂的历史背景,不知道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唱“家山啊,北望”?
好奇李安为什么选择了让王佳芝在《色戒》里唱这首歌?
其他的不说,当时汤唯的清唱真是不错。
6。36-47岁:与赖雅(台湾翻译成瑞荷)。
三十五歲 前往美國
三十六歲 在美國紐約與瑞荷結婚 場景在瑞荷落腳的小鎮車站碰面,他們在這裡決定了共同的未來,瑞荷向張愛玲求婚,但是他堅持不要小孩。在這裡我們同樣不知道,張愛玲是否曾有一絲猶豫。據胡蘭成說張愛玲是不喜歡小孩的,但是在這個三十過後的年紀,不知道她的想法有沒有一些改變?是出於意願還是迫於無奈,這無奈是否包括瑞荷的態度和現實沒有保障的種種的考量。
他們在那年的八月十四號結婚。這距離張愛玲到美國正好一年。
張愛玲的婚姻生活,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從美東,到美西,最後又回到美東。
三十八歲 作品【五四遺事】於台灣連載
四十一歲
來台訪問(張愛玲唯一一次的台灣之行),作家王禎和招待
四十六歲
作品【怨女】於香港連載,並在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其書【怨女】
四十七歲 瑞荷過世
6。36-47岁:与赖雅(台湾翻译成瑞荷)。
照片11:张爱玲和赖雅
电视剧14:《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6。36-47岁:与赖雅(台湾翻译成瑞荷)。
三十五歲 前往美國
三十六歲 在美國紐約與瑞荷結婚
場景在瑞荷落腳的小鎮車站碰面,他們在這裡決定了共同的未來,瑞荷向張愛玲求婚,但是他堅持不要小孩。在這裡我們同樣不知道,張愛玲是否曾有一絲猶豫。據胡蘭成說張愛玲是不喜歡小孩的,但是在這個三十過後的年紀,不知道她的想法有沒有一些改變?是出於意願還是迫於無奈,這無奈是否包括瑞荷的態度和現實沒有保障的種種的考量。
他們在那年的八月十四號結婚。這距離張愛玲到美國正好一年。
張愛玲的婚姻生活,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從美東,到美西,最後又回到美東。
三十八歲 作品【五四遺事】於台灣連載
四十一歲 來台訪問(張愛玲唯一一次的台灣之行),作家王禎和招待
四十六歲 作品【怨女】於香港連載,並在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其書【怨女】
四十七歲 瑞荷過世
挖 八到张爱玲了。。。
我一直以为不要小孩是她自己的意思。
看这些张爱玲的照片,发现她和三毛长得有一些象。那张"时尚的张爱玲"的穿衣风格也和三毛蛮接近的。
高中时很迷三毛,文学女青年的时代,很迷张爱玲。现在?生活要紧了。
7。48-74岁:赖雅死后的生活。
四十八歲
【秧歌】、【半生緣】…等作品,陸續由台灣皇冠出版
四十九歲 任職美國柏克萊大學
五十二歲 自柏克萊大學離職
五十三歲
遷居洛杉磯,其後並開始在台灣的出版社及報章上發表文章, 至七十四歲逝世。
胡兰成的文笔也是上成,但是为人根本上就有问题,终究是下下流了。
7。48-74岁:赖雅死后的生活。
照片12:年老的张爱玲
7。48-74岁:赖雅死后的生活。
照片13:年老的张爱玲, 还化了妆。手里拿的报纸上写着“金日成昨猝逝”。
刚才回顾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现在来简单说说胡兰成。
1906年2月28日生于浙江嵊县北乡的胡村,字蕊生。1927年从燕京大学退学。
1936年,发生了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军阀反对蒋介石的“两广事变”,胡兰成在广西教书,在《柳州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摇笔鼓舌,鼓吹两广与中央分裂,理所当然受到了军法审判。可他的政论暗藏玄机,引起了暗中窥觑者的注意,汪精卫系的《中华日报》开始约他撰稿。文章发表后,马上得到日本帝国主义刊物的青睐,当即翻译转载。
抗战爆发,上海沦陷,胡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当编辑。他写了一篇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受汪精卫妻陈璧君赏识,立刻提升胡为《中华日报》总主笔。从此,开始替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1940年汪记伪政府成立,胡兰成任汪伪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法制局长、《大楚报》主笔。
1944与张爱玲结婚,1947与张爱玲离婚。这一段感情最为人津津乐道,他晚年出版的《今生今世》中详细的描写了他在爱情与政治上摇摆的个性。
时至今日,《今生今世》中描写张爱玲的那章《民国女子》仍成为研究“张学”的重要资料。
胡兰成在抗战胜利经香港逃亡日本。在日本期间开始学习日语,结识大数学家冈洁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村秀树,遂成就其学问体系。
1974年来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当时叫做阳明山文化学院)终身教授。开课教书,朱西宁、朱天文、朱天心父女,受其影响颇深。1979年他的书「禅是一枝花」在台湾由三三出版社出版。在台湾文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化,有人相当欣赏他的散文风格,有人则对他有相当严厉的评论。胡兰成于1981年7月25日在东京病逝。主要作品:《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战难,和亦不易》、《禅是一枝花》、《中国的礼乐风景》、《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
、《革命要诗与学问》、《闲愁万种》、《建国新事》、《经书新语》等。
刚才回顾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现在来说说:胡兰成和女人。
胡兰成之于女人,就如同贾宝玉之于女人一样。一样的懂得,一样的爱惜,一样的成为女人命中的魔星。他与张爱玲,是于千万人当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所以才令张爱玲在梦中喊出“兰成”二字……张爱玲对胡兰成,是完全倾心,没有任何条件的,哪怕胡兰成在赞美她的时候,也一样的赞美着她的好朋友炎樱;甚至胡兰成与她在一起时,还偷与苏青密会,被她撞个正着。虽然心头酸楚,但也罢了,因为眼前这男子,是说过要给她现世安稳的。
流亡路上,先是护士小周,后是斯家小娘,张爱玲不是不能容忍这两个女子的存在,要不,她也不会一直寄钱给身边总有女人的胡兰成。她是不能容忍胡兰成竟用同一颗心去爱。她是一个多么骄傲而不合流俗的人,她不能容忍这样的没有区别。千里寻夫,只为要胡兰成做出选择,但胡兰成竟不肯,只是说,“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注:恕我愚钝,I just can't get the logic here!) 这才有了胡张的倾城之恋变成情天恨海。
张爱玲走后终于来信,胡兰成展开信时,如同青天白日起了一声响亮,信上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今生今世》一书,写了与胡兰成有关系的8个女人,除了后来染病的全慧文及被张爱玲取而代之的应英娣(歌女小白杨),其他的6位,书中所占篇幅竟大致相同,平均用力到如此,胡兰成还是应了他不做选择的话。《今生今世》中,确切与胡兰成有过关系的一共8位,其中民间女子5位,分别是发妻玉凤、女教师全慧文、护士小周、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子一枝。剩下的3位,一是红歌女,一是临水照花的才女张爱玲,还有一位,最后则与胡兰成在日本生死相守,终老于岁月。这个女子比起张爱玲的不寻常来,竟丝毫也不逊色,她便是原来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压寨夫人,上海滩的大姐大佘爱珍。
因此有人说,《今生今世》乃是一部胡兰成的“群芳谱”,以如此婉媚之文笔写成的群芳谱,令后来多少女子心折不已,胡兰成上世纪60年代末在日本讲学,他的女弟子据说居然分成两派,为争宠而斗;在台北朱家隔壁讲课时,台湾一代才女朱天文、朱天心在其身边,不断背诵张爱玲小说中的名句,女作家林慧娥等在一旁看不过去,说:“分明是想被收编进《今生今世》的群芳谱里嘛!”胡兰成之于女人的魔力,由此又可见一斑。
(注:我的神哪,真乱哪。要是把作家两个字删掉,这里面的桥断完全就是天香楼之类的场所里发生的故事)。
刚才回顾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现在来说说:胡兰成和女人。
照片14:胡兰成和黑帮老大的压寨夫人佘爱珍
刚才回顾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现在来说说:胡兰成和女人。
照片15:老年胡兰成
关于胡兰成和女人, 转贴一篇文章:第一部分。
胡兰成与女人
宁波
我对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相当无知,所以不是一个谈论胡兰成的合适的人选。只是我觉得胡兰成这个人太值得一读,太值得谈谈,不免也想从某一角度说说。
胡兰成的文字很好,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正如厌恶他的人之多。看了一些讨伐他的文章,话都没有说错,但总觉得不全。胡兰成之引人注目,固然起先是他的汉奸身份和他曾是张爱玲丈夫这两点,不过尤引起今人之怒不可遏的,似乎还在他是个“毫无道德底线”的男人。
《今生今世》我看过了,一页一页读下来,所得感想自然也不仅仅是文字好、有趣味。胡的感情似乎一直在一条平行线上,没有立体的发展。才子文章我是爱看的,从郁达夫始就是这样。胡兰成有他的好,中国人讲究的仁义礼让,他知道的绝对不比别人少,他本人就是从这文化里“化”出来的。看他的文章,你会知道他非常讲“礼”。并且他时时说他眼里的世界是清明的世界,这本来没有错,他也真是有那份清明。他写女人很少会夹缠不清,也从不掩饰自己的态度。事实上他不是不懂得女子,他也有这种自得,但他的懂里混进了太多狎玩的态度---甚至对徐步奎他都有过这种态度,这倒是很符合他旧式文人的情调的。
我读《今生今世》,一边读一边觉得可怖,因为胡有一套相当完整的逻辑:以自我为圆心,天地运转,万物众生都须得要在他的眼皮底下遵循一个统一的法则,那就是惟他独尊,顺他者昌。在他的世界里他是如此强权,众生运转都要以他的意志为前提。他看山河岁月,一草一木都是有情,但那情都是他一人的情,他是他世界里的独裁者。他做的对,坦然;他做的不合道理,他依然坦然。这个世界如果有对不住他的地方,他会用他那套逻辑将之修订回去---这是最可怕的地方。所以妻子重病他不回去他有他的解释,撩拨异性而不当回事他也自是不当回事。(注:在这点上,我的感觉与该文作者完全相同)
从一开始,他就喜欢去撩拨异性,在南京时对同学的妹妹是如此,后来在广西跑去亲吻女同事也是这样。现代人看来会觉得令人发指,问题是:胡兰成这种人并不是从石头缝里掉出来的。一般人所骂的“读书读到下水里去了”、做事从一己出发毫无道德底线,这其实绝对不是胡兰成独有的作风。看看戏台上才子佳人的故事,所谓风流才子莫不是那样的勾搭成性,勾搭上之后大有可能就晾在一边,始乱终弃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张爱玲会和胡走在一起,其实除了胡的才子气质,胡能懂得与欣赏张的好,也始于他这种肆无忌惮的撩拨。胡说张是没有或缺乏追求者的,以张的孤高和不善(也不愿)同人交际,我相信这点。而对胡来说,撩拨女人实在太不是什么难事了。张才华再高,也还是女人,还是他可以撩拨的对象。
撇开张爱玲不说,胡兰成后来在日本时的妻子,“青帮头目的遗孀佘爱珍”是他一生中的女人中很特别的一位。看胡的介绍,佘爱珍是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压寨夫人、上海滩的大姐大,枪林弹雨下走过处变不惊的,想想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厉害角色。据说朱天文等人见到晚年佘爱珍时,依然连呼“惊艳”。但这么一位女强人,似乎也是早就与胡眉来眼去了的。所以我觉得胡更厉害,什么样的女人都能跟他投契,都能被他搞定(可以看看我附的高阳先生的《粉末春秋》中相关情节)。
注:所以大家也不要骂李亚鹏了。李亚鹏毕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胡兰成就不同了。 有了中国古典文学防身,有了中国传统文化护体,胡兰成的段位,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行为上,貌似都高出李亚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6:03:52编辑过]
关于胡兰成和女人, 转贴一篇文章:第二部分。
胡兰成与女人
宁波
除非对方太雾数,对自己的才子情调全不能接招,对于女人胡兰成是不吝他的赞美之词的。对男人,则又是另外一回事。胡兰成一方面自视极高,但又有他非常精明的一面,他在书中也从不掩饰这一点。而看他在书中对同僚及朋友的评价(譬如对沈启无的鄙夷不屑),其中的褒贬读来深觉有趣,不过这是个大题目,非我这篇小文所能概括了(水木君的《胡兰成交游考》做了很多基础的考证工作,非常值得一读)。
张爱玲说“薛平贵致力于他的事业十八年,泰然地将他的夫人(王宝钏)搁在寒窑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鱼”(《红鬃烈马》),对此我发现胡兰成也有他的解释。在《今生今世》结尾处他提到女子无才便是德,因为无才则元气充沛,女子应如衣服,不用的时候放在衣箱里,而需要的时候(丈夫、父母或孩子需要)拿出来应该还是新的。这完全可以拿来和前面张那句评论对照着看了。衣服或死鱼,这其中的分别读者自可玩味。我读胡兰成时常常会想,中国文化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文化?还有今人和古人的道德观相差究竟有多大?民国男子胡兰成并不比薛平贵高大的到哪里去,在我心目中,胡兰成从某个角度来说基本上就是薛平贵vs汤勤(《审头刺汤》)这么一个混合角色。只不过张爱玲终究是完全独立的新女性,根本不必在胡兰成这种指望不上的树上吊死。事后胡依然自得的在他的世界里欲仙欲死,张却早已默默地退出了那个以他为主角的璀璨大舞台。
胡兰成是旧式中国文人的一种典型。所以胡兰成的可怖,尤其令人侧目。但胡兰成又很难被简单概括。看《今生今世》看到一大半处我本想说的是:中国盛产这种不要脸的才子,但读到结尾处倒也不再想说这种意气话了。有一点很诡异,那就是《今生今世》通篇都是胡自己的说法,但其中说到张爱玲,因为并不夹缠,倒很象是写出了张爱玲自己(也就是被背叛的那个女人)的心声,读来颇令人心酸。我们尽可以对胡高举道德的大旗进行轰轰烈烈的讨伐,不过有时我们似乎并不真的比胡高明。
注:命苦不要怨政府,无耻不要赖文化。我还是忍不住要把中国文化和胡兰成先生分离开来看。
电视剧14:《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关于胡兰成和女人, 转贴一篇文章:第一部分。
胡兰成与女人
宁波
我对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相当无知,所以不是一个谈论胡兰成的合适的人选。只是我觉得胡兰成这个人太值得一读,太值得谈谈,不免也想从某一角度说说。
胡兰成的文字很好,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正如厌恶他的人之多。看了一些讨伐他的文章,话都没有说错,但总觉得不全。胡兰成之引人注目,固然起先是他的汉奸身份和他曾是张爱玲丈夫这两点,不过尤引起今人之怒不可遏的,似乎还在他是个“毫无道德底线”的男人。
《今生今世》我看过了,一页一页读下来,所得感想自然也不仅仅是文字好、有趣味。胡的感情似乎一直在一条平行线上,没有立体的发展。才子文章我是爱看的,从郁达夫始就是这样。胡兰成有他的好,中国人讲究的仁义礼让,他知道的绝对不比别人少,他本人就是从这文化里“化”出来的。看他的文章,你会知道他非常讲“礼”。并且他时时说他眼里的世界是清明的世界,这本来没有错,他也真是有那份清明。他写女人很少会夹缠不清,也从不掩饰自己的态度。事实上他不是不懂得女子,他也有这种自得,但他的懂里混进了太多狎玩的态度---甚至对徐步奎他都有过这种态度,这倒是很符合他旧式文人的情调的。
我读《今生今世》,一边读一边觉得可怖,因为胡有一套相当完整的逻辑:以自我为圆心,天地运转,万物众生都须得要在他的眼皮底下遵循一个统一的法则,那就是惟他独尊,顺他者昌。在他的世界里他是如此强权,众生运转都要以他的意志为前提。他看山河岁月,一草一木都是有情,但那情都是他一人的情,他是他世界里的独裁者。他做的对,坦然;他做的不合道理,他依然坦然。这个世界如果有对不住他的地方,他会用他那套逻辑将之修订回去---这是最可怕的地方。所以妻子重病他不回去他有他的解释,撩拨异性而不当回事他也自是不当回事。(注:在这点上,我的感觉与该文作者完全相同)
从一开始,他就喜欢去撩拨异性,在南京时对同学的妹妹是如此,后来在广西跑去亲吻女同事也是这样。现代人看来会觉得令人发指,问题是:胡兰成这种人并不是从石头缝里掉出来的。一般人所骂的“读书读到下水里去了”、做事从一己出发毫无道德底线,这其实绝对不是胡兰成独有的作风。看看戏台上才子佳人的故事,所谓风流才子莫不是那样的勾搭成性,勾搭上之后大有可能就晾在一边,始乱终弃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张爱玲会和胡走在一起,其实除了胡的才子气质,胡能懂得与欣赏张的好,也始于他这种肆无忌惮的撩拨。胡说张是没有或缺乏追求者的,以张的孤高和不善(也不愿)同人交际,我相信这点。而对胡来说,撩拨女人实在太不是什么难事了。张才华再高,也还是女人,还是他可以撩拨的对象。
撇开张爱玲不说,胡兰成后来在日本时的妻子,“青帮头目的遗孀佘爱珍”是他一生中的女人中很特别的一位。看胡的介绍,佘爱珍是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压寨夫人、上海滩的大姐大,枪林弹雨下走过处变不惊的,想想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厉害角色。据说朱天文等人见到晚年佘爱珍时,依然连呼“惊艳”。但这么一位女强人,似乎也是早就与胡眉来眼去了的。所以我觉得胡更厉害,什么样的女人都能跟他投契,都能被他搞定(可以看看我附的高阳先生的《粉末春秋》中相关情节)。
注:所以大家也不要骂李亚鹏了。李亚鹏毕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胡兰成就不同了。
有了中国古典文学伴身,有了中国传统文化护体,胡兰成的段位,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行为上,貌似都高出李亚鹏。
读到这一节让我想到一个人,倪震.文字很好,毫无道德底线”的男人
这部剧我看了一个开头,觉得刘若英演的不错啊,赵帅哥演的当然更是好了
现在再看张的小说,用词自然出奇,却也未免刻薄。
胡兰成的文笔也是上成,但是为人根本上就有问题,终究是下下流了。
哎,有人评胡兰成啊,是对女人,情虽不伪但也不专。。。
而我害怕因为喜欢上胡的文字而有可能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选择了不读胡,想来还真是幼稚。
这部戏要不要看?因为赵帅哥演胡,超级纠结中。
双鱼座男一旦有了才华,遭殃的就是喜欢他们的女子。他们的祸害力远超双子男,虽然双子男很不招人DJ。
而我害怕因为喜欢上胡的文字而有可能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选择了不读胡,想来还真是幼稚。
这部戏要不要看?因为赵帅哥演胡,超级纠结中。
看得真仔细啊,居然看出了胡兰成是双鱼男。
喜欢上胡的文字还挺不容易的, 比如说,我就喜欢不起来,觉得他的白话文很奇怪,送他两个刻薄的字:老货。
电视剧拍的是很精致的,风格和《人间四月天》是一路的。赵帅哥演胡兰成,挺让人好奇的。
关于胡兰成和女人,我再转帖三篇东西.
1. 胡兰成自己写的<今生今世>里, 和张爱玲初次见面的一段.
2. 陈村写的<话说胡兰成>, 文字比较中立.
3. 亦舒写的<胡兰成的下作>, 文字辛辣简短.
因为是要严肃地八卦, 我不能因为个人的偏好而隐瞒歪曲一些信息.
相反, 我尽量比较全面地客观地PRESENT关于他的信息, 以便大家形成自己的判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6:04:17编辑过]
关于胡兰成和女人,我再转帖三篇东西.
1. 胡兰成自己写的<今生今世>里, 和张爱玲初次见面的一段.
民国女子
一
前时我在南京无事,书报杂志亦不大看,却有个冯和仪寄了《天地》月刊来,我觉和仪的名字好,就在院子里草地上搬过一把藤椅,躺着晒太阳看书。先看发刊辞,原来冯和仪又叫苏青,女娘笔下这样大方利落,倒是难为她。翻到一篇《封锁》,笔者张爱玲,我才看得一二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完一遍又读一遍。见了胡金人,我叫他亦看,他看完了赞好,我仍于心不足。
我去信问苏青,这张爱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觉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及《天地》第二期寄到,又有张爱玲的一篇文章,这就是真的了。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见了好人或好事,会将信将疑,似乎要一回又一回证明其果然是这样的,所以我一回又一回傻里傻气的高兴,却不问问与我何干。
……
及我去上海,一下火车即去寻苏青。苏青很高兴,从她的办公室陪我上街吃蛋炒饭,随后到她的寓所。我问起张爱玲,她说张爱玲不见人的。问她要张爱玲的地址,她亦迟疑了一回才写给我,是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翌日去看张爱玲,果然不见,只从门洞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因我不带名片。又隔得一日,午饭后张爱玲却来了电话,说来看我。我上海的家是在大西路美丽园,离她那里不远,她果然随即来到了。
我一见张爱玲的人,只觉与我所想的全不对。她进来客厅里,似乎她的人太大,坐在那里,又幼稚可怜相,待说她是个女学生,又连女学生的成熟亦没有。我甚至怕她生活贫寒,心里想战时文化人原来苦,但她又不能使我当她是个作家。
张爱玲的顶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是我的客厅今天变得不合适了。她原极讲究衣裳,但她是个新来到世上的人,世人各种身份有各种值钱的衣料,而对于她则世上的东西都还没有品级。她又像十七八岁正在成长中,身体与衣裳彼此叛逆。她的神情,是小女孩放学回家,路上一人独行,肚里在想什么心事,遇见小同学叫她,她亦不理,她脸上的那种正经样子。
她的亦不是生命力强,亦不是魅惑力,但我觉得面前都是她的人。我连不以为她是美的,竟是并不喜欢她,还只怕伤害她。(注: 这两句话读来实在别扭. 这"亦""连"用的! )美是个观念,必定如何如何,连对于美的喜欢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张爱玲却把我的这些全打翻了。我常时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惊艳,遇到真事,却艳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
我竟是要和爱玲斗,向她批评今时流行作品,又说她的文章好在哪里,还讲我在南京的事情,因为在她面前,我才如此分明的有了我自己。我而且问她每月写稿的收入,听她很老实的回答。初次见面,人家又是小姐,问到这些是失礼的,但是对着好人,珍惜之意亦只能是关心她的身体与生活。
张爱玲亦会孜孜的只管听我说,在客厅里一坐五小时,她也一般的糊涂可笑。我的惊艳是还在懂得她之前,所以她喜欢,因为我这真是无条件。而她的喜欢,亦是还在晓得她自己的感情之前。这样奇怪,不晓得不懂得亦可以是知音。
后来我送她到弄堂口,两人并肩走,我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只这一声就把两人说得这样近,张爱玲很诧异,几乎要起反感了,但是真的非常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9:01:41编辑过]
关于胡兰成和女人,我在转帖三篇东西.
2. 陈村写的<话说胡兰成>, 文字比较中立.
话说胡兰成
关于胡兰成和女人,我再转帖三篇东西.
3. 亦舒写的<胡兰成的下作>, 文字辛辣简短.
这位老"师太", 快人快语, 直抒胸臆, 大大方方来了"下作" 两个字.
也不来"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那一套评语.
看知识分子绕弯儿绕久了, 突然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语言, 真是轻松又惊喜.
胡兰成的下作
作者:亦舒
央人拿来<今生今世>看毕。我十分孤陋寡闻,根本没听过胡兰成这名字,香港长大的人哪里知道这许多事,恐怕都觉得陌生,所以看过之后觉得这胡某人不上路,张爱玲出了名,马上就是他的老婆,书中满满的爱玲,肉麻下作不堪,这种感觉是读者的感觉,张爱玲或是潇洒的女性,与众不同,不介意有人拿她当宣传。
所谓丈夫,是照顾爱护抚养妻子的人,愿意牺牲为妻子家庭共过一辈子的人. 自问做不到这些,最好少自称是人家的丈夫。胡某人与张爱玲在一起的时间前后只两三年,张爱玲今年已经五十六岁,胡某于三十年后心血来潮,忽然出一本这样的书,以张爱玲作标榜,不知道居心何在,读者只觉得上路的男人绝不会自称为“张爱玲的丈夫”。女人频频说“我是某某的太太”,已经够烦的,何况是这种男人,既然这门事是他一生中最光彩的事,埋在心底作个纪念又何不可。
由此想到作女人是难的,默默无闻做个妻子,迟早变男人口中“我太太不了解我”,挣扎的有名有姓,又被人横加污辱。张爱玲名气大,即使现在出本书叫“我与张爱玲”销路也还是好的。胡某一方面把他与张氏的来龙去脉说了,一方面炫耀他同时的,过去的,之后的女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算是他的老婆,表示他娶过的不止张爱玲一女,算算日子,胡某现在七十多岁,那种感觉于是更加龌龊,完全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使人欲呕。
近年来我的脾气真是好得不得了,是以杂文更加淡而无味,一派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样子。可是这一次真动了气,连带非常厌恶半桶子水所谓写作的人,连自己也讨厌到极点,小说搁在那里是决写不下去了。不管张爱玲本人的心思怎样,勿理她是不是当时年少无知,反正如果她选的是一个原子物理学家,决不会有今天这种事(注:老师太,你落伍了, 千万不要低估物理学家的下作. 哈哈. )。
然后在吃饭的时候,对母亲说:“怎么天下有你福气这么好的女人。”说的真是实话,此刻只觉得张爱玲文章写得再好,心地再宽清磊落,她的幸福也决不是中国或全世界女人传统的幸福。
摘自<舒服集>,出版于1985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9:04:53编辑过]
贴几张剧照:
贴几张剧照:
贴几张剧照:
贴几张剧照:
贴几张剧照:
贴几张剧照:
贴几张剧照:
贴几张剧照: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1. 倒叙: 到美国, 遇到赖雅(瑞荷)
船是在清晨的時候入港,碼頭上霧很重,舊金山的金門大橋穿過低雲半截在天上,像是一道通往天堂的大門。這是1955年的秋天,一個中國女子提著粗重的皮箱隨著碼頭上檢查證件的隊伍緩慢移動。她使用的證件是難民,證件上記載她的出生年月,身高體重,卻沒有記載她是一位中國知名的女作家。張愛玲,現在,她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一樣有了一個新的身分,難民。海面上茫茫一片,那使她的來處無跡可尋,對她來說,這世界儘可以落入「霧數」,因為在她心頭色彩分明。
三個月後,整個美國東部進入隆冬,張愛玲提著皮箱來到——麥道偉文藝營。她是誰?她從哪裡來的?在文藝營滯留了一段時間的瑞荷,除了和營裡的老朋友天南地北的辯論時還感到一點生趣,他已經厭煩了在一個又一個這樣的作家收容所裡混日子,他剛大病一場,中風使他的腳有些使不上力,當然他恨透了這個大食堂裡千遍一律難以下嚥的伙食。但是今天晚上,伙食不再是他的焦點,大廳裡新來了一位東方的女作家,而且是從中國來的。瑞荷對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一直感到興趣和嚮往,立刻就前去和張愛玲自我介紹。張愛玲簡單的說了一些關於自己寫作方面的計畫,瑞荷絕對不知道坐在他面前這位女作家曾經在中國造成「傾城」似的轟動,她在他面前,就和這文藝營裡所有的作家一樣,要靠寫作在美國生存並掙得一席之地。瑞荷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他已經放棄了他自己的奮鬥,但他很願意幫助張愛玲。
兩天後,張愛玲珍重的把自己「金鎖記」改寫的英文小說「粉淚」【Pink
Tears】的英文手稿交到瑞荷的手上,瑞荷連夜讀著,驚訝張愛玲的英語寫作能力,和她極富魅力的敘事手法,他迫不及待的要和她討論。隔天,他去敲張愛玲的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6:55:17编辑过]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2. 倒叙: 和赖雅(瑞荷)的生活
赖雅敲開的是張愛玲的心門。一場春雪,熱情的營友拉張愛玲到田野間用滑雪板滑雪,南國來的張愛玲綻露難得的笑容。最初瑞荷總以老爸爸自居,但在四月的某一天,他鼓起勇氣去握張愛玲的手,張愛玲並沒有退縮,瑞荷知道他們彼此間有了依戀。
他們相處的時間匆促短暫,離別時瑞荷感受到張愛玲眼底的悽惶無助,瑞荷繼續前往下一個文藝營流浪,他對人生沒有具體計畫,唯一確定的是他不要婚姻。但是,兩個月後,他收到張愛玲一封信,她懷孕了。這封信徹底改變了兩人的命運。
張愛玲和瑞荷選擇放棄孩子,但決定要終生相伴。他們新婚不久,瑞荷就發作了一次中風,為他們的婚姻帶來嚴重的打擊。但瑞荷是意志堅強的人,他很快的康復了。為了讓張愛玲專心寫作,他開始為她料理生活上的瑣事,但在精神和經濟上他也逐漸的開始依賴張愛玲。瑞荷對已經是妻子的張愛玲瞭解有限,對她筆下所寫的中國和上海所知甚少,他只能像霧裡看花一樣愛著他的新婚妻子。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3. 倒叙: 母亲去世了, 引出张爱玲对以往生活的回忆.
1956年初冬他們接到一封從倫敦來的信,知道張愛玲的母親去世了。
一個月後一個裝著母親遺物的大箱子從倫敦運來。當張愛玲揭開這口箱子,宛如揭開封藏已久的記憶,她細數著遺物和照片,那屬於家族燦爛耀眼的金黃,屬於童年的七彩,屬於少女時期的清冷慘灰,剎時間都回到眼前。在她自己形容有「古墓的清涼」的張家老宅,那空蕩荒涼的下午,迴盪的是她的輕聲私語。她揭開箱子,領著瑞荷,也領著我們一起走進了她生命的來處...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4.少女时期: 一直到考入港大.
她說自己顯赫的家室,說她對遠渡重洋的母親有多少羅曼蒂克的想像,還有後母進門之後的種種遭遇,她毫不掩飾的把自己被父親毒打監禁的過程細細描繪,在日本飛機轟炸的死亡迫近之前,她已經先死在親情的無血刃下。
後來,她逃出了桎梏的家,來到母親和姑姑身邊,母親一直是她絕望中僅有的一線光,但是當她真的奔著光而來,才發現這光是炙人的烈。母親對她原有許多計畫安排,但是戰爭破壞了金融秩序,母親的生意失敗,沒有經濟來源,只能靠變賣古董支撐。和母親在一起生活這段時間,面對最現實難堪的經濟問題,張愛玲對母親一點憧憬的情感都被消耗在生活的焦慮中。母親對她許多要求她達不到,讓她感到無比挫折。沒有比讓母親失望令她更痛苦的事,她總是為了自己值不值母親這樣的投資感到焦慮。
戰爭破壞了交通運輸,遠東開往歐洲的船也停駛,張愛玲公考以遠東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卻不能到英國唸書,母親做了最壞的打算送她去香港。
电视剧14:《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3. 倒叙: 母亲去世了, 引出张爱玲对以往生活的回忆.
1956年初冬他們接到一封從倫敦來的信,知道張愛玲的母親去世了。
一個月後一個裝著母親遺物的大箱子從倫敦運來。當張愛玲揭開這口箱子,宛如揭開封藏已久的記憶,她細數著遺物和照片,那屬於家族燦爛耀眼的金黃,屬於童年的七彩,屬於少女時期的清冷慘灰,剎時間都回到眼前。在她自己形容有「古墓的清涼」的張家老宅,那空蕩荒涼的下午,迴盪的是她的輕聲私語。她揭開箱子,領著瑞荷,也領著我們一起走進了她生命的來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正好碰到师太在线~
张爱玲的母亲好bh啊。。。
开始我就对她为什么总是跟张爱玲的姑姑混在一起,后来天涯有八说她们是一对les。。。
正好碰到师太在线~
张爱玲的母亲好bh啊。。。
开始我就对她为什么总是跟张爱玲的姑姑混在一起,后来天涯有八说她们是一对les。。。
我的天哪,猛料不断啊. 我知道她妈妈曾经和徐悲鸿过从甚密. 感觉那时候的中国,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混到一块去了.
双鱼座男一旦有了才华,遭殃的就是喜欢他们的女子。他们的祸害力远超双子男,虽然双子男很不招人DJ。
而我害怕因为喜欢上胡的文字而有可能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选择了不读胡,想来还真是幼稚。
这部戏要不要看?因为赵帅哥演胡,超级纠结中。
跟我现在生活中的一枚双鱼男很像。
他也是多情且滥情。是个女人,上到欧巴桑下到小10来岁的小美眉都能撩拨。更可怕的是她们都觉得他是真心。
蜀黍给人的感觉倒不像那种,感觉清高蛮多。。。
我的天哪,猛料不断啊. 我知道她妈妈曾经和徐悲鸿过从甚密. 感觉那时候的中国,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混到一块去了.
哦 天涯倒是有个八徐悲鸿的帖子,的确也是个多情郎。没有印象提过她妈妈,我要再仔细去八一下。
那个年代感觉忠贞的观念一下得到了解放,于是可以听到很多雷人雷事。不过也有可能因为都是文化圈本来就比较乱。。。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5.港大时期.
港大時期,算是張愛玲人生裡最無憂無慮的一段日子,她發憤讀書。拿獎學金,生活可以自給自足.
她還交到一個好朋友炎櫻,為她生活帶來許多歡樂。她期待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保送英國繼續深造,但這個夢想又再一次被戰爭摧毀。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香港在砲火下淪陷,港大停課,張愛玲不得不中輟學業回到上海。
注:李安设计王佳芝这个人物的时候, 加了很多张爱玲自己的故事.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6. 开始卖文为生.
這時候父親早已不往來,母親也在新加坡的戰火中下落不明,張愛玲唯一能依靠的親人只有姑姑。 姑姑住在赫得路的愛丁堡公寓,原本在怡和洋行上班,薪資豐厚,但是在戰爭後,洋行裁員,姑姑的日子也只能勉強維持。張愛玲知道她必須要負擔自己的生活,雖然她也和炎櫻一起考進聖約翰大學,甚至還跟弟弟成了同學,但是一個月以後她就輟學,開始賣文為生。
她的英文流利,大美晚報時常刊登她的影評,寫作是張愛玲早有計畫的事,她知道她必須出手不凡,她醞釀了半年。
1943年夏天,她帶著【第一爐香】的手稿去見上海著名的小說家周瘦鵑,【紫蘿蘭】這一本小型的小說叢刊登載了這篇小說,也等於宣告了張愛玲時代的來臨。連續三四個月之間她陸續寫出【心經】【傾城之戀】直到【金鎖記】,她讓整個上海文壇不論任何流派不得不注視她。因為作品的活躍她也認識了更多文壇的朋友,其中蘇青和她常被別人一起拿來評比,蘇青當時辦[雜誌月刊],她向張愛玲約稿,張愛玲也大方的給她,兩人成為朋友,蘇青也為張愛玲一生僅此一段刻骨銘心的「傾城」之戀,寫下了序言。
电视剧14:《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5。24-35岁。
下面插播一段视频, 是日本籍的中国演员李香兰演唱的《天涯歌女》。
(1944年唱) 取材自蘇州民歌「大九連環」選曲及改編: 賀綠汀 詞: 田漢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哎呀 哎呀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 淚呀淚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哎呀 哎呀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两国交战,这么复杂的历史背景,不知道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唱“家山啊,北望”?
好奇李安为什么选择了让王佳芝在《色戒》里唱这首歌?
其他的不说,当时汤唯的清唱真是不错。
I think that's because both of them are in the same situation to some extent. They can not control their life and their feeling.
电视剧14:《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6. 开始卖文为生.
這時候父親早已不往來,母親也在新加坡的戰火中下落不明,張愛玲唯一能依靠的親人只有姑姑。
姑姑住在赫得路的愛丁堡公寓,原本在怡和洋行上班,薪資豐厚,但是在戰爭後,洋行裁員,姑姑的日子也只能勉強維持。張愛玲知道她必須要負擔自己的生活,雖然她也和炎櫻一起考進聖約翰大學,甚至還跟弟弟成了同學,但是一個月以後她就輟學,開始賣文為生。
她的英文流利,大美晚報時常刊登她的影評,寫作是張愛玲早有計畫的事,她知道她必須出手不凡,她醞釀了半年。
1943年夏天,她帶著【第一爐香】的手稿去見上海著名的小說家周瘦鵑,【紫蘿蘭】這一本小型的小說叢刊登載了這篇小說,也等於宣告了張愛玲時代的來臨。連續三四個月之間她陸續寫出【心經】【傾城之戀】直到【金鎖記】,她讓整個上海文壇不論任何流派不得不注視她。因為作品的活躍她也認識了更多文壇的朋友,其中蘇青和她常被別人一起拿來評比,蘇青當時辦[雜誌月刊],她向張愛玲約稿,張愛玲也大方的給她,兩人成為朋友,蘇青也為張愛玲一生僅此一段刻骨銘心的「傾城」之戀,寫下了序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jpg:
年纪大了以后,发现苏青的作品非常有意思,也反映了那个年代先进女性的很多思想。张爱玲整个思想来说还是比较旧派的。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7. 遇见胡兰成.
張愛玲第一次聽到胡蘭成的名字就是從蘇青那裡,那年秋天胡蘭成在南京因故被捕,他在汪精衛主持的南京政府裡擔任要職,主管文化宣傳事務,背後有一個複雜的政治世界,必須常與日本人周旋,以當時的說法是個不折不扣的漢奸。蘇青也是因為辦雜誌約稿見胡蘭成的文章,竟然就熱心為他的事奔走,張愛玲無巧不巧被蘇青拉去見在南京政府主事的周佛海。而此時蹲在牢獄裡的胡蘭成正為張愛玲刊登在天地月刊的一篇短文【封鎖】而傾倒。兩個月後他闖入張愛玲的生命,傾了她的城,寫下一段愛情的劫毀。
他被釋放之後,正值農曆年,過完年他就匆匆到上海,一下火車便去見蘇青,要來了張愛玲的地址。他和蘇青原也只是第一次相見。
張愛玲不見人。蘇青的警告跟著胡蘭成的腳步一路來到靜安寺附近赫得路口上的一棟很洋派的公寓,胡蘭成果然吃了閉門羹。屋裡的人遞了字條出來,說不方便見客。胡蘭成在門外傻立許久,這是張愛玲,他以算見著了。
門裡的人沒有例外拒絕見客,但也破例的猶豫了片刻。胡蘭成瀟灑的筆跡,他的名字加上他的先前遭劫難的事自成一種魅力,讓拒絕的人感到心裡自有一種失落。第二天,胡蘭成在上海居所接到張愛玲的電話,下午張愛玲來見他。
那天下午,光陰是沙漏裡的細沙,無聲無息從兩人言語間溜過,愛情又把言語織墜起來編成一張網,網住了兩個人。張愛玲不顧當時胡蘭成的政治背景和有妻小家室在南京的現實,一無反顧的和胡蘭成在一起,1944年的春夏,也是張愛玲這一生唯一一段最縱情歡快的光陰。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8. "嫁"给胡兰成, 又离开胡兰成.
愛玲名聲如日中天,文章搶手,但也遭到文學界前輩愛之深責之切的嚴苛批評,胡蘭成也不惜筆墨撰寫「張愛玲的文章」來闡述他對張愛玲那玲瓏剔透的世界獨到的觀察,這無疑坐實了外界對兩人的傳言。
盛夏裡,傳言漫燒到南京,胡蘭成的妻子和他離婚,在此之前,胡張兩人相戀,只是以心印心,並沒有結婚的打算,但愛情亦仙亦俗,兩人相愛還要問能否天長地久,於是炎櫻為媒,他們在這唯一的祝福裡,寫下婚書,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這婚書在戰亂中如此單薄,而愛情又何嘗不是?秋天,胡蘭成轉往武漢接辦大楚報,在那裡認識了一個護士小周,武漢遭受盟軍轟炸,胡蘭成和小周的感情確有燎原之勢。遠在上海的張愛玲,經歷【傾城之戀】搬演成舞台劇的轟動,但她的愛情卻也岌岌可危的傾圮了。
日本終於戰敗,胡蘭成和偽南京政府的官員同列在通緝名單上,胡蘭成不得不改名換性隱匿到溫州鄉下,張愛玲自己也受胡蘭成牽累,被冠以文化漢奸的罪名不能再發表任何作品,但她還是不斷在資助逃亡中的胡蘭成。
冬天,她去溫州探他,滿懷思念要見胡蘭成,她原是要從胡蘭成那裡問一個答案,她性命懸繫的這個男人,心裡是不容再有第二人,她到溫州,沒能得到胡蘭成的答案,卻又認識了另一位正以性命掩護胡蘭成的女子范秀美。張愛玲的心是碎了,她沿著溫州蜿蜒的小巷和胡蘭成無解的走著,她清剛簡潔的愛情不能忍受胡蘭成「霧數」,她說她不能愛了,她說離開他,她不至於尋短,也不會再愛。她就只能是萎謝了。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9. 和母亲最后一次相聚.
母親也是在這一年秋天回來的。母親的男友在新加坡被炸彈炸死,母親一路流浪到印度,還做了印度總理尼赫魯妹妹的秘書。 母親的探險並未終止,她把上回寄放在這裡的一大捲蛇皮帶走,那個勞煩她和姑姑每年夏天都要搬到屋頂陽台去晒的東西,母親現在要拿去英國,她學了做皮包的技術,打算開皮包工廠。
張愛玲在這些年有了自己的成就,第一次能和母親像朋友一樣的平起平坐,他們喝茶,談文藝談電影,就是不觸碰彼此的感情世界。母親匆匆去來,這趟走了彷彿不預備再回中國,她挑了一張張愛玲的照片帶走,她說這張最像她的女兒。這也是張愛玲這一生最後一次和母親相聚。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10. 解放后的创作, 后来转到香港, 再转到美国.
中國經歷內戰,來到了解放時期。一向對衣服色彩刺激敏感的張愛玲,突然意識到街上的服裝出現了變化。那一致性的顏色和樣式象徵著追求新中國共同的決心。張愛玲出席作家協會的會議,她的旗袍外罩了一件白色的小背心,她仍是全場服裝最引人注目的人。
這時候她又開始寫作,經歷將近四年的沈默,她以涼京為筆名發表【小艾】和【十八春】。【十八春】在連載時造成廣大迴響,甚至有人跑到家門口哭訴自己的遭遇和故事中的人物相同,再一次證明張愛玲的文字不是空中樓閣,她的筆一直和讀者的世界貼靠的很近。
經歷幾次噤聲,張愛玲已經具備政治敏感力,她意識到自己的受歡迎可能會使她在政治風向上更不受歡迎。她為政治付出太高的代價,光陰流逝她已經越過三十,為了寫作,她決定離開故鄉。這一次她似乎和母親一樣知道自己不會再回來了。
張愛玲來到香港,一個茫茫過渡的城市,她在這城市迷走,尋找大學時熟悉的地方,那記憶中戰爭的影像早已被繁華覆蓋。
胡蘭成來到香港,對他這也是一個茫茫過渡的城市,他也在這城市裡迷走,梅溼的五月,他也許撐傘站在汽車站牌,他也許一個人進一家店裡喫茶。都是過客。
胡蘭成經過香港去了日本。
張愛玲經過香港去了美國。
從此一生他們沒有再相遇。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11. 在洛杉矶的生活: 四出搬家流浪,为了躲跳蚤.
洛杉磯乾燥禿黃的山,迪斯可的重金屬色彩,龐克的時代,沒有人會注意一個中國女人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路上行走。她走進一家Motel要了一個房間,她堅持要看對方的營業登記,確定這是一家新開的旅館,確定這裡沒有跳蚤。
她到郵局取信,取來就往超市購物的紙袋一扔,那一袋子裡都是沒有拆閱的信,她所有的家當都在這幾個紙袋裡。很不幸就連這樣的紙袋也有小偷光顧,並且偷走了她的護照。警方來詢問的時候,她無法描述另外一件比護照更重要的東西——她嘔心瀝血翻譯的英文版海上花。
自從瑞荷1964年病重,直到1967年秋天病逝,張愛玲可以說度過了有生以來最困苦的生活,她在寫作維生和照顧丈夫這兩件事的壓迫下心力交瘁,直到瑞荷過世,她才搬到加州開始她晚年獨居的生活,她把僅有的心力都放在改寫自己的小說,考據紅樓夢和譯註海上花這三件事情上,每一件事情都要耗費她好幾年的精力,她閉門謝客,不接電話也不回信,以至總有傳聞她已經謝世,某種程度來說,她活得的確像一縷精魂,她遊走在自己的世界裡,如果不是跳蚤,不會把她逼出來。
一位住在加州的建築師受朋友之托要照顧張愛玲,他主動依照通信地址去看她。他不太清楚張愛玲的背景個性,遞了字條進去,裡面遞一張字條出來,指示他把東西留在門口。這位先生只能依照辦理,當他離開時聽間門開的聲音,他忍不住回頭,門砰然關上,門口的東西不見了。在他心裡留下極神秘的印象。
後來他意外的接到張愛玲的電話,他和張愛玲約在一家Motel見面,這是六十歲的張愛玲,她穿著一身寬鬆的罩袍,腳上是一般浴室裡才用的毛巾拖鞋,她用字精準簡單,她把需要對方幫忙的事情交代,並表示感謝。這位建築師因此了解張愛玲在Motel搬遷流浪數年是因為躲跳蚤的緣故,他立刻開始著手幫她找房子,也成為張愛玲晚年唯一能接近她的朋友。
下面八<她从海上来>的剧情(文字由编剧王蕙玲撰写)
12. 在洛杉矶的最后生活: 警察来收尸...
張愛玲經過長達四五年的流浪生活,健康大受影響,她每天爭取寫作時間,卻還要分神去照顧纏身已久的種種疾病。她沒有心力再關注多餘的事務,寄來的郵件依然不拆,回一封兩年前的信是家常便飯,她把生活化約到最簡單——家徒四壁。一個紙箱便可以成為她的書桌,一張發票背後也可以當作草稿紙。
儘管這樣,她仍不失去與世界的聯繫,電視是一扇她二十四小時都開的窗,她從這裡看世界。而另外一個更豐富多采的世界,則在她的筆下。她還照鏡子,還在意自己老化的狀態,選擇適當或最新的保養品。她還在意別人曲解或盜用她的作品,她還會像當年在上海一樣寫文章出聲反擊。
在寫作這件事上,她從未妥協,對自己也是如此,改寫十年的作品仍不滿意,她像一個將軍,堅持要戰到最後一兵一卒。所以盡管乾瘦脫形,大病一場就要躺好幾天,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
有一袋超市送來的食物估計是她走以前三天打電話叫人送的,櫥子裡還有十幾雙毛巾拖鞋的存貨。
當警察接到公寓經理打來的電話,走進屋裡,她安詳的伏在行軍床的毛毯下。
當天下午洛杉磯的公寓外擠滿了華文媒體的採訪記者,謎一樣張愛玲沒有給世人留下一絲形影,她像一縷輕煙,散逸了,只留下她的文字,魔域一樣讓走進去的人無法走脫她的氣息。
一個星期後,他們依照遺囑把她的骨灰灑向大海,乾乾淨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8:05:06编辑过]
好了, 剧情八完了, 下面再放几张剧照, 是剧中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合影.
好了, 剧情八完了, 下面再放几张剧照, 是剧中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合影.
好了, 剧情八完了, 下面再放几张剧照, 是剧中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合影.
下面上传一段视频, 是这部电视剧的片头.
短短的, 是三宝的音乐.
虽然三宝是我王朔的情敌, 但他的作曲我觉得挺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8:18:20编辑过]
转帖一篇豆瓣上的关于<她从海上来>的评论, 主要是评论赵文瑄是否合适演胡兰成. 我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 做了一点改写.
第一部分:
找到赵文瑄跟刘若英出演的一部《她从海上来》,是张爱玲的传记,这就不得不看了。首先不说别的,编剧和导演下了苦工,所有的演员一出来,总要惊呼一声“真像”!全部是《对照记》里熟悉的面孔,譬如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对照记》里只得儿时照片,但那演员一出现,却让人很难想象那孩子成人后会不是这个样子。最绝的是他们竟然让演员翻拍了《对照记》里的几乎所有照片,无论服饰布景,神态举止,相似度达到95%以上。我就知道,这世上还是很有一些人魔障一般爱着张爱玲的,奉其一举一动为天皇圣谕,梵谷清音。剧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几乎都有出处,主要来自于胡兰成写张爱玲的那篇《民国女子》,和后人集结的《张爱玲传》和张自己的作品,譬如说其中有一个张爱玲打蚊子的情节,咕哝了一句“住的这么高还有蚊子”,我记得,这来自她的《公寓生活记趣》。有时候演员一张嘴我都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因为那些字字句句,都实在太过熟悉了。
刘若英入了戏,很像张爱玲,大才大慧的女子,古怪而有些神经质,但是在爱情里,笑容依旧甜蜜。
无奈他们居然找了赵文瑄去演胡兰成,我便知道我又必然会对胡兰成改观。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想,赵文瑄究竟适合演张爱玲笔下的哪个人物?
也许是范柳原吧,但他又太像好人了,便宜了范柳原。
也许是沈世钧?不,他又太聪明,太潇洒,沈世钧只合黎明这种呆呆傻傻的来演。
演佟振保? -----一个自私胆怯,充满了控制欲的男人。振保可恨,却因为赵文瑄让人恨不起来。他最终为娇蕊留下的泪水,是那样清澈哀伤,而不像原著里,偏于嫉妒与不甘。赵文瑄将这一角色演绎为由于命运的无奈而错失真爱,是不准确的。
确实没有,张笔下心灵与肉欲都残破不全的男人不适合赵文瑄,他倜傥的太健康,风流的很向上,性感的近乎温和。他只能是赵文瑄。连胡兰成这种薄情小人都被他演的多情且贤良,我真是没什么话说了。
(注:嘿嘿,这夸的也太婉转了吧?)
不过也由于他的出演,我才对胡兰成发生兴趣。以前,他的《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我是碰也不要碰的。说他汉奸也好通敌也罢,我原是不在乎的。文人最可怜,总是给搅在时局漩涡里随波逐流,事实上有几个能捉笔代刀手刃敌忾,只是政见不一至多是出名心切,又何必把高帽子扣的那样严重。但我实在无法忍受他二三其德,滥情不专,寡廉鲜耻。
1944年初,胡兰成与张爱玲在上海相识,同年春夏相恋,8月结婚,9月他离开上海赴武汉创办日伪报纸《大楚报》,其时战时激烈,时有轰炸,他给爱玲的信里写道:“想到(倾城之恋)这是你第一出剧目公演,我却不能陪你一起观赏,心里既痒且恨。旁人看到我爱玲的好了么?观众的掌声,有几分是为台上的演员,有几分是为我的爱玲的?……这一向汉阳经历了几次惨烈的空袭,每次随着人流仓皇奔逃,扑倒在地时,也只能呼一声"爱玲"罢了……”这男人真不简单,甜言蜜语从他嘴里说出来,竟是可以如此熨帖窝心,难怪连“临水照花”不食人烟的孤高才女都为之折服。但是与此同时,他又与当地一名17岁的护士小周相好,转年5月二人结婚。
随后,日本投降,胡兰成如丧家犬般奔逃到温州,又与他避难的斯家小娘范秀美相好并结婚。小周17岁,张爱玲24岁,而范秀美已经41岁,这位多情才子真可说是油盐不忌,老少通吃。46年2月,张爱玲赴温州寻夫,胡兰成见了她,只惊不喜。张爱玲却说:“只因你在这里,温州城也像含着宝珠,放出光来。”她一心一念只有他,这次来是为了让胡兰成在她和小周之间做出选择,却不想这段故事又添了新人。胡兰成说,“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注: 只有一个字: 牛!)
他还说了一些我听不懂也想不明白的话。这男人的奇怪之处在于他不避讳,也不愧疚,他只说爱玲不是凡品不应有这般琐事萦怀,他居然不厌其烦的在张爱玲面前描述和夸赞小周与范秀美,陈述自己对他们的迷恋,他只说“爱玲是应该懂得的,爱玲最懂我。”稍有些血性的女子都免不了大耳刮子贴上去。
在温州时,常常三个人上街,胡兰成白天陪伴张爱玲,晚上陪范秀美。当着张的面向范诉说自己身体的不适,还说对范好像就像亲人。他恨不能,就这么相亲相爱的三个人,啊,不,四个人亲密无间的过下去,爱玲是他的知音,秀美是他的亲人,小周是他梦想。我真是不明白这个男人是不是小时候脑袋让门挤过!要不就是有遗传性精神病。张爱玲不悦,他反而不解,“爱玲不应该生气啊?爱玲最是脱俗离世的,只有爱玲明白我。”他就拿住了这一点,迟迟不肯给一个交代。张爱玲说:“你与我结婚时,婚帖上写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胡兰成答道,世景荒芜,已没有安稳,何况与小周有无再见之日也无可知。爱玲道:“不!我相信你有这样的本领。”她叹了一口气,自伤自怜地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8:59:53编辑过]
转帖一篇豆瓣上的关于<她从海上来>的评论, 主要是评论赵文瑄是否合适演胡兰成. 我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 做了一点改写.
第二部分:
原谅我如此详尽的引述这些对话,但我只希望列位看官能够明白,这已经是天性亲绝的张爱玲能够做出的对于感情最激烈的反应了。她离开温州时,肯定已经伤透了心。她用下半生的时间印证了自己说过的这句话。这孤绝的女子,摒弃了人世的所有欢乐与温暖,远渡重洋,过拮据懊丧的生活,深居简出洁癖臆想。这一生唯一的爱恋伤她实在太深。
一年半后,张爱玲写最后一封信给胡兰成:“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 (“小吉”,小劫,劫难之隐语。),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随信还附加了30万元钱,那是爱玲新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的稿费。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张爱玲一直对胡兰成进行经济援助,哪怕他明知道胡兰成使用这些钱与其他女人在一起。
我不是一个才子派的文人,无法理解他们行为的用意。当然,用常理来推敲是不适宜的,张爱玲用尽心力去爱固然值得嘉许。看了胡兰成的文章,他的才华学识也确实当得起张的一片深情。只是任你才高霸道气冲斗牛,这样一个人恐怕也只能称为斯文败类。但是赵文瑄依然吧他演好了,那是一个软弱,矛盾,但却十分宽厚可爱的男人。我端着对胡兰成满满鄙夷的机关枪,却看到赵文瑄这个翩翩绅士微笑走来,一项愤恨无处扫射,真是有些惆怅和枉然。
其实张爱玲的传奇,在她30岁以前就已经写完了,这个早慧而多舛的女子,快速的体验了极端的成就,瑰丽,情爱和伤痛。最终黯然萎谢。但是这些她挥笔而就的旧作,却穿越时间让一代又一代人产生共鸣。这也许不是什么好事,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荒凉的如同张爱玲的笔端,那些虚伪的情感和光怪陆离的传奇故事,离每个人都越来越近。只是我依然相信,人生中会有明朗的爱恨,我们可以投入的去爱,也可以如王娇蕊或张爱玲那般决绝离开。无论是什么样的坎坷和情爱,都可以背弃一旁不再回头。这是女人应该有的态度,尽管命运注定茫然。“自你以后,我才懂得如何去爱……往前走总是好的,除了男人,多少还会碰到一些其他的。学会了东西总是有用处的。”张爱玲借娇蕊的嘴,诉说自己的态度。对于爱情,她从未后悔。
也许有人会认为张爱玲只是上世纪初页伤春悲秋的小资作家,那么请去看看她出国后创作的禁书《赤地之恋》和《秧歌》。她绝对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成熟。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把她当作一个古怪的小女人,对她的胸怀和才华视而不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9:00:20编辑过]
(注:老师太,你落伍了, 千万不要低估物理学家的下作. 哈哈. )。
然后在吃饭的时候,对母亲说:“怎么天下有你福气这么好的女人。”说的真是实话,此刻只觉得张爱玲文章写得再好,心地再宽清磊落,她的幸福也决不是中国或全世界女人传统的幸福。
摘自<舒服集>,出版于1985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4:32:51编辑过]
这个注注得真是妙极了!
原来亦舒也看中传统幸福。我没有看过亦舒的小说,只看过她的粉丝们收集的片言只语。
跟我现在生活中的一枚双鱼男很像。
他也是多情且滥情。是个女人,上到欧巴桑下到小10来岁的小美眉都能撩拨。更可怕的是她们都觉得他是真心。
蜀黍给人的感觉倒不像那种,感觉清高蛮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双鱼男祸害力远超双子男。
蜀黍是双子,不是双鱼啊。
双子男遭人喜欢,但是真正对人动心不多,真动了心,最后伤到自己的反而比较多。
电视剧14:《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下面上传一段视频, 是这部电视剧的片头.
短短的, 是三宝的音乐.
虽然三宝是我王朔的情敌, 但他的作曲我觉得挺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8:18:20编辑过]
呵呵。
我喜欢了三宝的音乐很多年。。。。。。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双鱼男祸害力远超双子男。
估计段正淳八成也是双鱼座的。
估计段正淳八成也是双鱼座的。
也认为他是典型的双鱼男。
才发现华人网显示的不再是东部时间。不用夏令时?
真的诶。我都没有注意到,要不是你提醒。 华人总部在哪? 中部?
换头像了? 为什么呢?新头像上写的是“春风秋月”?
爬楼来咯~~~
惯看秋月春风....
唉,不喜欢胡兰成这个人,一点都不喜欢。
看这些张爱玲的照片,发现她和三毛长得有一些象。那张"时尚的张爱玲"的穿衣风格也和三毛蛮接近的。
高中时很迷三毛,文学女青年的时代,很迷张爱玲。现在?生活要紧了。
em...我也觉得两人很像....张更让人觉得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往学校里面图书馆捐书的经历啊....
我初中的时候,把三毛全集捐了...
那时...我太博爱了...
现在喜欢的东西我都藏起来....haha.....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往学校里面图书馆捐书的经历啊....
我初中的时候,把三毛全集捐了...
初中就捐了? 这风格也太高尚了。 我初中时估计连琼瑶都舍不得捐。
胡兰成用自己认定的方式去爱别人....
这样是爱别人,还是爱自己呢...
愿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终究是看上去很美...
哎,有人评胡兰成啊,是对女人,情虽不伪但也不专。。。
又翻回来看,不专即是伪...
又翻回来看,不专即是伪...
同意。爱情这个东西还是强调exclusivity的。
如果胡兰成遇上另一个极品,也像他一样博爱,而且声称自己对每个都是真心的,也就罢了。 也算是般配吧。
关键是人家张爱玲不和他玩了,他还把这些陈年旧事拿来唧唧歪歪,宣传自己的书。 旁人就免不了要多说两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23:04:53编辑过]
感谢俏王朔
国际瑄,多到这里晃晃吧
同意。爱情这个东西还是强调exclusivity的。
如果胡兰成遇上另一个极品,也像他一样博爱,而且声称自己对每个都是真心的,也就罢了。 也算是般配吧。
关键是人家张爱玲不和他玩了,他还把这些陈年旧事拿来唧唧歪歪,宣传自己的书。 旁人就免不了要多说两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23:04:53编辑过]
的确啊。。。
几年前看那个今生今世,好抱着八卦的心情去看来着。。。现在回想起,真是猥琐哇
她和李安也合作多次,印象中她就是《卧虎藏龙》的编剧之一。
她的风格是比较含蓄的忧伤,很适合写民国时期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