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CHUAN, China (Reuters) - A Chinese county near the epicenter of a 7.9 magnitude earthquake was ordered to evacuate on Saturday amid fears a lake would burst its banks, prompting thousands to flee to the hills.
China put the total Sichuan quake death toll at 28,881 but has said it expects it to exceed 50,000. About 4.8 million people have lost their homes and the days are numbered in which survivors can be found.
Forty-six seriously injured people were in "dire need of help" in Beichuan, where the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said earlier the water level was rising rapidly and "may burst its bank at any time".
A witness said by telephone the military was evacuating everyone in Beichuan, even rescue workers.
A Reuters journalist fled a place near the Beichuan Middle School, which President Hu Jintao visited on Friday. Soldiers were talking on the radio saying "all retreat" and there was a lot of dust in the air. The soldiers were leaving fast.
Hong Kong cable television said some 1.2 million people were being evacuated in Qingchuan, about 90 km (55 miles) northeast of Beichuan, as rising waters threatened to burst a lake's banks.
Both lakes were formed after landslides blocked river flow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safety of dams and reservoirs which have been weakened in the mountainous province of Sichuan, an area about the size of Spain.
A cable repair worker was killed on Saturday, five days after the original disaster, when hit by rocks as a moderate aftershock, one of hundreds, hit Lixian county.
Many survivors were also found, including a German tourist who was pulled from rubble in Wenchuan after being buried for 114 hours, Xinhua said.
A 69-year-old villager from Beichuan was saved after being buried for 119 hours.
On Friday, soldiers pulled 2,538 people from rubble, 165 of whom were still alive, cabinet spokesman Guo Weimin said, an indication hope of finding survivors was slim.
"Although the time for the best chance of rescue, the first 72 hours after an earthquake, has passed, saving lives remains the top priority of our work," Hu told distraught survivors just over a week after a jubilant China celebrated the Olympic torch reaching the summit of Mount Everest.
In earthquake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survivors have been found a week or more after the disaster. In Baguio in the Philippines in 1990, a cook was found alive in the rubble of a shattered hotel after two weeks.
He had drunk his own urine and drops of rainwater to stay alive. A man and a woman trapped for 11 days in an elevator shaft in the hotel were also rescued.
Among other survivors on Saturday, Xinhua said 33 people were dug out of the rubble in Beichuan, one of the worst hit areas. One young man was rescued after being buried for 104 hours and troops evacuated 18 scientists trapped in a forest in Mianzhu.
Premier Wen Jiabao said the 7.9 magnitude quake was "the biggest and most destructive" since before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of 1949 and the quick response had helped reduce casualties.
That compares even with the 1976 tremor in the northeastern city of Tangshan which killed up to 300,000 people.
HYGIENE WORRIES
And as the weather gets warmer, survivors were increasingly worried about hygiene and asking questions about their longer-term future.
"What we don't need now is more instant noodles," said truck driver Wang Jianhong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 "We want to know now what will happen with our lives."
In Sichuan and neighboring Chongqing, at least 17 reservoirs have been damaged, with some dams cracked or leaking water. Several are on the Min river, which tumbles through the worst-hit areas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ichuan plain.
The Lianhehua dam, built in the late 1950s northwest of Dujiangyan, showed cracks big enough to put a fist in.
"When the dam is in this shape, we cannot feel relaxed," said farmer Feng Binggui who has moved from his village below the dam into the hills.
China is also on precautionary alert against possible radiation leaks, according to a government website.
China's chief nuclear weapons research lab is in Mianyang, along with several secret atomic sites, but there are no nuclear power stations.
China has sent 130,000 troops to the disaster area, but roads buckled by the quake and blocked by landslides have made it hard for supplies and rescuers to reach the worst-hit areas.
Offers of help have flooded in and foreign rescue teams from Japan, Russia, Taiwan,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 have arrived.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Chris Buckley in Dujiangyan, Guo Shipeng and Benjamin Kang Lim in Beijing, and Donny Kwok in Hong Kong; Writing by Nick Macfie; Editing by David Fox)
Moving Stories of China's Earthquake Survivors Epoch Times Staff May 16, 2008 http://en.epochtimes.com/news/8-5-16/70742.html
As of May 15, the China State Council Earthquake Relief Headquarters reported that the 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took 19,509 lives. The death toll is predicted to reach as high as 50,000.
As officials continue to asses the damage wrought by this calamity, moving stories of quake survivors have been pouring in from Wenchuan, the city nearest to the quake's epicenter.
Pregnant Woman Survives After Fifty Hours Trapped in Rubble
A decade-old apartment building in Du Jiangyan City collapsed when the earthquake hit. Zhang Xiaoyan—who is 8 months pregnant—and her mother lived on the sixth floor.
They were trapped in the rubble of the building for more than 50 hours until they were saved by rescue workers on May 14. Relatives begged the exhausted rescue workers to find the three remaining family members from the rubble.
One rescuer, carrying only a ladder, told the family he would need to get a police dog to help dig out the rest of the people still trapped in the wreckage. Short of resources and manpower, China's disaster response team still struggle to find survivors in the rubble left behind from this devastating quake.
Trapped for Four Days, Eleven-year-old Girl Is Saved
Mainland Chinese media reported that at least 400 children were buried when the Yinxiu primary school building collaps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As the children's bodies were pulled from the rubble one by one, family members would rush to check if it was their child. At 10:40a.m. on May 15, 63 hours after the quake struck, 4th grader Zhang Chunmei was found under a pile of debris.
According to teacher Tang Yunzhong, the girl was located three days before. Tang stayed nearby and continued to talk to Chunmei, providing food and water through a gap in the debris.
Three kids died in the rubble near Chunmei and the bodies had begun to smell. The teacher encouraged Chunmei to hang on and promised her that she would soon be rescued.
Doctors who examined Chunmei say her leg may have to be amputated, but she will certainly survive the ordeal. She has been sent to Chengdu for treatment.
Teacher Blocks Floor Slab with Body, Saving Four Students
Middle school teacher Tan Qiuqian from Hanwang Town in Deyang City sacrificed himself for four students. "He was found with his arms spread over a desk where four students were found underneath," said a rescue worker. "Tan was dead but the children were still alive!" The back of Tan's brain was smashed by the floor slab.
Also in Deyang City's Shifanghongbai Town Central School, a young teacher named Tang Hong could have easily escaped from the building because he was teaching on the ground floor. Yet, when rescuers found his body, he holding one of his students in his arms while sheltering several others with his body.
Tang died in rubble, but the students he protected all survived. Tang was just over twenty years old with a nearly seven-month-old baby.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16:43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17号消息(记者 郑葆华实习记者 顾玉婷) 中国国土资源部于今天(17号)发布受地震影响四川地区已形成13个堰塞湖的消息。
据了解,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地质灾害专家在青川核查时发现,在青川一个叫石板沟的地方现在出现一处最大的堰塞湖,已经形成约40-50米高的坝,水位则达到15-18米左右,其上游大概有5-7公里的回水,初步估计蓄水量在500万-700万方左右。
石板沟下方就是关庄镇,也是青川县唯一一片大的空地和集中安置点。在这个安置点,仅仅是驻扎在这里参与救援的武警官兵就有3000多人,堰塞湖一但泄流或坍塌将造成下方的整个村、镇被完全淹没。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负责人表示,目前,资源部专家以制定了排除方案,准备在山体边缘挖开一个泄洪口,让积水从泄洪口中缓慢流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16: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昨天,成都武警医院外一科病房。六名广州赴川救灾的心理辅导志愿者走近地震伤病人员。
“谢谢你们!谢谢了!”伤病人们抬起头,眼里闪出喜悦的光。
然而,志愿者的领队、中山大学心理专家吴慧如走出病房,忧心忡忡:“病人们表现出喜悦的样子,这是假象,并非好事。他们在尽力掩盖着悲伤!”吴慧如告诉队员,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心理辅导,一定不能有“高高在上”地关心灾民的心理,要亲切地靠近他们。要传递给他们一个信息:如果你感到悲伤,你可以哭,一定要哭出来!哭出你的伤痛,说出你的感受!只有这样,悲伤才能释放出来,病人的“心灵家园”才能尽快重建。
“许多人身受重伤,生理上非常痛苦,但失去家园和房子,亲人们也下落不明的焦虑,无人陪伴、无人陪护的痛苦,更加折磨他们。焦虑、害怕、听天由命,这是地震伤病员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成都武警医院外一科主任余建中说。
广州心理辅导志愿者计划,组成三个二人小组,对该院的几百名地震受伤灾民作10至21天的日夜心理辅导治疗,晚上也只轮番休息。为什么是21天呢?因为21天对于心理创伤的恢复来说,是一个心理关口。这个日期的推算,在心理学上有着非常复杂的依据。
心理辅导志愿者们称,目前仅仅是最开始的心理危机干预。“他们的伤痛期最少3年。重建一座城市至少要三年时间,重建一个人的心灵同样也要三年以上”。(傅汉荣)
附:据今天媒体报道,对遭受重创人员,不宜说:“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你还年轻,还能再有一个孩子/再找一个伴侣”“你爱的人死时并没有受太多痛苦”“时间会治疗一切创伤”“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等等。
美国宣布向中国提供高清晰间谍卫星照片助抗灾
CCTV.com 2008年05月17日 11:1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环球网
专题: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美国国务院16日宣布,美国将向中国提供四川震区的卫星照片,并在本周末向中国提供两架飞机的赈灾物资。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称,"我们已经向中国提供了一些(震区)上空的照片"。本周四,中国要求美国提供四川震区的卫星照片帮助寻找受灾群众和确认地震损失。
在过去的几年中,布什政府曾经向外国提供过间谍卫星照片用于救灾。美国间谍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照片可以详细的辨认出公路、铁路、港口等。一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官员称,这些照片可以帮助确定幸存者位置。
关于外界关注的中国核设施可能在地震中遭受破坏的问题,麦科马克称,他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可能出现核泄漏的消息,但"美国正在关注此事"。
责编:李星池
这么强?被埋的幸存者也可以找到?
这个副市长是我家zt的高中老师
啊,一路走好。
看到那个26岁被挤压在水泥板之间的那个男青年,被救出来因为伤重没能活下来的时候,我当时就想,挤压到这种程度,他的内脏一定有破损出血,甚至颅腔内部也有可能有出血点。但是因为一直挤着,反而可能出血没有那么严重,一旦突然解除了压力,内出血加剧,很快就会不行的。。。。
诶,这种内出血啊,脾脏、尤其是颅内最危险,一出现10分钟之内进行手术才有可能救活,否则就很难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7 1:32:27编辑过]
唉。
北川河塞即将决堤 所有救灾军队和民众正撤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15:44 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在线快讯:北川下午2时55分接到河塞即将决堤的指令,北川所有救灾的官兵和群众正全部撤离,现在已在高处。
成都的也需要撤离么?
估计成都没事,别担心。
那样最好了,那里人更多阿。
心理辅导志愿者:灾区民众心理伤痛期至少三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16: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昨天,成都武警医院外一科病房。六名广州赴川救灾的心理辅导志愿者走近地震伤病人员。
“谢谢你们!谢谢了!”伤病人们抬起头,眼里闪出喜悦的光。
然而,志愿者的领队、中山大学心理专家吴慧如走出病房,忧心忡忡:“病人们表现出喜悦的样子,这是假象,并非好事。他们在尽力掩盖着悲伤!”吴慧如告诉队员,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心理辅导,一定不能有“高高在上”地关心灾民的心理,要亲切地靠近他们。要传递给他们一个信息:如果你感到悲伤,你可以哭,一定要哭出来!哭出你的伤痛,说出你的感受!只有这样,悲伤才能释放出来,病人的“心灵家园”才能尽快重建。
“许多人身受重伤,生理上非常痛苦,但失去家园和房子,亲人们也下落不明的焦虑,无人陪伴、无人陪护的痛苦,更加折磨他们。焦虑、害怕、听天由命,这是地震伤病员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成都武警医院外一科主任余建中说。
广州心理辅导志愿者计划,组成三个二人小组,对该院的几百名地震受伤灾民作10至21天的日夜心理辅导治疗,晚上也只轮番休息。为什么是21天呢?因为21天对于心理创伤的恢复来说,是一个心理关口。这个日期的推算,在心理学上有着非常复杂的依据。
心理辅导志愿者们称,目前仅仅是最开始的心理危机干预。“他们的伤痛期最少3年。重建一座城市至少要三年时间,重建一个人的心灵同样也要三年以上”。(傅汉荣)
附:据今天媒体报道,对遭受重创人员,不宜说:“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你还年轻,还能再有一个孩子/再找一个伴侣”“你爱的人死时并没有受太多痛苦”“时间会治疗一切创伤”“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等等。
非常同意这个.
太好了,有人辟谣了!
-------
信人: heech (大嘴巴),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那个向解放军敬礼的小男孩怎么样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7 01:29:22 2008)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help/1/128515.shtml
作者:冷冷雨冰 回复日期:2008-5-16 23:23:17
我是绵阳的一名志愿者,不要听那些人的谣言,小朋友已经脱离危险,今天我
遇到的小朋友的爷爷找我们求助车辆到医院去照顾他,所以说,他是活着的,请大家不
要听信那些没有证据的谣言
作者:冷冷雨冰 回复日期:2008-5-17 12:32:59
小朋友确实没事了,已经脱离危险,因为医院除了医务人员,伤员家属,还有
志愿者,已经很拥挤了,也不允许现在随意进出去拍照,但是我保证我确实是见到的小
朋友的爷爷的,小朋友肯定没事!请大家放心
太好了。
刚开始好好的呢,说话, 还要打电话。
结果人一出来, 反倒不说了。
然后就开始紧急救助,
还是晚了。
救护人还在说:啥子啊, 都坚持了那么久, 再坚持一会哦。
玛雅, 受不了了
啊啊啊。
很少,或者说,基本上没。。。。
too sad.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10:10
中广网绵竹5月17日独家消息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0:10连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刘永新报道,17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家获救。
刘永新:我们救灾部队在绵竹县清平乡,通过奋战以后把被掩埋在废墟下面很多的遇难者救出来,其中有17名是我们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家,其中院士有3名,专家有14名,这17个同志救出来以后就向军区报告了,认为这17个专家、院士应该赶快把他们救出来,还有更重要的科研任务,张政委要立即批示立即跟他们取得联系,派直升飞机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给救出来。接到指示我们陆军航空兵第二团军组派直升机,到达了清平乡昨天下午17时左右,把这17个院士接回来了。现在他们正在住在成都中科院那里进行休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7 6:57:53编辑过]
汶川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8881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16:07 CCTV新闻频道
截至今日14时:汶川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8881人,受伤198347人;救灾工作重点将转向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06:10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今天从中华慈善总会获悉,在此次地震捐赠中,中华慈善总会收到的个人名义单笔最高捐款为5000万元人民币。现场工作人员透露,应这名捐款者的要求,他们不便透露其任何信息。
了不起!
个人捐款5000万元不愿透露姓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06:10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今天从中华慈善总会获悉,在此次地震捐赠中,中华慈善总会收到的个人名义单笔最高捐款为5000万元人民币。现场工作人员透露,应这名捐款者的要求,他们不便透露其任何信息。
了不起!
妈妈咪呀
这人真不错
北川河塞即将决堤 所有救灾军队和民众正撤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15:44 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在线快讯:北川下午2时55分接到河塞即将决堤的指令,北川所有救灾的官兵和群众正全部撤离,现在已在高处。
早上一来就看到这样的消息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wtMostRead/idUSSP23973420080517?pageNumber=1&virtualBrandChannel=0&sp=tru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7 8:03:29编辑过]
By John Ruwitch and Jason Li
BEICHUAN, China (Reuters) - A Chinese county near the epicenter of a 7.9 magnitude earthquake was ordered to evacuate on Saturday amid fears a lake would burst its banks, prompting thousands to flee to the hills.
China put the total Sichuan quake death toll at 28,881 but has said it expects it to exceed 50,000. About 4.8 million people have lost their homes and the days are numbered in which survivors can be found.
Forty-six seriously injured people were in "dire need of help" in Beichuan, where the official Xinhua news agency said earlier the water level was rising rapidly and "may burst its bank at any time".
A witness said by telephone the military was evacuating everyone in Beichuan, even rescue workers.
A Reuters journalist fled a place near the Beichuan Middle School, which President Hu Jintao visited on Friday. Soldiers were talking on the radio saying "all retreat" and there was a lot of dust in the air. The soldiers were leaving fast.
Hong Kong cable television said some 1.2 million people were being evacuated in Qingchuan, about 90 km (55 miles) northeast of Beichuan, as rising waters threatened to burst a lake's banks.
Both lakes were formed after landslides blocked river flow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safety of dams and reservoirs which have been weakened in the mountainous province of Sichuan, an area about the size of Spain.
A cable repair worker was killed on Saturday, five days after the original disaster, when hit by rocks as a moderate aftershock, one of hundreds, hit Lixian county.
Many survivors were also found, including a German tourist who was pulled from rubble in Wenchuan after being buried for 114 hours, Xinhua said.
A 69-year-old villager from Beichuan was saved after being buried for 119 hours.
On Friday, soldiers pulled 2,538 people from rubble, 165 of whom were still alive, cabinet spokesman Guo Weimin said, an indication hope of finding survivors was slim.
"Although the time for the best chance of rescue, the first 72 hours after an earthquake, has passed, saving lives remains the top priority of our work," Hu told distraught survivors just over a week after a jubilant China celebrated the Olympic torch reaching the summit of Mount Everest.
In earthquake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survivors have been found a week or more after the disaster. In Baguio in the Philippines in 1990, a cook was found alive in the rubble of a shattered hotel after two weeks.
He had drunk his own urine and drops of rainwater to stay alive. A man and a woman trapped for 11 days in an elevator shaft in the hotel were also rescued.
Among other survivors on Saturday, Xinhua said 33 people were dug out of the rubble in Beichuan, one of the worst hit areas. One young man was rescued after being buried for 104 hours and troops evacuated 18 scientists trapped in a forest in Mianzhu.
Premier Wen Jiabao said the 7.9 magnitude quake was "the biggest and most destructive" since before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of 1949 and the quick response had helped reduce casualties.
That compares even with the 1976 tremor in the northeastern city of Tangshan which killed up to 300,000 people.
HYGIENE WORRIES
And as the weather gets warmer, survivors were increasingly worried about hygiene and asking questions about their longer-term future.
"What we don't need now is more instant noodles," said truck driver Wang Jianhong in the city of Dujiangyan. "We want to know now what will happen with our lives."
In Sichuan and neighboring Chongqing, at least 17 reservoirs have been damaged, with some dams cracked or leaking water. Several are on the Min river, which tumbles through the worst-hit areas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ichuan plain.
The Lianhehua dam, built in the late 1950s northwest of Dujiangyan, showed cracks big enough to put a fist in.
"When the dam is in this shape, we cannot feel relaxed," said farmer Feng Binggui who has moved from his village below the dam into the hills.
China is also on precautionary alert against possible radiation leaks, according to a government website.
China's chief nuclear weapons research lab is in Mianyang, along with several secret atomic sites, but there are no nuclear power stations.
China has sent 130,000 troops to the disaster area, but roads buckled by the quake and blocked by landslides have made it hard for supplies and rescuers to reach the worst-hit areas.
Offers of help have flooded in and foreign rescue teams from Japan, Russia, Taiwan,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 have arrived.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Chris Buckley in Dujiangyan, Guo Shipeng and Benjamin Kang Lim in Beijing, and Donny Kwok in Hong Kong; Writing by Nick Macfie; Editing by David Fox)
全国 截至17日14时汶川地震死亡28881人(央视)更新
四川 21577人遇难(新华网) 受伤15.9万余人,被埋1.4万余人,救出27560余人(中国新闻网)更新
这么强?被埋的幸存者也可以找到?
估计是说一些逃上山或者一些偏远的小镇的人,被困了也没人知道
组图: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20:52 新华社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我本来从来都不能熬夜的,最近几乎天天熬到凌晨舍不得睡呀,
zt已经提意见吃不到肉了,我都给他瞎凑合,今天很内疚,白忙之中抽空给他酱了一大块牛腱和一些鸡翅中,简单不费时
煮开放到小火偶就回来投入爬楼和跟踪新闻的工作中了
我也是随便糊弄着,这几天都没有好好的吃顿饭啦!
棒子扛了好多泡面。。。。。。。。。
是吗,我都没注意,还以为就是他们的设备呢。
解放军和灾民撤出北川??是不是意味着剩下被掩埋的就暂时放弃了?? loading...
阿 马科以下 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loading阿
昨天大家说。。。 我好遗憾没看过
消息可靠吗?才。。。。100多??????????
好象是146还是164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7 10:08:10编辑过]
路透通往映秀公路5月17日电(记者Emma Graham-Harrison)---在通往地震震中区的残破公路上,逃离家园的难民数量几乎还不及跋涉进入的寻亲者数量。
自从周一的大地震发生以来,汶川和数百个小居民点已经切断了交通和电话联系。北京宣称这次地震死亡人数可能超过5万人。
数以百计渴望得到家人消息的人们已经决定不再等待,自行出发,但他们并没有为长达70公里的危险跋涉做好充分准备。
“我从周一开始就没有我丈夫消息了。我必须知道他现在怎麽样了,”德春莉(音译)流着眼泪说道。“我担心他可能受伤或需要食物。”她穿着高跟鞋爬在陡峭的山坡上,依旧是他们位于都江堰的房子在地震中倒塌时的装束。都江堰至少可以通过公路到达。
撤离者们告诫,重灾区的人们缺乏食物、药品和水,但是寻找亲人的人们似乎忘却了前方的危险。
“我们的水够用一天,以後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了,”陈富斌(音译)说道。住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她星夜赶回家乡,沿着塌方不断的河岸试图找到还在汶川的父母。
几乎没有人携带了帐篷,虽然余震使得在一些残存建筑物中睡觉非常危险。残破的道路意味着许多试图抵达偏远村镇的人们不过是在徒劳。
这些非官方的搜索队对官方援救人员而言是额外的工作,但是没有人要求他们撤离。
“需要做更多工作,但是我不能说这是个负担。寻找家人对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负责监管食物和住地的一位官员郑文强(音译)说道。他与自己在汶川的家人也失去了联系。
像郑文强这样作出自我牺牲的普通人不计其数,他们是灾区的一个闪光点。在道路依然可通行的地方,男人们用自己的摩托车免费运送病残者。
人们拿出富馀的食物给跋涉前往灾区的人,农民和士兵们煮好开水提供给旅人。出于对家人命运的关切,许多人似乎异常坚忍,而不顾已经遇到的艰苦环境。(完)
翻译:程华 发稿:王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7 10:10:04编辑过]
我也是随便糊弄着,这几天都没有好好的吃顿饭啦!
LG也抗议了,所以我昨晚一气做了五六个菜,他又说撑得饱死了
组图: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20:52 新华社
<!--正文内容开始-->
<!-- google_ad_section_start -->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太好啦!
全国 截至17日14时汶川地震死亡28881人(央视)更新
四川 21577人遇难(新华网) 受伤15.9万余人,被埋1.4万余人,救出27560余人(中国新闻网)更新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specialEvents2/idCNChina-1199720080516
《顾蔚专栏》"温爷爷"改善中国形象,但偏见尤深
|||
Thursday 22:25
(以下专栏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撰稿 顾蔚
路透香港5月16日电--几周前西方媒体还充斥着对中国的批评之声,但在四川大地震後,愤怒的情绪已经被同情和赞叹所取代.热泪盈眶,奔波在废墟中的"温家宝爷爷",和在飓风卡特里娜期间表现不力的美国总统布什形成鲜明的对比,改变了给西方社会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
中国政府在救灾上工作出色,全世界媒体的报导也体现了这一点.温家宝总理手持麦克风,亲临第一线的画面,一反中国领导人在外国人心目中高高在上的神秘形象.中国政府在信息发布方面也大有进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三年後,中国才向国际社会公布死亡人数,而就在五年前,国际舆论还在批评中国隐瞒SARS疫情.
四川地震後,北京允许外国记者自由进入震区中心,他们发回的报导对于中国改善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大有好处.大量英文媒体以"双城记"为标题,将中国地震和缅甸飓风相对比.5月2日开始的缅甸飓风已经导致近4万来人死亡,250万人处于饥饿和病痛状态,但军政府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现在联合国救援人员还在等待签证.
大多数评论认为,中国救灾组织有力,政府反应敏捷,在灾难处理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能力.西方媒体还特别提到,中国不拒绝外国援助,体现出了大国的自信和人道主义精神.处于自尊考虑,并非所有国家愿意接受外部援助.2004年东南亚海啸之後,印度不愿意接受援助,美国在飓风卡特里娜以後拒绝来自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的援助.
超人一般的中国领导人
根据电影《华氏911》的描述,布什总统当时在一个学校里给小朋友念书,听助手讲述了四架飞机出事的消息後,面无表情地又坐下了.当晚在白宫门前报导的美国记者们10点来钟就被驱逐开去,因为总统大人要休息了.卡特里娜飓风过後由于政府应对不力,天灾变成了人祸,路易斯安那变成了人间地狱.
"美国飓风打碎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信心,他们看到政府的反应是如此之慢,如此地无效,布什总统颇长一段时间甚至没有意识到他应该去灾区看看,"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世纪》的作者Oded
Shenkar表示."而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得多,中国的领导人马上到了现场,卷起袖子救灾."
美国人习惯了他们民选的一国之元首,也有自己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和工作计划.他们不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会在春节到煤矿和艾滋病村慰问,为农民工讨工钱.今年冬天他还飞往雪灾严重的地区,操着大喇叭安慰农民工.温家宝的这种工作方式赢得了中国人的普遍赞誉,使得他以高票在换届时再次当选,虽然有不少经济学家批评说,温家宝在解决经济深层次问题上缺乏建树.
温总理的执政方式让人回忆起另一位在中国深受爱戴的领导人周恩来,周恩来也经常下灾区安抚当地群众,每天伏案工作到凌晨,带着重病和外宾见面.相对频频休假,或是花边新闻频频的西方领导人来说,中国最高领导人简直不像凡人,难怪要"大惊小怪".
复杂情绪
但从西方媒体的一片表扬声中,也不免看出他们的偏见,譬如把中国政府和缅甸军政府相提并论.在外国人眼里,把这两个亚洲"独裁"的国家放在一起比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还有不少西方人把中国政府的积极救灾,看作是一种姿态.为他们是在奥运之前,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之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不得不作秀.
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影响就像一个复杂的调色板.他们欣赏来自中国的廉价电视机,痛恨有质量问题的玩具.他们惊叹中国浦东群起的高楼,同时又在抱怨不该拆了那些老城厢.他们佩服中国军队在救灾方面的效率,但脑子里抹不掉1989年北京的画面.近来中国的崛起进一步加深了他们脑海里的中国威胁论,借火炬传递机会拿西藏问题大做文章.
说到底,普通西方人对中国缺乏了解,中国和西方的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差距,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中国对人的尊重更多体现在追求富裕的生活,而西方最更多地体现在对言论权的尊重,中国在这一方面还有相当改善馀地.
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奥运之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可能是史无前例的.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倾听不同声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的好机会."奥运期间会有三万个记者来华,三万人发出同一种声音岂不是很可笑?中国人需要能够容忍不同意见,这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研究会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李成表示."中国也有必要向世界宣传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尊重,从对少数群体开始".(完)
LG也抗议了,所以我昨晚一气做了五六个菜,他又说撑得饱死了
哇你好厉害,平时我认真做的时候也最多两个菜。
哭死了。。。又看到那个年轻男子,那么坚强,好不容易挖出来,就死了。。。做了急救也活不过来了。。。。老公也看哭了。 。。。 loading...
same here。。。
刚才看到几个兵娃抱着几个小娃娃, 一个好像是3个月。
真可爱
在那儿看到的啊?我也想看看!
赶紧都是好消息吧
组图: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好像还是个美女呢,bless
Epoch Times Staff
May 16, 2008
http://en.epochtimes.com/news/8-5-16/70742.html
As of May 15, the China State Council Earthquake Relief Headquarters reported that the 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took 19,509 lives. The death toll is predicted to reach as high as 50,000.
As officials continue to asses the damage wrought by this calamity, moving stories of quake survivors have been pouring in from Wenchuan, the city nearest to the quake's epicenter.
Pregnant Woman Survives After Fifty Hours Trapped in Rubble
A decade-old apartment building in Du Jiangyan City collapsed when the earthquake hit. Zhang Xiaoyan—who is 8 months pregnant—and her mother lived on the sixth floor.
They were trapped in the rubble of the building for more than 50 hours until they were saved by rescue workers on May 14. Relatives begged the exhausted rescue workers to find the three remaining family members from the rubble.
One rescuer, carrying only a ladder, told the family he would need to get a police dog to help dig out the rest of the people still trapped in the wreckage. Short of resources and manpower, China's disaster response team still struggle to find survivors in the rubble left behind from this devastating quake.
Trapped for Four Days, Eleven-year-old Girl Is Saved
Mainland Chinese media reported that at least 400 children were buried when the Yinxiu primary school building collaps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As the children's bodies were pulled from the rubble one by one, family members would rush to check if it was their child. At 10:40a.m. on May 15, 63 hours after the quake struck, 4th grader Zhang Chunmei was found under a pile of debris.
According to teacher Tang Yunzhong, the girl was located three days before. Tang stayed nearby and continued to talk to Chunmei, providing food and water through a gap in the debris.
Three kids died in the rubble near Chunmei and the bodies had begun to smell. The teacher encouraged Chunmei to hang on and promised her that she would soon be rescued.
Doctors who examined Chunmei say her leg may have to be amputated, but she will certainly survive the ordeal. She has been sent to Chengdu for treatment.
Teacher Blocks Floor Slab with Body, Saving Four Students
Middle school teacher Tan Qiuqian from Hanwang Town in Deyang City sacrificed himself for four students. "He was found with his arms spread over a desk where four students were found underneath," said a rescue worker. "Tan was dead but the children were still alive!" The back of Tan's brain was smashed by the floor slab.
Also in Deyang City's Shifanghongbai Town Central School, a young teacher named Tang Hong could have easily escaped from the building because he was teaching on the ground floor. Yet, when rescuers found his body, he holding one of his students in his arms while sheltering several others with his body.
Tang died in rubble, but the students he protected all survived. Tang was just over twenty years old with a nearly seven-month-old baby.
cranyon mm,没关系的。//那个陈坚是新婚阿。。。。。。。太可怜了。。。。太太还活着。。。
loading...
5555
cranyon mm,没关系的。//那个陈坚是新婚阿。。。。。。。太可怜了。。。。太太还活着。。。
loading...
那个真是很惨………………
说一天能建8000平方米。
起来一看,好消息,发现就在我们睡梦之中,又有一百多人被救起,坏消息,青川水库出现裂痕,居民转移。真是屋漏偏逢连雨天。
让我们再次祈祷,希望一定会有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7 10:53:40编辑过]
记者说:你们多久没有吃东西了
解放军:也就一天多
记者:那你们这一天多在干什么
解放军:挖尸体
后来解说是解放军能保障一天两顿稀饭就不错了。。物资运不进去呀
俄罗斯真的不错.
自从地震后就做得多说得少,一飞机一飞机的救援物资往国内运,
还来了医疗队和一个野战医院,现在救援队又这么卖力,感动!
这个楼还让不让人爬了
作者:团光观涯天 提交日期:2008-5-17 22:39:00
俄罗斯搜救队刚才救援出一个被埋127个小时的妇女! 谢谢!
妇女生命体征很好 现在送往医院
谢谢你们!
这是俄罗斯队刚抵达机场时
感谢~~~
刚刚在PPlive直播上看到了
除了感谢俄罗斯救助人员,还很佩服这位妇女,听新闻说那栋楼好象是6楼,那位妇女就在一层,这层已经沉到地底下了,相当于地下室了
28000人了??
怎么一天没来。。。。
俄罗斯搜救队刚才救援出一个被埋127个小时的妇女! 谢谢!
作者:团光观涯天 提交日期:2008-5-17 22:39:00
俄罗斯搜救队刚才救援出一个被埋127个小时的妇女! 谢谢!
妇女生命体征很好 现在送往医院
谢谢你们!
太感谢啦!
狗狗好可爱,牵狗这个还是很帅哦
刚看了新闻,其实去救人也是要冒着危险的,特别是那个房子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俄罗斯救援队的坚信里面有人,6个人进去房子里把那女的救出来的
解放军士官失去6名亲人抢救伤员千余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 16:23 中国军网 <!--正文内容开始-->
地震中被震歪和倒塌的房屋
邓恩泰 特约记者 陈依文
“你们要好好宣传一下陈宏,这个战士很不简单、很坚强!”5月16日上午,听了成都军区某坦克修理大队三级士官陈宏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后,正在检查抗震救灾工作的一位总部首长激动地说。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家住什邡市红白镇重灾区的军区某坦克修理大队卫生队党小组长、卫生员、三级士官陈宏心中就一直惴惴不安,想着岳母曾经告诉他,红白镇地质条件差,最怕的就是碰到地震这类天灾。陈宏焦急得反复往家中打电话,但却一直联系不上。
就在他准备请假回家探视灾情时,得知营区附近的师古镇小学有100多名学生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中,大队要挑选突击队员奔赴师古镇小学展开营救。
“我是党员,又是卫生员,是救灾中最需要的人,这个时候离开,不合适!”陈宏想。他把请假的念头放下,第一个向大队申请参加突击队并获得了批准。
陈宏和大队官兵带着救护车、吊车等装备迅速奔赴师古镇小学,用手刨、用工兵镐铲、用吊车吊、用担架抬……经过7个多小时的努力,从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中抢救出了60多名重伤员。
晚上12点,劳累了一天的大队官兵迈着沉重的步子返回营区,战友们很快便睡着了,但陈宏心中却放心不下。想着家中刚刚10个多月的儿子,他坐不住了,找到大队政委唐琳说明情况,要求连夜请假回家探听情况。唐政委本来想第二天再让他回家,但看着眼前站立不安的陈宏,同意了他的请求。
地震后的灾区一片漆黑,陈宏带着手电筒,急急忙忙地往50多公里外的家中赶去。一路上看到有伤员不断地被从灾区抬出来,他心中越加心慌,不由得跑了起来。
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陈宏终于赶到了家中。就着手电光,他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只见家中原有的五层楼房全部垮塌了,变成了两米不到的一堆废墟。
“王丹、子恒……”他大声叫着爱人王丹和儿子陈子恒的名字,但始终没有人答应。
邻居告诉他,地震发生时,他的家人被埋在废墟中了,可能都已经遇难了。想着废墟中的妻子和儿子,陈宏心如刀绞,他哭喊着爱人的名字,围着垮塌的房屋不知转了多少圈,伏在废墟上久久倾听,希望能够听到哪怕是一丝呼救声,但是却什么也听不到……
爱人和儿子肯定已经死了。陈宏心想,白天部队还要出动救灾,我与其在这里伤心,还不如回去多救几名伤员,这样也可以告慰爱人和儿子的在天之灵。他对着废墟鞠了一躬,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了返回部队的道路。
5月13日中午10点左右,陈宏冒着大雨赶回了部队,将家中情况向大队领导作了汇报。此时,正赶上部队准备出发奔赴什邡市龙居中心小学救灾。陈宏顾不得休息,第二次申请到一线救灾。大队领导要他在营区休息,但是他说什么也不肯,硬是挤上了救灾的车辆。
在龙居中心小学,陈宏所学的卫生知识发挥了很大作用,大雨中,他借助微弱的手电光为伤员包扎、作人工呼吸、挂液体……忙得满头大汗。战友多次劝他休息一下再干,他含着眼泪说:“我不能救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就让我多救几名伤员吧,只有这样,我心里的痛苦才能减轻一些。”从龙居中心小学抢救出30多名伤员后,陈宏又和战友赶往湔底中学展开营救,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部队。
5月14日,陈宏终于打通了在红白镇工作的岳父王安信的电话,得知除了爱人和儿子,地震时正在他家做客的表姐也一同遇难了,此外他的伯父、堂弟、侄子也在地震中丧失了宝贵生命。一连串的噩耗像重锤一样砸在陈宏的头上,他的泪水止不住流了出来…….
14日下午7点左右,坦克修理大队接到什邡市人民医院王院长的求救电话,通报说地震造成医院停电,但大量刚刚从灾区转移来的重伤员却急需做手术,医院请求部队支援照明设备和野外帐篷。
灾情就是命令。刚刚从落水镇灾区返回的官兵又一次被紧急结合起来。听完唐政委的简短的动员,陈宏第三次带头申请到医院参加救灾。他和战友们迅速携带着发电车和装备野战抢修照明灯往医院紧急驰去,迅速架设好20多顶野外帐篷和发电设备,帮助医生将100多名重伤员转移到帐篷里后,陈宏又忙着和医生一起,为伤员输液、包扎伤口,医生看他技术很熟练,就和大队领导商量,将他编入医疗救护组,参加救治伤员。
5月16日下午,当笔者赶到什邡市人民医院找到陈宏时,他正在帐篷里为85岁的冯大妈包扎伤口。说起家中遇难的亲人,陈宏的眼圈红了,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他掏出手机,翻出一个多月前给儿子和爱人在部队草坪上拍的相片给笔者看,照片上的陈子恒在妈妈的怀里笑着,肉乎乎的笑脸迷成了一条缝。看着爱人和孩子的相片,陈宏终于忍不住了,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他说,“每当想起失去的亲人,尤其是刚刚10个多月的儿子,我的心里就在流血。我真的想亲自把他们的遗体刨出来,但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军人,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去救治,我不能在这场救灾的战斗中缺席。我相信他们在天有灵,也会支持我这样做的。”他对笔者说。
正在笔者采访他时,陈宏接到远在贵州的弟弟陈文进打来电话,说已经买好车票,准备到单位来看望他。陈宏委婉地拒绝了弟弟的好意,劝说弟弟不要来。他对弟弟说:“还有很多群众等着我们去营救,现在部队正全力出击救治灾员,没有人接待你。明天,我们部队又要奔赴新的灾区了,你来了我们也见不到面。”为了使弟弟放心,他请笔者帮他用手机拍一张自己的相片,用彩信发给弟弟。笔者照相时,陈宏特意整了整头发,双手在脸上抹了几下,努力做出微笑的样子。
听说我们是来宣传他的,陈宏摇摇头拒绝了,他说:“在这场地震灾难中,像我一样家庭遭遇不幸的人有很多,我现在做的这些是任何一名军人都应该做的。”说完,他又急忙和战友一起去救助救护车刚刚转移来的新伤员去了。
据了解,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到现在,陈宏和他的战友们已连续在救灾一线奋战了90多个小时,成功救治伤员1000多人。
(中国军网四川地震灾区5月17日电)
真的觉得子弟兵很伟大
成都的也需要撤离么?
不至于的吧。。。
个人捐款5000万元不愿透露姓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06:10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今天从中华慈善总会获悉,在此次地震捐赠中,中华慈善总会收到的个人名义单笔最高捐款为5000万元人民币。现场工作人员透露,应这名捐款者的要求,他们不便透露其任何信息。
了不起!
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啊
不要像那帮名人。。。
现在电视上采访映秀附近救灾的士兵,(记忆纪录,也许不很准确)
记者说:你们多久没有吃东西了
解放军:也就一天多
记者:那你们这一天多在干什么
解放军:挖尸体
后来解说是解放军能保障一天两顿稀饭就不错了。。物资运不进去呀
真是子弟兵
组图: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20:52 新华社
<!--正文内容开始-->
<!-- google_ad_section_start -->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
31岁女工被埋124小时获救生还5月17日18时18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废墟中搜救出31岁的女职工卞刚芬(音),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着“感谢”。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还是有很多的幸存者的
但是北川这样 估计很多人 。。。。。
真的觉得子弟兵很伟大
tears……这次这样的人好多!我们的国土上,处处有英雄!
路透社评论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specialEvents2/idCNChina-1199720080516
《顾蔚专栏》"温爷爷"改善中国形象,但偏见尤深
|||
Thursday 22:25
(以下专栏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撰稿 顾蔚
路透香港5月16日电--几周前西方媒体还充斥着对中国的批评之声,但在四川大地震後,愤怒的情绪已经被同情和赞叹所取代.热泪盈眶,奔波在废墟中的"温家宝爷爷",和在飓风卡特里娜期间表现不力的美国总统布什形成鲜明的对比,改变了给西方社会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
中国政府在救灾上工作出色,全世界媒体的报导也体现了这一点.温家宝总理手持麦克风,亲临第一线的画面,一反中国领导人在外国人心目中高高在上的神秘形象.中国政府在信息发布方面也大有进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三年後,中国才向国际社会公布死亡人数,而就在五年前,国际舆论还在批评中国隐瞒SARS疫情.
四川地震後,北京允许外国记者自由进入震区中心,他们发回的报导对于中国改善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大有好处.大量英文媒体以"双城记"为标题,将中国地震和缅甸飓风相对比.5月2日开始的缅甸飓风已经导致近4万来人死亡,250万人处于饥饿和病痛状态,但军政府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现在联合国救援人员还在等待签证.
大多数评论认为,中国救灾组织有力,政府反应敏捷,在灾难处理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能力.西方媒体还特别提到,中国不拒绝外国援助,体现出了大国的自信和人道主义精神.处于自尊考虑,并非所有国家愿意接受外部援助.2004年东南亚海啸之後,印度不愿意接受援助,美国在飓风卡特里娜以後拒绝来自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的援助.
超人一般的中国领导人
根据电影《华氏911》的描述,布什总统当时在一个学校里给小朋友念书,听助手讲述了四架飞机出事的消息後,面无表情地又坐下了.当晚在白宫门前报导的美国记者们10点来钟就被驱逐开去,因为总统大人要休息了.卡特里娜飓风过後由于政府应对不力,天灾变成了人祸,路易斯安那变成了人间地狱.
"美国飓风打碎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信心,他们看到政府的反应是如此之慢,如此地无效,布什总统颇长一段时间甚至没有意识到他应该去灾区看看,"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世纪》的作者Oded
Shenkar表示."而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好得多,中国的领导人马上到了现场,卷起袖子救灾."
美国人习惯了他们民选的一国之元首,也有自己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和工作计划.他们不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会在春节到煤矿和艾滋病村慰问,为农民工讨工钱.今年冬天他还飞往雪灾严重的地区,操着大喇叭安慰农民工.温家宝的这种工作方式赢得了中国人的普遍赞誉,使得他以高票在换届时再次当选,虽然有不少经济学家批评说,温家宝在解决经济深层次问题上缺乏建树.
温总理的执政方式让人回忆起另一位在中国深受爱戴的领导人周恩来,周恩来也经常下灾区安抚当地群众,每天伏案工作到凌晨,带着重病和外宾见面.相对频频休假,或是花边新闻频频的西方领导人来说,中国最高领导人简直不像凡人,难怪要"大惊小怪".
复杂情绪
但从西方媒体的一片表扬声中,也不免看出他们的偏见,譬如把中国政府和缅甸军政府相提并论.在外国人眼里,把这两个亚洲"独裁"的国家放在一起比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还有不少西方人把中国政府的积极救灾,看作是一种姿态.为他们是在奥运之前,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之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不得不作秀.
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影响就像一个复杂的调色板.他们欣赏来自中国的廉价电视机,痛恨有质量问题的玩具.他们惊叹中国浦东群起的高楼,同时又在抱怨不该拆了那些老城厢.他们佩服中国军队在救灾方面的效率,但脑子里抹不掉1989年北京的画面.近来中国的崛起进一步加深了他们脑海里的中国威胁论,借火炬传递机会拿西藏问题大做文章.
说到底,普通西方人对中国缺乏了解,中国和西方的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差距,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中国对人的尊重更多体现在追求富裕的生活,而西方最更多地体现在对言论权的尊重,中国在这一方面还有相当改善馀地.
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奥运之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可能是史无前例的.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倾听不同声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的好机会."奥运期间会有三万个记者来华,三万人发出同一种声音岂不是很可笑?中国人需要能够容忍不同意见,这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研究会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李成表示."中国也有必要向世界宣传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尊重,从对少数群体开始".(完)
对啊
让那帮西方的家伙看看
事情根本不是他们宣传的那样
哭死了。。。又看到那个年轻男子,那么坚强,好不容易挖出来,就死了。。。做了急救也活不过来了。。。。老公也看哭了。 。。。
loading...
记者说,大家搬石头的时候喊123,陈坚跟着喊4567。大家怕他睡着,不停的跟他说话。很坚强在支持。可最后还是不行了。主持人和记者哭成一团了。。
loading...
啊。。。。。。
这个楼真是让人。。。。情绪崩溃
作者:山人到此一游 回复日期:2008-5-17 22:54:02
俄罗斯真的不错.
自从地震后就做得多说得少,一飞机一飞机的救援物资往国内运,
还来了医疗队和一个野战医院,现在救援队又这么卖力,感动!
恩 还是社会主义兄弟愿意帮忙啊
以后多支持一下俄罗斯经济,买买他们的产品,上俄罗斯旅游
是啊~刚才在CCTV看到新闻了~~
关键时候还是俄国救援队靠得住啊~
幸存的大姐还是救援队用双手从地下拉出来的
到底是俄国大汉啊~~就是有力气~~
作者:十三荼 回复日期:2008-5-17 23:13:15
作者:莉麗斯 回复日期:2008-5-17 23:05:45
我去google俄语的谢谢怎么说,大家别叫老毛子啦= =感觉有点.....怪怪的
=========
спасибо~!
这是俄罗斯队刚抵达机场时
感谢~~~
挺帅的
狗狗也很cute啊
作者:寂寞的时候说话 回复日期:2008-5-17 23:21:02
刚刚在PPlive直播上看到了
除了感谢俄罗斯救助人员,还很佩服这位妇女,听新闻说那栋楼好象是6楼,那位妇女就在一层,这层已经沉到地底下了,相当于地下室了
天啊。。
真的是奇迹
恩 还是社会主义兄弟愿意帮忙啊
俄国和中国都是受过苦难的国家. 谢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tears……这次这样的人好多!我们的国土上,处处有英雄!
我从来没有这么为我们的祖国自豪
挺帅的
狗狗也很cute啊
我也好喜欢那几只狗狗
我从来没有这么为我们的祖国自豪
拼命点头~~~
作者:lazyhog 回复日期:2008-5-17 23:03:29
是啊~刚才在CCTV看到新闻了~~
关键时候还是俄国救援队靠得住啊~
幸存的大姐还是救援队用双手从地下拉出来的
到底是俄国大汉啊~~就是有力气~~
作者:十三荼 回复日期:2008-5-17 23:13:15
作者:莉麗斯 回复日期:2008-5-17 23:05:45
我去google俄语的谢谢怎么说,大家别叫老毛子啦= =感觉有点.....怪怪的
=========
спасибо~!
呵呵 挺这个
2天没合眼睛了。我是无锡卫校的学生。我们得知地震了以后。,8名同学自发组织,由其中同学的父亲开车送我们。后来到了四川。因为高速不通。路上看到几辆军车。就搭上了。来到目的地。我们就一起帮忙抢救伤员了。
我不知道该不该发这个帖子。但是还是发了。我不在意别人说我们炒作;我只想把情况告诉大家。如果不是献血过多。600CC。我晕了过去。其他同学执意让我休息。我才用笔记本发上。
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孩子,我是O型血。虽然血流进他的体内。但是。却没能挽救他的生命。我难受。孩子的母亲更难受。单亲家庭。失去孩子。这位母亲怎么活啊!
昨天中午看到总理了。仿佛老了许多。总理在学校废墟上面。搬着石头。不是作锈。满脸眼泪。我看到总理哭了。让我愤恨的是。为什么身边几个陪同的年轻的专员。无一伸手。为什么???
我是无锡卫校的第一批男护士。血我不在乎。 能多救就多救。
看不惯那些四川的领导人。大家啃的面包。我们最可爱的人解放军。,武警战士门啃方便面。可是那些领导却吃的2菜。中午看见总理在休息的时候吃的馒头和榨菜。那刻我哭了。
做为一个男孩子,。我不该哭。作为一个已经20岁的男人我还是抑制不住哭了。
停车场那里是最悲哀的地方,我们谁都不愿意去。因为我们看到那些受伤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冰冷的身体。我们难受。恨自己无能。救不了;搬不动那些石头。我们唯一能做的。给母亲。父亲们送上一条毛毯。夜晚。很凄惨。凄凉。
今天一天就把来前带的一大包绷带。止痛药用完了。可是受伤的群众还是源源不断。学校抢救工作很缓慢。很多设备根本运不来。武警战士门用肩膀抗。用木棍翘。很多人受伤了。可是他们还是在战斗。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名战士。小腿被钢精划开一10厘米左右的伤口的时候。我帮他缝合伤口。本来想用绷带包上。可是他拒绝了。说了句。我用纸包下就好。把绷带留给需要的人。然后就上了废墟。
现场来了很多建筑专家。也有四川人民政府的人。虽然大家都在忙。可是他们很多地方让我无语。。我们的战士。一人一个上午喝的是烧开的井水。他们呢!拿的是饮料。战士们喝的水中是放了盐的。
很多战士身上全是盐晶。
好了。我休息了,我们不是炒作。希望大家一起帮助灾区。
或许有很多无名的好心人在帮助。谢谢你们了。无名。
消息来源:http://blog.cctv.com/detail_17185_80489_1.shtml
我是从cctv网站抗灾页面点进去的,看完之后又难受又生气。那些四川省的sb官员,怎么有这么坏又这么傻x的人,连总理都不知道帮一下,怎么想的啊,还想混仕途么?强烈要求赈灾工作完成后,对这些人秋后算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7 11:24:47编辑过]
我也好喜欢那几只狗狗
nodnod看起来就是优良品种
俄国和中国都是受过苦难的国家. 谢谢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要是都像美国。。。。。。。。
nodnod看起来就是优良品种
狗狗好可爱!
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军队 [ 晨枫 ] 于:2008-05-17 09:04:26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地震恐怕是破坏最大的,但也是最难预测的。512地震后,很快就有三峡大坝引发地震的传言,也很快就有专家指出其中的不确。这个地区处于地震带上,远在三峡大坝建成之前在历史上就发生过地震,如果要把三峡大坝和这次地震联系起来,恐怕需要的不只是大胆假设,而是更需要小心求证。至于为什么海城地震能够预测,而512地震就没有预测到,地震预测本来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大气中可以观测到的现象都无法准确预测,以至于今年初被大范围的冻雨弄了一个措手不及,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发生的事情就更难预测了。这个不幸的事实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还会继续存在,在没有办法准确预报地震之前,人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对抗震做好准备。
地震之后,温家宝立刻登上飞机,飞往灾区。对于此举,大多数人叫好,显示了政府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切;少数人质疑,或者认为这是体制缺陷,只好用行政命令来指挥。中国的灾害应变机制在近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次救灾行动就是极好的证明。在几小时内动员其几万大军,并及时启动民间救援机制,这绝对不是一个温家宝几句命令就能办到的。再大的权威,再先进的通信机制,如果没有一定的预案,那么多人员的召集、机动、补给都是不可思议的。不说别的,一家人出远郊野餐,如果不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也不是说走就走的,如果临时决定,拖拖拉拉没有几个小时根本出不了门,何况几万大军呢。那么温家宝的作用是什么呢?再好的计划也跟不上变化,这就是领导作用的机会了。高级领导亲自指挥,有助于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预见不到的问题。如果计划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只要参谋部就够了,要司令干什么?温家宝亲临现场,一可以直接掌握情况,避免上传下达的低效和失真;二可以鼓舞民心、军心。救灾是依靠集体的事,但要是说哪一个个人在这次救灾中起到最大的作用,那一定是温家宝。这就是领袖的力量。不一定由于温家宝的身先士卒,但无可置疑的是,参加救援的解放军部队很多都是高级军官亲自带队,冒险抢先进入灾区组织救援指挥。这不是简单的做秀,而是在灾情不明的情况下,避免指挥环节过多、最快地调集资源的有效手段。各级地方领导的作用也是可圈可点。
地震之后,解放军的反应之快,令人惊叹!在两小时内出动师级单位,这对于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美军处于最高等级战备的第82空降师只有一个旅能在接到命令后18小时内出动。解放军的第一波救灾部队是轻装出动,不用考虑太多的补给和作战部署,但远不是登高一呼、蜂拥而出就可以的,还是要收拢人员,集结车辆,规划路线和行进序列,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行动起来,依然是惊人的。对比美军和国民警卫队在新奥尔良飓风中的反应速度来,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就近的陆军可以登上卡车就走的话,那空降兵的出动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但解放军的空降兵依然以惊人的速度行动了起来。由于特别恶劣的地形和天气,第一波只有最精锐的小分队跳了下去,这在空降作战中相当于先导侦察(pathfinder)的作用。但条件实在太恶劣,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伞兵主力没有跟着跳下去,被迫返航,一天后才进入震中救灾。在地震发生的时刻,解放军的所有部队肯定都处于平日的和平时期状态,除了预案外,对即将到来的紧急出动毫无思想准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状态转换,这样的能力在突发战争时也是同样重要的,在交通和地形有利得多的东南沿海实施这样的紧急机动,只可能更快。解放军还表现出的优异的身体素质,一部在不到12小时内强行军90公里,这还是在震后余震不断、道路断绝的情况下做到的,这种素质在机械化的现代已经很罕见了。相信各国军界会对解放军在这次救灾中的反应速度、组织、保障和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兴趣。
要说不足,解放军救援部队开进灾区的时候,没有携带工兵锹、野战镐之类的轻型工具,对地震救灾的思想准备还是不足。这些步兵常用装备应该还是有的。另外,官兵不戴钢盔,或许是为了轻装快进的缘故,但救灾首先要能够自保,否则自己也成了被援救的对象,承受不必要的伤亡不说,还会碍事。灾区余震不断,在进入危险房屋的时候,也会有东西掉下来,必要的防护是……必要的。钢盔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工具,用来挖或者临时支撑都可以。很多官兵没有手套,手容易受伤。这个时候,作战靴也比解放鞋强,保护脚。不怕牺牲是一回事,影响效率是另一回事。这些简易有效的防护用品应该带上。
解放军工兵没有能够在24小时内打通通往灾区的公路,这是情有可原的。在战时,公路可能被炸段,但被破坏的路段和完好的路段相比,还是完好的路段多,只是少数弹坑、塌方阻碍了交通。地震就不一样了,几十公里的路段完全被毁,有的地方路面高差可以多达几米,有的地方山体滑坡,大段公路被埋在几十米深的土石之下,这比重建一条公路的工作量都小不了多少,地形又非常狭窄,有重型机械都不一定施展得开,何况时间紧急,不一定能及时调集起合适的足够的装备和器材,工兵能在48小时内打通公路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的聚光灯都集中在灾区直接救灾的部队,相信以后这些工兵的死命抢修的故事也会流传出来的。
这次救灾的一个亮点是伞兵空降救援。伞兵从天而降,对于率先进入道路阻绝的灾区有天然的优势。但灾区处在高山环抱之中,地面在地震之后异常崎岖,加上大雨和大风,伞降条件十分恶劣。在精锐先导跳下去后,不盲目跟进是对的。直升机也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惑,为什么不能早一点进去,多一点进去?直升机可以在任何空地起降,但直升机在这样的情况下飞行安全其实挑战更大。直升机在不平的地面上起降是很不简单的一回事,取决于重心和升力轴线的相对位置,和在上坡一侧的机轮还是下坡一侧的机轮首先离地,一不小心,很容易在一侧机轮离地而重心移动的时候引起摆动,导致突然失稳而失事。着陆则是相反的过程。要是这时有风,挑战更大。英国精锐的特种空勤团在马岛战争期间首先登陆南乔治亚岛,行动本身没有伤亡,但在冰川上起飞的时候,突然翻转失事,造成特种空勤团在这次战争中最大的伤亡。这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还是栽了。这次地震灾区地处高山之中,直升机的理论升限高与这些山峰,但理论升限是在静止空气中,高山中乱流严重,给直升机在高空本来已经大大减弱的控制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震后的风雨使飞行安全得不到起码的保证,盲目飞进去,只会徒然增加损失。当然,对于都江堰这样的低地,直升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解放军直升机数量不足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实际上,除非成都军区本身就有足够数量的直升机,从外地调集,没有一点时间也是飞不过来的。直升机的航程不长,几千公里的转场飞行不容易,这不像固定翼飞机。
中国的震后第一时间谢绝了外国救援队的参加,这是有道理的。震后初期,地面交通断绝,空中也进不去。在空降兵特种大队都跳不进去的时候,外国救援队未必能能进得去。救援队的特种装备对救人无疑有很大的作用,但怎么运进去呢?忘了是台湾救援队还是日本救援队,随队携带3000公斤的救援装备。这些装备不可能靠这几十人自己背进去,需要车辆或者直升机,而中国无法在不占用太大的资源的情况下提供。虽然救出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但在震后初期,重点是救出尽可能多容易救的人,要救的不是几十人,而是几万人,若干个几十人的精锐救援队显然比不上几千、几万普通救援人员,这时还真是人海战术管用。难以救援而需要特种装备的,只能按轻重缓急,以救出最多的人为原则。还有一个问题是语言和协调问题,救援不是单枪匹马的事,也不是单方面的事,需要和被救者交流,和其他救援人员交流,外国救援队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当翻译,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不光是语言问题,还有救援专业知识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得在震后第一时间不宜邀请外国救援队参加。但救援队的特种装备在第一波救援之后寻找残余生存者的时候十分有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就不是人海战术能够替代的了。
这次地震最惨痛的一章就是太多的学校被震塌,太多的孩子丧生。很多老旧的民房倒塌,这当然是巨大的损失,但这些老旧民房大多是缺乏科学设计的传统建筑,在地震中倒塌情有可原。新建的学校大量倒塌,这是否是由于豆腐渣工程现在不能过早下结论,但这牵涉到建筑标准和标准的执行。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不同地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有了标准就应该执行,否则在最需要庇护的时候,反而成了死亡陷阱,512地震用孩子们的鲜血换来的教训,再也不能忽视了。
中国需要多少外国救援队? [ 洗心 ] 于:2008-05-17 08:37:54
中国需要多少外国救援队?
――从唐山大地震和东南亚海啸说起
四川地震,又引发国际救援的话题。中国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外国救援队的进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报纸借此批评中国政府不够开放,更有不少人提到当年唐山大地震拒绝外援的“极左错误”。
可惜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也依然在犯这种所谓的“极左”错误,美国卡翠娜飓风的时候不少国家提出派救援队,都被拒绝了。日本前几年大地震的时候也同样如此。五月14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首相官邸,就中国“很难接受”日本政府向四川地震提供的援助人员一事,回答记者问。福田说:“在日本神户发生阪神大地震的时候,日本当时也没有能够接受外国援助人员,因为即使他们来了,也只能是很混乱的状态。现在中国处在同样的状况,我们可以理解。”确实,任何外国人在这个时候的进入,都会对当地的物流造成相当压力。福田的话,是一个深受地震灾害的日本人的将心比心,远好于不少政客或者记者指手画脚的道德秀乱扣大帽子。对某些中国人来讲,反正国际的东西都好,那么这个日本首相的话也可以暂且听一听。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长远来讲,外国的救援究竟有多大的作用?2007年在开一次国际会议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马来西亚的朋友。她是一个资深的NGO工作者,就东南亚海啸之后的重建工作我们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谈话。海啸过去了好几年,她自己参与了所居住的巴厘岛一带的恢复重建工作,和整个地区从事类似工作的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也有非常多的交流。海啸受灾面积巨大,救援分布非常不均衡,有的地方没有或者很少外国救援(有的是当地政府拒绝,有的是因为内战之类的原因外国NGO没有或者较少进入);有的地方外国救援多到几乎成灾。从她了解的情况看,几年过去,恢复得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反而常常是没有或者很少外国救援的地区。为什么?她的分析是:外国政府或者国际NGO来大把撒钱,当然不少人欢迎,但长远来讲非常不利于当地的能力建设。欧美国家的NGO工作者到发展中国家工作,如此富有牺牲精神,当然要付欧美国家的工资。那对当地雇员也不能太过歧视,待遇不说同等,多少要看齐。对不少财大气粗的国际NGO,这些钱不是问题,但后果是造就了一个往往脱离底层的NGO中产阶级。这些NGO也做所谓“能力建设”,但这些能力建设着眼点往往是更好地满足给钱的欧美基金会的要求,而不是真正倾听底层的声音。于是,不少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按照欧美基金会的要求写项目申请,项目总结,项目评估,往往也少不了飞来飞去,到国际会议上夸夸其谈的机会。几年下来,不少人"公民社会","参与式社区建设"之类术语一套一套的。可是,一个人的时间花在那里是看得见的。花了太多时间与国际接轨学习“参与式社区建设”之类国际NGO流行术语,真正参与社区的时间就少了。这种脱离了底层的NGO贵族做出来的项目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往往是中看不中用。与此相反,在没有外国援助的地方,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民间组织,重建的时候都不得不依靠本土力量。一开始由于资源的匮乏,起步往往艰难,但正因为如此,从业者不得不努力发掘当地的潜力――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但由于根子扎得牢,几年下来往往有更扎实的成果。正如中国老话说的“救急不救穷”,“靠人不如靠己”。
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她的评论让我思考了很久。唐山大地震拒绝外援我从前也一直认为是错误,但她的话让我重新思考。无论是出于“极左的意识形态”还是歪打正着,当时的政策都没有大错:无论是救灾还是重建,最重要的都要靠自力更生,因地制宜。
中国政府现在已经接受了日本,台湾等几支救援队。作为来自地震多发区的队伍,这些救援队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抢险经验。尽管政府不得不为翻译陪同等支付人力物力,相信这些救援队还是能够发挥相当的正面作用。但地震专业救援队全世界也就这么数得出来几支,不少还在等待中国政府批准的救援队都是常规救援队甚至志愿者组成的非专业队伍。这一次四川救灾,从政府到民间,都万众一心,组织有序,我读到的不少外国媒体都赞誉有加;来自四川的报道也说当地需要更多某些相关专业人员,但并不缺非专业志愿者。这世界上还有比四川更急需帮助的地方,建议这些等待进入中国的救援队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缅甸风灾过后,至今还有几百万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卡翠娜飓风过去好几年,某些地方的重建还是一塌糊涂:新奥尔良某些社区至今平均每天一起枪杀案。无论是缅甸还是美国新奥尔良,都更需要有更多的救援队去救急。
bless 地震救出的幸存者,愿他们坚强,不要被伤痛和心灵创伤击垮。
政府会管他们,我们会帮助他们。
真想领个地震孤儿,最看不了的就是关于婴儿的救助,无私的父母们啊,希望这些孤儿们幸福生活下去。
http://www.cchere.net/article/1615557
中国需要多少外国救援队? [ 洗心 ] 于:2008-05-17 08:37:54
中国需要多少外国救援队?
――从唐山大地震和东南亚海啸说起
四川地震,又引发国际救援的话题。中国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外国救援队的进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报纸借此批评中国政府不够开放,更有不少人提到当年唐山大地震拒绝外援的“极左错误”。
可惜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也依然在犯这种所谓的“极左”错误,美国卡翠娜飓风的时候不少国家提出派救援队,都被拒绝了。日本前几年大地震的时候也同样如此。五月14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首相官邸,就中国“很难接受”日本政府向四川地震提供的援助人员一事,回答记者问。福田说:“在日本神户发生阪神大地震的时候,日本当时也没有能够接受外国援助人员,因为即使他们来了,也只能是很混乱的状态。现在中国处在同样的状况,我们可以理解。”确实,任何外国人在这个时候的进入,都会对当地的物流造成相当压力。福田的话,是一个深受地震灾害的日本人的将心比心,远好于不少政客或者记者指手画脚的道德秀乱扣大帽子。对某些中国人来讲,反正国际的东西都好,那么这个日本首相的话也可以暂且听一听。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长远来讲,外国的救援究竟有多大的作用?2007年在开一次国际会议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马来西亚的朋友。她是一个资深的NGO工作者,就东南亚海啸之后的重建工作我们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谈话。海啸过去了好几年,她自己参与了所居住的巴厘岛一带的恢复重建工作,和整个地区从事类似工作的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也有非常多的交流。海啸受灾面积巨大,救援分布非常不均衡,有的地方没有或者很少外国救援(有的是当地政府拒绝,有的是因为内战之类的原因外国NGO没有或者较少进入);有的地方外国救援多到几乎成灾。从她了解的情况看,几年过去,恢复得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反而常常是没有或者很少外国救援的地区。为什么?她的分析是:外国政府或者国际NGO来大把撒钱,当然不少人欢迎,但长远来讲非常不利于当地的能力建设。欧美国家的NGO工作者到发展中国家工作,如此富有牺牲精神,当然要付欧美国家的工资。那对当地雇员也不能太过歧视,待遇不说同等,多少要看齐。对不少财大气粗的国际NGO,这些钱不是问题,但后果是造就了一个往往脱离底层的NGO中产阶级。这些NGO也做所谓“能力建设”,但这些能力建设着眼点往往是更好地满足给钱的欧美基金会的要求,而不是真正倾听底层的声音。于是,不少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按照欧美基金会的要求写项目申请,项目总结,项目评估,往往也少不了飞来飞去,到国际会议上夸夸其谈的机会。几年下来,不少人"公民社会","参与式社区建设"之类术语一套一套的。可是,一个人的时间花在那里是看得见的。花了太多时间与国际接轨学习“参与式社区建设”之类国际NGO流行术语,真正参与社区的时间就少了。这种脱离了底层的NGO贵族做出来的项目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往往是中看不中用。与此相反,在没有外国援助的地方,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民间组织,重建的时候都不得不依靠本土力量。一开始由于资源的匮乏,起步往往艰难,但正因为如此,从业者不得不努力发掘当地的潜力――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但由于根子扎得牢,几年下来往往有更扎实的成果。正如中国老话说的“救急不救穷”,“靠人不如靠己”。
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她的评论让我思考了很久。唐山大地震拒绝外援我从前也一直认为是错误,但她的话让我重新思考。无论是出于“极左的意识形态”还是歪打正着,当时的政策都没有大错:无论是救灾还是重建,最重要的都要靠自力更生,因地制宜。
中国政府现在已经接受了日本,台湾等几支救援队。作为来自地震多发区的队伍,这些救援队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抢险经验。尽管政府不得不为翻译陪同等支付人力物力,相信这些救援队还是能够发挥相当的正面作用。但地震专业救援队全世界也就这么数得出来几支,不少还在等待中国政府批准的救援队都是常规救援队甚至志愿者组成的非专业队伍。这一次四川救灾,从政府到民间,都万众一心,组织有序,我读到的不少外国媒体都赞誉有加;来自四川的报道也说当地需要更多某些相关专业人员,但并不缺非专业志愿者。这世界上还有比四川更急需帮助的地方,建议这些等待进入中国的救援队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缅甸风灾过后,至今还有几百万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卡翠娜飓风过去好几年,某些地方的重建还是一塌糊涂:新奥尔良某些社区至今平均每天一起枪杀案。无论是缅甸还是美国新奥尔良,都更需要有更多的救援队去救急。
看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