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 昨天我过激了 不过这里这么多人不重视family legacy 倒是让人惊讶。 并不说legacy 总是很名气啊,钱啊挂钩。 但who we are today is all somewhat affected by legacy of our parents , our grandparents, or even our great grandparents. 大家总有一代代传下来的一些言传身教,你也视之非常重要,并希望孩子基层的东西吧。 我昨夜抓狂的点在这里(当然太情绪化了。 逻辑严重出错。所以应该是被trigger some type of trauma ... ). Anyway , 日子还要过下去。 孩子我还是都爱的。
Get a shrink! LZ自己是从小被打大的(尺子都打断了几把),被逼着玩命学习,以至于你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些童年的trauma在做parent的过程中又被triggered,就是re-traumatization,表现就是极度的anxiety,极度缺乏安全感,extreme need to control。。。我觉得看了这么多LZ的系列,这些就是你无法面对和处理自己和幼年孩子的关系的深层原因,同时也对孩子造成了很多confusion。比如你的两个孩子曾经觉得要争着做数学题才能得到妈妈的爱(事实如此,你只有在“学习”时间才enjoy和孩子在一起),然而做错了又被劈头盖脸的骂。一个三岁孩子懂什么circulation?那不过是年幼的孩子在试图please妈妈,想多得到一点attention /love/praise罢了, 你家老大5岁了开始有自我意识,不愿意再讨好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ASD对他也许是一种幸运),他转头就走,是因为他已经说的很清楚“I am not interested,I don''t want to do it。” What part of no is so hard to understand?而你肯定还在不停的纠缠,什么perseverance?不和人死磕才是聪明的选择,你自己慢慢消化理解那个“no”好了。 你天天挫败,天天抱怨,但从不见你学习和试图heal自己,也从不会思考并且试图得到专业帮助。现在居然上升到“family heritage”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不过是在继续传承你们家的generational trauma而已。
其实倒不必quickly judge . 书是有看的。(Neuroscience and personality , the explosive child , the autism the asper and ADHD, and the uniquely human 。要讨论书,倒是可以另开一贴). 读这些书,和我希望孩子有精益求精,勇于奋斗上进的心和品质不冲突。你们可能说哇,孩子还小。 但品质不是空中生成的。 是需要有环境土壤,一天天叠加起来的。这和我看得哪本书都不冲突的。 小事都做不到,都不在乎这些品质,你能指望他大了突然就在重大人生事件上开窍了?(这概率是多少?) 。 我挫败的是,不是在这个点我看到他做不到。 作为妈妈,我观察者他的trajectory, 我看不到一个upward trend , 所以我焦虑。因为这表示我哪里没做好。 如unique human 说的, it''s not that don''t want to be good or is naturally a naughty kid , it''s that they don''t yet to master the right tool to help them to cope . 所以,我思索我哪里做错了。 (比如上次我发现哦,教孩子我会自发的project my own fear of failure onto him , 那好的,我不推娃了。我让他自然发展。我就管executive function. ). 同样,我时不时的和他们将家里祖辈的故事,那些故事里不缺那些我希望孩子可以拥有的品质,我给孩子说移山的故事,我在他遇见难题别放弃,remind him our family core value 然后鼓励他try again . 我不觉得这些和我看得教育理念冲突(我焦虑,我爆发也是离开孩子后才干的事 - 不过失望的心情孩子肯定能感受到). Anyway , 冲突在于我作为他的妈妈,至少在他可以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我是肯定以我的认知培育他的(在我看来不可缺的品质是: 要么不做,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这个精神要有! 至于能不能真的做到是其次). 当然昨天谈话,我也感觉到不是每个人都认同,或这样过来的。 也许某天孩子会和我说他就喜欢60分万岁的生活。 ,But not today (至少不是在他还无法清晰自己做决定的5岁时候- 也不止一次娃” mommy mommy I don''t want to go . I don''t want to this . 然后硬拖去了,回来, mommy mommy , XX is my favorite thing . Let''s go again ... 所以昨天在讨论after school class , 我提议让他weekday 去他最喜欢的gymnastics class , 他说不想去就end of conversation. Cause chances are , he is going to love it more than sitting in the class with minimum structure during after care . ). 算了, 好吧,我是蛮偏执的。
回复 35楼 的帖子 楼主,你本人可能也是asd。 应该是阿斯, 语言功能强大,滔滔不绝,但是难以交流,尤其是在非日常routine,难以社交模仿的地方。 你说的愚公移山,perseverance那些在事业上会有很大的助力,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无法take 一个简单的no for no。 no对于你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伴随这个no的 context,social norm, common sense, social cue这些大信息量的东西,在你那里没有什么分量。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may have difficulty accepting "no" due to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a misunderstanding of denial, strong preferences for preferred items,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difficulties. The word "no" can be confusing, feel like a permanent loss, or trigger intense frustration and anxiety. Strategies to help include using clear, consistent language with visual aids, teaching coping mechanisms, using routine and visual schedules, and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away from a highly preferred activity.
回复 35楼 的帖子 楼主,你本人可能也是asd。 应该是阿斯, 语言功能强大,滔滔不绝,但是难以交流,尤其是在非日常routine,难以社交模仿的地方。 你说的愚公移山,perseverance那些在事业上会有很大的助力,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无法take 一个简单的no for no。 no对于你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伴随这个no的 context,social norm, common sense, social cue这些大信息量的东西,在你那里没有什么分量。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may have difficulty accepting "no" due to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a misunderstanding of denial, strong preferences for preferred items,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difficulties. The word "no" can be confusing, feel like a permanent loss, or trigger intense frustration and anxiety. Strategies to help include using clear, consistent language with visual aids, teaching coping mechanisms, using routine and visual schedules, and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away from a highly preferred activity.
Anyway , 日子还要过下去。 孩子我还是都爱的。
和队友昨天聊了很久。 不需要在这里讨论了。 反正我应该是无法被说服了。 但是我会尝试接受孩子不一样的生活态度。 (我真的不理解, 但不理解也没用). 。
尊家族的家底厚吗
厚的话直接找专业人士来呗,您就专门带贵气的小娃
养娃真难。
为什么要阴阳语气我说的话? 贵气不是指物质啊。 家底,我们家精神家底的确很厚重。 没有一个遇见困难就放棄的,也没有一个是comfortable with mediocre life .
. 贵气和物质无关。
想起以前天涯热贴什么汝南周家琅琊王家,lz大概就是某家
lz自相矛盾还是双标?五岁小娃遇到困难就放弃,你不能理解他的挫败感,强调所谓家族死磕的传统。那lz自己无数次强调自己的无奈和挫败感,又是为啥呢?还是少拿俩孩子相互比较,大娃也怪可怜的。
lz太满意自己的家庭/家族并且以此为傲,对孩子的期待也有些想当然了。才五岁的孩子,爱他欣赏他就好了,正直的孩子就都是好孩子。说实话lz讲话还有方式,让人看了挺翻白眼的。lz是国内还是国外长大?
有挫败感没问题啊。问题在于一有挫败感就不干了,鼓励他也不干了。直接走人,拒绝conversation.
我自己在养娃上很挫败,但我从来没放弃过研究如何做的更好。
最后,我说话哪里让人翻白眼呢?
所以尊家族的孩子在3到5岁的时候就全部体现出了自理自强的超凡品质?
那的确太不幸了,你的大孩子没有按照你们的预期使用他的基因
你要不咨询一下你的长辈,这样的孩子,尊家族内部有没有什么方案
记得这个神贴 知道了现代还有四大家族 汝南周家是之一。四大之外还有有名的如 天津龚家
LZ自己是从小被打大的(尺子都打断了几把),被逼着玩命学习,以至于你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应该是这样的。这些童年的trauma在做parent的过程中又被triggered,就是re-traumatization,表现就是极度的anxiety,极度缺乏安全感,extreme need to control。。。我觉得看了这么多LZ的系列,这些就是你无法面对和处理自己和幼年孩子的关系的深层原因,同时也对孩子造成了很多confusion。比如你的两个孩子曾经觉得要争着做数学题才能得到妈妈的爱(事实如此,你只有在“学习”时间才enjoy和孩子在一起),然而做错了又被劈头盖脸的骂。一个三岁孩子懂什么circulation?那不过是年幼的孩子在试图please妈妈,想多得到一点attention /love/praise罢了,
你家老大5岁了开始有自我意识,不愿意再讨好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ASD对他也许是一种幸运),他转头就走,是因为他已经说的很清楚“I am not interested,I don''t want to do it。” What part of no is so hard to understand?而你肯定还在不停的纠缠,什么perseverance?不和人死磕才是聪明的选择,你自己慢慢消化理解那个“no”好了。
你天天挫败,天天抱怨,但从不见你学习和试图heal自己,也从不会思考并且试图得到专业帮助。现在居然上升到“family heritage”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不过是在继续传承你们家的generational trauma而已。
顶这个,这个楼主最开始发的贴我还认真看下回帖,慢慢发现没有用,别看她这么卖力,真不太看好娃的长期发展,无他,妈的上限决定了娃的上限
哈哈哈哈 这个精辟
不是 就是焦虑症+ 极度偏执固执+ 油盐不进不听劝告。做她家人孩子很不幸的 外人反正就看看热闹。
你那个帖子里提啥家族底蕴就挺怪的吧,人家用同样风格回帖,为啥就是阴阳怪气了?
提家族底蕴,没看出你多大气有传承了,至少从你发言来看,基本parenting知识都欠缺,更没有淡定大气宠辱不惊的气质,死磕倒是够了,可惜方式方法都感觉很奇怪
是吗?你除了上网发帖做了什么其他努力和研究?你读了什么书?心得是什么?说说
你知道你家老大为什么直接放弃吗?3-5岁你每天带着他“学习”,做错了你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大发脾气”,(不是我说的,你自己说的),这么小的孩子心里已经明白如何避免这种blowout,他和你无法建立bonding,现在已经进入avoidance。你还挺委屈的!!
其实倒不必quickly judge . 书是有看的。(Neuroscience and personality , the explosive child , the autism the asper and ADHD, and the uniquely human 。要讨论书,倒是可以另开一贴).
读这些书,和我希望孩子有精益求精,勇于奋斗上进的心和品质不冲突。你们可能说哇,孩子还小。 但品质不是空中生成的。 是需要有环境土壤,一天天叠加起来的。这和我看得哪本书都不冲突的。 小事都做不到,都不在乎这些品质,你能指望他大了突然就在重大人生事件上开窍了?(这概率是多少?) 。 我挫败的是,不是在这个点我看到他做不到。 作为妈妈,我观察者他的trajectory, 我看不到一个upward trend , 所以我焦虑。因为这表示我哪里没做好。 如unique human 说的, it''s not that don''t want to be good or is naturally a naughty kid , it''s that they don''t yet to master the right tool to help them to cope . 所以,我思索我哪里做错了。 (比如上次我发现哦,教孩子我会自发的project my own fear of failure onto him , 那好的,我不推娃了。我让他自然发展。我就管executive function. ). 同样,我时不时的和他们将家里祖辈的故事,那些故事里不缺那些我希望孩子可以拥有的品质,我给孩子说移山的故事,我在他遇见难题别放弃,remind him our family core value 然后鼓励他try again . 我不觉得这些和我看得教育理念冲突(我焦虑,我爆发也是离开孩子后才干的事 - 不过失望的心情孩子肯定能感受到).
Anyway , 冲突在于我作为他的妈妈,至少在他可以清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我是肯定以我的认知培育他的(在我看来不可缺的品质是: 要么不做,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这个精神要有! 至于能不能真的做到是其次). 当然昨天谈话,我也感觉到不是每个人都认同,或这样过来的。 也许某天孩子会和我说他就喜欢60分万岁的生活。 ,But not today (至少不是在他还无法清晰自己做决定的5岁时候- 也不止一次娃” mommy mommy I don''t want to go . I don''t want to this . 然后硬拖去了,回来, mommy mommy , XX is my favorite thing . Let''s go again ... 所以昨天在讨论after school class , 我提议让他weekday 去他最喜欢的gymnastics class , 他说不想去就end of conversation. Cause chances are , he is going to love it more than sitting in the class with minimum structure during after care . ).
算了, 好吧,我是蛮偏执的。
楼主,你本人可能也是asd。 应该是阿斯, 语言功能强大,滔滔不绝,但是难以交流,尤其是在非日常routine,难以社交模仿的地方。
你说的愚公移山,perseverance那些在事业上会有很大的助力,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无法take 一个简单的no for no。 no对于你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伴随这个no的 context,social norm, common sense, social cue这些大信息量的东西,在你那里没有什么分量。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may have difficulty accepting "no" due to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a misunderstanding of denial, strong preferences for preferred items,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difficulties. The word "no" can be confusing, feel like a permanent loss, or trigger intense frustration and anxiety. Strategies to help include using clear, consistent language with visual aids, teaching coping mechanisms, using routine and visual schedules, and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away from a highly preferred activity.
深深同情这俩娃有个“疯狂”的妈 想想他们以后在家的日子就艰难,有点让人窒息。
感觉你的思维类似于AI里面的蒸馏模型,是抽象到抽象的过程。 neurotypical的人是大量的生活具象信息到抽象交流的过程。
在一起交流深入的话题, 就会有形似神不似的感觉。
可怜的娃,简直无法想象他们的童年生活
楼主以前提过 她大娃 有special needs 症状,可能并不严重 ,但是有双A症状,本来好好教养没什么大事,可怜碰上一个疯妈。 special needs小孩一大特点就是executive functioning 是有困难的、不可能超高效率的完成各种任务、肯定达不到这个推妈的期待值、尤其不能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很难控制情绪和效率。 希望楼主LG来看看这个帖子 需要出手干预了 这样的妈毁孩子。
应该在playground瞎疯的年纪, 人生就短暂的几年无忧无虑,请楼主放过他们,多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