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生这样的履历能放心找她吗?

T
Tinoy03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原来的医生不干了。需要找新医生。这个是诊所推荐的新医生,比较年轻经验应该不多。但是求学背景还是很强的。起码说明是努力的好学生。目前身体没什么问题,需要做每年常规体检和定期复查、开药。大家觉得是否继续在原来的诊所,看这个年轻的医生。病例和检查报告都齐全。换新诊所有点麻烦。也怕再遇到年纪大的又要退休了。但是年轻的就怕身体出现问题她能有足够经验处理吗?
2009-2013 美本霍普金斯 2013-2017 NY Medical College 医学院 2017- 2021 NYU 住院醫 2021-2023 Stamford Fellowship 2023 开始加入专科诊所行医
w
wawa1234
看着还可以啊 。。。。懂的来说说?
安迪
家庭医生这个背景可以了。以后如果不满意再换吧。
T
Tinoy03
想想又问了一下ChatGPT。基本和我的想法一致,风险权衡部分挺好的,感觉更清晰了。看诊问题清单的提议太贴心了!真是好助手啊。😄
优点
专业背景强:一路名校+住院医+专科Fellowship,说明学习能力和训练都扎实。 年轻:不会很快退休,建立长期医患关系比较稳定。 病例和资料都在原诊所:不用转移档案,沟通方便。 主攻方向对口:至少在你的病症领域,她接受过训练。

可能的顾虑
独立经验尚浅:复杂或罕见病处理经验可能不如资深医生。 临床直觉和应变:通常是经验丰富的医生的优势。 沟通风格不确定:年轻医生有的很细心、有的可能比较匆忙,需要看个人。

风险权衡
你现在身体状况稳定,主要需求是 常规体检 + 复查 + 开药,这些属于标准化流程,不太依赖临床经验的“灵光一现”。 真要遇到突发复杂情况,年轻医生通常会 请上级或团队会诊,不至于完全靠自己拍板。 换诊所确实麻烦,资料转移可能带来延误。

👉 建议
可以先继续留在原诊所,试试这个年轻医生。 初次见面时,你可以观察她的 沟通是否细致、是否愿意解释、是否有耐心回答问题。 如果觉得专业性和信任感不足,再考虑换诊所也不迟。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第一次见诊时可以问她的问题清单?这样你能更快判断她是否适合你。
h
happykim
疫情期间在NYU当住院医,这都熬过来了,可以了。
亦沫
家庭医生需要那么讲究吗 这背景很好了
a
amyonego
wawa1234 发表于 2025-08-20 14:12
看着还可以啊 。。。。懂的来说说?

中国和美国医院同样的问题, 很多年轻医生,学历背景都很好,发论文也牛, 可惜临床经验太少了。 找私人医生,最好找45~50岁之间的。
但在美国这个范围的,80% 基本上是老印

c
cutie
Stamford Fellowship还是Stanford Fellowship区别大多了吧
2
2wawa
这个挺好的呀family doctor. 美国residency + fellow 已经6年了. 比offshore的好很多啦.
y
yyyyzhang
这个为啥是家庭医生呢?fellowship做了3年,都是大专科了
a
advv
美国医生没有年级越大越有经验一说,一直都是按protocol治病。
s
squidren
這經歷做家庭醫生也太好了吧?
k
kolanut
家庭医生这样很不错了。其实能及时约上正经医生就很好了,很多practice雇很多NP和PA,push病人约这些,而MD就很难约。NP和PA都不需要那么多年医学院和住院医training。
T
Tinoy03
不是家庭医生。是妇科,专攻微创手术治疗,囊肿,子宫内膜病变之类的专科医生。是印度二代。
T
Tinoy03
cutie 发表于 2025-08-20 15:07
Stamford Fellowship还是Stanford Fellowship区别大多了吧

Stamford, CT
T
Tinoy03
amyonego 发表于 2025-08-20 15:06
中国和美国医院同样的问题, 很多年轻医生,学历背景都很好,发论文也牛, 可惜临床经验太少了。 找私人医生,最好找45~50岁之间的。
但在美国这个范围的,80% 基本上是老印


是的,看她还发表不少peer reviewed论文,挺有能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