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 发表于 2025-08-19 13:47 我觉得这个和个性有关,并不是财力的问题。瞻前顾后的个性会做出的选择。所以有说要5000万才上私校的;也有别人眼中觉得撑但娃都上了私校的。这个事情讨论半天还是会归回到各人做各人的选择。
Foontic 发表于 2025-08-19 13:46 老大都工作了还没跟自己和解啊
arie 发表于 2025-08-19 13:49 要顺势而为,相信你选择的就是最适合你的。 我每次回头看当初郁闷自己或者孩子没能去的学校,都是有道理的,老天爷给你的路就是最好的路。
iheartglass 发表于 2025-08-19 13:47 真正可悲的地方是上私校还是公校结果都是赚w2 上一辈是中产下一辈最多变成中上产? 上一辈被插管吸血下一辈还是被插管吸血 关键不是家庭财力而是mindset 不走出钱生钱当capitalist的第一步 就是世世代代被插管吸血 财力这个东西 雪球滚起来以后只是时间问题 大不了别人一代人做到的我们用三代人实现就好了
小公爷 发表于 2025-08-19 13:42 最可悲的就是中产, 钱没多到学费翻番不眨眼, 也够不到任何助学金。 老大当年录了别的没去,上了州大, 现在都工作了,但想起来还是有点遗憾,没让孩子上排名好点的学校。 老二明年上大学, 明明知道这种遗憾, 但是除了藤校还是会选择州立。 这种遗憾感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家庭条件产生的人生的差距不是起始于大学选择, 小时候上不上私校,上什么课外班, 能不能买最top学区买房。。。 选校的关键不是到底哪个学校更好, 而是家庭财力。 抱歉,有点负能量。
虽然咱们是一党的,但是事实是很多人不能get你的mindset,长线思维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绝大多数人只能看眼前的 fitfitfit 发表于 2025-08-19 14:20
oxfordmeimei 发表于 2025-08-19 14:41 线再长也长不过生命。 除了综合素质, 这一生要怎么过,不同的人看法差很远。 不过我觉得大学私立,公立没啥可以纠结的。 18,19的孩子很多方面也比较定型了。 如果没有前期的素质, 大学去一个10名的私立相对于20名的公立,也可能过宝山而不入。 甚至在公立都可能过宝山而不入。 公立能提供的可能已经比孩子需要的多得多了。
xlx 发表于 2025-08-19 14:47 人生在世,各取所需。只是钱还是越多越好,LOL~~~
dodgers 发表于 2025-08-19 14:39 楼主,如果老大去了私校找的工作,会和现在不一样吗?收入是不是比现在高很多?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决定了是否要纠结
changheruhailiu 发表于 2025-08-19 13:58回复 1楼 小公爷 的帖子 我觉得无所谓吧。我家也是中产,离弯曲贫困线差一截的。我家老大去读了MIT,对门邻居的孩子和我家孩子是同年,多年同学好朋友,他直接去了UIUC。四年下来学费还是差了不少的,基本上能在中西部买个小房子了。但是毕业以后两个人进了同一个大厂。当然MIT毕业甚至没毕业自己创业的也有,大名鼎鼎的Alex Wang,或者毕业以后去做矿工挣大钱的也有。我家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没有什么遗憾。 我家老二今年大学毕业,和老大攀比说非私校不去。作为父母必须一碗水端平。但是老二毕业以后回顾,说其实回头看,根据专业排名UIUC也挺好滴。早知道当年就把学费省下来买个房子了。 所以说,你要是想找遗憾,处处都是遗憾。上大学不过是个选择,人生中可以选择的机会多的去了。不要为过去而后悔,也不要为将来而焦虑。
sagegreen 发表于 2025-08-19 14:34孩子工作怎么样?跟当年同届上藤的孩子比有差距吗?
老大当年录了别的没去,上了州大, 现在都工作了,但想起来还是有点遗憾,没让孩子上排名好点的学校。 老二明年上大学, 明明知道这种遗憾, 但是除了藤校还是会选择州立。
这种遗憾感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家庭条件产生的人生的差距不是起始于大学选择, 小时候上不上私校,上什么课外班, 能不能买最top学区买房。。。
选校的关键不是到底哪个学校更好, 而是家庭财力。
抱歉,有点负能量。
两个孩子一碗水端平,很公平啊。考上藤就去,否则就州大,都是很好的选择。
甘蔗没有两头甜。都是尽力了,没遗憾。
关键不是家庭财力而是mindset 不走出钱生钱当capitalist的第一步 就是世世代代被插管吸血
财力这个东西 雪球滚起来以后只是时间问题 大不了别人一代人做到的我们用三代人实现就好了
本来就是,有人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好学校,有人觉得出门坐商务舱比交私校学费更重要。绝大多数人都既不是完全没钱上不起,也不是轻轻松松不眨眼,正常人都是每天都在做抉择呀。是多买一个出租屋,多度几次假还是花在学费上,还是留给孩子结婚买房或者当遗产,都是个人选择。
我觉得无所谓吧。我家也是中产,离弯曲贫困线差一截的。我家老大去读了MIT,对门邻居的孩子和我家孩子是同年,多年同学好朋友,他直接去了UIUC。四年下来学费还是差了不少的,基本上能在中西部买个小房子了。但是毕业以后两个人进了同一个大厂。当然MIT毕业甚至没毕业自己创业的也有,大名鼎鼎的Alex Wang,或者毕业以后去做矿工挣大钱的也有。我家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没有什么遗憾。 我家老二今年大学毕业,和老大攀比说非私校不去。作为父母必须一碗水端平。但是老二毕业以后回顾,说其实回头看,根据专业排名UIUC也挺好滴。早知道当年就把学费省下来买个房子了。 所以说,你要是想找遗憾,处处都是遗憾。上大学不过是个选择,人生中可以选择的机会多的去了。不要为过去而后悔,也不要为将来而焦虑。
我还认识娃都三十了,还没和自己和解, 哥大工程vs UCB EECS。选了UCB,孩子中间double了商学院,独子, 夫妻总认为耽误了孩子,当年执意UCB,而孩子更想商科。 第一份工作是三番中型咨询,然后不久去了三番的一家投行
+1
四十多奔五才开始意识到 老天爷给你的路就是最好的路 说的真好
虽然咱们是一党的,但是事实是很多人不能get你的mindset,长线思维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绝大多数人只能看眼前的
不用抱歉,
大陆国人 就是 一个 充满了一切的 负能量,严重缺少 作为普通正常人 该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
这个没办法,这个一代移民的群体,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改善。
线再长也长不过生命。 除了综合素质, 这一生要怎么过,不同的人看法差很远。
不过我觉得大学私立,公立没啥可以纠结的。 18,19的孩子很多方面也比较定型了。 如果没有前期的素质, 大学去一个10名的私立相对于20名的公立,也可能过宝山而不入。 甚至在公立都可能过宝山而不入。 公立能提供的可能已经比孩子需要的多得多了。
人生在世,各取所需。只是钱还是越多越好,LOL~~~
如果钱总体改进了人生体验是值得的 只有数字就亏了 尤其有的人想着晚年再享受, 结果寿命比预期短很多那种,会觉得很不值。
you will never know the answer, right?
要做到不上mit也是不容易的
赚10万和100万都是中产,都是被插管吸血,后者比前者好多了。大富由天,想赚更多钱就不是靠家庭培养和个人努力了,要靠天时地利人和。
老大都工作了如果有藤校情节就让她自己出钱去读个graduate degree. 老二考上想去让她自己贷一部分款.
这么说吧,我今年帮投行面试实习生,录取率大约1%,我面中间一轮,六个留三个,我留了一个哥大,一个宾大,一个康奈尔的,另外三个被淘汰的是Florida,密西根和rutgers的,真不是我对非藤校有偏见,而是这三个藤校小孩确实比另三个小孩待人接物说话表达好很多,而且我留下的三个都是女生,淘汰的三个都是男生。
州大优秀的人肯定很多,但平均而言藤校学生水平还是高的。当然大概率是因为藤校选拔就是选更优秀的学生。但学生气场确实不一样。
老大都工作了,更应该知道现在这个社会,你中产家庭出来的孩子,炸锅卖铁上个顶私以后还是拿W2的中产。还不如钱省下来买房。名流1%的home school出来以后也还是1%。阶层已经固化了。
大部分州的州立都没那么好,而去外州上州立比私立便宜不了啥。所以我们根本就没得选,孩子申到啥学校最好就得去,砸锅卖铁也得上啊。
手动点赞这个。俺们一代尽可能奋斗让二代有个好的基础而不是纠结于私校公校,培养二代也有投资做capitalist的mindset,代代相传三代以后就好很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