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中美,现在的孩子想跨越阶层是不是越来越难了?

m
mykid2008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问了Copilot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如下:
确实,这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越来越引人关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社会阶层的固化趋势似乎都在加剧,让年轻人“向上流动”的通道变得更加狭窄。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
🏫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在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越来越依赖课外活动、推荐信、实习经历等“软实力”,而这些往往是中产或富裕家庭才能提供的。 在中国,重点学校和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农村或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很难获得同样的机会。
💰 财富积累与代际传承 房地产、股票等资产的增值让上一代积累了大量财富,而这些财富往往通过继承继续强化家庭优势。 没有“起跑线优势”的孩子,即使再努力,也可能被高昂的教育、住房和生活成本所限制。
🧠 精神与社交资本 阶层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涉及认知方式、社交圈层和文化习惯。比如,如何与权威沟通、如何在职场中“表现得体”,这些都是隐形门槛。 上层家庭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掌握了“如何成功”的潜规则,而底层孩子往往需要自己摸索。
📉 社会流动性下降的趋势 数据显示,美国的社会流动性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所下降。中国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流动性很高,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科技、创业、艺术等领域仍然存在“破圈”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突破口,以及社会是否愿意为“后进者”提供真正公平的机会。



m
mykid2008
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陆陆续续有很多同学的孩子们开始上大学了。然后发现,在北上广的混得好的,孩子们都是国际学校毕业,基本都来了美国各种名校;老家那些,最强的也不是国内的985,而且还是凤毛麟角。真的不觉得孩子们智商差别有那么大。
大衣被禁
mykid2008 发表于 2025-08-18 20:15
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陆陆续续有很多同学的孩子们开始上大学了。然后发现,在北上广的混得好的,孩子们都是国际学校毕业,基本都来了美国各种名校;老家那些,最强的也不是国内的985,而且还是凤毛麟角。真的不觉得孩子们智商差别有那么大。

美国名校和985没啥区别啊。 有啥区别呢?回国找工作有区别吗?
s
shengsiwuwei
阶级固化严重,从出生开始资源就不一样了
T
TiantiandeID
shengsiwuwei 发表于 2025-08-18 20:18
阶级固化严重,从出生开始资源就不一样了

有的人出生在罗马,有的人出生做骡马
m
mykid2008
回复 3楼 大衣被禁 的帖子
回国找工作肯定有区别啊,不过,出来了肯定就不会回去了。咱当年出来也没回去不是。 不过,咱们这一批,还是有很多是农村里一步步走出来的。现在越来越难了。
s
shenandoah1
mykid2008 发表于 2025-08-18 20:15
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陆陆续续有很多同学的孩子们开始上大学了。然后发现,在北上广的混得好的,孩子们都是国际学校毕业,基本都来了美国各种名校;老家那些,最强的也不是国内的985,而且还是凤毛麟角。真的不觉得孩子们智商差别有那么大。

在上海,还是清北复交优先的。但很少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小孩就一定能上清北复交,就算小孩实力很强,万一运气不好也不能保证985。而来美国就是个花钱的问题,很好的学生能去T20,运气不好也能去T50,比强攻清北复交稳妥多了。
m
mykid2008
TiantiandeID 发表于 2025-08-18 20:21
有的人出生在罗马,有的人出生做骡马

想想很糟心。我娃说他以后不想结婚,不想要娃,我觉得也挺好的。 我们这种家庭,再生也是新一代骡马😂
大衣被禁
mykid2008 发表于 2025-08-18 20:26
回复 3楼 大衣被禁 的帖子
回国找工作肯定有区别啊,不过,出来了肯定就不会回去了。咱当年出来也没回去不是。 不过,咱们这一批,还是有很多是农村里一步步走出来的。现在越来越难了。


我已经是个大妈了。我当年一起的小留大部分是回国的。留在国外的只有很少的几类1.想走学术的。2.家里普通中产觉得国外安静人事关系简单。3.不能回国的。aka家里涉贪涉黑。4.在国外创业的。这个是凤毛里的凤毛。
别的小留都回国了。小留和老留是不同的物种。小留真的没有觉得留在国外是阶级跃迁
s
stevia
不是 往上跨越阶层一直都是很难的 往下跨越一直都很容易
m
mykid2008
stevia 发表于 2025-08-18 20:36
不是 往上跨越阶层一直都是很难的 往下跨越一直都很容易

你这个视角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