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生育率创历史新低了,我不责怪她们

m
mykid2008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25-08-18 18:39
美国这种教育系统真的是个joke 中产都要读不起大学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以后中产的后代永永远远被巨富的后代们割韭菜。
不快乐的心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8-18 18:29

我怎么记得孩子未成年之前,交税是按照父母的tax rate交的?

Who is taxed: Investment income from the account is legally considered the child's income and is taxed at their rate.
没有tax benefits 谁会要custodial account?
_
_亲亲_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8-18 19:53
你太牛了。 我娃也表示寒暑假周末只想休息睡觉screen time.然后就是8小时睡觉16小时screen time.我觉得能接受这个的父母是牛中之牛。

没讲清楚, 休息睡觉看电视的是我们, 小孩哪有那么多觉睡. 我对screen time多非常反感, 小孩大了管不了, 但是小时还是要控制的 - 虽然反卷但是也不想害了孩子. 小孩常常看书画画院子里玩家里到处翻, 有时候带去散步骑车购物公园或者游泳, 看电视是少数时候.
s
springwaterhot
国内外卖员 在家乡也有自己固定的窩。美国平民就太惨了,失业就等于被判死刑。小孩基本父母托举。学校连个afterschool 都不免费 交钱都没空位…
大衣被禁
_亲亲_ 发表于 2025-08-18 20:13
没讲清楚, 休息睡觉看电视的是我们, 小孩哪有那么多觉睡. 我对screen time多非常反感, 小孩大了管不了, 但是小时还是要控制的 - 虽然反卷但是也不想害了孩子. 小孩常常看书画画院子里玩家里到处翻, 有时候带去散步骑车购物公园或者游泳, 看电视是少数时候.

你这叫休息睡觉看电视吗?你这不是不停的在带娃吗?
不快乐的心
胡说八道。kiddie tax在小孩18岁前,custodian account只有前2600才有税务减免,多出来的部分按照父母的tax rate处理。
Reallytrue 发表于 2025-08-18 19:50

唉。。。苍蝇肉也是肉哇。两个就五千块免税额了。
m
mylittle9
Reallytrue 发表于 2025-08-18 19:50
胡说八道。kiddie tax在小孩18岁前,custodian account只有前2600才有税务减免,多出来的部分按照父母的tax rate处理。

bingo 我们咨询过专业人士,也是这个答案。

m
mylittle9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5-08-18 20:09
Who is taxed: Investment income from the account is legally considered the child's income and is taxed at their rate.
没有tax benefits 谁会要custodial account?

你最好咨询一下专业人士吧。
否则不小心就偷税漏税了。
_
_亲亲_
回复 103楼 大衣被禁 的帖子
没有不停吧, 周末对我来说休息睡觉看电视优先, 但也不会睡一整天. 而且两个大人, 总有一个要醒着, 免得小孩出事. 剩余有空有力气就带小孩玩呗, 那些活动都是灵活的, 有一阵我和小孩常常小区散步骑车, 一周二三次吧, 后来懒了腻了也好几个月没去了, 这些又不是要周周或者月月做. 反正我一个懒人,老公一个带娃笨人觉得很轻松
b
baoermm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5-08-18 15:30
回复 1楼 etryht 的帖子
美国给小孩的福利太多了,各种tax benefits.
穷人生孩子各种免费福利,富人生孩子各种免税,所以整体来讲养孩子不花钱还倒拿钱。
就是太多活了。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美国吗?
抹茶咖啡
职场对于有娃中年妇女也不是很友好啊。
不快乐的心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8-18 20:24
你最好咨询一下专业人士吧。
否则不小心就偷税漏税了。

现在账号小还超不过。 Long term 可以等他们18岁再卖啊。每年五万免税额啊。

c
crazyHat
美国高等教育的价格,真是应该哭着喊着求外国学生来才对…
K
Kitty1001
如果可以选择,我都不愿意被出生。
z
zydd119
monmon1111 发表于 2025-08-18 16:40
年轻的时候听说欧洲生小孩9个月带薪产假+up to 2年的无薪假期,当时少年不懂事,听了也没觉得有啥大不了的。结果好多年后,美国这里一了解。带薪产假6个星期。当场一瞬间就感受到美国资本家的狠毒。

美国的不叫带薪产假吧,好像是从EDD拿钱,拿不到工资一样的数字吧
R
Reallytrue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5-08-18 20:31
现在账号小还超不过。 Long term 可以等他们18岁再卖啊。每年五万免税额啊。


真佩服你。这叫富人生孩子不花钱还免税? 你看看你说的话互相都是矛盾的。
T
Tinoy03
民主党提倡的给幼儿家庭的福利,孕妇的产假福利这些都被GOP否决,MAGA应该是想让女的回归家庭,让男的来当一家之主,给大家带回来面包牛奶。
s
sagegreen
看了一下,2023最低,现在恢复到疫情前了
l
littlelamb1222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5-08-18 15:41
比方我用自己的账号炒股税基非常高,用小孩的 custodial 税基就低很多。 当然这个钱转移给小孩了,但是总比交给政府好。
少交的税足够支付小孩的吃饭旅游买房头款,我不用另外付了。

这才能省几个税钱? 养孩子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a
anch
全靠移民撑着,没有移民全靠土生人口的话,生育率大概早就低于1了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18 18:54

美国土著妇生育率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远远超过国内妇女生育率1.0。 现在国内急了, 连工作签证都出笼了。国内妇女生育率1.0太低了。 日本妇女生育率还有1.2。
https://cis.org/Report/Fertility-Immigrants-and-Natives-United-States-2023
In 2023, the overall total fertility rate (TFR)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overall average number of children a woman will have in her lifetime given current trends, was 1.8 children, 2.19 for immigrants and 1.73 for the U.S.-born
烟熏三文鱼
我最近越来越纳闷了,美国对一般人这么不友好,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说的是工资高,可是看看这几年(疫情后)的帖子,税收系统,对养娃不友好的环境,更别说华人上都不愿多提的安全环境,一般中产被吃得死死的,到底是我们来之前被意林文章洗了脑,还是美国的环境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机会了解?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c
chatchat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2:44
我最近越来越纳闷了,美国对一般人这么不友好,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说的是工资高,可是看看这几年(疫情后)的帖子,税收系统,对养娃不友好的环境,更别说华人上都不愿多提的安全环境,一般中产被吃得死死的,到底是我们来之前被意林文章洗了脑,还是美国的环境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机会了解?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主要是当年中美贫富悬殊太大了,美国还顶个自由民主的光环。 这三十年东升西降,此消彼长,在加上跟美国熟了,看它的缺点就比较多。
S
Suess123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8-18 15:46
中产太难了。就算比国内,几乎免费的公立幼儿园和k12教育,老师看娃到晚上六点。到处摄像头安全无比,产假哺乳假。
但美国的优势在于,懒人政府包圆,什么都免费,美国社会就是中产绝育当社会血包,供着穷人和富人生孩子。

美国政府把什么包圆了?
公用马甲7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2:44
我最近越来越纳闷了,美国对一般人这么不友好,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说的是工资高,可是看看这几年(疫情后)的帖子,税收系统,对养娃不友好的环境,更别说华人上都不愿多提的安全环境,一般中产被吃得死死的,到底是我们来之前被意林文章洗了脑,还是美国的环境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机会了解?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因为在往前20年甚至15年,国内生活水平和美国都差别很大,这些年国内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后悔出国的才越来越多。为什么还不回去?回去的很多了,没回去的原因,一是惯性,即使美国越来越差,但也要看这个差距值不值得全家人回国settle下来,买房卖房,适应新环境新工作,这都是成本。二是国内实实在在的年龄歧视,按照国内的生育率,工作上的年龄歧视估计会在2040年左右消失,但是80后和大多数90后都赶不上了,错过了年龄,只能窝在美国,等待退休回国。三就是汇率差,虽然挣美元要交很高的税,税后要应付高昂的生活成本,医疗,教育,幼儿园,人工,导致生活质量很低,但是省下的每一分钱都还能乘七,虽然这个红利说不定也快消失了。
烟熏三文鱼
chatchat 发表于 2025-08-18 22:56
主要是当年中美贫富悬殊太大了,美国还顶个自由民主的光环。 这三十年东升西降,此消彼长,在加上跟美国熟了,看它的缺点就比较多。

确实,我们也算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见证者了
烟熏三文鱼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8-18 23:04
因为在往前20年甚至15年,国内生活水平和美国都差别很大,这些年国内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后悔出国的才越来越多。为什么还不回去?回去的很多了,没回去的原因,一是惯性,即使美国越来越差,但也要看这个差距值不值得全家人回国settle下来,买房卖房,适应新环境新工作,这都是成本。二是国内实实在在的年龄歧视,按照国内的生育率,工作上的年龄歧视估计会在2040年左右消失,但是80后和大多数90后都赶不上了,错过了年龄,只能窝在美国,等待退休回国。三就是汇率差,虽然挣美元要交很高的税,税后要应付高昂的生活成本,医疗,教育,幼儿园,人工,导致生活质量很低,但是省下的每一分钱都还能乘七,虽然这个红利说不定也快消失了。

我是辞掉了体制内的工作来的,这次回国看到往日的同事的,确实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不过正如你说的,也就先只能这样了。
t
thyk
挺好的,全世界都卷起来
m
magnoliaceae
anch 发表于 2025-08-18 22:17
美国土著妇生育率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远远超过国内妇女生育率1.0。 现在国内急了, 连工作签证都出笼了。国内妇女生育率1.0太低了。 日本妇女生育率还有1.2。
https://cis.org/Report/Fertility-Immigrants-and-Natives-United-States-2023
In 2023, the overall total fertility rate (TFR)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overall average number of children a woman will have in her lifetime given current trends, was 1.8 children, 2.19 for immigrants and 1.73 for the U.S.-born


不是这么算的,不要忘了土生人口里有相当比例是二代移民三代移民,而近年的一代移民很多来自生育率高的种族和民族,没有一代移民源源不断地进来,就没有高生育率种族民族的二代三代人口持续多生,现在减少低收入移民,对生育率的打击效果再过几十年就会显现,这里说的移民不是指三百年前来自欧洲的移民,指的是近几十年来从发展中国家来的大量低收入低教育水平人口,越战期间的越南难民,古巴时期的古巴难民,各种中东难民、非洲难民,加上不停的墨墨,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撑住了生育率,没有这些人,全靠白人黑人,早就更低了,你的这个1.73里面,就有很多二代三代移民(土生)的贡献
m
magnoliaceae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2:44
我最近越来越纳闷了,美国对一般人这么不友好,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说的是工资高,可是看看这几年(疫情后)的帖子,税收系统,对养娃不友好的环境,更别说华人上都不愿多提的安全环境,一般中产被吃得死死的,到底是我们来之前被意林文章洗了脑,还是美国的环境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机会了解?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中国高质量学生来美国上学几个原因:第一,语言,英语大家都会,第二,钱,穷学生来上研究生博士生,不仅不花钱还倒找钱,因为有TA RA 甚至奖学金拿,其它国家基本没这好事,第三,高等教育水平,美国大学科研水平二战后持续领先一骑绝尘,这是不争的事实,第四,美国是移民国家,上学后留下工作定居是可望可及的事情,不像欧洲日本毕业后基本不留人,这几个原因,导致大量中国顶尖学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
至于毕业后留下工作,这就要说美国的鸡贼了,全靠饥饿营销,身份很难拿,从上学时期开始就不能随便出入,毕了业更是难上加难,关卡越多越让人欲罢不能,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看到别人都在打破头的抢着留下,就觉得留下是最正确的决定,而且为此付出的努力越多,沉没成本就越高,到最后就算死撑着也要把身份拿到,年轻时也不看病不养孩子,不知道美国这些方面的险恶,等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耗完了,拿到了身份,生了孩子年龄大了,才发现美国是个吃人的社会,到处是坑,可这时候已经被彻底套牢,想拖家带口离开,谈何容易,中年人精力体力都大不如前,谁能有勇气和力气重新开始
美国就是爱马仕,靠饥饿营销卖性价比最低的货(身份),一旦身份容易拿了,立刻没人珍惜了,不信看看那些越过所有排队最先办理身份的被搬运的父母们有多少说放弃身份就放弃身份的,压根不当回事,就是因为身份来得太容易、不珍惜
l
littlelamb1222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3:17
我是辞掉了体制内的工作来的,这次回国看到往日的同事的,确实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不过正如你说的,也就先只能这样了。

体制内的工作辞了,现在看确实可惜
a
anch

不是这么算的,不要忘了土生人口里有相当比例是二代移民三代移民,而近年的一代移民很多来自生育率高的种族和民族,没有一代移民源源不断地进来,就没有高生育率种族民族的二代三代人口持续多生,现在减少低收入移民,对生育率的打击效果再过几十年就会显现,这里说的移民不是指三百年前来自欧洲的移民,指的是近几十年来从发展中国家来的大量低收入低教育水平人口,越战期间的越南难民,古巴时期的古巴难民,各种中东难民、非洲难民,加上不停的墨墨,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撑住了生育率,没有这些人,全靠白人黑人,早就更低了,你的这个1.73里面,就有很多二代三代移民(土生)的贡献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19 07:07

美国历史上没有高质量移民,大多是逃亡战乱饥荒的难民或在本国受迫害。 不算眼前大国移民,想不起来历史上有王公贵族携带金银珠宝移民或逃亡美国的。从五月花清教徒逃亡美国,后面跟着北欧海盗后代。爱尔兰大饥荒,近半数爱尔兰人口逃荒到美国。 普法战争普鲁士统一德国,饥荒兵役促使大量德语人口逃亡美国。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难民潮,徳裔是美国最大单一宗族,那些难民包括川普祖上。 一战奥图曼帝国瓦解和布尔什维克,使得大量中欧东欧俄罗斯中东难民逃亡美国。 之后美军在哪打仗,哪的难民就涌入美国。 改革开放后,大陆背景移民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是读书留下来的,其他百分之八十是亲属投资走线来美的。 整体来看美国移民质量不高, 可以说是难民立国建国。
m
mylittle9
我最近越来越纳闷了,美国对一般人这么不友好,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说的是工资高,可是看看这几年(疫情后)的帖子,税收系统,对养娃不友好的环境,更别说华人上都不愿多提的安全环境,一般中产被吃得死死的,到底是我们来之前被意林文章洗了脑,还是美国的环境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机会了解?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2:44

你是工作后出来的,和读书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目的,成本,付出,心态,都不一样。
读书出来的,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当时一个班一大半在考托考G,一起上新东方做模拟题 ,集体行动其实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还有一个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是世界第一的。当时觉得既然想接着读书,那为什么不来美国读呢?
美国读书还有全奖,一个月一千多美金,当是很多人工作也赚不到这个数据。
能在世界上高级科学殿堂学习读书还有钱拿,需要的付出的无非是考几次试,这对学生来说都不算什么吧。。
至于你说的税收,养娃等等,出国的时候想都不会想到。当时大家看的,谈论的,都是你拿到什么学校的offer,你的导师是谁?实验室是哪个。 看的是学校的名次,导师如何,课题的方向,和有没有全奖这种。。。
a
ace2020
回复 28楼 firsttimemom 的帖子
一样的想法
C
Chocolate.
好笑🤭说的好像有资格blame别人不要小孩似的。
G
Geofan
差不多,美国和国内当年的差距套牢了无数80,90后。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我日本同学没有想留在美国工作了。好在新一代的孩子没再上当了。
烟熏三文鱼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19 07:21
中国高质量学生来美国上学几个原因:第一,语言,英语大家都会,第二,钱,穷学生来上研究生博士生,不仅不花钱还倒找钱,因为有TA RA 甚至奖学金拿,其它国家基本没这好事,第三,高等教育水平,美国大学科研水平二战后持续领先一骑绝尘,这是不争的事实,第四,美国是移民国家,上学后留下工作定居是可望可及的事情,不像欧洲日本毕业后基本不留人,这几个原因,导致大量中国顶尖学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
至于毕业后留下工作,这就要说美国的鸡贼了,全靠饥饿营销,身份很难拿,从上学时期开始就不能随便出入,毕了业更是难上加难,关卡越多越让人欲罢不能,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看到别人都在打破头的抢着留下,就觉得留下是最正确的决定,而且为此付出的努力越多,沉没成本就越高,到最后就算死撑着也要把身份拿到,年轻时也不看病不养孩子,不知道美国这些方面的险恶,等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耗完了,拿到了身份,生了孩子年龄大了,才发现美国是个吃人的社会,到处是坑,可这时候已经被彻底套牢,想拖家带口离开,谈何容易,中年人精力体力都大不如前,谁能有勇气和力气重新开始
美国就是爱马仕,靠饥饿营销卖性价比最低的货(身份),一旦身份容易拿了,立刻没人珍惜了,不信看看那些越过所有排队最先办理身份的被搬运的父母们有多少说放弃身份就放弃身份的,压根不当回事,就是因为身份来得太容易、不珍惜

年轻时哪知美国生活“险恶”……真的是这样。可能我们这一代也是唯一的一代了吧,在我们之前的老留,出来时国内远远比不上美国,在我们之后的小留,感受不到国内跟美国的差距甚至很多觉得国内更好…只能感慨了
烟熏三文鱼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8-19 09:16
你是工作后出来的,和读书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目的,成本,付出,心态,都不一样。
读书出来的,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当时一个班一大半在考托考G,一起上新东方做模拟题 ,集体行动其实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还有一个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是世界第一的。当时觉得既然想接着读书,那为什么不来美国读呢?
美国读书还有全奖,一个月一千多美金,当是很多人工作也赚不到这个数据。
能在世界上高级科学殿堂学习读书还有钱拿,需要的付出的无非是考几次试,这对学生来说都不算什么吧。。
至于你说的税收,养娃等等,出国的时候想都不会想到。当时大家看的,谈论的,都是你拿到什么学校的offer,你的导师是谁?实验室是哪个。 看的是学校的名次,导师如何,课题的方向,和有没有全奖这种。。。

嗯,虽然我是辞职了自己F1申请过来的,但我理解你说的那种全民“新东方”的感受,虽然我没有经历过,就是那种很单纯的想通过考试改变一下命运的想法。 老实说如果选择了好的专业,比如赶上了CS大潮,过去20年在美国还是相当不错的了,但是我没有这种能力,也就是一般的上班族,再对比以前在体制内的同事,又叠加人到中年才发现的各种在美国生活的“坑”,还是很感慨的…
b
bellamia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2:44
我最近越来越纳闷了,美国对一般人这么不友好,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说的是工资高,可是看看这几年(疫情后)的帖子,税收系统,对养娃不友好的环境,更别说华人上都不愿多提的安全环境,一般中产被吃得死死的,到底是我们来之前被意林文章洗了脑,还是美国的环境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机会了解?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美国系统有很多问题,比如我个人觉得教育系统是完全和现实脱节,急需改革的;但是美国的好处也很多,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可以看到欧洲大小公司不同职位的收入,低到你无法想象,即使他们的福利要好很多。很多美国人只要愿意可以立刻到亚洲欧洲退休,反过来就不可能了。
居住条件肯定也不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可以比的,包括房价,除了少数高房价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房价和收入的比例相当好了。
教育嘛,公立不说了,拉垮,但是私立,charter都是有选择的,相比亚洲孩子轻松多了,可以有时间explore很多其他方面的爱好,运动真是没得说,只要家长把好关别被产业链推过份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好处太多了。学习固然重要,会玩也受益终身。
在美国做父母嘛,压力有挑战有,但是这些基本都是“自找”,我说的是实话啊,我周围的朋友根本没这些压力,人家就轻轻松松,暑假就啥也不干,孩子就打游戏上网泡泡泳池,没有camp,不用接送,所以啊自己要求高不能赖社会(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觉得时代不同了,现在已经不是轻轻松松就中产的年代里,对孩子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要求的,但具体到什么程度就是见仁见智了)
总之该抱怨抱怨,但也要承认美国的生活的确很好了,能超过的地方不多。

j
jc255
_亲亲_ 发表于 2025-08-18 19:26
卷不卷完全是家长的选择吧
湾区是有很多人卷, 卷得厉害. 但是我和老公这上面一点干劲都没有, 小孩小学, 没有上任何兴趣班, 周末就是休息看电视睡觉, 小孩也比较悠闲. 我百分百接受小孩去稍微差一些的大学 - 美国排名50甚至100名以内的好学校很多 (按专业可能还要更好一些), 去这些并不费很大力气. 虽是少数, 类似的家长也是有的.
另外, 像湾区这种华人多的地方托儿所, 幼儿园, 课后班的选项非常多, 而且相对中产的工资来说很便宜, 更何况还有5千块的税前工资可用.
生不生小孩确实是个人自由, 但是看了本帖感觉一阵焦虑气息扑面而来, 想说这如同小马过河, 深浅自知, 如果想轻松地养孩子真不是件难事.

等孩子大了,他自己看着周围孩子卷,就会焦虑了。
还有即使什么都不做,你还得考虑,孩子迷上打游戏的可能性很高。就这一点,就够你生活费劲的。
l
lazycat12345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8-18 19:25
你就安慰自己吧,国内普通人好太多太多了。国内是给别人提供服务的,比如外卖员,保洁保姆,是真不容易。其他人比美国生活质量高多了。

你要是老公养着爹妈养着自己不上班,确实国内容易,廉价劳力多。 你要是靠自己上班养家,在国内,你也是给别人提供服务的廉价劳力
l
lazycat12345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3:17
我是辞掉了体制内的工作来的,这次回国看到往日的同事的,确实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不过正如你说的,也就先只能这样了。

没关系的,体制内孩子抑郁了不得不跑出来的,认识好几家
b
birdsofparadise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5-08-19 11:41
没关系的,体制内孩子抑郁了不得不跑出来的,认识好几家

我体制内的同学都想尽办法让孩子出国呢,我其实挺意外的,这些吃皇粮的既得利益者为啥这么想要孩子出来?
s
sprinkle
看3楼被骂的很惨,瞬间觉得华人的思想还是很一致的,永远是W2优先,即使开了small business,脑子里还是W2思维。
真正孩子的抵税方式还是有些value的,比如给娃付工资干活,比如通过limited partnership,不是全额抵税,但如果你是37%的marginal tax,他会帮你降很多,如果俩娃就可以来两次,四个娃就是四次,还是很可观的。而且很多美国人确实利用孩子帮忙small business,学习一些社会实用技能。中国家长课余时间更多是用来推音乐,推体育,推课外班,推竞赛。这里没有谁对谁错,但中国家长推的那些东西肯定是没法抵税的。
烟熏三文鱼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8-19 11:05
美国系统有很多问题,比如我个人觉得教育系统是完全和现实脱节,急需改革的;但是美国的好处也很多,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可以看到欧洲大小公司不同职位的收入,低到你无法想象,即使他们的福利要好很多。很多美国人只要愿意可以立刻到亚洲欧洲退休,反过来就不可能了。
居住条件肯定也不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可以比的,包括房价,除了少数高房价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房价和收入的比例相当好了。
教育嘛,公立不说了,拉垮,但是私立,charter都是有选择的,相比亚洲孩子轻松多了,可以有时间explore很多其他方面的爱好,运动真是没得说,只要家长把好关别被产业链推过份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好处太多了。学习固然重要,会玩也受益终身。
在美国做父母嘛,压力有挑战有,但是这些基本都是“自找”,我说的是实话啊,我周围的朋友根本没这些压力,人家就轻轻松松,暑假就啥也不干,孩子就打游戏上网泡泡泳池,没有camp,不用接送,所以啊自己要求高不能赖社会(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觉得时代不同了,现在已经不是轻轻松松就中产的年代里,对孩子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要求的,但具体到什么程度就是见仁见智了)
总之该抱怨抱怨,但也要承认美国的生活的确很好了,能超过的地方不多。


嗯,欧洲那工资也确实太低了。不过,我就生活在“少数高房价”地区,也不算推的家长了,只能说选择了东西两岸华人多的地方又不是很高收入的行业就不免要在居住条件上打折了,即便相对于很多别的国家还是好一些
l
lazycat12345
birdsofparadise 发表于 2025-08-19 11:44
我体制内的同学都想尽办法让孩子出国呢,我其实挺意外的,这些吃皇粮的既得利益者为啥这么想要孩子出来?

因为钱不够,或者位置不够高给孩子抬不了轿子 。 同时,也不想让孩子给别人抬轿子
h
hellohey
从疫情开始的,有的生娃科、儿科都关闭了,疫情期间有的儿科医生让回家暂时不要上班的,有的医院儿科护士被layoff变成合同工的减少福利cost。
海阔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8-18 15:46
中产太难了。就算比国内,几乎免费的公立幼儿园和k12教育,老师看娃到晚上六点。到处摄像头安全无比,产假哺乳假。
但美国的优势在于,懒人政府包圆,什么都免费,美国社会就是中产绝育当社会血包,供着穷人和富人生孩子。

Why is China's fertility so low? It's now estimated to be around 1.0. US fertility rate is around 1.6,
_
_亲亲_
jc255 发表于 2025-08-19 11:09
等孩子大了,他自己看着周围孩子卷,就会焦虑了。
还有即使什么都不做,你还得考虑,孩子迷上打游戏的可能性很高。就这一点,就够你生活费劲的。

你预测得蛮准, 我们因为交通原因, 加上以前无知, 不幸住在一个卷的学区. 到高中后老大老二确实觉得环境有毒, 觉得不是理想的青春期经历, 哪怕现在大学快毕业了, 还是有所抱怨. 不过他们也不卷, 老大很可能要去一个一辈子不卷的公司 - 这个是比较好的状态. 老二比较摆烂, 这环境下可能极难找到工作 - 这类年轻人也不少.
不只是打游戏, 小孩们社媒网络视频女孩化妆等等都容易上瘾. 这个家长小时候能管一下对孩子还是很有益的. 我对小孩是best effort态度, 有力气就管管, 管不下来就算了.
_
_亲亲_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9 10:43
年轻时哪知美国生活“险恶”……真的是这样。可能我们这一代也是唯一的一代了吧,在我们之前的老留,出来时国内远远比不上美国,在我们之后的小留,感受不到国内跟美国的差距甚至很多觉得国内更好…只能感慨了

其实选择哪里生活也许就是一个点, 不见得是全方位比较的结果. 我看这版上偏孤僻的人不少, 我自己年轻时社恐严重, 就想寻求一个世外桃源的生活. 虽然美国跟世外桃源没有什么关系, 但对个人来说那种不管周围熙熙攘攘自己永远可以闹中取静的感觉金不换, 因为国内各种亲朋, 无论如何都难以做到. 不管中美差距怎么变, 我们这种都不会起太大波动.
相反, 我一个80前的朋友, 二十年前申请到了美国留学, 到这儿一看觉得太无聊了, 虽说不是多热闹的人, 但觉得难以适应, 就坚决没有来, 这么多年了, 在国内发展得不错, 生活也满意.
所以, 顾及到了最重要的一面, 别的方面就没那么有所谓了, 方方面面都占到又累又不可能也没必要
K
Kitty1001
birdsofparadise 发表于 2025-08-19 11:44
我体制内的同学都想尽办法让孩子出国呢,我其实挺意外的,这些吃皇粮的既得利益者为啥这么想要孩子出来?

体制内想要混的好,那是要各种拉人情,维护关系网。当然也可以不这么做,那就永远是一个没什么资源的底层办事员。
R
RedCrayon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2:44
我最近越来越纳闷了,美国对一般人这么不友好,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说的是工资高,可是看看这几年(疫情后)的帖子,税收系统,对养娃不友好的环境,更别说华人上都不愿多提的安全环境,一般中产被吃得死死的,到底是我们来之前被意林文章洗了脑,还是美国的环境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机会了解?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以前中美差距有多大?刚刷个电视剧里面有沈丹萍,老到差点认不出来。1983年她嫁了普通德国人出国,当时是一线明星,后来她回国发展才挣到“大”钱。同时代一线明星陈冲来美国上学在中餐馆端盘子,嫁了个好莱坞跑龙套群众演员。龚雪嫁了普通留学生。明星尚且如此,普通人可想而知。
l
lazycat12345
烟熏三文鱼 发表于 2025-08-18 22:44
我最近越来越纳闷了,美国对一般人这么不友好,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来这里?说的是工资高,可是看看这几年(疫情后)的帖子,税收系统,对养娃不友好的环境,更别说华人上都不愿多提的安全环境,一般中产被吃得死死的,到底是我们来之前被意林文章洗了脑,还是美国的环境其实一直都是这样,只是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机会了解?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我16年回国和大学同学吃饭,她在外企,并不是血汗工厂。 约的周六晚上六点。 六点半,她老板给她打电话,让现在她开电脑,Skype开个会。同学跟老板说在外面吃饭,老板说好好好。挂了电话跟我说不用管。 七点,老板电话又来了,问她现在行不行。同学说啊还在外面,离酒店比较远,尽快往回赶。挂了电话跟我说这下糟了,回去还得一小时。 不到十分钟,老板就开始连环夺命call了,就是一个接一个打过来,不敢接,也不敢挂。赶紧叫服务员结账。出了餐厅才敢接,一接起来那边就口吐芬芳,一通输出,最终在从餐馆走到马路的路上,手机打没电了。我给同学打了个车让她赶紧回去吧。 这老板还是师兄,同学是所谓的嫡中嫡。 反正国内这活儿我是一点儿也干不了。。
r
ritter
回复 1楼 etryht 的帖子
绝大多数人和后代都是资本家的牛马而已,大家慢慢看清了,自己轻松一些过一辈子算了
y
youyouzou
Why is China's fertility so low? It's now estimated to be around 1.0. US fertility rate is around 1.6,
海阔 发表于 2025-08-19 12:27

因为老一代牛马老了,大多数非体制内,一个100多元/月的抚慰老人金。教育了新一代。
继续牛马新一代,新一代亲自自绝下不了狠心,那就丁克,只生一个好,绝下一代。趁着人生只有一次,先享受了再说。
谁愿意生那么多牛马?连印度人都不愿意了
0
03010103
昨天在一个很偏远的玉米地那里的walmart ,站在进门那里迎来送往的员工,齐到半腰的披发,胡子也很长,肚子很大,声音是女生,真的见到了两性人啊,话说walmart的包容性真高啊
h
happyme888
中国现在有育儿经贴和免幼儿园一年学费了,虽然这点钱对大城市的人一点诱惑都没有,对小县城农村人应该还是有的,尤其他们那边本来也信奉多子多福的观念,所以会生更多,基本上16岁以后就会辍学进城打工了,国内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严重问题还是能稍微缓解一下的。如果一点没用,国家肯定会加大补贴力度,直到这招有用为止。对大城市没用其实是没关系的,他们像美国一样,主要靠外来人口冲进来
可口可耐
这个世界还不知道啥走向,现在反正够乱的了,还打算生孩子的真没有必要了
可口可耐
littlelamb1222 发表于 2025-08-19 08:39
体制内的工作辞了,现在看确实可惜

体制内也分三六九等,底层公务员也就那样
吃鸡蛋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8-18 18:29

我怎么记得孩子未成年之前,交税是按照父母的tax rate交的?

话说多了就露馅了呗
g
geneontology
欧洲 欧盟(27国)2023 年整体 TFR 为 1.38,为历史新低 European Commission。 欧盟内部差异较大:保加利亚最高 1.81,马耳他最低 1.06 European Commission。 北美 美国 TFR 在 2021 年约为 1.66 Wikipedia。 加拿大 2023 年 TFR 约为 1.26 Wikipedia。 亚洲 东亚多个地区处于全球最低水平:韩国 TFR 接近 0.7–1.1,如南韩约 0.7–1.1,台湾最低约 1.09 World Population ReviewThe GuardianWikipedia。 日本 2023 年 TFR 为 1.20 Wikipedia。 中国大陆近年来降至 1.0 左右(2023 年估计约为 1.00)Wikipedia+1。 部分南亚和西亚国家 TFR 较高:如巴基斯坦约 3.6;也门约 4.6
蓝天白云2020
中国现在也出生率低,主要养孩子对女性不公平,经济没保障。女人要工作还有带孩子,最终孩子也是白眼狼。还是现在人人间清醒,我要是现在的90后,也不要结婚生孩子
g
gigglestar123
smilewithme 发表于 2025-08-18 15:53
国内哪有免费的幼儿园,义务教育也只有九年好不好。老师啥时候看娃看到六点了?我弟的娃才八岁,家长负担很重

国内幼儿园在美华眼里真的约等于不要钱。。魔都的邻居送科技幼儿园,一个月700元,我跟他们说美国2500到3500不等,人家还问是人民币还是美元。。
K
Kitty1001
蓝天白云2020 发表于 2025-08-19 15:16
中国现在也出生率低,主要养孩子对女性不公平,经济没保障。女人要工作还有带孩子,最终孩子也是白眼狼。还是现在人人间清醒,我要是现在的90后,也不要结婚生孩子

哈哈,对。女人生了孩子还要继续上班工作挣钱。要是敢不工作,一个“以带孩子为借口逃避工作的蹲家大妈”的帽子就扣上了。
y
youyouzou
中国现在有育儿经贴和免幼儿园一年学费了,虽然这点钱对大城市的人一点诱惑都没有,对小县城农村人应该还是有的,尤其他们那边本来也信奉多子多福的观念,所以会生更多,基本上16岁以后就会辍学进城打工了,国内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严重问题还是能稍微缓解一下的。如果一点没用,国家肯定会加大补贴力度,直到这招有用为止。对大城市没用其实是没关系的,他们像美国一样,主要靠外来人口冲进来
happyme888 发表于 2025-08-19 15:00


2000年的时候,我们县城全国中下发展水平,农村人种地外出打工都有,基本上吃喝不用担心,农村第一胎女儿允许生第二胎,就这样也有很多农民不要二胎了,因为一个人打工养二个孩子(妈妈要照顾孩子,在镇上上小学,初中,甚至县城陪读高中),日字就很紧巴巴。农村的小学初中很快被影帝撤了,开始知道以后孩子要在县城/镇上买房,农民都知道有一个儿子买房娶媳妇把自己一生搭进去了,自觉地认同生男生女生男生女都一样,儿子可能更没良心,多生不如少生。
现在发展到超过全国平均,农村只剩下老头老太了,年轻一代至少搬到镇子上,更不愿易多生了,最多两个,很多一个。镇子建立很多房子,空置很多,一平方2000都不一定能卖出去(高峰期曾卖到4000多/平方)
另外,现在农村人也没穷到16岁放出去打工,考不上高中,也要设法花钱去私立高中,付钱让学校管着孩子到18再说,要有点钱,再花10几万学费送到私立大专混三四年,750总分考不到200分交钱就能上。
b
bidd_1990
回复 1楼 etryht 的帖子
你这新闻就一标题
K
Kitty1001
happyme888 发表于 2025-08-19 15:00
中国现在有育儿经贴和免幼儿园一年学费了,虽然这点钱对大城市的人一点诱惑都没有,对小县城农村人应该还是有的,尤其他们那边本来也信奉多子多福的观念,所以会生更多,基本上16岁以后就会辍学进城打工了,国内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严重问题还是能稍微缓解一下的。如果一点没用,国家肯定会加大补贴力度,直到这招有用为止。对大城市没用其实是没关系的,他们像美国一样,主要靠外来人口冲进来

现在有多少人生小孩,就为了小孩长到16岁就辍学进城打工?
z
zxl035000
Reallytrue 发表于 2025-08-18 19:50
胡说八道。kiddie tax在小孩18岁前,custodian account只有前2600才有税务减免,多出来的部分按照父母的tax rate处理。

正解!
l
lazycat12345
happyme888 发表于 2025-08-19 15:00
中国现在有育儿经贴和免幼儿园一年学费了,虽然这点钱对大城市的人一点诱惑都没有,对小县城农村人应该还是有的,尤其他们那边本来也信奉多子多福的观念,所以会生更多,基本上16岁以后就会辍学进城打工了,国内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严重问题还是能稍微缓解一下的。如果一点没用,国家肯定会加大补贴力度,直到这招有用为止。对大城市没用其实是没关系的,他们像美国一样,主要靠外来人口冲进来

你是觉得村里没通网么。。
S
Socallex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8-18 15:34
全世界最贵的child care和college education,K-12公立的质量差,全世界最长的暑假,一年上学180天,一个人工作养全家的时代早就不在,可是个方面的配置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学校快乐了,压力都给家庭了,业余时间周末就是连轴转到处训练比赛被产业链推着走。。。谁有权利blame别人的选择呢?

大实话!真的不容易!
c
chfox
就对现在经济的体感。美国的出生率马上断崖式下跌。
f
firsttimemom
chfox 发表于 2025-08-19 17:25
就对现在经济的体感。美国的出生率马上断崖式下跌。

经济体感的问题,我觉得不好已经1-2年了,问题是现实社会中,有人觉得经济非常非常好。所以我也非常confuse。到底哪个更贴近现实
h
happyme888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8-18 15:34
全世界最贵的child care和college education,K-12公立的质量差,全世界最长的暑假,一年上学180天,一个人工作养全家的时代早就不在,可是个方面的配置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学校快乐了,压力都给家庭了,业余时间周末就是连轴转到处训练比赛被产业链推着走。。。谁有权利blame别人的选择呢?

每年上学的日子只有180天?半年,怪不得妈妈不上班的都home school了
l
lazycat12345
happyme888 发表于 2025-08-19 17:51
每年上学的日子只有180天?半年,怪不得妈妈不上班的都home school了

这个是公校,算是好的。 私校上的更少,大概一年上160多天。其中90多天,孩子不上学,老爹老妈还得上班。 你应该去看看Columbus day,几百个孩子被家长带去office。。
u
unitrf2024
我很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
R
Rxy51
想唱就唱 发表于 2025-08-18 18:40
每天2:30放学就要接,一直到高中毕业,就这一条,就很劝退。太难了

有校车啊, 然后自己呆家里。 16就能自己开车了
m
m口罩sk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8-18 15:34
全世界最贵的child care和college education,K-12公立的质量差,全世界最长的暑假,一年上学180天,一个人工作养全家的时代早就不在,可是个方面的配置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学校快乐了,压力都给家庭了,业余时间周末就是连轴转到处训练比赛被产业链推着走。。。谁有权利blame别人的选择呢?

👍👍👍
哪个飞凤还有啥金的呢,出来反驳一下,我们知道你(们)能的。
t
transient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5-08-19 18:00
这个是公校,算是好的。 私校上的更少,大概一年上160多天。其中90多天,孩子不上学,老爹老妈还得上班。 你应该去看看Columbus day,几百个孩子被家长带去office。。

私校每天的school hours长一些,总时长应该和公校相当。
m
m口罩sk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8-18 15:34
全世界最贵的child care和college education,K-12公立的质量差,全世界最长的暑假,一年上学180天,一个人工作养全家的时代早就不在,可是个方面的配置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学校快乐了,压力都给家庭了,业余时间周末就是连轴转到处训练比赛被产业链推着走。。。谁有权利blame别人的选择呢?

你还漏掉了大部分地方的及其limited的maternity leave。 杠精别跟我争,大部分地方都没有full 12 weeks的paid,你争你赢你来升。

t
timefliesanyway
firsttimemom 发表于 2025-08-19 17:29
经济体感的问题,我觉得不好已经1-2年了,问题是现实社会中,有人觉得经济非常非常好。所以我也非常confuse。到底哪个更贴近现实

我老公就觉得目前美国经济非常好,他不是maga啊
t
timefliesanyway
happyme888 发表于 2025-08-19 17:51
每年上学的日子只有180天?半年,怪不得妈妈不上班的都home school了

对的,就一半时间上学
R
Rxy51
firsttimemom 发表于 2025-08-19 17:29
经济体感的问题,我觉得不好已经1-2年了,问题是现实社会中,有人觉得经济非常非常好。所以我也非常confuse。到底哪个更贴近现实

对吧我也这感觉,看不出经济不好。
b
bellamia
Rxy51 发表于 2025-08-20 12:17
对吧我也这感觉,看不出经济不好。

说现在经济不好的人肯定是没有经历过2008年那次的,经济真不好是不会看不到的感觉不到的
b
bellamia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5-08-19 18:00
这个是公校,算是好的。 私校上的更少,大概一年上160多天。其中90多天,孩子不上学,老爹老妈还得上班。 你应该去看看Columbus day,几百个孩子被家长带去office。。

我们这儿私立比公立时间长再加上课后活动丰富,早两周开学,没有公立那些有的没的假(比如teachers development week之类),一直到初中都可以8:30上学,青春期的孩子不用起大早去坐校车
小喵喵
monmon1111 发表于 2025-08-18 16:40
年轻的时候听说欧洲生小孩9个月带薪产假+up to 2年的无薪假期,当时少年不懂事,听了也没觉得有啥大不了的。结果好多年后,美国这里一了解。带薪产假6个星期。当场一瞬间就感受到美国资本家的狠毒。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你还有6个星期,我一天也没有
d
dahai008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5-08-18 15:30
回复 1楼 etryht 的帖子
美国给小孩的福利太多了,各种tax benefits.
穷人生孩子各种免费福利,富人生孩子各种免税,所以整体来讲养孩子不花钱还倒拿钱。
就是太多活了。

啊? 那也叫福利?
m
mylittle9
经济体感的问题,我觉得不好已经1-2年了,问题是现实社会中,有人觉得经济非常非常好。所以我也非常confuse。到底哪个更贴近现实
firsttimemom 发表于 2025-08-19 17:29

我觉得所谓的”经济体感”不光是经济,或者不单单是赚钱收入这种。 现在股市没事干就新高给你看看,但凡华人一点资产在股市上,这几年都涨疯了。
所谓的经济体感不好,更多的是对整体社会现状的悲观,和未来经济的担忧吧。
美国走下坡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美元的霸权地位一旦不在,现有即使股市繁荣,还能坚持得住多久?
d
dahai008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8-18 15:46
中产太难了。就算比国内,几乎免费的公立幼儿园和k12教育,老师看娃到晚上六点。到处摄像头安全无比,产假哺乳假。
但美国的优势在于,懒人政府包圆,什么都免费,美国社会就是中产绝育当社会血包,供着穷人和富人生孩子。

怎么可能包圆? 笑死了。你要不给说个具体点的福利。
d
dahai008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5-08-18 15:54
W2 用的是韭菜的 tax bracket 的确是没啥便宜可以占。
交投资税的用资本家的 tax bracket 就是便宜占尽。
比方Roth IRA, w2 超过15万就不能用了。投资税根本没有限制。


那和小孩有什么关系? business owner/资本家没小孩不一样少交税?
d
dahai008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8-18 18:29

我怎么记得孩子未成年之前,交税是按照父母的tax rate交的?

就是钻那那几千块钱的免税额度, 小朋友。 那个算毛的福利。
m
meimeitou2
Lamajia 发表于 2025-08-18 15:33
第一次听说养小孩不花钱。富人怎么就生小孩免税了?

讲真,只有低中产才会觉得养孩子花钱,辛辛苦苦算奶粉钱、看顾费、课外班、甚至是医疗费,富人养狗都不止那个数。这个社会体系就是这么荒谬不堪。
m
meimeitou2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8-18 15:34
全世界最贵的child care和college education,K-12公立的质量差,全世界最长的暑假,一年上学180天,一个人工作养全家的时代早就不在,可是个方面的配置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学校快乐了,压力都给家庭了,业余时间周末就是连轴转到处训练比赛被产业链推着走。。。谁有权利blame别人的选择呢?

还有垃圾化的食品供应链,泛滥的药物管理体系,说真的年轻一代想生都不一定能生得出来
y
youyouzou
meimeitou2 发表于 2025-08-20 14:24
讲真,只有低中产才会觉得养孩子花钱,辛辛苦苦算奶粉钱、看顾费、课外班、甚至是医疗费,富人养狗都不止那个数。这个社会体系就是这么荒谬不堪。

美国的资本主义 经济奴隶制度下,资本家的狗提供情绪价值,员工只是accounting book上的 head count/human resource。资本家养一条狗比养一个员工花钱多,资本家觉得很正常。
R
Rxy51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8-20 12:21
我们这儿私立比公立时间长再加上课后活动丰富,早两周开学,没有公立那些有的没的假(比如teachers development week之类),一直到初中都可以8:30上学,青春期的孩子不用起大早去坐校车

每个地方不一样吧。 我们这私立一直是8点就上学, 从k开始, 高中不清楚可能再早一点。 假期也是比公立多。校车是自己住的校区提供,一般7点就要上车了, 所以很多家长选择自己送,这样不需要在校车上坐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