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一下,如何把这部真实反映二战时期小日本屠杀中国人的电影推进奥斯卡?

S
Shanyangkaitai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们华人中有这么多高智商的脑袋,咱们能不能群策群力一下,如何把这部真实反映二战时期小日本屠杀中国人的电影推进奥斯卡?如何增加这部电影的爆光度?让全世界更多国家的人能看到这部电影?
我们可以捐款筹资,电影业界的华人可以利用渠道加大营销和推广力度。
刚才那位网友提出送电影票的建议对我特有启发,立马执行。
目地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小日本在二战时对中国人干到何种惨绝人寰之罪行!而直到今天这些二战的战争犯还被日本国国家公祭着! 小日本灭城南京三十万而从不自省,原子弹死了十万现在全世界哭哭啼啼都快变成二战受害者了!公理何在?
让人气愤的是:今天的日本政府、日本人民竟然还敢把这些二战罪犯供奉在靖国神社里,做为为日本国牺牲的英雄而被全国上上下下朝拜!
日本整个社会都充满这种虚情假意的表面文明、实则没有良知与人性!这些都应该让当今世界人民认清日本人的真实面目: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在宣传时特别强调的是:今天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对日本二战侵略史的态度,对日本战犯们的态度! 再把8.15日如何纪念日本投降80周年的,听听日本首相的发言,我都想呸他!把屠杀中国人民的照片都贴到各大websites上去,日本人就是这么反思的吗?
b
brookhaven
借楼问下, 隔壁有个楼里说这个电影不是真实反应历史? 所以看过这部电影的, 为啥争起来了啊, 谁给个总结?
b
bluecrab
brookhaven 发表于 2025-08-18 13:29
借楼问下, 隔壁有个楼里说这个电影不是真实反应历史? 所以看过这部电影的, 为啥争起来了啊, 谁给个总结?

外务省的宣传通告口径之一。
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而且里面也明确描写了最后胶卷被带进安全区。
b
bluecrab
其实日本军国主义现在复活,要咬中国很难,反而是美国自己要小心。
S
Shanyangkaitai
brookhaven 发表于 2025-08-18 13:29
借楼问下, 隔壁有个楼里说这个电影不是真实反应历史? 所以看过这部电影的, 为啥争起来了啊, 谁给个总结?

首先,这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说它没有真实反应历史,完全是居心叵测!
南京大屠杀所有的背景都是真真实实发生的! 说它没有真实反应历史的人,就像小日本这些年一直在狡辩的是:你中国一直说南京大屠杀死了三十万人,你把这三十万人的名字、年龄、性别、户籍、死在哪里的给我清清楚楚罗列出来!我日本没有杀三十万,挺多二十万吧?
WC你日本八代zz! 南京被你小日本血腥屠城6周,烧杀抢掠,当时南京户籍档案全部烧光了,况且还存在建档不全的问题,南京拿不出来!更可笑的是,当时会有人去跟着核对谁在哪里被杀被奸被砍头的吗?南京之所以统计出三十万被屠杀,根据是:
1.国际调查与日军自供 英国记者田伯烈1938年报道称“至少30万平民遭屠杀”,日本外相广田弘毅的电报也间接承认这一数字。日军少佐太田寿男供述,仅下关地区就处理尸体10万具,加上焚毁、抛江的15万具,总数超25万。 2.战后法庭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屠杀超20万,未计入毁尸部分。 南京军事法庭统计:集体屠杀19万,零散屠杀15万,合计34万。 3.埋尸记录 慈善团体掩埋18.5万,伪政府及个人收埋4万,日军自行毁尸15万,总数近37万。 综上,“30万”是保守估算,实际可能更高。这一数字不仅是历史定论,更是民族记忆的深刻

奥斯卡获奖片《美丽人生》感人吧? 《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97)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是一部虚构的故事。 不过,它的创作灵感部分来源于真实经历和历史背景: 大背景是真实的 影片发生在二战时期,讲述犹太人被送往纳粹集中营的遭遇,这一历史背景是真实存在的。 灵感来源之一:罗伯托·贝尼尼的父亲 导演兼主演罗伯托·贝尼尼的父亲在二战期间确实被关进过德国的劳改营。他后来向贝尼尼讲述过自己在营中的痛苦经历,这对电影创作有一定影响。 文学灵感 贝尼尼也参考了意大利作家 鲁本斯·罗曼尼里(Rubino Romeo Salmonì) 的回忆录《这是一种美丽的人生》(In the End, I Beat Hitler),书中记载了作者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 但影片中主人公圭多用幽默与幻想来保护儿子、让他相信集中营只是一场“游戏”的情节,并没有直接的真实原型,而是导演的艺术创造。
所以《美丽人生》不是根据某个具体人物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是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导演父亲的经历和幸存者回忆录,虚构出的感人故事。
同样:《辛德勒的名单》其主线和核心事件——辛德勒冒险保护犹太人免遭大屠杀——完全是真实历史。但《辛德勒的名单》并非完全纪实,电影中有一些细节是艺术加工。
还有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并不是完全真实事件的还原,而是虚构故事,但它的灵感确实来源于一些真实的历史案例: ✅ 真实背景 诺曼底登陆 电影开头的奥马哈海滩登陆场面,参考了1944年6月6日盟军诺曼底登陆的真实战役。这段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逼真的战争场景之一。 尼兰德兄弟(Niland brothers) 影片“瑞恩兄弟”失去三人、只剩一人的设定,灵感来源于美国 尼兰德兄弟 的真实故事: 四兄弟一同参军。 其中两人在战斗中阵亡,另一人在缅甸失踪(后来其实是战俘,被救出),只剩一人还在欧洲作战。 美军为避免“家族全军覆没”,把幸存的兄弟带回了美国。 ❌ 虚构部分 “米勒上尉带小队深入敌后寻找并带回瑞恩”的行动完全是虚构的,没有实际发生。 人物瑞恩本人并没有历史原型,他是编剧根据尼兰德兄弟故事虚构出来的角色。
T
TiantiandeID
中国人不容易,没有话语权
S
Shanyangkaitai
brookhaven 发表于 2025-08-18 13:29
借楼问下, 隔壁有个楼里说这个电影不是真实反应历史? 所以看过这部电影的, 为啥争起来了啊, 谁给个总结?

所以说这部电影,主角无论是中国人演还是美国人演,就是要反映小日本在南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敢说这部电影不是真实的反应历史,本质上就是在为毫无良知和人性的小日本洗白,
跟当今把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日本战争侩子手供奉起来的“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的小日本一样丑陋
日本孤岛,早晚会沉到海里去,上帝会惩罚没有良知的群体的!
k
kitty2
能不能忽悠国内的大款们出钱包场啊,local可以组织人手负责挨门发票
m
momo099
回复 5楼 Shanyangkaitai 的帖子
隔壁有人轻飘飘地突出几个字,假历史,就因为影片的一点小小的艺术加工。真的让我想起八个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讲句老实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见不得中国好的人太多。看笑话的人太多。至于居心叵测的,应该也不会少。
m
momo099
不过,中国需要在意吗?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是在西方的祝福下得到的成果吗?螳臂挡车,只增笑耳。
k
kitty2
回复 9楼 momo099 的帖子
不扯这些,咱专注扩大影响
m
momo099
kitty2 发表于 2025-08-18 14:45
回复 9楼 momo099 的帖子
不扯这些,咱专注扩大影响

可以写信给中国和世界上的对中国的电影圈友好人士,让他们提名这部电影进入各个电影节
b
bigbless
有个方向没人提过:联合其他受害的亚洲国家群众,特别是韩国东南亚群众。
美颜盛世
发挥自媒体短视频的优势,在所有的社交媒体上让知小礼而无大义和小日本死死绑定,就成了。以后想起小日本,不再是寿司,动漫,而是低等文明。道路很长,但是方向是明确的
Japanese know small courtesies but lack great righteousness, Obsessed with petty details yet devoid of true virtue, Value trifling matters while scorning honor and shame, Fear authority but cherish no kindness, When strong, they turn to theft and banditry, When weak, they grovel in submission.
这段话还是太文邹邹的,能搞个类似于MAGA之类的通俗简单的,和小日子死死绑定
n
nanako2008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h262SoSA7Iw?si=hBa3v2QwufTTZPPj
没看过电影,但这个视频里说的南京大屠杀是怎样被全世界知晓,拉贝日记等等,确实属实。请问看过电影能说说这个电影是不是有不实之处?
k
kitty2
bigbless 发表于 2025-08-18 14:52
有个方向没人提过:联合其他受害的亚洲国家群众,特别是韩国东南亚群众。

不容易啊,政府现在跟周边摩擦这么多,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跟我们站边
w
waterlilly9
刚刚眼睛通红走出电影院,吾辈自强!在美华人也要扩大影响力!
b
bigbless
不容易啊,政府现在跟周边摩擦这么多,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跟我们站边
kitty2 发表于 2025-08-18 15:22

又有人来泼冷水了。这表示这个方法有用! 假设你也在洛杉矶,在Korean town大肆宣传这个电影。你觉得美国的韩国人会因为中国政府而反感你?
g
generalB
bigbless 发表于 2025-08-18 16:01
又有人来泼冷水了。这表示这个方法有用! 假设你也在洛杉矶,在Korean town大肆宣传这个电影。你觉得美国的韩国人会因为中国政府而反感你?

不明白为什么跑到韩国城宣传这个电影,你是票房推销员吗?你有这心直接去韩国城展示日本侵华历史和张纯如的书才是正道
i
iloveGelato
nanako2008 发表于 2025-08-18 15:05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h262SoSA7Iw?si=hBa3v2QwufTTZPPj
没看过电影,但这个视频里说的南京大屠杀是怎样被全世界知晓,拉贝日记等等,确实属实。请问看过电影能说说这个电影是不是有不实之处?

电影的背景是真实的,故事是虚构的。我觉得没有问题呀,《美丽人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些都是虚构的故事,不是所有二战电影都要改编自真实事件。
m
morse_homology
nanako2008 发表于 2025-08-18 15:05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h262SoSA7Iw?si=hBa3v2QwufTTZPPj
没看过电影,但这个视频里说的南京大屠杀是怎样被全世界知晓,拉贝日记等等,确实属实。请问看过电影能说说这个电影是不是有不实之处?

这是故事片,不是历史片。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进行艺术加工。
拿着放大镜挑刺的,多半是拿了日本外务省的钱。
S
Shanyangkaitai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h262SoSA7Iw?si=hBa3v2QwufTTZPPj
没看过电影,但这个视频里说的南京大屠杀是怎样被全世界知晓,拉贝日记等等,确实属实。请问看过电影能说说这个电影是不是有不实之处?
nanako2008 发表于 2025-08-18 15:05

这个老梁当年是体育评论员出身,但为了博眼球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出了名的!
比如他当年造谣,为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大唱赞歌,说美军是严格遵守交战双方不杀俘虏的原则,反倒是王成不管不顾大喊“向我开炮”。
就听他说到:“美国历史上的排华法案只是因为美国的爱尔兰人歧视中国人,而1902年美国政府已经取消并道歉…..”。就知道这个老梁是个只知道点皮毛,就敢开口胡说八道的人了。
美国通过一个法案需要从提案提交(可能是憎恨中国人的美国爱尔兰人议员提交)、到委员会审议审批、还要众议院、参议院两院表决、直到总统最后签署同意才能成立!要不是整个社会普遍对中国人的歧视,仅仅美国的爱尔兰人歧视中国人,能形成排华法案么?
况且美国政府因为是中国同盟国,直到1943年才废除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排华法案。拖到2012年,也就是130年后,美国官方才正式为1882年的《排华法案》道歉!
他这个老梁的观点还值得听吗?他还有什么良心和资格去评论修建太平洋铁路的被剥削和压榨的华工?你就抓住一句带有文学色彩的句子“每根枕木下都有每个华工的尸体”,企图抹杀华工在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时的血泪史,真是毫无一丝的良知!
华工平均工作12个小时,月工资26美元,不管食宿没有任何的保险,华工还得交2. 5美元/月的外籍劳工税。太平洋铁路最艰难棘手的工程路段是华工修建出来的,当时参与建设约1.7万人,因工死亡人数超过4000人。华工的死亡率约是23%。这23%的死亡率,根本没有考虑华工从中国到达美国死亡率:据报道,由于运输航只生存条件之恶劣,当年4艘共载有2523人前往加州参与铁路建设,途中死亡1620人,死亡率高达64%.
由于勤劳拚命、高效出活华工的加入,原计划14年完成的太平洋铁路,结果只用了7年完工。华人拿着最少的工资,干着最累最危险的活!
而当时白种员工一个月包吃包住,月工资35美元,一天就只工作8个小时。
老梁说华工不配合爱尔兰人的工人运动,所以在同为底层的劳工眼里被白人恨。他不知道和理解的是:当时绝大多数华工不懂英文、在美国没有任何根基,在美国社会劳工市场没有多少议价能力,一个星期没工作,去哪找饭吃?饿死吗?能与爱尔兰人等没有语言和文化隔阂的白人群体可比吗?
别说二百年前,就是今天,你老梁敢赤手空拳来美国混吗?你能混成啥样?
所以这种基本良知都缺乏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评判那段沉重的历史!他首先得找到点人性才行,他还有什么资格说“历史洁癖”?

l
luka426
这个电影距离辛德勒的名单还差得有点远,奥斯卡大概感觉是没戏的。 当然努力让他得到提名是有理想的。
另外,这个电影里面喊口号的桥段太多了。 辛德勒的名单看完之后感想是反战。 照相馆看完感性是反日。
差距大概就是在这里吧。
葭月
nanako2008 发表于 2025-08-18 15:05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h262SoSA7Iw?si=hBa3v2QwufTTZPPj
没看过电影,但这个视频里说的南京大屠杀是怎样被全世界知晓,拉贝日记等等,确实属实。请问看过电影能说说这个电影是不是有不实之处?

电影的主要人物小邮差也就是照相馆小学徒是有真实人物的,就是老梁说的罗瑾,他真实保留了南京大屠杀日本人拍的照片,只是偷出来的途径有艺术改造。真实历史是小学徒照片后来保存到战后才拿出来,作为证据上了法庭,审判了南京战犯。电影里是当时就被人偷出来,给欧美人士拿到国外发表了,后来又作为证据上法庭。
P
Pebral
Shanyangkaitai 发表于 2025-08-18 14:15
首先,这是一部电影,不是纪录片,说它没有真实反应历史,完全是居心叵测!
南京大屠杀所有的背景都是真真实实发生的! 说它没有真实反应历史的人,就像小日本这些年一直在狡辩的是:你中国一直说南京大屠杀死了三十万人,你把这三十万人的名字、年龄、性别、户籍、死在哪里的给我清清楚楚罗列出来!我日本没有杀三十万,挺多二十万吧?
WC你日本八代zz! 南京被你小日本血腥屠城6周,烧杀抢掠,当时南京户籍档案全部烧光了,况且还存在建档不全的问题,南京拿不出来!更可笑的是,当时会有人去跟着核对谁在哪里被杀被奸被砍头的吗?南京之所以统计出三十万被屠杀,根据是:
1.国际调查与日军自供 英国记者田伯烈1938年报道称“至少30万平民遭屠杀”,日本外相广田弘毅的电报也间接承认这一数字。日军少佐太田寿男供述,仅下关地区就处理尸体10万具,加上焚毁、抛江的15万具,总数超25万。 2.战后法庭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屠杀超20万,未计入毁尸部分。 南京军事法庭统计:集体屠杀19万,零散屠杀15万,合计34万。 3.埋尸记录 慈善团体掩埋18.5万,伪政府及个人收埋4万,日军自行毁尸15万,总数近37万。 综上,“30万”是保守估算,实际可能更高。这一数字不仅是历史定论,更是民族记忆的深刻

奥斯卡获奖片《美丽人生》感人吧? 《美丽人生》(La vita è bella, 1997)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是一部虚构的故事。 不过,它的创作灵感部分来源于真实经历和历史背景: 大背景是真实的 影片发生在二战时期,讲述犹太人被送往纳粹集中营的遭遇,这一历史背景是真实存在的。 灵感来源之一:罗伯托·贝尼尼的父亲 导演兼主演罗伯托·贝尼尼的父亲在二战期间确实被关进过德国的劳改营。他后来向贝尼尼讲述过自己在营中的痛苦经历,这对电影创作有一定影响。 文学灵感 贝尼尼也参考了意大利作家 鲁本斯·罗曼尼里(Rubino Romeo Salmonì) 的回忆录《这是一种美丽的人生》(In the End, I Beat Hitler),书中记载了作者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 但影片中主人公圭多用幽默与幻想来保护儿子、让他相信集中营只是一场“游戏”的情节,并没有直接的真实原型,而是导演的艺术创造。
所以《美丽人生》不是根据某个具体人物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是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导演父亲的经历和幸存者回忆录,虚构出的感人故事。
同样:《辛德勒的名单》其主线和核心事件——辛德勒冒险保护犹太人免遭大屠杀——完全是真实历史。但《辛德勒的名单》并非完全纪实,电影中有一些细节是艺术加工。
还有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并不是完全真实事件的还原,而是虚构故事,但它的灵感确实来源于一些真实的历史案例: ✅ 真实背景 诺曼底登陆 电影开头的奥马哈海滩登陆场面,参考了1944年6月6日盟军诺曼底登陆的真实战役。这段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逼真的战争场景之一。 尼兰德兄弟(Niland brothers) 影片“瑞恩兄弟”失去三人、只剩一人的设定,灵感来源于美国 尼兰德兄弟 的真实故事: 四兄弟一同参军。 其中两人在战斗中阵亡,另一人在缅甸失踪(后来其实是战俘,被救出),只剩一人还在欧洲作战。 美军为避免“家族全军覆没”,把幸存的兄弟带回了美国。 ❌ 虚构部分 “米勒上尉带小队深入敌后寻找并带回瑞恩”的行动完全是虚构的,没有实际发生。 人物瑞恩本人并没有历史原型,他是编剧根据尼兰德兄弟故事虚构出来的角色。

话是这么说,但如果辛德勒的故事发生在中国,那是绝对不会有人叫好的,能让拍都不错了,怎么能拍一个纳粹分子拯救犹太人的故事呢,那还怎么血债血偿。当然拍出东京物语的世界名导小津安二郎确实该死。
葭月
这个电影距离辛德勒的名单还差得有点远,奥斯卡大概感觉是没戏的。 当然努力让他得到提名是有理想的。
另外,这个电影里面喊口号的桥段太多了。 辛德勒的名单看完之后感想是反战。 照相馆看完感性是反日。
差距大概就是在这里吧。

luka426 发表于 2025-08-18 18:03

辛德勒的名单看完也不是反战,是反法西斯,反纳粹。毕竟杀人的和救人的都是德国人。辛德勒里面其实没有什么战场画面,主要是犹太大屠杀,和南京类似。
p
pwwq
Pebral 发表于 2025-08-18 18:12
话是这么说,但如果辛德勒的故事发生在中国,那是绝对不会有人叫好的,能让拍都不错了,怎么能拍一个纳粹分子拯救犹太人的故事呢,那还怎么血债血偿。当然拍出东京物语的世界名导小津安二郎确实该死。

你这假设不成立,里面加入了太多的 你自己的 脑补的 东西,
我也可以给一个假设,
如果 日本最后 二战战胜了,占领大部分亚洲地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咱们今天不仅仅得说日语,还得向 天皇效忠,我这个假设、都比你假设 更靠谱一些、因为里面不需要加入更多的 脑补的

p
pwwq
葭月 发表于 2025-08-18 18:14
辛德勒的名单看完也不是反战,是反法西斯,反纳粹。毕竟杀人的和救人的都是德国人。辛德勒里面其实没有什么战场画面,主要是犹太大屠杀,和南京类似。

辛德勒的名单,
就是 直接 对标 南京大屠杀的 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人额拉贝,被称为 中国的 辛德勒
s
suyutong
不论真假、是否符合事实,一部战争电影如果主题不是反战而是激发仇恨,那它就是个垃圾!
s
suyutong
pwwq 发表于 2025-08-18 18:18
你这假设不成立,里面加入了太多的 你自己的 脑补的 东西,
我也可以给一个假设,
如果 日本最后 二战战胜了,占领大部分亚洲地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咱们今天不仅仅得说日语,还得向 天皇效忠,我这个假设、都比你假设 更靠谱一些、因为里面不需要加入更多的 脑补的


抗日战争如果失败了,今天成吉思汗就是日本人了 LOL
h
helloterran4
外务省的宣传通告口径之一。
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而且里面也明确描写了最后胶卷被带进安全区。
bluecrab 发表于 2025-08-18 14:09

片中那个说“战争结束后我也想去拍电影”的残暴日本摄影师也是有原型的,原型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
1937年,小津安二郎作为瓦斯部队的文职摄影师参与侵华战争,其战地日记中存在将中国人视为“虫子”的歧视性记录,这一心态与电影中伊藤表面拍摄“亲善照”、实则漠视中国人生命的设定相呼应。
对于参与侵华战争的过往,他战后毫无悔改,甚至在回国后像写旅游日记地记录了这段往事(我摘取了几段) 1 说我们中国兵像虫子,怎么扫射我们,都心平气和 “看到这种中国兵, 一点不会想到那是人。就像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虫子。从他们身上无法承认人的价值, 只不过是狂妄地反抗的敌人, 不,看上去就像是个什么东西, 再怎么扫射(他们),也心平气和。”
2 说日军用子弹还击国兵时的场景,非常好看 “遇上敌人夜袭时,我们立刻熄灭篝火,敌人的枪弹打得余烬火星四溅,每当火光一闪,我都看到映在身后的民家土壁上的我们的影子。当时我想,啊,这完全可以用在电影上。那也是在夜间,敌人的狙击兵从前面的的树林中向我们射击,于是我们立刻还击,子弹掠过眼前的杏树,白色杏花纷纷飘落,非常好看"
砍中国人的体验就像拍古装戏一样 一次体验敌人的子弹是在滁县,无情地愕然射来,但渐渐习惯了。刚开始不自觉地拼命喝酒,借几分酒意行事。到最后就不在乎了。砍人时也像演古装片一样。抡刀砍下时,会暂时一动不动。 呀!倒下了。戏剧果然很写实。我居然还有心情注意这种事情。

只可惜和电影里的描绘不一样,小津安二郎不仅没有死,战后还摇身一变成了艺术片/家庭片导演,代表作有《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晚春》,拍摄电影以细腻的叙述讲诉一些家庭的故事,影片充满着温情,充满对人性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
只不过他选择对中国人展现自己身为日寇,兽性而非人的一面。
h
helloterran4
葭月 发表于 2025-08-18 18:10
电影的主要人物小邮差也就是照相馆小学徒是有真实人物的,就是老梁说的罗瑾,他真实保留了南京大屠杀日本人拍的照片,只是偷出来的途径有艺术改造。真实历史是小学徒照片后来保存到战后才拿出来,作为证据上了法庭,审判了南京战犯。电影里是当时就被人偷出来,给欧美人士拿到国外发表了,后来又作为证据上法庭。

片中那个说“战争结束后我也想去拍电影”的残暴日本摄影师也是有原型的,原型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
1937年,小津安二郎作为瓦斯部队的文职摄影师参与侵华战争,其战地日记中存在将中国人视为“虫子”的歧视性记录,这一心态与电影中伊藤表面拍摄“亲善照”、实则漠视中国人生命的设定相呼应。
对于参与侵华战争的过往,他战后毫无悔改,甚至在回国后像写旅游日记地记录了这段往事(我摘取了几段) 1 说我们中国兵像虫子,怎么扫射我们,都心平气和 “看到这种中国兵, 一点不会想到那是人。就像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虫子。从他们身上无法承认人的价值, 只不过是狂妄地反抗的敌人, 不,看上去就像是个什么东西, 再怎么扫射(他们),也心平气和。”
2 说日军用子弹还击国兵时的场景,非常好看 “遇上敌人夜袭时,我们立刻熄灭篝火,敌人的枪弹打得余烬火星四溅,每当火光一闪,我都看到映在身后的民家土壁上的我们的影子。当时我想,啊,这完全可以用在电影上。那也是在夜间,敌人的狙击兵从前面的的树林中向我们射击,于是我们立刻还击,子弹掠过眼前的杏树,白色杏花纷纷飘落,非常好看"
砍中国人的体验就像拍古装戏一样 一次体验敌人的子弹是在滁县,无情地愕然射来,但渐渐习惯了。刚开始不自觉地拼命喝酒,借几分酒意行事。到最后就不在乎了。砍人时也像演古装片一样。抡刀砍下时,会暂时一动不动。 呀!倒下了。戏剧果然很写实。我居然还有心情注意这种事情。

只可惜和电影里的描绘不一样,小津安二郎不仅没有死,战后还摇身一变成了艺术片/家庭片导演,代表作有《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晚春》,拍摄电影以细腻的叙述讲诉一些家庭的故事,影片充满着温情,充满对人性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
只不过他选择对中国人展现自己身为日寇,兽性而非人的一面。
h
helloterran4
不论真假、是否符合事实,一部战争电影如果主题不是反战而是激发仇恨,那它就是个垃圾!
suyutong 发表于 2025-08-18 18:19

懂了,所以辛德勒名单是激发仇恨的电影
什么?你说仇恨纳粹这种反人类集团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仇恨日寇也是理所当然的啊。
为什么现代日本还有这么多人给日寇洗地,那是中国人的问题么?
拍摄于2025年7月
m
momo099
如果要论中国人的民族性。“偏激”是绝对不在列的。稍微了解中国人的都会惊讶于中国人的好客热情和厚道。 如果最热情,最厚道的中国人都能体会到仇恨,那总是有原因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呢?更何况,人家对你的“宽恕”根本不稀罕。因为“本来就没那回事”。
l
lovejames
片中那个说“战争结束后我也想去拍电影”的残暴日本摄影师也是有原型的,原型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
1937年,小津安二郎作为瓦斯部队的文职摄影师参与侵华战争,其战地日记中存在将中国人视为“虫子”的歧视性记录,这一心态与电影中伊藤表面拍摄“亲善照”、实则漠视中国人生命的设定相呼应。
对于参与侵华战争的过往,他战后毫无悔改,甚至在回国后像写旅游日记地记录了这段往事(我摘取了几段) 1 说我们中国兵像虫子,怎么扫射我们,都心平气和 “看到这种中国兵, 一点不会想到那是人。就像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虫子。从他们身上无法承认人的价值, 只不过是狂妄地反抗的敌人, 不,看上去就像是个什么东西, 再怎么扫射(他们),也心平气和。”
2 说日军用子弹还击国兵时的场景,非常好看 “遇上敌人夜袭时,我们立刻熄灭篝火,敌人的枪弹打得余烬火星四溅,每当火光一闪,我都看到映在身后的民家土壁上的我们的影子。当时我想,啊,这完全可以用在电影上。那也是在夜间,敌人的狙击兵从前面的的树林中向我们射击,于是我们立刻还击,子弹掠过眼前的杏树,白色杏花纷纷飘落,非常好看"
砍中国人的体验就像拍古装戏一样 一次体验敌人的子弹是在滁县,无情地愕然射来,但渐渐习惯了。刚开始不自觉地拼命喝酒,借几分酒意行事。到最后就不在乎了。砍人时也像演古装片一样。抡刀砍下时,会暂时一动不动。 呀!倒下了。戏剧果然很写实。我居然还有心情注意这种事情。

只可惜和电影里的描绘不一样,小津安二郎不仅没有死,战后还摇身一变成了艺术片/家庭片导演,代表作有《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晚春》,拍摄电影以细腻的叙述讲诉一些家庭的故事,影片充满着温情,充满对人性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
只不过他选择对中国人展现自己身为日寇,兽性而非人的一面。

helloterran4 发表于 2025-08-18 18:47

呵呵这一篇应该单开一贴,虽然我已经从别处看到介绍了但是可能很多网友还不知道, 恨中反华党和精日一族看到真相这样传播, 应该会更刺痛。 可以单开一篇 详细介绍小津安二郎作为本片摄影师原型,他的战争罪行和参与屠杀中国人的黑历史。
葭月
helloterran4 发表于 2025-08-18 18:48
片中那个说“战争结束后我也想去拍电影”的残暴日本摄影师也是有原型的,原型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
1937年,小津安二郎作为瓦斯部队的文职摄影师参与侵华战争,其战地日记中存在将中国人视为“虫子”的歧视性记录,这一心态与电影中伊藤表面拍摄“亲善照”、实则漠视中国人生命的设定相呼应。
对于参与侵华战争的过往,他战后毫无悔改,甚至在回国后像写旅游日记地记录了这段往事(我摘取了几段) 1 说我们中国兵像虫子,怎么扫射我们,都心平气和 “看到这种中国兵, 一点不会想到那是人。就像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虫子。从他们身上无法承认人的价值, 只不过是狂妄地反抗的敌人, 不,看上去就像是个什么东西, 再怎么扫射(他们),也心平气和。”
2 说日军用子弹还击国兵时的场景,非常好看 “遇上敌人夜袭时,我们立刻熄灭篝火,敌人的枪弹打得余烬火星四溅,每当火光一闪,我都看到映在身后的民家土壁上的我们的影子。当时我想,啊,这完全可以用在电影上。那也是在夜间,敌人的狙击兵从前面的的树林中向我们射击,于是我们立刻还击,子弹掠过眼前的杏树,白色杏花纷纷飘落,非常好看"
砍中国人的体验就像拍古装戏一样 一次体验敌人的子弹是在滁县,无情地愕然射来,但渐渐习惯了。刚开始不自觉地拼命喝酒,借几分酒意行事。到最后就不在乎了。砍人时也像演古装片一样。抡刀砍下时,会暂时一动不动。 呀!倒下了。戏剧果然很写实。我居然还有心情注意这种事情。

只可惜和电影里的描绘不一样,小津安二郎不仅没有死,战后还摇身一变成了艺术片/家庭片导演,代表作有《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晚春》,拍摄电影以细腻的叙述讲诉一些家庭的故事,影片充满着温情,充满对人性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
只不过他选择对中国人展现自己身为日寇,兽性而非人的一面。

谢谢分享,没想到小津是这样的,和他的电影里展现的人性完全不一样啊,震惊了。大概像他说的,在他心里有些人不算是人。
m
morse_homology
luka426 发表于 2025-08-18 18:03
这个电影距离辛德勒的名单还差得有点远,奥斯卡大概感觉是没戏的。 当然努力让他得到提名是有理想的。
另外,这个电影里面喊口号的桥段太多了。 辛德勒的名单看完之后感想是反战。 照相馆看完感性是反日。
差距大概就是在这里吧。

看完辛德勒的名单,你不仇恨那些纳粹?
m
morse_homology
suyutong 发表于 2025-08-18 18:19
不论真假、是否符合事实,一部战争电影如果主题不是反战而是激发仇恨,那它就是个垃圾!

你这么仇恨辛德勒的名单?
P
Pebral
回复 27楼 pwwq 的帖子
这只是个比方。当然你可以说日军里面找不出一个辛德勒这种有人性的,如果事实如此,那可以拍摄出普通日本人,在军国主义的影响下是如何一步一步丧失人性的。这片子其实还不错,暴力很克制,责任闭环引导至谷寿夫枪决,反战而不仇恨比起其他片子做的相当好了。但我看主角刚开始就是伪善的,最后漏出獠牙,很难不让人觉得日本人这个整体就是如此,而不能联想到是军国主义把普通人变得如此。
m
momo099
看一下德国战后反思的纪念馆 柏林 •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Holocaust-Mahnmal):位于勃兰登堡门旁,是德国最著名的反思纳粹罪行的纪念地,由 2,700 多块混凝土石碑组成。 • 恐怖地形图(Topographie des Terrors):原纳粹盖世太保和党卫军总部旧址,如今是一个大型的历史展览中心,展示纳粹政权的暴行。 • 犹太博物馆(Jüdisches Museum):由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不仅讲述德国犹太历史,也直面大屠杀。 慕尼黑 • 慕尼黑国家社会主义历史文献中心(NS-Dokumentationszentrum München):建立在纳粹党总部的旧址上,系统反思纳粹在慕尼黑的起源与扩张。 其他城市 • 达豪集中营纪念馆(KZ-Gedenkstätte Dachau,靠近慕尼黑):德国第一个纳粹集中营遗址,如今是纪念馆,详细展现集中营的残酷历史。 •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纪念馆(Buchenwald Gedenkstätte,魏玛附近):规模较大的集中营遗址,保存了大量原始建筑。 • 汉堡的神学学院纪念地(Neuengamme Konzentrationslager Memorial):保存原始集中营遗迹,举办反思教育活动。 此外,德国很多城市街头都有“绊脚石”(Stolpersteine),这是嵌在地面上的小铜牌,上面刻着曾经居住在这里并被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或其他受害者的名字与命运。 可以说,德国不仅有纪念馆,而且把“反思纳粹历史、防止重演”当作国家责任来传承。
m
momo099
我想请问,都说中国人要忘却仇恨,在日本的土地上,有哪怕一座这样的记录侵华和反思的纪念馆吗?
啥玩意
奥斯卡算屁,一个黑箱奖为毛非要进奥斯卡?这段历史中国人知道就足够了,以后让奥斯卡给东京大屠杀发奖
h
helloterran4
看一下德国战后反思的纪念馆 柏林 •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Holocaust-Mahnmal):位于勃兰登堡门旁,是德国最著名的反思纳粹罪行的纪念地,由 2,700 多块混凝土石碑组成。 • 恐怖地形图(Topographie des Terrors):原纳粹盖世太保和党卫军总部旧址,如今是一个大型的历史展览中心,展示纳粹政权的暴行。 • 犹太博物馆(Jüdisches Museum):由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不仅讲述德国犹太历史,也直面大屠杀。 慕尼黑 • 慕尼黑国家社会主义历史文献中心(NS-Dokumentationszentrum München):建立在纳粹党总部的旧址上,系统反思纳粹在慕尼黑的起源与扩张。 其他城市 • 达豪集中营纪念馆(KZ-Gedenkstätte Dachau,靠近慕尼黑):德国第一个纳粹集中营遗址,如今是纪念馆,详细展现集中营的残酷历史。 •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纪念馆(Buchenwald Gedenkstätte,魏玛附近):规模较大的集中营遗址,保存了大量原始建筑。 • 汉堡的神学学院纪念地(Neuengamme Konzentrationslager Memorial):保存原始集中营遗迹,举办反思教育活动。 此外,德国很多城市街头都有“绊脚石”(Stolpersteine),这是嵌在地面上的小铜牌,上面刻着曾经居住在这里并被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或其他受害者的名字与命运。 可以说,德国不仅有纪念馆,而且把“反思纳粹历史、防止重演”当作国家责任来传承。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18 19:19

对比日本:
《南京照相馆》中,日军撬走了南京城墙砖,要拿回日本,当时看到时候不了解,后来上网查了下,日寇在中国各地都搜寻了一些中国文化标志性建筑,在日本弄个了塔,这个塔是他们用来镇压中国国运和中国英烈亡魂的象征地标。这个塔现在还在!
八纮一宇塔(日语:八紘一宇の塔)是位于日本宫崎县宫崎市中心部(二战前被称作“八纮台”)的石塔。该塔为庆祝1940年(日本历昭和15年)的神武天皇即位2600周年而设计建造
塔高37米,塔基的筑石包括日本皇军由中国各地著名建筑物(包括长城、故宫、泰山山顶、南京中山陵、黄鹤楼等)挖取的238件石块,亦有从韩国和其他日本侵占的国家夺取的石块[2]。正面中央是秩父宫雍仁亲王亲笔题写的“八纮一宇”文字雕刻,内部是神武东征记絵画。塔的上层则是“天皇”出生地的石料修筑,意指天皇的日本将永远统治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进入盟军占领时期,由驻日盟军总司令管治。1946年(昭和21年),“八纮一宇”文字与荒御魂像(武人象徴)一度被削去,塔名也改为“平和之塔”。随着盟军占领的结束,在1962年(昭和37年)荒御魂像又得到再建。到1965年(昭和40年),“八纮一宇”文字也重新修复。
八纮一宇(日语:八紘一宇)是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家格言,日本政府宣传部门的解释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但在当时的氛围下,实质上是服务日军的侵略扩张政策,从军备、政治体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动员。


据统计塔基材料共使用了约1789块石材,其中有238块来源于中国,包括中国长城砖、南京中山陵、泰山顶石、黄鹤楼、故宫及上海市政厅等著名地标石材。 其中有四块来自南京,最著名的是来自明故宫内的“麒麟浮雕”石,上刻有【南京日本居留民会】
其余部分石头来源
h
helloterran4
对比日本:
《南京照相馆》中,日军撬走了南京城墙砖,要拿回日本,当时看到时候不了解,后来上网查了下,日寇在中国各地都搜寻了一些中国文化标志性建筑,在日本弄个了塔,这个塔是他们用来镇压中国国运和中国英烈亡魂的象征地标。这个塔现在还在!
八纮一宇塔(日语:八紘一宇の塔)是位于日本宫崎县宫崎市中心部(二战前被称作“八纮台”)的石塔。该塔为庆祝1940年(日本历昭和15年)的神武天皇即位2600周年而设计建造
塔高37米,塔基的筑石包括日本皇军由中国各地著名建筑物(包括长城、故宫、泰山山顶、南京中山陵、黄鹤楼等)挖取的238件石块,亦有从韩国和其他日本侵占的国家夺取的石块[2]。正面中央是秩父宫雍仁亲王亲笔题写的“八纮一宇”文字雕刻,内部是神武东征记絵画。塔的上层则是“天皇”出生地的石料修筑,意指天皇的日本将永远统治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进入盟军占领时期,由驻日盟军总司令管治。1946年(昭和21年),“八纮一宇”文字与荒御魂像(武人象徴)一度被削去,塔名也改为“平和之塔”。随着盟军占领的结束,在1962年(昭和37年)荒御魂像又得到再建。到1965年(昭和40年),“八纮一宇”文字也重新修复。
八纮一宇(日语:八紘一宇)是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家格言,日本政府宣传部门的解释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但在当时的氛围下,实质上是服务日军的侵略扩张政策,从军备、政治体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动员。


据统计塔基材料共使用了约1789块石材,其中有238块来源于中国,包括中国长城砖、南京中山陵、泰山顶石、黄鹤楼、故宫及上海市政厅等著名地标石材。 其中有四块来自南京,最著名的是来自明故宫内的“麒麟浮雕”石,上刻有【南京日本居留民会】
其余部分石头来源

helloterran4 发表于 2025-08-18 19:30

日本右翼远不止参拜靖国神社。其实论右翼疯子们的精神图腾,八纮一宇塔和殉国七士庙的地位相较于靖国神社只会高不会低。
而那个殉国七墓庙,就供奉着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七位绳艺爱好者的骸骨。其敏感程度,连裕仁天蝗都不敢去拜祭,只是在山下冲自己的七个替死鬼鞠了个躬就匆匆走了。每年8月15日左右,各路右翼疯子和黑帮都在此聚会搞事,空气中充满了非正常人类的味道。

殉国七士庙(日语:殉国七士廟/じゅんこくしちしびょう),位于日本爱知县西尾市东幡豆町三根山顶的庙。庙里供奉了7名二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为甲级战犯并执行死刑的大日本帝国军事政治人物。庙前墓碑高5米,碑上刻有由前首相岸信介手书的“殉國七士墓”,7人的遗体埋于墓碑下。[1] 祭祀对象 军人 东条英机(首相、陆军大将) 土肥原贤二(陆军大将) 板垣征四郎(陆军大将) 木村兵太郎(陆军大将) 松井石根(陆军大将) 武藤章(陆军中将) 文官 广田弘毅(首相)

律师三文字正平在1952年《旧金山和平条约》签署的同时,发起了修建陵墓的运动。
这个美日单独媾和,没有中苏签字的《旧金山合约》(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盟国不得单独同日本媾和)是个什么玩意儿,也就一望可知了。
m
morse_homology
helloterran4 发表于 2025-08-18 19:35
日本右翼远不止参拜靖国神社。其实论右翼疯子们的精神图腾,八纮一宇塔和殉国七士庙的地位相较于靖国神社只会高不会低。
而那个殉国七士庙,就供奉着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七位绳艺爱好者的骸骨。其敏感程度,连裕仁天蝗都不敢去拜祭,只是在山下冲自己的七个替死鬼鞠了个躬就匆匆走了。每年8月15日左右,各路右翼疯子和黑帮都在此聚会搞事,空气中充满了非正常人类的味道。


还是美国在二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清算得不够。
S
Shanyangkaitai
helloterran4 发表于 2025-08-18 18:47
片中那个说“战争结束后我也想去拍电影”的残暴日本摄影师也是有原型的,原型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
1937年,小津安二郎作为瓦斯部队的文职摄影师参与侵华战争,其战地日记中存在将中国人视为“虫子”的歧视性记录,这一心态与电影中伊藤表面拍摄“亲善照”、实则漠视中国人生命的设定相呼应。
对于参与侵华战争的过往,他战后毫无悔改,甚至在回国后像写旅游日记地记录了这段往事(我摘取了几段) 1 说我们中国兵像虫子,怎么扫射我们,都心平气和 “看到这种中国兵, 一点不会想到那是人。就像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虫子。从他们身上无法承认人的价值, 只不过是狂妄地反抗的敌人, 不,看上去就像是个什么东西, 再怎么扫射(他们),也心平气和。”
2 说日军用子弹还击国兵时的场景,非常好看 “遇上敌人夜袭时,我们立刻熄灭篝火,敌人的枪弹打得余烬火星四溅,每当火光一闪,我都看到映在身后的民家土壁上的我们的影子。当时我想,啊,这完全可以用在电影上。那也是在夜间,敌人的狙击兵从前面的的树林中向我们射击,于是我们立刻还击,子弹掠过眼前的杏树,白色杏花纷纷飘落,非常好看"
砍中国人的体验就像拍古装戏一样 一次体验敌人的子弹是在滁县,无情地愕然射来,但渐渐习惯了。刚开始不自觉地拼命喝酒,借几分酒意行事。到最后就不在乎了。砍人时也像演古装片一样。抡刀砍下时,会暂时一动不动。 呀!倒下了。戏剧果然很写实。我居然还有心情注意这种事情。

只可惜和电影里的描绘不一样,小津安二郎不仅没有死,战后还摇身一变成了艺术片/家庭片导演,代表作有《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晚春》,拍摄电影以细腻的叙述讲诉一些家庭的故事,影片充满着温情,充满对人性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
只不过他选择对中国人展现自己身为日寇,兽性而非人的一面。

原来拍出《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晚春》的导演小津安二郎,竟然是这样一头畜牲!
谢谢你又让我提升了对小日本的认识!
P
Pebral
回复 42楼 momo099 的帖子
还真有,虽然远远比不上德国,from gpt5 thinking: 有,但不多,且多数是民间/大学系的小馆,长期也有争议和压力。代表性的几家:
冈正治纪念长崎和平资料馆(Nagasaki):专门展出日本在亚洲的侵略与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杀、强征劳工与“慰安妇”等,立场明确,常被称为日本少数正面直视加害史的馆舍。 https://www.dark-tourism.com/index.php/1309-oka-masaharu-memorial-nagasaki-peace-museum?utm_source=chatgpt.com 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 WAM(东京):聚焦军队性暴力与“慰安妇”制度,持续做档案整理、专题展与教育活动。 https://wam-peace.org/en/?utm_source=chatgpt.com 立命馆大学・京都世界和平馆(京都):大学馆系,长期以展览与合作项目反思日本的战争责任,与南京纪念馆有交流。 https://rwp-museum.jp/en/?utm_source=chatgpt.com 丸木美术馆(埼玉):除了《广岛之图》系列,还有专门的**《南京大屠杀》长卷**常设/轮展,用艺术直面加害与受害。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Hiroshima_Panels?utm_source=chatgpt.com 长崎原爆资料馆(长崎):以原子弹主题为主,但最新讨论与报道提到其也纳入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等侵略行为的相关展示维度。 https://www.asahi.com/ajw/articles/15966108?utm_source=chatgpt.com

同时也要如实说:有些公立和平馆在政治风向下弱化或撤下了关于侵略与加害的部分,比如大阪“Peace Osaka”的展陈在2015年“更新”后争议很大。
一句话总结:日本境内并非完全没有“记录侵华并进行反思”的场馆,但多为民间/大学主导、规模不大、且议题常遭争论;主流公立馆里出现这类内容的比例与力度,整体偏弱。
S
Shanyangkaitai
helloterran4 发表于 2025-08-18 19:35
日本右翼远不止参拜靖国神社。其实论右翼疯子们的精神图腾,八纮一宇塔和殉国七士庙的地位相较于靖国神社只会高不会低。
而那个殉国七墓庙,就供奉着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七位绳艺爱好者的骸骨。其敏感程度,连裕仁天蝗都不敢去拜祭,只是在山下冲自己的七个替死鬼鞠了个躬就匆匆走了。每年8月15日左右,各路右翼疯子和黑帮都在此聚会搞事,空气中充满了非正常人类的味道。

殉国七士庙(日语:殉国七士廟/じゅんこくしちしびょう),位于日本爱知县西尾市东幡豆町三根山顶的庙。庙里供奉了7名二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为甲级战犯并执行死刑的大日本帝国军事政治人物。庙前墓碑高5米,碑上刻有由前首相岸信介手书的“殉國七士墓”,7人的遗体埋于墓碑下。[1] 祭祀对象 军人 东条英机(首相、陆军大将) 土肥原贤二(陆军大将) 板垣征四郎(陆军大将) 木村兵太郎(陆军大将) 松井石根(陆军大将) 武藤章(陆军中将) 文官 广田弘毅(首相)

律师三文字正平在1952年《旧金山和平条约》签署的同时,发起了修建陵墓的运动。
这个美日单独媾和,没有中苏签字的《旧金山合约》(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盟国不得单独同日本媾和)是个什么玩意儿,也就一望可知了。

第一次知道,太震撼了!
感到日本这个民族不但不要脸,而且没救了!
m
momo099
Pebral 发表于 2025-08-18 19:38
回复 42楼 momo099 的帖子
还真有,虽然远远比不上德国,from gpt5 thinking: 有,但不多,且多数是民间/大学系的小馆,长期也有争议和压力。代表性的几家:
冈正治纪念长崎和平资料馆(Nagasaki):专门展出日本在亚洲的侵略与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杀、强征劳工与“慰安妇”等,立场明确,常被称为日本少数正面直视加害史的馆舍。 https://www.dark-tourism.com/index.php/1309-oka-masaharu-memorial-nagasaki-peace-museum?utm_source=chatgpt.com 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 WAM(东京):聚焦军队性暴力与“慰安妇”制度,持续做档案整理、专题展与教育活动。 https://wam-peace.org/en/?utm_source=chatgpt.com 立命馆大学・京都世界和平馆(京都):大学馆系,长期以展览与合作项目反思日本的战争责任,与南京纪念馆有交流。 https://rwp-museum.jp/en/?utm_source=chatgpt.com 丸木美术馆(埼玉):除了《广岛之图》系列,还有专门的**《南京大屠杀》长卷**常设/轮展,用艺术直面加害与受害。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Hiroshima_Panels?utm_source=chatgpt.com 长崎原爆资料馆(长崎):以原子弹主题为主,但最新讨论与报道提到其也纳入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等侵略行为的相关展示维度。 https://www.asahi.com/ajw/articles/15966108?utm_source=chatgpt.com

同时也要如实说:有些公立和平馆在政治风向下弱化或撤下了关于侵略与加害的部分,比如大阪“Peace Osaka”的展陈在2015年“更新”后争议很大。
一句话总结:日本境内并非完全没有“记录侵华并进行反思”的场馆,但多为民间/大学主导、规模不大、且议题常遭争论;主流公立馆里出现这类内容的比例与力度,整体偏弱。

如果日本主流民众能够有向德国年轻人那样的对纳粹的认知,中国也没有办法说什么了。事实就是,大部分日本人根本听都没听说过,南京大屠杀。他们历史书里只有四个字,南京事件。
投降诏书,他们自己称为:终战诏书。
S
Shanyangkaitai
不论真假、是否符合事实,一部战争电影如果主题不是反战而是激发仇恨,那它就是个垃圾!
suyutong 发表于 2025-08-18 18:19

如果中国当年没有那么多见利忘义出卖同胞的垃圾汉奸配合小日本,中国老百姓会被屠杀得那么惨烈吗?
如果没有今天日本集体垃圾们仍把二战战犯做为国家英雄当做祖宗般供奉,中国现代人还会一直纠结这段历史吗?
如果希特勒和纳粹们被放入了神殿,德国政府和人民每年会祭拜,别说美国和欧洲人民会对德国怎么行动,以色列就敢对德国直接宣战,信不信?
小日本敢这么干,不就是中国人太善良、太好欺负了吗?
t
thymesu
请问影片是讲中文还是英文配了音。
P
Pebral
回复 50楼 momo099 的帖子
m
momo099
Pebral 发表于 2025-08-18 20:20
回复 50楼 momo099 的帖子

看看chatgpt的回答吧。你能找到一个版本,这很好。但。。

m
momo099
又:日本政府对华战争赔款?没赔过一毛钱。 悔过?嘿嘿。日本政府应该为能谈得这么划算而得意吧。
l
lovejames
thymesu 发表于 2025-08-18 20:17
请问影片是讲中文还是英文配了音。

中文电影。中英文字幕。
j
jiangjiang
回复 52楼 thymesu 的帖子
影片是普通话南京话日语原声,英文字幕
a
amandalee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18 14:42
回复 5楼 Shanyangkaitai 的帖子
隔壁有人轻飘飘地突出几个字,假历史,就因为影片的一点小小的艺术加工。真的让我想起八个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讲句老实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见不得中国好的人太多。看笑话的人太多。至于居心叵测的,应该也不会少。

完全是真实历史。但太血腥暴力,适合20岁以上。按照这边划分等级,不是pg13,我觉得是r-rating。同样是讲大屠杀,几部奥斯卡犹太二战被屠杀电影美丽人生,辛德勒名单都没这么血腥。那个摔婴儿真是吓死全场,旁边有脑子不好没看影评的大妈带娃来看,娃尖叫了。我感觉这娃晚上要做噩梦的。。
m
momo099
amandalee 发表于 2025-08-18 21:12
完全是真实历史。但太血腥暴力,适合20岁以上。按照这边划分等级,不是pg13,我觉得是r-rating。同样是讲大屠杀,几部奥斯卡犹太二战被屠杀电影美丽人生,辛德勒名单都没这么血腥。那个摔婴儿真是吓死全场,旁边有脑子不好没看影评的大妈带娃来看,娃尖叫了。我感觉这娃晚上要做噩梦的。。

不说分级,电影中有这些细节完全是因为真实的惨状更加夸张吧。。
摔婴儿是通过音效,没有直接进入镜头。
h
hellohey
thymesu 发表于 2025-08-18 20:17
请问影片是讲中文还是英文配了音。

讲的南京普通话,英文字幕,日本人说日语
t
thetisea
在Youtube多发一些关于日本的视频。另外,关于前面教科书的,我确实看到不少日本人在相关视频下面评论,他们不知道,学校也没教过,日本侵略史,南京大屠杀
P
Pebral
回复 55楼 momo099 的帖子
国共都没有要求赔偿。建国后有援助,换算下来跟庚子赔款4.5亿加利息差不多,gpt帮忙算了算:
基准数据
贷款总额用外务省「日本对华 ODA 数据」:贷款 3.3165 兆日元、无偿 1,575.86 亿、技协 1,844.98 亿。 **四轮“对华日元贷款”**的区间与额度、典型利率与 30/10 年期来自国会图书馆研究资料(第一轮 3,309 亿、第二轮 5,400 亿、第三轮 8,100 亿、第四轮 9700 亿日元;利率 3%→2.5–3.5%→2.5%→2.6%/1.8%/2.3% 等)。 2001–2007 的“滚动长清单”阶段:2001 年 161.4 亿(日外务省白皮书)、2002 年 1,613.66 亿(JBIC 新闻稿)、2006 年 623 亿、2007 年 463 亿(“最后一批”)等权威口径;其余 2003–2005 年用剩余额等分补齐到 3.3165 兆总额。
“投入总量”的美元等价(把每年日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换成美元再求和):≈ 284 亿美元;按美国 CPI 折算到 2023 年美元 ≈ 591 亿美元。  “真正白给的价值”(赠与等价):把无偿+技术合作(本身就是赠与)加上日元贷款的让渡利益(低息优惠相对市场利率的补贴值,按 DAC 传统10%贴现法估)≈ 400 亿(2023 年)美元;其中贷款让渡利益本身约 345 亿(2023 年)美元。  名义日元总额(官方口径):贷款 3.3165 兆日元、无偿 1,576 亿日元、技术合作 1,858 亿日元,合计约 3.66 兆日元(1979–2022)。 

简单说:
“总投入”的 2023 年美元规模 ≈ 590 亿; “白给的价值”(更贴近“日本相当给了多少”)≈ 400 亿。


口径说明(防杠要点)

“总投入”里贷款本金要归还,所以不是“给了”;之所以给出,是为了和媒体常见说法可对齐。 “让渡利益/赠与等价”是把优惠贷款当作市场利率贷款的折价来衡量;贴现选用 OECD/DAC 经典 10% 方法,这是保守做法,方便横向比较(换贴现率会有差异)。  年度汇率用 FRED 美联储年均 USD/JPY;通胀用 BLS CPI-U 年均表。 

一尼逆
以史为鉴,当前更应该多拍类似电影,因为小日子早就开始步步为营地篡改历史,侵略战争被他们美化为正义和平,去问问日本小年轻吧,倒是被侵略方中竟然一群蝇营狗苟之徒猪油蒙心,要用国家机器长期发声,如同犹太人那样,日本人对亚洲人的恶行比纳粹过犹不及,为什么容忍他们篡改历史
a
amandalee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18 21:19
不说分级,电影中有这些细节完全是因为真实的惨状更加夸张吧。。
摔婴儿是通过音效,没有直接进入镜头。


二战犹太人们被大屠杀也很真实。比如睡衣男孩直接活着集体被锅炉焚烧了。但这些真实不代表要血腥着拍。。。血腥拍反而是最初级表现手法,就好像古代刑场观看砍头达到的是震慑韭菜们作用。南京主题里,金陵十三钗就不那么血腥,同段历史,我觉得表达上更好看。南京纪念馆暑假也去了,人潮推着往前走。同样厚重的历史还有世贸系列电影和纪念馆,反恐怖主义号召世界和平。也是看完很难平静的。血腥没法针对青少年教育。弄成pg13的非血腥程度会好很多
m
momo099
Pebral 发表于 2025-08-18 21:30
回复 55楼 momo099 的帖子
国共都没有要求赔偿。建国后有援助,换算下来跟庚子赔款4.5亿加利息差不多,gpt帮忙算了算:
基准数据
贷款总额用外务省「日本对华 ODA 数据」:贷款 3.3165 兆日元、无偿 1,575.86 亿、技协 1,844.98 亿。 **四轮“对华日元贷款”**的区间与额度、典型利率与 30/10 年期来自国会图书馆研究资料(第一轮 3,309 亿、第二轮 5,400 亿、第三轮 8,100 亿、第四轮 9700 亿日元;利率 3%→2.5–3.5%→2.5%→2.6%/1.8%/2.3% 等)。 2001–2007 的“滚动长清单”阶段:2001 年 161.4 亿(日外务省白皮书)、2002 年 1,613.66 亿(JBIC 新闻稿)、2006 年 623 亿、2007 年 463 亿(“最后一批”)等权威口径;其余 2003–2005 年用剩余额等分补齐到 3.3165 兆总额。
“投入总量”的美元等价(把每年日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换成美元再求和):≈ 284 亿美元;按美国 CPI 折算到 2023 年美元 ≈ 591 亿美元。  “真正白给的价值”(赠与等价):把无偿+技术合作(本身就是赠与)加上日元贷款的让渡利益(低息优惠相对市场利率的补贴值,按 DAC 传统10%贴现法估)≈ 400 亿(2023 年)美元;其中贷款让渡利益本身约 345 亿(2023 年)美元。  名义日元总额(官方口径):贷款 3.3165 兆日元、无偿 1,576 亿日元、技术合作 1,858 亿日元,合计约 3.66 兆日元(1979–2022)。 

简单说:
“总投入”的 2023 年美元规模 ≈ 590 亿; “白给的价值”(更贴近“日本相当给了多少”)≈ 400 亿。


口径说明(防杠要点)

“总投入”里贷款本金要归还,所以不是“给了”;之所以给出,是为了和媒体常见说法可对齐。 “让渡利益/赠与等价”是把优惠贷款当作市场利率贷款的折价来衡量;贴现选用 OECD/DAC 经典 10% 方法,这是保守做法,方便横向比较(换贴现率会有差异)。  年度汇率用 FRED 美联储年均 USD/JPY;通胀用 BLS CPI-U 年均表。 



国共双方都没有要赔偿。说的没错,为什么国民党不要赔偿呢,他都逃到台湾去了,他有脸代表整个中国要赔偿吗?另外你看这个。


台湾最有名的几位日本战犯/旧军人




1. 根本博(ねもと ひろし)
• 原日本陆军中将。
• 在华作战,二战后一度以战犯身份被关押。
• 1949年后受蒋介石邀请,担任台湾国民党军的军事顾问,是“白团”的领导人物之一。
2. 富田直亮(とみた なおすけ)
• 日本陆军少将。
• 战后赴台,帮助建立台湾的情报和作战参谋体系。
• 在“白团”内部有很高地位,被称作智囊。
3. 坂井德章(さかい のりあき)
• 日本陆军少将。
• 在台负责战术训练,尤其是小部队战斗与游击对策。
4. 冈村宁次(おかむら やすじ)
• 原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令,甲级战犯嫌疑人。
• 战后在中国未被处决,1950年代一度暗中与蒋介石方面有联络,提供军事建议。虽未长期驻台,但影响很大。
5. 土肥原贤二(どひはら けんじ)
• 原日本陆军大将,参与华北事务。
• 甲级战犯,虽最终被处决,但他的旧部不少后来进入台湾军事顾问系统。


m
momo099
至于为什么中共政府没有要赔偿。当年那么个情况,这个政府一直没有得到国际的承认, 1972年中国才和美国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才正式建交。 1972年九月,中日发布《中日联合声明》。中共以放弃赔偿的代价,得到以下承诺, 时间:1972年9月29日 • 背景: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日双方希望改善关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 主要内容: • 建立外交关系,中国承认日本作为主权国家; • 日本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双方放弃战争赔偿问题; • 双方同意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这份《联合声明》标志着 中日关系正式破冰,两国从敌对关系走向正常外交往来。
b
babitt
在美国的话,中日历史问题很重要吗?就像在中国的话,越柬历史问题,朝韩历史问题,印巴历史问题,俄乌历史问题,你作为中国人也就是听听而已是吧?
n
nicole230
推进奥斯卡需要的是奥斯卡评委的提名吧,而不是票房。
一尼逆
确实对于第三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但受害方为自己发声无任何关系, 第三方想听就听,不听悉便,犹太日复一日地把纳粹拿出来鞭尸,全球哪里冒头出来一点点纳粹的元素就开始全民鞭挞警惕,却为什么要求中国人容忍倭寇上上下下日复一日地公开跪他们的战争恶魔, 这是什么逻辑?自己都不发声,最后不活该让恶人扭曲历史,政治人物竟说没有南京大屠杀,可惜美国德国法国都有民间白人拿出了祖辈保存下来的照片,这些后人可是遭受日本右翼势力打压的草民阶层
C
CK
kitty2 发表于 2025-08-18 14:41
能不能忽悠国内的大款们出钱包场啊,local可以组织人手负责挨门发票

为啥不直接忽悠中国的各个城市市政府?这样更有钱
j
junyanlee
回复 1楼 Shanyangkaitai 的帖子
我觉得李安,杨紫琼这种在好莱坞说得上话的可以努把力。李安外省人,说过自己是传统中国文化长大。当年卧虎藏龙也是靠运作拿的奥斯卡(没有说电影不优秀),李安不会不懂游戏规则
j
junyanlee
nicole230 发表于 2025-08-18 23:07
推进奥斯卡需要的是奥斯卡评委的提名吧,而不是票房。

应该是。当年卧虎藏龙在美国有啥票房。提名这种事得找李安,杨紫琼,卢燕这种有影响力华裔。李安感觉希望最大
西
西岸玫瑰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18 19:44
如果日本主流民众能够有向德国年轻人那样的对纳粹的认知,中国也没有办法说什么了。事实就是,大部分日本人根本听都没听说过,南京大屠杀。他们历史书里只有四个字,南京事件。
投降诏书,他们自己称为:终战诏书。

东亚文化都一样?东大和人民也死不𠄘认新冠
c
coconutam
奥斯卡也要考虑政治吧? 我觉得挺难的。 要是有像迪斯尼这种外国公司合作这种题材 可能近点。
l
loyalqq
网上喊得凶
取个名字也难
Shanyangkaitai 发表于 2025-08-18 19:55
如果中国当年没有那么多见利忘义出卖同胞的垃圾汉奸配合小日本,中国老百姓会被屠杀得那么惨烈吗?
如果没有今天日本集体垃圾们仍把二战战犯做为国家英雄当做祖宗般供奉,中国现代人还会一直纠结这段历史吗?
如果希特勒和纳粹们被放入了神殿,德国政府和人民每年会祭拜,别说美国和欧洲人民会对德国怎么行动,以色列就敢对德国直接宣战,信不信?
小日本敢这么干,不就是中国人太善良、太好欺负了吗?

今天依然有很多垃圾汉奸为日本洗地。
啥玩意
西岸玫瑰 发表于 2025-08-19 07:41
东亚文化都一样?东大和人民也死不𠄘认新冠

不承认啥新冠?中国卫生部新冠防治指南一版又一版,张嘴就瞎话
m
morse_homology
西岸玫瑰 发表于 2025-08-19 07:41
东亚文化都一样?东大和人民也死不𠄘认新冠

你在说什么胡话呢?
w
whatever000
西岸玫瑰 发表于 2025-08-19 07:41
东亚文化都一样?东大和人民也死不𠄘认新冠

这性质能一样?能把这两件扯在一起你也是个奇葩了
S
Shanyangkaitai
junyanlee 发表于 2025-08-19 07:34
应该是。当年卧虎藏龙在美国有啥票房。提名这种事得找李安,杨紫琼,卢燕这种有影响力华裔。李安感觉希望最大

谢谢你的主意!卢燕应该有希望!不知道谁有她的联系方式?
网上有心的华人可以把电影推荐给她,听听她的想法。
李安感觉早就是被”阉割“了的黄皮白心的精神白人,会为华人站出来吗?
杨紫琼一点不了解,几次公开感观她是要与中国分割得很请楚的…

S
Shanyangkaitai
helloterran4 发表于 2025-08-18 19:30
对比日本:
《南京照相馆》中,日军撬走了南京城墙砖,要拿回日本,当时看到时候不了解,后来上网查了下,日寇在中国各地都搜寻了一些中国文化标志性建筑,在日本弄个了塔,这个塔是他们用来镇压中国国运和中国英烈亡魂的象征地标。这个塔现在还在!
八纮一宇塔(日语:八紘一宇の塔)是位于日本宫崎县宫崎市中心部(二战前被称作“八纮台”)的石塔。该塔为庆祝1940年(日本历昭和15年)的神武天皇即位2600周年而设计建造
塔高37米,塔基的筑石包括日本皇军由中国各地著名建筑物(包括长城、故宫、泰山山顶、南京中山陵、黄鹤楼等)挖取的238件石块,亦有从韩国和其他日本侵占的国家夺取的石块[2]。正面中央是秩父宫雍仁亲王亲笔题写的“八纮一宇”文字雕刻,内部是神武东征记絵画。塔的上层则是“天皇”出生地的石料修筑,意指天皇的日本将永远统治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进入盟军占领时期,由驻日盟军总司令管治。1946年(昭和21年),“八纮一宇”文字与荒御魂像(武人象徴)一度被削去,塔名也改为“平和之塔”。随着盟军占领的结束,在1962年(昭和37年)荒御魂像又得到再建。到1965年(昭和40年),“八纮一宇”文字也重新修复。
八纮一宇(日语:八紘一宇)是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家格言,日本政府宣传部门的解释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但在当时的氛围下,实质上是服务日军的侵略扩张政策,从军备、政治体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动员。


据统计塔基材料共使用了约1789块石材,其中有238块来源于中国,包括中国长城砖、南京中山陵、泰山顶石、黄鹤楼、故宫及上海市政厅等著名地标石材。 其中有四块来自南京,最著名的是来自明故宫内的“麒麟浮雕”石,上刻有【南京日本居留民会】
其余部分石头来源

大家把此内容edit成英语,发到
S
Sparky08
回复 29楼 suyutong 的帖子
反映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残暴叫拉仇恨?自恨反华的玩意儿药店碧莲行吗
b
bluecrab
回复 29楼 suyutong 的帖子
反映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残暴叫拉仇恨?自恨反华的玩意儿药店碧莲行吗
Sparky08 发表于 2025-08-19 13:43

suyutong就是个反华ID,ck,西岸玫瑰这些恨中ID都出来拉屎。
b
bluecrab
给个建议,大家在Nextdoor上捐赠十张票,就写明:这里面就是100年前的加沙。
j
junyanlee
楼主这些人心里咋想能做到哪一步都不好说,最好都试试。杨紫琼是马来西亚华裔吧,马来西亚反日情绪挺强的。另外还可以试试好莱坞华裔新生代,像宋丹丹继女赵婷,前两年不是还得了好莱坞最佳导演奖么?可以找到加州纽约的华裔领袖去联系这些人,总有一个愿意出力的。我不喜欢陈冲,不过她风评这么差,说不定像找个机会洗洗白。
i
iloveGelato
amandalee 发表于 2025-08-18 21:42

二战犹太人们被大屠杀也很真实。比如睡衣男孩直接活着集体被锅炉焚烧了。但这些真实不代表要血腥着拍。。。血腥拍反而是最初级表现手法,就好像古代刑场观看砍头达到的是震慑韭菜们作用。南京主题里,金陵十三钗就不那么血腥,同段历史,我觉得表达上更好看。南京纪念馆暑假也去了,人潮推着往前走。同样厚重的历史还有世贸系列电影和纪念馆,反恐怖主义号召世界和平。也是看完很难平静的。血腥没法针对青少年教育。弄成pg13的非血腥程度会好很多

金陵十三钗还不血腥啊?说实话我非常不喜欢张艺谋这种把重点放在受害人惨状尤其是女性受害惨状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的观念也很让人不舒服,好像处女的命更金贵似的。
l
lovejames
张艺谋的审美和境界就是那样 哪怕是拍 “第二十条”这种片子 ,都能把强奸戏情节拉满 ,拍的很膈应很恶心。
a
amandalee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5-08-19 23:03
金陵十三钗还不血腥啊?说实话我非常不喜欢张艺谋这种把重点放在受害人惨状尤其是女性受害惨状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的观念也很让人不舒服,好像处女的命更金贵似的。

金陵太久以前看的,可能血腥都忘了。就记得那伪劣男牧师和美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