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 bubble 可是党政亲手托吹起来的。 猪⚰️总理拍板学习了香港楼花经验,放弃了新加坡路线,把房地产当成一个金融产品加大杠杆来发展的。后来的破鞋总理演戏中还把房地产作为核心产业来进一步发扬光大。 房子价格翻了5倍10倍20倍,赚后代人的差价,买了的收益竟然免税。然后房地产变成了吸血大众的载体,财富集中到少数贵族之中,搬到了西方世界一去不复返。我们2010左右造的一批SFH,大约100户,我知道那时全款买房的国内过来的至少有5户。
house bubble 可是党政亲手托吹起来的。 猪⚰️总理拍板学习了香港楼花经验,放弃了新加坡路线,把房地产当成一个金融产品加大杠杆来发展的。后来的破鞋总理演戏中还把房地产作为核心产业来进一步发扬光大。 房子价格翻了5倍10倍20倍,赚后代人的差价,买了的收益竟然免税。然后房地产变成了吸血大众的载体,财富集中到少数贵族之中,搬到了西方世界一去不复返。我们2010左右造的一批SFH,大约100户,我知道那时全款买房的国内过来的至少有5户。
顺带提一句,我们丹佛这边,本地政府层面的。
丹佛有70多万人,公务员大约有1万一千人左右。未来两年有2亿5千万的预算缺口,市长从周一开始裁员。目前了解到的数字是要裁掉1000人,相当于9%。
我觉得这个只是一个开端,未来还会连锁反应,引致更多经济问题,和更多的裁员。我觉得至少在我们局部,经济衰退是进行时。
学成这个样子也好意思叫“学”? 走样不知走到哪里去了都。
唉 这些孩子们可怜啊!人口危机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开始出现了
这不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吗?
比我们这儿好。
我们一旦创造出缺口了,就加税: (1)针对SFH,每个月收垃圾费,¥50+/月,以后每年涨价,直接加到 property tax billing (2) 电费账单,加州通过法律,每个月收$20+的base fee.
希望未来能够建设内循环需求,而不是依赖发达国家消费力。这个需要让老百姓在整个经济循环中获取合理的收入,这才能拉升内循环需求。
我家附近Macy, JCP年初相继关门
肉烂在锅里,底层人还有点活路,上层的钱,也要骄奢淫逸流动,在锅里搅动经济。
利益集中到上层,上层再给搬出去买房移民,这种敬供链下,底层能得到的也就是活下去继续人肉电池的基本生存收入,怎么可能有消费能力!
无独有偶,丹佛过去2年额外收取垃圾费用同时削减服务质量。
今年还加了一个sidewalk fee, 150/年
才关门?很不错了。大部分的五年前疫情前就关的差不多了
简单说就是不景气
美国也藏着很多杨兰兰。 他们靠爸妈吸国内的民脂民膏生活。
这种直接退休不就得了吗? 当当收租公就足够了
买的房子都是大平层,还有别墅,太难出租了。想卖也卖不掉,有种砸手里的感觉。那地方前几年突飞猛进,房价飙升到不正常,现在要回归正常甚至大贬值了
哎真的太不公平了
国内各地应该都是这种的,交的多,但退休后拿的也很少,那些编制内的退休工资就相当的高
请问sidewalk fee是干嘛的呀
美国人本来就少有买奢侈品,反正我们这mall每天都人满为患。
我认识的大学毕业生都是读研究生博士生为了进体制。
可是那帮退休的工资又那么个高,很不公平。 国内的治安这几年也有些恶化,小年轻没出路就会找事。
我们那儿倒是看起来很繁荣的样子,去旅游到处也都是人,整体是太平盛世,可能就是没疫情前那么上行,大家穿着比较松垮。
体制内钱过多。老年人钱比年轻人更多。
这两个都成问题。加上外贸各方面受打压。
我们那儿也有。我很喜欢。卖的菜很好吃
上次看一个帖子里面讨论的退休收入很吓人。动不动几万的。而年轻人非常辛苦也没几个钱。这谁是奋斗啊。看不到出路才会各种躺平。
Q AI Overview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确实面临着开工项目减少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包括市场需求疲软、融资环境收紧、以及对未来预期不明朗等。虽然部分城市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但整体而言,新开工项目数量的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 ...
总而言之,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新开工项目减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虽然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但要扭转这一局面,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政策调整。路透社报道预测,今年中国房价可能会下跌,美国之音报道 同时,腾讯新闻也提到,一些专家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触底反弹。 UQ
?
Q 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 市场需求疲软: 购房者信心不足,对未来房价走势预期不明朗,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新房销售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开发商的开工意愿。
融资环境收紧: 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受到限制,资金压力加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开发商而言,融资困难直接导致新项目开工受阻。
政策调控: 各地政府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等,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但也导致了市场交易量的萎缩,影响了新项目的开工。
“保交楼”政策的影响: 为了解决“烂尾楼”问题,政府出台了“保交楼”政策,要求已售项目的续建,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保证了已开工项目的竣工,而对于新开工项目,则可能会有所放缓。
市场预期悲观: 一些房地产行业的专家和机构对未来市场预期较为悲观,认为房价可能还会下跌,这也导致开发商在新项目上更加谨慎。 UQ
?
维修sidewalk,但是这个本来就是City做的,垃圾也是。但是这俩项目都开始单独收费,增加了行政成本。
美国何尝不是呢,下一代也是被透支了。 可能全世界都一样吧,二战那种级别的洗牌看着很遥远,也许也挺近的。
南加好像也不太好,很多店店员比人多。
股市还在吹,感觉要是股市也不行了,让就更糟糕了。
美华只需要股市10年不涨,也会收到严重打击。 能理解送外卖看不到出路,躺平。 各国革命,杀富济贫,或三战也许不远了,
可能杠杆上太多了?赚的多舒服,陪的多痛苦?
国家国策持续快20年吹房价泡沫,没有持房成本,先贵囤倒房赚下一代的钱不用交税,然后大搬移出境。肉都不烂在锅里,人为制造贫富分化严重太多了。
美国炒房可没有这么低成本不交税那么容易掏大众的钱。政府,开发商,干活的工人,…,收入分配比例可没有国内那种畸形等级分化。
这太不合理了
大家都在街上要饭呢,你没看到吗,太可惜了。
是的,牛肉贵,虾仁贵,蛋白粉贵。
我研究了一下去上海旅游怎么吃蛋白质,一般各种轻食店的牛排,150g,就要四十块钱左右,太贵了。
盒马的牛肉算是比较平价了,但是也要32.9 卖150g的牛腱(我平时吃300g一顿), 23.9 一盒生的120g的吊龙(我估计吃三盒),大刀牛肉片150g要19.9(我估计一顿吃两盒)
鸡胸肉好很多,蛋白粉超级贵。
而且到现在还不在阻止这些人从国内卷钱逃到美国和欧洲
同意,中国一上档次的东西,菜品,价格比国外还贵,优质蛋白质贵。拿美元花感觉还行。出去玩必须砸钱才能享受,否则就是大量的人挤人。
便宜的东西确实是多,配送也快,但质量差,菜也都是预制菜,肉少的可怜,撒了大量的劣质香料。
娱乐也少,都是些同质的短视频,上个外网非常繁琐,慢的要命,很多还上不去。
还是要有钱到中国才能享受。
要是这是真的。我们这里的很多人都不如都去掏大粪!这掏大粪一个月工资都是很多人一年的工资。编也编的不会编的这么离谱。
刚回来,这个是真的,公务吃喝很少了,weekday的时候酒店在门口摆摊。
没能力的年轻人确实没法奋斗,整天光盘算老人的退休金了。我妈妈同事刚带失业的孩子去了一趟马尔代夫,这30多岁了,总算失业过上了好日子,最近几年游遍日本韩国欧洲外加马尔代夫
合肥?
中国是现缴现付, 现在年轻人交的是支付现在的老年人的。 所以他们怨气大,自己爹妈200, 体制内一万多。而且回头他们老了,未来的年轻人肉眼可见少很多,他们自己的未来是不好的。所以意愿非常低。
又赖上朱总了,你的偶像老蛤蟆当时在干嘛,戴三个表在中南海摸鱼?
https://www.epochtimes.com/gb/16/6/9/n7982357.htm
你学习一下大纪元官网第一段 “ 一谈到国企改革,大家都想到朱镕基90年代末大手笔的“下岗潮”。但是从1999年开始,朱镕基的经济大权就被江泽民架空。江亲自主导国企改革,改变朱镕基的既定政策。此后的国有企业,一路膨胀成为垄断企业 ” 🤣
蛤蟆贪腐厉害,但决策行,镇压轮子这种小小决策,也狠也不错。
给你父母点赞。很多企业的高级职称一线城市的退休员工连你父母一半都没有
社保要交7000多?这么多?
够黑的啊,地税不是已经包括这些了?
够黑的啊,地税不是已经包括修sidewalk的钱了。
最可怕的是人口的崩塌
这网站很久前就卖给朝廷了
估计让年轻人啃点老,更孝顺些?老的手里有钱帮年轻人点? 我问我妈,她说他们年轻时为国家做贡献,工资很低,外加一周上六天班,国家都是他们吃苦给建设起来的。过去国家穷没钱,现在国家给涨工资是他们应得的。外加年轻人上班的工资也不低啊,有奖金的,比纯退休金还是多很多的。
变全职儿女更孝顺了,解决养老问题了。
替朝廷洗白不带这么洗的,既得利益者也就算了,傻白甜不如回去问问周围亲戚朋友
这么好呀? 求个餐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