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老中大牛科学家被川普砍funding给逼回国了(图)

u
uosff
楼主 (北美华人网)
n
niuniudabao
川建国
d
dguest
关键字 生物 老头
d
dguest
molecular biology 70多岁了,回国,嘿嘿
He conducted postdoctoral research in the early 1990s (published in Science, 1993).
He has been active in academia and research for over three decades.
A recent news article mentions he is returning to China after 40 years abroad.
Estimated Age Range: Given this timeline, Dr. Feng is likely in his late 60s to early 70s.
c
cactus_mei
看网页2022年以后就没有博士毕业了,所以funding或者实验室不是现在没有的把。 https://sites.google.com/ucsd.edu/fenglivercancerresearch/home
l
lastunas
很多都去西湖大学养老了
T
TEMUPDD
回国养老,人生赢家
华!
退休回国养老了
l
lastunas
lastunas 发表于 2025-08-12 14:31
很多都去西湖大学养老了

我妈朋友的女婿本来是国内名牌大学的老师,去欧洲读了博士,在欧洲大学做教师很多年,工资一直不高,房子都是国内老丈人掏钱买的。现在年纪大回国了,日子可好了
a
anch
生物领域无所谓。 过去二三十年回国的生物大牛无数,可有一个学术上更上一层楼的,或带领科研大跃进的?
l
laalaatou
63岁,UCSD,看他的lab的网站这几年好像都没有什么更新。
吃瓜爷
咋个牛法? Roger Tsien 没funding后好像实验室就没了. 一般老教授就一间办公室.
m
magnoliaceae
这是回国公款退休了,70多岁还搞个狗屁科研,低配老杨而已
A
Abigail9981
退休返聘。没有川普,也一样回去
c
cactus_mei
就是标题误导,估计在圈子有影响力,回去以后可以带点青年科学家和这边的学生博导合作,然后拿更多的funding,然后也好发文章。
s
shanghaimemory
lastunas 发表于 2025-08-12 14:31
很多都去西湖大学养老了

西湖大学是不是国内待遇最好的大学
s
sisterred25
anch 发表于 2025-08-12 14:38
生物领域无所谓。 过去二三十年回国的生物大牛无数,可有一个学术上更上一层楼的,或带领科研大跃进的?

贺建奎
S
Silverwing
看楼上这些恨中党急着dismiss 一副nothing burger 的样子
话说你们急啥?
L
Lsy66666
上周说陶哲轩回北师大的谣主呢?不是说谈妥了,就剩官宣,咋半天不来?早说陶不可能吧
f
funnyorno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12 14:54
这是回国公款退休了,70多岁还搞个狗屁科研,低配老杨而已

也不能这么说。老骥伏枥有人指路不走错道在科研上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样的人可能不做具体工作。老杨为中国省下来的钱指导的方向应该值他的价(80年代强烈建言不要浪费钱搞对撞机)更不要说钱学森这种(起码让中国航天航空少走了几十年弯路还有电动车啥的关乎国运的建议)。
5
50cents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回去找个18的
c
claireliu
Silverwing 发表于 2025-08-12 15:40
看楼上这些恨中党急着dismiss 一副nothing burger 的样子
话说你们急啥?

夹边沟论不好使了。
W
Wulaquan
我觉得不管Trump砍不砍funding,他都是准备退休回国的,只不过刚好在这时间点罢了
a
alama
funnyorno 发表于 2025-08-12 16:01
也不能这么说。老骥伏枥有人指路不走错道在科研上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样的人可能不做具体工作。老杨为中国省下来的钱指导的方向应该值他的价(80年代强烈建言不要浪费钱搞对撞机)更不要说钱学森这种(起码让中国航天航空少走了几十年弯路还有电动车啥的关乎国运的建议)。

钱学森什么年龄回国?不知道可以不说
k
keytosun
其实本身可能做不了什么具体工作,但给年轻人和带个学生还是有做用的。毕竟视野开阔,有经验。
f
funnyorno
alama 发表于 2025-08-12 16:31
钱学森什么年龄回国?不知道可以不说

杠王。可算抓住人家帖子里面的漏洞了高兴了?我帖子的主要意思你看明白了吗?还是你不同意我说的主要意思?我提钱学森的目的是说领头人见过世面很重要我可没说钱学森退休之后回去的。
a
alessa
看到熟人了,他人很客气,对同胞年轻一代的faculty很关照,提供有益的建议。每年我去开会都会碰到他,每次他都会作报告,present新的课题, 属于一直在科研第一线没下来过。
c
cable
回复 21楼 50cents 的帖子
找18岁的违法吗?
m
momo106
alessa 发表于 2025-08-12 17:08
看到熟人了,他人很客气,对同胞年轻一代的faculty很关照,提供有益的建议。每年我去开会都会碰到他,每次他都会作报告,present新的课题, 属于一直在科研第一线没下来过。

70岁还能在科研第一线真不容易,敬佩
a
alama
funnyorno 发表于 2025-08-12 16:59
杠王。可算抓住人家帖子里面的漏洞了高兴了?我帖子的主要意思你看明白了吗?还是你不同意我说的主要意思?我提钱学森的目的是说领头人见过世面很重要我可没说钱学森退休之后回去的。

典型的嘴硬,前后根本没有逻辑,还要硬凹,看好回家被老婆收拾
S
Simpson2020
回复 24楼 alama 的帖子
钱学森 44 岁回国
y
yunhao
anch 发表于 2025-08-12 14:38
生物领域无所谓。 过去二三十年回国的生物大牛无数,可有一个学术上更上一层楼的,或带领科研大跃进的?

你是不是不知道现在中国的在研新药总数已经超过美国了
简单
这简历回去妥妥的养老,美国不损失什么。
t
tangbq1123
卡点拿满退休金了,可以回去发挥余热了 LOL
x
xiaoww22
这是回国公款退休了,70多岁还搞个狗屁科研,低配老杨而已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12 14:54

查了一下网上的: Dr. Gen-Sheng Feng earned his Ph.D. in Molecular Biology from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 1990. He received postdoctoral training in the area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t 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and Mount Sinai Hospital , Toronto , Canada . In 1994, he was appointed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t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1994, and was promoted to associate professor in 1999.
就算30岁拿到博士,+35, 现在65岁。 国内60多,70多还活跃在第二线上的科研者很多的。我经常看到他们有开会作报告啥的。
国内这个岁数的本土培养的科研者有很厉害的,但也有很一般的。 我前不久还看到了国内某重点大学某教授的简历,大约60多岁,身居要位,有很多著作和文章。但是文章的档次真的不高。但是他那个年代也能理解。土博,发的很多文章都是中文期刊。
所以国外60+70+回国的科研者也有意义。 国家也不傻,不会让他们占据了30+40+的位置。 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更起到辅助作用;加上资历在那里,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太年轻了压不住国内的老人)。还有年轻教授忙着出文章出成果,我觉得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好可以花时间讲课,写教材,辅导人。
国内年轻海龟当教授的也是相当多的。清华北大尤其多。而且这一波人大多都创业。关心技术的可以去看一下。
x
xiaoww22
回复 35楼 xiaoww22 的帖子
曾经看过国内一个985大学理科系,一个女的,硕士毕业,副教授。女的大约40岁左右。 也不知道怎么上去的。按理说这个岁数国内教授的质量已经提升上去了,不止于这个水平。 所以国外的有实力的人回去冲击一下这些国内关系上去的。
记得丘成桐说过,要不是他有图领奖,早就在国内被整倒了好几回。 年轻海龟教授都不一定能行。 还得老帮菜,本身天不怕地不怕(反正不需要名利了),还有各种成就加身,不会太屈服于关系网。
b
bh_833
这只是冰山最老的那角,还有很多有潜力的年轻学者回去了。不管他们会不会在中国作出成就,这本身就是美国的巨大损失。上面那些井底蛙笑人年纪大是感觉川普做了好事了?
x
xiaoww22
bh_833 发表于 2025-08-12 20:33
这只是冰山最老的那角,还有很多有潜力的年轻学者回去了。不管他们会不会在中国作出成就,这本身就是美国的巨大损失。上面那些井底蛙笑人年纪大是感觉川普做了好事了?

好像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几个海龟数学教授就是年轻人。
p
poopooh
xiaoww22 发表于 2025-08-12 20:37
好像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几个海龟数学教授就是年轻人。

西湖大学年轻有为的教授不少。
p
poopooh
momo106 发表于 2025-08-12 17:35
70岁还能在科研第一线真不容易,敬佩

老一辈70岁还能打的多了。
l
littlevivi
50cents 发表于 2025-08-12 16:06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回去找个18的

刚想问,他老婆跟着一起回吗?还是祝他幸福了?
a
anch
yunhao 发表于 2025-08-12 18:48
你是不是不知道现在中国的在研新药总数已经超过美国了

可有通过临床,拿到FDA认证上市? 新药遍地开花还不能说明水平高。
g
greenpeony
funnyorno 发表于 2025-08-12 16:01
也不能这么说。老骥伏枥有人指路不走错道在科研上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样的人可能不做具体工作。老杨为中国省下来的钱指导的方向应该值他的价(80年代强烈建言不要浪费钱搞对撞机)更不要说钱学森这种(起码让中国航天航空少走了几十年弯路还有电动车啥的关乎国运的建议)。

对啊,老杨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就强烈建议大力发展计算机,之后邓小平,计算机从娃娃转起,这对中国还是影响很大的
F
Forgiveu
alessa 发表于 2025-08-12 17:08
看到熟人了,他人很客气,对同胞年轻一代的faculty很关照,提供有益的建议。每年我去开会都会碰到他,每次他都会作报告,present新的课题, 属于一直在科研第一线没下来过。

都是为了钱嘛,否则,年轻力壮早点回国做贡献岂不是更好
w
wswsn
生物医学口骗钱的多
a
anch
对啊,老杨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就强烈建议大力发展计算机,之后邓小平,计算机从娃娃转起,这对中国还是影响很大的
greenpeony 发表于 2025-08-12 20:53

华罗庚在计算数学上贡献就大多了。 华罗庚拿到高等研究院资助后来美,院长是奥本海默。 同为清华助教陈省身先来一步。当时IAS有N多数理大牛,包括冯诺伊曼,与华是同事。冯诺伊曼在IAS画现代计算机草图时,华罗庚应该还在研究院。 华罗庚回国后立马组建中科院数学所,又从数学所分出计算所,又分出微电子所和软件所。计算所和北京有线电厂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石家庄13所拉出第一根单晶硅。很多人知道计算机的重要性,而且很早。 还包括从英国回来的黄昆,后来中科院半导体所长。 都是同时代人。
听老杨是因为有诺贝尔光环,为什么不听华老和众科技人员,人家是专业人士。
f
funnyorno
alama 发表于 2025-08-12 17:39
典型的嘴硬,前后根本没有逻辑,还要硬凹,看好回家被老婆收拾

行。你赢了。晚饭可以多加几个鸡腿。我今天工作比较闲回你几贴给这个楼加点流量。
x
xiaoling99
回国养老,人生赢家
h
hoxu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12 14:54
这是回国公款退休了,70多岁还搞个狗屁科研,低配老杨而已

有人请你吗?
C
CAdream
回复 1楼 uosff 的帖子
面相非善
F
ForeverYoung21
以后只要有海归的,或者回国养老的,都可以把锅给Trump背。反正虱子多了不痒痒吧。
剪秋萝碎米荠
anch 发表于 2025-08-12 20:42
可有通过临床,拿到FDA认证上市? 新药遍地开花还不能说明水平高。

FDA被这么修理一轮,以后还有权威吗?谁还在乎是不是FDA认证?而且量变到质变,等等看呗。我反正挺看好中国的科研以及成果转化为应用
m
morgan888
回复 1楼 uosff 的帖子
科研经费计划 有多有少 不能算逼迫 都是经济的波动引起的
b
banlisu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12 14:54
这是回国公款退休了,70多岁还搞个狗屁科研,低配老杨而已

71岁,还能发挥余热,至少他的经验和阅历就能带很多学生,特别是搞科研的,这点是肯定的,用他的显然也是考虑到这点
p
patrickcp
真搞科研的都是30最多40岁之前出成果,后面就是混日子的,70岁走了那不是省钱了?
z
zenmehui
标题党
s
swallow2011
逼回国,好像有点灰溜溜的感觉啊,LZ有点伤小粉红们的感情哦
c
cactus_mei
xiaoww22 发表于 2025-08-12 20:13
查了一下网上的: Dr. Gen-Sheng Feng earned his Ph.D. in Molecular Biology from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 1990. He received postdoctoral training in the area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t 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and Mount Sinai Hospital , Toronto , Canada . In 1994, he was appointed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at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1994, and was promoted to associate professor in 1999.
就算30岁拿到博士,+35, 现在65岁。 国内60多,70多还活跃在第二线上的科研者很多的。我经常看到他们有开会作报告啥的。
国内这个岁数的本土培养的科研者有很厉害的,但也有很一般的。 我前不久还看到了国内某重点大学某教授的简历,大约60多岁,身居要位,有很多著作和文章。但是文章的档次真的不高。但是他那个年代也能理解。土博,发的很多文章都是中文期刊。
所以国外60+70+回国的科研者也有意义。 国家也不傻,不会让他们占据了30+40+的位置。 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更起到辅助作用;加上资历在那里,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太年轻了压不住国内的老人)。还有年轻教授忙着出文章出成果,我觉得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好可以花时间讲课,写教材,辅导人。
国内年轻海龟当教授的也是相当多的。清华北大尤其多。而且这一波人大多都创业。关心技术的可以去看一下。

你说的我们也看到了,但是你看看他在美国的简历,就是22年就不做啥准备退休或者回国退休了。跟25年川普没有关系。
当然我也觉得他回去可以帮着年轻人申请grant, 发文章还是有用的。带团队估计也可以带几个年轻的老师,国内也认这个。
起舞弄清影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12 14:54
这是回国公款退休了,70多岁还搞个狗屁科研,低配老杨而已

话不能这么说,老马识途。他回去带组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c
cactus_mei
bh_833 发表于 2025-08-12 20:33
这只是冰山最老的那角,还有很多有潜力的年轻学者回去了。不管他们会不会在中国作出成就,这本身就是美国的巨大损失。上面那些井底蛙笑人年纪大是感觉川普做了好事了?

就事论事,这个新闻的核心和川普 没啥关系。
笨笨熊
深海们一个个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