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auri 发表于 2025-08-07 11:32 如果你说“纯靠自己”是指的出国所有的花销(比如,申请费,培养费,机票。。。)都是自己赚出来的 - 这个估计有,但是少。 如果只要不是家里给出学费的就算,那多了去了。
star1991 发表于 2025-08-07 14:52 我家现在用的菜刀,一把砍骨刀,一把薄的普通菜刀,都是当年从中国带过来的,现在还结实好用。中间在美国买过一把菜刀,没用多久就坏了
jtuykli 发表于 2025-08-07 11:28 家里一点也没有提供支持的
shanggj 发表于 2025-08-07 11:38 培养费 是家里出的
Abigail9981 发表于 2025-08-07 11:43 遥想当年,我提前去了趟韩国,激活了私人护照,没有交培养费。
shzbc 发表于 2025-08-07 11:58 这问题问的看出代沟了,才十几不到二十年而已,变化如此之大,国内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二十多年完成了资本主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单从这点来看,真的要点赞。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8-07 12:12 本人。留学一切费用,从考试签证机票培养费学费生活费都是我自己的。 我大学毕业后没再用过家里一分钱。 不是有志气,是因为大学毕业没多久我妈去世了,我等于没有家。 我打四份工在美国苦苦挣扎的时候,我爸给我弟在魔都买了房。 不知为什么,以前我从没想过这些。这两年突然回想起来心里愤愤不平,发现我爸根本不爱我。
likewatersun 发表于 2025-08-07 11:34 就带了1500美元和两个行李箱一个随身小挎包,机票是老师给买的,拿到第一个月的助研工资之后还要马上还国内的同学300美金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7 11:38 考托考G,全奖读博士,2000年以前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出来留学的呀。家里也就是出了几百美元申请费和机票。出国以后奖学金小两千一个月,突然就觉得自己有钱了。
平明寻白羽 发表于 2025-08-07 12:17 牛。 我培养费是借的。刚毕业的学生身无分文。
chop2004 发表于 2025-08-07 11:30 太多了吧 尤其老留,大多熟人都是
Fhu 发表于 2025-08-07 12:39 这突然觉得自己有钱了的感觉很记忆犹新,但我们没有一个月二千多的奖学金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7 13:04 我记得那时候TA RA大约1300-1500,fellow有能到2000的还不用上税。当时觉得拿fellow的同学的好有钱。
Fhu 发表于 2025-08-07 13:12 新来的基本有fellowship,给一年或者两年,然后TA RA。但就是一千出头一个月,可能我比你老太多了,觉得也是巨款,那时老家才几毛钱一碗斋面
Allen04 发表于 2025-08-07 13:25回复 65楼 frogette 的帖子 那个时候一个月学校给的生活费就是一万多人民币了。找同学借钱出国的不要太多。基本不到半年就还完钱。
frogette 发表于 2025-08-07 13:22 上个世纪要给国家交一万培养费 很多农村家孩子绝不可能拿得出的,还是得靠家庭托举
keytosun 发表于 2025-08-07 13:30 怎么还有这种问题?绝大多数都是一穷二白出来的,在这边做牛做马起家的。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7 13:28 可能你们学校比较好吧,我是个排名三四十的学校,大多数人都没有fellow,都是TA RA,在高消费城市,记得一开始是1600,到毕业的时候涨到了1800一个月。合租房子一人五六百,单身日子也能过。有搬运过来的一家子靠这点钱就比较紧张。 现在的年轻小孩有家底真幸福。
frogette 发表于 2025-08-07 13:30 哦 这样 我认识的朋友还是太少了
minqidev 发表于 2025-08-07 12:11 怀揣一些钱, 好像是花旗银行的旅游支票,做头几个月的安置费用,从此后的前都是自己赚的,房子车子带小孩。都是自己的钱 反正记得如果第二个月没工资就只能吹西北风了
High.eee 发表于 2025-08-07 13:38 我啊,我研究生毕业工作了一年,自己的赚钱cover申请一切费用,还有剩下的钱给我妈了。 结婚也是没花家里的钱,还给家里钱呢。人家结婚是妈妈给女儿买首饰置办家电。我结婚是我给我妈买首饰买礼服置换家里所有家电。 婚礼办完回美国之前,手里还剩了点钱,也都给我妈了。结婚的礼金我一分没要。
临时工 发表于 2025-08-07 12:20 真聪明,我根本不知道,傻傻地交了培养费,果然还是眼界和认知拉开差距。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7 13:34 时代变化快呀,后来出国主流就是读本科读硕士的小留学生了呀。我记得到05年左右,接了新生给人家介绍找房子买二手车的经验,小朋友直接就说买旧车多麻烦,转天就提了辆新车回来。我都觉得自己比较傻,自己那点生活经验只会让人笑话。
Fhu 发表于 2025-08-07 13:41 结婚父母亲戚还是会给些金子的,虽然也不能立即卖了换钱
家里一点也没有提供支持的 jtuykli 发表于 2025-08-07 11:28
🔥 最新回帖
早期留学生,如果是没工作过,直接学校毕业出国,一般是靠父母向熟人借钱给买机票付委培费,但是出国一年内就靠做TA/RA赚的钱还了。那时候国内外收入差距巨大。一般熟人听说哪家孩子要出国留学,都是愿意借钱的,因为肯定还得起。而且那时候能出国的孩子,都是从小就在熟人圈里闻名的学霸。所以你可以说就是孩子自己挣得了信用,别人才借钱的,就是纯靠自己。当然父母也不能拉垮,得有起码的信用。
我20+年前出国带的中式大菜刀,也是跟着我们搬家,一直都留着的。我早就不用了,但队友偶尔还会拿出来用,他觉得那个菜刀用起来有感觉🤣🤣🤣
当年老留同学里,只有一个拿的半奖,居然也签过了,那个同学是唯一啃几口老,家里出了一部分钱的,其他同学都是全奖,可以自给自足。
🛋️ 沙发板凳
如果只要不是家里给出学费的就算,那多了去了。
培养费 是家里出的
考托考G,全奖读博士,2000年以前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出来留学的呀。家里也就是出了几百美元申请费和机票。出国以后奖学金小两千一个月,突然就觉得自己有钱了。
遥想当年,我提前去了趟韩国,激活了私人护照,没有交培养费。
same here。我去了趟泰国。
前面说的挺好。 然后呢? 养出一代啃老的还赞?
反正记得如果第二个月没工资就只能吹西北风了
不是有志气,是因为大学毕业没多久我妈去世了,我等于没有家。 我打四份工在美国苦苦挣扎的时候,我爸给我弟在魔都买了房。
不知为什么,以前我从没想过这些。这两年突然回想起来心里愤愤不平,发现我爸根本不爱我。
有这种操作?
我们都老老实实交了。
牛。
我培养费是借的。刚毕业的学生身无分文。
差不多。我家里给了1000美金,机票向亲戚借的,第一次回国还了。
真聪明,我根本不知道,傻傻地交了培养费,果然还是眼界和认知拉开差距。
类似情况。Pat pat。
所以要自己爱自己。
我当时TA 每月1200, 租房400, 吃鸡腿自由,感觉老有钱了,根本花不完。
我工作了几年攒了钱才出国的
同情一下。
同时要自豪自己获得了一份坚韧,是一生的财富。
命运的每一份馈赠都在暗中标了价码
被溺爱的sibling常会在生命后半程发现自己应对不了的adversity
自己养孩子以后会有很多领悟
这问题问的,八九十年代哪个家庭能提供出国留学支持呀?连邓小平儿子五万块钱的手术费都是借的。。。
这突然觉得自己有钱了的感觉很记忆犹新,但我们没有一个月二千多的奖学金
这个考试签证培养费机票都自己赚出来的厉害
老留都是吧?我还真没见过不是的老留,还有不少赤条条的来,攒下奖学金支援家里的呢。
我看小红书上好多人说我们70后享受了好多红利,我们70后吃的苦,90后00后是不可想象的。当然了,60后更苦,70后在餐馆打工的应该是不多了,60后在餐馆打工的不少。
你也太聪明了,我都没想到。我们那一年已经是自费上大学,但是培养费制度没跟上,还是交了几万块才把护照拿出来。
2000年出的国,大一考托福,大三考GRE,大四拿到全额奖学金,本科毕业就出来了,全程都是靠自己,很自豪
我记得那时候TA RA大约1300-1500,fellow有能到2000的还不用上税。当时觉得拿fellow的同学的好有钱。
看了帖子想起来确实培养费是家里出的。当时见过最多的一叠现金。现在好像也几乎没见过那么一大摞现金了。一直认为我纯靠自己,看来是把父母的支持忘记了。
我机票和带的钱是找同学借的,发了奖学金再还上
新来的基本有fellowship,给一年或者两年,然后TA RA。但就是一千出头一个月,可能我比你老太多了,觉得也是巨款,那时老家才几毛钱一碗斋面
版上被大家奚落的凤凰男女,不就是家里没啥助力,全靠自己努力吗
上个世纪要给国家交一万培养费 很多农村家孩子绝不可能拿得出的,还是得靠家庭托举
你要是这样应该是可以把培养费要回来
那个时候一个月学校给的奖学金生活费就是一万多人民币了。找同学借钱出国的不要太多。基本不到半年就还完钱。
可能你们学校比较好吧,我是个排名三四十的学校,大多数人都没有fellow,都是TA RA,在高消费城市,记得一开始是1600,到毕业的时候涨到了1800一个月。合租房子一人五六百,单身日子也能过。有搬运过来的一家子靠这点钱就比较紧张。
现在的年轻小孩有家底真幸福。
哦 这样 我认识的朋友还是太少了
2000年毕业工作,所以没交培养费,否则确实出不起培养费。不到一年办下护照签证,免了培养费,还了大学期间亲戚借给我的生活费。自己买了机票来到美国。其实2000年的时候北京工作很好找,工资也挺高的。如果不来美国,说不定留在北京也会有不少积累了。
年轻时候的选择现在回想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已走遍天下。。。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NR7IlJ2AkYE
时代变化快呀,后来出国主流就是读本科读硕士的小留学生了呀。我记得到05年左右,接了新生给人家介绍找房子买二手车的经验,小朋友直接就说买旧车多麻烦,转天就提了辆新车回来。我都觉得自己比较傻,自己那点生活经验只会让人笑话。
大学里总是会有几个马马虎虎谈得来的朋友。这种时候同学们都愿意帮这个忙。几个人凑一下很容易。我们同学还有借买房首付的那。一般借钱上万都连借条利息都不需要。要现在看肯定觉得各种不靠谱。但是当时觉得挺正常的。
我们在农村的学校压力没有那么大,那时还能存钱准备读一个好找工作的硕士专业,当然没日没夜的工作也除了房租和基本食物外没有什么花钱地方,几个月后做几个小时bus去大城市,听着乡音都快落泪了,买了一些东西缓解思乡之情(那时签证只有半年,机票又贵,基本做好找到工作前不回国的准备),突然觉得花钱太多了
也不少,毕业后如果工作了几年再出来的很容易做到
我一个农村家的同学, 出国的机票 和随身带的一千多美元 是我们系主任借给他的。
我知道一个父亲是70年代末省长的孩子还在餐馆打过工呢,因为换热门专业。她妹妹出国当时要10万担保费,还是找她表哥(一个赶上国内基建红火,建筑专业正好对口,挣不少钱的表哥借的呢)她来了美国拿到奖学金,攒够钱才还给表哥的。看看那个时代官员多清廉。
主要是房价涨的太厉害了。不算房价,普通人收入提高的就没那么夸张了。
patpat,我父母双全,而且父母都是国企职工。也是这个待遇。很多年都以为他们很爱我呢........
我当时读博的学校是私校,一个月2千,感觉自己是富婆了
结婚父母亲戚还是会给些金子的,虽然也不能立即卖了换钱
估计她和你年龄不一样
对的。这种事学校老师都会主动帮助。谁家里有困难大家都有数。这种需要帮助的也挺少的。能拿到offer的想出国的问题都能解决。
对,我艺术类的专业,一个月一千,那时候觉得那些理工科一个月能拿一千五真多啊,不用像我这样还要在外面打工。
当年美国签证严格的时候,只有全奖的博士最容易签出来,自费的硕士根本不给过,所以基本能过来的,都是可以靠全奖+TA养活自己的。
看来我圈子都是穷人,06年出国的老留,周围全是二手烤肉啦。
版上好多年轻人,以前出国的人还是很艰苦的,那时候都没钱啊,美国的生活比国内贵太多了。我突然反应过来,我妈是我们村里音乐学院的,90年代初,他们附中一个大概比朗朗大6岁的女生在一个国际比赛中被一个费城的音乐学院挑中录取了---这不就是柯蒂斯吗。当时我妈很反对她出国,才14岁太小了,后来出国后跟我妈还写过信,过得不好,虽然有全奖有host family,但是生活总需要零碎开销,14岁的小女孩找了一份给人家冲洗游泳池的工作,每天只能在学校琴房练琴1-2小时,完全比不上国内的生活。现在杳无音讯,音乐圈查无此人,唏嘘。
我婆婆给了。我妈那边没有。亲戚那边的全是我妈接的,我完全没有收到任何礼物。 我买了一些首饰,有给她买的,有给我自己买的,一起交给她。她把我的那几个当作结婚礼物给我。后来我给我妈还陆陆续续买过首饰,都不知去向了,家里都没有........ 很多年我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我妈洗脑挺成功的。是近两三年才觉得不对。
当然!
自己国内研究生毕业还先在上海工作过,帮家里,因为自己也是被家里竭尽全力支撑读完了大学。
三十出头儿,也是纯靠自己。
别当年了。二十年前美国商科的硕士就乌央乌央的了。小本也就是晩个二三年同样也是乌央乌央。这之前90年代末期还有过一段出国潮,当时把美领馆的人都腐蚀了,是被FBI抓回美国了。那之后才开始非常严格的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