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bright horizon的价钱比保姆不便宜了,如果俩娃一定比保姆贵。问题是保姆虐娃的比例更高。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5 10:17
Kelodyell 发表于 2025-08-05 03:27 太离谱了!位于曼哈顿Columbus Circle的知名托儿所巨头 Bright Horizons,近日爆出三名员工长期虐待1到2岁幼儿的惊天丑闻,简直是所有父母听了都要崩溃的噩梦场景。 根据检方的指控,这三名员工的“虐童手法”令人发指—— 用包装胶带封住幼儿口鼻,导致孩子无法呼吸,还嘲笑说“你看,她都憋红了!” 用金属水瓶猛击幼儿头部,甚至将孩子从房间拖到另一个房间。 拿漂白水喷孩子脸部,拿纸巾强行塞进哭泣的孩子嘴里,还逼着幼儿喝姜汁。 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些虐待行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从2023年9月持续到2024年2月,长达半年多!受害的都是托儿所里1-2岁的婴幼儿。 涉案三人分别是47岁的Evelyn Vargas、24岁的Latia Townes和37岁的Shakia Henley,目前已被控多项儿童虐待罪名。Vargas更是被加控袭击、勒颈与企图谋杀等重罪指控。 托儿所母公司 Bright Horizons 是全球知名的托育品牌,在美国、英国、荷兰、澳洲和印度都有业务,仅纽约市就有20多家分店。事发后,该公司在2月解雇了涉事三人,声称“第一时间报警并全面配合调查”,但家长们显然对这个回应无法接受。 更讽刺的是,这家市值数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在2022年曾因管理失职,导致英国爱丁堡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被芒果噎死,最终被罚款80万英镑(约合100万美元)。 这次曼哈顿分店的虐童事件震惊全美,也让人对“大公司”光鲜亮丽背后的管理漏洞感到寒心。 纽约市卫生局和儿童福利机构已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卫生局表示“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是最高优先级”。 对于家长们来说,谁能想到,把孩子送到这种“高端托育机构”,却换来一场无法挽回的心理创伤?
TiantiandeID 发表于 2025-08-05 07:17 为什么?就是单纯的变态?
TiantiandeID 发表于 2025-08-05 07:58 这么炸裂💥的新闻,居然没人讨论
Alineyar 发表于 2025-08-05 08:16 看来贵的也不能完全相信
freshonion 发表于 2025-08-05 08:35 其实这种事情比我们想象的多。我们附近才抓了一个家里办的DC,一个普通的four bedroom house里面有五十几个娃,不知道家长怎么想的。
transient 发表于 2025-08-05 08:56 Bright Horizon 不行,我当年去看了两三次,最后还是决定不送娃去。硬件特别好,director 特别热情,但是在几个room里看到年轻靓丽的工作人员对娃特别cold,还是当着我(vistor)的面。背后还不知道怎样呢。
minijing 发表于 2025-08-05 09:31 一个人这样可能是单纯的变态,好几个人都这样应该就是路西法效应了,就是那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里得出的一种现象,在特定情况下,人性里的恶会被释放出来,集体做恶。
superaloha 发表于 2025-08-05 09:43 很多人并不理解全职妈妈,也无法接受和公婆同住,如果女方的妈妈不能过来照顾,那就只有托儿所一个选项咯
Peacelife 发表于 2025-08-05 09:48 都长啥样啊,照片呢 幸好这里对伤害婴儿的犯人惩罚比较重
TiantiandeID 发表于 2025-08-05 09:43 对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下得了手 如果她们对小猫小狗这样虐待,估计美国主流媒体早就吵翻天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8-05 09:44 其实一般曼哈顿都是请保姆的。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5 10:17 其实bright horizon的价钱比保姆不便宜了,如果俩娃一定比保姆贵。问题是保姆虐娃的比例更高。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8-05 10:22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是自己蹲家看着保姆+摄像头。 我个人观察保姆,我觉得大部分的保姆,上不上心区别比较大,但是没看见特别rough的。城里养娃压力比较大,我在乡下呆久了,一进城就明显脾气躁,交通噪音chaos造成的压力都是巨大的。daycare worker 有工资低。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5 10:38 知道你老公是金融大鳄,在纽约也是top0.1%,但也不用这么何不食肉糜吧? 你能在家蹲着还雇几个保姆伺候着,那些孩子几个月就必须出去赚钱把娃扔托儿所的妈妈们是因为不爱孩子不心疼孩子么?
我家门口的的bright horizon 幼儿园也是这样,我去看的时候老师们一个个都冷酷严肃的表情,对着孩子就像对着一群小鸡。我走了一圈5分钟不到就决定不会把孩子送来。 NewBeing 发表于 2025-08-05 09:16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8-05 10:39 啊?说daycare 保姆虐童的不是你吗?我可一句daycare 保姆的坏话都没说过啊。到底是谁不让妈妈送daycare请保姆啊?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05 10:30做母亲的就是需要怀疑一切,这样才能保护好孩子。幼儿园再有光鲜亮丽外表,名气再大也不行。
bbalyssa 发表于 2025-08-05 11:02 那只能自己带了.幼儿园不行,保姆也有不好的
momo099 发表于 2025-08-05 11:06 也有很好的。我觉得孩子大一点,比较有表达能力的时候再送就行。
szbq 发表于 2025-08-05 07:27 幼儿园, 养老院, 都应该装监控, 让家人可以24小时看到
雁字回时 发表于 2025-08-05 09:33 这种只能说空间小,也不能说明有虐待吧
dancingK 发表于 2025-08-05 11:32 当年因为离家不远就有一家送去了2个多月 也是硬件特好 吃的看上去不错 但是老师都年轻 好像责任心不强的样子。有一次接的时候去早了发现我娃一个人在大声哭都没人管, 还有一次发现另一个小娃也是这样 一直哭没人管,就不再送去了。
Adolf 发表于 2025-08-05 03:46 你要知道,这不是高贵的中国幼儿,所以,溅不起一点点的浪花。
bellamia 发表于 2025-08-05 10:04 这种难道没有capacity的限制?肯定是图便宜呗
freshonion 发表于 2025-08-05 12:26回复 50楼 somuch 的帖子 开玩笑?第一为什么一定要妈在家蹲?当爸的呢?第二孩子到了六岁不上学吗?女的一生十八年就要在家带娃? 这叫有条件?这是在家蹲傻了吗?
Mochi诺尔 发表于 2025-08-05 09:07 感觉论坛上年轻父母比较少了吧。都琢磨着孩子上大学找男女朋友了。
可不是么,中国发生的话,讨论激烈程度可不一样。而且中国发生的,跟这些讨论的人更是不搭边了。 isUNsHine 发表于 2025-08-05 14:51
copycat1691 发表于 2025-08-05 10:56 发现大连锁幼儿园好多都这样,老师不太行。生老大的时候不懂,觉得正规和硬件好就送了。老二送local那种温暖小daycare, 硬件一般,但老师nice,孩子少,也没那么多rules, 有种小family的感觉。
momosun 发表于 2025-08-05 11:14 所以生了娃,妈妈牺牲两三年career再说难免。即使去工作也是分心家里,三天两头往家跑,没法专注工作。能生两三个娃还事业有成的都是女超人
somuch 发表于 2025-08-05 14:11 傻不傻,我们牛马只有羡慕的份儿。 我亲戚家小孩在顶私,说绝大多数妈妈都是全职妈妈。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05 15:13 你不会以为那些女人不上班是为了亲力亲为带孩子的吧?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8-05 15:09 能生两三个还有事业的,要么是有老人给带孩子,要么是心大不在乎孩子的细微感受觉得孩子受点委屈不算什么对孩子日常也不是特别上心在意的,不信你去问问那些女强人的子女就知道了,我自己外婆就是这类型,然后她的子女们没谁感受过妈妈的温暖,日常起居全是我外婆的妈在照顾这些孩子们,一堆孩子们成年了还是会耿耿于怀‘没吃过妈做的饭‘ 上次不是有人说认识的女教授,生了孩子后接着工作,把自己房间门关上,小小孩在外面哭喊拍门也不会开门,只要当妈的能做到这样,当然可以事业和生孩子两不误,事实是很多女性做不到这么‘心狠’(不一定就是心狠但找不到更好的字形容)
ren981586 发表于 2025-08-05 15:54 这特么的是白人中产中的高端day care,起步价每月4,5千。结果居然这么烂。
看来贵的也不能完全相信 Alineyar 发表于 2025-08-05 08:16
Qshi 发表于 2025-08-05 10:27 daycare收费再贵,钱也没分给干活的人,都被资本家拿走了。你看见哪个老板守在那儿看孩子的?!
Giovanna 发表于 2025-08-05 15:39 我以前在版上说过很多次了,华人就是迷信大型连锁daycare,学费越贵,越corporate,越“正规”。 我家三个孩子年龄差比较大,加上中途搬过家,所以参观过高高低低大于20家daycare。 大部分的连锁店,设施高大上,地面锃亮像酒店,director说起来一套套的。唯独不让近距离接触和观察老师和孩子如何互动。 你想实地考察,必须预约,只给你看他们想给你看的那部分,并严格控制时间和流程。 里面的人,从上到下,都把管理和带孩子当成一份corporate job而已,随时可以换下一家。 最喜欢的几家,以及我们最后选择的daycare,都是owner自己一辈子的心血,通过孩子们建立起整个community。 那种人情味是corporate完全比不了的。园长办公室的门上密密麻麻贴满了过去30多年家庭寄来的新年卡片,合家照,明信片。 Open door policy,随时欢迎家长进入课堂不需要预约,到班里跟孩子坐坐,听老师讲课。 包括园长自己,只要没有行政事务要处理,基本都不在办公室,而是流窜在各个教室里,整天跟孩子们泡在一起。 幼儿园中间有个大的play area,四周转圈整面墙的书,就是个小型图书馆,小朋友free play time随时可以坐下来翻。 多少次晚上去接孩子的时候,看到孩子自己翻书入了迷,身边阅读氛围浓厚。 园长给老师充分自由发挥空间, 虽然有统一的教学主题和curriculum,但是教学形式都可以根据老师的爱好灵活安排。 比如感恩节拉去邮局给自己家寄信。周围新开的grocery store带着去认识各种蔬菜水果,教孩子健康饮食。 这种幼儿园非常不起眼,你在网上都未必搜的到,都靠家长口口相传互相推荐。 后来园长退休了,幼儿园被附件一个连锁买下来,肉眼可见的corporate化,各种形式主义搞起来。 free play area搞成了崭新的酒店大堂一样,看起来非常整齐规矩,唯独没有了自由活动累了随时瘫倒读书的孩子们。 很多做了十几年的老师都纷纷跳槽走了。其中一个以creativity出名的老师跳去了附近最好的一所私立小学教kindergarten。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5-08-05 11:18 我记得当初给娃找幼儿园时,我一师兄对我说,一定要找有实时监控的,你都不知道白人变态起来会有多变态,绝对不要赌小概率事件。我非常听劝地始终把监控当作选择幼儿园的必备。 真是不要高估人性。
amberhoho 发表于 2025-08-05 17:27 BH这种连锁就是骗傻子的。啥玩意一连锁就是一个烂。 我娃K之前的两年上的都是coop 我们两口子很lucky工作都比较自由,陪着娃上了两年亲力亲为的coop学校,受益匪浅。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privilege,但看过coop的孩子再看一般的连锁传统daycare 简直跟集中营差不多。
更讽刺的是,这家市值数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在2022年曾因管理失职,导致英国爱丁堡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被芒果噎死,最终被罚款80万英镑(约合100万美元)。 这次曼哈顿分店的虐童事件震惊全美,也让人对“大公司”光鲜亮丽背后的管理漏洞感到寒心。 纽约市卫生局和儿童福利机构已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卫生局表示“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是最高优先级”。 对于家长们来说,谁能想到,把孩子送到这种“高端托育机构”,却换来一场无法挽回的心理创伤?
🔥 最新回帖
??? 保姆虐娃比例更高? 你好好自我安慰吧。我们夫妻俩都WFH, 保姆人特别好。宝宝特别喜欢。我看了一圈daycare 决定两岁半再送
🛋️ 沙发板凳
居然不是中国的,差评打回去重发
四千多一个月的幼儿园费,真是该倒闭了。
这种事在美国比例不小,UIUC访学案,到今天连人都抓到了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讨论啥?不是已经把几个嫌疑人都抓起来了等待起诉吗?不需要网友做法官了。 讨论怎么避免?最好就是别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托管,至少等孩子自己有表达能力再说。
曼哈顿daycare就是这个价格。便宜的要去Chinatown或是harlem
有些恶人加loser就喜欢折磨小的没有反抗力的孩子。这是唯一让他们觉得强大的时候,真是猪狗不如。
图便宜?
感觉论坛上年轻父母比较少了吧。都琢磨着孩子上大学找男女朋友了。
我家门口的的bright horizon 幼儿园也是这样,我去看的时候老师们一个个都冷酷严肃的表情,对着孩子就像对着一群小鸡。我走了一圈5分钟不到就决定不会把孩子送来。
一个人这样可能是单纯的变态,好几个人都这样应该就是路西法效应了,就是那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里得出的一种现象,在特定情况下,人性里的恶会被释放出来,集体做恶。
这种只能说空间小,也不能说明有虐待吧
对那么小的孩子,怎么下得了手
如果她们对小猫小狗这样虐待,估计美国主流媒体早就吵翻天了
其实一般曼哈顿都是请保姆的。
应该曝光魔鬼👿的照片
这种难道没有capacity的限制?肯定是图便宜呗
很不幸的是,从事与孩子有关工作的人有一部分就是精神不正常,比如pedophile,那天Arkansa杀人的那种,还有原来Subway做广告的那个男的也是
其实bright horizon的价钱比保姆不便宜了,如果俩娃一定比保姆贵。问题是保姆虐娃的比例更高。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是自己蹲家看着保姆+摄像头。 我个人观察保姆,我觉得大部分的保姆,上不上心区别比较大,但是没看见特别rough的。城里养娃压力比较大,我在乡下呆久了,一进城就明显脾气躁,交通噪音chaos造成的压力都是巨大的。daycare worker 有工资低。
跟我当年参观的感受一样一样!
我记得有一个房间里边一排小娃背贴着墙根坐着,跟侯审犯人似的。有一个亚裔小女孩,看到我就站起来了,然后大概认出我不是妈妈,就又瑟瑟发抖地坐下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小女孩可怜兮兮的眼神。
知道你老公是金融大鳄,在纽约也是top0.1%,但也不用这么何不食肉糜吧?
你能在家蹲着还雇几个保姆伺候着,那些孩子几个月就必须出去赚钱把娃扔托儿所的妈妈们是因为不爱孩子不心疼孩子么?
啊?说daycare 保姆虐童的不是你吗?我可一句daycare 保姆的坏话都没说过啊。到底是谁不让妈妈送daycare请保姆啊?
发现大连锁幼儿园好多都这样,老师不太行。生老大的时候不懂,觉得正规和硬件好就送了。老二送local那种温暖小daycare, 硬件一般,但老师nice,孩子少,也没那么多rules, 有种小family的感觉。
你知道贵妇和家庭主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就是贵妇能在家呆着还养着几个保姆。所以大家都想当贵妇,而不是想当主妇。
那只能自己带了.幼儿园不行,保姆也有不好的
也有很好的。我觉得孩子大一点,比较有表达能力的时候再送就行。
Bright horizon!
所以生了娃,妈妈牺牲两三年career再说难免。即使去工作也是分心家里,三天两头往家跑,没法专注工作。能生两三个娃还事业有成的都是女超人
我记得当初给娃找幼儿园时,我一师兄对我说,一定要找有实时监控的,你都不知道白人变态起来会有多变态,绝对不要赌小概率事件。我非常听劝地始终把监控当作选择幼儿园的必备。
真是不要高估人性。
这种大概率已经违反建筑code了,遑论其他。residential不能这么搞的。
曼哈顿的硬件也不咋样,都是地下的,连窗户都没有,空气不流通。也没有室外活动空间,只能把便道围起来一点每天几分钟放放风。一个月收小五千一个月。我们去那家bright horizon有一次放风把一个两岁小娃关在了门外留在了马路上,后来才发现,被勒令停业整顿了两个月。现在又出了这么大丑闻,bright horizon真该倒闭了。
为了上班,非富人在曼哈顿养娃,说多了都是泪。
保姆也不是东北人,所以不值得穷追猛打。
开玩笑?第一为什么一定要妈在家蹲?当爸的呢?第二孩子到了六岁不上学吗?女的一生十八年就要在家带娃? 这叫有条件?这是在家蹲傻了吗?
对啊,所以被抓了。而且好像师生比例也和最低标准差很多。
不能转化成权利的金钱就是肥羊。现在的部分华人就是曾经的犹太人
美国护工有人权,婴儿没有人权, 所以不许装摄像头
其实父母在这些事上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一些人你能感觉到她对孩子完全没有爱心 交给这种人照顾这么小的娃真的是天知道会发生啥
傻不傻,我们牛马只有羡慕的份儿。 我亲戚家小孩在顶私,说绝大多数妈妈都是全职妈妈。
可不是么,中国发生的话,讨论激烈程度可不一样。而且中国发生的,跟这些讨论的人更是不搭边了。
美国人cheap,人不值钱,这里人不爱讨论。都关爱母国,心系母国。德州洪水死了137,赶不上中国洪水32讨论热度
不是,因为事情来龙去脉以经清清楚楚了,该骂骂,该判判,没有太多的空间了。你要想捡起一点浪花的话简单啊,只要政府包办调查,再发个吞吞吐吐的警情通报就行了,
完完全全同意
我见过有的是,女的wfh,雇一个靠谱保姆白天在家带孩子,女的工作的同时起监督作用,家长就非常满意这种安排,当然前提是女的得能wfh才行
我们看幼儿园的时候看过一家,不是bright horizon。当时看到老师一个人目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一群小babies 在地上爬,好几个绿鼻涕横流。当时我们就觉得那个环境太压抑了,一点也不开心,赶紧抱娃走了。
看到3楼4楼就倒了胃口,你找他们去讨论
能生两三个还有事业的,要么是有老人给带孩子,要么是心大不在乎孩子的细微感受觉得孩子受点委屈不算什么对孩子日常也不是特别上心在意的,不信你去问问那些女强人的子女就知道了,我自己外婆就是这类型,然后她的子女们没谁感受过妈妈的温暖,日常起居全是我外婆的妈在照顾这些孩子们,一堆孩子们成年了还是会耿耿于怀‘没吃过妈做的饭‘
上次不是有人说认识的女教授,生了孩子后接着工作,把自己房间门关上,小小孩在外面哭喊拍门也不会开门,只要当妈的能做到这样,当然可以事业和生孩子两不误,事实是很多女性做不到这么‘心狠’(不一定就是心狠但找不到更好的字形容)
你不会以为那些女人不上班是为了亲力亲为带孩子的吧?
众所周知, 中国熊小孩在新闻里面被管教下, 就是中国有“厌童症”, 大谈特谈上纲上线 美国小孩被杀, 也就是所谓个别现象, 不说明什么问题,nothing burger
幸亏是高端的
不然洗地者又会阴阳怪气受害者不舍得花钱买高端托儿
每天亲自接送孩子去学校,带着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这不是亲力亲为?
并不是,十几个大学生 依然没有多少人感兴趣
你要理解这里有群人天生对中国负面新闻有心理需求, 对美国负面选择避而不谈
我之前其实还是觉得daycare比保姆让人更放心的。这也太恐怖了。
你外婆有什么很忙的事业啊?我奶奶生了3个我外婆生了4个都是自己带的。家务自己做的。因为文革也不能请保姆。我外婆因为要照顾我外公肺炎,把一个孩子送到乡下保姆家好几年,但是另外三个孩子和我外公都是她一手照顾的。工资也主要靠她的。她自己的父母很早就打倒去世了。他们这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自己的父母有好几个子女,就算活着也帮不过来。
我以前在版上说过很多次了,华人就是迷信大型连锁daycare,学费越贵,越corporate,越“正规”。 我家三个孩子年龄差比较大,加上中途搬过家,所以参观过高高低低大于20家daycare。 大部分的连锁店,设施高大上,地面锃亮像酒店,director说起来一套套的。唯独不让近距离接触和观察老师和孩子如何互动。 你想实地考察,必须预约,只给你看他们想给你看的那部分,并严格控制时间和流程。 里面的人,从上到下,都把管理和带孩子当成一份corporate job而已,随时可以换下一家。 最喜欢的几家,以及我们最后选择的daycare,都是owner自己一辈子的心血,通过孩子们建立起整个community。 那种人情味是corporate完全比不了的。园长办公室的门上密密麻麻贴满了过去30多年家庭寄来的新年卡片,合家照,明信片。 Open door policy,随时欢迎家长进入课堂不需要预约,到班里跟孩子坐坐,听老师讲课。 包括园长自己,只要没有行政事务要处理,基本都不在办公室,而是流窜在各个教室里,整天跟孩子们泡在一起。 幼儿园中间有个大的play area,四周转圈整面墙的书,就是个小型图书馆,小朋友free play time随时可以坐下来翻。 多少次晚上去接孩子的时候,看到孩子自己翻书入了迷,身边阅读氛围浓厚。 园长给老师充分自由发挥空间, 虽然有统一的教学主题和curriculum,但是教学形式都可以根据老师的爱好灵活安排。 比如感恩节拉去邮局给自己家寄信。周围新开的grocery store带着去认识各种蔬菜水果,教孩子健康饮食。 这种幼儿园非常不起眼,你在网上都未必搜的到,都靠家长口口相传互相推荐。 后来园长退休了,幼儿园被附件一个连锁买下来,肉眼可见的corporate化,各种形式主义搞起来。 free play area搞成了崭新的酒店大堂一样,看起来非常整齐规矩,唯独没有了自由活动累了随时瘫倒读书的孩子们。 很多做了十几年的老师都纷纷跳槽走了。其中一个以creativity出名的老师跳去了附近最好的一所私立小学教kindergarten。
没办法,要么自己牺牲事业在家带娃,要么就听天由命。结论就是中产少生慎生娃。上中产也是韭菜,不如把钱自己花了享受。
不能一棍子打死,我家小时候上过,年轻老师又漂亮又nice,孩子喜欢的不得了。不过我家小宝什么都回家汇报,估计老师对懂事儿的孩子也不敢明着欺负。
BH就是有名的烂啊 我身边的人上这家体验都很差
才发现bright horizon居然还是上市公司,60亿的市值,一年赚5亿美元
BH这种连锁就是骗傻子的。啥玩意一连锁就是一个烂。 我娃K之前的两年上的都是coop 我们两口子很lucky工作都比较自由,陪着娃上了两年亲力亲为的coop学校,受益匪浅。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privilege,但看过coop的孩子再看一般的连锁传统daycare 简直跟集中营差不多。
看新闻里面的老师名字,不像是白人
Coop不是daycare啊。coop 都是普通preschool啊。就是那种2岁半才能送2小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