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这绝对是亲妈滤镜,基本上在给自己的儿子找理由,认为他不会无缘无故打人,那就是有缘由打人你就觉得可以理解了?他的缘由可能是抢别人玩具别人没给他,打人的孩子有各种缘由。我自己家孩子就是属于别人打他,他都不知道还手的,怎么教push back都不会还手,所以在幼儿园有时候就会受到有些agressive的孩子的欺负,那些孩子就是动不动就动手,可以把班上所有孩子都打一遍那种,如果两个这样的孩子在一起就会互相打,下手很重。我说的是三岁多的孩子。孩子回家会告诉家长,家长会去老师那里投诉,老师就得看着那个喜欢打人的孩子。五岁了还动手打人,真要好好教育了,到了k,还动手,对方家长会反应更激烈,正常点的学校都会严肃处理的。我个人是非常厌恶爱动手打人的孩子,一般都是家里管的轻,不管大人关系多好,只要她孩子打我娃,我都会远离。你自己换位思考过吗,如果你娃被别人打,你还会觉得对方只是玩过头了,有这么玩的吗?因为家长一直有意无意的给小孩找理由找借口,小孩才会觉得打人这件事并没有多严重。幼儿园一岁两岁班都会教keep your hands to yourself了,到五岁还没学会控制自己的手,确实问题很大了。F的妈妈说的一点也没错,如果自己打人都记不住那基本上就是打人打习惯了,觉得这就是社交常态了。人家还挺礼貌的说理解你的无奈,可你理解过人家孩子被你娃打之后多心疼吗?顾及朋友的面子,人家忍着没说难听的话。另外人家孩子喜欢和女孩玩就说明他是比较温和不喜欢跟人起冲突的性格,不喜欢跟比较rough的男孩玩,就不要跟人家playdate了,不是一个类型的。再继续一起玩难免会影响大人的朋友关系。
大家好,我是一个5岁男孩“A”的妈妈,最近他和我朋友“J”的儿子“F”(也是5岁)在同一个暑期学校上课,发生的糟心事。
先说说两个孩子的性格: F是个非常贴心的孩子,他更喜欢和女生玩,不太喜欢跟男生玩。他嘴巴特别甜,很会说话,也很懂得怎么讨老师喜欢、吸引注意力(全是好话,但凡我家孩子能嘴巴甜一点我特么烧高香,在学校能得到老师青睐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没有阴阳。且人家妈妈不看这网,咱们美国不在一个州,没有任何邻里学校交集,犯不着BB阴阳怪气)
而我儿子A,就是那种典型“男孩子”性格:活泼顽皮、精力旺盛,平时基本只跟其他男孩玩,连班上就4个女生是谁他都记不清。他喜欢打打闹闹那种“男孩子的玩法”。而且有时候会玩过火,玩上头,人来疯。
有一天晚上,J发微信跟我说,她儿子F告诉她,我儿子A在学校打了他,还说打得挺疼的。 我当晚就问我儿子A,到底有没有打F。我问了好几遍,还跟他说:“你要是撒谎,圣诞老人就不会送你礼物了。” 但他始终说“不记得了”。 那时候也快睡觉了,我就没再逼问下去,让他早点休息。
第二天,我主动跟J联系,问F情况怎么样。J说F现在没事了,可能就是想找妈妈安慰一下。 我也跟她讲了我问A的情况,说A说自己不记得有打人。 然后J告诉我,她问了老师,老师确认说A确实打了F,F当时哭了,然后坐到老师旁边。 她接着说: 如果一个孩子打人之后连自己有没有打都记不住,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A可能平时就经常打人,打到习惯了,自己都觉得“这是正常的”。 她作为朋友可以理解我这个妈妈的无奈,但作为F的妈妈,她不能强迫自己的孩子原谅欺负他的人。 一码归一码。
她这些话让我挺难受的。我确实也记得有几次playdate,因为抢玩具或是别的,我儿子有打过F,F基本不还手,因为家里我作为大人看到了立刻制止,在summer school的话,F是有打回去的,F本人和老师都有说过。 但我不觉得A是那种无缘无故“经常攻击别人的小孩”。
当时我一直在道歉,但我心里同时也很疑惑,因为J告诉我的是,A打了F, 但没有背景原因,听上去像是A莫名其妙无缘无故打了F。根据我本人的了解,和A从20个月开始上学的过往经历,我孩子不是会没有缘由攻击别人的选手,(如果有缘由,A动手我毫不意外,虽然这也许是错误的决定)
所以我自己也去找老师了解情况。
老师告诉我:那天A和F一起玩得很开心,但可能玩得太激烈了,A在玩的时候不小心碰到F的手,F觉得疼就哭了。“两个孩子在一起玩,手碰到对方重了,一个痛了,就哭了” 此处quote老师原话。 (说起来,老师给的版本略有不同,一个是玩的时候打到了,另一个是碰到了。 如果只是玩的时候碰到了,力道重了,我是绝对不会就此事批评A干嘛打人的,而是教育他要有轻重,随便妈妈们怎么喷,没有就是没有,有就是有) 我又问老师:A平时会不会经常打人?会不会说谎不承认?(当然我没说J是这么说的) 老师反而很淡定,说5岁孩子记不清楚这种小事非常正常,也没觉得A有攻击性问题。
听完老师的话,我就更迷惑了—— 感觉这就是两个5岁小男孩玩过头的小插曲,但为什么J或者F那边的反应,让我感觉A好像犯了什么大错?甚至在撒谎?
我想知道,是我这个当妈的太偏心,带了“亲妈滤镜”?还是我真的忽略了什么重要的教育机会? 我真的不是想护短,我只是想找到最正确、最健康的方式去教育我的孩子。
这个妈妈说得很犀利但是也很到位。就是一个孩子无法recap发生的事情比打人本身是严重的。 说明他大脑对社交互动的理解很可能是片段的,断片的,做出来的行动也是不考虑前因后果没有big picture的,容易产生社交冲突。而且F 都哭了他还忘记了, empathy也比较弱。
我没表达清楚。 玩玩具的时候F完全不肯share,甚至不是他的玩具也一定要拿着(请你告诉我哪个4,5 岁的小朋友能做到一直礼让,反正我家的肯定不能一直做的,你能做到是你超优秀), 我说基本不还手,是60%左右(因为家长在场立刻制止)。 平时在summer学校的话,是会还的,F本人和老师都有说。 另外老师给我的版本是:他们一起玩,A碰到F,力道重了,但给他妈妈J的版本略有出入:A确实打到了F。 我本人反复询问老师,老师说就是力道重了。 我不是要开托,是就事论事。 想搞明白基层问题。不然老母亲上了一堆输出为了找喷吗?
这个铺垫是描述性格特征和背景。忘记交代大环境背景了。 因为这个summer school在中国读。 他们是唯一互相认识的孩子。可以说是 被迫在一起做朋友playdate,因为我和他妈妈是朋友,约着一起玩,小孩被迫也要一起。 事实上如果吓死美国的话完全不会有这个问题。合则处,不合则分。我的娃只和他类似的单线条男孩们一起撒野。不会和女孩或者文静的男孩玩。在正常情况下,A和F就是那种八辈子打不着边的存在,不会有冲突(这个论断是基于20个月开始上学的事实和平时A往来朋友的观察) 我真心没必要阴阳怪气人家孩子。人家妈妈不知道这个网,我还化名了,大家在美国都不住一个州,没有任何邻里学校交集。 而且说F的是好话。F朋友基本都是女生在学校和女孩玩,是他家长们多次说到的,我是quote他家长原话。如果我撒谎,天打五雷轰。
对。我也是猜测他说不记得是想撒谎,逃避说不记得。但为了真相我问老师,老师给J的版本是A玩得时候,玩重了打到F,但我询问老师,版本是玩的时候“两个孩子在一起玩,手碰到对方重了,一个痛了,就哭了”(此处 我特地复制粘贴了原话)。 其实老师的版本略有冲突,但老师没必要骗我,我反复询问老师,如果我孩子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态度非常谦虚诚恳的(因为这就是我的初衷,否则我闲的蛋疼来这儿询问)。 但我关心的本质是我孩子有没有故意打人,有没有经常毫无缘由地欺负别人(这个是我关注的核心,如果是误伤,那我觉得很正常,如果是故意打人那就要教育)。 此外,我第一时间就跟J道歉了, 之后在老师告诉我“两个孩子在一起玩,手碰到对方重了,一个痛了,就哭了”仍然反复道歉,没有白扯到底是打了还是手碰到了,因为别人觉得不舒服,觉得痛,造成困扰的起因就是我家孩子,我理应道歉的。
谢谢你。 我得说句实话,我娃如果和别的孩子打架肯定是有心的,毕竟(刚)已经5岁了。但他的问题之一就是:玩上头的时候会人来疯没轻重。不会控制自己的力道。 这个是实话。 我想询问有没有办法帮助他克服这一点?
你真说到实话了!事实上我孩子在平时学校就有这样的冲突,他是被揍的那个。 老师通知我之后,我第一反应是如释重负(还好不是我孩子打人是被打
我超级希望他是被揍的那个。 社会的教育暴击远比我老母亲苦口婆心来得强!
我但凡能自己讲一遍孩子永不再犯,我至于到这儿来卑微吗?就是我无能才来,请问大家要怎么教育?难道是上手揍吗?如果要以理服人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姐姐求赐教真心的! 另外原文稍作修改,请查。
是我的用词不够精准抢玩具抢不过一言不合开打是在我的监视之下,所以F没有机会还手。 我儿子打人这件事,他本身就是不对的,但文中我想要明白的两件事情1 是这次有没有故意打人,还是不小心碰到了。 2 我想知道他是不是一个不分青红皂白,没有任何缘由就会打人的小朋友。(在我的认知,他如果打人一定是有原因的。虽然这是错误愚蠢莽撞的。)
再后来一个生日party,那个劝退的男孩子也来了,他一直和另一个白人男孩子打闹,我也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他一直在笑发出一些funny noise,但是另一个男孩子就不停回头看自己妈妈像是在求援。另一个男孩儿的妈妈很生气,找到对方的妈妈大概说了几句重话。后面我也没注意他们有谁离开了。
主要得看环境,我们小时候那个环境觉得男孩子打打闹闹正常的。现在不是了,得适应这个文化环境,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不受欢迎那个。你可以跟老师聊聊,向老师请教,也让老师多盯着点,向老师表明一个态度自己很重视自己孩子的行为。
看看你改的都是什么东西啊! 什么打别人的孩子是因为抢不过玩具没办法才开打!难道这样就是合理的打人原因? 别的孩子本来从来不还手,改成大部分时候不还手,还是因为你看着制止了,没有机会还手。看了更加令人🤢 又描述你的孩子就是男孩性格 没心没肺,这也是合理打别人比较温和男孩的理由。在我看来 你家不过是野蛮没教养的孩子欺负别人家温和有礼貌的孩子 你这都不是亲妈滤镜,你是典型的护犊子。你的孩子打了人,你自己也看见了,你并不是来问网友怎么纠正这样的行为,而是各种各样的说法来试图说服大家他的行为是合理的小男孩行为? 真不是!
动作上的不知轻重是比较大的感统问题了。一般来说,感受力上的问题会更大,会影响到孩子自然习得语言,社交规则, social cue这些。
比如你能看到感受到和他玩的男孩回头看妈妈在求援,他却没有感觉到,还在继续打闹。 楼主描述的对方孩子都哭了,他娃却根本不记得。 都是social cue问题。
这样的孩子的社交问题是全方位的, 在社交互动中自然冲突四起。
其他孩子不能接受的话,只能识别+ 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