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的《戏台》,还没看,从已经获得的信息足以判断应该不怎么的

泥壳虫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故事,只是《关公战秦琼》的翻版。 人物,大猪脚洪大帅脸谱化。注定故事平平无奇,绝对不可能再有侯宝林抖包袱的惊喜。 表演,其他人还算了,网上的片段看陈佩斯用力太猛,话剧味道太浓,倒了电影的胃口。 情怀,就陈佩斯和央视那点恩怨。本来是站陈佩斯台的。现在陈拿出来挣钱,就不值了,有点恶心。 宣传,铺天盖地都是《戏台》的marketing,又吹不出一个所以然,老拿他的“人品”说事,“欠他一张电影票”啦什么的。反而感觉陈佩斯不要脸。
-------- 补充: 后面好多留言,只印证了一点:除了“情怀”,《戏台》毫无看点。 我是不是不喜欢陈佩斯?不是,我很喜欢他的小品。但是就事论事,小品是小品,《戏台》演话剧也没有问题。《戏台》这点陈谷子烂芝麻放大到电影,难度就很高。能做好自然好,但是他没本事做不好,然后拿着“情怀”去绑架观众买票观影就不好了。我冲着情怀去买票,和他拿着情怀绑架我去买票是两码事,就恶心了。现在满世界宣传“欠他一张票”,就是因为《戏台》这部电影其实没有卖点,只能在“情怀”上做文章,就堕落到流量明星的境地。
d
doudoudou
回复 1楼 泥壳虫 的帖子
我看了,的确剧情非常简单,可以预判故事走向,艺术高度我看不出来。但是不失为一个有趣的电影,也可以说是像话剧或者长小品的电影。就是个乐儿,不用上升什么高度。他就算是靠卖情怀来赚钱也恶心不到我,我买票就是正好我有空,另外很想怀念一下当年看过陈佩斯吃面条的自己。
.
.岸.
因为免费看了老爷子这么多小品,要是北美上影我也会贡献一点票房,
A
Allen04
电影好坏都是看个人。靠脸面能赚到钱是他的本事
s
springcloud
父母80多岁,主动要求去看了,而且很喜欢。如果喜欢京剧的去看挺好的。
y
youshuishini
肯定比流量明星的电影强一万倍的
t
tiantianfadai
他自己也信心不足,为了避免跟所谓大片撞期,反复改档期。
m
mtwash
我瞎猜一下哈
从楼主措辞之强烈来看,有没有可能是对陈佩斯先不满,因此不看作品就挑了一堆毛病,最后得出结论——该片证明陈佩斯不要脸。


H
Horsemom
北美有上映吗?
g
gabel
springcloud 发表于 2025-07-28 09:05
父母80多岁,主动要求去看了,而且很喜欢。如果喜欢京剧的去看挺好的。

目标观众就是中老年, 谁不记得春晚的小品 几张电影票的事, 什么要脸不要脸的, 电影圈不要脸的多了去了。
c
chuex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w_o8fOKZKX0
R
Rong811
gabel 发表于 2025-07-28 11:09
目标观众就是中老年, 谁不记得春晚的小品 几张电影票的事, 什么要脸不要脸的, 电影圈不要脸的多了去了。

对呀。楼主咋这么不喜欢陈佩斯呢
.
.岸.
嫉妒呗,恨人有笑人无
a
ahca01
故事,只是《关公战秦琼》的翻版。 人物,大猪脚洪大帅脸谱化。注定故事平平无奇,绝对不可能再有侯宝林抖包袱的惊喜。 表演,其他人还算了,网上的片段看陈佩斯用力太猛,话剧味道太浓,倒了电影的胃口。 情怀,就陈佩斯和央视那点恩怨。本来是站陈佩斯台的。现在陈拿出来挣钱,就不值了,有点恶心。 宣传,铺天盖地都是《戏台》的marketing,又吹不出一个所以然,老拿他的“人品”说事,“欠他一张电影票”啦什么的。反而感觉陈佩斯不要脸。
泥壳虫 发表于 2025-07-28 07:37

100% agreed. 有头脑。陈就是一个戏子。 当年,要不是他在乎钱,怎么会和央视搞毛? 我一贯看不惯央视,但是陈这个事上,我站央视。 央视捧红了他,小品是在央视演出的,而且是春晚,央视当然有版权了。什么陈是小品王?比赵本山差远了!就那两下子。一成不变的套路。 陈应该感谢央视,否则,如果不是央视,他早就江郎才尽,露出尾巴了。谁也不欠谁一张电影票! 凡是自我标榜品德的,无一例外都是品德不咋地的人。陈的品德,比他的长相还难看。
a
ahca01
reply to #13 嫉妒?楼主咋不嫉妒赵本山。本山比佩斯有钱、有名多了吧?
a
ahca01
gabel 发表于 2025-07-28 11:09
目标观众就是中老年, 谁不记得春晚的小品 几张电影票的事, 什么要脸不要脸的, 电影圈不要脸的多了去了。

别人不要脸,不是陈不要脸的理由,因为陈打出了道德这张牌。就不要和别人比烂了。
7
77kuku77
必要支持陈老爷子电影
w
wacxg
我挺同情他最火的时候没赚到钱。愿意帮忙一张电影票。也不是大钱。
o
orangetea
北美会上映吗?想看!
r
ricetea
楼主可能还年轻, 陈佩斯70几岁能有这个精力和热情去拍这部电影,没有一定的情怀是做不到的。 陈说过话剧戏台的票有限, 去演的地方有限,很多喜欢他的观众要求他拍部电影。 在这个资本,流量为王的内娱, 他的电影能把很久没进电影的中老年人带进电影院, 是很有温情的双向奔赴。 
O
Oliveoil
看过陈佩斯过来演的“戏台”话剧,非常好看,演得最好的是杨立新,可惜看电影宣传好像没有他参演,但还是期待一下电影。
v
vwowv
行了 拍的很好 下次别拍了 情怀买一次未必有下一次
s
summerjessie
单说一点,资本不看好的片子,普通大众支持,这就是民意
坐如钟
要是来美国上映,我会去给老爷子捧个场!
C
Confuse
大家去看了说好我再去看。 看过陈佩斯的访谈,傲的真没边了,虽说搞艺术的都得自信,还是挺不喜欢这类型的。
彼岸天涯
完全相反,看了trailer很喜欢,如果北美上映会贡献一张电影票
g
gabel
ricetea 发表于 2025-07-28 12:58
楼主可能还年轻, 陈佩斯70几岁能有这个精力和热情去拍这部电影,没有一定的情怀是做不到的。 陈说过话剧戏台的票有限, 去演的地方有限,很多喜欢他的观众要求他拍部电影。 在这个资本,流量为王的内娱, 他的电影能把很久没进电影的中老年人带进电影院, 是很有温情的双向奔赴。 

文艺圈本来就应该百花齐放, 内地每年上映600+部电影,不可能都是大片, 拍一部中老年观众愿意进电影院看的电影有何不可。卖情怀的人多了去了, 怎么就容不下一个陈佩斯。
q
qas168888
爸妈受我们影响(上周末刚刚看了超人),于是他们也去电影院看了这个,看完很开心,表示以后会多去电影院看电影。
H
Horsemom
一方面是大家(尤其中年人以上)对陈佩斯的情怀,另一方面这部电影所讽刺的现象,让草民们想去看,还有就是和资本对抗
黑白无常
mtwash 发表于 2025-07-28 11:01
我瞎猜一下哈
从楼主措辞之强烈来看,有没有可能是对陈佩斯先不满,因此不看作品就挑了一堆毛病,最后得出结论——该片证明陈佩斯不要脸。



热,楼主不过就是找机会顺便踩一下
c
chuex
上映第2天, 7月26日9时,影片《戏台》票房突破1亿。预计票房已涨到5亿。
d
dinglingling
如果北美放,我肯定买票去看。 小时候看过他的电影和小品,到现在看还是让人捧腹大笑。即使电影不怎样,我肯定也会支持一下,谢谢他给我带来的欢乐。
a
anning1941
泥壳虫 发表于 2025-07-28 07:37
故事,只是《关公战秦琼》的翻版。 人物,大猪脚洪大帅脸谱化。注定故事平平无奇,绝对不可能再有侯宝林抖包袱的惊喜。 表演,其他人还算了,网上的片段看陈佩斯用力太猛,话剧味道太浓,倒了电影的胃口。 情怀,就陈佩斯和央视那点恩怨。本来是站陈佩斯台的。现在陈拿出来挣钱,就不值了,有点恶心。 宣传,铺天盖地都是《戏台》的marketing,又吹不出一个所以然,老拿他的“人品”说事,“欠他一张电影票”啦什么的。反而感觉陈佩斯不要脸。

陈佩斯大概在演艺圈少数的要脸的之列。
m
maidouzhu
mtwash 发表于 2025-07-28 11:01
我瞎猜一下哈
从楼主措辞之强烈来看,有没有可能是对陈佩斯先不满,因此不看作品就挑了一堆毛病,最后得出结论——该片证明陈佩斯不要脸。



十有八九是竞争对手请的水军
i
ipeds
doudoudou 发表于 2025-07-28 08:52
回复 1楼 泥壳虫 的帖子
我看了,的确剧情非常简单,可以预判故事走向,艺术高度我看不出来。但是不失为一个有趣的电影,也可以说是像话剧或者长小品的电影。就是个乐儿,不用上升什么高度。他就算是靠卖情怀来赚钱也恶心不到我,我买票就是正好我有空,另外很想怀念一下当年看过陈佩斯吃面条的自己。

我倒是怀念那个看《少爷的磨难》的自己
L
Lantianbihai
怎么就上升到不要脸的道德高度了? lz 不要达则绑架天下啊。
s
stitch
回复 1楼 泥壳虫 的帖子
如果北美上映一定会去!一代人的情怀,喜欢佩斯和老茂。央视这么一手遮天就是不对!
a
awesomeiris
就为支持陈佩斯也会看。他当年的小品水平无论是幽默感,表演,还是升华都比现在这些无病呻吟的东东强
泥壳虫
有人问我是不是不喜欢陈佩斯。其实我以前是很喜欢他的小品的。但是就事论事,《戏台》作为一部电影,应该就是一部烂片。 本来人各有所好,买他一张票,或者不买这张票,都无可厚非。 但是,我为了情怀去买一张票,和他说我应该有情怀所以应该买他一张票,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现在满世界宣传“欠他一张票”,摆明了片方就是以所谓的情怀绑架观众,味道不够盐来凑,这就恶心了。
s
shanggj
stitch 发表于 2025-07-28 17:37
回复 1楼 泥壳虫 的帖子
如果北美上映一定会去!一代人的情怀,喜欢佩斯和老茂。央视这么一手遮天就是不对!

查了一下, 现在没有上映计划。 倒是看见 长安的荔枝 在AMC上映
x
xltao2004
泥壳虫 发表于 2025-07-28 18:32
有人问我是不是不喜欢陈佩斯。其实我以前是很喜欢他的小品的。但是就事论事,《戏台》作为一部电影,应该就是一部烂片。 本来人各有所好,买他一张票,或者不买这张票,都无可厚非。 但是,我为了情怀去买一张票,和他说我应该有情怀所以应该买他一张票,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现在满世界宣传“欠他一张票”,摆明了片方就是以所谓的情怀绑架观众,味道不够盐来凑,这就恶心了。

你不是没被忽悠买吗, 这么激动干嘛?你还没看就说应该是烂片,是不是太主观了。
f
fqec
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测差不多5亿, 而成本不高,陈佩斯铁定要赚钱了,别把楼主气死。一张电影票而已, 竟然上升到这种地步,不知道这股恨意从何而来。那我就祝陈佩斯赚钱大卖, 拍戏台2。
泥壳虫
回复 41楼 xltao2004 的帖子
现有信息,足够做出判断了,这叫客观! 况且我就事论事,并没有情绪化,何谈激动? 罔顾事实,任由被人以“情怀”撞骗,那才是主观,才是激动。
泥壳虫
回复 6楼 youshuishini 的帖子
难道现在陈佩斯不是堕落到流量明星吗?
L
LiuX
哎 我就从来没看过陈佩斯的小品 到底还是嫩
l
life_is_life
父母80多岁,主动要求去看了,而且很喜欢。如果喜欢京剧的去看挺好的。
springcloud 发表于 2025-07-28 09:05

我父母也是,常年不去花钱看电影,这次也为了陈佩斯主动买票去影院看了。 因为大家都觉得欠他一张票房。 这么个有才的人,他成就了小品,给大家带来那么多年欢笑,当年被封杀的很没道理。
如果北美上映,我也要去看,我看他导的花絮,教年轻演员怎么说台词,还是很用心,很专业的。
渔非凡
gabel 发表于 2025-07-28 11:09
目标观众就是中老年, 谁不记得春晚的小品 几张电影票的事, 什么要脸不要脸的, 电影圈不要脸的多了去了。

对啊,陈佩斯的电影一定捧场。电影圈,吴京、贾玲要脸?
南开阿飞
Rong811 发表于 2025-07-28 12:08
对呀。楼主咋这么不喜欢陈佩斯呢

也许是中央电视台出来的。。。
M
Madman2020
.岸. 发表于 2025-07-28 08:56
因为免费看了老爷子这么多小品,要是北美上影我也会贡献一点票房,

北美上映我也一定去看
M
Madman2020
泥壳虫 发表于 2025-07-28 07:37
故事,只是《关公战秦琼》的翻版。 人物,大猪脚洪大帅脸谱化。注定故事平平无奇,绝对不可能再有侯宝林抖包袱的惊喜。 表演,其他人还算了,网上的片段看陈佩斯用力太猛,话剧味道太浓,倒了电影的胃口。 情怀,就陈佩斯和央视那点恩怨。本来是站陈佩斯台的。现在陈拿出来挣钱,就不值了,有点恶心。 宣传,铺天盖地都是《戏台》的marketing,又吹不出一个所以然,老拿他的“人品”说事,“欠他一张电影票”啦什么的。反而感觉陈佩斯不要脸。

人要有多恶毒才说出这样的话:“现在陈拿出来挣钱,就不值了,有点恶心。“
人家如果想挣钱不靠这点
M
Madman2020
fqec 发表于 2025-07-28 18:39
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测差不多5亿, 而成本不高,陈佩斯铁定要赚钱了,别把楼主气死。一张电影票而已, 竟然上升到这种地步,不知道这股恨意从何而来。那我就祝陈佩斯赚钱大卖, 拍戏台2。

黑子为黑而黑
M
Madman2020
泥壳虫 发表于 2025-07-28 19:20
回复 6楼 youshuishini 的帖子
难道现在陈佩斯不是堕落到流量明星吗?

陈佩斯这么多年话剧全国巡演多少场?他如果靠流量根本不需要做不赚钱的话剧
x
xltao2004
回复 43楼 泥壳虫 的帖子
本来都不知道这个电影了。被楼主这么一说,现在倒是真想去看一看了,希望北美这儿能上映。
j
jestjet
春晚之后没任何东西。所以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
泥壳虫
回复 52楼 Madman2020 的帖子
不做话剧做啥?做电影吗?《戏台》他做了,现在除了“情怀”这点流量,《戏台》有啥看点?
L
Lantianbihai
回复 55楼 泥壳虫 的帖子
话剧很难做的。 林兆华老爷子还赔钱呢!话剧对演员要求很高,不能找替身,不能有配音,台词多长都要自己背下来,更不能像电影那样,拍好多条然后靠后期,靠剪辑靠修图。演话剧要有真功夫。
话剧表演要onsite,演出场次有限,观众门槛高,很难赚到钱。 能坚持做话剧的,都是有追求,并且耐得住寂寞的。
廖一梅的悲观三部曲,只能由她先生天沁鑫来导演,靠着先锋戏剧的受众,才能挣钱。很多话剧都是赔钱在做的。
曹禺的雷雨出名吧,可是很多演出都被新一代的观众嘘声一片。
电影可以用来洗钱,你让话剧试试。
泥壳虫
回复 56楼 Lantianbihai 的帖子
别谈洗钱的事情。只谈艺术。 话剧就是话剧,《戏台》可以演话剧,而且肯定可以演一部好话剧,那是因为话剧舞台限制和剧场优势。但是好话剧不一定就是好电影。他改编不出彩,在银幕上放一部简单的话剧,那就是他能力的问题。 放掉情怀,《戏台》还有啥? 有人捧着一腔情怀去买票,是那人的热情。 他大街上拦人,告诉大家应该有情怀去看他的剧,那就是绑架,就糟心了。
c
chuex
chuex 发表于 2025-07-28 15:41
上映第2天, 7月26日9时,影片《戏台》票房突破1亿。预计票房已涨到5亿。

更新:周末三天时间,它的内地总票房已经突破了1.7亿人民币,国内电影平台预测最终票房将会超过6亿人民币。
L
Lantianbihai
回复 57楼 泥壳虫 的帖子
您看都没看,怎么就下结论改编不出彩???
话剧改编成电影有成功的例子啊: 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童超版 茶馆; 孙道临秦怡顾永菲马晓伟张俞版 雷雨。
l
lovegood
泥壳虫 发表于 2025-07-28 20:37
回复 56楼 Lantianbihai 的帖子
别谈洗钱的事情。只谈艺术。 话剧就是话剧,《戏台》可以演话剧,而且肯定可以演一部好话剧,那是因为话剧舞台限制和剧场优势。但是好话剧不一定就是好电影。他改编不出彩,在银幕上放一部简单的话剧,那就是他能力的问题。 放掉情怀,《戏台》还有啥? 有人捧着一腔情怀去买票,是那人的热情。 他大街上拦人,告诉大家应该有情怀去看他的剧,那就是绑架,就糟心了。


他大街上拦人了?去看他电影的人可能就是喜欢觉得好看呢?你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喜欢吗?
泥壳虫
回复 60楼 lovegood 的帖子
满世界宣传“欠他一张票”,不是大街上拦人是啥?对你来说,诈骗电话打你手机其实也不能算骗你。
p
pupper
“欠他一张电影票”是啥故事?
L
Lantianbihai
电影《戏台》的核心并非单纯的历史错位闹剧,而是通过军阀强权与艺术尊严的冲突,探讨乱世中文化人的生存困境。影片的背景设定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洪大帅逼迫戏班篡改《霸王别姬》的结局,这一情节具有强烈的现实隐喻,而非简单的“关公战秦琼”式无厘头。 这部电影和话剧驴得水的立意和风格很类似。
影片的荒诞性并非为了搞笑,而是借黑色幽默讽刺权力( 包括央视)对艺术的压迫,这一点在陈佩斯的访谈中多次强调。
洪大帅并非完全脸谱化的反派,影片中他也有脆弱的一面,如对牺牲战友的愧疚、对权力的迷茫。这种复杂性让角色超越了传统“军阀”的刻板形象。
戏台故事的核心并非单纯围绕洪大帅,而是聚焦戏班如何在强权下坚守艺术尊严。影片通过多线叙事(戏班、军阀、市井百姓)展现了一个立体的时代图景,而非单一角色的独角戏。
陈佩斯的表演风格确实带有鲜明的话剧/ 喜剧小品的烙印,但这并非缺陷,而是他个人艺术风格的延续。他在电影中饰演的班主侯喜亭,既有市侩圆滑的一面,也有对艺术的坚守,这种表演方式恰恰符合角色的复杂性。
陈佩斯并未主动炒作“欠他一张电影票”的情怀梗,这一说法更多是部分媒体和观众的自行联想。(奇怪,您是从哪里看到陈佩斯拦着人买票的?)那么多年被打压都忍了,这是他最后一部电影,宣传会有,但不会那么没品吧? 相反,他在路演和访谈中始终强调电影本身的质量,而非个人经历。
影片的票房逆袭(从首日低迷到最终3.6亿预测)并非单纯依赖情怀,而是靠口碑发酵。许多年轻观众(00后占比28%)因影片的荒诞讽刺和戏曲元素走进影院,而非仅仅因为陈佩斯的名气。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知道他呢?
欠一张电影票,不过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宣传方法; 观众都没有往心里去;就像李诞说“你俩欠星爷一个道歉”,张雨绮和那位导演往心里去了吗?
话剧和电影虽是不同的艺术门类,却有很多共通和融合之处。 陈佩斯如果没有把话剧改编好电影,那是他的能力问题,怎么会是绑架,甚至“恶心”? 他是认真的,也是诚实的,不该被道德绑架。

泥壳虫
回复 62楼 pupper 的帖子
基本上就是现在《戏台》的主打市场:陈是有情怀的,我们欠他一张电影票。。。。。。
如果不是这种赤裸裸地消费观众情感的市场套路,我是不会反感陈佩斯的。
泥壳虫
回复 63楼 Lantianbihai 的帖子
电影要追求的教育和批判意义必须依靠电影艺术手段表达出来。不然,政府工作报告的立意还要高了,为什么不拿来拍电影?
再高的追求,必须有对等的能力去表现出来。
实事求是,你来说说这部剧的故事有啥新意,是不是老故事老编?一点新意都没有。而且他把话剧那套表演手法拿到电影里来,显然是用力过度的。
再说市场推广,《戏台》的卖点是啥?那个蓝大帅出场3秒都拿出来了,还有啥?
与世无争321
我高中班主任去看了 说非常好看 我觉得我要去看一下 好不好得自己看过才有发言权
L
Lantianbihai
话剧版《戏台》的核心是“军阀逼戏班改戏”,但电影版加入了更复杂的“冒牌名角”设定(黄渤饰演的包子铺伙计被误认成京剧大师),这一设定比单纯“关公战秦琼”更贴近现实讽刺。强权者(洪大帅)根本不懂艺术,却要强行定义艺术。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荒诞,对应当下社会(如官僚干预创作,资本绑架艺术)的隐喻更强。


影片借篡改《霸王别姬》结局(霸王必须“过江”而非自刎)的剧情,暗讽了“权力改写历史”的荒谬。这种解构并非单纯搞笑,而是通过戏曲文化的符号,探讨“谁有资格定义经典”的问题。
电影故事并非单纯重复老梗,而是通过更尖锐的错位设定和戏曲符号,完成对权力与艺术关系的批判。
话剧 戏台的编剧是毓钺,2015年初演; 今年的电影是陈佩斯改编导演并主演。10年的磨练和思考。话剧再优秀,观众也十分有限,改编成电影,才能让更多的人们看到它,才能留住光和影。
影片的宣传确实用了“洪大帅名场面”(如“霸王必须过江”),但影片的营销主线是这个: 权力与艺术的冲突如海报标语“他们改得了戏,改不了命”;
戏曲文化的当代解读(路演中陈佩斯多次强调对京剧行业的致敬);
黑色喜剧的类型定位( 对标《让子弹飞》《驴得水》的受众)。
我理解实际操作中,过多的京剧表演给年轻人观影造成障碍; 有“低俗”的片段( 每个人的解读不同),部分桥段节奏也比较拖沓; 如果要批评,可以批评它艺术上“不够电影”,但若说它“全靠炒作,毫无新意”,甚至绑架陈佩斯,说他靠情怀,恶心,则忽略了他在类型融合和社会批判上的努力,非常不专业,非常情绪化。
只有控制住情绪,智商才有上场的机会。
泥壳虫
回复 67楼 Lantianbihai 的帖子
别谈《让子弹飞》、《驴得水》。对标这两部电影,高抬《戏台》了。 你也承认电影《戏台》拖沓。上两部剧中,《子弹》节奏快,《驴得水》很“慢”,但是观众不会觉得《驴》拖沓。为啥?这就是编剧和导演的能力,也就是为啥话剧《戏台》可以很优秀,但是电影《戏台》就可以是一部烂剧。 《戏台》主打“他们改得了戏,改不了命”。还是这句话,立意再高,需要编剧导演和演员去表达出来。不然,就回到样板戏的年代了。你去看看《子弹》《驴》,哪一部电影是靠着“立意”来卖钱的?《团长》《潜伏》《风筝》等等,每一部剧都很惨,但是是靠叫出来的吗?是编剧,导演,和演员们演出来的。 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剧,从编剧到表演,缺一点都会扣分。但是编剧没了,扣的直接就是及格分了。
L
Lantianbihai
回复 68楼 泥壳虫 的帖子
您用《子弹》《驴得水》的票房成功反证“不靠立意卖钱”是逻辑谬误。这两部作品的市场认可,恰恰是建立在深刻立意通过娴熟技术传递的基础上。姜文的符号化台词,开心麻花的悲剧内核,若无扎实的编剧功底支撑,只会沦为空洞噱头。同理,《戏台》若失败,问题在于“如何讲”而非“讲什么”——不能因改编失利就全盘否定原作的立意高度。
驴得水也是隐喻性很强,先有话剧,后有电影的作品。 电影也是褒贬参半,有赞美,也有争议; 对标 戏台,有何不可?
电影是集体创作,编剧仅是其中一环。话剧改编电影尤需解决“舞台感”与“电影感”的冲突(如《十二怒汉》的成功依赖镜头语言重构)。将《戏台》电影版的平庸单纯归咎于“编剧没了”,忽略了导演二次创作,制片方干预,演员适配度等多重变量。相比之下,《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等剧的成功,正是全产业链协作的结果,而非单方面“演得好”或“编得好”。
《戏台》电影版的不足,本质上是艺术形式转换的不足案例,而非“立意空洞”或“编剧无能”。您这是混淆了“创作意图”与“执行效果”,用成功作品的结果反推“唯一正确路径”,却忽视了影视创作的多元性与偶然性。若以同样严苛的标准审视,《让子弹飞》的过度符号化,《驴得水》的舞台感残留也曾被学界争议——作品的缺陷从来不该成为否定其价值的唯一标尺。
谈艺术,请不要上升到侮辱编剧/导演/演员本人。我相信您只是用词不当。

泥壳虫
回复 69楼 Lantianbihai 的帖子
怎么感觉你是在帮我做论证 你我没有本质分歧,《戏台》电影再创作失败了。我从来没有说过“立意空洞”,我一直说的是,没有表达能力,再高的立意等于零。
理性批评一部电影,麻烦不要上升到侮辱编剧、导演、和演员。
L
Lantianbihai
回复 70楼 的帖子
是您用的“恶心,不要脸”这些侮辱性词语的吧? 是您在没有看过电影的情况下,就下结论的吧?
Again,当您无法控制您的情绪时,智商和逻辑都无法上场。

L
Lantianbihai
回复 8楼 mtwash 的帖子
是啊。当楼主不能控制他的情绪时,智商和逻辑就都没有机会上场了。
泥壳虫
回复 71楼 Lantianbihai 的帖子
是你自己同意电影在编导环节是失败的吧?编导失败了,你说这个电影还能成功吗?还算有质量吗? 这种情况下,还宣传称“只注重质量”,该给个啥评语? 一部不成功的片子,明知道靠电影本身卖不出票,大呼小叫“欠他一张电影票”,以“情怀”绑架观众,该给个啥评语? 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没有质疑您的智商或者逻辑能力。
n
nicecool
特意去看了,陈演电影都像话剧,故事也瞎编乱造。不是啥好电影。
L
Lantianbihai
回复 73楼 的帖子
哪有十全十美的电影呢? 改编成电影,有成功也有不足之处( 我没说失败,因为它有很多成功之处,而且票房也不错)。
该怎样评论就怎样评论,为何您非要使用极其情绪化的“恶心,不要脸”呢????这不是侮辱/ 情绪化/ 人身攻击,又是什么?我还是善意地认为您只是用词不当。
有情怀的,会心甘情愿地买票看电影; 像您这样没有情怀的,不看就是了,没必要口出狂言。 陈佩斯先生是相信“戏大于天”的,电影的选角也很到位,很好地传达了影片的主旨和黑色幽默。 这部电影的票房会超过驴得水的。
就此打住吧,我不喜纠缠。 您多看点儿文艺评论的理论方面的书吧:)
c
cocolili
大家对楼主怎么这么宽容呀,我觉得楼主挺恶心,挺不要脸的。干蹭陈佩斯的流量。
泥壳虫
回复 75楼 Lantianbihai 的帖子
哪有你这样的,打人家一拳,然后说不打了 可惜了,听你承认了《戏台》的不足,却最后你决定不再讨论了,也没能听你说出这部电影到底哪里成功了?(我承认他的市场营销确实成功,只是也正因此鄙视他)。
L
Lantianbihai
回复 77楼 泥壳虫 的帖子
您要是想继续讨论,您随意啊,我只是不想纠缠下去,请您注意一下您的用词,不要再使用侮辱性/人身攻击的词汇。从您的用词用语来看,您是位非常情绪化的人,怕与您争论会更激发您的情绪:)
选角成功,把话剧搬上大银幕让更多的人看到,也是成功的,加了/ 改了一下小细节,深化了立意,也是成功的。 不足和失败是一个意思吗???
w
wendywu00
jestjet 发表于 2025-07-28 20:07
春晚之后没任何东西。所以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

不是吧!他不仅有春晚的小品,还有很多电影电视剧作品,比如,瞧这一家子,傻帽经理,二子开店等等,当年他自己出钱拍电影,央视直接播放,不给他钱,央视不对。之后他做 “不赚钱”的话剧,这些年,能坚持下来,不容易。
C
CBA654321
我要去看
黑白无常
楼主都没看 就说人恶心 楼主才是最恶心的人
泥壳虫
回复 81楼 黑白无常 的帖子
您不认字吗?我说电影恶心了吗?我说电影平平无奇,他营销手段恶心,有错吗?
a
asfew
评价还可以啊
a
asfew
回复 9楼 Horsemom 的帖子
这种片子应该不会吧
d
djnes
票房可以啊 肯定好看
j
jestjet
回复 79楼 wendywu00 的帖子
都是早期的啊 后来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