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 发表于 2025-07-26 20:10 你跟好久不见的人聊天抱怨各自的老公,你管这个叫deep connection? 我以为deep connection是需要经常聊天并且三观很接近 才能connect到的。
美国这边连找个一起抱怨老公的都找不到。
真的。不熟悉的人不敢抱怨怕被别人以为做免费垃圾桶,熟悉的 你抱怨别人不抱怨 怕被认为负面能量。老美一个个的都是I love my hubby/kidds/family, he is a great …都说好话. 搞的我都不敢抱怨。 有时候party 上遇到个合拍的人。说会话就没机会以后交往了,我厌倦了这种不能长期保持关系的交往了。 找到个能理解你跟你合拍一起吐槽的,并且妯娌婆婆都知道对方的老公是啥样子的,都是一家人,特能理解你的抱怨点,抱怨完了还各自安慰 指出对方优点 让对方不要放心上,反正很舒心。
真的。不熟悉的人不敢抱怨怕被别人以为做免费垃圾桶,熟悉的 你抱怨别人不抱怨 怕被认为负面能量。老美一个个的都是I love my hubby/kidds/family, he is a great …都说好话. 搞的我都不敢抱怨。 有时候party 上遇到个合拍的人。说会话就没机会以后交往了,我厌倦了这种不能长期保持关系的交往了。 找到个能理解你跟你合拍一起吐槽的,并且妯娌婆婆都知道对方的老公是啥样子的,都是一家人,特能理解你的抱怨点,抱怨完了还各自安慰 指出对方优点 让对方不要放心上,反正很舒心。
所以很多人想回国养老,以前的京城高官要告老还乡,叶落归根。
你这种性格为什么要出国呢?真心问
我真心想搬回去。
搬回去的话工作孩子都是问题,这个没法解决啊。
年轻的时候,谁不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当时中美差距那么大,看到很多人出国,想自己也可以做到。 毕业后其实心里一直想回去,老公一直不愿意。 现在老了,想回去又回不去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家庭都会这样。
这不就是第一代移民的处境吗。不用这么大惊小怪的。每个移民都可以感同身受。
国内和美国各有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我觉得,每年半年中国,半年美国是最优解。
楼上就有人不能…
那你的孩子呢? 不要为她们考虑么? 我可以攒足钱,回国旅游定居一段时间,但是也要等到孩子打了才行啊。 孩子在美国,你回去了,也行不通啊?
哇,赞楼主的心态。 我上次跟人说这话,对方立马跳起来说我让她滚出美国。 这都哪跟哪🤷♀️
你喜欢别人提供companionship而已
而且又为什么要上网来问呢?既然把父母亲情看得那么重就直接回去了呀。说出来难道心里就好受了么
美国这边连找个一起抱怨老公的都找不到。
真的。不熟悉的人不敢抱怨怕被别人以为做免费垃圾桶,熟悉的 你抱怨别人不抱怨 怕被认为负面能量。老美一个个的都是I love my hubby/kidds/family, he is a great …都说好话. 搞的我都不敢抱怨。 有时候party 上遇到个合拍的人。说会话就没机会以后交往了,我厌倦了这种不能长期保持关系的交往了。
找到个能理解你跟你合拍一起吐槽的,并且妯娌婆婆都知道对方的老公是啥样子的,都是一家人,特能理解你的抱怨点,抱怨完了还各自安慰 指出对方优点 让对方不要放心上,反正很舒心。
并且我们微信上一直家族群里说着闲话家常的。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很有道理,这次一起出去玩我发现我妯娌也是跟我一样的老实人。
并且下次你回国。她还在那里,不会消失,会在你跟你交往一辈子。
你是山东人?
老了怎么回不去了? 大家不都三天两头讨论如何退休后回去住一段日子吗?
我也一样
凭什么办5年居留证,我问当地,连小孩的居留证都很难办
What is the dead giveaway? 只有山东人叫妯娌吗?
楼主的感受跟我的太像了
以前的同学朋友没有住在你附近的?一般来说有娃之后会固定住所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是交稳定好朋友的机会。
我其实也很恋旧,但是其实很多小时候,或者很多年前的亲戚朋友,现在并不在Same page了,大家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很难相信有什么深刻的connection。反而新朋友倒是会更跟你路径一致。
现在的度假模式,肯定是看到的最好的一面,真的长期相处起来,就不会这么美好了。要学着move on, 而不是只带着滤镜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关系。
其次呢 如果你没回去 当然是因为 工作和孩子觉得没法弄 那就说明你回去的心没那么坚定。我有个朋友十年前海归了,带着小学读了一半的孩子,当时对孩子来说很不容易,但是现在孩子发展的很好,成绩性格都很优秀。如果你真的想回去到了一个程度,就会克服那些困难。
不管在哪里,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如果做不到就安心的继续目前的生活吧。我自己也是,每次回国都会眷恋,回到美国都会有点抑郁,但是我知道我目前还不会放弃美国的生活彻底海归,那就安心在这边生活,多回去看看,以后再决定吧。
看来你真是外向人,倾诉就能感觉好一点。其实美国也有华人啊,交往成朋友到一定深度一样可以抱怨老公。
五年长居证的条件不是有房有钱而是有直系亲属。
另外没有国内身份买不了房
这是外地人的错觉啊。你看过everybody loves raymond吗?意大利人的家长里短跟中国人一样。
其实工作孩子都是能解决的,会花一些代价,就看是否愿意承受这个代价。
一样的感觉, follow your heart, 年轻时候出来看世界, 被光鲜亮丽的东西吸引, 现在觉得那些都不重要全部是身外之物
回来还要当牛马多赚点钱,现在年轻人都不容易,趁我能,给孩子攒点
再过几年多回去吧,可那个时候爹妈大概就不在了
哎,我爸心率失常,这次回去带他到上海装了除颤器
既然喜欢,为什么不考虑回国定居呢。孩子国际学校也很不错, 大学直接考来美国就好了。
如果搬回去有问题的话 说明那个系统不能容忍离乡背井的你 那么你的想法感受就都不真实
不想跟亲戚相处还需要躲到美国来啊?你在国内随便换个城市生活就不用和亲戚相处了,甚至不加亲戚微信就行了…有必要特意为了躲亲戚跨越太平洋?每次看到这种说法都好好笑,亲戚又不是在追杀你。虽然大家都不想跟亲戚打交道但是亲戚也没威胁生命到这个地步吧?明明就是在美国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的但是嘴硬非说自己躲了亲戚算一项成就。就你这种说自己说话累因此不想见任何亲戚的人,反而每天在美国积极练习英语好和同事老板打开局面积极生二胎害怕孩子在美国没亲人帮忙积极参加当地华人活动积极在华人论坛发帖。
假设你在中国别的城市生活春节回家见一次亲戚,能比每天要说英语和白皮阿三同事邻居孩子家长孩子老师假惺惺small talk还要特意学点他们的英文梗来调动气氛还 难?光跟这些人互动要说的语言内容方式方法边界感文化雷区尺度技巧都要当成一门课来钻研预习复习复盘….还能有比美国社交更累的地方?比上高三还累人….国内亲戚你顶多笑笑不说话不就拉倒了,就算非要说点什么打马虎眼的话还不是随口就来?忽悠你老乡难还是忽悠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的人难?
我也刚从国内回来,这完全是我的心声啊。作为一个爱说爱笑,喜欢和朋友亲人经常聚聚的人在美国真的好难过,连说知心话的朋友都没有。
你说的非常对,deep connection需要deep conversation.你跟别人交换了多少个人生活的信息,决定了彼此之交的深度。说极端点,交换过多少彼此的“秘密”,就有多深的捆绑,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彼此的trust。工作和生活里都是。工作中爱搞小团体的人经常需要一起嚼嚼舌根,一起议论一下他人。 关于大家感觉在美国交朋友难,除了语言和背景的不同,我感觉有也是因为中美的文化中在private boundary 这方面不同。中国的文化中彼此可以聊到很私人的话题的,我父母那一代即便不熟的人聊个人工资收入结婚与否孩子几个都很平常。我们这一代聊天已经不那么“随意了”,聊天话题已经开始有界限感。同样的,邻里关系,朋友关系都随着时代不一样而改变。以前的美国大家的交往也挺深,现在大家都上网讲真心话,见了面提性别都需要很敏感,不熟悉的只能聊聊天气,最多聊聊孩子和兴趣爱好。而爱好有时是小时候决定了的。深入熟悉的过程很难。人为啥觉得同学比同事亲,小时候的中学同学比大学同学还亲?因为感觉彼此更“知根知底”,彼此见过对方最真实的面孔。
对于很多第一代移民,跟你知根知底的人都在国内,心理就容易觉得联系的“更深”。而跟工作以后的人交往都是工作关系。人长大的过程其实就是越来越孤独。 大家不用把美国人当成怪物,觉得美国对你不怀好意,人都是一样的,敌意有的时候也可能是出于对方的恐惧,哪里都有好人坏人,动物也是,有类似的情感,将心比心就能理解。
说远了。谈话界限感决定了交往的深度。最代表的就是工作中礼节性的small talks. 其实是也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connection, 但是话题点到为止了。语言交流和身体接触都是感官刺激。你跟客户见面,网上讨论和后来见面握过手以后,connection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跟别人在一起交往,什么时候需要多聊到什么程度,可以自己主动控制,也可以理解对方。
大华府这里,几百人的 老中微信群,好多,各种名义加的,外向型的老中也是遍地都有,重复 交错地出现在 各种 现场联谊活动中,各种舞蹈学校,新年晚会上,
浓妆艳抹,来个 旗袍秀一类的,这还有个网红,叫 弘哥杂谈,天津人,很有才艺,经常在油管上直播和北美大众谈心,去年因为英语机场弹钢琴的事件,他搞了一个 天津网评快板,活了好大一会儿,
所以,美国这里,其实就是 随意,社恐的有社恐的过法,交际花有交集花的过法,不强迫,
我这个人不喜欢和陌生人社交,自己有个固定的,多年读书工作养娃,结交的一个国人圈子,大家可以半年完全不见面,也可以随叫随到,家里聚餐吃喝,我本人也很实在好客,
总之美国是每个人都可以在 自己的舒适区间,过自己的生活,能理解到这个 层面的,需要一定的 认知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