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部好看的剧)人生若如初见),看了15集觉得境界是最高的

C
Confuse
朵梅的长相美,演技稀烂。基本就是个花瓶,完全没有理解人物,真不能给她戏份,好多场戏都错的不行。说爱梁乡爱死了,当时看一眼就等三年,结果梁乡因为他丢了前程,丧的时候,她一点内疚感负罪感均无(赏花一场),也没有一点为爱的人受苦而难受的意思。自己不生育,看着老太太喜欢不顾,也是高兴地说我们也该添个孙子了,台词没错,但说的情绪完全不对啊,这时候当媳妇的高兴的起来吗?那年代啊,不生娃责任就在媳妇身上,几年了,不觉得人家可能要休了自己?老公的朋友凯之夸她美貌,她一点谦逊羞涩没有,就那么得意地听着,还放放电,那个年代啊,当着老公,这是有地位人家媳妇的修养吗?。。。不说了,这戏里年轻演员主创这块最差的就是她。这么漂亮的女孩,还是很容易记住的相貌,天生优势极大,不长脑子可怎么办呢。朵梅这个人物其实可演的空间还是不小的,全都浪费了。
a
arcadia888
朵梅的长相美,演技稀烂。基本就是个花瓶,完全没有理解人物,真不能给她戏份,好多场戏都错的不行。说爱梁乡爱死了,当时看一眼就等三年,结果梁乡因为他丢了前程,丧的时候,她一点内疚感负罪感均无(赏花一场),也没有一点为爱的人受苦而难受的意思。自己不生育,看着老太太喜欢不顾,也是高兴地说我们也该添个孙子了,台词没错,但说的情绪完全不对啊,这时候当媳妇的高兴的起来吗?那年代啊,不生娃责任就在媳妇身上,几年了,不觉得人家可能要休了自己?老公的朋友凯之夸她美貌,她一点谦逊羞涩没有,就那么得意地听着,还放放电,那个年代啊,当着老公,这是有地位人家媳妇的修养吗?。。。不说了,这戏里年轻演员主创这块最差的就是她。这么漂亮的女孩,还是很容易记住的相貌,天生优势极大,不长脑子可怎么办呢。朵梅这个人物其实可演的空间还是不小的,全都浪费了。
Confuse 发表于 2025-07-31 17:41

朵梅只见过梁乡一面就住到梁乡家等着他学成回来成婚,这个就比较难理解。 她是梁乡母亲选出来的,知道庆亲王也给提亲了还是要选她做儿媳。梁母不想梁乡和庆亲王走太近吧,名声不好的亲王。这个得罪庆亲王的责任应该梁母负。 朵梅比起菽红算传统女性,其实也不是那种低眉顺眼的超级传统。不然不会没成婚就住梁家几年。 这剧里的女性都挺大方,追爱有态度。比如芳子,有未婚夫毫不掩饰喜欢梁乡,大胆示爱,平田也知。 朝鲜公主也是,还想和凯之私奔,凯之都没敢。
剧其他女性角色戏份太少。人间里除了女主瞿霞,立华和林娥的戏份和表演空间也很大。每人都两或三条感情线。
第一集里朵梅也见过杨凯之的,还对视过。我还以为后边儿两人有剧情,并没有😄
C
Confuse
朵梅只见过梁乡一面就住到梁乡家等着他学成回来成婚,这个就比较难理解。 她是梁乡母亲选出来的,知道庆亲王也给提亲了还是要选她做儿媳。梁母不想梁乡和庆亲王走太近吧,名声不好的亲王。这个得罪庆亲王的责任应该梁母负。 朵梅比起菽红算传统女性,其实也不是那种低眉顺眼的超级传统。不然不会没成婚就住梁家几年。 这剧里的女性都挺大方,追爱有态度。比如芳子,有未婚夫毫不掩饰喜欢梁乡,大胆示爱,平田也知。 朝鲜公主也是,还想和凯之私奔,凯之都没敢。
剧其他女性角色戏份太少。人间里除了女主瞿霞,立华和林娥的戏份和表演空间也很大。每人都两或三条感情线。
第一集里朵梅也见过杨凯之的,还对视过。我还以为后边儿两人有剧情,并没有😄
arcadia888 发表于 2025-07-31 18:04

就是啊,第一集朵梅当时死盯杨凯之半天,倒是没怎么看梁乡,也是莫名其妙,这一段我把它归入可能某些她跟凯之后面的戏剪了所以开场的伏笔没接上,不算她的错。但是她整个的做派真的不合乎人物该有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屡屡出戏。我看到她的戏几乎就是要不注意不到她,只要注意到她一定是磕磕碰碰不对了。
梁乡和朵梅睡那里剪的是很突兀,剪过视频就知道,多几帧都不那么难受,啪就黑了。
b
baobao557
谢谢!我大概翻了一遍,觉得大家聊的都很代入,说明这个戏是拍的很不错。
从演技的角度还比较少讨论,我看到第16集,先说一下小角色里看到的好的和不太好的,
亮眼的,白客演的载沣,把皇家的气度拿住了,马惊了不慌,被救了不会感激涕零,虽然年少,始终是诗书骑射都学过,并且地位尊贵的主子,让人看的非常舒服。想起以前溥仪说他伸手打人,断没有够不到的,因为别人不仅不敢躲,还会往前凑。白客把那个贵族气派演出来了。
宋永恒演的来喜,贡献了前十六集中小配角最精湛的表演,对眼的喜感,打包票的气势,拜别的悲伤,各种糅合让一个小人物只有三场戏就立住了,拜别那段真是好,但是也因为这么好,就显得李现有点接不住了。
不太好的, 十六集李现回京看北京街头那个镜头里好几个中年的都不行,大概是想出位,自己的活不认真干,紧盯镜头看要正脸,不知道的以为他在演卧底有特殊任务呢,那个镜头大概牵涉太多人导演不好重拍了。
十六集第一个跑来跟吴越说家具进不了房子怎么办那个青年演员,嘴里的词是着急的,但是表情是不急的,身体语言是无所谓的,典型的演的糟糕的例子。
这里也讲两句大配角吴越的表演。吴越这次的表演是比较本色的,她本质就有点傲气,年轻的时候演清纯乖巧的都不出彩,但是傲气的就手拿把掐,以前有个美丽人生,她和李雪健演的,我觉得演的特别好。这次演的就很像那个的中老年版。演法有点夸张。作为单个人看,我觉得这么招摇还算好。很显眼,港剧演法,作为配角经常会这样抢戏。就是和李现合起来就有点别扭。怎么说呢?看大明1566你会相信严厉的海瑞母亲养出古板的海瑞,但这么活泼的梁乡的母亲养出的梁乡就该比李现演的更外放一点。原型良弼也说是傲气的。现在这两人合起来就不那么顺。




Confuse 发表于 2025-07-25 01:46

你提到吴越和李现,我倒是觉得他们演绎的梁乡和母亲这对组合特别妙。你说到母亲活泼孩子古板不顺。其实这个母亲是在儿子“冷锅冒热气”之后才恢复了自己活泼的一面。他们之前远离皇室权力中心很久了,家道中落的滋味比一直穷更痛苦。梁妈妈在最开始日子很艰难。她去知府家旗人礼仪那里,只看到没落贵族死撑着最后一点面子的倔强。没有马车,醉了也只能趴在那里不动,幸好儿子孝顺来接她,她才成全了体面。可以想象,在梁乡少年时期,母亲也许更多地展现出严厉而不是活泼俏皮的一面。这母亲对着偶尔上学顽皮的儿子,多少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没有一日不渴望着重复家族的荣光。所以梁乡的少年时期,长到十七岁,虽然个人略有跳脱的个性,但在母亲严厉管教压制下,他跟外面的少年比如凯之和人骏比起来,是非常单纯和老实的憨憨。我觉得李现演绎得是很精准的。
其实这部剧里,有很多重隐喻和对照。梁乡是寡母养大的。光绪帝是寡母慈禧养大的。最后载沣的儿子,小皇帝也是有寡母隆裕太后养着。寡母带大的孩子虽然有不少优点,比如孝顺,比如从小责任心重等等。同时也会有其他局限性,分为两大类 第一是“柔而不刚型”: 1)在权威面前容易缺乏自信,优柔寡断 2)容易讨好型人格 光绪和宣统都有这类表现。 第二是刚过于硬型: 1)过分自我要求强大,“不能失败” 2)强烈渴望控制局势或他人,以掩盖不安 3)内心脆弱但不愿示弱,压抑情绪 我觉得李现饰演的梁乡更多体现了这个类型。跟少年就参加革命的凯之,和早早混成军油子的人骏相比,梁乡相对单纯老实多了。年轻时不懂事心里虚也不愿示弱,在军校时也常有压抑自己情绪时候。到了回国进入仕途,他因缘际会,被举到那样的高处,难道心里不紧张吗?他极力渴望能够控制住局势,能够站稳这个位置。到了最后期,大厦将倾,连母亲都劝他别管了,宫里谁都担不起这个亡国的帽子。他其实完全可以退下去,一个旁支宗室,只要他不干了,保个性命没问题。可以设想将来跟那帮载字辈那样还能再活几十年。但是他为什么还要硬撑着,他为什么比别的宗室子弟都更刚?就是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从没落宗室走到这一步,他一直觉得其他贵族虽然身份财富高于他,但是能力上远不及他,他是宗室之光,他渴望用自己努力学成的本事为清廷力挽狂澜,哪怕为之失去性命,死而后已。这是他过分要求自我强大不容败退的体现。
b
baobao557
Confuse 发表于 2025-07-31 14:27
导演说的是她本身不在乎革命,就是被她身边的男人裹挟。我感觉也是如此。一开始看就想到莫言的丰乳肥臀,就是老百姓不在乎主义,只是想努力过好日子。



说得对。她最大的兴趣在于经商赚钱,顺便帮着身边的男人们搞搞革命。她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早早跟着姐夫,老师天白这些人混,真的嫁去了宋家,那才是最合适她的战场。
b
baobao557
关于男主和女主之间的纠葛,有点想法讨论一下。我看过网上流出来的江奇涛剧本。男主跟菽红的感情部分很多都被剪掉了,原来拍得也是两人半推半就的,并不是真的强。后来为了过审查,必须给男主这个反派增加黑点,落实他代表封建满清腐朽傲慢作恶多端,才剪辑成这样。但是哪怕不管剧本,单从剧里没剪干净的地方都能看出来原有的痕迹。
1)天白作为全剧里最有男女感情经验的人,从他的视角看来不是强,是两情相悦之下的半推半就。特别是他对女子的半推半就应该非常有经验。因为那晚的事情观众并没有看到全过程,我认为天白这个目击证人的看法是值得考虑的。同样,作为全剧第二富有男女经验的李人骏,也看出男主和女主之间互有情愫。


2)女主对这个事情,她更难过的应该是被当时的正牌同居男友天白发现了。她爱天白那么多年,但是因为天白多次伤她的心令她失望。她之前做各种生意,一路上感受到无数形形色色的男人对她的兴趣,甚至被裁缝店老板占便宜,她都忍了。为了生活,她潜意识用自己漂亮女孩子的优势,得到了一些工作上的方便。但是她看男主是不同的。当她面对男主这样的“美少年”的追求时,她是享受的,享受一个有正常身份的不需要躲闪不需要颠沛逃难的男人的追求。她的经历比男主丰富,在她看来男主憨憨单纯,她觉得自己有能力把控住这段关系,她觉得自己能够在不影响跟天白的关系的同时,可以享受跟男主约会的短暂快乐。她跟他去吃饭,特意又换上好看的衣服(应该是在东京时期她穿得最好看的一身和服了)出门,高高兴兴地跟他赴约。回来天白问她去哪里了, 她是特意隐瞒了没说的。甚至到了那晚男主喝醉来找她,她第一反应还是笑着问他是不是又要来请她吃饭,说明她是期盼着这样的约会的。她对男主的心动是显而易见的。
事发后她的反应,有紧张又有点惊慌的样子,是因为对这段三角关系被揭开来的害怕。她虽然对男主动心,但也知道两人的身份和差距,而她也并没有打算/准备好要离开天白。那么这个时候天白质问她,她为了挽留与天白的感情,当然是一口咬定自己非自愿的。但是天白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她的话。她羞恼怼回去,说她自己不是吴天白的私人财产。所以这件事,诚然她确实没料到,也有准备好这么快地接受男主,但她的难过和激愤更多在于被天白发现看到和被天白指责后的产生的愧疚和应激。
假设但凡那天天白不在那个屋子里,也许这件事情她就翻篇儿了。正如当初在上海学校里,她被天白在宿舍里诱惑发生关系之后那样。还有剧中一开篇,她好奇问姐姐,那个事情(OOXX)是不是就跟翻书一样,翻过了就过了没什么。 说明她性格上胆子大,对这个很好奇而且并不觉得女子贞洁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否则换做别的大家闺秀,搞不好就要想不开活不了了。
总之这个事情,用现代观点来看,当然绝对是男主做错的。但是想想如今metoo运动也才没几年,no means no 被广泛宣传普及也才这些年的事。放回到100多年前,前卫先锋的东洋留子们,菽红作为最早觉醒的那批女性,思想上撞击,那种复杂性,确实是不容易吧。而且很多人看不到女主深层的想法,是因为不能接受女主同时喜欢着两个男人。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那个时期年轻留子们,刚刚从封建礼教探头接受西方自由恋爱思想,开放程度比现在都厉害。这也是江奇涛的功力,能够塑造出不完美的但真实的复杂的人性。

3)男主第二天去找女主,高高兴兴地,以他的行为轨迹,是想要去给她一个承诺的,也许是问她要不要跟他一起回国,毕竟他妈妈也曾说过希望女主做儿媳妇的,所以他觉得大概家里那关也是可以通过的。这里在后来男主大婚当晚,他也跟朵梅交代了的。具体交代这段剪掉了,只剩下朵梅气呼呼说, 我不管你哪儿还有女人我都得嫁给你,我就喜欢你,要粘你一辈子。后来认孩子时,由朵梅说出来了,他跟朵梅交代了自己在日本有过心爱的女人,自己的童真也留在了那里。所以男主一直是惦记着女主的,只是他没有经验,去找女主没想到被女主生气赶跑了,他就以为她不喜欢他了。毕竟女主一直没有离开天白,他也许觉得自己没能把女主从天白那里争取过来。


但是女主,注意女主当时是用什么打他的,是用香肠。其实她当时周围能随手抄起来打人的东西很多,她挑了最不足以伤人的东西。对比之前她在街上看到天白被浪人欺负,她抄起竹竿就爆打浪人把他们打跑的彪悍劲儿,可以看出她用香肠打男主那是相当手下留情的。更多地是对他表达不满和恼怒。恼他办事又急进又蠢,现在三角关系被天白发现了,这个烂摊子她不知道怎么才能收拾好。后面姐夫来找她,说要回国了,她说啊你也要回去。姐夫问她还有谁也要回国。她沉默没答。然后烦恼赌气的样子说,你们都回去吧,省得我心烦。这里那个谁,就是男主啊。这里体现了女主气恼男主不懂女孩子的心思,心里惦记着他但是嘴上却赌气说走吧走吧。


4)女主收拾房间时剪到男主掉落的钱币护身符。沉默地看了很久,收好了,而不是扔掉。


5)菽红回国船上遇见李人骏。她主动询问了梁乡的消息。并且说起了当年的一些事情。而李人骏帮她过关,完全是看在梁乡的情分上的。因为李人骏很清楚知道梁乡喜欢她。如果不是有李人骏,她走私的炸弹肯定要被开箱那就完了。


6)为什么女主刚怀孕时没要堕胎,怀了6个月,回国一趟之后回到日本,一下子就心如死灰了一定要打掉孩子呢。应该是回国遇到什么事情了。当时她遇见了宋晨,也许还有别的什么,间接知道了男主要准备结婚了,一下子死心了才不想要孩子了。


6)25-26集,男主和女主在上海因为电报机采买重逢。虽然女主在剧里有好三段感情以及跟其他男人的暧昧,但是她跟男主的重逢,在这里简直是全剧的演技大赏。初见霎那的震惊,甚至带着泪花。后面她问他是不是结婚了,确认后,她跟他的对话火药味开始浓烈起来。她就是个脾气火辣的妹子,她明确知道跟他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孩子,就只能从此自己好好带着,吃了那么多的苦,怎么会不带着气。然后两人在牢里那一段,也许是因为夜深,也许是因为密闭空间可以少些顾忌,两人对话的夹枪带棒都卸了下来,只剩下疲惫的一点真心。她坐在那里,仿佛是一幅油画(参见陈逸飞海上丽人系列)。许多话尽在不言中,眼角眉梢的对视,整个空间里充满了遗憾和张力。这里堪称全剧最精彩的无声胜有声。


7)上海码头告别。怎么说呢,看到网上一个很准确的评论:“又看了后面剧集后,再回头看这个重逢,其实是她和他的一个 #closure (一段关系里的完整句点)。现实中也有这样的情形,人们年轻心热时动了情,但因为突发情况就匆匆分离,甚至来不及真正地道别,后面很多年都会耿耿于怀。就像是一个旧伤口,一直在发炎,好不了。重逢后,在这个上海码头认真的道别了,这次才是真的为这段关系画上句点。所以梁乡说,菽红,再见了。而菽红望着他,眼神里有说不尽的遗憾和不舍。”



a
arcadia888
关于男主和女主之间的纠葛,有点想法讨论一下。我看过网上流出来的江奇涛剧本。男主跟菽红的感情部分很多都被剪掉了,原来拍得也是两人半推半就的,并不是真的强。后来为了过审查,必须给男主这个反派增加黑点,落实他代表封建满清腐朽傲慢作恶多端,才剪辑成这样。但是哪怕不管剧本,单从剧里没剪干净的地方都能看出来原有的痕迹。
1)天白作为全剧里最有男女感情经验的人,从他的视角看来不是强,是两情相悦之下的半推半就。特别是他对女子的半推半就应该非常有经验。因为那晚的事情观众并没有看到全过程,我认为天白这个目击证人的看法是值得考虑的。同样,作为全剧第二富有男女经验的李人骏,也看出男主和女主之间互有情愫。


2)女主对这个事情,她更难过的应该是被当时的正牌同居男友天白发现了。她爱天白那么多年,但是因为天白多次伤她的心令她失望。她之前做各种生意,一路上感受到无数形形色色的男人对她的兴趣,甚至被裁缝店老板占便宜,她都忍了。为了生活,她潜意识用自己漂亮女孩子的优势,得到了一些工作上的方便。但是她看男主是不同的。当她面对男主这样的“美少年”的追求时,她是享受的,享受一个有正常身份的不需要躲闪不需要颠沛逃难的男人的追求。她的经历比男主丰富,在她看来男主憨憨单纯,她觉得自己有能力把控住这段关系,她觉得自己能够在不影响跟天白的关系的同时,可以享受跟男主约会的短暂快乐。她跟他去吃饭,特意又换上好看的衣服(应该是在东京时期她穿得最好看的一身和服了)出门,高高兴兴地跟他赴约。回来天白问她去哪里了, 她是特意隐瞒了没说的。甚至到了那晚男主喝醉来找她,她第一反应还是笑着问他是不是又要来请她吃饭,说明她是期盼着这样的约会的。她对男主的心动是显而易见的。
事发后她的反应,有紧张又有点惊慌的样子,是因为对这段三角关系被揭开来的害怕。她虽然对男主动心,但也知道两人的身份和差距,而她也并没有打算/准备好要离开天白。那么这个时候天白质问她,她为了挽留与天白的感情,当然是一口咬定自己非自愿的。但是天白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她的话。她羞恼怼回去,说她自己不是吴天白的私人财产。所以这件事,诚然她确实没料到,也有准备好这么快地接受男主,但她的难过和激愤更多在于被天白发现看到和被天白指责后的产生的愧疚和应激。
假设但凡那天天白不在那个屋子里,也许这件事情她就翻篇儿了。正如当初在上海学校里,她被天白在宿舍里诱惑发生关系之后那样。还有剧中一开篇,她好奇问姐姐,那个事情(OOXX)是不是就跟翻书一样,翻过了就过了没什么。 说明她性格上胆子大,对这个很好奇而且并不觉得女子贞洁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否则换做别的大家闺秀,搞不好就要想不开活不了了。
总之这个事情,用现代观点来看,当然绝对是男主做错的。但是想想如今metoo运动也才没几年,no means no 被广泛宣传普及也才这些年的事。放回到100多年前,前卫先锋的东洋留子们,菽红作为最早觉醒的那批女性,思想上撞击,那种复杂性,确实是不容易吧。而且很多人看不到女主深层的想法,是因为不能接受女主同时喜欢着两个男人。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那个时期年轻留子们,刚刚从封建礼教探头接受西方自由恋爱思想,开放程度比现在都厉害。这也是江奇涛的功力,能够塑造出不完美的但真实的复杂的人性。

3)男主第二天去找女主,高高兴兴地,以他的行为轨迹,是想要去给她一个承诺的,也许是问她要不要跟他一起回国,毕竟他妈妈也曾说过希望女主做儿媳妇的,所以他觉得大概家里那关也是可以通过的。这里在后来男主大婚当晚,他也跟朵梅交代了的。具体交代这段剪掉了,只剩下朵梅气呼呼说, 我不管你哪儿还有女人我都得嫁给你,我就喜欢你,要粘你一辈子。后来认孩子时,由朵梅说出来了,他跟朵梅交代了自己在日本有过心爱的女人,自己的童真也留在了那里。所以男主一直是惦记着女主的,只是他没有经验,去找女主没想到被女主生气赶跑了,他就以为她不喜欢他了。毕竟女主一直没有离开天白,他也许觉得自己没能把女主从天白那里争取过来。


但是女主,注意女主当时是用什么打他的,是用香肠。其实她当时周围能随手抄起来打人的东西很多,她挑了最不足以伤人的东西。对比之前她在街上看到天白被浪人欺负,她抄起竹竿就爆打浪人把他们打跑的彪悍劲儿,可以看出她用香肠打男主那是相当手下留情的。更多地是对他表达不满和恼怒。恼他办事又急进又蠢,现在三角关系被天白发现了,这个烂摊子她不知道怎么才能收拾好。后面姐夫来找她,说要回国了,她说啊你也要回去。姐夫问她还有谁也要回国。她沉默没答。然后烦恼赌气的样子说,你们都回去吧,省得我心烦。这里那个谁,就是男主啊。这里体现了女主气恼男主不懂女孩子的心思,心里惦记着他但是嘴上却赌气说走吧走吧。


4)女主收拾房间时剪到男主掉落的钱币护身符。沉默地看了很久,收好了,而不是扔掉。


5)菽红回国船上遇见李人骏。她主动询问了梁乡的消息。并且说起了当年的一些事情。而李人骏帮她过关,完全是看在梁乡的情分上的。因为李人骏很清楚知道梁乡喜欢她。如果不是有李人骏,她走私的炸弹肯定要被开箱那就完了。


6)为什么女主刚怀孕时没要堕胎,怀了6个月,回国一趟之后回到日本,一下子就心如死灰了一定要打掉孩子呢。应该是回国遇到什么事情了。当时她遇见了宋晨,也许还有别的什么,间接知道了男主要准备结婚了,一下子死心了才不想要孩子了。


6)25-26集,男主和女主在上海因为电报机采买重逢。虽然女主在剧里有好三段感情以及跟其他男人的暧昧,但是她跟男主的重逢,在这里简直是全剧的演技大赏。初见霎那的震惊,甚至带着泪花。后面她问他是不是结婚了,确认后,她跟他的对话火药味开始浓烈起来。她就是个脾气火辣的妹子,她明确知道跟他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孩子,就只能从此自己好好带着,吃了那么多的苦,怎么会不带着气。然后两人在牢里那一段,也许是因为夜深,也许是因为密闭空间可以少些顾忌,两人对话的夹枪带棒都卸了下来,只剩下疲惫的一点真心。她坐在那里,仿佛是一幅油画(参见陈逸飞海上丽人系列)。许多话尽在不言中,眼角眉梢的对视,整个空间里充满了遗憾和张力。这里堪称全剧最精彩的无声胜有声。


7)上海码头告别。怎么说呢,看到网上一个很准确的评论:“又看了后面剧集后,再回头看这个重逢,其实是她和他的一个 #closure (一段关系里的完整句点)。现实中也有这样的情形,人们年轻心热时动了情,但因为突发情况就匆匆分离,甚至来不及真正地道别,后面很多年都会耿耿于怀。就像是一个旧伤口,一直在发炎,好不了。重逢后,在这个上海码头认真的道别了,这次才是真的为这段关系画上句点。所以梁乡说,菽红,再见了。而菽红望着他,眼神里有说不尽的遗憾和不舍。”




baobao557 发表于 2025-08-01 02:31

长篇大作,很有营养啊。 你这个关于香肠的一点很有新意哈哈哈。 这个剧真的很多人物和剧情都复杂难评,个人看了有个人看法,越讨论越觉得精彩。 看这些长文,找回了一些以前追剧的感觉,很棒。
男女主上海重逢也是我很喜欢的几场戏。 男主之后审讯女主那场也不错。三次单独同框,情境一次比一次复杂,令人唏嘘。 梁家家宴那场也是大戏,各人都有心思的大型修罗场。
这里的讨论更多基于情感层面,其实很多历史事件的细节和人物也挺值得讨论的。队友也看了,当时每日两集追的不亦乐乎,男的和女的关注点很不同,说起来挺有趣。
g
glsxj
Confuse 发表于 2025-07-25 02:03
人间正道当年刷过两次了。因为那个粉的黄志忠。张黎更是我电视剧导演排名前三位。
人间正道的问题就是孙红雷不该演那个角色,需要个再年轻点帅点的,也不会装嫩了,那么多异性缘就很自然了。邓超会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我这剧就是因为孙红雷弃了,还是在我刚看完潜伏对他很有好感的期间。人设太不符合外形了,一看就不对,但是还忍了会儿。直到一谁奉承着说什么小少爷如何如何,老孙露出大牙羞涩一笑,把我雷得再也没勇气多看他一眼🤣
C
Confuse
我这剧就是因为孙红雷弃了,还是在我刚看完潜伏对他很有好感的期间。人设太不符合外形了,一看就不对,但是还忍了会儿。直到一谁奉承着说什么小少爷如何如何,老孙露出大牙羞涩一笑,把我雷得再也没勇气多看他一眼🤣
glsxj 发表于 2025-08-01 14:15

哈哈,老孙露出大牙羞涩一笑,好传神!你把邓超放进去想想是不是马上合上了?哈哈。孙演技不错,奈何这个人设跟他相去甚远。建议你忍一忍,这戏写的很好,放过有点可惜,孙红雷过了装嫩那段也能接受了,虽然女人缘还是有点奇怪。
我因为这戏对于黄志忠永远有个滤镜,戏里他太男人了。
C
Confuse
回复 104楼 baobao557 的帖子
香肠打人不疼这个解读很不错,主要是做个姿态,我当时很心痛那些肉。菽红和梁乡之间就是纠葛,加上后来有了孩子,更难分的清楚。
昨天看到凯之和菽红开始,其实还是菽红先动了勾搭的心思。先是用玩笑垫话,说凯之做了官要娶五房姨太太,凯之说那我收了你,菽红说好啊,只要你不怕拖油瓶。类似的对话还有一次更露骨啊。等到菽红去了梁乡家,回来就编出不知人家怎么想我们孤男寡女这么住着这种故事来诓凯之的心思,凯之说这怎么说的我志不在此,菽红就拿话逗他。凯之开始上火,晚上一开门,菽红就端着酸梅汤等着,这已经明明的了。凯之再不上道就是傻,当然他也不傻。后面让我惊奇的是菽红居然又来了一出“半推半就”,都铺垫到这里了。最后,居然是她先对凯之说你比吴先生和梁乡强,哎呀我的妈呀,菽红还真是个人物。
C
Confuse
说到老太太认孙子,我倒是一点不觉得突兀,首先这孩子大概是剧组能找到最像李现的孩子了,那个鼻梁,小模样一看就有梁乡的影子,大家一定都见过很多长得很像父母的孩子。因为大家判断不同台词就加了油耳朵啥的,本来以为也就是人有相似,结果孩子的妈就是邻居,那隔壁老王这事就很容易联想了。加上老太太知道梁乡在日本有女人,菽红又跟吴先生分开了(虽然不知道已经死了),几下一对很容易猜到这孩子是自己的孙子。吴越跟梁乡说这事这一段,我认为是她戏里最好的一段表演,不再夸张地演,而是用真诚打动人,演出了单亲寡母当奶奶的那种既欢喜又凄凉的心情。
a
arcadia888
说到老太太认孙子,我倒是一点不觉得突兀,首先这孩子大概是剧组能找到最像李现的孩子了,那个鼻梁,小模样一看就有梁乡的影子,大家一定都见过很多长得很像父母的孩子。因为大家判断不同台词就加了油耳朵啥的,本来以为也就是人有相似,结果孩子的妈就是邻居,那隔壁老王这事就很容易联想了。加上老太太知道梁乡在日本有女人,菽红又跟吴先生分开了(虽然不知道已经死了),几下一对很容易猜到这孩子是自己的孙子。吴越跟梁乡说这事这一段,我认为是她戏里最好的一段表演,不再夸张地演,而是用真诚打动人,演出了单亲寡母当奶奶的那种既欢喜又凄凉的心情。
Confuse 发表于 2025-08-02 01:04

这个小孩儿其实更像黄轩哈哈哈。 当时很多人讨论说把老太太写得太神神道道。 我也觉得挺合理的。有的血亲长得就是超级复制粘贴。
a
arcadia888
Confuse 发表于 2025-08-02 00:45
哈哈,老孙露出大牙羞涩一笑,好传神!你把邓超放进去想想是不是马上合上了?哈哈。孙演技不错,奈何这个人设跟他相去甚远。建议你忍一忍,这戏写的很好,放过有点可惜,孙红雷过了装嫩那段也能接受了,虽然女人缘还是有点奇怪。
我因为这戏对于黄志忠永远有个滤镜,戏里他太男人了。

人间里黄志忠演得好,印象很深是那个手抖,神经质。
g
glsxj
回复 107楼 Confuse 的帖子
汗,主要是这一幕印象实在深刻。邓超形象确实比老孙合适。说到这奇怪的异性缘,潜伏里也是。翠萍和左兰也就罢了,毕竟时间相处久了,发现老孙的内秀,还有追求共同理想的加成;但是晚秋对他一见钟情怎么回事,还一直恋恋不忘魂牵梦绕,太诡异了 黄志忠的戏看过两部,大明里的海瑞和大宅门里黄春他哥,印象里都是苦大仇深地板着脸。有时间我再去攻克一下人间(毕竟也是豆瓣高分剧),尽量把装嫩的孙大漂亮跳过去。
飞猪在天
Confuse 发表于 2025-07-31 18:44
就是啊,第一集朵梅当时死盯杨凯之半天,倒是没怎么看梁乡,也是莫名其妙,这一段我把它归入可能某些她跟凯之后面的戏剪了所以开场的伏笔没接上,不算她的错。但是她整个的做派真的不合乎人物该有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屡屡出戏。我看到她的戏几乎就是要不注意不到她,只要注意到她一定是磕磕碰碰不对了。
梁乡和朵梅睡那里剪的是很突兀,剪过视频就知道,多几帧都不那么难受,啪就黑了。

对啊,我后来也想起来第一集梅朵好像也见过凯之,还以为自己记错了。 现在想想也许是编剧想暗示几个人一生命运的羁绊?那么梅朵这个角色需要再好好刻画一下。目前剧里展示的就不够
飞猪在天
glsxj 发表于 2025-08-01 14:15
我这剧就是因为孙红雷弃了,还是在我刚看完潜伏对他很有好感的期间。人设太不符合外形了,一看就不对,但是还忍了会儿。直到一谁奉承着说什么小少爷如何如何,老孙露出大牙羞涩一笑,把我雷得再也没勇气多看他一眼🤣

哈哈哈,这个剧我看了两遍。但是第二遍跳过了小少爷部分。实在没眼看。 还是建议看一下。现在中国已经不可能有这种水准的剧的,错过可惜
飞猪在天
Confuse 发表于 2025-08-02 00:45
哈哈,老孙露出大牙羞涩一笑,好传神!你把邓超放进去想想是不是马上合上了?哈哈。孙演技不错,奈何这个人设跟他相去甚远。建议你忍一忍,这戏写的很好,放过有点可惜,孙红雷过了装嫩那段也能接受了,虽然女人缘还是有点奇怪。
我因为这戏对于黄志忠永远有个滤镜,戏里他太男人了。

立青跟林娥的缘分也很有看头。永远爱而不得。
飞猪在天
arcadia888 发表于 2025-08-02 01:07
这个小孩儿其实更像黄轩哈哈哈。 当时很多人讨论说把老太太写得太神神道道。 我也觉得挺合理的。有的血亲长得就是超级复制粘贴。

我也觉得不像。以前在小红书上看过一个跟现哥长得一摸一样的小孩。 老太太说了油耳朵,这点的确遗传。还说闻了腋窝,难道有那啥?
a
arcadia888
立青跟林娥的缘分也很有看头。永远爱而不得。
飞猪在天 发表于 2025-08-04 11:07

立仁吧,大哥。 立青是小少爷,最后和林娥结婚了。和瞿霞也算谈过,感情上比大哥爽很多。去哪里都招人爱,那个山寨夫人😄。
立仁真的是,先喜欢瞿霞,不成,再喜欢林娥,也不成,最后孤老终身,信仰主义又落后,注定失败。人间里人物复杂但耐品的就是立仁,虽然是男二。
对应的,人生里复杂耐品的人物是梁乡,这次成了主角,编剧挺爱这个角色的,给了大量笔墨,还写了他怎么卸甲归隐开悟,还有他的下一代。
现在舆论环境倒退。人间放到当今,可能也迟迟播不出来。当然立仁是男二,梁乡是男主,人生的阻力更大。
飞猪在天
arcadia888 发表于 2025-08-04 13:04
立仁吧,大哥。 立青是小少爷,最后和林娥结婚了。和瞿霞也算谈过,感情上比大哥爽很多。去哪里都招人爱,那个山寨夫人😄。
立仁真的是,先喜欢瞿霞,不成,再喜欢林娥,也不成,最后孤老终身,信仰主义又落后,注定失败。人间里人物复杂但耐品的就是立仁,虽然是男二。
对应的,人生里复杂耐品的人物是梁乡,这次成了主角,编剧挺爱这个角色的,给了大量笔墨,还写了他怎么卸甲归隐,还有他的下一代。
现在舆论环境倒退。人间放到当今,可能也迟迟播不出来。当然立仁是男二,梁乡是男主,人生的阻力更大。

对对,是立仁
飞猪在天
回复 117楼 arcadia888 的帖子
唉,梁乡后面的戏都砍了。电视剧最后一幕那一行字,直到1921年才啥啥啥的,把我看笑了
a
arcadia888
回复 117楼 arcadia888 的帖子
唉,梁乡后面的戏都砍了。电视剧最后一幕那一行字,直到1921年才啥啥啥的,把我看笑了
飞猪在天 发表于 2025-08-04 13:39

砍了以后整个人物的变化成长还是全剧相对最完整细节最多的。所以说编剧爱呢。导演也尽力了。
a
arcadia888
可能在这里聊人生聊多了,🍠被推送一篇剧评⬇️。

睡前突然想谈谈梁乡这个人物,如果说杨凯之是不忘初心,那他是一步步成长的、高傲的、固执的、腐朽的、落寞的、无能为力的。梁乡的成长始终在补天与觉醒间摇摆。留日期间,他本以为抓住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命稻草,却在日本皇室鉴别翡翠手镯时,被母亲一句“被贼咬一口入骨三分,打死也不能认”刺痛,民族屈辱感与宗室使命感交织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归国后,他虽跻身清廷中枢,却发现上面太聪明不肯往外掏钱,下面也聪明不肯冲锋陷阵,改良之路寸步难行。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固执,恰似他深夜抚摸剪落的辫子时的眼神 , 清醒地沉沦,悲壮地徒劳。他怒吼道理我缝补的每一块破布,都在加速帆船的沉没,这句话道尽了旧秩序维护者的绝望。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推行的军事改革客观上瓦解了八旗根本,成为帝制终结的推手,这种自己掘墓的命运,更添一层悲剧色彩。他的结局并非简单的反动者下场,而是旧时代殉道者的谢幕 ,他至死未能挣脱宗室身份的枷锁,却用生命印证了没有彻底重铸的勇气,所有修补终是徒劳的历史真理。从怜悯视角看,他的固执恰是那个时代无数清醒者的缩影,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早看清大厦将倾,却因身份、认知的局限,最终成为旧制度的陪葬品。本质是一个中间层知识分子的困境 ,他既无法像杨凯之般决绝革命,又不愿如李人骏般投机妥协。这种撕裂感,让他的每一步挣扎都带着血痕,也让在批判其局限性的同时,不得不为其命运喟叹。
C
Confuse
可能在这里聊人生聊多了,🍠被推送一篇剧评⬇️。

睡前突然想谈谈梁乡这个人物,如果说杨凯之是不忘初心,那他是一步步成长的、高傲的、固执的、腐朽的、落寞的、无能为力的。梁乡的成长始终在补天与觉醒间摇摆。留日期间,他本以为抓住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命稻草,却在日本皇室鉴别翡翠手镯时,被母亲一句“被贼咬一口入骨三分,打死也不能认”刺痛,民族屈辱感与宗室使命感交织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归国后,他虽跻身清廷中枢,却发现上面太聪明不肯往外掏钱,下面也聪明不肯冲锋陷阵,改良之路寸步难行。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固执,恰似他深夜抚摸剪落的辫子时的眼神 , 清醒地沉沦,悲壮地徒劳。他怒吼道理我缝补的每一块破布,都在加速帆船的沉没,这句话道尽了旧秩序维护者的绝望。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推行的军事改革客观上瓦解了八旗根本,成为帝制终结的推手,这种自己掘墓的命运,更添一层悲剧色彩。他的结局并非简单的反动者下场,而是旧时代殉道者的谢幕 ,他至死未能挣脱宗室身份的枷锁,却用生命印证了没有彻底重铸的勇气,所有修补终是徒劳的历史真理。从怜悯视角看,他的固执恰是那个时代无数清醒者的缩影,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早看清大厦将倾,却因身份、认知的局限,最终成为旧制度的陪葬品。本质是一个中间层知识分子的困境 ,他既无法像杨凯之般决绝革命,又不愿如李人骏般投机妥协。这种撕裂感,让他的每一步挣扎都带着血痕,也让在批判其局限性的同时,不得不为其命运喟叹。
arcadia888 发表于 2025-08-04 18:54

在我看来这不是啥剧评,顶多就是编剧对于梁乡人物设计的中心思想。跟戏没啥关系。戏是要把这些宏大的形容词化作具体的事情和表情,让观众感受到。剧评是说这些设计做的好不好。
凯之是不是不忘初心不知道,看到32集觉得确实没有演出这个人物的成长(也许就成了不忘初心?)。魏大勋的高光时刻就是那次分派帐篷,气势节奏都抓的很好。除此之外,对于他的浪漫,野性,能干,。。等等形容词多数都停留在别人嘴里,偶尔表现一下。朱亚文倒是没什么人说他浪漫,但把浪漫演出来了。
a
arcadia888
在我看来这不是啥剧评,顶多就是编剧对于梁乡人物设计的中心思想。跟戏没啥关系。戏是要把这些宏大的形容词化作具体的事情和表情,让观众感受到。剧评是说这些设计做的好不好。
凯之是不是不忘初心不知道,看到32集觉得确实没有演出这个人物的成长(也许就成了不忘初心?)。魏大勋的高光时刻就是那次分派帐篷,气势节奏都抓的很好。除此之外,对于他的浪漫,野性,能干,。。等等形容词多数都停留在别人嘴里,偶尔表现一下。朱亚文倒是没什么人说他浪漫,但把浪漫演出来了。
Confuse 发表于 2025-08-04 19:40

应该说观众对人物的理解,每个人理解的不同也可以讨论的。 这些也是基于剧情和演员的表演的,只是没讲技术细节。
32集讲杨凯之啥了。他就义应该是37集吧,那两场戏感觉不给力,本来应该是高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