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回国,美华不打车是不是就要被鄙视了?为啥一定要打车呢?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5-07-25 17:01
page394 发表于 2025-07-25 17:23 你要不说我也想不起来share, 带我爸看病,就是开个药医生莫名开一堆检查有的还是invasive 的,我还是懂医的,商量着问一下,我爸就说哪个哪个检查还是自费的没必要。然后那个医生就,有钱送孩子出国没钱看病啊说一堆很气人。我带着我女儿所以可能不经意看出来是美国的?就是敌意很大。我娃还premed 对这种bedside manners 惊呆了。
maggiccat 发表于 2025-07-25 17:35 不打车当然不鄙视 我就能坐地铁不打车 但在非高峰期明明就那个可以打车的情况下坐公交地铁 骂专座以外的人不给你七八岁真是十岁以上孩子让座,又扯什么“高峰期不好打车还堵车所以你才坐地铁”的,那活该被鄙视 你要是觉得你出行你那挺大的孩子就该坐着,那你就该打车,别霍霍公共交通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5-07-25 17:45 其实private talking 大妈要是好声好气的跟人说,孩子累了,能不能坐会。没准儿真有人让座。 谁叫她颐指气使,骂起人来中气十足的样子。根本不需要给她让座啊~~~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5-07-25 17:46 她也不是自己坐,就是把自己家孩子看太重了。如果是个祖国的花朵可能还有一半人站她。结果她家娃还是个美国的花骨朵,那就可劲儿骂吧
linglituo 发表于 2025-07-25 18:08 这女的就是找优越感的那种美华,丢人丢到太平洋了。国内只给幼儿和老人让座,还有孕妇残疾人等,幼儿一般是3岁以下,老人60岁以上,这女人太让人恶心了。
回复 219楼 gooog 的帖子 你这个说话更不过脑。直接骂了板上所有大妈 Allen04 发表于 2025-07-25 18:21
这个大妈的确应该检讨。说话不过脑。这是本版所有华人大妈的通病。 头发长,见识短。 但是,不能因为她的这个毛病,而忽略不见,全车那么多年轻人,没有人给她家 孩子让座。 所以为了攻击以上这个观点,有人开始说她家孩子10多岁了。 这个大妈话说的不对。但是绝对不能忽略了,国内年轻人对基本的公共场合的尊老爱幼的 礼仪的漠视。当然,也不是所有年轻人。 我的观察是,凡是公交车路过高中,初中,小学的那几段路,给老幼病残让座的就非常多和主动; 反之,路过工地的地方,就少。这说明,孔子提倡的礼仪道德,只要教育,还是能有作用的。 最后,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个大妈和那些不让座的年轻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自己错在哪儿了。 gooog 发表于 2025-07-25 18:18
Abigail9981 发表于 2025-07-25 18:36 我怀孕七个月的时候也没人给我让座。人家单纯以为我胖。sign
Allen04 发表于 2025-07-25 18:10回复 200楼 littlevivi 的帖子 中国医生压力比美国的大太多了。收入也少很多。态度上肯定比不了。整体上回国看医生整体还不错。而且他们也怕你去投诉。觉得你刻意回避说是美国的。前后估计出了差头,人家医生觉得你说假话对你有看法了。
Allen04 发表于 2025-07-25 18:11回复 207楼 zhangxx818 的帖子 如果美国医生一天看和中国医生一样多的病人。估计也没时间对你态度好了
Allen04 发表于 2025-07-25 18:21回复 219楼 gooog 的帖子 你这个说话更不过脑。直接骂了板上所有大妈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5-07-25 18:52 中国三甲医院的特需号本来就是limited供应的。大夫一上午也排不了几个病人。并不是你说的太多人态度才差的。而是长年累月的习惯导致他们在特需门诊也用平时那种就医态度
打车啥时候变成了身份的象征了?面旳和滴滴又有多大的区别?你不打火箭都说明你穷,最好别出门让人笑话!哈哈! Tinoy03 发表于 2025-07-25 14:44
gooog 发表于 2025-07-25 18:54 自以为高人一等,是所有我们这些出国人的通病。我们需要改正这个。
emirage 发表于 2025-07-25 19:03 那是你不知道!至少上海大的三甲专家特需门诊是Allen04网友说的对。有时候特需门诊要到很晚,不停地加号,外地病人太多。这次回去和朋友们吃饭,其中一个大“专家”就是晚上快10点才赶到饭局。
maggiccat 发表于 2025-07-25 19:09 其实你可以放一百个心,就你自述的你在美国的情况,你那个原生家庭,中国50%(包括穷山恶水)的人都比你过得好,你完全不用改正什么,因为你真没有任何资格和理由去“自以为高人一等”
gooog 发表于 2025-07-25 18:18 这个大妈的确应该检讨。说话不过脑。这是本版所有华人大妈的通病。 头发长,见识短。 但是,不能因为她的这个毛病,而忽略不见,全车那么多年轻人,没有人给她家 孩子让座。 所以为了攻击以上这个观点,有人开始说她家孩子10多岁了。 这个大妈话说的不对。但是绝对不能忽略了,国内年轻人对基本的公共场合的尊老爱幼的 礼仪的漠视。当然,也不是所有年轻人。 我的观察是,凡是公交车路过高中,初中,小学的那几段路,给老幼病残让座的就非常多和主动; 反之,路过工地的地方,就少。这说明,孔子提倡的礼仪道德,只要教育,还是能有作用的。 最后,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个大妈和那些不让座的年轻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自己错在哪儿了。
Microdisney 发表于 2025-07-25 19:13 觉得你很适合讲脱口秀。不是贬义。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5-07-25 19:11 你说的不是这个牙医的特需号啊。你说那种就算加,也是托关系塞人加的。不是去了柜台能挂到号或者网上能抢到号的
bluecrab 发表于 2025-07-25 19:18 你拉倒吧,她儿子已经有人让了坐,让座人说你孩子都有座了,你就不该这么说话,你在道德绑架,她说你愿意让是你的事,我要说是我的事,整个一个不要脸。
问题不在于医生态度怎样或者不耐烦,而是对美国来的这个特定人群不掩饰的恶意。 就像别人说的,现在有投诉,有各种机制,但是这机制下面默认对美国来的人的恶意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洗地随便洗吧,十几岁 的孩子回去两天就知道不说从哪儿来,坐车打车怕说的中文不地道干脆不说话了。去旅游景点老外多的地方更放松。虽然非常喜欢国内的小店,美食,奶茶,也很喜欢中国文化,但是最后几天就是count down 等着回美国的状态。 page394 发表于 2025-07-25 19:26
头文字D 发表于 2025-07-25 19:17 中国的习俗更倾向给老人让座,多年前我和我妈一起坐过一次地铁,我妈一上车,立即有人让座了 5岁的小孩不小了,没有这个必要性说一定要有座,换了我,我肯定会给70岁的老人让座,但给5岁的小孩就未必了 如果我带着5岁的小孩,人家要让,我也未必会接受,5岁的孩子站一站有啥大不了的 那位美华大妈是以为她的儿子有多高贵吗?
你就知道钱。地底下还剩时间呢知道不。我们不差钱但我们的时间很值钱,lol littlevivi 发表于 2025-07-25 16:42
page394 发表于 2025-07-25 19:26 问题不在于医生态度怎样或者不耐烦,而是对美国来的这个特定人群不掩饰的恶意。 就像别人说的,现在有投诉,有各种机制,但是这机制下面默认对美国来的人的恶意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洗地随便洗吧,十几岁 的孩子回去两天就知道不说从哪儿来,坐车打车怕说的中文不地道干脆不说话了。去旅游景点老外多的地方更放松。虽然非常喜欢国内的小店,美食,奶茶,也很喜欢中国文化,但是最后几天就是count down 等着回美国的状态。
weiyixia 发表于 2025-07-25 19:28 太把自己当事。还是有高高在上的思想作怪,还sensitive。 那么多暑假回去的呢,哪来那么多小心思? 别人是嫉妒?
你拉倒吧,她儿子已经有人让了坐,让座人说你孩子都有座了,你就不该这么说话,你在道德绑架,她说你愿意让是你的事,我要说是我的事,整个一个不要脸。 bluecrab 发表于 2025-07-25 19:18
page394 发表于 2025-07-25 19:29 确实中国没有给小孩让座的说法,反而小学娃为了好人好事给老人让座的不少。 这个大妈情商低也无理,但是这个视频能发酵成这样就是源于现在国内反美风潮。
emirage 发表于 2025-07-25 19:32 没感觉。回去了一个月,北上广等跑了一圈。娃也去国内几地去旅游了。娃中文会说,但不认得,旅游体验很好。有几个景点主动offer学生票什么的,没因为是米国护照受到歧视。
morse_homology 发表于 2025-07-25 19:34 这是你给娃灌输的中国人对美国的恶意吧? 我年年带娃回国,从来没有碰到过什么恶意。
金银岛 发表于 2025-07-25 18:32 国内的教育是少先队员应该助人为乐在公交车上要给老人让座,所以国人没意识到眼前这位少年不是少先队员,是外宾,需要优待。 入队时老师说,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要做到“五自”,即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那么,具体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呢?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应该喜欢上体育课,喜欢跳绳,喜欢打羽毛球;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应该助人为乐,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向困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应该热爱环境,看见地上的垃圾自觉捡,看见教室里的灯没关,就去关上;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应该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一丝不苟地完成每天的作业,认真阅读大量书籍……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你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既然已经入队,你们就应该让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激励着不断前进,做一个同学的好朋友、老师的好助手、妈妈的好帮手、社会的好公民!
好奇一下,D嫂带着5岁的小孩,人家要让,也未必会接受吗? youyouzou 发表于 2025-07-25 19:44
gooog 发表于 2025-07-25 19:45 不是反美,是大家都无所事事,太无聊了。 美国不让座,所以在中国不让座就是对的。是这样吗? 那么美国不禁枪,是不是中国也要不禁枪呢? 一个双方都有错误的小事,其实冷静一下,互相思考思考自己的错误,就完全可以解决了。
这是你给娃灌输的中国人对美国的恶意吧? 我年年带娃回国,从来没有碰到过什么恶意。 morse_homology 发表于 2025-07-25 19:34
page394 发表于 2025-07-25 19:49 是不是反美,想想你在国内是不是尽量避免被认出来从美国来。是不是教育娃说话注意。 你在日本台湾玩肯定想不到需要掩饰从美国来吧。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5-07-25 19:12 鱼油哥的家庭不但不是高人一等,而是低人N等。 鱼油哥回国想赚点钱,得去下矿,一天挣二十块钱(人刀)。
EvenOdd 发表于 2025-07-25 20:09回复 264楼 EvenOdd 的帖子 也许给孩子让座是合理的(因为他们身高够不着扶手)。这只是我的看法! ? Q UQ ?
? Q Older NYCTA R30 train carriage has two rows of pivoted grab handles UQ ? EvenOdd 发表于 2025-07-25 20:20
gooog 发表于 2025-07-25 19:50 我们家那,容易被挨宰。 所以,我从来也不说从何而来。 上次回国割包皮,主导的医师就是觉得我怪怪的,问我在哪儿工作。 我说在深证打工。“你为啥不在深圳割包皮呢” 我回答,“那儿,没人手术后照顾我。 且价格贵。割个包皮要5000元。” 主刀医生将信将疑。他还是觉得我奇怪,因为我记录的回家注意事项,好多汉字不会写,只会用拼音。
gooog 发表于 2025-07-25 13:08 为什么女人结婚了生孩子了,还喜欢穿漂亮衣服。其实就是虚荣。 在这方面,女人的虚荣心要强于男人。 所以,这个视频里的女人,提及美国,其实就是一种虚荣。 但是,这种虚荣心,可以理解。所有出国的人,不都是为了“虚荣”吗?不然出国干吗? 这件事情,告诉人们,上善若水,出门在外,不可虚荣。 不要像这个大妈学习。(如果这个大妈当时什么也不说,反而能突显出她的高贵和那些 不让座的年轻人的可悲的低素质) 但是大妈的节俭,出门坐公交打地铁,值得我们全体华人学习。 大妈的护子,完全可以理解。哪个当妈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座。宁肯自己站着。这个大妈 并没有让大家让座给她吧。 其实按照尊老爱幼的传统,年轻人(男的,20,30 左右),也应该给40岁左右的大妈让座。 反正,我当年读书时,老师就这么教的,男的,要给女的让座。
emirage 发表于 2025-07-25 19:20 不是九院的。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的?也有可能外地病人突然涌入?只是听她/他们在抱怨,专家门诊还经常临时给加这么多号。
EvenOdd 发表于 2025-07-25 20:24 ? Q Ningbo Yinzhou Chengen Machinery Co., Ltd. TPU Advertising City Bus Plastic Grab Handle - Subway Handle, Maniglia Bus | Made-in-China.com UQ ?
feifeiduan 发表于 2025-07-24 21:45 每年都有这么几个,去年还是前年有一个带着白人老公当街教训协警的
回国在所有景点美国学生证拿出来也不能买学生票。也许你娃小不用拿学生证按国人混过去了。 你等孩子高中大学以后回国再感受一下吧。小孩糊里糊涂容易按国人混过去。 page394 发表于 2025-07-25 19:38
Tinoy03 发表于 2025-07-25 14:58 哈哈哈,你这暴露了自己压根儿没在美国生活的真相,国内都没你那么保守,阿富汗的神棍组织监督员?
linglituo 发表于 2025-07-25 21:15 不是啊!1米2以下不看证件的。1米2至1米5半价。我娃从来没被要求看证件,人家量身高。 对于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在中国,火车票和飞机票的规定略有不同。 火车票: 免费::一名持票成年人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乘车,无需单独购买车票。 儿童票::如果超过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或者需要单独座位,那么超过1名儿童需要购买儿童票。 身高1.2-1.5米::身高在1.2米至1.5米之间的儿童需要购买儿童优惠票。 身高1.5米以上::身高超过1.5米的儿童需要购买全价票。 根据中国的规定,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通常可以享受免票入园的优惠。具体的优惠政策可能会因景区或场馆而异,有些地方可能会同时考虑年龄和身高因素。建议在购票前,仔细阅读景区的官方公告或咨询客服,以确认具体的儿童票政策。 详细说明: 身高1.2米以下免票: 大部分景点和游乐场所都对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免收门票。 部分景点“双轨制”: 一些景点会采用“年龄+身高”的双重标准来确定儿童是否享受优惠,例如6周岁以下或1.2米以下儿童免票,6周岁以上但身高未达到1.5米,可以购买半票, 据法治网报道。
page394 发表于 2025-07-25 21:18 所以啊,18岁以上拿着这边学生证还是要买全票。明确说了学生票不包括外国人。
美华不是说回国内花钱相当于86%off吗?用不着省那么三瓜两枣占中国纳税人的便宜吧? linglituo 发表于 2025-07-25 21:22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5-07-25 17:19 我约个肠胃镜约在三个月之后,约个mamogram 约在两个月之后 家庭医生倒是快一点,也得等下周,但是家庭医生根本不管用,专科医生又得两个月才能见到
Allen04 发表于 2025-07-25 20:45 回复 226楼 的帖子 医生提供的方案,你因为自己原因不能接受,医生问你细节,你自己遮遮掩掩。你觉得我洗地,我觉得你在浪费医生的时间。你的各种回答已经体现了一些高华的特点了。你自己开心就好了
Re. 国内大部分景点的票都便宜的令人发指了吧。。。 半价不半价有啥区别啊,不明白这个有什么好纠结的。 我带孩子回国出去玩,遇到过免费的,遇到过半价的,也遇到过全价的。也没什么学生证,就是用护照买票。 给优惠就给优惠,不给就不给。但是全价也没多少钱啊。。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7-25 21:28
中国学生给半价,那也是给纳税人的福利,现在的学生群体就是未来纳税人,不明白版上某些美华为什么一会要中国政府免费给绿卡,当年申请美国绿卡为什么不要求美国政府发一个?还不是老老实实排队申请。一会要按中国国内纳税人一样对待,要同等半价,入美籍前绿卡期间没跟美国一样给中国报税让中国全球征税吧?一会要按美国的要求给5,6岁小孩让座,合着美华就是高贵,看中美哪边占的便宜就按哪边来啊! linglituo 发表于 2025-07-25 21:37
emirage 发表于 2025-07-25 21:50 我们家娃米国护照高中生,今年回去玩,有几次给了学生半价票。
我们家娃米国护照高中生,今年回去玩,有几次给了学生半价票。 因为是六月份,可能还有好多学校没放假,有个现买票的景点怀疑娃是参加高考来玩的,还问是不是,是的话可以免票?回答是米国来的高中生,人家给了学生票。 emirage 发表于 2025-07-25 21:50
linglituo 发表于 2025-07-25 21:37 中国学生给半价,那也是给纳税人的福利,现在的学生群体就是未来纳税人,不明白版上某些美华为什么一会要中国政府免费给绿卡,当年申请美国绿卡为什么不要求美国政府发一个?还不是老老实实排队申请。一会要按中国国内纳税人一样对待,要同等半价,入美籍前绿卡期间没跟美国一样给中国报税让中国全球征税吧?一会要按美国的要求给5,6岁小孩让座,合着美华就是高贵,看中美哪边占的便宜就按哪边来啊!
linglituo 发表于 2025-07-25 22:02 中国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很好的,我有时候就是不明白这版上有那么一些人怎么那么恨中反中却又来中文论坛。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7-25 21:28 Re. 国内大部分景点的票都便宜的令人发指了吧。。。 半价不半价有啥区别啊,不明白这个有什么好纠结的。 我带孩子回国出去玩,遇到过免费的,遇到过半价的,也遇到过全价的。也没什么学生证,就是用护照买票。 给优惠就给优惠,不给就不给。但是全价也没多少钱啊。。
不打车当然不鄙视 我就能坐地铁不打车 但在非高峰期明明就那个可以打车的情况下坐公交地铁 骂专座以外的人不给你七八岁真是十岁以上孩子让座,又扯什么“高峰期不好打车还堵车所以你才坐地铁”的,那活该被鄙视
你要是觉得你出行你那挺大的孩子就该坐着,那你就该打车,别霍霍公共交通
中国就是学不会美国人虚伪。应该象美国医生一样,笑眯眯的跟你说,收费的问题要先走保险,根本不回答你哪个收费哪个自费,你回家慢慢等吧。等一个月后,账单来了,你付不付吧?
自信点,高峰期非要人让座也丢脸。反正吵着闹着非要人让座的都挺丢人的。没人说这个大妈不丢人。只不过就是,要求人“让”这个想法是不是国内吵过很多次了?之前不是也有个电影,一个老人逼着年轻人给他让座,结果那个年轻女孩刚被诊断绝症,心情不好就不让了。然后网上一致骂那个女孩把人家骂自杀了?
其实private talking 大妈要是好声好气的跟人说,孩子累了,能不能坐会。没准儿真有人让座。 谁叫她颐指气使,骂起人来中气十足的样子。根本不需要给她让座啊~~~
她也不是自己坐,就是把自己家孩子看太重了。如果是个祖国的花朵可能还有一半人站她。结果她家娃还是个美国的花骨朵,那就可劲儿骂吧
她娃要尴尬死了,他妈这个泼妇做派,能让他记一辈子。哈哈哈哈。
如果不在乎站着当然没必要打车。高华一定要娃坐着的最好还是自己打车。不要逼着别人让座。
说到对钱执着的。全世界都不如美帝的医疗系统。
她那快10岁的儿子(拍的人很厚道没照她儿子但是左下角她儿子的鞋那就不可能是很小的孩子)在哪能理直气壮受让座的优待?
她有这个要求的话,在高峰期非拥挤地区坐公交地铁,被人质问为什么不打车属于活该
中国医生压力比美国的大太多了。收入也少很多。态度上肯定比不了。整体上回国看医生整体还不错。而且他们也怕你去投诉。觉得你刻意回避说是美国的。前后估计出了差头,人家医生觉得你说假话对你有看法了。
如果美国医生一天看和中国医生一样多的病人。估计也没时间对你态度好了
这个大妈的确应该检讨。说话不过脑。这是本版所有华人大妈的通病。 头发长,见识短。
但是,不能因为她的这个毛病,而忽略不见,全车那么多年轻人,没有人给她家 孩子让座。
所以为了攻击以上这个观点,有人开始说她家孩子10多岁了。
这个大妈话说的不对。但是绝对不能忽略了,国内年轻人对基本的公共场合的尊老爱幼的 礼仪的漠视。当然,也不是所有年轻人。
我的观察是,凡是公交车路过高中,初中,小学的那几段路,给老幼病残让座的就非常多和主动; 反之,路过工地的地方,就少。这说明,孔子提倡的礼仪道德,只要教育,还是能有作用的。
最后,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个大妈和那些不让座的年轻人,都应该思考思考自己错在哪儿了。
你这个说话更不过脑。直接骂了板上所有大妈
回国了,想显示自己高贵的地位。这是所有我遇到的华人大妈的共性。
只是有的隐藏着,不让你看到而已。
而且,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只是我藏着很深很深很深。
最后,这个是毛病吗?元春省亲,哪个女人回家,不喜欢显露一下。
所以,这不是个事。不要太过明显,不要太张扬。学会谦虚。就好了。
这个大妈不一定是坏人,但是一定是个直脾气的人。华人大妈多数都是这样的。
人活着,有时候需要一点这种傲骨。但是如果这个度把握不好,就招人厌,如同这个大妈。如果这个大妈少说几句话,她就是这个视频中的胜利者。
人不自傲谁傲你;人不自吊谁吊你?
国内的教育是少先队员应该助人为乐在公交车上要给老人让座,所以国人没意识到眼前这位少年不是少先队员,是外宾,需要优待。
入队时老师说,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要做到“五自”,即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那么,具体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呢?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应该喜欢上体育课,喜欢跳绳,喜欢打羽毛球;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应该助人为乐,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向困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应该热爱环境,看见地上的垃圾自觉捡,看见教室里的灯没关,就去关上; 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就应该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一丝不苟地完成每天的作业,认真阅读大量书籍……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你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既然已经入队,你们就应该让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激励着不断前进,做一个同学的好朋友、老师的好助手、妈妈的好帮手、社会的好公民!
其实被人让座不是什么好事,说明你要么老,要么弱。
那么,请问,全车的人又该如何攻击她呢?
全车的人还会攻击她吗?
所以,”在美国可不会这样“ 中的”在美国“,是个桔梗。听到这个词,人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为什么呢?
人们忽略了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和”不会这样“。这个问题其实才是最关键的。
你这洗地姿势也挺可以了。那我对你也有看法了,觉得你没说实话,是不是也可以冲你发一顿无名火?你要不要默默受着?你也没付我409块钱呢
中国三甲医院的特需号本来就是limited供应的。大夫一上午也排不了几个病人。并不是你说的太多人态度才差的。而是长年累月的习惯导致他们在特需门诊也用平时那种就医态度
自以为高人一等,是所有我们这些出国人的通病。我们需要改正这个。
那是你不知道!至少上海大的三甲专家特需门诊是Allen04网友说的对。有时候特需门诊要到很晚,不停地加号,外地病人太多。这次回去和朋友们吃饭,其中一个大“专家”就是晚上快10点才赶到饭局。
你这阅读能力。。。
在中国打车就是美国坐个公共汽车的价钱,怎么看出是身份象征的?
其实你可以放一百个心,就你自述的你在美国的情况,你那个原生家庭,中国50%(包括穷山恶水)的人都比你过得好,你完全不用改正什么,因为你真没有任何资格和理由去“自以为高人一等”
你说的不是这个牙医的特需号啊。你说那种就算加,也是托关系塞人加的。不是去了柜台能挂到号或者网上能抢到号的
鱼油哥的家庭不但不是高人一等,而是低人N等。 鱼油哥回国想赚点钱,得去下矿,一天挣二十块钱(人刀)。
觉得你很适合讲脱口秀。不是贬义。
5岁的小孩不小了,没有这个必要性说一定要有座,换了我,我肯定会给70岁的老人让座,但给5岁的小孩就未必了
如果我带着5岁的小孩,人家要让,我也未必会接受,5岁的孩子站一站有啥大不了的
那位美华大妈是以为她的儿子有多高贵吗?
谢谢!
你拉倒吧,她儿子已经有人让了坐,让座人说你孩子都有座了,你就不该这么说话,你在道德绑架,她说你愿意让是你的事,我要说是我的事,整个一个不要脸。
不是九院的。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的?也有可能外地病人突然涌入?只是听她/他们在抱怨,专家门诊还经常临时给加这么多号。
private talking大妈自己想坐,可是她太彪悍了,不需要坐。
问题不在于医生态度怎样或者不耐烦,而是对美国来的这个特定人群不掩饰的恶意。 就像别人说的,现在有投诉,有各种机制,但是这机制下面默认对美国来的人的恶意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洗地随便洗吧,十几岁 的孩子回去两天就知道不说从哪儿来,坐车打车怕说的中文不地道干脆不说话了。去旅游景点老外多的地方更放松。虽然非常喜欢国内的小店,美食,奶茶,也很喜欢中国文化,但是最后几天就是count down 等着回美国的状态。
太把自己当事。还是有高高在上的思想作怪,还sensitive。 那么多暑假回去的呢,哪来那么多小心思? 别人是嫉妒?
确实中国没有给小孩让座的说法,反而小学娃为了好人好事给老人让座的不少。 这个大妈情商低也无理,但是这个视频能发酵成这样就是源于现在国内反美风潮。
Q
各國文化差異 讓坐文化在世界各國都行之有年,但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性、教育方針、治安、都有很大的關係,以下六個國家不同的讓坐文化,值得我們一一了解。 英國:在英國的文化裡,把座位留給最需要的人能完全解讀他們的讓坐文化,在英國老人讓座給學生、青年是完全正常的事情,如果讓座給老人會被視為一種歧視衰老的態度,且假如身體不適,英國的老人是不會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 法國:在法國的文化裡,個人是主軸,所以每個人面對讓座都有不同的看法,假如在地鐵裡讓座給老人,可能得到對方的感謝或是被臭罵一頓皆有可能,在讓座前先詢問較為保險也不會讓對方感到被歧視。 美國:在美國的文化裡,老人們基本上都覺得自己身體硬朗,如果讓座會讓對方感覺被歧視,且在美國孕婦被視為一般人,但小孩卻被視為需要被讓座的族群,所以在美國看見老人將座位讓座給小孩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韓國:在韓國的文化裡,將座位讓座給長者是必須的,就算整個車廂人滿為患,長者席也會空著,假如遇到長者卻沒有讓座,是會被訓斥的,而因為韓國車廂內沒有設置孕婦專坐,假如遇到孕婦記得把座位讓給辛苦的媽媽們。 日本:在日本的文化裡,讓座和歐美國家相同,老人家不希望自己被讓座,會顯得自己很老、需要別人照顧,且以禮為重的日本人也不希望造成對方的麻煩,所以基本上都會推辭答謝,所以在讓座時要非常注意。 澳洲:在澳洲的文化裡,與歐美相同,大部分都不會讓座給長者,假如有小朋友則會主動讓座或是分出一定的空間讓小朋友能一起坐著,但在澳洲購買學生優待票的族群是必須讓座給購買全票的大人的。
?
先不说坐地铁和打车谁快谁慢。地铁就可能没座位不是常识吗?
不是觉得娃一定得坐下吗?既然娃坐下这么重要, 不打车怎么实现?
靠坐地铁强迫别人给你娃让座实现吗?
打车比地铁慢的情况并没有很多,除非特别堵。因为上下地铁后一般都还要步行一段。打车直接到door to door。
但是打车保证你有座位啊,别说孩子,大人都能全程坐着不是?
如果遇到堵车,说明是上下班高峰时期,那地铁肯定挤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你的时间宝贵,和你娃一定得坐下,只能二选一了。
没感觉。回去了一个月,北上广等跑了一圈。娃也去国内几地去旅游了。娃中文会说,但不认得,旅游体验很好。有几个景点主动offer学生票什么的,没因为是米国护照受到歧视。
不是嫉妒是歧视。。。 类似韩国人对日本? 确实大孩子回国就是陪陪父母看看老人,也就一两个星期不可能呆一暑假了。
这是你给娃灌输的中国人对美国的恶意吧?
我年年带娃回国,从来没有碰到过什么恶意。
一个大妈,你要怎么样她说话得体? 不要把大妈的素质想象太高。
华人,这样的大妈成千上万。
这个大妈不是坏人,而是不会说话,不会用脑子。
如果这个大妈 怒斥没人给娃让座, 且说:在俺们那村子可不会这样。 你们这些道德绑架的人又该如何攻击她呢?
你说的给她儿子让座了,我没看视频,不清楚这个段落。 我只对故事的最开始进行评述。
当故事进行到有人给她儿子让座的时候,可以想象,她已经成为一只疯狗了。 但这只疯狗是谁逼的呢?
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应该思考自己的错误。
大妈自己无理,跟反美风潮有啥关系?
也有国内大爷强令年轻人让座视频传遍网络遭致众骂的,难不成是国内有反华风潮?
回国在所有景点美国学生证拿出来也不能买学生票。也许你娃小不用拿学生证按国人混过去了。 你等孩子高中大学以后回国再感受一下吧。小孩糊里糊涂容易按国人混过去。
反正我年年回国,从来没觉得因为美籍被歧视。。。
当然我没啥事也不乱向公众亮护照。
需要的时候出示护照,包括疫情期间回国(这是传说中最反美的时刻了吧)基本需要每隔一天测核酸,护照很麻烦,人家得手动输入,身份证刷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无论在哪里测,测了那么多次。都没觉得被歧视过。态度都很好。也许我运气格外好吧。
?
Q 英國 英國讓座文化中,他們會把座位留給「最有需要的人」。因此,解讀時要先想一下什麼是「最有需要的人」?答案不一定是老人,也有可能是年輕人,所以在英國老人讓座給學生、青年是正常事。刻意讓座給老人,或會被錯誤解讀成歧視衰老,而且身體不適時,英國的老人是不會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日本 日本的讓座文化與歐美等國家相同,老人家不希望自己被讓座,因為會顯得自己很老、需要別人照顧,以禮為重的日本人不希望造成對方的麻煩,所以基本上都會推辭答謝,因此在讓座時要注意。
韓國 在韓國,把座位讓給長者是必須的,就算整個車廂人滿為患,長者席也會空着。假如遇到長者卻沒有讓座,是會被訓斥的,而因為韓國車廂內沒有設置孕婦專座,假如遇到孕婦亦應把座位讓給她們。(圖a)
澳洲 在澳洲,大部分乘客都不會讓座給長者,但假如有小朋友,則會主動讓座或是分出一定空間,讓小朋友能一起坐下來。有趣的是,在澳洲購買學生優惠票的族群,是必須讓座給購買全票的大人。因此,在公車上看到學生坐在地上是很普遍的現象,因就算他們坐在座位上也必須讓座。(圖b)
美國 美國英雄主義盛行,老人們基本上都覺得自己身體硬朗,如果讓座會讓對方感覺被歧視,且在美國孕婦被視為一般人,但小孩卻被視為需要被讓座的族群,所以在美國看見老人將座位讓給小孩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法國 法國崇尚個人主義,每個人面對讓座這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假如在地鐵中讓座給老人,可能會得到對方感謝或被臭罵一頓。因此,在讓座前應先詢問對方是否想坐下來,否則出於好心的舉動,或會讓對方感到被歧視。 UQ
?
陪外公去医院,碰到这种对待还用家长解释吗?只能说她中文不够差居然还听得懂。
忘了少先队员最早可以几岁加入,小学一年级? 最早几岁的时候被教育要为老人让座?
嗯。同样感觉。我们家娃,这次六月份回去,可能中文说的还可以,还有旅游景点的问是不是高考生, 可以免票。告诉人家米国来的,人家说不能免费,就给学生票吧。娃开心得不得了...
好奇一下,D嫂带着5岁的小孩,人家要让,也未必会接受吗?
不是反美,是大家都无所事事,太无聊了。
美国不让座,所以在中国不让座就是对的。是这样吗? 那么美国不禁枪,是不是中国也要不禁枪呢?
一个双方都有错误的小事,其实冷静一下,互相思考思考自己的错误,就完全可以解决了。
她或许也会说,不用了,谢谢,但她肯定不会期望别人要让座
是不是反美,想想你在国内是不是尽量避免被认出来从美国来。是不是教育娃说话注意。 你在日本台湾玩肯定想不到需要掩饰从美国来吧。
我们家那,容易被挨宰。 所以,我从来也不说从何而来。
上次回国割包皮,主导的医师就是觉得我怪怪的,问我在哪儿工作。 我说在深证打工。“你为啥不在深圳割包皮呢” 我回答,“那儿,没人手术后照顾我。 且价格贵。割个包皮要5000元。” 主刀医生将信将疑。他还是觉得我奇怪,因为我记录的回家注意事项,好多汉字不会写,只会用拼音。
怕被挨宰。所以才不告诉别人从哪儿来。
?
Q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公交车、地铁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许多华人在祖籍国从小就接受的公共美德教育,但在美国搭乘公交车、地铁的新移民或亚洲观光客会发现,美国让座文化与中国两岸三地不同。
“在国内都是提倡给老人让座,还是头一遭看到老人让座给孩子”,南加居民郑先生节日季带刚到美国不久的15岁女儿Cici去拉斯维加斯度假,在当地搭乘了一次公交车。上车时车里已经满座,郑先生父女只能站着,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美国男士立即站起来,示意Cici坐他的座子。在中国大陆一直接受“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公德教育的Cici连连婉拒,但老先生一再坚持,郑先生这才向对方再三道谢,让Cici坐下。老先生扶着把手,站了四、五站才下车。
家住新泽西州的方太太去年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从大陆返回美国,在机场转机巴士上,遇到一对热心的银发族美国夫妇把座位让给孩子。方太太说,也听过先生公司里的一位年轻华人同事,在通勤地铁上给美国老太太让座,却被老人坚决拒绝。
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胡同学在捷运上让座给满头白发的美国老先生,谁知“人家死活不肯坐”,让胡同学有点尴尬,也觉得美中公交车让座文化差异十分有趣,“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写好人好事作文,都是少先队员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被让座的老人也会心安理得接受,美国老人自尊心很强,都不服老,被年轻人让座也不乐意”。
“美国孕妇都比较‘彪悍’,不像华人怀孕了就娇贵得了不得,所以感觉在美国孕妇和残障人士受到的特殊照顾不是一个级别,公交车上残障人士永远有人让座,孕妇常常没人让”。一位怀孕近七个月的华人通勤族透露,每天搭乘地铁捷运到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公司上班,迄今只遇到过一次让座,热心人士还是一位带大陆口音的年轻华人。 UQ
?
那我还太抬高他了,国内包括各种穷山恶水在内的90%的人过得都比他好,他这低人N等的现实,就操心别人是不是有高人一等的心态了
个人经历:
我6月份到7月份,我看了老家县级市三甲医院,省里三级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魁星楼那里),北京若干三甲医院,这次的印象非常好。每次因为自费的原因,都是直接告诉对方我在美国。
老家三甲医院,我犹豫不决需要时间考虑,要不要对甲沟炎动手术(得浪费4-5天术后住院),医生要开会,最后匆忙决定先给我开了个手术申请单子,我要决定来手术就不用再挂号了,不来就直接扔掉。
老家省会三甲医院,带着孩子去看口腔科,医生也很耐心。唯一可以抱怨的是在市中心,估计有至少40年+老旧建筑物,硬件拥挤。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再次看甲沟炎,保守治疗,说先给我看两瓶试试看,我如实告诉我在美国,要求多开药,最后她尽量给开了8瓶药水,说再多开药房取不出来药。也就500来人民币。
北京那里,带着孩子看了口腔科,医生非常有耐心给孩子解释,并安慰孩子不要继续担心,回美前再来看看聊聊。自己挂号看了一个医生,李某,进去一说,对方说给我退号60元人民币,因为同一个大科别里面竟然有四个同名的。
感觉比三五年前的看医生经历好多了。尤其奇怪的是,自己明白告诉医生全自费了,自己在国外,不在乎这一点钱,医生竟然不敢给多开药。问了医疗系统里的亲戚,说最近一两年抓了不少医院的头头,整改医院,给病人使劲多开药都要考核的。所以,最近一两年医生态度变化很大。
我90年代在上海工作了几年。陪着同事,自己有过两三次看病的经历。对上海的医生感觉是极其糟糕: (1) 上海市徐家汇第六人民医院,大约是97年,陪着同事一起去,医生看了一下同事鼻子,前后2分钟,啥药也没开,120人民币(那是上海普通大众估计也就有 1200元/人)。 (2)上海是第九人民医院,出国钱洗牙,牙垢有点多,那个年轻的医生,一边洗一边抱怨,最后我忍不住对他吼了几声,年轻医生才抱怨减弱了点。 总之后来明白了,上海是个超级现实的地方,同样的服务,价格会贵很多,外表可能会好点让外行感觉舒服点而已。
我回国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出发/落地,后来从来不在上海看医生。
也许给孩子让座是合理的(因为他们身高够不着扶手)。这只是我的看法!
?
Q
UQ
?
?
Q
?
?
Q Ningbo Yinzhou Chengen Machinery Co., Ltd.
TPU Advertising City Bus Plastic Grab Handle - Subway Handle, Maniglia Bus | Made-in-China.com
UQ
?
他可能更想问,你割包皮干嘛
我朋友说给她妈妈看病的是一个主治医,人特别好,别人都下班了,晚上8点多了,她还在给外地来的病人加号看,特别认真。年轻的医生有一种热情,她妈妈参加了一个白血病药物试验组,看病挂号也不麻烦了。也不是特需门诊,就是个年轻的有热忱的女医生。外地人来看病不容易,那位医生等于牺牲自己的私人时间。
嗯,我在别的帖子里说的那个越南裔医生也没啥bedside manner,也被病人在Google上吐槽过态度。这位医生非常忙,他一天手术8-9台,别的医生可能就三台。他一天看很多病人,啥保险病人都收,不拒绝任何保险。看病人5分钟。说真的那些态度好的医生看了你们几分钟?除了嘘寒问暖,一点小talk,真问医学方面的几分钟?忙的医生不说任何废话的。
又一轮讨伐,不过居然这边没人认识这位大妈 😄
同意你,这个事件的大妈开口闭口提美国就是虚荣。我回国除非家里人到处说,我自己从来不会提自己在美国的事情,反而觉得国内啥啥都挺好。
但是不同意大家出国是为了“虚荣”,肯定是为了“实荣”啊,大家出国不过为奔个更好的前程而已。现在中国崛起,美国的前程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好了,回国又回不去,有些人会出现一些扭曲的心态。
医生提供的方案,你因为自己原因不能接受,医生问你细节,你自己遮遮掩掩。你觉得我洗地,我觉得你在浪费医生的时间。你的各种回答已经体现了一些高华的特点了。你自己开心就好了
门诊都是直接敲门问医生还能不能加号,医生愿意加就加.比如一个专家一个早上排30个号. 如果处理的快,吃饭之前还有空余就会接受加几个号.
如果孩子的手太小,可能无法牢牢抓住垂直把杆(/柱柄)以确保安全。?
?
我很多年前在国内时,导师就是特需门诊专家,每个号挂号费300,一上午限号十个。但只要有人想要加号,我老板都会同意,并且对待病人态度特别好,医术又高。国内最让人羡慕的就是门诊病历太好写了,我跟导师上门诊,他看病人,我在旁边写病历,那边看完我就写完了,也没多少字。
华人名声被这些人恶心坏了。
有的医生人好。但是很多医生也就是普通人。
傻叉一定也上华人,5岁了,他妈的又不是婴儿。在纽约地铁,敢放个屁,早被推下站台了。
不是啊!1米2以下不看证件的。1米2至1米5半价。我娃从来没被要求看证件,人家量身高。美华干嘛高中了还去占那点便宜,我侄子国内初中了,上1米5后我弟网上买票从来都是买全票。而且美华不是说回国内花钱相当于86%off吗?用不着省那么三瓜两枣占中国纳税人的便宜吧? 对于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在中国,火车票和飞机票的规定略有不同。
火车票: 免费::一名持票成年人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乘车,无需单独购买车票。 儿童票::如果超过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或者需要单独座位,那么超过1名儿童需要购买儿童票。 身高1.2-1.5米::身高在1.2米至1.5米之间的儿童需要购买儿童优惠票。 身高1.5米以上::身高超过1.5米的儿童需要购买全价票。
根据中国的规定,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通常可以享受免票入园的优惠。具体的优惠政策可能会因景区或场馆而异,有些地方可能会同时考虑年龄和身高因素。建议在购票前,仔细阅读景区的官方公告或咨询客服,以确认具体的儿童票政策。
详细说明: 身高1.2米以下免票: 大部分景点和游乐场所都对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免收门票。 部分景点“双轨制”: 一些景点会采用“年龄+身高”的双重标准来确定儿童是否享受优惠,例如6周岁以下或1.2米以下儿童免票,6周岁以上但身高未达到1.5米,可以购买半票, 据法治网报道。
大妈你四五十岁,虎背熊腰,年老色衰,老公回国就丢下你浪去了,你基于这个体重和赘肉,只得选择光着大腿坐在地铁上别人屁股刚刚碰过还带着体温的位置......然后把一切公共设施搞得油腻腻沾上你那分泌的汗液,是你的自由。
但你不要拉踩可怜的没见过北京早高峰地铁的美国人啊。别人是美国人,不是印度人,不知道还有这种高密度地铁,大妈可以光着大腿特意挑早高峰到处碰年轻小男孩的瓷....
所以啊,18岁以上拿着这边学生证还是要买全票。明确说了学生票不包括外国人。
美华不是说回国内花钱相当于86%off吗?用不着省那么三瓜两枣占中国纳税人的便宜吧?
穿衣服基本的教养看场合,你妈没教过你你四十几岁了没长脑子怪谁。 短裤你开车穿,遛弯穿,出门没人摸你的时候你穿。
你这喜欢挤在高峰地铁里穿短裤,你要是二十几岁美少女,冰肌玉骨,那人家看着赏心悦目可能也不说啥。 你四五十岁虎背熊腰,一身汗臭,张嘴还在骂SB, 这只能说明你性骚扰同车乘客,还能说明啥。
这女的有病,period。
Re.
国内大部分景点的票都便宜的令人发指了吧。。。
半价不半价有啥区别啊,不明白这个有什么好纠结的。
我带孩子回国出去玩,遇到过免费的,遇到过半价的,也遇到过全价的。也没什么学生证,就是用护照买票。
给优惠就给优惠,不给就不给。但是全价也没多少钱啊。。
好像高铁不看身高看年龄了,我娃整了个ban piao
肠镜医生今天打了两个电话来,还留言让我约,我害怕做肠镜,没敢接他电话。mammogram 我也约的很快,隔天就有,可能我运气好?
你凭什么说是我的原因不能接受?你这么想就说明你屁股是歪的。你根本不知道细节就开始随便assume,把过错推给美华呗。事实是这个大夫自己要去北京开会一个星期,把俩星期能做好的事推到3星期,又不确定第一次能做好,又加了一星期为了她自己推责保险。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就怪病人,你不会就是那个无良牙医吧?
中国学生给半价,那也是给纳税人的福利,现在的学生群体就是未来纳税人,不明白版上某些美华为什么一会要中国政府免费给绿卡,当年申请美国绿卡为什么不要求美国政府发一个?还不是老老实实排队申请。一会要按中国国内纳税人一样对待,要同等半价,入美籍前绿卡期间没跟美国一样给中国报税让中国全球征税吧?一会要按美国的要求给5,6岁小孩让座,合着美华就是高贵,看中美哪边占的便宜就按哪边来啊!
我们家娃米国护照高中生,今年回去玩,有几次给了学生半价票。
因为是六月份,可能还有好多学校没放假,有个现买票的景点怀疑娃是参加高考来玩的,还问是不是,是的话可以免票?回答是米国来的高中生,人家给了学生票。
我看一对退休美国白人夫妇,那个 retirement Traveler,他们去景点也享受国内60岁以上免费啥的。这对夫妇不错,舍得花钱
中国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很好的,我有时候就是不明白这版上有那么一些人怎么那么恨中反中却又来中文论坛。
多可笑啊,就这么defensive,不过前面有人说孩子有学生票,我切实经历是满18岁外国人没有学生票。 还值得这么发散? 别说中国,如果是日本旅游,欧洲旅游,美国旅游,学生票如果只针对当地学生,网上说的不清楚那我也会说切身经历的。因为旅游本来就需要真实情况啊? 不过确实大众情绪就这样,随时准备战斗的姿态。
简单讲就是看不到别人对他的好, 不好的哪怕一次都能记一辈子 。 可是换了个环境,就变了,甚至变得颠倒过来。
半价不半价的没区别,占纳税人便宜的也不是我啊,我家全价老老实实的玩啊。 这几个ID一唱一和的正反话全说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