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想要娃但是怀不上的也非常多

r
rainbowofmylife
回复 28楼 Livewell 的帖子
你没有经历过是不懂的。很多人根本不喜欢别人的孩子,或者压根不喜欢孩子。
但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是不一样的。就是回去宠爱小时候的自己。
不快乐的心 发表于 2025-07-24 20:50

虽然这个看起来,好像说法挺难听的
但是某种程度长我还挺赞同的
不少人,因为社会压力,或者随大流,生了孩子,但是最后慢慢变成了,孩子是给老人生的,或者孩子是给幼儿园生的
我一个同事(女的),在国内老家有个弟弟,她说弟弟生完孩子以后,媳妇要求住3个月的月子中心,为了爱自己,对自己好,有利于康复等等吧,家里就付了10多万,住了3个月。我都不知道可以住那么久!出来以后,说自己心情不好,需要旅游散心,就去海南住了一个月,在那边买买买,就是买包买首饰那些。孩子就留给了老人+保姆。海南回来以后,自然而然没有奶水了,所以孩子自动过渡到奶粉。后来说因为没有奶了,觉得自责,想要外出散心,就去云南又住了一个月,后来从云南到重庆又住了1~2月,汗。回家以后,就回单位上班了,不久找到一个进修的机会,现在已经去北京还是上海进修了。。。同时因为一胎是女儿,大家都不满意,他们已经在考虑备孕二胎了
我听完以后,觉得挺无奈的,虽然这个case挺极端的,但是看起来就是一种趋势,年轻人对养孩子带孩子没什么兴趣
M
MegMegMeg
的确是非常多啊,大部分人还是不好意思说。我自己是34开始备孕头胎,折腾了两年生娃,现在回头看根本不算有多长时间,但是当时备孕加上太焦虑直接上了IVF还是很焦灼。休产假的时候我把自己流产以及IVF的经历写了一篇短文,本来只在几个最close的女性朋友之间流传,结果炸出来一批备孕不成功的,之前跟我说的都是不着急要孩子。还因此改变了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求子道路,她第一次IVF就失败了,不是老中,本来还遮遮掩掩觉得medical record是privacy不能给别人知道,看了我写的详细分享才也跟我分享她的数据。我做IVF的时候做了很多研究,看了几十篇IVF的科研文献,觉得她的protocol确实有问题,给她推荐至少就去找我的医生做一个consultation又不费几个钱。她本来也是不愿意,老美总是对医生谜之信任,后来还是去了,也改变了注意换了医生,IVF成功了。
后来我们行业搞什么女性论坛,我主动说我可以lead一个chapter关于不孕不育的问题,这个也很bother职场女性。committee犹犹豫豫没批准,还是觉得太controversial了,it's a sensitive topic, 呵呵。

d
dukenyc125
不是有个段子: 普通夫妻一次怀孕概率 15% 大学生未婚情侣一次的怀孕概率 100%
I
ItIsTime
wueda 发表于 2025-07-24 20:11
我有个朋友就是。两口子不到30就开始努力了七八年,但是一直怀不上,中国美国各种看医生也没看出来啥问题,西医中医各种调养治疗也没有成果。现在准备IVF了。我觉得,这样想要娃怀不上的还挺多的。回国看见大街小巷很多的生殖医院。
所以啊,一方面有人能生不想要,有人想要怀不上,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几家欢乐几家愁。

想要小孩, 七八年才IVF, 真沉的住气
n
nn2008
有,但是不多,我只见过一个,毕竟科技已经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可以试管可以代孕,好像也就死精属于完全没救。
S
SwanLulu
我朋友说不同族结婚的容易有生育问题是真的吗? 我觉得周围外国家庭生育能力好强 40多还可以生娃的大把大把
G
Giovanna
ecnanif 发表于 2025-07-25 06:10
不仅女性,男性精子活性也下降。 全世界如此吧,医疗条件的提高保证身体不好的也可以活下来,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所以一个个都活成了亚健康药罐子,对“现代医学”感恩戴德,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羞羞草
wueda 发表于 2025-07-24 20:31
我猜,环境污染啊,塑料残留啊,科技狠活啊,脱不了干系

还有生孩子生的晚,还有打胎过
E
Evagreen911
我认识的朋友里IVF生孩子的非常多啊 觉得少那是人家没跟你说吧 我以前在国内的医院工作,有很多老家的朋友来看病的都会来联系我 其实说起来年纪都不大,不过我很多同学结婚都早,25岁之前就结婚,到了30岁还没生出来基本都上IVF了 30岁,35岁和40岁都是坎,我还有好朋友从25岁一直做到30岁才成功的,吃了好多苦头
L
Little_R
回复 100楼 MegMegMeg 的帖子
非常赞同! 生育是一个个人选择,但是这个选择需要是一个informed decision。 我年轻的时候,只知道35岁之后是高龄产妇,属于high risks,但是有现代医学,各种检查和治疗手段,觉得这些根本不是事儿。 33岁开始备孕,试了半年不行,非常焦虑,直接上了ivf,但ivf 也并不顺利,多次移植失败,身体检查出各种问题,开始研究,读paper,和医生讨论各种方案,折腾了几年最后终于上岸,这其中的心酸、痛苦和折磨,没有走过这条路的,根本不能理解。 但这些事情,大家都不会公开讨论。
对于职业女性,本身因为读书的时间长,婚育年龄就晚,然后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久坐、缺少运动等,都是不利因素。希望年轻的女孩子能够尽早的去了解这些,之后会少走一些弯路。
C
Cath226
wueda 发表于 2025-07-24 20:16
两年?有点猴急了吧

其实是对的。35之前ivf成功率非常高。美国这边就喜欢让你试试试,33很容易试到38,然后ivf一轮又一轮,然后过了40,越来越难。
x
xdhong
回复 1楼 wueda 的帖子
確實如此 我認識的人裡面至少有四對是用盡各種方式才有小孩的 甚至有些技術以前聽都沒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