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上有很多full time旅居夫妻博主详细分享, 老外老中都有。 我已经花了十几年时间完成周游,实践出真知的figure out full time travel不适合,因为我喜欢主打在home base, 每年总travel量不超过3-4个月,每次不超过3-4周, full time就失去兴趣了,非常想家。这事儿因人而异,试了才知道。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7-18 22:50 油管上有很多full time旅居夫妻博主详细分享, 老外老中都有。 我已经花了十几年时间完成周游,实践出真知的figure out full time travel不适合,因为我喜欢主打在home base, 每年总travel量不超过3-4个月,每次不超过3-4周, full time就失去兴趣了,非常想家。这事儿因人而异,试了才知道。
在加州有资产的人失业了,不往外拿钱,收入为0的话可以拿白卡了,嫌白卡医保差,把被动收入控制在2万美元一年,可以拿到08care最高补助,买08care,50岁回国陪老不是很好吗?在加州白卡最近不看资产了,有些州市看资产的没办法拿。等到67岁该拿社安金年龄,的确有的人社安金也不符合福利条件了,但65岁不是就可以买Medicare plan DG之类的吗?所以在加州的50岁早退回去玩些年完全没啥问题。早退没压力,身体没准更好呢。老了缺钱的主要是身体不好,长期护理贵,身体好的反而不那么费钱。
🔥 最新回帖
use virtual mailbox as those digital nomads.
去无税州租公寓的点子很好。
我回国头头两个星期不适应,过了三四个星期就很适应了,觉得生活本该如此。
🛋️ 沙发板凳
先试试看 能不能旅居6个月再考虑卖房吧。 旅居几年,想象中很美好,实际上,小马过河。
先试着旅居个 3个月,
大概率,一个月以后 就想回美国的家里了
50岁两个小孩都工作了?
是的,一步一步来。谢谢建议。
我们一般每年出国一两次旅游。今年开始总觉得在忙碌的工作中抽时间旅游,有点太匆忙,所以产生了旅居想法。或许也会是一件想起来美好的事,事实怎样还需要慢慢实践。谢谢你的建议。
确实如此,这几年出去玩,每次旅游快结束的时候,就想回来家了。不知道退休以后 没有工作的紧迫感会不会还有这样的想法。
旅居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也意味着四处为家。估计实践才会又会有新的想法和体验。你说的可能性是有的。谢谢你的建议。
先看医疗怎么办。55-60岁数不小,美国没有medicare, 旅居生病怎么办?
生病自费在中国看可以吗,我的保险很好都打算这么干
认识两家台湾人,现在60多了,
台湾人的 典型特点,嘻嘻哈哈 老顽童 性格,特别爱玩和旅游,
以前在大华府的时候,经常 跑人家去聚会蹭饭,也是长辈一直 关照我,以前也是说,到了一定岁数,退休,周游世界,
最后就是说说,连回台湾 长居 都已经不适应了,都是 两个孩子,
最后把大华府的 房子卖了,搬到了孩子的附近,去退休长居了,一家 搬到了 vegas, 另外一家 去加州,
他们告诉我,在美国生活住惯了,世界上绝大部人地方,是不太容易长居适应的,不适应的原因 有各种方面,卫生环境,居住环境,方便程度等等。
当然她是确认还会回来住的。孩子也在同城
很高兴你也有这样的计划。看来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先把房子留住,找个最喜欢的地方地方过一两个月。在根据情况感受来决定下一步这样比较稳妥一点。
这是一个好建议。我老公曾经有过想法是去日本读语言学校,后来发现原学校有年龄限制。我们都非常喜欢日本去过几次,看来还得想想如何保持社会联系。
你说的这几个事例都很有借鉴意义。我和我老公都比较喜欢旅游,也有很多兴趣爱好 包括跑步 打球 爬山 看书,很多时候总觉得时间不够花,毕竟工作占去了很多的时间。 想着过几年,远方的生活总是很美,估计还是会像前面那个网友说的小马过河吧,到时候一步一步的尝试。
Condo 是个好主意,比房子好打理多了
我们打算是从4-6 个礼拜开始. 因为我们现在出去玩, 两个礼拜都想家想得不行... 其实玩的很开心的 但是就是想家
有钱 哪都好玩, 可以考虑 先回中国 旅游一年多 (时间上差开节假日,节假日就休息), 爽歪歪, 积累了旅游经验 再 日本, 东南亚,再其他的国家。
其实我们每次旅游回来也是这种想法 回家真舒服! 但也分不清这是不是因为要忙着回到原来的生活工作轨道 还是厌倦了旅游在外面漂泊。我老公总是说他有很多的旅游计划,我们现在就是在展望🥰 或许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但是现在的这个展望给了我们很多的动力和希望
我已经花了十几年时间完成周游,实践出真知的figure out full time travel不适合,因为我喜欢主打在home base, 每年总travel量不超过3-4个月,每次不超过3-4周, full time就失去兴趣了,非常想家。这事儿因人而异,试了才知道。
哦,看来这真是一种退休的的生活方式。谢谢分享
我现在出去两三周是极限了, 然后就想回美国的家回血。
同意,我也觉得这样的旅行量最好,容易保持平衡,无论什么事都不要做过量,包括旅行游玩
过去20年我也一直经常旅行 每年保持一定量,我不喜欢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待着 不旅行就会状态不好能量低,所以每隔几个月必会旅行,但在外游玩超过3-4周也会受不了 就想回家了,所以建议楼主先试几个月 再看自己适合什么
有朋友退休后就是全世界游玩,旅居混搭邮轮下来上岸爬山,邮轮上看书、跑步,打球都可。已经这么玩两年了,有时候在旅途中,孩子们也去旅行就在第三国见面一起玩几天再分开。一般玩几个月再回来住一两个月再出发。
我也喜欢旅居欧洲,不过觉得最好还是留个自己的房子 有个自己的地方,随时也可以回家的感觉
游轮有1-3个月环游的可以尝试,适合懒人 去的地方也多,而且有一半旅行一半居家的感觉
为什么不是 townhouse?
在欧洲旅居是什么形式? 租房子吗? 语言呢?
没有归属感,没有亲人朋友, 生活要各种重新适应, 各种不方便。。岁数大了更不愿意费那个劲了。
无论去哪里玩, 我肯定需要一个BASE, 这个BASE不在美国,就在中国, 不会是其它地方。
咨询一下多少资产可以这样?
时间含金量是渐退的,如果所谓的“诗和远方”想法强烈,而且条件具备了,不建议等,立刻执行。 也许住下来就那么回事,也许住下来就不想走了,55,60也许想法各种条件又不一样了。
不必因为房子耽误了自己,就活一次。
另一条线上我的一些数据: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forumid=398&topicid=3121269&postid=104702373#104702373
丰俭由人。
如果美国房子车子全部卖掉,零费用maintain美国这边,回来探亲就住娃家或者亲戚家 (美国人七大姑八大姨更容易操作), 在境外生活费用可以低不少。根据油管博主分享,节俭旅居一年一对夫妻总费用4万左右,包括偶尔回美国费用。这类旅居基本不去高消费国家,多在东南亚,国内,南美等等。中等花销旅居每年一对夫妻大概10万左右,哪儿都可以去。
如果美国都留着,那么每年费用就上来了。以加州为例,保持空壳基地基础费用咋也得5-6万。
感觉只有中美能连续住3个月以上,当然因人而异。
比较理想的情况,中美双基地,基地距离客流量大航班多的国际机场,两小时内交通距离。
房子买的早的话地税也不贵,付清了就不付保险了(有人这么做,比较冒险)租出去也算一笔收入能够完全cover修房子费用,HOA等等。没有收入,把被动收入控制在08care 收入要求,买08care不会太贵,就是不知道08care以后会有没有变化。65岁回来买palnABDG,国内买城乡医保一年几百块外加每次旅行买旅游医保cover 万一情况。国内看病觉得挤来挤去可以看特需门诊。 房子买在好区有HOA有门卫,找个中介把房子租出去应该能完全cover房子的开支吧。车子卖掉,回来短住打UBER?
因人而异。
我参考了其他人经验和自己实践经验,总结出我根本不想downsize my lifestyle LOL,以后主旋律还是住在美国same place。出游继续作为调剂,不当主菜。因为我出去玩前提是知道家在那儿,safe bubble, 都在那儿静静等我回来。不然的话我就没有安全感,也不想玩了😂
我是会回国陪老一些年的,所以会琢磨中美医疗保险之类的事:)
支持到处去看看。不过从周围情况看,除非回国看护父母兼旅游,顶多游一年就回来了。
50岁就敢选择退休的人,怎么也得有点资产和投资收入。
很难控制到可是福利买obamacare的地步。。。
考虑到医疗开支,这段时间常驻中国最理想。现金看病也毫无负担。
这是bso吗?55退休板上大多数做不到。
在加州有资产的人失业了,不往外拿钱,收入为0的话可以拿白卡了,嫌白卡医保差,把被动收入控制在2万美元一年,可以拿到08care最高补助,买08care,50岁回国陪老不是很好吗?在加州白卡最近不看资产了,有些州市看资产的没办法拿。等到67岁该拿社安金年龄,的确有的人社安金也不符合福利条件了,但65岁不是就可以买Medicare plan DG之类的吗?所以在加州的50岁早退回去玩些年完全没啥问题。早退没压力,身体没准更好呢。老了缺钱的主要是身体不好,长期护理贵,身体好的反而不那么费钱。
和我们情况差不多。曾和年迈父母回亚洲几个地方旅居过一年,后来还是带他们回美国因为医疗。 我堂姐也是在60岁左右,父母都不在了,就到处旅居了。卖掉美国房子,但每年会回来几个月,在儿子附近住酒店,不是很贵的,一般长租很便宜。 我会借鉴这个办法。
2.关于语言,翻译软件轻松解决
3.签证,长居的话,签证是个问题,中国3-4个月,泰国两个月,欧洲也大同小异,除非办理退休签证,其实也很简单,比如,泰国就很简单,马来西亚也不难,钱需要的多一点,葡萄牙也可以办
4.中美各有个Base不错,没必要太大,温馨即可(这个因人而异)
5.邮局只Hold一个月mail,可以把各种广告邮件关停,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其实邮件没有那么多
6.三十岁可以去珠峰BaseCamp,四十岁可以去徒步,五十岁大概只能乘缆车,六十岁可能只想海边躺,当然这个也因人而异,金钱不够不是你最大的敌人,你的身体功能快速下滑才是你最大的敌人。
7.回国上网,买电话卡,翻墙,买火车票,叫外卖,这些都是小菜一碟,搞不定的肯定是不经常回去的。
8.3-4个月短租,很多地方房子不好租,质量上就不能吹毛求疵。
9.3-4个月飞一趟长途会比较累,常年这样肯定不想飞了,除非商务舱,或者把时间拉长一点
10.是不是一定要回美国也是一个考量。我表妹曾经说过,她老公在哪里,哪里就是她的家,这句话我印象很深。
你要是有足够的退休金,我看没问题。
在中国,马来西亚看过病,效率很高。不过都不是大病 是否能报销要看你的保险,和病的性质,比如是否是急诊,有无Deductible
以后有类似的计划。 不过美国房子还是先别卖。我们至少准备夏天几个月回美。 自己住的地方不说, 有多少国家 夏天出去 室内到处能给你保持72度的。
每个人情况,想法不同,只能先试水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知道几个,40+ 基地在国内一线,50+ 基地在国内二线,50+ 中日双基地各半年,都没买美国医疗保险。
生孩子早吧
“很难控制到可是福利买obamacare的地步。。。” 这个不准确。
举个一下例子,单身,55,资产4M, 流动资产 3M, 都买muni, 利息联邦和州都免税,3M X 3% = 90K a year. 选中档ACA obama care 每个月$759.92(50岁的话$735.17), 每年deductible $2000. 完全可以控制。 当然明年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如果旅居开心,一直到65岁我们也是open 的,很开心,你也有这样的想法!
是的,这么多年在美国,我们也想再体验体验亚洲的文化。尤其是日本,延续我们的唐文化、禅宗、有着很多我们感兴趣的地方
你这个观点非常新颖,确实如果我们把这个房子看成vacation house, 思路就开阔多了,也就安安心心留着它。谢谢你的建议。
任何事情不要过量,过犹不及。我们会keep in mind 🙏
结合旅居 +游轮 ,还真是个好主意。谢谢你的分享。
和大部分周围的华人相比,我们生孩子相对早一点。
ACA kick-in后,自付比例多少 , 30% ? 还有 Out-of-Pocket Maximum
“时间含金量是减退的” 我们也是有这样的concern. 你的想法跟我们很有相似之处,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还是会去尝试一下
我们基本上每年都会回一次中国,为了亲情,一两周就够了。
如果条件具备了,肯定越早越好,精力体力随着时间不出奇迹是不可逆的
很开心,你也有这样的想法和经历分享。我们想利用这五年的时间,好好的prioritize ourselves. 以前都是为了家庭孩子老人,估计等我们60以后,老人孩子时又会多起来。每年回美国一段时间住酒店倒是一个好办法,我们会在做计划的时候会借鉴。谢谢你。
reasonable.
10% in-network co-pay (50% out-network), $15 primary care co-pay per visit. Out-of-Pocket Maximum Individual $8K。
details: https://pmp.accesshealthct.com/pmp/public/plan-pdf?language=EN&carrier=86545&year=2025&planId=86545CT1330020-01
你这个建群的想法很好,列出来的几点也都是核心问题。大家能这么热烈的讨论,说明这个确实大家关心的问题。我定期来向大家更新,我们的想法和计划。等到想法成熟 临近退休的时候建个群, good idea, thank you !
这样生活变化不会太大,比较平衡。理解。
“随心而动” 👍
感谢第一手资料回馈🙏👍
这种就是要算计着过日子了,不适合所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