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oy03 发表于 2025-07-16 06:01 医院里也是,有护士朋友亲口说的。打镇静,病房就静悄悄的,护士就活少些。
mm_auction 发表于 2025-07-16 22:32回复 6楼 hellohey 的帖子 即使是这样做了,很老了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特别是失能后。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拜登政府的养老院“最低人手配置标准”被撤销后,预计将有多达 24,000 名老人 被额外使用药物来维持“秩序”。 为何养老院开始依赖“化学手段”?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养老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数据,这一现象与人手紧缺密切相关。研究分析了2012年至2021年间全美约16,000家养老院的员工配比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数据。
研究发现:当养老院每位住户所分配的护士时数增加时,药物使用显著减少。平均而言,每提高一个护理时数单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人数减少6人左右。 换句话说,当缺人手时,养老院更倾向于用“药物控制”来降低护理压力。而营利性质的养老院最有可能采取这一策略。 2024年,拜登政府提出新规,要求所有养老院必须达到一定的最低护工配置标准。然而,这项改革遭到了养老院行业强烈反对,并最终在2025年被法院叫停。 随后,特朗普政府推动并签署了一项法案《一项伟大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彻底冻结了该类强制人手标准,直到2034年。该法案还大幅削减了对**医疗补助(Medicaid)**的联邦支持——这是支撑大部分美国养老院运营的核心资金来源。 有趣的是,虽然养老行业一边高喊“找不到员工”,另一边却阻止提高行业标准。业内代表Holly Harmon在回应时表示,“我们致力于加强长期护理人力,但需要政策支持”。然而,行业主张的“更好方案”之一,是阻止医疗补助资金被削减。 一场公开的秘密:药物代替护理早已存在
早在1975年,美国参议院就曾警告,部分养老院为节省成本、简化管理而滥用镇静类药物。根据近期研究,美国养老院中,每四名住户中就有一人疑似被“化学控制”。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养老院甚至开始通过“伪诊断”规避监管。比如,将老年痴呆症住户错误归类为“精神分裂症”,因为后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审查更宽松。 现实:没人真的在乎养老院里的人
讽刺的是,尽管数据令人震惊、伦理问题严重,但社会似乎并不真正关心。正如作者写道:“多数人总以为,这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疫情期间的教训尚未远去,但对养老院系统性问题的漠视却似乎更加严重。护理人手危机、政策退让、资金紧张,终将压在最无力反抗的一群人身上——老人。
唯一的期望是安乐死合法化,不能自理就体面离开,不去狗日的养老院受那个委屈
做好财务规划,老了能请得起一对一护工。
不用去医院,美国许多人日常吞镇静药的。
即使是这样做了,很老了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特别是失能后。
我妈说活得长能看到很多以前没有的,我前边说的很多就是防止失能啊,你没看过西雅图90多岁老人雪地里走6英里打疫苗的事?身体好的活到90多的老人也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