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摄像头又不都是政府和警局的,绝大部分是私有的,根本就不是为公众安全设计的。这就是和国内天网系统最大的区别。不管你怎么欣赏中国社会的大幅进步,天网系统出现后中国治安才大幅改善的是个不争的事实。 Most security cameras in London are not owned by the government or police. The majority are actually privately owned by businesses, property owners, and individuals. Here’s how it generally breaks down:
1. Private Ownership – The Majority
Estimates suggest that over 90% of CCTV cameras in London are owned by private entities. These include shops, offices, homes, and private transportation companies (like the ones on buses and taxis). These systems are often used for theft prevention, employee monitoring, and property security.
2. Government and Police (Public Sector) – A Minority
The Metropolitan Police and local councils operate a smaller number of cameras. These are typically found in public spaces like: Town centers Public transport (e.g., TfL) Major roads and intersections These are used for law enforcement, traffic control, and public safety.
3. Transport for London (TfL)
TfL runs a large number of cameras for monitoring roads, buses, and the Underground. While technically a government body, these are more about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al safety than direct law enforcement.
Summary:
✅ Most cameras: Owned by private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 A minority: Operated by police or government bodies
看这两个图,一个是人来人往的酒店公寓大楼的大堂,人来人往,全是游客,有个包就丢到那里,主人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足足十分钟,没人来拿,不足一两米外,就是人来人往入住民宿的,离开民宿的。
另外一个是很火的一家餐馆,很多游客下了高铁直接来吃,行李箱都没开封,扔到门口就进去吃饭了,有个大LV包直接挂在行李箱上,顾客人进人出的,伸手就可以拿走的距离。
至于街边外卖小哥电单车上好些餐盒订单,也是街边车上挂着,人跑到楼里去送餐,一点也不担心被人拿走。
🔥 最新回帖
这个我有亲身经历,也很震惊。上次回国,有次顺路给我爸拿快递,直接到菜鸟驿站,拿了就走,我还傻乎乎地问,如何登记啥的…
谢谢,梅雨季晾衣服很麻烦,尽管有阳光房,但能烘还是很爽的
这个俺也经历过,酒店小姐说的话也几乎一样!确实是太平盛世。
有,问就说我们一个房间只配一张卡。问取电就再给一张取电卡,说两个大人带娃分头行动怎么办?答曰那您来前台我们帮您开门
不管事大事小,有不方便的还不让吐槽了不成?多大的事才能在这里吐槽?
🛋️ 沙发板凳
现在的雷点都在欧洲,出门恨不得把钱包行李缝身上,感觉小偷比游客多。等真丢了东西,当地警察跟死人一样,不,比死人官僚。
在中国美国欧洲都丢过东西的人留。
我家也是都用酒店的洗衣机/烘干机,房间电视屏幕还会显示,洗衣机烘干机目前available的数目。
我在国内有几天行李箱寄存在酒店,酒店就往角落里一放,说可以了,到时候来取吧。我说,你们这24小时有人在前台吗?他很困惑,说不能保障。您的问题是?我说没人在的话,行李箱会不会被人拿走?他说,这怎么会,没人拿的。看我不信,连忙说,有监控摄像头的,你放心吧。 我将信将疑,戴个大帽子走到角落顺手就能拿走的事。 但几天后我们回来,行李箱居然就是还在,还到了我们手上。 大家回国还是要小心留意自己的物品,但我的经历确实让我对国内的治安无语的服气。
确实很智能,很喜欢。以后回国两三套衣物绝对够了。
我住的三星四星都有,比如亚朵。
最好是新开的酒店,另外你定酒店时就可以看到这些信息,确认后再定就行。还有一个问题,要确认是无烟房间如果你不吸烟的话。有次踩雷,没注意,房间烟味很大。
司机说不知道谁把手机拿走了,只好不了了之。
不过监控的确很给力。
新建的四星五星酒店,一般都有。
老的基本没有。
美国这边大学里是这样的。酒店不知道为啥没有。
同不理解,其实真的不占地方,一个四星级酒店,五个洗衣机五个烘干机就够用了。不是人人都洗衣服,更不是每天都会洗。
网上随便一搜,你就会看到去年冬天南方小土豆去哈尔滨,都是把行李箱在洗浴城大堂一扔,进去几个小时甚至过夜的都有,满大厅的行李箱,去饭店的也是如此。
欧洲就算了,眨眼的功夫就没了,以前内裤上的藏钱口袋现在欧洲比较实用
华住会旗下的好像也都有。 住了几次华住会旗下的酒店,考虑当他家会员了。
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更有说服力,至少我是服气的。当然,我还是会尽可能的留意个人物品和行李的。我这次也回去在餐馆也见到有个女的入座后还没来得及扫码点餐,就直接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就去洗手间了。 这种事亲眼见过,才有震撼感。
不说别的,国内的菜鸟驿站,我在俩城市用过,都是自己进去拿了自己扫码走人,根本没人查你身份证啥的。很多地方放不下就摊在地上,谁找到了谁拿走
”以前内裤上的藏钱口袋现在欧洲比较实用”
几十年前我上大学和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老妈还真给在内衣里缝口袋藏钱,时代的记忆。😄
那是要赚你的钱用他们的laundry service.
对,我们用了两家。一个是自己找,找到拿走就行。 另外一个就是扫码下,显示取货,但扫描时有个摄像头,直接拍照了,知道谁取的。 但问题是你不扫码,直接拿走,也没人管,有人也管不过来那么多人取件。 很神奇。
洗衣和烘干服务是免费的
我家是裤子内侧被腰带压到的那里,缝个小包,靠近裤袋的位置,现在想想真安全。在裤子里面还被腰带压住。不知道是不是我爹的原创发明。
五星级一般没有自助洗衣服务,因为住五星级的一般不自己洗衣服,都是用酒店的洗衣服务。 价格很贵!而且有的酒店不给你洗内裤。还要麻烦自己手搓。
据说国内旅游带一次性内裤?有操作性吗?另外,如果住的酒店没有洗衣机,除了用酒店的laundry牛皮service,还有什么办法洗衣服吗?
一次性内裤和袜子超级好用啊,你竟然没用过。我都用了二十年了,国内得质量超级好,后来用光了就用美国买的,有点贵,没比日常用的便宜多少,中间有段时间出差就用旧内裤,用完了救扔掉,,之前TEMU 没涨价时候屯了一些一次性的,又便宜质量又好,可惜现在TEMU 都涨了几倍了。
我不觉得住五星级的人会用廉价的一次性内裤。说不定都是品牌内裤,穿一天就扔了。
如家连锁见过,类似这个
老人终会老去,年轻人终会长大 等着看吧,it is just the beginning 30年河东30年河西
我以前都是万豪希尔顿之类的,这次回第一次住亚朵,在上海还住了一家叫亚辰尚。都有洗衣机/烘干机。我觉得只要不是特别便宜的,看着现代点的,就行吧,国际品牌有溢价。酒店新但也不是完全新的最好。deepseek上看了一下华住会会员,我好像一个都没住过。
唉,二十年前湾区逛街也是这样,我的包就拉在人来人往的店里,离开很远才想起来,回去看发现还在那里。不知道美国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应该是奥巴马开始各种福利养懒人,鼓励不劳而获,礼崩乐坏。
美国越来越穷就会治安越来越差。国内要是经济恶化,也一样。以前国内春节前好多偷东西的,哪怕挂阳台的鸡,因为偷点东西回家过年。现在一是富裕了,偷的箱子里都是旅游的衣服用品又不值钱,谁也不缺,又没现金。二是执法力度+摄像头。
在欧洲最主要的是不要坐公共交通,比如地铁,出行一律打车。另外就是被那种拉链在前面贴身的包包。
华住会的全季,标配,才三星 😂
互助会出了差点的如家,汉庭,其他的品牌估计都有
五星级酒店都不会有的。。除了酒店公寓。
我两年前就这样在国内丢了苹果手机,然后警察调监控和参与,自己icloud.com跟踪手机位置,设置为Lost, 加了信息和回call电话,3个小时以内找回来了。捡到的“乘客的朋友”(我弟说就是乘客) 给送回来了,身上只有100出头零钱,给了她100,她没要 😂
这次去日本和回国都用了酒店的洗衣机,都挺好的,区别是日本不免费国内免费。
都是凯悦希尔顿,当然不是他们家最高大上的级别,只要是新开的酒店基本上就会有这个
欧洲人也公共场合抽烟
因为礼崩乐坏起来 速度是非常快的 别说20年前 就是10年前 丢东西在别人车上 没有摄像头 也能找回来 现在都是“没看到” 哪怕uber会给20刀送东西回来 而且收到丢失的东西正常人都会tip吧
太不环保了
确实和我们小时候的情况太不一样了。社会整体富裕了是一个方面。各种监管有力,可能也是一个因素。犯罪的成本太高了,容易被抓。所以这种直接犯罪就比较少了。骗子们就靠着电信诈骗活了。
我们在东京住的酒店是房间内带有洗衣机烘干机的。确实不多见就是。但是有。
其实想干坏事的还是很多,而且中国人狠起来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的仁慈一点,参见缅北的电诈园区。 说白点,就是国内的犯罪成本高了,收益低了。加上老习强硬手段打贪打黑的确收效显著,我们那里都不知道连续几届市长被关起来了。
同类住的五星基本没有、 只有单件洗涤服务, 那些单开的洗烘干机店很少 。
那长时间住酒店怎么洗衣服?我看了下,我订的酒店只有干洗服务。夏天的衣服都是贴身穿的,我还是喜欢水洗的。
这个确实太好了
也是。现在几千块干活吃点苦一两个月都能赚到了。为了这个做几年牢回头啥也干不了了,很不值。
我都是从国内海运一次性内裤,出门旅游时候用,特别方便。
这是没去过日本吧? 历史上有多少民族没干过坏事?不能静态看问题😄
以前上咖啡馆上班,电脑就摆桌子上,上厕所,点饮料。现在到处砸车的,根本不敢这么干了。
靠人性很难, 到处摄像头最管用。
求推荐!
说到了重点,后果坐牢。如果都是零元购呢?没有成本犯罪,或是关个两个又出来,那还不想偷抢什么就偷抢什么了
五星酒店不免费,洗衣贼贵
不作奸犯科,监控没啥不好。
国内酒店性价比最高最实用的是华住会下面的中高档酒店,洗衣烘干健身房都有,价钱比传统的5星级酒店低不少,但实际服务没啥区别甚至还更好,唯一的差距是大堂不够富丽堂皇。
几年前回国在郑州东站忙着赶火车把装着护照的包丢了,意识到以后去服务台问,工作人员立刻lockdown高铁站所有的出口然后调监控,这时候旁边一个小姑娘说刚才有人送过来一个包,一看果然是我们丢的。
那为什么德国政府和很大比例德国人, 至今还觉得对不起犹太人, 但是日本却没多少觉得对不起中国人的?
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惩恶扬善的,即使做不到百分之百执行,至少做坏事的人知道自己在做的是坏事,一旦被抓到是有consequence的。但美国给人的感觉是小罪公开表明随便干,尤其是某些族群,只要自己无所谓那基本上就是拿了免死金牌一样的存在,搞个零元购都理直气壮的,一点负罪感没有,这样下去基本上就是从林社会,没有公权力可以依靠,大家只能武装自己自求多福。
这么好?啥牌子?
摄像头只是辅助技术手段 关键还是要有及时的处理和处罚
和欧洲比 国内现在真的是路不拾遗 算是和谐社会了
什么牌子的啊
一次性内裤我嫌不干净。我把要淘汰的内裤留着旅行穿,穿过的直接扔掉。
确实,警察不作为,装再多摄像头也没有意义
伦敦的摄像头又不都是政府和警局的,绝大部分是私有的,根本就不是为公众安全设计的。这就是和国内天网系统最大的区别。不管你怎么欣赏中国社会的大幅进步,天网系统出现后中国治安才大幅改善的是个不争的事实。
Most security cameras in London are not owned by the government or police. The majority are actually privately owned by businesses, property owners, and individuals.
Here’s how it generally breaks down:
1. Private Ownership – The Majority
Estimates suggest that over 90% of CCTV cameras in London are owned by private entities. These include shops, offices, homes, and private transportation companies (like the ones on buses and taxis). These systems are often used for theft prevention, employee monitoring, and property security.
2. Government and Police (Public Sector) – A Minority
The Metropolitan Police and local councils operate a smaller number of cameras. These are typically found in public spaces like: Town centers Public transport (e.g., TfL) Major roads and intersections
These are used for law enforcement, traffic control, and public safety.
3. Transport for London (TfL)
TfL runs a large number of cameras for monitoring roads, buses, and the Underground. While technically a government body, these are more about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al safety than direct law enforcement.
Summary:
✅ Most cameras: Owned by private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 A minority: Operated by police or government bodies
我住全季,维也纳啥的,都有
你说到这个,我想起来,有次看到一个中年人,类似农民工这样的,在马路边一辆辆的试着开共享单车,却不拿手机扫码,我觉得这个人的行为很奇怪,就多看了他两眼,他就有点讪讪地走开了。
这个跟现在大家都不带现金也有点关系
是啊,20年前在广州读书的时候,逛北京路、上下九,真是分分钟,包就被拉开了,只能背前面。公交车站、长途客运站,也是很多小偷装作乘客在挤着上车,其实是在掏别人兜。这么多年没回去过,不知道广州现在也好多了吗?
美的,传统直排的,和美国一样,我也没装管道,就直接放在封闭式的阳台在洗衣机边上,一样好用,主要要么梅雨天要么冬天用。夏天大太阳的时候就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