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立40不惑的年龄线是不是该改改了?

R
RunQqRu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至少拖后5年吧 感觉很多现在30多岁的人 不管外在内在 都还像20多的人 如今40的我 还有很多很多惑啊。。。
b
believeicanfly
当然,现代人博士近30才毕业呢,事业都还没开始
乾坤一掷
Deepseek: 孔子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仅与当时人的**生理寿命**相关,更与**社会经验积累的速度**和**人生阶段的划分**密切相关。若单纯从现代人寿命延长的角度考虑,这两个数字是否需要修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
---
### **1. 生理寿命的变化:古代 vs 现代** - **春秋战国时期**:   - 整体平均寿命约**20—30岁**(因婴幼儿高死亡率拉低)。   - **活到成年者**(如20岁后)平均寿命约**40—50岁**,贵族可能达**50—60岁**。   - 因此,40岁已算“中年后期”,50岁接近“老年”,认知成熟的节点自然较早。
- **现代社会**:   - 全球平均寿命约**70—80岁**(中国2023年为**77.3岁**)。   - **健康中年期**(40—60岁)被大幅延长,50岁仍属“壮年”。   - 从比例看,若古代50岁相当于寿命的尾声,现代则类似**70—75岁**。
---
### **2. 社会经验积累的速度差异** - **古代社会**:   - 知识更新慢,社会结构稳定(如周礼规范下的等级制度)。   - 20岁即可参与政事(如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40岁足以积累充足经验达到“不惑”。
- **现代社会**:   - 知识爆炸、职业多样化,社会变动加速。   - 教育周期延长(如硕士、博士毕业可能已近30岁),职场经验积累更慢。   - **40岁**可能刚完成家庭与事业的初步平衡,**50岁**才进入职业黄金期(如高管、学者)。
---
### **3. 现代心理学与人生阶段研究** 现代研究(如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将人生划分为不同危机与成长节点,更符合长寿社会: - **40岁**:对应“成年中期”(35—50岁),核心问题是**繁衍 vs 停滞**(如事业与家庭的贡献)。  - **50岁**:开始进入“成年后期”(50岁以上),核心问题是**完善 vs 绝望**(回顾一生的意义)。  - **“不惑”与“知天命”的现代等效年龄**:   - 若按寿命比例换算,现代“不惑”可能接近**50岁**,“知天命”可能延至**60—65岁**(退休前后)。 
---
### **4. 是否需要修正数字?** #### **支持修正的理由**: - **寿命比例变化**:古代50岁≈现代70岁,成熟节点应后移。  - **社会复杂性**:现代人需要更长时间积累经验以达到“不惑”或“知天命”的认知水平。 
#### **反对修正的理由**: - **孔子的核心是心态,而非绝对年龄**:   “不惑”强调对价值观的坚定,“知天命”指接受个人局限与命运——这些可通过现代教育、信息获取**提前实现**,未必依赖年龄。  - **个体差异扩大**:现代有人30岁顿悟,有人70岁仍困惑,统一修正数字意义有限。 
#### **折中观点**: - 可保留原数字,但赋予**现代解释**:   - **40岁不惑**:在信息过载时代,明确自己的核心追求。   - **50岁知天命**:在健康延长的情况下,调整对“衰老”与“成就”的认知。 
---
### **5. 现代等效建议** 若硬要按寿命比例调整: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不惑”**   (因现代中年危机常发生在40—50岁,需更久才能坚定方向)  - **“五十而知天命” → “七十而知天命”**   (现代人退休后仍需重新定义人生意义,契合“天命”反思阶段) 
但更关键的是**动态理解**:  - **古代**:寿命短,智慧浓缩于早期。  - **现代**:寿命长,但成熟可更早(因教育)或更晚(因选择多样化),**年龄的象征意义已弱化**。 
---
### **结论** 孔子的话无需机械修正数字,但需结合现代语境重新诠释:  - **“不惑”与“知天命”**的本质是心理成熟度,而非绝对年龄。  - 现代人可能因寿命延长而将类似心态推迟10—20年,但也可能因信息发达而更早达成。  - 最终,**人生的核心课题从未改变**——只是时间轴拉长了。
N
Northeastian
觉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还是有道理的,尽管人的寿命比以前要长很多。
人在35岁以后,性激素水平逐年下降, 42-45岁视力减退,所谓老眼昏花。 45岁以后基本没有生育能力,性就成了摆设,没有实际用途。
觉得古人的这一观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人生在线
推后10年比较靠谱。学习周期变长,人类社会变复杂,接触社会年龄被推迟, 50不惑应该差不太多,该经历的糟心事到这个年纪也都经历一大半了,自己也差不多学会自洽了。
t
tuer
我觉得我现在还跟个傻子似的… 好多事情都没想通透
5
545f
30-40岁这十年我和失忆了一样, 弹指一挥间,居然来到了40+
n
nn2008
不觉得. 人类并没有变蠢, 但学习工具的进步导致学习速度有了很大提升. 互联网的普及算一波, 现在AI的发展又来了一波, 每一波都大大拓展信息源, 缩短学习时间. 所以正常情况下, 如果一个人不自欺欺人不愿长大, 那么她/他而立和不惑的时间会提早. 你自己想想, 三十年前的小学生知道啥? 现在的小学生知道啥? 过去多少人脑残一样二十多懵懵懂懂就结婚生育了, 现在的年轻人可清醒太多了. 同一个年纪, 人不可能在科技更发达的时代变得更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