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兰琪 发表于 2025-07-09 22:03 国内也没拦着不让华人回国养老啊。外籍华人想办国内绿卡好像并不难,看了一下,配偶是中国籍的,父母中国籍的,或者有博士学历的都可以申中国绿卡
D944 发表于 2025-07-09 22:14 如果养老,外籍华人国内有房最简单,每三年续签。 国家移民管理局 已满60周岁在中国境内购置房产的外籍华人,应当提交本人名下的房产证明或者经公证的房屋买卖合同、经济来源证明,可以签发居留期不超过3年的居留证件。
🏠 1. 在中国工作生活的人,就一定是在“为国家做净贡献”吗? 很多人说:
“我年轻时在国内工作纳税,是在为国家添砖加瓦。”
没错,在国内工作当然是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其实要注意两点:
你在国内工作所创造的GDP,同时也换取了你自己的工资报酬。这是一种交换。
同时你也在消费国内的资源,比如交通、医疗、教育、社会治安保障。这些隐形福利也很大。
所以,从宏观角度讲,个人对社会的“净贡献”很难只用是否在国内工作就直接判定。 更多时候,需要看他留下了多少净资产、纳税多少、未来消费多少。
💰 2. 海外华人带着财富回国养老,可能比多数人对社会的净贡献还大 很多海外华人在国外工作几十年,累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包括养老金、投资回报、现金储蓄。他们退休后选择回国养老:
在国内买房、装修,带动房地产和上下游。
日常高消费(医疗、休闲、旅游、保姆照护等),比一般退休老人更舍得花钱。
还经常帮助国内亲属、捐赠家乡项目、或参与小额创业投资。
从流量上说,他们其实在向国内注入海外资本,促进消费,就业,拉动服务业发展。 相较之下,很多一直在国内的人,可能反而是退休后主要依靠社保,消费水平相对有限。
所以如果单从**“谁给国内经济贡献更多消费与财富流入”**这个角度讲,海外华人回流养老往往是正面的。
🌍 3. 海外华人其实也为中国间接作了很多贡献 别忘了很多海外华人:
在国外为中国出口企业、制造业、留学教育做桥梁,创造了贸易、投资和就业。
常年把国外经验、技术、人脉带回国内,甚至帮助家乡做对接、招商。
他们的存在,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促进了中外的理解和交流。
🚑 4. 至于公共设施的“隐形福利”? 有人说:
“你回国就要用中国的道路、铁路、电网、公共安全,这是几代人建设的,你以前没交税,现在来享受。”
这个观点忽略了:
海外华人在国内养老,主要是自费生活。他们看病更多用自费/商业保险,吃饭住行都花自己的钱,不像完全由国家兜底。
而他们的大额花费还直接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比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恰恰反哺了公共设施。
✅ 小结:衡量个人对社会的“净贡献”,不能只看他在哪里工作过,还要看他为社会带来了多少消费、财富与机会 所以与其纠结“海外华人年轻时是否在国内交了多少税”,不如从一个更公平的视角看:
一个人为社会净贡献多大,其实更多取决于他的消费能力、带动就业的能力、以及是否帮助社区经济更好地发展。
海外华人带着高积蓄回国养老,往往恰恰是拉动消费、吸引外汇、提升服务业的有利因素。
国家补贴的教育一分好处占不到 就占点公交地铁的补贴 前提是你坐。垃圾废水处理还得在国内进行
医疗 如果你没国内医保 全自费 也谈不上占便宜。如果一直交着社保医保,那也谈不上占便宜,毕竟自己提前掏钱了。
吃喝拉撒睡全自费 拉动消费
如果养老,外籍华人国内有房最简单,每三年续签。
国家移民管理局
已满60周岁在中国境内购置房产的外籍华人,应当提交本人名下的房产证明或者经公证的房屋买卖合同、经济来源证明,可以签发居留期不超过3年的居留证件。
这个好
是的,回国常住的话,有个房子最简单。并且如果有自己的房子,住起来的感觉和旅馆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