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烤奶好好运 发表于 2025-07-10 17:57 亚洲女生都是high density,就每年查个mammogram不够的,根本看不见什么。胃镜肠镜这些国内1/10的价格。 我不跟你白扯了,你觉得美国医疗天下无敌就无敌吧。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7-10 17:56 也不一定回国,去东亚很多国家体检都比美国方便全面,我喜欢去台湾做。
coconuttree 发表于 2025-07-10 17:12 你跟他争就傻了。隔壁帖子他还说回国养老是占便宜。你不回去,他又不高兴了。
Moonxiaoxue 发表于 2025-07-10 14:01 活那么久有意思吗?
Peppahouse 发表于 2025-07-10 17:56 等你老的时候,中国有多少老人?现在卷的是年轻人,到时候就卷老人。中国别说最好的医疗,一般的轮到你就不错了。在这边买个ymca,现在就练起来。比你早发现,受一轮罪,然后过不了5年强多了。
vgacmov 发表于 2025-07-10 15:07 你这个数据哪来的?
榴莲烤奶好好运 发表于 2025-07-10 16:02 这个中国肯定更早弄出来,就像国内现在各种无人机送餐之类的。机器人的造价也非常低。退休后起码20年身体还行,那肯定要去中国享受这些科技的福利啊,还能涨见识,延缓衰老。我们还没有语言问题,国内还有亲朋,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可惜了。何必戴着有色眼镜把中国贬得一无是处。
Abigail9981 发表于 2025-07-10 16:11 我女儿非常恨纽约地铁,但对bus接受程度比较高,Uber她也抱怨因为她晕车。我们去法拉盛都坐bus去。去曼哈顿大部分时间都得坐地铁,她就很郁闷。(express bus一类的都是通勤时间,LIRR只能去34/42街附近的) 纽约地铁要是能突飞猛进上个台阶就好了。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7-10 17:44 她举的例子听上去像是medicaid福利群体。当初来美国上学的没几个人到了Medicare七老八十, 到65的都不多。
榴莲烤奶好好运 发表于 2025-07-10 16:20 同想法,80以后随缘了。90-100就算身体好,其实也没啥生活质量,顶多家附近转转,就算活着也没啥意思了。对大部人而言,早退休,使劲玩儿,比较明智。
daremighty 发表于 2025-07-10 18:17 多练练肌肉,90还硬朗的也是有可能的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7-10 17:51 这些不够。美国医疗intentionally不重视筛查 (因为查出来保险就得花钱治疗), 所以靠谱做法是自己花钱去亚洲做更全面体检。有条件就把两边资源都利用上。
youyouzou 发表于 2025-07-10 15:50 你别spin了, 国内来的全自费就这个价,Medicare等保险付的金额更多,几年前的数据50万刀。 你有保险, 一年付20% Copay, 一年10来万$,折合人民币70多万, 国内不买保险,自费比70多万贵?你要求301特护待遇,进口药从头到尾?
RedCrayon 发表于 2025-07-10 15:57 就指望自动驾驶呢
suyutong 发表于 2025-07-10 18:11 晕车?不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
hellohey 发表于 2025-07-10 15:50 我问了一下是这样快50的时候跟着单位group LTC 买,这样买便宜,然后单位的group LTC属于你离开单位还能继续转到个人买这种,这样会延续你当年锁定价格,但是你要出单位帮你付的那部分钱,具体看你们单位这个集体LTC怎么买的。 这笔钱可以居家护理请小时工,也可以在医院或者老人院的时候用UP to 150-250一天看你当初的选,一般cover3-5年,看你当初选的种类。保险公司付这些钱都需要医生的医嘱说明你需要这些服务,才会付你钱的,类似short term disability。 但是不是每个公司买的这种LTC都可以让员工离职后自动转化继续保单的,具体问问你上班的公司HR。 如果你住在华州,华州的员工都要强制买WA cares 10年也可以用在家庭护理上,终身领取额度目前为36500
mingobingo 发表于 2025-07-09 22:41 这种个例有啥说服力吗,不都是自家情况自己看着办的,我亲戚还到弯曲投资移民给父母拿的绿卡呢,疫情后父母放弃绿卡回上海定居了,当然本来就是上海人。
zxy2018 发表于 2025-07-09 15:55 你晚上敢在旧金山Downtown 街上走?你敢把车停在街上,不怕砸玻璃偷东西?
suyutong 发表于 2025-07-09 13:51 美国华人女性平均预期寿命91.3岁,比上海高5岁,比中国平均水平高10岁,必须在美国养老!
breast亚洲女生ultra sound比mammo靠谱。算了不值得扯。
对,台湾也行,美国这种detective的scan,买个executive package, 几千美金,性价比太低。
哈哈哈
都得倒时差。我现在很抗拒换时差,我觉得倒时差对身体伤害很大,所以能不出国旅游我就不出去。 在美国生活规律,吃得健康,睡得充足,生活没有压力,规律地运动,这就是最好的延年益寿的方式了。我不需要过度检查。美国的这些年检对我来说足够的,我如果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就跟家庭医生提,我的医疗保险很好,从来没有出过什么问题。每年我家医疗方面花的钱还没有看牙花得多,所以没什么好抱怨的。
有意思啊,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漫画、游戏、美剧太多玩不过来,严重滞后,前两天刚通关了仁王2,这是5年前的游戏,现在3都快出了。现在在玩死亡搁浅2,神作不能等。排队的还有浪人崛起、火纹之风花雪月,游戏太占时间了,我的美剧进度完全跟不上,上个看的还是silo第二季和GenV,排队的还有时之轮第三季、幕府、最后生还者第二季、鱿鱼游戏第二季......漫画就更别提了....
人生的主要矛盾是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娱乐内容.....
是啊就是这么回事,现在带我家老人看病,资源就非常紧张了,整个乱脏挤累,每次去医院我都有心理阴影。 再等几十年我们老了,老人那么多,年轻人那么少,医疗资源会更紧张,并且人工会更贵,你雇佣现在精贵的00后当护工,我就呵呵了。
数据来源:
Examining Ethnic Variation in Life Expectancy Among As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2–2016
https://read.dukeupress.edu/demography/article/58/5/1631/178726/Examining-Ethnic-Variation-in-Life-Expectancy
没看过特斯拉FSD入华后那些up拍的视频?国内的自动驾驶被称为有轨电车,哈哈哈。
晕车?不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
我认识两个过了70还在上班,当然台湾来的岁数大些
多练练肌肉,90还硬朗的也是有可能的
真没必要跟我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楼上一堆坐地铁走两步都抱怨的,还有中年时差都倒不过来的,可以跟她们多唠唠。我们这种连老了hiking安全性都考虑的人,不太需要健身建议。
美国不重视筛查就搞笑了,说个最近的结肠镜检查的例子,美国这边到45岁医生就会提醒你要做结肠镜,或者你开每年一次的自己在家取样的免疫检查。一个亲戚怕结肠镜要做全麻,去年回国时听网上说的,回国安排了全面体检,回来跟我说国内的结肠镜可先进了,不用全麻,给你吃个带摄像头的胶囊,医生能看到你肠道内的情况,比美国做结肠镜好多了。
我听完跟她说,你这个跟美国的结肠镜两码事,那个叫胶囊内镜,主要检查胃和小肠的,是有适应症才做的检查,不是给健康人常规体检做的,属于过度医疗,而且这也不能取代结肠镜,最多只能做个补充。
因为我是学医出身,她还是相信我,今年在这边去做结肠镜了。
不考虑成本的话,美国医疗确实天下无敌,哈哈哈。美国这医疗制度设计,就是放弃了成本,而选择自由和质量,不可能三角你只能选两个。
所以你决定以后回国养老?
我们办公楼下Waymo 到处跑得欢的很, 还便宜. 看载人搭客跑得顺溜得很. 要是卖给私人就好了.
是的,感觉每年的罪都是白受了,都是一张纸说high density没法下结论。
美国的年检筛查越来越水,保险包括的越来越少,真的快要没啥价值了。每次回国大检查一次还是挺好的。
晕车跟在哪儿长大有关系么? 其实她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很多课后班,我们都开车赶场的,不知道为啥现在她就晕车。不过我发现我也晕车,以前开车的时候不晕,坐uber就晕。
谢谢MM的答复。
前面都说了,身边没有一个回去的,从五十几到七八十的,怎么是个例了。只不过举了一个🌰而已,其他的也都差不多
你肯定来自唐山
假数据。纽约谁亚裔去世时的平均年龄不到75岁,低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