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十二颜渊22颜直说

东方圣人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新解《论语》十二颜渊22颜直说2019-04-25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88B3muPBqA&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47&t=810s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L88B3muPBqA


相关文案: 主话题:(二十二)、颜直说 解析:《论语》第十二篇:颜渊之—— (二十二)、颜直说——樊迟(人名,非学生)问(问教)仁(长上对幼下之关爱),子曰:“爱人(爱人:人爱;人——人之品质;爱——对人或事物有很深感情;喜欢;爱惜,爱护)。”问知(主管,把握,掌控),子曰:“知人(知人:人知;指自作主,自省自律)。”樊迟未(没有)达(通;懂得透彻),子曰:“举(托举)直(公正,正义)错(打磨,磨合)诸(众,众多)枉(冤屈,不公正待遇),能(能够)使(让,叫;致使)枉者直。”樊迟退(退出),见(看见,遇见)子夏(同学)曰:“乡(乡村,家乡;指自谦出身乡野而没文化短见识)也,吾(我)见(接触,遇到)于(向,对,对于;自,从;在)夫(这,那)子(先生)而(于是,就;便)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什么)谓(说法,道理,意思)也?”子夏曰:“富(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理念高尚;感悟深刻)哉(啊)言(见解,观点)乎(于)!舜(上古神帝)有(领有,存在,在于)天(位置在顶部;自然,客观大道;主宰者,神佛道主)下(自上而下;上行下效),选(被选中)于(从)众(公众,大众),举(往上托,往上伸;兴起,起;提出)皋陶(皋陶:皋——水边之高地;陶——教育培养,快乐;指通过教育培养而提升思想理念高度,使人达到文明开明之觉悟;指人文基因之渊源及儒家思想之奠基;人名不详,或误读),不仁者远(差别程度大,不接近)矣(了)。汤(商朝建立者),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伊尹:伊——“她”,指女性,母性;尹——官名,指管理者;引义为雍也,母仪天下,文之道,儒家思想内涵),不仁者远矣。”

即樊迟乃私塾勤杂人员,有一次向先生问教有关仁爱,先生讲:仁爱即人爱,长上爱护幼下,强者爱惜弱者,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皆客观法理、天之大道,不遵从即遭因果报应;樊迟接着又问教有关如何做管理者,先生讲:知人即人知,乃人自知,乃自我管理、自己管自己、自作主;樊迟没听懂,先生又讲:托举公平正义而去打磨众多冤屈和不公正待遇,从而使个人私利服从于公共大众利益,使每个公民都具有社会责任与担当,文明开明而遵循公义公理公权之众心。 樊迟退出后,遇见夏同学,便又讨教:他首先自谦出身乡野,没文化见识短,理解能力差,刚才先生所言还是没听懂,想再请夏同学给解释一下那是啥意思? 夏同学说:先生刚才所言,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理念高尚而感悟深刻;具体讲,上古舜帝因为尊崇客观法理、秉承公义公道公权之公心、自作主于一以贯通之神佛道主、自上而下其上行下效、以君于子之道效法仁爱,所以他才被大众百姓选中而作为君王;其实公众所托举者,并非舜帝本人,乃其所敬奉承载之思想理念,其以皋陶而闻名;皋陶者,指快乐于通过教育培养而提升思想理念之高度,使人达到文明开明之觉悟,指人文基因之渊源及儒家思想之奠基;如此一来,由高山而显出洼地,觉悟差及不文明不开明者,自然出局了;再者,商汤建立商朝而被后世称颂为神帝,那也是被公众选中,所托举之理念内涵,乃以伊尹而命名且传世;伊尹者,乃母性之管理、雍也之出处,乃母仪天下、文之道、儒家思想之经典要义;其社会效果同样是文明开明汇聚于公权公理公道,而私欲被压制于偏远旁野。 作为上古人名或地名之出处,一般均无详解;然,作为人文基因之传承,人名与地名本身即富含思想和理念,且与当时社会文明觉悟之高度不可分割;而作为文字之传世,其生命活性之基因皆有内涵,名字即人文、即基因、即理念、即传承与效法;亦如本文之皋陶、伊尹者,其文字拆解之意思表达,自然与儒家思想相默契,这说明社会文明发展进步之趋向与规律:卓越思想会被命名于人物或地方,而出色人名与地名,也同样会含有丰富人文之理念;究其人文,人与文,本不该分清也无从分清,人之文化本容融,正如人文本身即客观大道而与神佛道主自然和谐而天然统一而天人合一。
天道而公道,自然而必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