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真正的龙兴之地:努尔哈赤的祖坟:清永陵(多图)

河西先生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清朝皇室真正的龙兴之地:努尔哈赤的祖坟:清永陵(多图) 文698,风水21。 清朝皇室的兴旺,最关键的有两代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尔衮。之后还出了三代有作为的君主,康熙、雍正、乾隆。 努尔哈赤是开创之祖,一代人从小部落首领发展到统一女真,占领大半个东北,建立后金称帝。皇太极在位十多年,征服朝鲜,征服漠南蒙古,控制了整个东北。而多尔衮虽然摄政只有七八年,但他把握住了转瞬即逝的机会,1644年入关,到他1650年去世时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在清朝皇室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功劳最大是努尔哈赤,其次是多尔衮,再次是皇太极。之后的君主都是在前人打下的功业基础上努力。 一说起清朝皇室的陵墓风水,大家谈论的往往都是清东陵、清西陵。一番吹捧,来龙如何如何,龙虎如何如何,贵器如何如何,形局多么好,档次多么高。 实际清皇室富贵的根源是努尔哈赤,风水上的根源是努尔哈赤的祖坟。 有个简单的道理,清东陵、清西陵是清朝皇室已经夺取天下之后的陵墓,是富贵之后的陵墓,是富贵的结果,而不是富贵的根源。富贵的根源是在其富贵之前的祖坟。因为富贵之前的祖坟好,才孕育出努尔哈赤这样英明神武的人物,才走向富贵的。而不是因为努尔哈赤后人的陵墓风水好,努尔哈赤才建功立业的。这是小学生都能明白的先后顺序和基本逻辑。 但流行的是讲清东陵、清西陵最好。甚至我见过一个知名的风水师说清皇室最好的风水就是清东陵和清西陵,说努尔哈赤的祖坟清永陵就是个普通坡地,风水不好。都混成大师了,连小学生都能明白的先后顺序和基本逻辑都不懂,让人匪夷所思。 我的看法,清东陵、清西陵的最大特点在形式、排场和美学价值。形式很好,排场很大,具备很高的形式美学价值,是形式、排场的巅峰之作。而真正的风水不如大家平常说的那么好。 回头想想,这些人专注于讲清东陵、清西陵的好,忽略清朝皇室真正的富贵根源。这也符合现实,因为客观现实是大部分人都不那么智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是庸俗的、从众的,容易被表面形式和形式主义迷惑的,容易在形式主义和表象里转圈圈。 当然,我也不是说清东陵清西陵完全不好,我是说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至少明显不如清永陵好。清东陵、清西陵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考察价值不如清永陵。 清东陵中,清孝陵(顺治的陵墓)位置是不错的。清东陵中就清孝陵最好。其余的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实际上在顺治帝下葬后,还生出了两代不错的帝王,雍正和乾隆。在乾隆之后,就一代不如一代了,都是吃老本了。 插个故事,清皇室有一代皇帝(忘记哪一代了)选陵墓地点,请了一些风水师。大臣带队,风水师、官员、样式雷一起选。有个廖姓风水师选中了一块地,说那块地特别好。样式雷反对,说堂局太小了,建筑物修不下,不合规制。于是直接放弃了。这就是因为形式反而局限了。有可能那个地是真正的好地,但因为表面形式不够大就排除了。 其实风水好坏和表面形式大小并无直接关系,甚至是负相关的。除纯平原外,真正好的地方往往内堂局就是很小,所以才藏风聚气。这种是没法敞开修宽大建筑的。而过于追求形式阔大的往往不好。 一是容易因为局限错过好地。 二是搞得不好就容易风吹气散,反而差。 三是形式要求要大,在关键地点的选择容易往前推。不然不能满足形式要求。而好地有时候很微妙,范围很小。往前推容易脱气,扣分,甚至由好变坏。清朝皇室嫡系后来生育能力越来越差,应该就有脱气的影响。 四是形式要求地宫深度过深,反而不好,容易渗水甚至水淹。 康熙的景陵地宫在1945年被打开过。据参与过的村民回忆,地宫门打开时“有积水没过脚踝”。 乾隆的裕陵地宫修好还没用时就积水了,后来修补解决了。实际上1928年打开时发现地宫积水四五尺深(又有说两米深)。 嘉庆帝的昌陵在嘉庆十三年就发现了渗水,通过维修解决的。估计后来也不乐观。 道光帝曾在清东陵选址建陵,发现地宫渗水。道光帝亲自到现场查看,发现地宫内积水最深时竟达一尺六七寸之多,将孝穆皇后梓宫都浸泡了二寸。道光帝恼怒不已,有部分大臣提议维修,道光帝说:“尚云设法修理者,不知是何肺腑?可笑之至!”后来改换到清西陵另选地修建慕陵。同时为解决渗水问题,配建了龙须沟(排水暗沟)。 后面的都配建了龙须沟,照理说都没有水淹的问题了。 维修和修龙须沟排水,看似解决了渗水积水问题,但属于表面粉饰。渗水、积水的根本原因是深度过深,深度不合理。凡事重在平衡,过犹不及,过深是不好的。排水并不能解决深度过深和深度不合理的问题。但讲究排场那就要过大、过深。这就是因为排场和形式主义导致的问题。 过于追求表面形式大、排场大的往往都不好,容易上当。风水好坏的关键不在形式大小和排场大小,而在真假和时运兴衰。 清皇室真正的龙兴之地是努尔哈赤的祖坟:清永陵。而不是清东陵、清西陵。清东陵、清西陵是富贵之后的结果,富贵之前的祖坟(清永陵)才是富贵的根源。 理论上是这样,我实地考察发现也是这样。清永陵不只是地形位置好,还有一个重点:时运极好。先看图看地形,后面再讲时运特点。 清永陵地址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永陵镇西北的启运山脚下。 清永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肇祖原皇帝)(衣冠冢)及其嫡福晋(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兴祖直皇后)、祖父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景祖翼皇后)、父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母亲喜塔拉氏(追封显祖宣皇后)及其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 努尔哈赤往上有四代祖先都在永陵。努尔哈赤出生于1559年,他爷爷去世于1583年。他曾祖父福满出生年不详。照常理推断,努尔哈赤出生时他曾祖父母多半不在了。那对他出生影响最大的是其曾祖父母及高祖父母的墓地,是决定他底板段位和层次的。出生后其爷爷奶奶、父母去世后也安葬于此,也对他运势有重大影响。所以,清永陵对努尔哈赤的底板和运势影响巨大。从风水角度讲,这是最大影响因素。 皇太极1592年出生,多尔衮1612年出生。努尔哈赤父亲1583年去世,母亲1569年去世。皇太极和多尔衮出生时最近三代去世的祖先(努尔哈赤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都已经安葬在永陵了。对他们出生时的底板层次和段位影响最大的也是清永陵。 天命九年(1624年),努尔哈赤于辽阳建东京城之后,于城北羊鲁山建东京陵。将景祖(其祖父)、显祖(其父)、孝慈高皇后(努尔哈赤皇后),弟舒尔哈齐、长子禇英等诸陵迁东京陵安葬。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因东京陵风水不如兴京陵(永陵)好,将东京陵内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二祖陵迁回兴京,建“永陵”。并将原来迁葬在东京陵的努尔哈赤的大伯父礼敦巴图鲁、叔父塔察篇古也迁回了永陵。 注意,努尔哈赤的六世祖以及曾祖父母墓从没迁移过。其祖父母、父母祖陵在1624年迁移过,但努尔哈赤1626年就去世了,所以他建功立业的一生其主要祖坟都在永陵。后1658又迁回去了。 1624年努尔哈赤的祖父母和父母祖陵迁走后,皇太极1643年去世,年仅51岁。多尔衮1650年38岁英年早逝。这两位寿命不长可能也受祖坟迁移之后的影响。而顺治帝1661年去世,年仅23岁。顺治帝不只受永陵祖坟迁移的影响,还受努尔哈赤陵墓(清福陵)的影响,清福陵的情况以后再讲。  这也从侧面说明清永陵风水很好。祖陵在清永陵的时候,家族兴旺无比。迁走了反而出了不少问题。所以后来1658年又迁回去了。 迁回去后又出生了两代有作为的君主:雍正1678年出生,乾隆1711年出生。再之后,因为清东陵清西陵的风水实际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所以后面一代不如一代了。 总结:清永陵才是清朝皇室真正的龙兴之地。祖先埋葬在这里后,出生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两代三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另外,对出生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有为之君也有重大正面影响。 通俗说,清永陵是努尔哈赤的发坟,也是皇太极、多尔衮的发坟。广义说,也是整个清皇室的发坟。现在的数十万清朝皇室后裔都源自清永陵的兴旺,也都应该感谢清永陵的护佑。 先看卫星图。 图1:卫星图。注意,前面大河是从图右往左。 图2:卫星图2。 图3:卫星图3 图4:卫星图4。 图5:卫星图5。 图6:卫星图6。 前方河流从左往右(从永陵往前看)(图右到图左),永陵右山(图左)往前插入,有左拐趋势,兜抱大河,拦住水气,锁住水口。这就是水去有关栏。 水去处有山前插、挡住、兜抱、关栏、交锁等锁住水口,基本上是好地标配。 换个角度讲,水往右走,山往左拐(不止右山,本身山也是),山水交互,阴阳互动,这就是生机所在之地。 图7:卫星图7。 图8:卫星图8。 图9:卫星图9,图中标示结合图8一起看更清楚。 图10:俯瞰图,大家注意看建筑。 注意,这些建筑是富贵后加修的。即便后来加修,整体规模也比清东陵清西陵小得多。 下面看现场照片。 图11:启运山和清永陵图。这个图上也可以看出,后面山是斜出脉。 启运山原名尼雅满山岗(又称乔山),后顺治帝敕封此山为启运山。 巧合的是,启运山共有12个山头,而清朝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刚好共12位皇帝。康熙、乾隆、光绪在位时间长,所对应的山包恰好高大,雍正、咸丰、同治在位时间短,所对应的山包就矮小,而到了末代皇帝溥仪对应的山包恰为山尾,山势最低矮以至接近平地。 图12:远景。永陵在右边大致五分之一处。 图13:远景,水口。 可以看出,右边山(图左)是插入兜抱大河,关栏水口的。结合图6卫星图更清楚。 图14:神道。 图15:正面图。 大门就在正前方,墓地就在大门正后方。 图16:近景图。大门是后来1661年修的。 墓地就在大门正后方。山头是是圆形的,这种属于金星。实际出脉是斜的,所以看起来有点偏。 图17:院子和四祖碑亭。 图18:神功圣德碑(其一) 图19:方城正门启运门。 图20:侧看院子和启运门。可以看到右后方山。 图21:启运殿。 启运殿是最后一个建筑,是正殿,又称享殿,是供奉四祖神位及祭祀的场所。 图22:启运殿及其右侧(图左)。 图23:启运殿及其左侧(图右) 图24:侧看启运殿。 图25:启运殿右侧(云彩好看)。 图26:启运殿内。 图27:侧看墓地图。 图28:墓地图。 图中能看见五个墓地,实际有六个。上层最后面有努尔哈赤六世祖的衣冠冢,被挡住了,图中看不见。上层能看见的三个墓地分别是努尔哈赤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下层两个是努尔哈赤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的墓地。 墓前原生瑞榆一株,乾隆十九年东巡时御封为“神树”,神树于同治二年被风刮倒,后糟朽无遗。现在照片中这棵树是后来栽的。巧合的是,这棵树倒之后,清朝确实逐步衰败,五十多年后彻底结束了。有时候大自然很巧妙。 之前的榆树是有故事的。 说努尔哈赤的爷爷和太爷爷出去打仗。他太爷爷死在战场上了。他爷爷背着骨灰匣回来,路过这里,晚了要住店。店主见他背着骨灰匣便不让他住。他在附近找了一棵树,把骨灰匣放在树杈上。第二天一早来取的时候怎么都取不下来。他就找了一个先生看,先生看完说,这里很好。于是就把他父亲安葬在这里了。 而清昭陵(皇太极陵墓)的介绍又是另一个版本。说是努尔哈赤背着他父亲的骨灰匣。 这两个故事很美,但都经不住推敲。 首先,努尔哈赤家族从他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开始就居住在赫图阿拉(现在永陵镇老城村)。努尔哈赤也出生于此。请看图1的标示。赫图阿拉和永陵距离只有五公里。按照古人朴素的风格,离家只有五公里,天黑了打着火把也要回去。没有浪费钱住店的做法。 同时,努尔哈赤家族从他六世祖开始就一直在打仗,也在建州左卫任职,比如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等,不是普通人家。本地开店的没有拒绝他的可能。 另外,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这棵树早就封为神树了,根本轮不到乾隆来封。努尔哈赤称帝后自己就要封为神树了。就算努尔哈赤不封,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这么多代都应该要封的,哪里能轮到乾隆。 从各方面来看,上面两个神奇故事都经不住推敲。说明就是旅游故事,增加旅游趣味,大家听听就行。 为效法祖陵,清朝各位皇帝陵墓宝顶之上均种植一棵榆树。这点是真的。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实施的。也许就是从乾隆封为神树之后开始的。 图29:侧看墓地图。 图30:努尔哈赤六世祖衣冠冢。 据说努尔哈赤六世祖打仗死在朝鲜。所以这里是衣冠冢。 图31:努尔哈赤曾祖父母墓。 图32:墓地正后方。 四周有围墙挡住,大家将就看看。 图33:左后方。 图34:右后方。 图35:正前方。被启运殿挡住了。 图36:补充一张碑亭。 图37:镇上河景,镇东头拍。 图很明显,简单讲几句。 这位置很好。但实话说,不一定好选,斜出脉,最后落地比较隐晦,不好分辨。可能冬天树叶掉了好看清楚。另外,现在围墙挡住了影响观察,要在后山围墙外再走走看看才能更好分辨脉气走势和细节细微之处。还有一点,周围微观地形可能已经有所改变。比如东边是个公园,地形地貌可能已经改变了,不知道原来细节情况了。 讲点确定的。开大帐,腹中生金。右山兜抱去水,锁住水气。自然是有好地的。但左右抱得不紧密,比较坦,所以地往后缩,选在坡上这是对的。如果再往前,可能就脱气了。 这种懒坡,很多人认为不好。实际上这种懒坡一样出好地,只是容易出得隐晦,不好分辨,不好选。 这地很好,但也有缺点。美中不足的是左边山比较薄弱,护卫不足。容易不利长房(长子)。 对应现实,努尔哈赤长子(也是嫡长子)褚英因诅咒努尔哈赤和诸弟、五大臣,被努尔哈赤幽禁,两年后处死,年仅35岁。 皇太极长子豪格被多尔衮构陷削爵、幽禁,同年四月死于狱中,年仅39岁。皇太极嫡长子洛格年仅10岁夭折。 顺治帝长子牛钮,83天早夭。 康熙帝长子承瑞实岁两岁多夭折。康熙帝嫡长子承祜实岁两岁夭折。康熙帝成年的长子胤禔(大阿哥)36岁时因为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康熙帝成年的嫡长子胤礽本为太子,但两次被废,被幽禁至死。 雍正帝长子弘晖(也是嫡长子)实岁7岁夭折。 乾隆帝长子永璜实岁22岁病逝。乾隆帝嫡长子永琏实岁8岁夭折。 之后的因为相隔时间过于久远,主要是受清东陵清西陵的影响。生育能力远不如近代祖坟在清永陵的时候。 清朝皇室长子和嫡长子多出问题,这个情况符合清永陵的地形特点。这证明清永陵对清朝皇室影响巨大,至关重要,也证明清永陵就是清朝皇室的龙兴之地。 清永陵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关键性的优势:时运特别好。 我的研究结论,这里时运上,1604年-1623年大旺。1624-1643偏旺,1644-1663偏旺,且暗藏大旺因素,整体可以说大旺。1664-1683,差和偏好混杂,但差中有救,整体可以说一般到一般略好。1684到1703又旺。 这里最突出的是1604到1663这六十年,两头各20年大旺,中间20年偏旺。两头的旺能带动中间偏旺加分,可以构成连续60年大旺。细节上还可以前延10年,所以实际上是1594-1663连续70年大旺。 对应现实核对,1594-1623,努尔哈赤运势大旺,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大展宏图,于1616年建立后金。1626年他去世后,皇太极继位,继续兴旺,开疆扩土,但相比努尔哈赤和多尔衮要小一些。1643年皇太极去世,多尔衮摄政。1644-1663年,多尔衮1644年入关,到1663年,基本已经平定天下。而1664到1683这二十年,确实出了问题,康熙帝削藩操之过急,逼反吴三桂,引起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1673年到1681年,打了八年,战火波及十多个省。清廷一度危急,好在差中有救,加上底板够好,又整体还是一般到一般略好。所以虽然艰难,但最后康熙帝还是打赢了,算是差中有救。而且1683年收复台湾也算进步。1684年到1703年,天下安定,同时三征葛尔丹,成功阻止了准噶尔的东进,将喀尔喀蒙古并入版图,也为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奠定了基础。 清朝皇室的时运起伏整体符合我对永陵的时运判断。这也说明永陵对清朝皇室的兴旺影响最大,是清朝皇室真正的龙兴之地。 不止永陵的地形位置好,时运也很兴旺。正是这二者的同时存在,相结合,才产生了如此大的兴旺。换言之,在清朝皇室的兴旺中,这二者缺一不可。 总结:无论是地形特点还是时运特点,清朝皇室实际发展情况都和永陵的信息相吻合。毫无疑问,清朝皇室真正的龙兴之地就是永陵。                 河西先生                2025.07.07